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诗歌的审美特征.pdf

上传人:蓝**** 文档编号:90993152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01.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盛唐诗歌的审美特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盛唐诗歌的审美特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盛唐诗歌的审美特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盛唐诗歌的审美特征.pdf(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试论盛唐诗歌的美学风貌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专业年级:完稿时间:试论盛唐诗歌的美学风貌摘要本文主要通对李白、杜甫以及一些边塞派诗人、山水田园派诗人的诗风及作品分析,进一步探讨了盛唐诗歌的美学风貌。关键词:盛唐诗歌美学风貌意境美装订线目录引言1一气势美悲壮雄浑 1二意境美生动传神3结论5参考 文献 5注释 6附录 7装订线引言一个时期文化的繁荣离不开政治经济的影响。盛唐时期文化繁荣的背后是强大的政治经济的支撑,盛世造就了盛唐诗歌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绝对的地位及高度,她不是可以随便被超越的存在。正因为盛唐时期政治经济的繁荣,社会开明,思想开放,给诗歌文化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所以盛唐诗歌种类繁多,内

2、涵醇厚,情感丰富,格调高昂,让那些才华横溢的大诗人得以尽情挥洒情怀,自由翱翔在诗的天地,构建出一个诗的美丽境界。一气势美悲壮雄浑我们总说,输人不输阵,这个阵说的就是气势,没了气势,就显得卑微,诗也一样,不能失了气势,没了气势整体的感觉就下去了。盛唐的诗歌尤其重气势之美,总的形容就是悲壮雄浑,这是盛唐诗歌的一大美学风貌。而之所以形成这一悲壮雄浑的时代审美观的原因不外乎国家统一,经济日益繁荣,国力空前强大,民族自信心得到极大的满足。在这样的环境下,自然而然就成就了盛唐诗歌的这种美学风貌。然而这种令人震撼的气势之美并不是朝夕之间形成的,她是循序渐进的,经历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从初唐四杰,发出

3、壮美诗风的召唤开始,到诗人杨炯而后对这种壮美之风提出“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的具体要求,再到“雄笔壮词“及”健举“之气成为时代风尚,成为盛唐气象的先声,进入盛唐,在继承”汉魏“风骨及”四杰“的基础上,诗歌的”悲壮雄浑“已经浑然天成了。”很多人一提起盛唐诗就会立马想到诗仙李白、诗圣杜甫或者是诗豪白居易这些鼎鼎大名的诗人,很少人会想到张九龄。其实张九龄对盛唐诗歌的开启有着重大的意义,他是初盛唐时期的一位大诗人他的诗内涵丰富,气势深厚,富有盛唐的时代气息;艺术上,有着盛唐诗美的兴象玲珑的意境也相对成熟,基本具备了盛唐气象的特征,换而言之,他的诗是初唐诗与盛唐诗的分界点,初步实现了初唐到盛唐的

4、诗歌转变,开启了盛唐诗风。例如他的名作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月,竟夕起相思。”这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是作者背井离乡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而写的。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成为千古佳句。另外他还作有一首五言寓言诗感遇.孤鸿海上来,其中有一句“孤鸿海上来,池湟不敢顾“,这些名句看起来平淡无奇,浅显易懂,辞藻朴实,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1现在我们再来说说盛唐诗的代表人物李白,我想若谈盛唐诗没有人愿意错过他,他的豪放激情、豪侠气概、非凡的抱负集中代表了盛唐诗歌昂扬奋发的典型音调。“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样

5、的雄浑奔放,既体现了当下的美学风貌,也体现了李白强烈的自我意识。”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粟,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这是李白激昂的政治热情,受到现实的冲撞是,由失意转化为怀才不遇的悲愤狂歌,“人生得意需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他用痛快淋漓的饮酒诗,来排遣怀才不遇的忧愁,这是他雄浑,悲壮的表现。终其一生,他都在一浓烈淳朴的赤子之心讴歌理想的人生,以满腔的热血拥抱整个世界,在现实中失意,在失意中高扬亢奋。如果说理想色彩是盛唐一代诗风的主要特征,那么,李白是以更富有展望的理想歌唱走在了时代的前沿。李

6、杜诗篇万口传。说完李白就要说杜甫了,后人评价这俩个人都是不相上下的,所以总把这两人放在一起谈论,杜甫的诗也确实将当时的时代的悲壮雄浑的风格体现的淋漓尽致,而又带有愤世嫉俗,爱国爱民的色彩。“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是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是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感,也是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古今七言律诗之冠登高中的名句,是老诗人面对极端困窘的境地,引发身世飘零的感慨,然而越是困苦,诗越是慷慨激昂、动人心弦。”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是战

7、争的悲壮凄凉,也是哀民之不幸。杜甫就是这样一个生在乱世,努力向上,世乱心不乱的人,时事铸就英才,它铸就了一个拥有着悲壮豪情,侠义悲悯的灵魂,成就了一代悲壮雄浑的诗魂。然而,在战乱的时期,最能打动人的内心最深处的就是边塞诗。李欣的“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古从军行)荒芜的边关,胡儿的哀伤,这是战地的艰苦,百信的苦难;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起楼兰终不还。”(从军行)不破敌军不还乡,这是将士坚定的决心;李白的“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为应闲。”(关山月)这是家人对远在边关的亲人的思念;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出塞

8、)无休止的战争啊!使多少人抛亲离乡,暴尸边疆,这是诗人深沉的痛诉;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极尽豪华气派,尽情尽致,乐而忘忧,豪放旷达,以乐景,抒悲情;高适的“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燕歌行)勾划凄凉场面,2把装饰战斗不止的英勇悲壮烘托的更为强烈;岑参的“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军屯在轮台北。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剑河风急云片阔,沙口

9、石冻马蹄脱。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全诗手法多样,结构严谨,抑扬顿挫,情调激昂,充满浪漫主义激情和边塞生活的气息,生动反映了盛唐时期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等等等等 盛唐的边塞诗人很多,边塞诗作更多,而且诗风各异,但都共同体现了盛唐诗风雄浑悲壮刚毅之美,这种闳肆博大的时代精神,更是诠释了其雄浑悲壮的美学风貌。二意境美生动传神黑格尔在美学中曾说:“诗歌是一个伟大心灵和伟大胸襟的想象,他用图画般的明确的感性表象去了解和创造观念和形象,显示出人类的最深刻,最普遍的旨趣。”黑格尔认为,在诗歌创作上,心灵的方面和感性的方面必须统一起来,感

10、性的东西和心灵的东西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朱光潜先生在他的诗论中也说,诗的生命在情趣。而每个人又有着不同于他人的个性,所以每个人的诗趣亦是有所不同,而诗趣则体现出诗的“艺术性”。诗趣,即是指诗的美感,诗的态度,然而最重要的就只有一个字真,只有体现了一种“真”的意境与情趣,不论是“谐”是“悲”,这样的诗都是能打动人心的。盛唐诗人崇尚清真诗风,讲究清真自然,诗人作诗往往有感而发,兴之所至,苦痛淋漓,意与境统一,因而动人。他们作诗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为了抒发自己难以遏制、亟待宣泄的情感,这就是为什么盛唐的诗歌总是那么精妙,它是一种带着浓烈情感、壮阔气势、刚健清新的格调而又自然流露出率真的美。这种美,在

11、盛唐诗歌中比比皆是。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要说这首诗,实在是找不出哪个字能被称之为诗眼的,且诗的用词造句,描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其平淡无奇。然而它妙就妙在这平淡无奇,自然和谐,一平淡自然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人、情、景融为一体,因而使诗冲满美的艺术魅力,表面平淡,实则内有乾坤,独具匠心,妙手回天。另一首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被雨水洗涤过的松林,一尘不染,青翠欲滴;山石显得格外晶莹;月光也像被洗涤过一样,明亮皎洁;山雨汇成股股清泉顺着

12、石板、山涧蜿蜒而下,发出清悦的欢唱。“照”与“流”,3一上一下,一静一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让人感受着大自然的脉搏,让人觉得自己也被净化了一般。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融为一体,创造出如诗画般纯美意境。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诗中的意境不可言而可意会,其中的情趣亦是只能于诗的意境而体之。再比如他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首诗描写的是春雨降临,万物复苏。光读这首诗就能感觉到四处洋溢着诗人喜悦的情感,但诗中却没有一个喜字,这实乃以文传神。以“潜”拟人,摹春雨夜来悄无声息、无影无踪的情态,颇具情趣。以“润”传神,准确而生动的写

13、出了春雨润物,静默无声的特点。形情兼备,精神独妙。白居易的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通俗易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大林寺桃花)“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这几句诗都可以说是很浅显的,但读出来却又唇齿留香,这就是所谓的诗的“情”诗的“态”,诗的美感。真实是诗歌的生命,也是意境的生命。意境真实,才能有力量,才能感人。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首诗看似平淡,却内蕴丰富。前两句写游子重回故乡,淡淡叙述中含有不可言喻的兴奋激动,但又感叹时光飞逝,鬓毛疏落。

14、三四句写的是富于戏剧的儿童笑问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淡淡一句,却让诗人不知所措,无言以对。就是这首简短的诗,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真是不造作,千百年来引起人们心灵的震撼。有的时候,意境除了诗人在诗中给我们营造的,另外的则要靠我们自己去思索,去想象,去品味,而这样的诗总是余味无穷,就像是电影的空镜头,内里蕴含作者及其复杂深沉而又不去言说的情感。如杜甫的赠李白:“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这首诗是李白遭奸人所害,被赐金放还时与杜甫有幸相会,杜甫与他情志相投,遂作此诗赠与李白。此诗表面看是杜甫规劝李白,实则有言外之意。李白藐视权贵,不为统治者所赏,沦落漂泊,

15、虽雄心万丈,却无力为之,有济世之才,却无处施展。杜甫赞叹之余,扼腕之情,油然而生。遂作此诗,表达愤懑之情,用反诘的语气,发出似在埋怨,实则不平的询问。而这,需要身入其中细细品味。情意情意,有情才能会意,所以说,“情”和“意”是分不开的,诗歌中也是如此。盛唐诗歌因其特殊的背景,诗歌也体现出情感丰富,刚柔并济的特点。盛唐诗歌阳刚壮阔,气势磅礴,又不失阴柔多情,二者的和谐统一,使得诗歌内蕴无穷,展现出诗人情感多样且丰富。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4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萧瑟的秋天在诗人的笔下变得有声有色,

16、气势恢宏。而这其中引发出的感慨更是动人,这不仅仅是写自然的秋,更是诗人对人生之秋的伤怀。诗人用风、天、猿、渚、沙、鸟等景物,并以急、高、哀、清、白、飞等词修饰,指明了节序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然而从萧瑟的景物和深远的意境中,则察觉出诗人壮志难酬的感慨之情和悲凉心境。“百年多病独登台”,诗人已到迟暮之年,病痛缠身,痛苦之情可想而知。一生坎坷,老来举目无亲的孤独感也使诗人倍感心酸。然而诗人已老,已经无力建功立业,只能借酒消愁,这样一个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的情操,变跃然纸上。有这样的“情”这样的“意”,便写出了不朽名作。结 论盛唐诗歌的美学造诣,已是一个难以超越

17、的巅峰,其中的奥妙之处、精华之所在轻易论不完全。后代有太多太多的学者研究盛唐诗歌美学的方方面面,例如它的流派,代表人物,风格,意象,意境等等等等,但也并不能说就能把它研究完全、透彻。以上只是就一些颇具代表性的诗人及其作品简单分析,分别论述盛唐诗歌在气势和意境这两个大的方面的美学风貌,也是盛唐的整体的美学风貌。虽然事实上,盛唐诗歌的美并不仅仅限定于此,还有很多值得我们继续研究,深入剖析。另外,盛唐时期出现的诗人很多,诗坛群英荟萃,除了我们现在所能熟知的诗人外,还有很多诗人诗作不被世人所知,有的留名不留作或是只留下很少作品,有的留作不留名,世人只知这是一篇绝世佳作,然而却不知是何人所作,这也确实是

18、让人遗憾的地方。但是不管怎样,他们都自觉将这两大美学风格统一起来,那就是一种散发着雄浑悲壮气势而又生动传神的意境艺术。参考文献1雷恩海 杜甫的夔州七律与盛唐气象 甘肃社会学科 20042魏攀 浅论唐代边塞送别诗的美学特征 安徽文学(品论研究)20085注释(另起一页,居中小三号黑体,“注释”两字中间空两格)注释内容(五号宋体)(要求:注释的有无,根据对文章中词汇、内容、引文出处等是否要做说明而定。)6附录(另起一页,居中小三号黑体,“附录”两字中间空两格)(要求:附录的有无,根据说明书(设计)情况而定,内容一般包括正文内不便列出的冗长公式推导、符号说明(含缩写)、计算机程序等。附录中有程序源代码的因篇幅限制可酌情考虑内容的字号。)附录内容(五号宋体)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数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