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北学子高考模拟试题——高考化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pdf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91007770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4.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北学子高考模拟试题——高考化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清北学子高考模拟试题——高考化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北学子高考模拟试题——高考化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北学子高考模拟试题——高考化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pdf(2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清北学子精编高考模拟试题一一高考化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清北学子精编高考模拟试题高考化学模拟试题(-)一、选择题1、要证明有机物中是否存在卤素,最方便的方法是A.钠 熔 法 B.铜丝燃烧法C.核磁共振法D.红外光谱法2、A、B、C分别是元素甲、乙、丙的单质,它们都是常见的金属或非金属,D、E、F是常见的三种氧化物,且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单质B肯定是氧化剂B.D、E中一定都含有A的元素C.A、B、C中一定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单质D.若 A是非金属,则 B -定为金属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用 2 5 mL 酸式滴定管可以准确放出8.0 0 mL 的稀盐酸;可用干燥的p

2、H 试纸测定氯水的pH;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所得溶液的浓度偏大;加入盐酸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有大量;C 0存在;在某温度下,一定量的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混合,若溶液呈碱性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关系一定为:c(N a+)c(C H-+3 C 0 0)c(0 H-)c(H);下图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其可能发生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 A(g)+B(g)2 C(g);A H=Q k J-mo l-l(Q X)B.原子数目:X D C.密度大小:X g)D.质量大小:通 7、对于白磷引起的中毒,硫酸铜溶液是种解毒剂,有关反应如下:()

3、HP+1 5 C uS 0 4+2 4 H20=5 C u3P+6 H3P 0 4+1 5 H2S 0 4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C uS 0 4发生了氧化反应B.生 成 lmol H3P 0 4时,有 lO mol电子转移C.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 :5 D.白磷只作还原剂8、物质的量相等的戊烷、苯和苯酚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物质的量依次是x mol、ymol、z mol,则 x、y、z 的 关 系 是(A)x y z (B)y x z (C)z y x (D)y x z9、一定量的盐酸分别与下列物质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浓度最小的是()。A.M g B.M gO C.M

4、gC O 3 D.M g(O H)2二、简答题1 0、近年来。工业上用M g(N 0 3)2 替代浓H2 s 0 4 作为制取浓HN 0 3 的脱水剂(以下数据均为质量百分比浓度)。6 5%HN 0 3 (质量为M l)中加7 2%M g(N 0 3)2 溶 液(质 量 为 M 2)后蒸谯。分别得到9 7.5%HN 0 3 和 6 0%M g(N 0 3)2溶液(不含 HN 0 3)。(1)若蒸储过程中HN 0 3.M g(N 0 3)2.H2 0 均无损耗,求蒸储前的投料比M 1/M 2 的值。(2)蒸储过程中,若 H2 0 的损耗占总质量的5.0%,即有M 1+M 2 X 5.0%的 H2

5、 0 流失。则投料时,比值M 1/M 2 应 该(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 1、有一瓶硫酸钠溶液可能混有少量氯化钠,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溶液中氯化钠是否存在:1 2、(1)分离沸点不同但又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常用什么方法?试举例说明。(3分)(2)在分液漏斗中用一种有机溶剂提取水溶液里的某物质时,静置分层后,如果不知道哪一层液体是“水层”,试设计一种简便的判断方法。(3分)(3)简述实验室检验C 1 一的方法。(4分)三、实验,探究题1 3、实验室有N H4 HC O 3 和 N a HSO 3 的干燥襁状混合物,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其中N H4 HC O 3的含量,设计了用在混合物中加酸的实验方法

6、来测定其质量分数。(已知酸性K M n O 4 被 SO 2还原的反应原理:S0 2+HH,+M n 2 +1 1 2 0)回答以T 问 题:(1)化学小组主要选用了下列药品和仪器进行实验。(图中每种仪器装置只选用了一次,铁架台等固定仪器未画出请按气流由左向右的方向,仪器连接顺序是(填仪器的接口字母a、b)a f f f f f f f g f f o(2)实验开始,混合物加酸前,A装置需要鼓入空气,作用是;加酸后A装 置 再 次 鼓 入 空 气 的 作 用 是。(3)E 装置的作用是(4)实验中,若 E瓶中溶液褪色,则测定结果可能会偏。为了确保实验中 E瓶溶液不褪色,若取样品的质量为m g,

7、实验前E中所装a m o l L-1的 K M n O 4 溶液体积(V)不少于 m L(5)若混合物样品质量为1 3.1 g,充分作用后碱石灰增重4.4 g,则混合物中N H4 HC O 3的质量分数为。(6)从定量测定的准确性考虑,该套装置还应作迸一步的改进是一四、计算题1 4、有四种质量比可能相同或不同的镁铝合金样品、。甲、乙、丙、丁四同学各取一种样品,进行下列实验,求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I)甲取样品m lg和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然后过滤;再往滤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将所得沉淀过滤、洗涤、烘干、灼烧,得到固体质量仍为m lgo则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为 o(I D乙取样品m 2g

8、和足量的盐酸反应,然后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将沉淀过滤、洗涤、烘干、灼烧,得到固体质量仍为m 2go则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为 O(H I)丙取样品m 3g和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发现固体完全溶解,标准状况下得到气体体积为V L,则 m 3的取值范围是(IV)丁取不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和3 0 矶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所取合金质量与产生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测定)如下表所示:实验序号abc合金质量(mg)510765918气体体积(inL)560672672A N a O H EMaOHffiKB-C NaOHMK.D NaOHffiK,E(M V)i)*FML-*G CrO)v2)。已知传送带的速度保持不变

9、。(g取 1 0 m/s 2),则()A.0 t l 内,物块对传送带做正功B.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U,P t a n 0C.0 t 2 内,传送带对物块做功为亚=D.系统产生的热量大小一定大于物块动能的变化量大小2、如图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各系一个小球a和 b,跨在两根固定在同一高度的光滑水平细杆C和 D上,质量为m a 的 a 球置于地面上,质量为m b 的 b球从水平位置静止释放。当 b球摆过的角度为9 0 时,a球对地面压力刚好为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B.C.若只将细杆D水平向右移动少许,则当b球摆过的角度为小于9 0 的某值时,a球对地面的压力刚好为零D.若只将

10、细杆D水平向左移动少许,则当b球摆过的角度大于为9 0 的某值时,a球对地面的压力刚好为零3、如图所示,两 个3/4圆弧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半 径R相同,A轨道由金属凹槽制成,B轨道由金属圆管制成,均可视为光滑轨道.在两轨道右侧的正上方分别将金属小球A和B由静止释放,小球距离地面的高度分别用hA和hB表示,对于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若hA=hB 2 2 R,则两小球都能沿轨道运动到最高点B.若hA=hB=3 R/2,由于机械能守恒,两小球在轨道上上升的最大高度均为3 R/2C.适当调整hA和hB,均可使两小球从轨道最高点飞出后,恰好落在轨道右端口处D.若使小球沿轨道运动并且从最高点飞出,

11、A小球在、B小球在的任何高度均可4、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有一个光滑的圆弧轨道M N,其 下 端(即N端)与表面粗糙的水平传送带左端相切,轨道N端与传送带左端的距离可忽略不计。当传送带不动时,将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光滑轨道上的P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物块以速度vl滑上传送带,从它到达传送带左端开始计时,经过时间t l,小物块落到水平地面的Q点;若传送带以恒定速率v2沿顺时针方向运行,仍将小物块从光滑轨道上的P位置由静止释放,同样从小物块到达传送带左端开始计时,经过时间t 2,小物块落至水平地面。关于此时物块的运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小物块的落地点可能仍在Q点B.小物块的落地

12、点可能在Q点右侧C.从动轮的转速为r l n/r 2 D.从动轮的转速为r 2 n/r l10、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两个带等量正电的点电荷M、N,分别固定在A、B两点,0为A B连线的中点,C D为A B的垂直平分线。在C O之间的F点由静止释放一个带负电的小球P (设不改变原来的电场分布),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P在C D连线上做往复运动。若(A)小球P的带电量缓慢减小,则它往复运动过程中振幅不断减小C.若v2 cvl,仍可能有t 2=t l D.若v2 vl,不可能有t 2 t l、(B)小球P的带电量缓慢减小,则它往复运动过程中每次经过0点时的速率不断减小5、如图所示,倾 角 为

13、0的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长 为L、质量为m的均质软绳置于斜面上,其上端与斜面顶端平齐,用细线将质量也为m的物块与软绳连接.物块由静止释放后向下运动,当软绳全部离开斜面时,物块仍未到达地面.已知软绳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P,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释放物块的瞬间,软绳的加速度为g(l s i n。一 u co s。)B.从释放物块到软绳刚好全部离开斜面过程中,物块的加速度先增加后减少C.从释放物块到软绳刚好全部离开斜面过程中,软绳克服摩擦力做功为L*m gL co s 0实验时有两个滑动变阻器可供选择:D4&l(3-sin 8).软绳刚好全部离开斜面时的速度为b.阻值0、20 Q

14、,额定电流0.5 A本 实 验 应 选 用 的 滑 动 变 阻 器 是(填 a或”b)正确接线后,测得数据如下表:1234567t89U(V)0.003.006.006.166.286.326.366.386.I(mA)0.000.000.000.060.501.002.003.004.A.E和 B都沿x 轴 方 向 B.E沿 y轴正向,B沿 z 轴 正 向 C.E沿 z 轴正向,B沿 y轴 正 向 D.E、B都沿z 轴方向7、如图所示,绝热气缸中间用固定栓将可无摩擦移动的导热隔板固定,隔板质量不计,左右两室分别充有一定质量的氢气和氧气(视为理想气体)。初始时,两室气体的温度相等,氢所的压强大

15、于氧气的压强,松开固定栓直至系统重新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画出待测元件两端电压U 随 M N 间电压U 变化的示意图为(无需数值)M 0M N(O 点电荷M、N的带电量同时等量地缓慢增大,则小球P往复运动过程中周期不断减小(D)点电荷M、N的带电量同时等量地缓慢增大,则小球P往复运动过程中振幅不断减小二、实验,探究题1 1、要描绘某电学元件(最大电流不超过6m A,最大电压不超过7 V)的伏安特性曲线,设计电路如图。图中定值电阻R为 5Q;电压表(未画巾)量程为1 0 V,内阻约为1 0 k Q;电源电动势E为 1 2 V,内阻不计。6、在图中虚线所示的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取坐标

16、如图所示,一带电粒子沿x 轴正方向进入此区域,在穿过此区域的过程中运动方向始终不发生偏转.不计重力的影响,电场强度E和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可能是MeAi CP 8尸!ON-Ba.根据以上数据,电压表是并联在M与 一 之 间 的(填“0”或P”)8、一物体沿固定斜面从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经过时间t滑至斜面底端。已知在物体运动过程中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恒定。若 用F、v、s和E分别表示该物体所受的合力、物体的速度、位移和机械能,则下列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9、图示为某一皮带传动装置.主动轮的半径为r,从动轮的半径为r.已知主动轮做顺时针转动,转速为n,转动过程中皮带12不 打 滑.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17、是.(填入选项前的字母,有填错的不得分)A.从动轮做顺时针转动B.从动轮做逆时针转动1 2、某实验小组采用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动能定理”,图中小车中可放置祛码,实验中,小车碰到制动装置时.,钩码尚未到达地面,打点针时器工作频率为5 0 H z.(1)实验的部分步骤如下:在小车中放入祛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后端,用细线连接小车和钩码;将小车停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拖动纸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列点,;改变钩码或小车中祛码的数量,更换纸带,重复的操作。(2)图是钩码质量为0.0 3 k g,祛码质量为0.0 2 k g 时得到的 条纸带,在纸带上选择起始点0及 A、B、C、D和 E五

18、个计数点,可获得各计数点到0的距离5 及对应时刻小车的瞬时速度V,请招C点的测量结果填在表1 中的相应位置.然 逆动才的H C I)E(3)在上车的运动过程中,对于钩码、硅码和小车组成的系统,做正功,做负功.(4)实验小组根据实验数据绘出了图中的图线(其 中 A v 2=v 2-v 2),根据图线可获得的 结 论 是 要 验 证“动能定理”,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摩擦力是.表 1 纸带的测量结果AAIA测量点_ S/cmr/(m,sf)00.000.35A1.510.40B3.200.45D7.150.54E9.410.60A见耳图 复19.7-2三、计算题1 3、(1)为了响应国家的“节能减排

19、”号召,某同学采用了一个家用汽车的节能方法.在符合安全行驶要求的情况下,通过减少汽车后备箱中放置的不常用物品和控制加油量等措施,使汽车负载减少.假设汽车以7 2 k m/h 的速度匀速行驶时,负载改变前、后汽车受到的阻力分别为2 0 0 0 N和 1 9 5 0 N,请计算该方法使汽车发动机输出功率减少了多少?(2)有一种叫“飞椅”的游乐项目,示意图如图所示,长为L的钢绳一端系着座椅,另一端固定在半径为r的水平转盘边缘,转盘可绕穿过其中心的竖直轴转动.当转盘以角速度3匀速转动时,钢绳与转轴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0,不计钢绳的重力,求转盘转动的角速度3与 夹 角 0的关系.1 4、

20、(2 6分)一根不可伸长的细轻绳,穿上一粒质量为的 珠 子(视为质点),绳的下端固定在点,上端系在轻质小环上,小环可沿固定的水平细杆滑动(小环的质量及与细杆摩擦皆可忽略不计),细杆与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开始时,珠子紧靠小环,绳被拉直,如图复1 9-7 T 所示,已知,绳长为,点到杆的距离为,绳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珠子下滑过程中到达最低点前绳子被拉断,求细绳被拉断时珠子的位置和速度的大小(珠子与绳子之间无摩擦)注:质点在平面内做曲线运动时,它在任一点的加速度沿该点轨道法线方向的分量称为法向加速度,可以证明,为质点在该点时速度的大小,为轨道曲线在该点的“曲率半径”,所谓平面曲线上某点的曲率半径,就是

21、在曲线上取包含该点在内的一段弧,当这段弧极小时,可以把它看做是某 个“圆”的弧,则此圆的半径就是曲线在该点的曲率半径.如图复1 9-7-2 中曲线在点的曲率半径为,在点的曲率半径为1 5、如图所示,空间等间距分布着水平方向的条形匀强磁场,竖起方向磁场区域足够长,磁感应强度B=1 T,每一条形磁场区域的宽度及相邻条形磁场区域的闾距均为d=0.5 m,现有一边长 L=0.2 m、质量为 m=0.l k g,U2S-电阻nnnnfhnnjnR=0.1Q的正形线框M N O P 以 v O=7 m/s 的初速度从左侧磁场边缘水平进入磁场,求:线框M N 边刚进入磁场时受到安培力的大小F;线框从开始进入

22、磁场到竖直下落的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Q:线框能穿过后完整条形磁场区域的个数n。1 6、如图所示,间距为1 的两条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导轨光滑且电阻忽略不计.场强为B的条形匀强磁场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磁场区域的宽度为d l,间距为d 2,两根质量均为队 有效电阻均匀为R的导体棒a 和 b 放在导轨上,并与导轨垂直.(设重力加速度为g)(1)若 d 进入第2个磁场区域时,b 以与a 同样的速度进入第1 个磁场区域,求 b 穿过第 1 个磁场区域过程中增加的动能.(2)若 a 进入第2个磁场区域时,b 恰好离开第1 个磁场区域;此后a 离开第2个磁场区域时,b 又恰好进入第2 个磁场

23、区域.且a、b 在任意一个磁场区域或无磁场区域的运动时间均相等.求a 穿过第2个磁场区域过程中,两导体棒产生的总焦耳热Q.(3)对于第(2)问所述的运动情况,求 a 穿出第k个磁场区域时的速率v.1、选择题1、B 2、A 3、A 4、D 5、C 6、B 7、C 8、A 9、D【试题分析】二、简答题1 0、(1)M l+M 2=曳=0.60、(2)增 大 1 1、取少量溶液加入过量的硝酸钢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少量硝酸银溶液,如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有氯化钠存在。1 2、(1)蒸储方法。如用海水制取蒸储水,就是用蒸镭法除去海水中的离子。(3分)(2)取一支小试管,

24、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慢慢放出少量液体,往其中加入少量水,如果加水后,试管中的液体不分层,说明分液漏斗中,下 层 是“水层”,反之,则上层是水层。(3分)(3)取少量待测液在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硝酸和几滴A g NO一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CL否则没有。(4分)(写出所用试剂、步骤、现象及结论)三、实验,探究题1 3C O E(1)化学小姐主要选用了下现药品和仪看迸行实验(困中每朴仪g装置只选用了一次,铁架台等国定仅叁未高出)语按气流由左隹卷旗停是(堵仪着的接口字母a、&“)-1-h -*d-b-c实验开始,混合物加酸前,球费需要数入至气,作 用 是 排出索直中霞有空气:加酸后燃置

25、再次装入气的作用是格生成的气体全都送入后援装置.(3)E装置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气体.(4)实检中,若C球管中溶液梃色,则测 定 结 臬 可 能 会 窗 二.(5)若泡合物样品质量为9.875g,充分作用后破石灰增重4.4g,混合物中NH,HCO,的质置分数力8。%.(6)从定量测定的灌瑜性考虑,该套装置还应作进一步的改进是在 眨 后 再 接-T阻止空气中瓶二家化漆迸人B的 楚 直.四、计算题1 4、解析:(I)M g 和 A 1 的质量之和等于A 1 20 3的质量,相当于M g 的质量等于A 1 20 3中氧元素质量,则 3 (M g)=(4 8/1 0 2)X 1 0 0%=4 7.0

26、 6%(I D M g 和和的质量之和等于M g O的 质 量,所 以 3 (M g)=(2 4/4 0)X 1 0 0%=6 0%(I I I)本题用极值法解M g H2A 1 3/2 H22 4 g 2 2.4 L 2 7 g 3 3.6 L m =2 4 V/2 2.4 V L m =2 7 V/3 3.6 VL则 2 7 V/3 3.6 m 2 4 V/2 2.4(I V)本题首先是过量分析,可以肯定a 组酸过量,C组金属过量。盐酸的浓度直接根据C组产生的氢气求解。(1)丙中盐酸反应完全,n(H2)=0.6 7 2 L/2 2.4 L五、综合题1 5、(1)C 8 H8 0 2 (1

27、分)(2)A 的结构简式:或(1 分)若写成C 6 H5 C 0 0 C H3 也得分。B的结构简式:或(1 分)若写成C 6 I I 5 C I I 2 0 C 1 I 0 也得分。C的结构简式:或(-acocib(1 分)若写成C 6 I I 5 0 C 0 C I 1 3 也得分。D的结构简式:o ,或(1 分)若写成C 6 H 5 C H 2 C 0 0 H 也得分。(3)A与 N a O H 溶液发生了酯的碱性水解反应。(0.5分)答碱性水解反应、酯的水解反应或水解反应、皂化、取代反应也得0.5 分。D与 N a O H 溶液发生了酸碱中和反应。(0.5分)答酸碱反应或中和反应也得0

28、.5 分;其他答案不得分。(4)醛基和竣基。各 0.5 分(共 1 分)(5)由题目给出的信息可推出:E是苯甲酸,G是苯甲醇,I 是苯酚。根据所给试剂,可采用如下方案鉴定。方 案 1:取 3个试管,各加2 位 水,分别将少许E、G、I 加入试管中,再各加1-2 滴 F e C 1 3 溶液,呈现蓝紫色的试管中的化合物为苯酚I。(2分)另取2个试管,各加适量N a O H 溶液,分别将E 和 G加入试管中,充分振荡后,不溶于N a O H 溶液的化合物为苯甲醇G,溶于N a O H 溶液的化合物为苯甲酸E。(2分)方 案 2:取 3 个试管,各加|2 m L水,分别将少许E、G、I 加入试管中,

29、再各加几滴滨水,产生白色沉淀的试管中的化合物为苯酚I;(2分)另取2个试管,各加适量N a O H 溶液,分别将E 和 G加入试管中,充分振荡后,不溶于N a O H 溶液的为苯甲醇G。溶于N a O H 溶液的为苯甲酸E。(2分)方案3:取 3个试管,各 加 2mL 水,分别将少许E、G、I 加入试管中,再各加1-2 滴 F e C 1 3 溶液,呈现蓝紫色的试管中的化合物为苯酚I。(2分)另取2个试管,各加适量N a H C O 3 溶液,分别将E和 G加到试管中。加热,放出气体的试管中的化合物为苯甲酸E。(2 分)方案4;取 3个试管,各 加 2 矶 水,分别将少许E、G、I 加入试管中

30、,再各加几滴浸水,产生白色沉淀的试管中的化合物为苯酚I;(2分)另取2个试管,各加适量N a H C O 3 溶液,分别将E和 G加入试管中。加热,放出气体的试管中的化合物为苯甲酸E。(2 分)方案5:取 3个试管,各加适量N a O H 溶液,分别将E、G和 I 加到试管中,充分振荡后,不溶于N a O H 溶液的化合物为苯甲醇G,溶于N a O H 溶液的化合物为苯甲酸E或苯酚I。(2分)另取 2个试管,各加适量N a H C O 3 溶液,分别将E、I 加入试管中。加热,放出气体的试管中的化合物为苯甲酸E。(2 分)答出以上5种方案中的任何一种均给分。其他合理方法也得分,但必须使用上列试剂。1 6、(1)使反应充份发生或提高反应速率(2分)(2)2 N a H C 0 3 N a 2 C 0 3+C 0 2 t +1 1 2 0 (2 分)(3)N a 2 C 0 3 或 碳 酸 钠(2 分)(4)a d (2 分)1 6 0 0/3 (2 分)(5)C H 3 0 H-6 e+8 0 H=C 0 3+6 H 2 0 (2 分);3.3 6 (2 分)-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