端午节主题班会课件 .ppt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91081527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PPTX 页数:18 大小:1.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端午节主题班会课件 .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端午节主题班会课件 .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端午节主题班会课件 .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端午节主题班会课件 .pptx(1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端午节简介端午节简介端午节由来端午节由来端午节别称端午节别称国外端午节国外端午节端午节古诗端午节古诗端午节习俗端午节习俗端午节谚语端午节谚语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端是夏节,端是“开端开端”、“初初”的意思。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地支纪月,正月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称五月为午月,“五五”与与“午午”通,通,“五五”又为阳数,此外一些地方又将端午节称又为阳数

2、,此外一些地方又将端午节称之为五月节、艾节、夏节。从史籍上看,之为五月节、艾节、夏节。从史籍上看,“端午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周处风土记风土记:“仲夏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简介端午节简介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端午这一天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端午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

3、节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镇邪。据说是为了镇邪。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端午节从盛行的隆重节日。端午节从2008年起为国家法定年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年5月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纪念纪念屈原屈原,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此说最早出自南朝

4、梁代吴均续齐谐续齐谐记记和北周宗懔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蛟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

5、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端午诗为证: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迎涛神,此说出自迎涛神,此说出自东汉东汉曹娥碑曹娥碑。曹娥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

6、仅十四岁,昼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据据统统计计端端午午节节的的名名称称在在我我国国所所有有传传统统节节日日中中叫叫法法最最多多,达达二二十十多多个个,堪堪称称节节日日别别名名之之最最。如如有有端端午午节节、端端五五节节、端端阳阳节节、重重五五节节、重重午午节节、天天中中节节、夏夏节节、五五月月节节、菖菖节节、蒲蒲节节、龙龙舟舟节节、浴浴兰兰节节、粽粽子子节节 、午午日日节节、女女儿儿节节、地地腊腊节节、诗诗人人节节、龙龙日日、午午日日灯灯节节等等等等。端端阳阳节节,

7、据据荆荆楚楚岁岁时时记记载载,因因仲仲夏夏登登高高,顺顺阳阳在在上上,五五月月正正是是仲仲夏夏,它它的的第第一一个个午午日日正正是是登登高高顺顺阳阳天天气气好好的的日日子子,故故称称五五月月初初五五为为“端端阳阳节节”。重重午午节节,午午,属属十十二二支支,农农历历五五月月为为午午月月,五五、午午同同音音,五五、五五相相重重,故故端端午午节节又又名名“重重午午节节”或或“重重五五节节”,有有些些地地方方也也叫叫“五五月月节节”。天天中中节节,古古人人认认为为,五五月月五五日日时时,阳阳重重人人中中天天,故故称称这这一一天天为为“天天中中节节”。端端午午节节别别称称 浴兰节,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

8、病多发季节,浴兰节,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汉代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汉代大戴礼大戴礼云:云:“午日以兰汤沐浴午日以兰汤沐浴”。解棕节,古人端午吃棕时,有比较各人解下解棕节,古人端午吃棕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故又有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故又有“解粽节解粽节”之称。之称。女儿节,明沈榜女儿节,明沈榜宛署杂记宛署杂记:“五月五月女儿女儿节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各归宁。

9、因呼为女儿节。”菖蒲节,古人认为菖蒲节,古人认为“重午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邢避毒,如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邢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有:吃粽子于门上插艾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有:吃粽子于门上插艾或菖蒲驱邪,系长命缕,饮雄黄酒或以之或菖蒲驱邪,系长命缕,饮雄黄酒或以之消毒,赛龙舟等等。消毒,赛龙舟等等。粽子又叫粽子又叫“角黍角黍”、“筒粽筒粽”,前者是由于形状有棱角、内裹,前者是由于形状有棱角、内裹粘米而得名,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粘米而得名,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

10、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时代已盛米煮成。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时代已经很盛行。这种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经很盛行。这种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两个节日里食用。粽子还是一种节日往来两个节日里食用。粽子还是一种节日往来的礼品。到了唐宋时期,粽子已极为有名,的礼品。到了唐宋时期,粽子已极为有名,市场上常有粽子卖。现在,我们过端午节市场上常有粽子卖。现在,我们过端午节仍然免不了要吃几只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样,仍然免不了要吃几只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样,有南北之别,东西之分。有南北之别,东西之分。南方常用红枣、花生、咸肉等混在糯米中制成,南方常用红枣、花生、咸肉等混在糯米中制成,也多见不杂别的食品,而去品味粽叶的清香的;

11、也多见不杂别的食品,而去品味粽叶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枣、果脯等作为粽子的馅心。小小的粽北方多以枣、果脯等作为粽子的馅心。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经成了中国传统的象征,在人们心中子,似乎已经成了中国传统的象征,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占据着一定的位置。过去端午节还有躲午的习过去端午节还有躲午的习俗,此种习俗源于一俗,此种习俗源于一 种信仰,即:五月为种信仰,即:五月为“恶恶 月月”,瘟疮蔓延,重五是个不吉利的日子,所,瘟疮蔓延,重五是个不吉利的日子,所以父母都于是日将未满周岁的儿女带往以父母都于是日将未满周岁的儿女带往 外婆家外婆家躲避,以逃脱灾祸,故称躲午。这无疑是古代科躲避,以逃脱灾祸,故称躲午

12、。这无疑是古代科学不发达而产生的观念,因为五月酷暑将至,蚊学不发达而产生的观念,因为五月酷暑将至,蚊虫滋虫滋 生,在没有医疗卫生设备的民间,容易发生,在没有医疗卫生设备的民间,容易发生传染病,遂给人们带来一种恐惧心理,于是产生传染病,遂给人们带来一种恐惧心理,于是产生躲午习俗,如今这一节日的一些古老习俗已经生躲午习俗,如今这一节日的一些古老习俗已经随着社会变迁而消失了,但吃粽子、赛龙舟等习随着社会变迁而消失了,但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仍然流行俗仍然流行 。日本日本日本日本的端午节又称儿童节,是男的端午节又称儿童节,是男孩子的节日。这一天有男孩子的家庭,孩子的节日。这一天有男孩子的家庭,竖起鲤鱼旗

13、,吃粽子和柏叶饼来祝贺。竖起鲤鱼旗,吃粽子和柏叶饼来祝贺。竖鲤鱼旗是希望孩子像鲤鱼那样健康竖鲤鱼旗是希望孩子像鲤鱼那样健康成长,有中国成长,有中国“望子成龙望子成龙”的意思。的意思。从下面看鲤鱼旗,浮现在蓝天下的鲤从下面看鲤鱼旗,浮现在蓝天下的鲤鱼很像在水中健壮地游。另外,为了鱼很像在水中健壮地游。另外,为了避邪,把菖蒲插在屋檐下,或将菖蒲避邪,把菖蒲插在屋檐下,或将菖蒲放入洗澡水中洗澡。放入洗澡水中洗澡。说到避邪,还有着这么一段传说:从前,说到避邪,还有着这么一段传说:从前,有个叫平舒王的君主,诛杀了一个不忠之有个叫平舒王的君主,诛杀了一个不忠之臣,这个奸臣死后化为一条毒蛇,不断害臣,这个奸

14、臣死后化为一条毒蛇,不断害人。有个有智谋的大臣,头戴红色的蛇头,人。有个有智谋的大臣,头戴红色的蛇头,身上洒满菖蒲酒与之激战,最终制服了毒身上洒满菖蒲酒与之激战,最终制服了毒蛇。从此,在端午节时,插菖蒲、熏艾叶、蛇。从此,在端午节时,插菖蒲、熏艾叶、喝菖蒲酒,就流传开来,成为传统的风俗,喝菖蒲酒,就流传开来,成为传统的风俗,日本人称日本人称“艾旗招百福,蒲剑斩千邪艾旗招百福,蒲剑斩千邪”。端午的习惯是在日本的平安时代以后由中端午的习惯是在日本的平安时代以后由中国传入日本的。到现在,与中国的意义大国传入日本的。到现在,与中国的意义大不相同了。中国是在阴历五月初五这一天不相同了。中国是在阴历五月初

15、五这一天为纪念屈原而吃粽子和举行赛龙舟活动的;为纪念屈原而吃粽子和举行赛龙舟活动的;在日本,主要是为了避邪而吃粽子和柏叶在日本,主要是为了避邪而吃粽子和柏叶饼。菖蒲因为叶子的形状像剑,被用来避饼。菖蒲因为叶子的形状像剑,被用来避邪的。其实依我看,菖蒲是中药,能够消邪的。其实依我看,菖蒲是中药,能够消除病魔倒是真的。在日语中除病魔倒是真的。在日语中“菖蒲菖蒲”和和“尚武尚武”是谐音,因此日本端午节又渐渐地是谐音,因此日本端午节又渐渐地变成了男孩子的节日。至于为什么端午节变成了男孩子的节日。至于为什么端午节定在定在5月月5日,老板也说不上,或许是从中日,老板也说不上,或许是从中国传过来变了样也未可

16、知。国传过来变了样也未可知。虽说中日两国虽说中日两国的端午节意义已不相同了,但中日两国的的端午节意义已不相同了,但中日两国的文化还是源远流长。就说端午节吧,中国文化还是源远流长。就说端午节吧,中国有插艾蒿避邪风俗,日本有插菖蒲避邪之有插艾蒿避邪风俗,日本有插菖蒲避邪之说;中国有鲤鱼跳龙门的故事,日本有挂说;中国有鲤鱼跳龙门的故事,日本有挂鲤鱼旗的风俗。所以我们在日本过端午节鲤鱼旗的风俗。所以我们在日本过端午节嚼嚼“粽子粽子”,也是越嚼越有味。,也是越嚼越有味。端午端午 (唐(唐李隆基李隆基)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事古人留

17、迹,年深缕积长。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五月五日五月五日 (梅尧臣梅尧臣)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北方)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北方)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北京)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北京)蛤蟆蝌蚪躲端午。(北方)蛤蟆蝌蚪躲端午。(北方)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 。(西北)。(西北)午时水饮一嘴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较好补药吃三年 。(山东)。(山东)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山西)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山西)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 (山西)(山西)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粽,还要冻三冻。(宝山)(宝山)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江浙)(江浙)端午(五)请菩萨,端六发乌贼端午(五)请菩萨,端六发乌贼 。(江浙)(江浙)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江苏)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江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