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脂原料.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91045240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31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用油脂原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食用油脂原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用油脂原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用油脂原料.ppt(5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食用油脂原料油脂油脂R1-C-O-CH2R2-C-O-CHR3-C-O-CH2OOO脂肪脂肪动物油脂呈动物油脂呈固态,通常固态,通常称为脂肪。称为脂肪。油油植物油脂呈植物油脂呈液态,通常液态,通常称为油。称为油。按按照照化化学学结结构构分分类类简单脂简单脂复合脂复合脂衍生脂衍生脂甘油酯甘油酯蜡,如蜂蜡蜡,如蜂蜡磷脂类磷脂类鞘脂类鞘脂类糖脂类糖脂类脂蛋白脂蛋白固醇类固醇类类胡萝卜素类类胡萝卜素类脂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简单脂:简单脂:脂肪酸与醇脱水缩合形成的化合物 复合脂:复合脂:脂分子与磷脂、生物体分子等形成的物质衍生脂:衍生脂:脂的前体及其衍生物一、脂类分类一、脂类分类油脂(甘油酯(甘油酯)

2、(一)来源动物皮下固体脂肪 植物种子液体油 鱼油液体(二)在烹饪中的作用1、烹饪原料:2、烹饪加工介质:3、赋予食品品质、质构:油脂的生理功用1、储存能量、提供能量2、生物体膜的重要组成成分3、脂溶性维生素的载体4、提供必需脂肪酸5、防止机械损伤与热量散发等保护作用6、作为细胞表面物质,与细胞识别和组织免疫也有密切关系烹饪中油脂的某些反应产物是有害物质,必须加以控制。烹饪中油脂的某些反应产物是有害物质,必须加以控制。食品中的油脂油脂是人类食品的主要营养成分之一,不仅是人体很好的热量来源(每克油脂产生热量37.67kJ,高出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1倍左右),而且含有必需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酸等。别

3、外,油脂中还含有磷脂、甾醇、生育酚等脂质伴随物,这些物质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二、食用油脂的生产与消费植物油的原料主要有大豆、花生、棉籽、油菜籽、向日葵、干椰子肉、棕榈核、红花籽、芝麻、亚麻籽、玉米胚芽、米糠等。我国是世界上主要油料生产国之一,主要生产油菜籽、大豆、棉籽、花生、葵花籽、芝麻、亚麻等大宗油料。其中油菜籽产量占世界油菜籽总产量的26.6%,花生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5.3%,芝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0%,亚麻占22.4%。我国油脂的生产主要指植物油的生产。由于生活习惯等原因,动物性油脂在流通中占的比例仅为食用油脂总消费的2%以下。过去我国食用油基本属于紧

4、缺物品,人均消费量只有5g/d。直到1980年,人均占有量增长到6.3g/d;1990年,人均占有量为13.2g/d;1995年人均占有量为25.8g/d。我国的棕榈油和椰子油生产很少,动物油脂原料主要取自牛乳、猪、牛、羊肉的脂肪部分。我国主要的食物油脂制品有:普通植物油、色拉油、调味油、黄油、起酥油及精制猪油等。食用油脂的分类食用油脂的分类(一)按原料分类植物油中,干性油、不干性油是按油在空气中表面形成干膜的难易区别的。油的分类:干性油一般含亚油酸、亚麻酸(或其他共轭酸的甘油三酸酯较多),主要包括亚麻仁油、荏(胡麻)油、桐油、麻籽油、红花油、榧子油、核桃油、芥油、葵花油等。这类油脂除少数食用

5、外,多用于快干性的油漆、清漆、印刷墨油、油绘彩等。半干性油主要有:棉籽油、菜籽油、大豆油、芥子油、木棉籽油、芝麻油、玉米油、米糠油,这类油主要含油酸、亚油酸和其他饱和脂肪酸,经冬化处理可制成色拉油。不干性油有:花生油、橄榄油、山茶油、茶油、蓖麻油。不干性油的主要成分为油酸,一般作为食用油,但是由于其不干性的特点,也是化妆品、润滑油和医药的原料。脂的分类植物脂:椰子油、棕榈油、棕榈核油、可可脂、树脂黄油、摩拉树脂和巴巴苏油。动物脂:牛脂、猪脂、牛骨脂、羊脂、鲸油等。乳脂。(二)按脂肪酸组成分类月桂酸型:椰子油、棕榈核油、巴巴苏油。油酸、亚油酸型:棉籽油、花生油、橄榄油、棕榈油、芝麻油、红花油、玉

6、米油、米糠油。芥酸型:油菜籽油、芥子油亚麻酸型:亚麻籽油、大豆油、荏胡麻油、麻仁油。共轭酸型:桐油、奥蒂籽油羟基酸型:蓖麻油。(三)商品分类天然油脂和加工油脂。按用途分类 烹调油、色拉油、煎炸油、起酥油、人造奶油、代可可脂各类油脂及原料一、天然油脂(一)植物油1大豆油:大豆油为世界上消费最多的食用原料油,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0%以上,必需脂肪酸含量高达5356%。大豆油的消费:直接供人们食用的占总产量的70%;作为涂料(油漆、油墨等)使用的占5%;加工成为人造奶油和起酥油、蛋黄酱的占11%;其它领域占l4%。用途:人造奶油、蛋黄酱、代可可脂、“脂肪乳剂”等方面。在工业应用方面:制作油漆、油墨、

7、油彩、肥皂、香皂、塑料的可塑剂外、化妆品、内燃机燃料等。2玉米油特性:从胚芽中提取。不饱和脂肪酸占85%,其中亚油酸占41%61%。含有较高的Vc。3棉籽油我国是世界主要棉花生产国,每年皮棉产量在350万吨左右,而棉籽的数量达500多万吨。性质:棉籽含油18%左右。棉籽油的脂肪酸主要是棕榈酸(22%)、油酸(18%)和亚油酸(56%),此外还含有少量的硬脂酸和亚麻酸等,棉籽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在25%左右,脂肪酸又以短碳链脂肪酸为主,C20以上的脂肪酸仅占2%左右。应用:色拉油、煎炸油、蛋黄酱、人造奶油、起酥油4菜籽油特性:菜籽油的脂肪酸组成:饱和脂肪酸含量很低,单烯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油酸)含

8、量较高,多烯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亚油酸、亚麻酸)含量中等,而且6(或称-6)和3(或称-3)的含量比例合理(6和3为两种重要的多烯不饱和脂肪酸)。功能:(1)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2)菜籽油是人体内脂肪酸的主要来源。(3)可降低血液的胆固醇。(4)菜籽油可预防治疗心血管疾病。5红花油红花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且栽培地域广阔,几乎遍及全国各地。特性:红花籽含油率,一般在23%46%,油中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及维生素。亚油酸在红花籽油中含量可达73%85%,是已知植物油中含量最高的。6葵花油:油酸含量仅次于红花油。特性:葵花油,含有6570%的亚油酸,仅次于红花油而居一般食用油之冠。功能作用:减少胆

9、固醇在血液中的淤积;可以防止皮肤干燥及,保护皮肤健康;还有助于人体发育和生理调节,因而是一种高级营养食用油。葵花油还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比花生油,麻油和豆油都高。因此,葵花油能降低血清胆固醇的浓度,防止动脉硬化和血管疾病的发生,非常适合高血压患者和中老年人食用。葵花油更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3,对治疗神经衰弱和抑郁症等精神类疾病有较好疗效。葵花油中的蛋白质及钾、磷、铁、镁等无机物,对糖尿病,缺铁性贫血病的治疗很有效。对促进青少年骨骼及牙齿的发育生长具有良好的作用。此外,葵花油还含有葡萄糖、蔗糖等营养物质,其发热量也高于豆油、花生油、麻油、玉米油等。其溶点也较低,易于被人体吸收,吸收率可达98%以上

10、。另外,它稍经加热,香味浓郁,是除了芝麻油外,味道最好的食用油。应用:人造奶油、色拉油,人造奶油的配方中,包括5057%的液态葵花油和适量的固态油脂。葵花油在食品工业中,被广泛用于制作油煎快餐食品,如土豆片和玉米片。它在贮藏中有较易氧化的特点,可通过加入适量的抗氧化剂来解决。目前在国际市场上最畅销的三种特殊食用油是:一、核桃油,二、葵花油,三、葡萄籽油。其中,葵花油的销量已居全球植物油的第二位。7.芝麻油特性: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非皂化物成分含量较多,还含有抗氧化物质芝麻明、芝麻酚林和芝麻酚。功能:芝麻素,在生物体内呈现较强抗氧化作用,并与a-生育酚有协同抗氧化作用。对人体能保护肝功能,促

11、进醇代谢。芝麻油还具有可抑制吸收小肠内胆固醇和阻碍肝脏胆固醇合成,从而降低血清胆固醇作用。抑制化学致癌剂诱发乳癌;激活生物体内抗氧化活性;激活免疫功能及抗高血压,提高肝脏n-6/n-3脂肪酸比等作用。在芝麻色拉油内含有0.7%芝麻素和羟基芝麻素,可防止油脂劣化变质。应用:在欧美国家常食用经精炼的芝麻色拉油,但在东南亚地区,包括中国均习惯食用未经精炼,仅经沉淀、过滤,除去不纯物的芝麻油,这样不仅油的香味浓厚,而且油内含脂溶性不皂化物较多,抗氧性强。芝麻色拉油油料不需焙炒便可制油,与其它植物油精炼一样,一般经脱酸、脱色、脱臭、冬化等工序,外观虽与其他精炼油一样无色透明,但香味明显不足。现国外有些厂

12、商,为了增强油的风味嗜好性,特意将其他植物油与焙炒芝麻油混和,制成调合芝麻油。8米糠油特性:米糠油中亚油酸含量为38%,油酸为42%,比例为11.1,符合国际卫生组织推荐的油酸和亚油酸比例为11的最佳比例。营养价值可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而低密度脂蛋白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祸首)。米糠油中亚麻酸含量极低,使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不易氧化,使用过程中除本身固有的香味外不会产生异味。米糠油中的谷维素还具有降低血小板凝聚,减少肝中的胆固醇合成和降低胆固醇的吸收等方面的作用。应用风味增香剂。人造奶油原料。稳定剂、涂覆剂。防止血清胆固醇升高。保健食品配料。9.小麦胚芽油特性小麦胚芽平均含1

13、0%左右的麦胚油,其主要成分是亚油酸、油酸和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占总量的80%以上,其中亚油酸的含量高达50%以上。小麦胚芽油中各种脂肪酸含量见表1。小麦胚芽油是VE含量最高的一种植物油,其VE含量为200500mg/100g油,高出其它植物油19倍(表3)。营养价值:(1)延缓衰老。小麦胚芽油中的VE为一种复合型天然VE,抗氧化活性最高的-生育酚占总生育酚的80%以上,并且各异构体均为D-构型。根据有关资料,小麦胚芽油中7mg天然VE就可与200mg人工合成VE的生理活性相当。由此可以看出小麦胚芽油是提取天然VE的理想原料。(2)改善心肌功能。小麦胚芽油中廿八碳醇(含量100mg/kg油)

14、,它能够增强运动的爆发力和耐力,改善心肌功能,提高全身肌肉松驰作用和灵敏性,对运动员来说是一种很好的营养保健品。(3)小麦胚芽中类胡萝素,具有抗辐射、抗衰老、防止肿瘤等功效。10.花生油特性:花生油的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达80%,优于任何一种动物性油脂,亚油酸含量达26%。易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用途:作油煎食品、色拉油、人造黄油、起酥油。花生油还可用来制造肥皂、擦脸粉,刮脸膏、洗发剂、油漆、机器油及制造硝酸甘油等。功能:花生油含丰富的维生素E,有抗老防衰作用。11.木棉籽油木棉籽取自热带植物木棉的种子。木棉籽油是生产木棉纤维的副产品,主产地在南非和东南亚一带,木棉籽油性状很像棉籽油,但色浅

15、一些,且没有棉酚。12 橄榄油被称为“液体黄金”,和“植物油皇后”。特性:脂肪酸组成中油酸较多,多价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很少。功能:用橄榄油可以提高其抗氧化作用,减少心脏病等心脏血管和癌症等多种疾病的危险性,增强人体的消化功能,防止大脑衰老,促进骨骼及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免疫功能。原生橄榄油中的角鲨烯、维生素E等是天然的抗氧化剂。具有美容的功效。13.棕榈油研究表明,棕榈油含有人体所必需的亚油酸,更适合人体的吸收和利用。另外,棕榈油不含胆固醇,具有中等水平的不饱和度,当其作为食物中脂肪组成部分利用时,不需要氢化,还可提高脂肪酸的吸收率。棕榈油富含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不仅是天然抗氧化剂

16、,而且具有清除有损伤性氧自由基的作用。作为食用油,它对人体的细胞衰老、动脉粥样硬化、血栓起着预防作用。棕榈油对健康人群是一种安全的食用油及营养来源。14.椰子油、棕榈仁油用椰子来提椰子油。椰子油是制取油脂化学品的最重要原料。生产椰子的主要国家是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印度和斯里兰卡,其次是马来西亚和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拥有以椰子油为原料的油脂化学厂。例如,菲律宾的联合椰子化学品公司每年约生产脂肪醇7万t、脂肪酸2.9万t、粗甘油8500t。又如,印度尼西亚的油脂化学品公司,每年生产的油脂化学品有6t。德国和美国也有以椰子油为原料的油脂化学品生产厂,产品有脂肪酸、脂肪醇、脂肪胺、甲酯、甘油等等。

17、棕榈仁油也叫棕榈核油,虽然取自油棕种子,但它脂肪酸组成却与椰子油很相似,因此常与椰子油并列甚至使用时可以互换。从棕榈果实得到的棕榈油与棕榈仁油量之比为57:1。15.可可脂可可脂是浅黄色固体,它取自热带植物可可树的种子可可豆,是巧克力的主要成分。可可树的适生地在赤道附近南北纬20度以内的热带,可可豆主产地依次为科特迪瓦、巴西、加纳、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等国,我国也有少量生产。可可豆从果肉中分离后经发酵、干燥、高温处理就成为巧克力色。(二)动物油1.乳脂.组成 乳脂是目前已知的组成和结构最复杂的脂类,主要成分为甘油三酯,在乳脂中含量约为98%,其余部分为甘油二酯、甘油一酯、胆固醇及其酯

18、、游离脂肪酸、磷酯。另外,乳中尚有微量的类胡萝卜素、脱氢胆固醇、脑苷脂和神经节苷脂等。牛奶中乳脂含量为4%左右,是最主要的乳脂来源。乳脂以乳脂球的形式分散于乳中。营养功能牛乳甘油三酯中有1/4的C12以下的脂肪酸,这些脂肪酸中的大部分通过胃壁直接进入门静脉并在肝脏中迅速氧化提供能量,这种简捷的方式完全不同于其它类型的食物脂肪在肠道吸收中所经历的微粒途径,对新生幼仔的生长是有利的。乳脂中含有亚油酸、亚麻酸等必需脂肪酸,属多不饱和脂肪酸,在维持细胞膜的正常功能及合成某些活性成分等方面具有一些重要功能。牛乳脂中必需脂肪酸含量较低。2.牛脂 牛脂通常指从牛肉中提炼的油脂.牛脂中主要的脂肪酸为软脂酸、硬

19、脂酸和油酸,占90%左右,其特性是含奇数碳原子脂肪酸较多。牛脂的熔点比猪油高(3550),可塑性差,起酥性不好,但是融和性比较好,可作为高熔点的起酥油和人造奶油。在工业上,牛脂大部分用作肥皂原料。3.猪油猪油是最重要的食用动物脂,它通常是指猪的背、腹皮下脂肪、内脏周围的脂肪及猪肉的脂肪部分,经熬制而成的脂肪。猪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占一半以上,多为油酸和亚油酸,饱和脂肪酸多为软脂酸。猪油熔点较低,板油约为2830。应用:中餐烹饪、洋式火腿、油炸食品、加工起酥油。此外还有一些新产品开发:精制猪油液化猪油粉末猪油4.鱼油定义:鱼油,常泛指从鱼体提取出来的油,也指鱼类和海兽的体油,肝油、内脏油,当然也指鱼

20、肚中的鱼油。特性:鱼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达80%以上,因此鱼油的稳定性差,易酸败生成鱼腥味和引起变色.功能:(1)能降低血胆固醇,预防血液凝结,减少冠心病发生。(2)减少癌症的发生。加工油脂制品加工油脂制品 1 1、油炸油(煎炸油)、油炸油(煎炸油)要求:稳定性高(要求:稳定性高(AOMAOM100h100h)烟点烟点 高高170170 一般采用棕榈油、氢化油一般采用棕榈油、氢化油 2 2、色拉油(凉拌油)、色拉油(凉拌油)要求:熔点低(要求:熔点低(3 355不析出固体脂)色淡透明无气味不析出固体脂)色淡透明无气味概念概念:加工油脂主要指以植物油或动物油为原料经氢化、交酯:加工油脂主要指以

21、植物油或动物油为原料经氢化、交酯反应、分离、混合等化工操作得到的具有一定性状的油脂。反应、分离、混合等化工操作得到的具有一定性状的油脂。人造奶油(黄油)麦吉林人造奶油(黄油)麦吉林 定义:食用油脂加水和乳化剂乳化后,以速冷捏合定义:食用油脂加水和乳化剂乳化后,以速冷捏合(或不)加工成的具有可塑和流动性的油脂制品(或不)加工成的具有可塑和流动性的油脂制品 产品特征:产品特征:A A、涂抹性能、涂抹性能 在在“使用温度使用温度”时,可涂抹,具有良时,可涂抹,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好的延展性,SFI=10SFI=102020时涂抹性最好。时涂抹性最好。B B、口感性能、口感性能 在口内迅速溶解并产生清凉

22、感熔点:在口内迅速溶解并产生清凉感熔点:一般一般30303333C C、风味性能、风味性能 奶油风味可添加鲜奶、发酵奶、奶油奶油风味可添加鲜奶、发酵奶、奶油香精(丁二酮香料)香精(丁二酮香料)人造奶油 定义:最初法国化学家把牛油的软质部分分离出来,加入牛乳,并乳化这一混合物,得到了类似奶油的东西。国际标准方案的定义:人造奶油是可塑性或液体乳化状食品,主要是油中水型,原则上是由食用油脂加工而成。这种食用油脂不是,或者不主要是从乳中提取的。中国专业标准定义:人造奶油系指精制食用油脂中添加水及其它辅料,经乳化、急冷捏合成具有天然奶油特色的可塑性制品。产品特征:产品特征:A A、涂抹性能、涂抹性能 在

23、在“使用温度使用温度”时,可涂抹,时,可涂抹,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具有良好的延展性,SFI=10SFI=102020时涂抹性时涂抹性最好。最好。B B、口感性能、口感性能 在口内迅速溶解并产生清凉感在口内迅速溶解并产生清凉感熔点:一般熔点:一般30303333C C、风味性能、风味性能 奶油风味可添加鲜奶、发酵奶、奶油风味可添加鲜奶、发酵奶、奶油香精(丁二酮香料)奶油香精(丁二酮香料)2.种类分为两类:家庭用(餐用)人造奶油和工业用人造奶油。(1)家庭用(餐用)人造奶油家庭用(餐用)人造奶油必须具备以下性质:口感好、风味佳以及口溶性要好;涂抹性与保形性好,室温下不熔化、不变形,而在外力作用下则易

24、变形,即使放人冰箱中也不很硬,取出即可涂抹面包等;营养价值高。a.硬型人造奶油 b.软型人造奶油 c.高亚油酸型人造奶油 这类人造奶油含亚油酸可达到5063。d.低热量型人造奶油 e.流动性人造奶油 f.烹调用人造奶油 (2)食品工业用人造奶油 通用型人造奶油 专用性人造奶油 a 面包用人造奶油 b起层用人造奶油 c起酥点心用人造奶油 ow型人造奶油调和型人造奶油 3制造方法(1)原料:油脂(80%)、水分(14%17%)、食盐(03%)、乳化剂(0.20.5%)、乳成分、人工色素及香味剂。(2)制作原理:人造奶油的基本材料有2个部分:一部分为油溶性材料,溶于脂内;一部分为水溶性材料,溶于牛奶

25、内。将两部分材料混合在一起做激烈的搅拌,通过急速冷却设备结晶包装而成。起酥油定义:起酥油是指精炼的动、植物油脂,氢化油或上述油脂的混合物,经急冷、捏合制造的固态油脂或不经过急冷、捏合制造的固态或流动态的油脂产品。起酥油具有可塑性、乳化性等加工性能。3.分类 起酥油的加用范围很广、产品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和人类需求的不断增加而变化。因此可以从许多角度对起酥油进行分类。(1)按原料种类分为:a植物性起酥油;b动物性起酥油;c动、植物混合型起酥油。(2)按加工方法分类:a.全氢化起酥油;b.混合型起酥油;c.酯交换型起酥油。4起酥油的制造制造过程:精制氢化处理脱臭冷却调质(1)精制:经脱酸、脱胶、脱色

26、等处理,除去油的杂质。(2)氢化处理:也叫硬化,使不饱和脂肪酸变为饱和脂肪酸。(3)脱臭:将油脂在真空下,加热到205 246,将油脂内挥发性成分、水分一并带走。(4)冷却:进行急速冷却处理,使高熔点与低熔点的油脂混合均匀,形成结晶颗粒,使其具有较大的可塑性。(5)调质:2730,4872h。重新调整油脂的结晶形态,增加油脂的融合价。代可可脂代可可脂(1 1)可可脂特点)可可脂特点饱和比例大饱和比例大 16:0 16:0占占26%26%,18:018:0占占3535;Sn-2-Sn-2-18:1 18:1 POSPOS占占6%6%,POS 52%POS 52%,POP 12%POP 12%,O

27、PO 15%OPO 15%,SOS 6%SOS 6%,组成较单一,溶点范围较窄,组成较单一,溶点范围较窄,2727,SFI 80SFI 80,3535,全部溶化。晶型,全部溶化。晶型3 3V V常温脆硬不油腻,常温脆硬不油腻,入口溶化。入口溶化。(2 2)代可可脂制取)代可可脂制取A A、植物油氢化异构化分提代可可脂、植物油氢化异构化分提代可可脂B B、棕榈油等酯交换氢化异构化代可可脂、棕榈油等酯交换氢化异构化代可可脂(3 3)代可可脂特性)代可可脂特性 接近天然可可脂;接近天然可可脂;20 20硬,硬,25253535溶化,溶化,适当调温处理可得到适当调温处理可得到33型晶型(防起霜)型晶型(防起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