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解救办法精.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91047740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暑解救办法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中暑解救办法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暑解救办法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暑解救办法精.ppt(3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暑解救办法第1页,本讲稿共31页概述n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第2页,本讲稿共31页发病机理n简单地说,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机体产热大于散热或散热受阻,机体产热和散热失去平衡,体内就有过量的热蓄积,就容易引起中暑。n正常体温一般恒定在37左右,是通过下视丘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使产热和散热平衡的结果。第3页,本讲稿共31页人体产热除主要来自体内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基础热量外,肌肉收缩所致热量亦是另一主要来源。人体每公斤体重积蓄093cal热量,足以提高体温1。在室内常温下(1525)人体散热主要靠辐射(60),其次为

2、蒸发(25)和对流(12),少量为传导(3)。第4页,本讲稿共31页当周围环境温度超过皮肤温度时,人体散热仅依靠出汗以及皮肤和肺泡表面的蒸发。每蒸发1g水,可散失058kcal热量。人体深部组织的热量通过循环血流带至皮下组织经扩张的皮肤血管散热。因此,皮肤血管扩张和经皮肤血管的血流量越多,散热越快。如果机体产热大于散热或散热受阻,则体内就有过量的热蓄积,引起器官功能和组织的损害。第5页,本讲稿共31页病因n在高温环境中工作,如果再加上通风差,则极易发生中暑;n高温环境加上空气中湿度的增强易诱发中暑;n在公共场所或家庭聚会中,人群相对拥挤集中,产热集中,散热困难,易诱发中暑;n露天作业时,受阳光

3、直接暴晒,再加上大地受阳光的暴晒,使大气温度再度升高,使人的脑膜充血,大脑皮层缺血而引起中暑。第6页,本讲稿共31页临床分类n中暑分为以下三级,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渐进的:1先兆中暑先兆中暑:患者在高温环境中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若此时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第7页,本讲稿共31页2轻症中暑轻症中暑:除有先兆中暑的症状外,出现面色 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以上。需要及时处理,并休息几个小时。3重症中暑重症中暑: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

4、竭竭三型。第8页,本讲稿共31页热射病热射病n其典型临床表现为高热(41以上)、无汗和意识障碍。n常在高温环境中工作数小时或老年、体弱、慢性病患者在连续数天高温后发生。n先驱症状有全身软弱、乏力、头昏、头痛、恶心、出汗减少。继而体温迅速上升,出现嗜睡、谵妄或昏迷。皮肤干燥、灼热、无汗,呈潮红或苍白;周围循环衰竭时呈紫绀。脉搏快,脉压增宽,血压偏低,可有心律失常。呼吸快而浅,四肢和全身肌肉可有抽搐,严重患者出现休克、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或肝、肾功能衰竭。心电图有心律失常和心肌损害表现。第9页,本讲稿共31页热痉挛热痉挛n常发生在高温环境中强体力劳动后。患者常先有大量出汗,然后四肢肌肉、腹壁

5、肌肉,甚至胃肠道平滑肌发生阵发性痉挛和疼痛。实验室检查有血钠和氯化物降低,尿肌酸增高第10页,本讲稿共31页热衰竭热衰竭n常发生在患者对热不适应,体内常无过量热蓄积。患者先有头痛、头晕、恶心,继有口渴、胸闷、脸色苍白、冷汗淋漓、脉搏细弱或缓慢、血压偏低。可有晕厥,并有手、足抽搐。重者出现周围循环衰竭。实验室检查有低钠和低钾。第11页,本讲稿共31页治 疗n现场急救:总原则就是积极降温!发现自己和其他人有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表现时,首先要做的是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n解暑药的使用第12页,本讲稿共31页现场急救现场急救n可以用“搬、擦、服、补、掐搬、擦、服、补、掐”5

6、个字总结。n搬搬转移病人转移病人: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干爽的地方,如走廊、树荫下。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果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干衣服,同时开电扇或开空调,以尽快散热。第13页,本讲稿共31页n擦擦物理降温物理降温:具体做法可用凉湿毛巾冷敷患者头部、腋下以及腹股沟等处;也可用4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有条件的也可用降温毯给予降温。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n服服使用药物使用药物:在额部、颞部(太阳穴)擦拭清凉油、风油精等提神醒脑药,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解暑药。第

7、14页,本讲稿共31页n补补补充液体补充液体: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还可服用人丹和藿香正气水。n掐掐按摩穴位按摩穴位: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第15页,本讲稿共31页温馨提醒n经解救清醒后的病人,必须在凉爽通风处充分安静休息,因为此时体内的抗中暑机能处于疲劳状态,若重回炎热的环境或参加体力活动,会引发比前次中暑更加严重的后果。第16页,本讲稿共31页重症中暑病人的转送n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要立即拨打120电

8、话,以获得医务人员紧急救治。机场急救中心86122926,86133851。n搬运病人时,最好用担架运送,不可让患者步行,同时运送途中要注意,尽可能的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第17页,本讲稿共31页急救中错误的做法n自行服食退烧药(如阿斯匹灵等)中暑使身体处于消耗过度的状态,此时如果用退烧药来降温,身体对药物的代谢对加重身体的负担,药物的副作用更大。n体表擦拭酒精可能过度刺激皮肤,使用过量也可能导致酒精中毒n敷冰块、冰袋过冷反而导致血管收缩而无法顺利散热n浸泡在冷水里体表血管遇冷急速收缩后,可能诱发脑血管及心脏血管病变n涂抹

9、感觉清凉的外用成药(如万金油或白花油)油性物质更不利于散热第18页,本讲稿共31页解暑药的使用n清凉油:用于闷热不适、中暑、伤风感冒、头痛头昏、蚊虫叮咬等。头痛头昏时擦涂太阳穴及头颈部,其余擦涂患处,擦后适当给予按摩,可醒脑提神、消炎消肿、止痛止痒。n风油精:预防和治疗伤风感冒、头痛、牙痛、中暑头晕等不适。取少量风油精涂擦于太阳穴上,或以鼻嗅之,可提神醒脑、解暑镇痛。洗澡时在水中放几滴风油精,清凉除痱。但孕妇不宜使用。n花露水:除痱止痒、提神醒脑、防蚊虫、除菌、杀菌。花露水内含有70%75%的酒精,具有易燃性,不要在燃着的蚊香、蜡烛、烟头附近使用。第19页,本讲稿共31页n十滴水:用于因中暑引

10、起的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胃肠不适等,解暑散寒。酊剂可口服,每次25毫升,儿童酌减,用温开水送服。十滴水所含的药物成分有一定毒性,故不宜多服,孕妇忌用。n藿香正气水: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主要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所致的头痛头晕等症。个别患者有过敏反应,用药应慎重。服药期间忌食生冷。第20页,本讲稿共31页n仁丹:清暑开窍,和中止呕。天气太热导致头晕头痛、恶心胸闷,每次1020粒,含化或凉开水送服。仁丹含有朱砂,不可超量服用,以防汞中毒,婴幼儿及儿童也不宜服用。n金银花露:甘凉润口,生津、止渴、清热、散风、解表。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口服60120毫升,一日23次,切勿暴饮,否则会引起腹泻。第2

11、1页,本讲稿共31页防 护1.预防中暑应从根本上改善劳动和居住条件,隔离热源,降低工作环境温度,调整作息时间,供给含盐0.3清凉饮料。2.宣传中暑的防治知识,特别是中暑的早期症状。对有心血管器质性疾病、高血压、中枢神经器质性疾病,明显的呼吸、消化或内分泌系统疾病和肝、肾疾病患者应列为高温车间就业禁忌症第22页,本讲稿共31页出行躲避烈日n夏日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10点至16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有条件的最好涂抹防晒霜;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n在炎热的夏季,防

12、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一定要备在身边,以防应急之用。外出时的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应少穿化纤品类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n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活动。第23页,本讲稿共31页温馨提醒n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要随时补充水分。因为口渴已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最好是喝温热茶水或盐开水,能使汗腺舒张排汗,散发体内热量,有助消暑。第24页,本讲稿共31页保持充足的睡眠n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

13、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n最佳就寝时间是22时至23时,最佳起床时间是5时30分至6时30分。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第25页,本讲稿共31页n早餐要吃热食。n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西红柿、西瓜、苦瓜、桃、乌梅、黄瓜、绿豆,都是能预防中暑的。水果在上午9点10点吃最好。n夏季人体容易缺钾,极易使人感到倦怠疲乏。茶水中钾含量较高,是极好的消暑饮品。n胃口不好,不爱吃东西,很容易中暑,可以喝点食醋,帮助消食,生津消暑;或喝上一杯豆浆,既补充了养分,又不会引发上火。第26页,本讲稿共31页n羊肉、狗肉、草鱼、鲢鱼、带鱼、黄鳝,以

14、及核桃仁、杏、樱桃、龙眼、杨梅、椰子等,都是温性、热性食物,体质偏热的人在三伏天尤其要少吃。n冷饮吃得越凉越容易中暑,因为人体一下子无法适应低温,消化系统会受到影响。第27页,本讲稿共31页特殊人群的防护n很多抵抗力差的人如婴幼儿、孕妇、老弱者在高温环境里一不留神就会中暑,抢救不及时可能会导致悲剧发生。因此,在高温天气下,这些特殊人群更应采取措施防中暑。n婴幼儿:应穿薄的棉质单衣,如果流汗要马上擦干,尽量不用电扇或冷气。外出戏水前应选择不含香精、防晒系数低于15的防晒乳液外擦。室内外温差不要太大,室温不低于25。冷气房内最好放一盆水,以免干燥。第28页,本讲稿共31页n孕妇:应衣着凉爽宽大,多吃新鲜蔬菜、新鲜豆制品;经常用温水擦洗,不要盆浴;不要因为过于贪凉而导致感冒发生,此外要保证睡眠。n老弱者:保证每天不低于7小时的睡眠,调整饮食保护脾胃,不要多吃辛辣食品,要常吃清淡食物;由于天热汗多,因此补水显得很重要,每天要补充至少2500毫升的水分。第29页,本讲稿共31页n提高对先兆中暑的认识,一旦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出汗、全身疲乏、心慌等症状,应立即脱离中暑环境,及时采取降温措施。第30页,本讲稿共31页谢谢!第31页,本讲稿共3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