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工艺基本常识(PPT57页)33919.ppt

上传人:muj****520 文档编号:91040428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3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橡胶工艺基本常识(PPT57页)33919.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橡胶工艺基本常识(PPT57页)33919.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橡胶工艺基本常识(PPT57页)33919.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橡胶工艺基本常识(PPT57页)33919.ppt(5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二章 硫化体系Chapter 2 Curing system主要参考书:1、现代橡胶工艺学,杨清芝等编 2、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Rubber 3、橡胶化学(王梦蛟等译)4、橡胶化学与物理,朱敏等编第二章 硫化体系o 本章要求:o 1.掌握硫化概念、硫化参数(焦烧、诱导期、正硫化、硫化返原)、喷霜等专业术语。o 2.掌握硫化历程、各种硫化剂、促进剂的特性。o 3.掌握硫化体系与硫化胶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硫化条件的 选取与确定。o 4.了解各种硫化体系的硫化机理、硫化工艺及方法。主要内容2.1 绪论2.2 橡胶的无促进剂硫黄硫化2.3 橡胶的促进剂硫黄硫化2.4

2、各种硫黄硫化体系2.5 非硫黄硫化体系2.6 硫化胶的结构与性能2.7 硫化工艺二.硫化的定义 线性的高分子在物理或化学作用下,形成三维网状体型结构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把塑性的胶料转变成具有高弹性橡胶的过程。硫化:Cure,Crosslink,Vulcanize 硫化胶:Vulcanizate三.硫化历程及硫化参数(一)硫化历程1.诱导阶段:硫化剂、活性剂、促进剂之间的反应,生成活性中间化合物,然后进一步引发橡胶分子链,产生可交联的自由基或离子。2.交联反应阶段 产生连锁反应,可交联的自由基或离子与橡胶分子链之间产生连锁反应,生成交联键。3.网构形成阶段:交联键的重排、短化,主链改性、裂解。(三

3、)硫化参数1.t10:胶料从加热开始至转矩上升到最大转矩的10%所需的时间。M10=ML+(MH-ML)102.诱导期(Induction time):从胶料放入模具至出现轻微硫化的整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叫硫化诱导期,又称为焦烧时间(Scorch time)诱导期反映了胶料的加工安全性。诱导期短,加工安全性差;诱导期太长,会降低生产效率。3.焦烧(Scorch):胶料在存放或加工过程中出现的早期硫化现象。4.工艺正硫化时间(t90)(Optimum curing time):胶料从加热开始,至转矩上升到最大转矩的90%时所需要的时间。M90=ML+(MH-ML)90%5.理论正硫化时间(Theo

4、retical curing time):交联密度达到最大程度时所需要的时间。6.硫化返原(Curing reversion):如果胶料再继续硫化就会使交联结构产生降解,性能下降,这种现象就称为硫化返原。四.理想的硫化曲线较为理想的橡胶硫化曲线应满足下列条件:硫化诱导期要足够长,充分保证生产加工的安全性;硫化速度要快,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硫化平坦期要长(以保证硫化加工中的安全性,减少过硫危险,以及保证制品各部位硫化均匀一致)。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同时,应有较高的性能,即增高硫化曲线的峰值,以提高制品的质量。混炼不均匀;混炼温度过高;配方中硫黄用量过高;停放时间过长以及严重欠硫。产生喷硫现象的原

5、因:避免喷霜应采取的措施:一、应在尽可能低的温度下加入硫黄;二、使用不溶性硫黄;三、使用合理的加料顺序;四、减少硫黄用量,增大促进剂用量。促进剂(Accelerating agent or Accelerator)就是指能降低硫化温度、缩短硫化时间、减少硫黄用量,又能改善硫化胶的物理性能的物质。未来促进剂的发展方向是“一剂多能”,即兼备硫化剂、活性剂、促进剂、防焦功能及对环境无污染的特点。活性剂(Activating agent or Activator)一般不直接参与硫黄与橡胶的反应,但对硫化胶中化学交联键的生成速度和数量有重要影响的物质(如氧化锌、硬脂酸等)。2.3橡胶硫黄硫化的促进剂一、

6、促进剂的分类1、按促进剂的结构分类:噻唑类(M,DM)次磺酰胺类(CZ,NOBS,DZ)秋兰姆类(TMTD,TMTM)硫脲类(NA-22)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ZDMC,ZDC)醛胺类(H)胍类(D)黄原酸盐类(ZIX)理想的促进剂具备的条件:(a)焦烧时间长,操作安全性好,加工适应性强。(b)硫化时间短,硫化温度低,生产效率高。(c)硫化曲线平坦性良好。(d)硫化胶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及良好的耐老化性能。(e)分散性好。(f)无毒、无臭、无污染性。(g)原料来源广,价格低廉。迄今为止,还未找到具有理想条件的促进剂。目前较理想的促进剂是具有后效性的次磺酰胺类。一、常用促进剂的结构与特点1、噻唑类(T

7、hiazoles)Dithio-benzothiazole作用特性:(1)属于酸性、准速级促进剂,硫化速度快;M焦烧时间短,易焦烧;DM比M好,焦烧时间长,生产安全性好。(2)硫化曲线平坦性好,过硫性小,硫化胶具有良好的耐老化性能,应用范围广。配合特点:(1)被炭黑吸附不明显,宜和酸性炭黑配合,槽黑可以单独使用,炉黑要防焦烧。(2)无污染,可以用作浅色橡胶制品。(3)有苦味,不宜用于食品工业。(4)DM、M对CR有延迟硫化和抗焦烧作用,可作为CR的防焦剂,也可用作NR的塑解剂。2.次磺酰胺类(Sulfenamides)-迟效性促进剂N-cyclohexyl-2-benzothiazole su

8、lfenamide作用特性:(1)焦烧时间长,硫化速度快,硫化曲线平坦,硫化胶综合性能好;(2)宜与炉法炭黑配合,有充分的安全性,利于压出、压延及模压胶料的充分流动性;(3)适用于合成橡胶的高温快速硫化和厚制品的硫化;(4)与酸性促进剂(TT)并用,形成活化的次磺酰胺硫化体系、可以减少促进剂的用量。一般说来,次磺酰胺类促进剂诱导期的长短与和胺基相连基团的大小、数量有关,基团越大,数量越多,诱导期越长,防焦效果越好。如DZNOBSCZ。3.秋兰姆类(Thiuramsulfides)一般结构式为:作用特点:(1)属超速级酸性促进剂,硫化速度快,焦烧时间短,应用时应特别注意焦烧倾向。一般不单独使用,

9、而与噻唑类、次磺酰胺类并用;(2)秋兰姆类促进剂中的硫原子数大于或等于2时,可以作硫化剂使用,用于无硫硫化时制作耐热胶种。硫化胶以低硫键为主,故硫化胶的耐热氧老化性能好,但拉伸强度较低,耐疲劳性能较差,永久变形较大。4.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Dithiocarbamates)一般通式如下:作用特点:属超超速级酸性促进剂,硫化速度比秋兰姆类还要快,诱导期极短,适用于室温硫化和胶乳制品的硫化,也可用于低不饱和度橡胶如IIR,EPDM的硫化。5.胍类(Guanidines)作用特点:(1)碱性促进剂中用量最大的一种,硫化起步慢,操作安全性好,硫化速度也慢。(2)适用于厚制品(如胶辊)的硫化,产品易老化

10、龟裂,且有变色污染性。(3)一般不单独使用,常与M,DM,CZ等并用,既可以活化硫化体 系又克服了自身的缺点,只在硬质橡胶制品中单独使用。6硫脲类结构通式为:作用特点 促进剂的促进效能低,抗焦烧性能差,除了CR、CO、CPE用于促进和交联外,其它二烯类橡胶很少使用。其中Na-22是CR常用的促进剂。7.醛胺类(Aldehyde amines)Urotropine 促进剂H,是一种弱碱性促进剂,促进速度慢,无焦烧危险。一般与其它促进剂如噻唑类等并用。其它醛胺类促进剂还有乙醛胺,也称AA,也是一种慢速促进剂。四.有机促进剂的硫黄硫化作用机理 根据反应特点,起决定性作用的主要反应可以分为四个主要阶段

11、:1、主要反应阶段(1)硫黄硫化体系各组分间相互作用生成活性中间化合 物,包括生成络合物,主要的中间化合物是事实上的硫化剂。(2)活性中间化合物与橡胶相互作用,在橡胶分子链上生成活性的促进剂-硫黄侧挂基团。(3)橡胶分子链的侧挂基团与其它橡胶分子相互作用,形成交联键。(4)交联键的继续反应。五.硫载体硫化机理 硫载体又称硫给予体,是指分子结构中含硫的有机或无机化合物,在硫化过程中能析出活性硫,参与交联过程,所以又称无硫硫化。硫载体的主要品种有秋兰姆、含硫的吗啡啉衍生物、多硫聚合物、烷基苯酚硫化物。常用的是秋兰姆类中的TMTD、TETD、TMTT、TRA等和吗啡啉类衍生物中的DTDM、MDB等。

12、化学结构和含硫量能影响硫化特性。六.氧化锌和硬脂酸的作用 氧化锌和硬脂酸在硫黄硫化体系中组成了活化体系,主要功能为:1.活化硫化体系2.提高硫化胶的交联密度3.提高硫化胶的耐老化性能七.防焦剂的作用 凡少量添加到胶料中即能防止或延缓胶料在硫化前的加工和储存过程中发生早期硫化(焦烧)现象的物质叫防焦剂或硫化延迟剂。常用的防焦剂一般包括有机酸类、亚硝基化合物、硫代亚胺基类化合物等。2.4 各种硫黄硫化体系一、普通硫黄硫化体系(Conventional Vulcanization,CV)硫化胶网络中70%以上是多硫交联键(-SX-)的硫化体系,称为普通硫黄硫化体系。优点:硫化胶具有良好的初始疲劳性能

13、,室温条件下具有优良的动静态性能;成本低,不易发生焦烧。缺点:是不耐热氧老化,硫化胶不能在较高温度下长期使用。对NR,一般促进剂的用量为0.50.6份,硫黄用量为2.5份。能满足一般橡胶制品的性能和要求。为了减少多硫交联键,增加单硫和双硫交联键,减少共轭二烯、共轭三烯和分子内硫环的生成,也为了提高交联效率,目前采用了有效和半有效硫化体系。二.有效硫化体系(Effective Vulcanization,EV)一般采取的配合方式有两种:1.高促、低硫配合:提高促进剂用量(35份),降低硫黄用量(0.30.5份)。促进剂用量/硫黄用量=35/0.30.5 6 2.无硫配合:即硫载体配合 如采用TM

14、TD或DTDM(1.53份),为增加体系活性,也可加入促进剂。特点:1.硫化胶网络中单S键和双S键的含量占90%以上;硫化胶具有较高的抗热氧老化性能;2.起始动态性能差,用于高温静态制品如密封制品、厚制品、高温快速硫化体系。三.半有效硫化体系(Semi Effective Vulcanization,SEV)为了改善硫化胶的抗热氧老化和动态疲劳性能,发展了一种促进剂和硫黄的用量介于CV和EV之间的硫化体系,这样的硫化体系称为半有效硫化体系(SEV)。用于有一定的使用温度要求的动静态制品。一般采取的配合方式有两种:1.促进剂用量/硫用量=1.0/1.0=1(或稍大于1);2.硫与硫载体并用,促进

15、剂用量与SEV中一致。NR的三种硫化体系配合如表2-1所示:配方成分CV EV高促低硫 无硫配合Semi-EV高促低硫 硫硫载体并用SNOBSTMTDDMDT2.50.60.5 3.0 1.10.6 1.1 1.11.5 1.51.5 0.6 0.6五.平衡硫化体系(Equilibrium cure,EC)S/Si69/促进剂等摩尔比组合的硫化体系,使硫化胶的交联密度处于动态常量状态,把硫化返原降低到最低程度或消除硫化返原现象,这种硫化体系称为平衡硫化体系。双(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四硫化物Si69的作用:硫载体(抗返原剂)偶联剂橡胶工业中常用的其他抗返原剂:环己烷-1,6-二硫代硫酸钠二水合

16、化合物(Duralink HTS)1,3-双(柠檬酰亚胺甲基)苯(Perkalink-900)N,N/-间亚苯基双基双马来酰亚胺(HV A-2)双马来酰亚胺类(DL-268)EC的胶料具有高强度、高抗湿性、耐热氧、抗硫化返原、耐动态疲劳性和生热低等优点。因此它在长寿命动态疲劳制品和巨型工程轮胎、大型厚制品制造等方面有重要应用。除了硫黄硫化体系外,还有一些非硫黄硫化体系,既可用于不饱和橡胶又可用于饱和橡胶,其中饱和橡胶必须用非硫黄硫化体系。过氧化物硫化体系(Peroxide curing systems)金属氧化物硫化体系(Metallic oxides)树脂硫化体系(Resin curing

17、system)2.5 非硫黄硫化体系一.过氧化物硫化体系1.应用范围(1)应用于不饱和橡胶:如NR,BR,NBR,IR,SBR等。(2)应用于饱和橡胶:如EPM只能用过氧化物硫化,EPDM 既可用过氧化物硫化也可以用硫黄硫化。(3)应用于杂链橡胶:如Q的硫化。2.过氧化物硫化体系的特点(1)硫化胶的网络结构为C-C键,键能高,化学稳定性高,具有优异的抗热氧老化性能。(2)硫化胶就永久变形低,弹性好,动态性能差。(3)加工安全性差,过氧化物价格昂贵。(4)在静态密封或高温的静态密封制品中有广泛的应用。3.常用的过氧化物 常用的过氧化物硫化剂为烷基过氧化物、二酰基过氧化物(过氧化二苯甲酰(BPO)

18、和过氧酯。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己烷:又称为双二戊4.过氧化物硫化机理 过氧化物的过氧化基团受热易分解产生自由基,自由基引发橡胶分子链产生自由基型的交联反应。(1)硫化不饱和橡胶:(2)硫化饱和橡胶(如EPR)(3)硫化杂链橡胶(如Q)5.过氧化物硫化配合要点(1)用量:随胶种不同而不同 过氧化物的交联效率:1mol分子的有机过氧化物能使橡胶分子产生交联键的摩尔数。SBR的交联效率12.5:BR的交联效率为10.5;EPDM,NBR,NR的交联效率为1;IIR的交联效率为0。(2)使用活性剂和助硫化剂提高交联效率 ZnO的作用是提高胶料的耐热性,而

19、不是活化剂。硬脂酸的作用是提高ZnO在橡胶中的溶解度和分散性。HV A-2(N,N-邻亚苯基-二马来酰亚胺)也是过氧化物的有效活性剂。加助硫化剂:主要是硫黄,其它还有助交联剂如二乙烯基苯、三烷基三聚氰酸酯、不饱和羧酸盐等。(3)加入少量碱性物质 如MgO、三乙醇胺等,提高交联效率,避免使用槽法炭黑和白炭黑等酸性填料(酸性物质使自由基钝化);防老剂一般是胺类和酚类防老剂,也容易使自由基钝化,降低交联效率,应尽量少用。(4)硫化温度:应该高于过氧化物的分解温度(5)硫化时间:一般为过氧化物半衰期的510倍。过氧化物半衰期:一定温度下,过氧化物分解到原来浓度的一半时所需要的时间,用t1/2表示。如D

20、CP在170时的半衰期为1min,则其正硫化时间应为610min。二.金属氧化物硫化体系1.适用的胶种 金属氧化物硫化体系主要用于氯丁橡胶、氯磺化聚乙烯、氯醚橡胶、聚硫橡胶及含有活泼酸性基团的橡胶如氯化丁基橡胶,羧基橡胶等。尤其是氯丁橡胶和氯化丁基橡胶,常用金属氧化物硫化。常用的金属氧化物是氧化锌、氧化镁、一氧化铅、四氧化三铅等。ZnO:硫化起步快,能得到良好的平坦硫化曲线,硫化胶的耐热,耐老化性好,但易发生焦烧,硫化胶的机械性能差。MgO:在高温(100以上)具有硫化作用,并能吸收硫化过程中产生的HCl和Cl2,在低温下具有稳定剂作用,能防止焦烧,但硫化时间长,且硫化程度不高。通常,橡胶工业

21、中将ZnO:MgO=5:4用于CR,这样胶料的操作安全性及硫化胶物机性能之间达到最好的平衡。2.金属氧化物硫化机理 金属氧化物硫化CR时,氧化锌能将氯丁橡胶1,2结构中的氯原子置换出来,从而使橡胶分子链产生交联。3.配合体系(1)常用的硫化剂是氧化锌和氧化镁并用,最佳并用比为ZnO:MgO=5:4。单独使用氧化锌,硫化速度快,容易焦烧;单独使用氧化镁,硫化速度慢。(2)CR中广泛使用的促进剂是亚乙基硫脲(Na-22和ETU)。它能提高GN型CR的生产安全性,并使物性和耐热性得到提高。(3)如要提高胶料的耐热性,可以提高氧化锌的用量(15-20份);若要制耐水制品,可用氧化铅代替氧化镁和氧化锌,

22、用量高至20份。第二节 正硫化及其测定方法一、正硫化和正硫化时间的概念1正硫化 又称最宜硫化,指橡胶制品的性能达到最佳值时的硫化状态;从硫化反应动力学原理来说,正硫化指胶料达到最大交联密度时的硫化状态。2正硫化时间 指胶料达到正硫化状态所需的时间,或是达到最大交联密度时所需的时间。3正硫化起点指胶料达到正硫化状态所需的最短时间 4.工艺正硫化时间(技术性正硫化时间)即通过测定几个主要指标最佳性能而确定的时间。5.理论正硫化时间 指测定胶料达到最大交联密度所需要的时间。二、硫化条件的选取及确定 硫化三要素:温度、压力、时间 1、硫化压力橡胶制品硫化时都需要施加压力,其目的是:防止胶料产生气泡,提

23、高胶料的致密性;使胶料流动,充满模具,以制得花纹清晰的制品;提高制品中各层之间的粘着力,改善硫化胶的物理性能。一般来说,硫化压力的选取应根据产品类型、配方、可塑性等因素决定。原则上应遵循以下规律:可塑性大,压力宜小些;产品厚、层数多、结构复杂压力宜大些;薄制品压宜小些,甚至可用常压。3、硫化时间(1)等效硫化时间的计算等效硫化时间:指在不同硫化温度下达到相同硫化效果的时间(也叫等价硫化时间、当量硫化时间)范特霍夫方程1-温度为t1的正硫化时间,min;2-温度为t2的正硫化时间,min;K-硫化温度系数。实例1:已知某一胶料在140时的正硫化时间是20min,利用范特霍夫方程可计算出130和1

24、50时的等效硫化时间。(取K=2)130的等效硫化时间为40min;150的等效硫化时间为10min。1-温度为t1的正硫化时间,min;2-温度为t2的正硫化时间,min;R-气体常数,R=8.3143J/(mol.k);E-硫化反应活化能,KJ/mol。阿累尼乌斯方程ln(1/2)=E/R(t2-t1)/t2 t1)例如,已知胶料的硫化反应活化能E=92KJ/mol,在140时正硫化时间为30min,利用公式计算150时等效硫化时间。已知:1=30min;t1=(273+140)=413K;t2=(273+150)=423K;2=?log(30/2)=(92/(2.3030.008314)

25、)(423-413)/4234132=15.7min(2)用硫化效应来确定厚制品的正硫化时间,硫化效应等于硫化强度和硫化时间的乘积,用于衡量硫化程度的深浅。即E-硫化效应;I-硫化强度;t-硫化时间K-硫化温度系数(由实验测定,或一般取K=2)T-硫化温度;T0-规定硫化效应所采用的温度(一般t0=100)E=ItI=K(T-100)/10在实际计算中,由于每一种胶料硫化时,在硫化曲线上都有一段平坦范围,因此在改变硫化条件时,一般只要把改变后的硫化效应控制在原来的硫化条件的最小和最大硫化效应的范围内,制品的物理机械性能就可相近。设原来的最大硫化效应为E大,最小硫化效应为E小,改变后的硫化效应为

26、E,则要求:E小EE大实例2:轮胎缓冲层胶料的硫化温度系数为2,在硫化温度143时的硫化平坦期为20-80min,在模具中硫化70min(测得该部位的硫化温度为141),问该部位的胶料是否达到正硫化?首先计算:I 143=19.7 I 141=17.2 硫化20min时的硫化效应为19.720=394;硫化80min时的硫化效应为19.780=1576;在141硫化70min的硫化效应为17.270=1204;E小E141 E大所以该部位胶料能够达到正硫化。实例3:用热电偶测得的某制品硫化时的内层温度数据如表所示,令K=2,求硫化50min时的硫化效应E50?某制品硫化时内层温度数据0 1 2

27、 3 4 5 6 7 8 9 10测温时间/min中心层温度/030540105015702090251103013035140401404514050140硫化强度与硫化时间关系曲线制品某部位的硫化效应为:可化为近似式计算,即测温的间隔时间(一般为5min);I0-硫化开始温度为t0的硫化强度;I1-第一个间隔时间温度t1的硫化强度;In-最后一个间隔时间温度tn的硫化强度。=5min;IO=0.0078;I1=0.0156;In=16E=5(0.0078+16)/2+0.0156+=333.38如厚制品的硫化效应是处于试片的最大和最小硫化效应之间,说明制品的硫化条件是合适的,否则要重新调整

28、,直至合适为止。思考题1、名词:(1)焦烧(2)促进剂的迟效性(3)喷霜(4)无硫硫化(5)硫化返原(6)理论正硫化时间(7)工艺正硫化时间2、橡胶的硫化曲线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的实质和意义是什么?3、什么是喷霜?喷霜会产生哪些不利的影响?如何避免喷霜?3、某一胶料的硫化温度系数为2,当硫化温度为137时,测出其正硫化时间为80min,若将硫化温度提高到143,求该胶料达到正硫化所需要的时间?4、硫化胶的交联键类型如何影响硫化胶的拉伸强度、耐热性和动态性能?谢谢观看/欢迎下载BY FAITH I MEAN A VISION OF GOOD ONE CHERISHES AND THE ENTHUSIASM THAT PUSHES ONE TO SEEK ITS FULFILLMENT REGARDLESS OF OBSTACLES.BY FAITH I BY FAIT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消防试题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