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押题卷二 2023年冲刺高考地理考前押题金榜卷(辽宁专用)(解析版).docx

上传人:s****6 文档编号:91008867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押题卷二 2023年冲刺高考地理考前押题金榜卷(辽宁专用)(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地理】押题卷二 2023年冲刺高考地理考前押题金榜卷(辽宁专用)(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押题卷二 2023年冲刺高考地理考前押题金榜卷(辽宁专用)(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押题卷二 2023年冲刺高考地理考前押题金榜卷(辽宁专用)(解析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冲刺高考地理考前押题金榜卷(辽宁专用)地理卷(二)(本卷共1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为我国华北山区某地气象站1月某日风向与气温增减变化示意图。(注:风向可用风向方位角表示,风向方位角指以正北方向为起点,顺时针方向转动过的角度。)该日,山谷风环流较为强盛。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该日最高气温最可能出现在()A10时B12时C15时D18时2推测气象站18时前后气温变化的原因是()A风向骤变,西北风影响增强B坡面降温,冷空气向下堆积C云层增厚,大气逆辐射增强D形成

2、逆温,谷底气温回升快【答案】1C 2B【解析】1图示虚线为气温增减变化曲线,只要增减变化为正值,气温就是在升高,图示虚线大致在15点左右处于连续增温的最低位置,因此可能是该日气温最高的时间点,C正确, ABD 选项错误。故选 C。2由图示可知此期间山谷风环流较为强盛,说明盛行风比较弱,根据风向方位角的判读,可知18时前后西北风转东南风,西北风影响减弱, A 错误。18时前气温变化显示日落后的气温变化,当地1月冬季,昼短夜长,18时前由昼转夜,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减少导致地面辐射减弱,使得18时前气温骤降,18时后山坡降温速度快,盛行下沉气流,冷气流在谷地积累导致谷地气温较低,B正确;同时抬升上方

3、暖气流,形成逆温,18时后山坡气温回升,逆温不会导致谷底气温回升,D错误;云层增厚,大气逆辐射加强,温度应该升高,C错误;故选B。Y企业是我国大型现代化客车制造企业,同时占据着国内专用车(中小学校车、救护车、观光车等)市场。近年来,Y企业大力投入研发新能源客车,率先打开了国际新能源客车市场的大门。2022年11月世界杯期间,由Y企业生产的888辆纯电动客车,驶进了位于西亚的“油气大国”卡塔尔。下一步,Y企业将与卡塔尔开展深度战略合作,助力卡塔尔实现公共交通转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Y企业发展多种专用车的主要目的是()A降低生产成本B共用组装生产线C提供就业岗位D提高市场份额4Y企业在卡塔尔投入

4、的电动客车,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主要是()A滑坡B风沙C寒潮D暴雨5未来,Y企业在卡塔尔适宜的发展方向是()建设自有生产工厂建立智慧交通体系培训客车驾驶人员拓展燃油车市场ABCD【答案】3D 4B 5A【解析】3在国内发展专用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经济效益,D正确;发展多种专用车在部分零部件采用上有相近或相同的地方,能够降低生产和研发成本,但不是主要目的,A错误;专用车的大小、外观不一致,不能共用组装生产线,B错误;发展多种专用车能够提供就业岗位,但不是企业发展的主要目的,C错误。故选D。4卡塔尔位于西亚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Y企业投入卡塔尔的客车需要克服当地风沙问题,B正确

5、;滑坡、寒潮、暴雨等灾害,卡塔尔较少,故排除ACD。故选B。5材料提到“Y企业将与卡塔尔开展深度战略合作,助力卡塔尔实现公共交通转型”,由此可以得出Y企业将与卡塔尔政府合作,构建更高阶、科技力量更雄厚的智慧交通系统,正确;在卡塔尔当地建设自有生产工厂能更有利于Y企业客车入驻卡塔尔市场,占据市场份额,正确;培训客车驾驶人员属于服务业,且与是否使用该企业电动客车无关,错误;该企业主要进军国际新能源客车市场,不会拓展燃油车市场,错误。故正确,故选A。舟山群岛深水岸线长达280km。舟山港位于我国长江三角洲和东部沿海要冲,背靠上海、杭州、宁波等城市,是长江三角洲综合运输网的重要节点。舟山港已与36个城

6、市实现海铁联运业务(即将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结合起来的物流运输模式)。2005年舟山港深水港开港运营。下图为“舟山港周边海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从自然条件角度考虑,舟山群岛筑港的突出优势最可能是()A港阔水深B风浪小C台风影响小D结冰期短7舟山港发展海铁联运()提升宁波城市等级缩短了舟山到宁波空间距离提高舟山港运输量扩大港口经济腹地ABCD【答案】6A 7D【解析】6从图中和材料中可以分析出舟山群岛筑港的突出优势港阔水深,A正确;浙江舟山地区夏秋季节风浪大,台风影响大,本地区无结冰期,排除BCD。故选A。7根据所学知识,舟山港发展海铁联运不能提升宁波城市等级,不符合题意;也不能缩短了舟

7、山到宁波空间距离,不符合题意;但可以提高舟山港运输量,扩大港口经济腹地,符合题意,D正确,排除ABC。故选D。山东潍坊前阙庄村地理位置偏僻,一度是个出了名的贫困村,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前阙庄村推行“云种菜”模式,即通过网上认苗、网上游戏,实地托管跟种菜游戏嫁接后,前阙庄村的蔬菜卖向了全国。村党支部书记告诉记者:“我们每一棵苗种植前就名花有主了,然后每天浇水一毛钱、施肥一毛钱,苗主们可以清晰了解西红柿是怎么生长出来的,我们的运营成本也降下来了。所以说我们不光销售产品,还把签个的生产过程作为一种商品也销售出去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前阙庄村“云种菜”模式的推行,主要得益于()A市场需求的变化

8、B农业管理水平的提升C现代物流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D农业种植技术的进步9与种菜游戏合作,有利于()提升知名度拓展市场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技术支持ABCD【答案】8C 9A【解析】8结合材料“通过网上认苗、网上游戏,实地托管跟种菜游戏嫁接后,前阙庄村的蔬菜卖向了全国”可知,足不出户,完成种菜过程主要依赖于网络信息技术提供即时的互动以及现代物流快捷地将蔬菜产品运往全国各地,C正确;市场需求、农业管理、种植水平的改变都不是导致种菜模式发生改变的主要因素,只是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ABD错误。故选C。9与种菜游戏合作,对于实体种植业来说有利于提高其知名度、拓展游戏相应的市场用户,通过“不光销售产品,还把签个

9、的生产过程作为一种商品也销售出去了”降低生产成本,正确;农业技术与游戏技术无关,无法获得技术支持,错误。故选A。塔里木河干流位于中国西北部,是中亚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河之一。塔里木河下游指大西海子水库至台特马湖河段,总长约363km,主要受干流补给。近50年来,塔里木河流域自然生态发生了显著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大西海子水库干涸。自2000年起,开始实施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的工程。图示意塔里木河下游监测断面区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大西海子水库干涸会导致下游()A土地荒漠化面积减少B生物多样性严重受损C湿地植被面积增加D沙尘灾害性天气减少11经过长期输水,台特马湖()A水质下降 B水位更稳

10、定C水温上升 D湖水含盐度增加【答案】10B 11B【解析】10该地区位于塔里木河下游,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稀少,大西海子水库位于该段河流的上游地区,如果水库干涸会导致下游缺水,而当地降水稀少,则土地荒漠化面积增加,A错误;由于缺水导致生物多样性会减少,B正确;湿地在缺水的情况下会逐渐萎缩,C错误;由于缺水,土质会变疏松,沙尘天气会增加,D错误。故选B。11经长期输水,台特玛湖的水量会增加,水体更新速度加快,水质变好,A错误;由于当地蒸发旺盛,如果不输水,台特玛湖的水位会下降,输水可以保持水位稳定,B正确;长期输水,水位稳定的情况下,水温变化较小,C错误;湖泊水量保持稳定的情况下,湖水盐

11、度是基本不变的,D错误。故选B。卡帕多西亚位于土耳其中部,地质历史时期火山大规模爆发,厚厚的火山灰散落在地表,层层堆积固结形成凝灰岩。凝灰岩内部存在岩性差异,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塔状的“精灵烟囱”地貌景观。下图为“精灵烟囱”地貌演变过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根据阶段“精灵烟囱”的形态判断()Ab岩层岩性坚硬,对a岩层起支撑作用Ba岩层岩性松软,外力侵蚀速度快Ca岩层岩性坚硬,对b岩层起保护作用Db岩层岩性松软,内力断裂成塔状13阶段侵蚀速度急剧加快的主导因素是()A人为破坏B河水流速C重力崩塌D岩性差异【答案】12C 13D【解析】12由题干信息可知,凝灰岩内部存在岩性差异,且图中可以看出,上

12、部的a层岩石形态保存较好,说明岩性坚硬;下部的b层岩石形态变化较大,说明岩性松软,外力侵蚀速度快,AB错误。上层岩石可对下层岩石起保护作用,C正确。b岩层岩性松软,由于外力侵蚀成塔状,D错误。故选C。13读图可知,阶段顶部的a岩层已经被侵蚀完了,对下层岩石没有保护作用,故b的侵蚀速度会加快,这是由上下两层的岩性差异造成的,D项正确;与人为破坏、河水流速、重力崩塌关系不大,ABC项错误。故选D。太岳山地处山西省中南部,海拔13002200m为针阔叶混交林带。某研究小组在太岳山海拔1800m附近选取不同范围样地,研究针阔叶混交树种的空间分布规律(如下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样地范围小范围中等范围较

13、大范围植被分布特征14样地范围较小时,针阔叶混交树种呈聚集式分布,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土壤差异种间竞争降水差异热量差异ABCD15随着样地范围的扩大,植被分布特征的变化体现出该海拔处的针阔叶混交林()A养分争夺激烈B仅能在少数生境中生长C总体覆盖较多D对生存环境差异不敏感16推测太岳山海拔2200m以上较大的一段范围内()A常绿阔叶树种聚集分布B针叶树种聚集分布C常绿阔叶树种均匀分布D针叶树种均匀分布【答案】14A 15C 16D【解析】1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样地范围较小时,降水和温度由于空间差异较小,两者变化幅度不大,因此样地范围小时可以认为降水和热量没有差异,错误;针阔混交林可能分布在土壤

14、相对肥沃的地区,正确;由于中间竞争的存在,一些竞争能力较弱的树种由于缺乏光照、水源等必要条件,导致分布较少,而针阔叶混交林由于竞争力较强,集中分布于光照、水源较为丰富的地区,正确;结合选项可知,A正确,BCD错误;故选A。15根据材料分析可知,随着样地范围的扩大,植被分布逐渐由集中向均匀分布的特点,而且总数越来越多,因此可以体现出针阔叶混交林总体覆盖较多,C正确;养分争夺激烈、仅能在少数生境中生长均会导致针阔叶混交林分布较少,AB错误;样地范围较小时其集中分布的特点表明其对生存环境比较敏感,D错误;故选C。16根据材料分析可知,在较大范围时针阔叶混交林均匀分布,表明针叶林在较大范围内分布较广,

15、且呈现均匀分布的特点,因此在海拔高于2200m时,随着气温降低,植被类型应为针叶林占主导,且呈现均匀分布的特点,D正确,ABC错误;故选D。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蒙古高原某地位于乌兰巴托以西60km,海拔1263m,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降水量分别为0.5和240mm,曾经为水草丰美的天然草原。为满足乌兰巴托的粮食需求,该地于1978年被开辟成农田,连续种植小麦和大麦,每季收获后进行翻耕,种植过程中时常施用化肥。1989年农田因土壤退化,产量大幅降低,逐渐被弃耕。农田弃耕后,该地区天然植被恢复缓慢。2016年,某团队在该地通过施肥的方式修复土

16、壤,施肥后原本的草类并未恢复,但杂草覆盖率大幅提高。该团队认为提高杂草覆盖率也具备较高的生态意义,待表层土壤性状稳定后,将进一步开展其他生态修复工程。下图示意该地区的位置。(1)简述该地区小麦和大麦的种植导致农田土壤退化的原因。(8分)(2)农田弃耕后,该地区天然植被恢复缓慢,试说明原因。(4分)(3)分析该地区土壤施肥后杂草覆盖率提高的生态意义。(6分)【答案】(1)频繁翻耕造成土壤水分流失;连续耕种,土壤肥力消耗大;长期使用化肥,导致底部土壤板结;耕作形成犁底层,导致底部土壤透气性、透水性变差。(2)土壤养分不足,难以支撑植被恢复的需求;该地区气候较干旱,生态系统恢复力弱。(3)提高植被覆

17、盖率,减弱土壤水分蒸发;增加下垫面粗糙度,减轻风蚀;为高等级植被的恢复提供条件。【分析】本题以蒙古高原农业发展为背景材料,涉及农业发展的问题、生态修复的意义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区域认知与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详解】(1)由材料可知,该地于1978年被开辟成农田,连续种植小麦和大麦,每季收获后进行翻耕,频繁翻耕造成土壤水分流失;连续耕种,土壤肥力消耗大,土壤肥力下降;种植过程中时常施用化肥,长期使用化肥,导致底部土壤板结;长时期的耕作过程中形成犁底层,导致底部土壤透气性、透水性变差,土壤退化严重。(2)农田弃耕后,该地区天然植被恢复缓慢是因为当地为温带

18、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气候干旱,土壤沙化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故而土壤养分不足,难以支撑植被恢复的需求;气候较干旱,生态系统恢复力弱。(3)当地气候干旱,蒸发旺盛,风力强;土壤施肥后杂草覆盖率提高,提高了当地植被覆盖率,可减弱土壤水分蒸发;杂草覆盖增加下垫面粗糙度,减轻风蚀;恢复土地肥力,为高等级植被的恢复提供条件。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地域自然环境的形成是其地理位置、地质构造、气候、生物及人为活动综合影响的结果。云南高原干旱河谷散布在云南波状高原和横断山区的局部深切河段谷地,具有长期高温,水分稀少等自然特征,在人为活动的加速作用影响下,形成了易退化的自然植被,土地生产力下降。

19、图示意云南高原地形环境的变化。(1)比较分析云南高原不同时期的地形特征差异。(8分)(2)分析该地地形对河谷气候形成的影响。(6分)(3)推测该地干旱河谷自然植被的特征。(4分)【答案】(1)元古代、古生代该区大部分位于海平面以下,地势较低平;中生代地壳抬升,形成山地、盆地;新生代第三纪地壳抬升相对和缓,地势高差较小;新生代第四纪高原强烈隆升,河流深切,形成高山峡谷。(2)山地改变水汽输送路径,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坡降水少,焚风效应明显,云南高原河谷降水从西南部、东南部向中部、北部减少;该地深切谷地、断陷盆地的地形相对封闭,利于局地热量聚集;高大山系阻挡了冬季冷空气的侵袭,河谷气温较高,水分蒸

20、发旺盛,水热组合失衡,形成干旱的气候特征。(3)自然植被为适应该地干旱河谷的干热特点,呈矮化、多刺、小叶的特点,以减少蒸腾;茎叶肉质多汁,以储存雨季水分;受降水限制,植被生长缓慢、生物量低等。【分析】本题以我国云南高原地形、气候、植被状况为命题情境,考查云南高原不同时期的地形特征差异、地形对河谷气候形成的影响、干旱河谷自然植被的特征,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旨在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详解】(1)地形特征差异可从地形类型、地势高低等方面进行描述,因此可以结合图示所给海拔、年代等信息,分阶段概

21、括地势变化特点并简单说明。由图可知,元古代、古生代该区大部分位于海平面以下,地势较低平;中生代时地势较高,说明地壳抬升,形成山地、盆地;新生代第三纪地壳抬升后,地表起伏相对和缓,地势高差较小;新生代第四纪高原强烈隆升,且地势起伏大,说明有众多河流深切,形成高山峡谷。(2)本题需要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高山峡谷的高原地形对云南干旱河谷气候的影响,包括对降水、气温、蒸发等要素综合分析。该地位于云南波状高原和横断山区的局部深切河段谷地,横断山区众多山地改变了水汽输送路径,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坡则盛行下沉气流,焚风效应明显,降水少;该地深切谷地、断陷盆地的地形相对封闭,利于局地热量聚集;且高

22、大山系阻挡了冬季冷空气的侵袭,河谷气温较高,水分蒸发旺盛,水热组合失衡,形成干旱的气候特征。(3)本题考查自然环境对植被的影响,该地干旱河谷热量充足、降水较少,自然植被演变为稀树灌丛草坡,旱生特征明显,多呈矮化、多刺、小叶的特点,以减少植物体内水分蒸腾;茎叶肉质多汁,以储存雨季水分;受降水限制,植被生长缓慢、生物量低。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北极地区(通常指6634N以北区域)近地表快速升温,升温速率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3倍,被称为“北极放大”现象。下左图示意北极地区2013年和2019年各季节平均海冰面积统计图。右图示意2013和2019年海冰覆

23、盖率最低值的边缘线和计划中的北极航线。(1)从大气受热过程角度说明“北极放大”现象的成因。(6分)(2)指出与2013年相比2019年北极地区海冰面积的变化特征。(4分)(3)分析北极地区不同海域海冰面积变化对北极航道的影响。(6分)【答案】(1)海冰面积减少,洋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较少,海洋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开阔的海面长波辐射量大,加热大气,海洋大气中水汽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加。(2)海冰覆盖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夏秋季减少幅度最大,面积变化存在空间差异。(3)亚洲东北部沿海海冰面积明显减小,利于东北航线的通航,开阔水域增多,风浪、浮冰等航运安全隐患增大,北美洲东北部海冰面积变化不明显,沿海岛屿众

24、多,冰情复杂,是否利于西北航线的开通,不能确定。【分析】本题以北极地区2013年和2019年各季节平均海冰面积统计图与2013和2019年海冰覆盖率最低值的边缘线和计划中的北极航线图为情境,设置三道小题,考查与2013年相比2019年北极地区海冰面积的变化特征与北极地区不同海域海冰面积变化对北极航道的影响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详解】(1)由于北极放大现象是北极地区近地表快速升温,升温速率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3倍,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北极地区原本由海冰覆盖,随着全球变暖,导致海冰面积减少,由于海冰对太阳辐射反射率较大,所以海冰面积

25、减少后洋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减少,因此海洋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加,会导致海水的温度升高,使开阔的海面长波辐射量增强,能够加热大气,并且会使海洋大气中的水汽增加,使大气逆辐射增加,增强大气的保温作用,导致北极放大现象的出现。(2)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北极地区原本由海冰覆盖,随着全球变暖,导致海冰覆盖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并且在夏秋季节由于气温较高,因此融化速度较快,所以夏秋季节减少幅度最大,亚欧大陆西北部海冰面积增大,北美大陆东北部群岛附近变化不明显,面积的变化存在着空间差异,所以面积变化存在空间差异。(3)北极地区不同海域海冰面积变化对北极航道的影响主要从海冰面积与安全情况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从海冰面积的角度来说,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亚洲东北部沿海海冰面积明显减小,利于东北航线的通航,而北美洲东北部海冰面积变化不明显,对西北航线的开通影响较小。从安全情况的角度来说,亚洲东北部沿海由于海冰面积明显减小,所以开阔水域增多,风浪、浮冰等航运安全隐患增大,北美洲东北部沿海岛屿众多,冰情复杂,不能确定是否利于西北航线的开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