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引言.pdf

上传人:蓝**** 文档编号:91003786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79.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引言.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文引言.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文引言.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引言.pdf(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术论文引言、正文、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的学术论文引言、正文、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的写作规范写作规范1 1 引言引言1.11.1 定义定义国家标准 GB7713-87 规定:“引言(或绪论)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引言应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不要成为摘要的注释。一般教科书中已有的知识,在引言中不必赘述。比较短的论文可以只用小段文字起着引言的效用。学位论文为了需要反映作者已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开阔的科学视野,对研究方案作了充分论证,因此有关历史回顾和前人工作的综合评述,以

2、及理论分析等,可以单独成章,用足够的文字叙述”。引言的目的是给出作者进行本项工作的原因,企图达到的目的。因此应给出必要的背景材料,让对这一领域并不特别熟悉的读者能够了解进行这方面研究的意义,前人已达到的水平,已解决和尚待解决的问题,最后应用一两句话说明本文的目的和主要创新之处。引言最基本一点是介绍主要研究成果。有的作者常常不在引言中指明他们的重要发现,或从摘要中删除那些重要的研究成果,而到论文的后部分才指明。对科技论文而言,是一种写作错误,可能使读者在了解到那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之前已停止了阅读。引言应避免过分强调一个十分重要而涉及面广的领域,而自己仅完成了其中有限的一小部分工作。1.2 构成与写

3、作要求构成与写作要求引言的构成及写作要求见表 1。表表 1 1引言的构成及写作要求引言的构成及写作要求基本项目基本项目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研究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原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什么要求,说明这项研究的意义。历史的回顾对于存在的问题,前人进行过怎样的研究,介绍其大概情形。前人研究中存在的欠缺考察了前人的研究之后,发现了什么欠缺,还可以介绍自己研究的动机。写作论文的目的和作者的想法写作目的和涉及的范围,研究结果的适用范围,研究者有什么建议,研究的新特点是什么。处理方法和研究结果简介(具体数据)引用从具体数值计算出的数据,介绍研究的经过和结果。2 2 正文正文正文部分是科技论文的核心,是体现研

4、究工作成果和学术水平的主要部分。国家标准GB7713-87 对科技论文正文部分的编写格式没有明确要求和规定。科技论文的结构形式取决于科研成果的内容。不同的科研成果,需要用不同结构形式的科技论文来反映。因为不同学科领域的科研成果,在研究方法、实验观察过程、逻辑推理、结果表现形式等方面不同。一般来说,科技论文的内容包括:引言、原理、实验和观察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调研对象、实验和观察的数据资料结果、观点和结论等。其观点和结论是将获得的数据资料通过数理统计和技术处理,绘图列表等表达实验结果,再经过判断、归纳、推理和抽象等导出的。2.1 正文的结构与分段正文的结构与分段国内外学术界和期刊编辑界对正

5、文的分段,有一种“IMRAD”说法。“IMRAD”是Introduction,Material and Method,Results,and Discussion(conclusion)的首字母缩写。美国学者 A.D 罗伯特认为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讨论的科技论文分段形式,依次回答了科技论文应回答的四个主要问题(以下黑体括号中的问题),适合多种专业论文的撰写,是科技论文最好的结构。2.2引言引言(是什么问题)(是什么问题)2.3材料与方法材料与方法(怎么研究这个问题)(怎么研究这个问题)材料包括:材料来源、性质、数量、选取和处理事项等。方法包括: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条件、测试方法等。2.4结

6、果结果(你发现了些什么)(你发现了些什么)以图或表等手段整理实验结果,进行结果的分析和结果的讨论,包括:通过数理统计和误差分析说明结果的可靠性、可重复性、范围等;进行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包括不正常现象和数据的分析);结果部分的讨论(结果直接相关部分,如讨论内容涉及全篇,应留在讨论部分进行)。值得注意的是:必须在正文中说明图表的结果及其直接意义;复杂图表应指出作者强调或希望读者注意的问题。2.5结论或讨论结论或讨论(这些发现有什么科学意义)(这些发现有什么科学意义)讨论部分也称结论或建议,其目的是综合说明全文结果的科学意义,不是正文中各段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应写得象法律条文,即只有一种

7、解释,不能模棱两可,不用“大概”、“也许”、“可能”等词。结论应简练,不用“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可得如下结论”等废话。结论要注意分寸,不要夸大其词,牵强附会;不要自我评价,如“本研究结果属国内首创”等。结果和讨论可合在一起写,没有讨论和建议时不要勉强拼凑。讨论的内容包括:本文的创新处(得出了什么规律性东西,解决了什么理论或实际问题);与有关文献比较(有何不同结果、解释、补充、修正、发展或否定);如实指出实验例外结果,无法解释的异常情况等;进一步深入研究本课题的建议或一些可能的发展和应用。3 3致谢致谢致谢不是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一般应单独成段放在“结论或讨论”之后,参考文献之前。编写致谢时不

8、要直书其名,应加上“某教授”、“某博士”等敬称。如:本研究得到 XXX 教授、XXX 博士的帮助,谨致谢意。试验工作是 XXX 单位完成的,XXX 工程师,XXX 师傅承担了大量试验,对他们谨致谢意。4 4参考文献格式规范标准参考文献格式规范标准4.1参考文献的重要性参考文献的重要性深度。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论文的起点和方便论文作者与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方便读者检索和查找有关资料。有利于节省论文篇幅,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计量学研究。4.24.2著录体系和著录格式著录体系和著录格式参考文献种类和著录项目很多,全部记住无必

9、要,必要时可查阅有关国家标准、作者须知、投稿目标期刊近期论文的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如何标注正文中所引用参考文献和著录文后参考文献表,具有世界影响的是如下 3 种规定:温哥华宣言、Ciba 基金会建议、美国化学文摘规定。期刊论文的参考文献表位于“致谢”之后,“附录”之前。参考文献标注著录有如下 4 种体系:著者出版年体系(Harvard 体系)(较为科学合理)顺序编码体系(中国最常用)数字字母混合体系出版年顺序体系4.2.1著者出版年体系著者出版年体系4.2.1.1正文中引用文献的标注方法正文中引用文献的标注方法:被引用的著者姓之后,紧接圆括号标注文献出版年代(只标注著者姓无法识别时,可标注著者姓

10、名。中国人用全名)。如:李薰(1964)在总结新中国成立十年来的冶金科技发展时指出,或提及成果时,在其后用圆括号同时标注著者姓(名)和出版年,二者间用逗号隔开。如:在总结新中国成立十年来的冶金科技发展一文(李薰,1964)中指出,早期的研究者(Abbey,1956;Smith,1963)已经获得在论述山西的遗迹时(德日进、杨钟健,1929)引用相同著者同一年出版的多篇文献时,在出版年后分别用小写正体 a,b,c区别。如:由这些信息源(Farnfield,1974a)到采纳新名词的建议(Farnfield,1974b),引用多著者的文献,只标注第一著者,后加“et al”。如:前人的工作(Smi

11、th et al.,1981)认为引用多篇文献,按出版年由近至远依序排列排注。如:早期研究工作者(Green,1928;Smith,1922)已经得出 4.2.1.2文后参考文献表著录方法文后参考文献表著录方法文后参考文献表中首先按文种集中,然后按著者姓名的字母顺序和年代排列参考文献表。中文著者按拼音排列。如:1李薰.十年来中国冶金科学技术大的发展J金属学报,1964,7:442.2谭炳煜怎样撰写科学论文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2:59.3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C/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4

12、71.具体参考本网站投稿规范中参考文献著录要求。4.2.2顺序编码体系顺序编码体系4.2.2.1正文中引用文献的标注方法正文中引用文献的标注方法在引用文献的著者姓名或成果内容的右上角,用方括号标注阿拉伯数字编排序号,依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列出。如:,表明已低到 2 500 m 的高度2,。文献2指出,此高度已低到 2 500 m。早期的研究结果2,4,6-9 表明,。4.2.2.2文后参考文献表的著录方法文后参考文献表的著录方法按文章中引用的顺序号排列参考文献,不按著者,不分语种。参考文献的序号编码不加方括号,其后也不加“”。多著者时,著者间用“,”隔开,只列前3 人,后加“等(etal)

13、”。具体参考本网站投稿规范中参考文献著录要求。4.34.3选择参考文献技巧选择参考文献技巧所引用文献应是与论文主题密切相关的、最主要的文献。反映论文研究的基础和科学依据,反映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严谨的科学态度。因为编辑在初审时对文稿的参考文献进行的分析,是决定论文取舍的因素,因此,掌握选择参考文献技巧是必要的。选择参考文献应考虑引用量、语种、出版时间、来源和著者等 5 个方面。4.3.1参考文献的数量参考文献的数量参考文献的数量根据论文类型、科学研究状况、学科发展概况而定。一般而言,新兴学科论文引文有限。成熟基础科学,如果引文有限,那么就难以说明作者对学科发展状况进行深入了解。专业性强的综述

14、、评论引文较多。一篇论文需列多少参考文献,不同国家、不同期刊、不同学科要求不同。1987 年统计入选 SCI 的每篇文章的平均引文 20.8 篇。4.3.2参考文献的语种参考文献的语种语种分布是反映作者对当前学科研究现状掌握程度的重要指标。如果参考文献全部为中文,或外文文献很少,那么编辑在初审时会意识到该论文作者可能只对国内该学科的研究现状有所了解,多为国内研究水平,只有及时掌握学科的国际研究动态,才能真正从事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参考一定量的外文文献是写出优秀论文的前提之一。4.3.3参考文献的出版时间参考文献的出版时间学术论文所附参考文献一般以从事科研时期内的文献为主,多为 3-6 年内,超过

15、 8 年的文献很少。情报综述类 2-3 年或更近,情报综述类论文的参考文献如多在 3-4 年则论文发表意义不大。某些学科的经典理论则多不受时间限制。4.3.4参考文献的影响参考文献的影响在国际、国内有一批期刊只刊登学术水平高、具有较好创新性的文章,如果一篇论文所附这种优秀期刊的文献信息很少或最新文献很少,说明该作者较少参阅那些高水平的、真正有价值的文献,这类论文的层次不会太高。有的编辑对作者引用水平不高、影响不大期刊上的文献本身的可靠性表示怀疑。4.3.5参考文献的作者参考文献的作者各学科领域都有一批公认的著名专家、教授,他们多是本学科的权威。他们及其科研集体常占领该科学的前沿,他们之间竞争激

16、烈,成果丰厚。如参考文献多出自他们之手,至少说明作者对该学科前沿有所掌握。4.44.4学术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常见错误学术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常见错误 4.4.1错误观点和做法错误观点和做法有的作者不列参考文献。有的作者认为,参考文献列得多,表示知识面宽,所以把自己见过的文献统统列出,其中一些连作者自己都可能已感到浪费了时间和精力。有的作者写作过程中没有记录参考文献的名称、出处,查补工作量大,抄录一些同类书目了事。有的参考文献过于简单,往往列上一两个同行皆知的大部头书名。有的作者列出的参考文献,而审稿人明知作者无法获取该参考文献,所以拒绝评审。4.4.2著录格式错误著录格式错误此外,参考文献表中的文献

17、序号不加括号,其后空 1 格。作者少于或等于 3 个时应全部列出,多于 3 个时,应写出前 3 个再加上“等”(或 et al.)字,“等”字前加逗号。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姓名一律采用姓在前,名在后著录法(参见署名和地址编写部分)。外国人的名字部分可缩写,并省略缩写点(),而空半格。参考文献的编写要特别注意各期刊社的作者须知。著录的参考文献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主要的(新的)文献。参考文献包括正文中引用文献和文后(末)参考文献表。文后参考文献表又分为 2 种:一种是把正文中引用过的参考文献编制的文后参考文献表,即“references”。另一种是作者推荐阅读的参考文献表,即“bibliographi

18、c references”。参考文献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其他部分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它能反映科学研究的发展脉络,体现科学的继承性,为科技论文提供文献依据,体现了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避免剽窃抄袭之嫌。作者借用引用文献可精练文字、压缩篇幅。读者可从中获取论文中提及而未展开的更广泛的相关资料线索。审稿者、编辑者可用于初步评估论文水平和决定论文取舍。情报工作者用其编制引文索引等检索工具,进行引文分析。见表 2。表表 2 2学术论文附录与注释格式规范标准学术论文附录与注释格式规范标准错误类别错误类别说说 明明正误举例正误举例文中参考文献注与参考文献的著录应包括:文中引用参文后参考文献表不相对

19、应,文献号没按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排序文献序号位置不正确文献序号的标注不考文献序号的标注,文后参考文献表的著录组织,两者一一对应,缺一不可,有的序号不相吻合,或者正文不标注文献序号。序号应放在相关作者或相关内容的右正确正确错误错误上角,不能被其它文字或标点符号分王英1认为王英认为1开。见文献2见文献2正确正确错误错误正确已有报道1,4,7已有报道1,4,71-31,2,3已有报道已有报道非正式出版物不要在引用的内容之后注释或标注在当页列入著录格式不对1994 年 12 卷第 3 期第 59 页的著录正无卷号时年后不加逗号;误如下:无卷期号若只有页码,应在年后加冒正确:正确:19941994,12

20、(3)12(3):5 59 9号。错误错误:1994,Vol12,3:P59199 4;12,(3):P59注释注释是对题名及论文内容的解释。直接注释时,在文中用括号。不随文列出的注释叫脚脚注。注。脚注用加半圆括号的阿拉伯数置于需注释词或句子的右上角,脚注内容置于本页地脚,即本页左下用短细线(1/4 版面宽)与正文分开。5 5附录附录附录是论文的附件,不是论文必要组成部分,一般列于参考文献之后。除确有特殊需要外,一般以不设附录为好。5.15.1附录的形式附录的形式补充有关数据、图、表、照片或其它辅助性材料;设备、技术、计算机程序、数学推导、结构图、统计表等。5.2 2附录的书写附录的书写在参考文献后,依次用大写正体依次用大写正体 A B CA B C 等编号等编号 如:附录 A,表 B1。每一个附录另起一行(参见 GB7714-87)。的地脚。出版年后用逗号而不是用分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