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秋季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pptx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91072547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PPTX 页数:24 大小:3.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秋季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21年秋季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秋季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秋季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pptx(2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5/182021年秋季人教版高中年秋季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节地球的运动昼夜更替1、昼夜现象(静态概念)2、昼夜交替(动态概念)周期:一个太阳日(24小时)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二、昼夜交替和时差 定义: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昏线(晨昏圈)太 阳 平 行 光 线昼 半 球夜 半 球(2)晨昏线的形状及特点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地心的一个大圆。晨昏线所在平面始终和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由晨线半圈和昏线半圈组成,晨线以东为昼半球,晨线以西为夜半球;昏线以东为夜半球,昏线以西为昼半球。晨昏线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昏线切点切点极夜极昼西东东西晨线

2、晨昏线(圈)把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昼弧和夜弧的长度,分别决定了昼长和夜长(二)、地方时和区时(1)地方时定义: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2)产生原因:地球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见日出,这样,不同经度的地方,时刻便产生了差异。因此,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3)计算规定:某地一天中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的时刻,地方时为12时。由于地球自转角速度为150/小时,因此经度相差150,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0,地方时相差4分钟。1、地方时公式: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4分钟 =已知地方时经度差150/小时 (“”东

3、加西减)如何求经度差和确定东西两地同在东经度,值越大越向东,经度差为两地经度之差(大值小值)两地同在西经度,值越大越向西,经度差为两地经度之差(大值小值)两地一个在东经度,一个在西经度,经度差为两地经度之和,计算时间时,可以总认为东经度在西经度的东侧,已知东经度求西经度就“”,已知西经度求东经度就“+”。最后处理结果:若时间结果大于24小时,则时间减24小时,日期加一天,若时间结果小于0,则时间加24,日期减一天。001800W1800E900E900W450E10时?450W?地方时计算13时4时1时区时1、时区基准(起点)-本初子午线每个时区的范围及东十二区、西十二区的范围标准经线:每一个

4、时区的中央经线2、时区和区时(标准时)(1)定义 每一个时区,以标准经线上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2)每一个时区中央经线(标准经线)确定的方法 标准经线的经度=时区数150(东时区为东经,西时区为西经)(3)每一个时区的范围确定的方法(中央经线的经度数-7.50,中央经线的经度数+7.50)(4)已知某地的经度,求所属时区:经度150=时区数(所得商四舍五入,取整数,即为时区数)(5)时区与区时的关系 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东、西十二区的区时钟表时间相同,但东十二区的日期比西十二区早一天。(6)区时

5、的计算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时区差1小时“”东加西减时区差的计算及东西判断两地同在东时区,越向东时区数越大,时区差为两时区之差两地同在西时区,越向西时区数越大,时区差为两时区之差两地分别在东时区和西时区,时区差为两时区之和,计算时可以总认为东时区在西时区的东面,已知东时区求西时区,就“”,以知西时区求东时区就“+”。最后处理结果:若时间结果大于24小时,则时间减24小时,日期加一天,若时间结果小于0,则时间加24,日期减一天。实际上,各国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在区时的基础上,采用一些特别的计时方法:例1 采用时区的边界线的地方时,如印度(东5.5区)例2 采用本国东部时区的区时,如朝鲜(东9区)例

6、3 采用几个时区中的一个时区的区时,如中国(东8区)称为北京时间3、日界线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地转偏向力: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 偏转的力。方向: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方向垂直,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大小:与纬度和物体的运动速度成正相关。2、偏转规律:在北半球向右,在南半球向左;赤道上,物体水平运动不偏向;随速度和纬度增大而加大偏转。四.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A.自春分日至秋分日: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在此期 间,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大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B.自秋分日至次年的春分日: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在此期间,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小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C.春秋分:全球昼夜等长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1)随纬度的变化规律: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 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递减(2)随季节的变化规律 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 年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 一年中的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 年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 值五、四季更替和五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