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减震与缓冲课件.ppt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91054846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设备减震与缓冲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电子设备减震与缓冲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设备减震与缓冲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设备减震与缓冲课件.ppt(3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电子设备减震与缓冲振动与冲击对电子设备的危害振动与冲击对电子设备的危害一一.机械作用的分类机械作用的分类 电子设备在使用和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振电子设备在使用和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振动、冲击等机械力的作用,具体有以下四种类型。动、冲击等机械力的作用,具体有以下四种类型。l.l.周期性振动周期性振动 指指机械力的周期性运动机械力的周期性运动对对设备产生的振动干扰设备产生的振动干扰,并,并引引起设备作周期性往复运动起设备作周期性往复运动。产生这一干扰的产生这一干扰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是:运载工具发动机的振动运载工具发动机的振动,例如汽车、舰船、飞机、导弹等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例如汽

2、车、舰船、飞机、导弹等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强烈振动;强烈振动;设备内部的发动机、风机、泵产生的振动设备内部的发动机、风机、泵产生的振动等。等。表征周期性振动的表征周期性振动的主要参数主要参数有有振动幅值振动幅值和和振动频率振动频率。电子设备减震与缓冲振动与冲击对电子设备的危害振动与冲击对电子设备的危害一一.机械作用的分类机械作用的分类 2.2.非周期性干扰非周期性干扰碰撞和冲击碰撞和冲击 指指机械力作非周期性扰动机械力作非周期性扰动时时对设备的作用对设备的作用。其其特点特点是是作用时间短暂作用时间短暂,但,但加速度很大加速度很大。根据对设备作用的频繁程度和强度大小,非周期性扰动力又可分根据对设备

3、作用的频繁程度和强度大小,非周期性扰动力又可分为:为:(1)(1)碰撞碰撞,指设备或元件,指设备或元件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种冲击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种冲击力力,例如例如车辆在坑洼不平的道路上行驶,飞机的降落、船舶的抛车辆在坑洼不平的道路上行驶,飞机的降落、船舶的抛锚等。这种冲击作用的锚等。这种冲击作用的特点特点是次数较多,具有重复性,波形一般是次数较多,具有重复性,波形一般是正弦波。是正弦波。(2)(2)冲击,指设备或元件冲击,指设备或元件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非经常性、非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非经常性、非重复性的冲击力重复性的冲击力。例如例如撞车或急刹车,舰船触礁,炸

4、弹爆炸,设撞车或急刹车,舰船触礁,炸弹爆炸,设备跌落等。其备跌落等。其特点特点是次数较少,不经常遇到但加速度大。是次数较少,不经常遇到但加速度大。例如,例如,舰船在一般环境条件下受到的加速度并不大,但在炸弹或鱼雷爆舰船在一般环境条件下受到的加速度并不大,但在炸弹或鱼雷爆炸时它受到的冲击加速度可达炸时它受到的冲击加速度可达1 000g1 000g 5 000g(g5 000g(g为重力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表征碰撞和冲击的参数表征碰撞和冲击的参数有有波形波形、峰值加速度峰值加速度、碰撞或冲击的持续碰撞或冲击的持续时间时间、碰撞次数碰撞次数等。等。电子设备减震与缓冲振动与冲击对电子设备的危害振动与

5、冲击对电子设备的危害一一.机械作用的分类机械作用的分类 3.3.离心加速度离心加速度 指指运载工具作非直线运动时设备受到的加速度运载工具作非直线运动时设备受到的加速度。例如例如,飞机在急剧转弯时,除受到振动、冲击等机械,飞机在急剧转弯时,除受到振动、冲击等机械力作用外,还受到离心加速度的作用。力作用外,还受到离心加速度的作用。一般来说,一般来说,受离心力作用最大受离心力作用最大的是的是机载电子设备机载电子设备,地,地面或水面的一切移动设备都没有超过它们。面或水面的一切移动设备都没有超过它们。离心力所造成的离心力所造成的破坏是严重破坏是严重的。的。例如例如,具有电接触点的电器产品,如继电器、开关

6、等,具有电接触点的电器产品,如继电器、开关等,当离心力作用方向恰好与电路接触点的开、合方向一当离心力作用方向恰好与电路接触点的开、合方向一致时,若离心力大于电接触点的接触压力,接触将自致时,若离心力大于电接触点的接触压力,接触将自动脱开或闭合,造成系统误动作,信号中断或电气线动脱开或闭合,造成系统误动作,信号中断或电气线路等故障。路等故障。电子设备减震与缓冲振动与冲击对电子设备的危害振动与冲击对电子设备的危害一一.机械作用的分类机械作用的分类 4 4随机振动随机振动 指机械力的指机械力的无规则运动无规则运动对对设备产生的振动干扰设备产生的振动干扰。随机振动在数学分析上随机振动在数学分析上不能用

7、确切的函数来表示不能用确切的函数来表示,只只能用概率和统计的方法来描述能用概率和统计的方法来描述其规律。其规律。随机振动主要由随机振动主要由外力的随机性外力的随机性引起,引起,例如例如,路面的凹凸不平使汽车产生随机振动,大气湍,路面的凹凸不平使汽车产生随机振动,大气湍流使机翼产生随机振动,海浪使船舶产生随机振动以流使机翼产生随机振动,海浪使船舶产生随机振动以及火箭点火时由于燃烧不均匀引起部件的随机振动等。及火箭点火时由于燃烧不均匀引起部件的随机振动等。电子设备减震与缓冲振动与冲击对电子设备的危害振动与冲击对电子设备的危害二二.振动与冲击对电子设备的危害振动与冲击对电子设备的危害 上述四种机械作

8、用均会对电子设备造成影响,其中上述四种机械作用均会对电子设备造成影响,其中危危害最大的是振动与冲击害最大的是振动与冲击,如果结构设计不当,就会导,如果结构设计不当,就会导致电子设备损坏或无法工作。致电子设备损坏或无法工作。它们造成的它们造成的破坏主要有两种形式破坏主要有两种形式。其一是其一是强度破坏指设备在某一激振频率下强度破坏指设备在某一激振频率下产生振幅很产生振幅很大的共振大的共振,因最终振动加速度所引起的应力超过设备,因最终振动加速度所引起的应力超过设备所能承受的极限强度而导致破坏;或者所能承受的极限强度而导致破坏;或者由于冲击所产由于冲击所产生的冲击应力超过设备的极限强度生的冲击应力超

9、过设备的极限强度而导致破坏。而导致破坏。其二是疲劳破坏其二是疲劳破坏,指振动或冲击引起的应力虽远低于,指振动或冲击引起的应力虽远低于材料的强度,但由于长时间振动或多次冲击而产生的材料的强度,但由于长时间振动或多次冲击而产生的应力超过其疲劳极限,使材料发生疲劳损坏。应力超过其疲劳极限,使材料发生疲劳损坏。电子设备减震与缓冲振动与冲击对电子设备的危害振动与冲击对电子设备的危害二二.振动与冲击对电子设备的危害振动与冲击对电子设备的危害 设备破坏的原因设备破坏的原因,除了,除了零部件的设计、制造和装配质零部件的设计、制造和装配质量等不合格量等不合格以外,以外,主要是在设计整机或零部件时,主要是在设计整

10、机或零部件时,忽视了环境对设备造忽视了环境对设备造成的影响成的影响,没有充分考虑设备承受环境条件极限的能,没有充分考虑设备承受环境条件极限的能力,力,或是由或是由振动和冲击的隔离系统设计不正确振动和冲击的隔离系统设计不正确所致。所致。电子设备减震与缓冲振动与冲击对电子设备的危害振动与冲击对电子设备的危害二二.振动与冲击对电子设备的危害振动与冲击对电子设备的危害电子设备造成的电子设备造成的危害具体表现危害具体表现在:在:(1)1)没有附加锁紧装置的接插装置没有附加锁紧装置的接插装置会从插座中跳出,并会从插座中跳出,并碰撞其他元器件而造成破坏。碰撞其他元器件而造成破坏。(2)(2)电真空器件的电极

11、电真空器件的电极变形、短路、折断;或者由于变形、短路、折断;或者由于各电各电极做过多的相对运动极做过多的相对运动,产生噪声,使设备不能正常工,产生噪声,使设备不能正常工作。作。(3)(3)振动引起弹性元件变形振动引起弹性元件变形,使具有触点的元件,使具有触点的元件(电位器、电位器、波段开关、插头座等波段开关、插头座等)接触不良或开路。接触不良或开路。(4)(4)指示灯忽亮忽暗指示灯忽亮忽暗,仪表指针不断抖动,仪表指针不断抖动(或指针脱落或指针脱落),使观察人员读数不准,视觉疲劳。使观察人员读数不准,视觉疲劳。电子设备减震与缓冲振动与冲击对电子设备的危害振动与冲击对电子设备的危害二二.振动与冲击

12、对电子设备的危害振动与冲击对电子设备的危害(5)(5)当零部件的固有频率和激振频率相同时,会产生当零部件的固有频率和激振频率相同时,会产生共振共振现象现象。例如,可变电容器极片共振时,会使电容量发。例如,可变电容器极片共振时,会使电容量发生周期性变化等。生周期性变化等。(6)(6)安装导线的变形及位移安装导线的变形及位移,使其相对位置改变,引起电,使其相对位置改变,引起电感量和分布电容发生变化,从而使电感电容的耦合发感量和分布电容发生变化,从而使电感电容的耦合发生变化。生变化。(7)(7)机壳和基础变形,脆性材料机壳和基础变形,脆性材料(如玻璃、陶瓷、胶木、聚如玻璃、陶瓷、胶木、聚苯乙烯苯乙烯

13、)断裂断裂。(8)(8)防潮和密封措施受到破坏防潮和密封措施受到破坏。(9)(9)锡焊和熔焊处断开锡焊和熔焊处断开,焊锡屑掉落在电路中间而造成短焊锡屑掉落在电路中间而造成短路故障路故障。(10)(10)螺钉、螺母松开甚至脱落,并撞击其他零部件,造螺钉、螺母松开甚至脱落,并撞击其他零部件,造成短路和破坏成短路和破坏。有些用来调整电气特性的螺钉受振后。有些用来调整电气特性的螺钉受振后会产生偏移。会产生偏移。电子设备减震与缓冲振动与冲击对电子设备的危害振动与冲击对电子设备的危害二二.振动与冲击对电子设备的危害振动与冲击对电子设备的危害 由此看出,振动与冲击对电子设备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由此看出,振动与

14、冲击对电子设备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般振动会引起元器件或材料的疲劳损坏,一般振动会引起元器件或材料的疲劳损坏,而冲击则会因瞬时加速度很大而造成元器件或材料的而冲击则会因瞬时加速度很大而造成元器件或材料的强度破坏。强度破坏。振动引起的故障约占振动引起的故障约占8080,冲击引起的故障约占,冲击引起的故障约占2020。电子设备减震与缓冲振动与冲击对电子设备的危害减震和缓冲基本原理常用减震器及选用电子设备减震缓冲的结构措施电子设备减震与缓冲减震和缓冲基本原理减震和缓冲基本原理 为了减少或防止振动与冲击对电子设备的影响,通为了减少或防止振动与冲击对电子设备的影响,通常采取两种措施:常采取两种措施:增强设

15、备及元器件的耐振动、耐冲击能力增强设备及元器件的耐振动、耐冲击能力;材料选用和合理的结构设计来实现材料选用和合理的结构设计来实现 如增加如增加结构尺寸结构尺寸,提高设备及元器件的,提高设备及元器件的强度与刚度强度与刚度,从而增强设备及元器件的耐振动、耐冲击能力。从而增强设备及元器件的耐振动、耐冲击能力。安装减振器安装减振器来隔离振动与冲击对电子设备的影响。来隔离振动与冲击对电子设备的影响。电子设备减震与缓冲减震和缓冲基本原理 1振动系统的组成 机械振动是指物体受交变力的作用,在某一位置附近作往复运动。如电动机放在一简支梁上,当电动机旋转时,由于转子的不平衡,质量的惯性力将引起电动机产生上下和左

16、右方向的往复运动。当限制其左右运动时,就构成最简单的单自由度自由振动系统,其组成有振动体m和弹性体K,故又称为mK系统。见图所示。电子设备减震与缓冲减震和缓冲基本原理减震和缓冲基本原理 1 1振动系统的组成振动系统的组成 mK图a电子设备减震与缓冲减震和缓冲基本原理 2.减振原理 减振就是通过在设备或器件上安装隔振装置,隔离或减少它们与外界间的机械振动传递。包括:主动隔振与被动隔振 电子设备减震与缓冲减震和缓冲基本原理减震和缓冲基本原理 2.2.减振原理减振原理(1)(1)主动隔振与被动隔振主动隔振与被动隔振 主动隔振主动隔振是指在振动体与安装基础之间安装弹性支承即减是指在振动体与安装基础之间

17、安装弹性支承即减振器,减少机器振动力向基础的传递量,使振动体的振动得振器,减少机器振动力向基础的传递量,使振动体的振动得以有效的隔离以有效的隔离 一般情况下,一般情况下,风机、水泵、压缩机及冲床风机、水泵、压缩机及冲床的隔振都是主动的隔振都是主动隔振。隔振。被动隔振被动隔振是指在仪器设备与基础之间安装弹性支承即隔振是指在仪器设备与基础之间安装弹性支承即隔振器,以减少基础的振动对仪器设备的影响程度,使仪器设备器,以减少基础的振动对仪器设备的影响程度,使仪器设备能正常工作或不受损坏,被动隔振对仪器设备采取隔离措施。能正常工作或不受损坏,被动隔振对仪器设备采取隔离措施。一般情况下,一般情况下,仪器及

18、精密设备仪器及精密设备的隔振都是被动隔振。的隔振都是被动隔振。电子设备减震与缓冲减震和缓冲基本原理减震和缓冲基本原理 2.2.减振原理减振原理(2)(2)隔振系数隔振系数图图(b)(b)是一质量为是一质量为mm、刚度为、刚度为K K、黏性阻尼系数为、黏性阻尼系数为c c的单自由度振动的单自由度振动系统系统(主动隔振主动隔振)。与图与图(a)(a)相比,该系统多了一个阻尼器,阻尼器是指相比,该系统多了一个阻尼器,阻尼器是指发生变形时发生变形时能产生能量消耗的装置能产生能量消耗的装置 物体变形时的能量消耗多少用阻尼系数物体变形时的能量消耗多少用阻尼系数c(c(或阻尼比或阻尼比)来表示,来表示,c

19、c(或或)越大越大,表明该物体变形时的,表明该物体变形时的能量消耗越多能量消耗越多,反之就越少反之就越少。电子设备减震与缓冲KmF0cKmcKK(b)主动隔振(b)被动隔振电子设备减震与缓冲减震和缓冲基本原理减震和缓冲基本原理 2.2.减振原理减振原理(2)(2)隔振系数隔振系数图图(b)(b)中的物体若没有阻尼作用,即阻尼系数中的物体若没有阻尼作用,即阻尼系数c c0 0,就成为图,就成为图(a)(a)的无阻尼单自由度振动的无阻尼单自由度振动 只要碰一下只要碰一下(给一个初始能量给一个初始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理,由于运动过,根据能量守恒定理,由于运动过程中没有能量损失,它将永远上下振动下去

20、。程中没有能量损失,它将永远上下振动下去。电子设备减震与缓冲减震和缓冲基本原理减震和缓冲基本原理 2.2.减振原理减振原理(2)(2)隔振系数隔振系数实际上,振动过程中实际上,振动过程中不可能没有阻尼不可能没有阻尼,即,即没有能量损失没有能量损失。如如空气阻尼、弹性体变形时的阻尼等,都会引起能量损失。由于空气阻尼、弹性体变形时的阻尼等,都会引起能量损失。由于有能量消耗,上述振动会很快停下来,这种可以及时停歇的振动有能量消耗,上述振动会很快停下来,这种可以及时停歇的振动对电子设备的影响不大。对电子设备的影响不大。真正危害电子设备正常工作的是真正危害电子设备正常工作的是受到外部持续不停的机械作用受

21、到外部持续不停的机械作用,因为这种持续不停的机械作用补充了阻尼消耗的能量,使振动一因为这种持续不停的机械作用补充了阻尼消耗的能量,使振动一直持续。因此,必须采取隔振措施,将这种作用对设备的影响降直持续。因此,必须采取隔振措施,将这种作用对设备的影响降到最小。到最小。电子设备减震与缓冲减震和缓冲基本原理减震和缓冲基本原理 2.2.减振原理减振原理(2)(2)隔振系数隔振系数 设外力设外力F F。Fmsin(t)Fmsin(t)垂直作用在物体上,通过弹性与阻尼作用垂直作用在物体上,通过弹性与阻尼作用使基础同时受到弹簧力及阻尼力,此时物体同样也受到弹簧力及使基础同时受到弹簧力及阻尼力,此时物体同样也

22、受到弹簧力及阻尼力,物体按一定的规律运动。把基础所受到的弹簧力与阻尼阻尼力,物体按一定的规律运动。把基础所受到的弹簧力与阻尼力的合力力的合力F Ft t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F F。相比,这个。相比,这个比值比值 称为隔振系称为隔振系数数,用下式表示:,用下式表示:F Ft tF F。隔振系数的含义是传到基础上的力与原振动力的百分比隔振系数的含义是传到基础上的力与原振动力的百分比。如果物。如果物体直接固定在基础上,那么振动力就全部传到基础上,此时体直接固定在基础上,那么振动力就全部传到基础上,此时F Ft t F F。,。,l l。所以,只有当。所以,只有当 小于小于1 1时,才

23、有隔振效果。时,才有隔振效果。电子设备减震与缓冲减震和缓冲基本原理减震和缓冲基本原理 2.2.减振原理减振原理(2)(2)隔振系数隔振系数 F Ft tF F。f f 振动力的频率振动力的频率f f0 0 隔振系统的固有频率隔振系统的固有频率 减震器的阻尼比电子设备减震与缓冲减震和缓冲基本原理减震和缓冲基本原理 2.2.减振原理减振原理(2)(2)隔振系数隔振系数 隔振系数隔振系数 与频率比与频率比f ff f。及阻尼比。及阻尼比 有关,三者的关系可画成图(有关,三者的关系可画成图(c c)所)所示的曲线。示的曲线。l l当当f ff f。1 1时,隔振系数时,隔振系数 1 1。此时振动力变化

24、缓慢,且几乎等值传递。此时振动力变化缓慢,且几乎等值传递到基础上。到基础上。l l当当f ff f。l l时,时,隔振系数隔振系数 最大最大,振动力有放大现象,此时系统处于共振振动力有放大现象,此时系统处于共振状态状态;对于不同的阻尼比对于不同的阻尼比,曲线明显分开,表明阻尼对共振的影响大;,曲线明显分开,表明阻尼对共振的影响大;,值值随随 增大而减小增大而减小,所以,所以,对于启、停频繁的设备,为防止设备在启动或停对于启、停频繁的设备,为防止设备在启动或停机过程中经过共振区域时产生过大的振动,减振器选用时应考虑采用大机过程中经过共振区域时产生过大的振动,减振器选用时应考虑采用大阻尼的减振器。

25、阻尼的减振器。电子设备减震与缓冲减震和缓冲基本原理减震和缓冲基本原理 2.2.减振原理减振原理(2)(2)隔振系数隔振系数 隔振系数隔振系数 与频率比与频率比f ff f。及阻尼比。及阻尼比 有关,三者的关系可画成有关,三者的关系可画成图(图(c c)所示的曲线。)所示的曲线。l当当f ff f。2 2时,隔振系数时,隔振系数 l l,振动力等值传递,此时系统,振动力等值传递,此时系统无隔振效果。无隔振效果。l当当f ff f。22时,隔振系数时,隔振系数11,振动力减值传递,此时系统,振动力减值传递,此时系统有隔振效果,有隔振效果,值可按式计算或从图中的曲线查出。值可按式计算或从图中的曲线查

26、出。电子设备减震与缓冲减震和缓冲基本原理减震和缓冲基本原理 2.2.减振原理减振原理(2)(2)隔振系数隔振系数 隔振系数隔振系数 与频率比与频率比f ff f。及阻尼比。及阻尼比 有关,三者的关系可画成有关,三者的关系可画成图(图(c c)所示的曲线。)所示的曲线。因此,要使隔振系统有效果,必须使因此,要使隔振系统有效果,必须使122在电子设备的隔振设计中一般取频率比在电子设备的隔振设计中一般取频率比f ff f。为。为2 25 54 45050也就是说,要获得满意的隔振效果,应该使隔振支承系也就是说,要获得满意的隔振效果,应该使隔振支承系统的固有频率为振动力频率的统的固有频率为振动力频率的

27、1 12 25 51 14 45 5。阻尼的作用在振动传递率曲线上看得很清楚,在共振区内,阻尼的作用在振动传递率曲线上看得很清楚,在共振区内,阻尼可以抑制传递率的幅值,使物体的振幅不至于过大;在隔阻尼可以抑制传递率的幅值,使物体的振幅不至于过大;在隔振区,阻尼大反而使传递率增大。振区,阻尼大反而使传递率增大。电子设备减震与缓冲减震和缓冲基本原理减震和缓冲基本原理 2.2.减振原理减振原理(3)(3)被动隔振被动隔振 如图如图(b)(b)所示,此时振动来自基础,其运动用所示,此时振动来自基础,其运动用U=UU=U。sin(t)sin(t)表示,也是周期振动。表示,也是周期振动。与主动隔振一样,被

28、动隔振也可用隔振系数与主动隔振一样,被动隔振也可用隔振系数 表示其隔振表示其隔振效果,它的含义是被隔离物体的振幅效果,它的含义是被隔离物体的振幅x0 x0与基础振幅与基础振幅U U。之。之比比(或是振动速度幅值、加速度幅值的比值或是振动速度幅值、加速度幅值的比值),被动隔被动隔振系数与主动隔振的振动传递率计算表达式完全一样。振系数与主动隔振的振动传递率计算表达式完全一样。电子设备减震与缓冲减震和缓冲基本原理减震和缓冲基本原理 2.2.减振原理减振原理(3)(3)被动隔振被动隔振 被动隔振与主动隔振,都应强调以下几点:被动隔振与主动隔振,都应强调以下几点:当当f ff f。1 1时,发生共振,应

29、力求避免;时,发生共振,应力求避免;不论阻尼大小,只有不论阻尼大小,只有f ff f。22,才有隔振效果;,才有隔振效果;一般情况下,建议把频率比一般情况下,建议把频率比f ff f。取为。取为2 25 54 45 5。电子设备减震与缓冲减震和缓冲基本原理减震和缓冲基本原理 2.2.减振原理减振原理(3)(3)被动隔振被动隔振 被动隔振与主动隔振,都应强调以下几点:被动隔振与主动隔振,都应强调以下几点:当当f ff f。1 1时,发生共振,应力求避免;时,发生共振,应力求避免;不论阻尼大小,只有不论阻尼大小,只有f ff f。22,才有隔振效果;,才有隔振效果;一般情况下,建议把频率比一般情况

30、下,建议把频率比f ff f。取为。取为2 25 54 45 5。电子设备减震与缓冲减震和缓冲基本原理减震和缓冲基本原理 2.2.减振原理减振原理(3)(3)被动隔振被动隔振 隔振系统中主要有三个基本因素控制振动及其传递:隔振系统中主要有三个基本因素控制振动及其传递:减振器的刚减振器的刚度度K K、被隔离物体质量被隔离物体质量mm及及系统支承即减振器的阻尼比系统支承即减振器的阻尼比 它们各自它们各自的影响简述如下:的影响简述如下:f f。=(K/m)=(K/m)0.50.5/2/2 刚度刚度K K。减振器的刚度越大,隔振效果越差,反之隔振效果。减振器的刚度越大,隔振效果越差,反之隔振效果越好。

31、越好。K K越大越大,f f。越大,。越大,f ff f。越小,。越小,就越大就越大(在隔振区在隔振区),隔振效果隔振效果差差;K K越小越小,f f。越小,。越小,f ff f。越大,。越大,就越小就越小(在隔振区在隔振区),隔振效果隔振效果好好。因此,就隔振而言,刚度因此,就隔振而言,刚度K K应尽可能小。必须指出的是,过小应尽可能小。必须指出的是,过小的刚度的刚度K K可能无法承受质量可能无法承受质量mm,就像一个重物将一根弹簧压扁了,就像一个重物将一根弹簧压扁了,无法起到隔振作用。对于一个设计正确的隔振系统,支承的刚度无法起到隔振作用。对于一个设计正确的隔振系统,支承的刚度计算既要考虑

32、隔振效果的实现,同时还要兼顾其承载能力。计算既要考虑隔振效果的实现,同时还要兼顾其承载能力。电子设备减震与缓冲减震和缓冲基本原理减震和缓冲基本原理 2.2.减振原理减振原理(3)(3)被动隔振被动隔振 隔振系统中主要有三个基本因素控制振动及其传递:隔振系统中主要有三个基本因素控制振动及其传递:减振减振器的刚度器的刚度K K、被隔离物体质量被隔离物体质量mm及及系统支承即减振器的阻尼系统支承即减振器的阻尼比比 它们各自的影响简述如下:它们各自的影响简述如下:f f。=(K/m)=(K/m)0.50.5/2/2 质量质量m.m.。被隔离物体的质量。被隔离物体的质量mm使支承系统保持相对静使支承系统

33、保持相对静止,物体质量越大,在确定振动力的作用下物体振动越小。止,物体质量越大,在确定振动力的作用下物体振动越小。同样,从式看出,同样,从式看出,mm越大越大,则,则f f。越小,在隔振区,。越小,在隔振区,就越小,就越小,隔振效果好隔振效果好。增大质量还包括增大隔振底座的面积,以增大物体的惯性矩,增大质量还包括增大隔振底座的面积,以增大物体的惯性矩,这样可减小物体的摇晃,但质量往往是确定的,其增加是有这样可减小物体的摇晃,但质量往往是确定的,其增加是有限的。限的。电子设备减震与缓冲减震和缓冲基本原理减震和缓冲基本原理 2.2.减振原理减振原理(3)(3)被动隔振被动隔振 隔振系统中主要有三个

34、基本因素控制振动及其传递:隔振系统中主要有三个基本因素控制振动及其传递:减振减振器的刚度器的刚度K K、被隔离物体质量被隔离物体质量mm及及系统支承即减振器的阻尼系统支承即减振器的阻尼比比 它们各自的影响简述如下:它们各自的影响简述如下:f f。=(K/m)=(K/m)0.50.5/2/2 阻尼比阻尼比 隔振系统的支承阻尼有在共振区减小共振峰值、隔振系统的支承阻尼有在共振区减小共振峰值、抑制共振振幅的作用。但是,在隔振区,随着抑制共振振幅的作用。但是,在隔振区,随着 的增大,的增大,也也变大,隔振效果将变差。因此阻尼的作用有利也有弊,设计变大,隔振效果将变差。因此阻尼的作用有利也有弊,设计时应

35、特别注意。时应特别注意。电子设备减震与缓冲减震和缓冲基本原理减震和缓冲基本原理3.3.隔冲的基本原理隔冲的基本原理 冲击是一种急剧的瞬间作用。冲击是一种急剧的瞬间作用。例如例如飞机的起飞和着陆,火车、汽车的启动与停车,物飞机的起飞和着陆,火车、汽车的启动与停车,物体的起吊与跌落等都能产生较大的冲击。冲击发生时,虽体的起吊与跌落等都能产生较大的冲击。冲击发生时,虽然时间相当短,但作用十分强烈。然时间相当短,但作用十分强烈。在冲击作用下,电子设备零部件的冲击应力超过其最大在冲击作用下,电子设备零部件的冲击应力超过其最大允许值时将导致设备损坏,有时也会因多次冲击作用形成允许值时将导致设备损坏,有时也

36、会因多次冲击作用形成疲劳积累,使设备发生疲劳破坏。因此,对冲击的作用也疲劳积累,使设备发生疲劳破坏。因此,对冲击的作用也必须进行隔离。必须进行隔离。电子设备减震与缓冲减震和缓冲基本原理减震和缓冲基本原理3.3.隔冲的基本原理隔冲的基本原理 由能量定理可知:当外来冲击能量一定时,冲击力作用的时由能量定理可知:当外来冲击能量一定时,冲击力作用的时间愈长则设备所受的冲击力愈小,冲击加速度也愈小。因此,间愈长则设备所受的冲击力愈小,冲击加速度也愈小。因此,若能延长冲击力作用的持续时间,就可减轻电子设备所受冲若能延长冲击力作用的持续时间,就可减轻电子设备所受冲击作用的影响。击作用的影响。和隔振一样,隔冲

37、同样分为主动隔冲与被动隔冲,电子和隔振一样,隔冲同样分为主动隔冲与被动隔冲,电子设备设备大都属于被动隔冲大都属于被动隔冲。图冲击隔离的力学模型,在支撑基座与电子设备之间装一减图冲击隔离的力学模型,在支撑基座与电子设备之间装一减振器进行冲击隔离。当外界冲击力作用在支撑基座上时,由振器进行冲击隔离。当外界冲击力作用在支撑基座上时,由于减振器中的于减振器中的弹性元件和阻尼元件产生变形弹性元件和阻尼元件产生变形,吸收能量并延吸收能量并延长冲击力作用的接触时间长冲击力作用的接触时间,使传递给设备的冲击力减小了很使传递给设备的冲击力减小了很多,达到缓冲的目的多,达到缓冲的目的。因此,。因此,冲击减振器实际

38、上是一个储能冲击减振器实际上是一个储能装置。装置。电子设备减震与缓冲减震和缓冲基本原理减震和缓冲基本原理3.3.隔冲的基本原理隔冲的基本原理 减振器的刚度越小,阻尼越大,则冲击力的作用持减振器的刚度越小,阻尼越大,则冲击力的作用持续时间愈长,减振器的变形愈大,设备受到的冲击续时间愈长,减振器的变形愈大,设备受到的冲击力也就愈小,缓冲的效果愈好。力也就愈小,缓冲的效果愈好。所以对一些易损坏的器件,在运输时常用刚度很小所以对一些易损坏的器件,在运输时常用刚度很小的橡皮筋带或钢丝弹簧将器材吊起,使之与支撑基的橡皮筋带或钢丝弹簧将器材吊起,使之与支撑基座隔离。但是,对一般的电子设备来说,采用刚度座隔离

39、。但是,对一般的电子设备来说,采用刚度很小的弹性体来缓冲是有困难的,因为刚度很小的很小的弹性体来缓冲是有困难的,因为刚度很小的弹性体在吸收冲击能量时,要产生相当大的位移,弹性体在吸收冲击能量时,要产生相当大的位移,而电子设备的安装条件一般而电子设备的安装条件一般不允许这么大的位移不允许这么大的位移。电子设备减震与缓冲减震和缓冲基本原理减震和缓冲基本原理3.3.隔冲的基本原理隔冲的基本原理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在缓冲时可使用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在缓冲时可使用橡胶金属橡胶金属减振器减振器,其受力与变形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刚度随,其受力与变形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刚度随着受力的增大而增大。一般情况下它的刚度较小,着受力的增大而增大。一般情况下它的刚度较小,但当发生大变形时其刚度会变得很大。但当发生大变形时其刚度会变得很大。由于阻尼的存在会使系统在变形时消耗能量,因由于阻尼的存在会使系统在变形时消耗能量,因此,在缓冲设计中增大减振器的阻尼,对有效地控此,在缓冲设计中增大减振器的阻尼,对有效地控制冲击十分有利。制冲击十分有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