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万古霉素类-药理学-3722343.pptx

上传人:muj****520 文档编号:91038051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PPTX 页数:46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万古霉素类-药理学-3722343.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万古霉素类-药理学-3722343.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万古霉素类-药理学-3722343.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万古霉素类-药理学-3722343.pptx(4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三十七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 及万古霉素类2第一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macrolides)抗生素是一组由2个脱氧糖分子与一个含1416个碳原子大脂肪族内酯环构成的具有相似抗菌作用的一类化合物。3药物分类14元环大环内酯类 天然:红霉素(erythromycin)半合成: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15元环大环内酯类 半合成:阿奇霉素(azithromycin)16元环大环内酯类 天然:交沙霉素(josamycin)半合成:罗他霉素(rokitamycin)4一、抗菌作用抗菌谱:通常起抑菌作用,高浓度为杀菌剂 1.天然:抗菌谱略

2、广于青霉素,对需氧G+菌、G菌抗菌作用强,对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等有良好的作用。2.半合成:抗菌谱扩大,对某些G菌如流感杆菌、卡他莫拉菌等有效;增强对厌氧菌、空肠弯曲菌、军团菌、弓形虫、衣原体和支原体等的作用。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共同特点5(一)抗菌作用 作用机制 不可逆地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的23S核糖体(23SrRNA)的特殊靶位结合,阻断转肽作用,并干扰mRNA移位,促使未成熟肽链自肽酰t-RNA脱离,抑制肽链延伸,而选择性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对哺乳动物核糖体无影响。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共同特点67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共同特点(二)耐药性靶位点修饰:细菌核糖体23SrRNA

3、结合位点腺嘌呤残基双甲基化灭活酶的产生:红霉素酯酶和磷酸转移酶主动外排系统增强核糖体突变:核糖体23SrRNA点突变及核糖体蛋白突变 细菌对本类各药间有不完全交叉耐药性8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共同特点(三)体内过程天然大环内酯类抗生素p 吸收:碱性抗生素,不耐酸,口服多用肠溶片或酯化产物;p 分布: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和体液中,血中药物浓度低;p 肝脏代谢,胆汁排泄。9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共同特点(三)体内过程半合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p 对胃酸稳定,口服生物利用度高;p 血液、体液及组织细胞内药物浓度高;血中药物浓度低;p 血浆t1/2长;p 经胆汁和肾脏排泄。10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共同特点(四)

4、临床应用链球菌感染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和对青霉素过敏者衣原体及支原体感染治疗军团菌病,白喉,百日咳、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1 1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共同特点(五)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半合成药物胃肠反应轻微;耳毒性4.0g/d,听力下降,前庭功能受损,老年及肾功能不良者慎用心脏毒性:静脉滴注过快时易发生LQTS;肝损害:胆汁淤积,肝功能不良者禁用红霉素变态反应二重感染(superinfections)12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共同特点(六)药物相互作用拮抗克林霉素、林可霉素、氯霉素作用;抑制多种药物代谢:抑制茶碱、卡马西平代谢,血药浓度异常升高;抑制华法林代谢,延长凝血时间;促进环孢霉素吸收,

5、并干扰其代谢,引起腹痛、高血压及肝功能障碍等症状;增加地高辛肝肠循环,体内存留时间延长。13二、常用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代表药物 红霉素(erythromycin)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阿奇霉素(azithromycin)泰利霉素(telithromycin)14红霉素(erythromycin)15红霉素(erythromycin)抗菌谱比青霉素略广,耐药菌株较多;不耐酸,口服制剂为肠溶片;能扩散入前列腺,聚积在肝脏和巨噬细胞,脑膜有炎症时,可进入脑脊液;首选用于治疗军团菌病、白喉带菌者、支原体肺炎、沙眼衣原体所致婴儿肺炎及结肠炎、弯曲杆菌所致败血症或肠炎;妊娠期治疗泌尿生殖

6、系统衣原体感染的一线药。16抗菌活性为大环内酯类中最强者,对需氧G+球菌、嗜肺军团菌,肺炎衣原体抗菌活性最强;口服易吸收,组织分布广,但首过消除明显;临床应用:用于敏感菌所致呼吸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对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或不明原因的非淋球菌性尿道炎、阴道炎疗效好;可用于治疗军团菌病、白喉及百日咳;防治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消化性溃疡;是治疗艾滋病患者感染的首选药物;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甲红霉素)17阿奇霉素(azithromycin)半合成抗生素,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对某些细菌有杀菌作用,对G菌,G菌、厌氧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弓形体等作用强

7、,对肺炎支原体的作用是大环内酯类中最强的;具有明显的抗生素后效应;组织穿透力强,t1/2长;用于敏感菌所致的较严重的呼吸道、皮肤软组织及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常见胃肠道和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可致肝功能异常,肝功能不良者慎用。18泰利霉素(telithromycin)酮内酯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低耐药性的特点,对耐多种抗生素的致病菌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作用机制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相似,但与细菌核糖体的结合力强。主要用于治疗呼吸系统感染,包括社区获得性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剧,急性上颌窦炎,咽炎和扁桃体炎等。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19第二节 林可霉素类 化学结构与大环内酯类不同,但抗菌谱相

8、似,一般情况下为抑菌性抗生素,高浓度下对敏感菌有杀菌作用。林可霉素(lincomycin)克林霉素(clindamycin)20第二节 林可霉素类一、抗菌作用抗菌谱:抗厌氧菌效果好,对G菌,G厌氧菌均有效,对G需氧菌无效;抗菌机制:与核糖体50S亚基结合,抑制肽酰基转移酶的活性,阻止肽链延伸和70S亚基始动复合体形成而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与大环内酯类竞争结合部位,不宜合用。21第二节 林可霉素类二、耐药机制核糖体结合点改变:核糖体结合点突变或甲基化修饰药物酶解灭活:与大环内酯类存在交叉耐药三、体内过程 口服吸收好,广泛分布于组织和体液,骨组织中浓度高,不易透过血脑屏障22第二节 林可霉素类四、

9、临床应用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慢性骨髓炎、敏感菌所致呼吸道感染、败血症、软组织感染、心内膜炎等;厌氧菌感染引起的腹腔、盆腔感染;外用治疗G+菌引起的化脓性感染。五、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和菌群失调;二重感染;偶见过敏反应和肝功能异常、黄疸等。23第三节 万古霉素类代表药物:万古霉素(vancomycin)去甲万古霉素(norvancomycin)替考拉宁(teicoplanin)24第三节 万古霉素类一、抗菌作用对G+菌,特别是G+球菌杀菌作用强大;对敏感的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的表皮葡萄球菌(MRSE)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去甲万古霉素是抗脆弱拟杆菌作用

10、最强的抗生素;抗菌机制:牢固地结合到敏感菌细胞壁前体肽聚糖五肽末端,阻断构成细菌细胞壁的高分子肽聚糖合成,抑制细胞壁形成速效杀菌剂。25第三节 万古霉素类二、耐药性肠球菌:产生修饰细胞壁前体肽聚糖的酶金黄色葡萄球菌:多种机制介导 细胞壁增厚 细胞壁成分改变 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变化 耐药质粒传递26第三节 万古霉素类三、临床应用一般不作为一线药应用;仅用于严重耐药的G+菌感染,特别是MRSA和MRSE感染和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感染;对青霉素联合氨基糖苷类治疗失败的肠球菌、链球菌心内膜炎有效;难辩性梭菌性伪膜性结肠炎,替考拉宁疗效最好。27第三节 万古霉素类四、体内过程 口服不易吸收,肌肉

11、注射引起疼痛与组织坏死,多静脉给药;药物主要分布在各种体液中,可进入骨组织,脑膜炎症可进入脑脊液。五、不良反应 耳毒性、肾毒性、变态反应。禁止与碱性溶液配伍,与重金属接触;禁止与具有耳、肾毒性的药物合用;静脉滴注液中不宜加氯霉素、甾体激素,甲氧苯青霉素等,以免产生沉淀。28大纲要求p掌握大环内酯类共性(抗菌谱、抗菌作用机制、细菌耐药机制、临床应用和主要不良反应)p掌握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药物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和主要的不良反应p掌握林可霉素类和万古霉素类的作用特点、主要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29A型题答案30A型题答案31A型题答案32A型题答案33B型题答案34B型题答案35X型题答案36X型题答案37X型题答案38X型题答案39X型题答案40选择题答案21ACDE 22ABCDE 23BCD26ADE 27ABCE 28CE 29ABCDE 30ABCE24ABCDE 25ABDE13A1B 2D 3E 4C 5C10A 9D 8C 7C 6B1 1E 12B16B 17A 18E14D 15C19D 20C41简答题p阐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抗菌作用和作用机制p简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p简述林可霉素的作用特点p简述万古霉素的抗菌作用机制42简答题43简答题44简答题45 编者:梅和珊(河北医科大学)演讲完毕,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消防试题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