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资料.pdf

上传人:蓝**** 文档编号:90992949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39.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习资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复习资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习资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习资料.pdf(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药学复习资料总论学习要点总论学习要点一、名词解释:1、中药中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或答,按中医理论应用的药物。2、中药学中药学:指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及应用方法等知识的一门学科。3、临床中药学:是以临床安全、有效、合理使用中药为目的,主要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临床应用的一门二级学科。4、道地药材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优质纯真药材的专用名词,它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即:具有地方特色质量优良的药材即:具有地方特色质量优良的药材。5、炮制: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前的必要加工

2、处理过程。6、水飞水飞:借药物在水中的沉降性质分取药材极细粉末的方法。7、炙法:将药物与液体辅料拌炒的炮制方法。8、煅法:将药物用猛火直接或间接煅烧,使质地松脆,易于粉碎,便于有效成分的煎出,以充分发挥疗效。9、煨法:利用湿面粉、湿纸或黄泥包裹药物,置热火灰加热至面或纸焦黑、或泥巴焦枯为度,可减轻药物的烈性、副作用或加强止泻的作用。10、淬法:将药物煅烧红后,迅速投入冷水或液体辅料中使其酥脆的方法。11、燀法:将药物快速放入沸水中短暂潦过,立即取出的一种方法。12、四气四气:亦称四性,指的是药物寒热不同的性质,具体内容包括寒、热、温、凉、平。13、五味五味:是指药物的滋味,具体内容包括辛、甘、

3、酸、苦、咸、涩、淡。14、归经归经:表示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归是药物作用的归属,经是脏腑经络的概称。15、升降浮沉升降浮沉:反映药物作用的趋向性,升浮指上升、发散,即向上向外的作用趋向,沉指收敛泄利,降指下降,即向下向内的作用趋向。16、毒性:狭义的毒是指药物对人体的损害性,广义的毒是指一切药物的总称或药物的偏性。17、配伍: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地将两味以上的药物配合同用。18、单行:单用一味药来治疗某种病情单一的疾病。(不是配伍)19、相须相须: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以增强其原有疗效。20、相使相使:性能功效方面有某种共性的药物配合应用,以一药为主,另一药

4、为辅,辅药能提高主药的疗效。21、相畏相畏: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22、相杀相杀: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23、相恶相恶: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的功效降低,甚至丧失。24、相反: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25、剂量:是指每一味药的成人一日量。26、烊化:用热的汤药将胶质类药物以及不宜煎煮的药物不宜煎煮的药物熔化的方法,如阿胶、饴糖。二、问答:1 1、六本本草著作的作者、成书年代、内容及价值。、六本本草著作的作者、成书年代、内容及价值。神农本本草经草经简集注称 本经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李勣、苏作者托名神农陶弘景经史

5、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唐慎微本草纲本草纲目简称目拾遗纲目简称纲目拾遗李时珍赵学敏成书年代东汉末年内容载药 365种(植物药 252,动物药67,矿物药 46)价值(1)我国现存的第一部本草(药学)专著;(2)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的基础;(3)所载药物朴实有验,历用不衰(如麻黄平喘,黄连止痢等);(4)被奉为中医四部经典之一;(5)首创三品分类法2 2、中药炮制的目的有哪些?、中药炮制的目的有哪些?梁代载药 730种敬等 23人唐朝载药 844种,新增114 种宋代载药1558种,新增476 种,附方3000余首文献,集宋以前本草学之大成,是一部完整流传的最早的综合性本草(1)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

6、类,又创诸病通用药;(2)总结了魏晋以来300 年间的药学成就(1)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2)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3)图文并茂;(4)流传甚广,影响中外明代载药1892种,新增374 种52 卷,16部(纲)60目(类)(1)集我国 16 世纪前药学成就之大成;(2)完备了自然属性分类法;(3)“虽为医书,实概万物”被称为东方百科全书;(4)流传甚广,影响中外(有30多种译本)清代载药 921种,新增716 种(1)对本草纲目的错简之处作出了重要的补充和订正;(2)新增的金钱草、鸦胆子、胖大海等药物有很高的实用价值(1)、减毒减毒:即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

7、;(2)、增效增效:即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3)、改变性能改变性能:即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适应病情的需要;(4)、改变性状改变性状:即改变药物的某些性状,便于贮存和制剂;(5)、纯净药材纯净药材:保证药材品质和用量准确。3、中药炮制的方法有哪些?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制法4 4、中药性能的内容有哪些?、中药性能的内容有哪些?即四气四气(寒、热、温、凉、平);五味五味(辛、甘、酸、苦、咸、涩、淡);升降浮沉升降浮沉、归经归经、毒性。毒性。5 5、中药治病的基本作用和基本原理是什么?、中药治病的基本作用和基本原理是什么?基本作用:(1)祛除病邪,消除病因;(2)扶正固

8、本;(3)协调脏腑经络机能;(4)纠正阴阳偏盛偏衰,达到阴平阳秘的正常状态。基本原理:以偏纠偏。6、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确定的依据是什么?(1)四气:药性的寒热温凉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它与所治疗疾病的性质是相对而言的;(2)五味:主要根据若干功效的作用特点,并结合其滋味而确定的,真实滋味+功能滋味;(3)归经:从脏腑经络为基础,以所治病证为依据总结的;(4)升降浮沉:是从用药后引起的病势变化概括出来的,而且是与病势趋向相反的。7 7、五味的作用有哪些?、五味的作用有哪些?辛能散能行;甘能补能缓能活;酸能收能涩;苦能泄能燥能坚;咸能下能软;淡能

9、渗能利8、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有哪些?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有哪些?(1)气味:性温热、味辛甘者,多升浮;性寒凉,味酸苦咸涩者,多沉降。(2)质地:质轻者,如植物的花、叶、皮、枝,多升浮;质重者,如果实,矿物、贝壳等,多沉降。特殊情况,如旋覆花、番泻叶质轻主沉降;蔓荆子、苍耳子虽为果实主升浮。(3)炮制: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水炒则下行。(4)配伍:在复方中,性质升浮的药物,与较多的沉降药配伍时,其升浮之性可受到一定的制约;反之,性属沉降的药物与较多的升浮性质的药物同用,则其沉降之性亦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9 9、配伍的目的是什么?、配伍的目的是什么?(1)增强药物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10、2)降低毒副作用(3)适应复杂病情的需要1010、中药七情的内容有哪些?、中药七情的内容有哪些?或问:中药的配伍方法有哪些?中药的配伍方法有哪些?或问:中药配伍的临床意义是什么?或问:试述中药配伍中增效和减毒的配伍方法是哪些?(1)单行(不是配伍不是配伍):单用一味药来治疗某种病情单一的疾病;(2)相须:两种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功效;(3)相使:一药为主,另一药为辅,辅药可提高主药的功效;(4)相畏: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被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5)相杀:一种药物能够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6)相恶: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7)相反:两种药物同用能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

11、。11、“十八反十八反”、“十九畏十九畏”有哪些内容?十八反: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十九畏: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巴豆豆性烈最性烈最 为为上上,偏与牵偏与牵 牛牛不不顺顺情。丁香莫情。丁香莫 与郁金见与郁金见,牙硝难合,牙硝难合 京三棱。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人参 最怕最怕 五五灵脂灵脂。官桂善官桂善 能能调冷气,调冷气,若逢石脂若逢石脂 便相欺。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依。(1)巴豆畏牵牛(2)丁香畏郁金(3)牙硝畏三棱(4)官桂/肉桂畏赤石脂(5)人参畏五灵脂12、确定剂量的依据是什么?

12、(1)药物方面(2)应用方面(3)患者方面(4)与环境、季节、气候、地域等有关。13、中药特殊的煎煮方法有哪些?举例说明。(1)先煎先煎:a.矿物类药 b.贝壳类药 c.动物角 d.甲 e.有毒药,久煎可降低毒性,安全用药(2)后下后下:a.久煎其有效成分易于挥发而降低药效 b.有效成分不耐煎煮,久煎容易破坏的药(3)包煎包煎:a.毛状物对咽喉有刺激性,或易漂浮于水面不便于煎煮的药物(如辛夷旋覆花)b.药材呈粉末状及煎煮后容易使煎液浑浊的药(如海金沙、蒲黄、五灵脂)c.药液粘稠不便于滤取药汁的药(如车前子)(4)另煎:某些贵重药材(5)溶化溶化(烊化):胶类药物?(如阿胶、鹿角胶)(6)冲服:

13、a.入水即化的药 b。液体类药 c.加水磨取药汁的药 d.为了提高疗效的药 e.名贵药材为防止散失 f.难溶于水的药物(7)泡服:避免入煎剂破坏有效成分,用开水浸泡即可解表药学习要点解表药学习要点1掌握解表药的含义、功效、主治、分类。含义:以发散表邪为主要功效,治疗表证的药物,称为解表药功效:发散表邪(发散风寒、发散风热)主治:表证(风寒表证、风热表证)分类:发散风寒药,发散风热药2功效比较:麻黄桂枝、荆芥防风、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柴胡升麻麻黄:平喘止咳,利水消肿,发汗解表桂枝:温通经脉,温助阳气荆芥:透疹,消疮,炒炭止血,祛风解表防风:祛风湿止痛,止痉,止痒薄荷:疏散风热 清利头目,疏肝解

14、郁,利咽牛蒡子:透疹 解毒消肿,滑肠通便桑叶:疏散风热 清肺润肝,疏散风热力强,平抑肝阳菊花:清肝明目 清热解毒,平肝清肝力强柴胡:退热,疏肝解郁,治内脏下垂升麻:发表升阳 透疹,清热解毒,治内脏下垂葛根:止泻,透疹,生津止渴,治脾虚泄泻3综合比较:麻黄、桂枝、荆芥、羌活、薄荷均治疗表证,临床怎样区别使用?麻黄:发汗解表风寒表证,主治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证桂枝:发汗解表风寒表证,表实无汗,表虚有汗,阳虚受寒均可使用荆芥:祛风解表外感表证,风寒,风热,风湿均宜羌活:解表散寒风寒表证,善治风寒夹湿的表证薄荷:疏散风热风热表证及温病卫分证4炮制前后功效变化:荆芥荆芥炭荆芥生用发表、透疹、消疮;炒炭用止血

15、5品种:菊花。黄菊:疏散风热;白菊:清肝平肝6细辛的用法用量和使用注意。小毒。煎服 13g;散剂 0.51g。阴虚阳亢头痛、肺燥伤阴干咳者忌用,不与藜芦同用7特殊用法:薄荷后下,香薷冷服,辛夷包煎,麻黄生用与炙用,紫苏不宜久煎,牛蒡子炒用,葛根生用煨用。8理解“防风为风药中的润剂”、“香薷乃夏月之麻黄”。防风微温而不燥,药性平和,祛风而不伤阴,并非可以滋润9别名:牛蒡子(大力子)、辛夷(木笔花)、蝉蜕(蝉衣、虫蜕)10其他:透疹药:荆芥、薄荷、蝉蜕、葛根、升麻、牛蒡子解表疏肝药:柴胡、薄荷通鼻窍药:白芷、细辛、辛夷、苍耳子升阳药:柴胡、升麻、葛根解表又祛风湿药:防风、藁本、羌活、苍耳子解表解毒

16、药:菊花、牛蒡子、升麻清热解毒药小结清热解毒药小结1、温热病用药:金银花金银花,连翘连翘,穿心莲,大青叶,板蓝根板蓝根,青黛,贯众2、肿用药:乳痈(蒲公英蒲公英);肺痈(鱼腥草鱼腥草);肠痈(大血藤,败酱草);疔疮(紫花地丁)3、痢疾用药:白头翁白头翁,马齿苋,金银花,黄连,葛根4、咽喉肿痛用药:热毒咽痛(板蓝根、射干、山豆根、牛蒡子);痰热咽痛(射干射干);风热咽痛(薄荷、牛蒡子、蝉蜕、马勃)5、蛇毒用药(半边莲、重楼、紫花地丁、白花蛇舌草);梅毒用药(土茯苓);肿瘤用药(白花蛇舌草、重楼、半枝莲、山慈菇);病毒疣用药(鸦胆子、野菊花)清热药学习要点清热药学习要点1掌握清热药的含义、功效及分

17、类、主治。含义:以清解里热为主要功效,治疗里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药。功效:清里热(清热泻火,清热燥湿,清热凉血,清热解毒,清虚热)分类:清热泻火药,清热燥湿药,清热凉血药,清热解毒药,清虚热药主治:里热证2清热的特点:清肺热(黄芩、石膏、知母、芦根、天花粉、鱼腥草、败酱草、地骨皮)清胃热(黄连、石膏、知母、芦根、天花粉)清心火(黄连、栀子、连翘、木通、通草、淡竹叶)清肝火(夏枯草、草决明、龙胆、桑叶、菊花、木贼草、谷精草、密蒙花)泻肾火(知母、黄柏)卫分证(疏散风热药,薄荷、牛蒡子、金银花、连翘等)气分证(清热泻火药,石膏、知母等)营、血分(清热凉血药,生地、玄参等)阴分热(清虚热药,青蒿、地

18、骨皮等)3 3配伍配伍:清虚热药养阴药。4功效比较:石膏知母石膏知母、金银花连翘金银花连翘、黄芩黄连黄柏黄芩黄连黄柏、生地玄参生地玄参、丹皮赤芍丹皮赤芍、黄连胡黄连、柴胡银柴胡、银柴胡胡黄连、青蒿地骨皮青蒿地骨皮、地骨皮牡丹皮地骨皮牡丹皮。石膏石膏:煅后外用收湿敛疮,偏于清解煅后外用收湿敛疮,偏于清解,清热泻火清热泻火知母知母:养肺胃肾阴,偏于清润养肺胃肾阴,偏于清润金银花金银花:清热解毒清热解毒 凉血止痢,清热解暑,解表力强凉血止痢,清热解暑,解表力强连翘连翘:疏散风热疏散风热 消痈散结,清心利尿,长于清心火消痈散结,清心利尿,长于清心火黄芩黄芩:清热燥湿清热燥湿 凉血止血,清热安胎,清肺热

19、凉血止血,清热安胎,清肺热黄连黄连:清心除烦,清胃止呕清心除烦,清胃止呕黄柏黄柏:泻火解毒泻火解毒 退虚热退虚热生地生地:清热凉血清热凉血 止血,滋阴凉血力强止血,滋阴凉血力强玄参玄参:养阴生津养阴生津 泻火解毒,软坚散结泻火解毒,软坚散结丹皮丹皮:清热凉血清热凉血 退虚热,凉血力强退虚热,凉血力强赤芍赤芍:活血化瘀活血化瘀 清肝火,活血止痛力强清肝火,活血止痛力强青蒿青蒿:清虚热清虚热 解暑,除疟,清湿热解暑,除疟,清湿热,除骨蒸除骨蒸地骨皮地骨皮:凉血凉血 清肺降火,生津止渴清肺降火,生津止渴牡丹皮牡丹皮:清热凉血清热凉血 退无汗之骨蒸,活血化瘀退无汗之骨蒸,活血化瘀地骨皮地骨皮:退虚热退

20、虚热 退有汗之骨蒸,清肺降火,生津止渴退有汗之骨蒸,清肺降火,生津止渴5综合比较:泻痢泻痢用药(葛根、白头翁、黄连、金银花);咽痛用药;痈肿用药;安胎安胎用药(黄芩、紫苏);呕吐用药(生姜、黄连、芦根)。6炮制与剂量:石膏(生用、煅用);石膏(1560g)。7用法:石膏(先煎)石膏(先煎);青蒿、鱼腥草(不宜久煎)青蒿、鱼腥草(不宜久煎);鸦胆子(包后用或饭后用)。8别名:金银花(二花、忍冬花)金银花(二花、忍冬花);重楼(蚤休、七叶一枝花、草河车);玄参(元参)玄参(元参);射干(开喉箭、乌扇)射干(开喉箭、乌扇);大血藤(红藤、活血藤);蒲公英(黄花地丁);决明子(草决明)决明子(草决明)

21、;天花粉(瓜蒌根);地骨皮(枸杞根皮)。泻下药学习要点泻下药学习要点1 1掌握泻下药物的含义,功效,分类和主治。掌握泻下药物的含义,功效,分类和主治。含义:以引起腹泻,或滑利大肠,促使排便为主要功效,治疗便秘及其他肠胃积滞、水饮内停等里实证的药物功效:泻下分类:攻下药,润下药,峻下逐水药主治:便秘及其他肠胃积滞或水饮内停等里实证2 2常规配伍:泻下药配伍行气药。常规配伍:泻下药配伍行气药。3特点:攻下 强有形实邪(燥屎)胃肠积滞(便秘)润下 弱虚实夹杂峻下 体内积水(水肿)峻有形实邪(水)4功效比较:大黄芒硝大黄芒硝、大黄栀子大黄栀子、大黄巴豆、火麻仁郁李仁、甘遂大戟芫花大黄大黄:解毒,凉血,

22、止血,活血化瘀,清利湿热解毒,凉血,止血,活血化瘀,清利湿热,清热泻下通便清热泻下通便芒硝芒硝:润燥软坚润燥软坚大黄大黄:泻火解毒泻火解毒 泻下攻积,活血化瘀泻下攻积,活血化瘀,凉血止血凉血止血栀子栀子:清利湿热清利湿热 清心除烦,外用消肿止痛清心除烦,外用消肿止痛5大黄大黄、芒硝、巴豆、甘遂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大黄大黄:煎服,515g。生用泻下力强,久煎则泻下力减弱,如汤剂应后下,或泡服;酒炙大黄偏于活血;大黄炭偏于止血。芒硝:溶化后服,不入煎剂,孕妇禁用,不与三棱,硫磺同用(十九畏)。甘遂:入丸散,每次 0.51g,有效成分难溶于水,故不入煎剂,宜醋制减毒,虚弱者及孕妇忌用,反甘草。6处

23、方用名:大黄(生大黄、酒大黄、大黄炭)。芒硝(皮硝、朴硝、牙硝、芒硝、玄明粉)7别名:大黄(将军、锦纹)、牵牛子(二丑)大黄(将军、锦纹)、牵牛子(二丑)。8大黄既治便秘,又治泻痢,为什么?异病同治,证(积滞)相同。附题目:葛根、黄连、白头翁、金银花、大黄均能治疗泻痢,临床上怎样区别使用?附题目:葛根、黄连、白头翁、金银花、大黄均能治疗泻痢,临床上怎样区别使用?答:葛根:升阳止泻脾虚泄泻,热泄热痢(脾气虚);黄连:清热燥湿湿热痢疾;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热毒血痢,治痢疾要药;金银花: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热毒血痢;大黄:泻下攻积积滞泻痢祛风湿药学习要点祛风湿药学习要点1 1掌握祛风湿药的含义、

24、功效、分类和主治。掌握祛风湿药的含义、功效、分类和主治。含义:以祛风湿为主要功效,治疗痹症的药物,称为祛风湿药。功效:祛风湿分类:祛风湿散寒,祛风湿清热,祛风湿强筋骨主治:痹症(1)风痹(行痹):关节游走性疼痛(2)寒痹(痛痹):关节疼痛剧烈,痛有定处,遇寒加重,得温则减(3)湿痹(着痹):关节疼痛,重着,麻木不仁(4)热痹:关节红肿热痛(5)痹症兼肝肾亏虚:痹症伴有腰膝酸软,脚弱无力等证2特点:湿痹(木瓜、苍术、薏苡仁);行痹(威灵仙、蕲蛇);热痹(防己、秦艽);寒痹(川乌、草乌);痹证兼肝肾不足(五加特点:湿痹(木瓜、苍术、薏苡仁);行痹(威灵仙、蕲蛇);热痹(防己、秦艽);寒痹(川乌、草

25、乌);痹证兼肝肾不足(五加皮、桑寄生、狗脊);上半身痹痛(羌活);下半身痹痛(独活)。皮、桑寄生、狗脊);上半身痹痛(羌活);下半身痹痛(独活)。3功效比较:羌活独活羌活独活,桑寄生五加皮桑寄生五加皮,防风秦艽,防风防己。羌活羌活:祛风湿祛风湿 性燥热,发散力强。长于祛上半身风湿痹痛。治头痛因于风寒性燥热,发散力强。长于祛上半身风湿痹痛。治头痛因于风寒,止痛止痛独活独活:解表解表 性缓和,发散力弱。长于祛下半身风湿痹痛。治头痛因于少阴性缓和,发散力弱。长于祛下半身风湿痹痛。治头痛因于少阴桑寄生桑寄生:补肝肾养血安胎补肝肾养血安胎,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五加皮五加皮:利水消

26、肿利水消肿防风:祛风解表、止痉、止痒,祛风湿止痛(“风药中润剂风药中润剂”)秦艽:舒筋活络、退虚热、清湿热防风:祛风解表,止痉、止痒,祛风湿止痛防己:利水消肿4品种:防己(汉、木)防己(汉、木)木防己有毒不使用;五加皮(南、北);五加皮(南、北)5 5特殊功效:威灵仙(消骨鲠)特殊功效:威灵仙(消骨鲠)6配伍禁忌:乌头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乌头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化湿药学习要点化湿药学习要点1掌握化湿药的含义、功效和主治。掌握化湿药的含义、功效和主治。含义:化湿运脾为主要功效,治疗湿阻脾胃证的药物,称化湿药功效:化湿(运脾)主治:湿阻脾胃证(湿浊内阻,脾为湿困,运化市场,

27、症见脘腹痞满,呕吐泛酸,大便溏薄,食少体倦,口甘多涎,舌苔白腻等)2 化湿:气味芳香,芳香化湿。如藿香、佩兰、砂仁、豆蔻燥湿:苦能燥湿(苦寒、苦温)。如苍术、厚朴性燥而无苦味,化湿力强,也称燥湿。如草果、草豆蔻3本章药物的特殊用法:后下,或不宜久煎。4功效比较:藿香佩兰藿香佩兰、藿香香薷、厚朴苍术厚朴苍术、砂仁豆蔻藿香藿香:止呕,偏解表止呕,偏解表,化湿解表化湿解表佩兰佩兰:偏化湿偏化湿苍术苍术:健脾,祛风湿,解表,明目,湿阻中焦要药健脾,祛风湿,解表,明目,湿阻中焦要药,苦温燥湿苦温燥湿厚朴厚朴:行气,平喘,消胀要药行气,平喘,消胀要药砂仁:化湿行气 偏于行气。安胎、止泻。治在中下焦豆蔻:温

28、中止呕 偏于化湿止呕。治在中焦5综合比较:止呕(生姜、紫苏、黄连、藿香、砂仁)止呕(生姜、紫苏、黄连、藿香、砂仁)安胎(紫苏、黄芩、砂仁、桑寄生)安胎(紫苏、黄芩、砂仁、桑寄生)附题目:生姜、紫苏、黄连、藿香、砂仁、吴茱萸均能止呕,临床上怎样区别使用?附题目:生姜、紫苏、黄连、藿香、砂仁、吴茱萸均能止呕,临床上怎样区别使用?答:生姜:温中止呕胃寒呕吐,为“呕家圣药”;紫苏:行气宽中止呕脾胃气滞呕吐;黄连:清胃止呕胃热呕吐;藿香:化湿呕吐湿阻中焦呕吐,为湿浊中焦呕吐之要药;砂仁:化湿行气、温中止呕湿阻中焦、脾胃气滞及胃寒呕吐;吴茱萸:疏肝温中止呕呕吐吞酸,尤宜于胃寒肝乘者。利水渗湿药学习要点利水

29、渗湿药学习要点1 1掌握利水渗湿药的含义、功效、分类和主治。掌握利水渗湿药的含义、功效、分类和主治。含义:通利水道,渗泄水湿,治疗水湿内停病证的药,称利水渗湿药。功效:利水渗湿。分类:利水消肿、利尿通淋、利湿退黄。主治:水湿内停病证(小便不利、水肿水肿、泄泻、痰饮;淋证淋证;黄疸黄疸、湿疮带下、湿温等)2 2治疗淋证药物的特点:热淋(车前子、金钱草、滑石、木通、瞿麦等);石淋(滑石、金钱草);膏淋(萆薢);血淋(石韦);诸治疗淋证药物的特点:热淋(车前子、金钱草、滑石、木通、瞿麦等);石淋(滑石、金钱草);膏淋(萆薢);血淋(石韦);诸淋涩痛(海金沙)。淋涩痛(海金沙)。3功效比较:茯苓薏苡仁

30、、车前子滑石、金钱草海金沙、大黄虎杖茯苓薏苡仁、车前子滑石、金钱草海金沙、大黄虎杖。茯苓茯苓:宁心安神宁心安神,利水渗湿,健脾止泻利水渗湿,健脾止泻薏苡仁薏苡仁:清热排脓,除痹清热排脓,除痹车前子车前子:渗湿止泻,清肺止泻,清肝明目渗湿止泻,清肺止泻,清肝明目,利尿通淋利尿通淋滑石滑石 清热解暑,外用收湿敛疮清热解暑,外用收湿敛疮金钱草金钱草 长于化石,利湿退黄,解毒消肿长于化石,利湿退黄,解毒消肿,利尿通淋利尿通淋海金沙海金沙 长于止痛长于止痛大黄大黄 清热解毒,泻下通便清热解毒,泻下通便 泻火,凉血止血泻火,凉血止血虎杖虎杖 利湿退黄,活血化瘀利湿退黄,活血化瘀 祛痰止咳祛痰止咳4特殊功效

31、:川木通、通草(通乳)5特殊用法:包煎(车前子、滑石、海金沙)包煎(车前子、滑石、海金沙)6品种:木通(关木通、川木通、木通);木通与通草的古今名称问题。7综合比较:力量 途径 临床应用 是否常用水肿 峻下逐水药 峻猛 通过腹泻使水液从大便排出 体内积水 不常用利水消肿药 平和 使水液从小便排出 皮肤水肿 常用8湿湿邪的治法及相对应的药物:解表祛湿风寒夹湿的表证(羌活、独活、苍术)祛风湿风湿痹证(独活、威灵仙、木瓜、防己、桑寄生)化湿湿阻脾胃证(藿香、佩兰、砂仁、豆蔻)燥湿 苦味药 苦温燥湿寒湿中阻证(苍术、厚朴)苦寒燥湿湿热证(黄芩、黄连、黄柏)化湿药中偏于温燥,作用强者寒湿中阻证(草豆蔻、

32、草果)利水渗湿水湿内停证。利水消肿水肿(茯苓、薏苡仁、猪苓、泽泻)利尿通淋淋证(车前子、滑石、金钱草)利湿退黄黄疸(茵陈、金钱草、虎杖、大黄、栀子)温里药学习要点温里药学习要点1掌握温里药的含义、功效和主治掌握温里药的含义、功效和主治。含义:以温散里寒为主要功效,治疗里寒证的药物称为温里药。又称祛寒药。功效:温里祛寒止痛。主治:里寒证实寒证:(外寒直中脏腑经络)尤宜用于里实寒证虚寒证:(阳气不足、阴寒内生)外寒直中脾胃或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舌淡苔白温中散寒止痛;寒凝肝脉:少腹冷痛,寒疝腹痛或厥阴头痛等暖肝散寒止痛;肾阳亏虚证:阳痿宫冷,腰膝冷痛,夜尿频多,滑精遗尿温肾阳、补命门之火;

33、心肾阳虚:心悸怔忡,畏寒肢冷,小便不利,肢体浮肿温阳通脉;肺寒痰饮:痰鸣咳喘,痰白清稀,舌淡苔白滑温肺化饮;亡阳证:畏寒蜷卧,汗出神疲,四肢厥逆,脉微欲绝回阳救逆。2功效比较:附子干姜、附子肉桂、肉桂桂枝附子干姜、附子肉桂、肉桂桂枝、生姜干姜、干姜细辛。附子附子 补火助阳,功在上、中、下三焦,主入上下焦补火助阳,功在上、中、下三焦,主入上下焦回阳救逆、温里散寒回阳救逆、温里散寒干姜干姜 温肺化饮,功在中上二焦,主入中焦温肺化饮,功在中上二焦,主入中焦附子附子 回阳救逆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补火助阳、散寒止痛肉桂肉桂 温通经脉,引火归原,鼓舞气血生长温通经脉,引火归原,鼓舞气血生长肉桂肉桂

34、补火助阳,引火归原,鼓舞气血生长补火助阳,引火归原,鼓舞气血生长,散寒止痛、温通经脉散寒止痛、温通经脉桂枝桂枝 散表寒,助阳化气散表寒,助阳化气生姜 散表寒,止咳止呕,解毒,温中散寒,温肺干姜 散里寒,回阳救逆,化饮干姜 回阳救逆,止痛在中焦,温肺化饮、散寒止痛细辛 祛风通窍,止痛在上焦(头痛、牙痛)3特点:附子(温心、脾、肾,重在温心肾);干姜(温中为主,兼可温肺);肉桂(重在温肾);吴茱萸(重在暖肝,兼可温中),附子(温心、脾、肾,重在温心肾);干姜(温中为主,兼可温肺);肉桂(重在温肾);吴茱萸(重在暖肝,兼可温中),高良姜(重在止痛);丁香(重在止呕逆);小茴香(既暖肝又行肝气,既温中

35、又行脾胃气)。高良姜(重在止痛);丁香(重在止呕逆);小茴香(既暖肝又行肝气,既温中又行脾胃气)。4特殊功效:肉桂(引火归原、鼓舞气血生长)特殊功效:肉桂(引火归原、鼓舞气血生长)5特殊用法:附子(先煎久煎)附子(先煎久煎);肉桂(宜后下);吴茱萸(不宜长期大量使用)。6配伍禁忌:附子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肉桂畏赤石脂;丁香畏郁金。配伍禁忌:附子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肉桂畏赤石脂;丁香畏郁金。7请指出下列处方存在的问题:细辛 10g,附子 10g,石膏 10g,藿香 10g,甘遂 10g,大黄 10g,金银花 10g,车前子 10g,阿胶 10g,半夏 10g,二花 10g

36、煎服。细辛:有毒,量大;附子:用名,生附片先煎,炙附片同煎;石膏:用名,内服生石膏先煎,且量少;藿香:后下;甘遂:有毒,入丸散,每次 0.51g,不入煎剂;大黄:用名(生大黄,酒炙大黄,大黄炭);二花即金银花;车前子:包煎;阿胶:烊化;半夏:不与附子同用,且处方用名错。行气药学习要点行气药学习要点1掌握行气药的含义、功效和主治。含义:以行气为主要功效,治疗气滞证的药物,称为行气药。行气力强者叫破气药;功效:行气(行气调中、行气宽中、行气疏肝、行气宽胸、兴起消胀、行气止痛、行气除痞、破气散结、行气导滞等因作用部位、疗效特点和力量强弱的不同);主治:气滞证脾胃气滞:脘腹胀满疼痛、痞闷、纳差、大便失

37、调等大肠气滞:泻痢不爽、后重坠胀肝气郁滞:胁肋胀满疼痛,或见乳房胀痛,疝气疼痛,行经小腹胀痛及癥瘕积聚等胸中气滞:胸闷不舒2功效比较:陈皮青皮,木香香附。陈皮青皮,木香香附。青皮青皮:力强,善破肝郁气滞,散结消积。治在肝胃力强,善破肝郁气滞,散结消积。治在肝胃,行气行气陈皮陈皮:力缓,主行脾胃气滞,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治在脾肺力缓,主行脾胃气滞,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治在脾肺木香木香:健脾消食。善治脾胃大肠气滞健脾消食。善治脾胃大肠气滞 泻痢里急后重泻痢里急后重,行气、止痛行气、止痛香附香附:疏肝解郁,调经止痛,理气调中。主治肝郁气滞疏肝解郁,调经止痛,理气调中。主治肝郁气滞3特点:药性寒温:性

38、寒凉的行气药:枳实、枳壳、川楝子、青木香药性寒温:性寒凉的行气药:枳实、枳壳、川楝子、青木香力量强弱:破气药:枳实、青皮力量强弱:破气药:枳实、青皮作用部位:作用部位:肝(胆):青皮、香附、川楝子、荔枝核、佛手肝(胆):青皮、香附、川楝子、荔枝核、佛手脾胃、大肠:陈皮、枳实、枳壳、木香、薤白脾胃、大肠:陈皮、枳实、枳壳、木香、薤白4综合比较:泻痢用药:葛根、黄连、大黄、木香木香,白头翁。平喘:麻黄、厚朴、沉香沉香5别名:陈皮(橘皮、新会皮)、川楝子(金铃子)。6炮制与用法:木香(生用行气,煨用止泻);青皮香附(行气止痛醋制);川楝子(行气止痛炒用);沉香(后下或入丸散)。消食药学习要点消食药学

39、习要点1掌握消食药的含义、功效和主治。掌握消食药的含义、功效和主治。含义:以消化食积为主要功效,治疗饮食积滞的药物,称为消食药;含义:以消化食积为主要功效,治疗饮食积滞的药物,称为消食药;功效:消食化积;功效:消食化积;主治:食积证主治:食积证症见:脘腹胀痛,嗳气吞酸,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大便失常,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症见:脘腹胀痛,嗳气吞酸,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大便失常,脾胃虚弱,消化不良。2 2配伍:消食药配伍行气药。配伍:消食药配伍行气药。3消食特点:山楂(善于消化油腻肉食积滞);神曲(助金石贝壳类药物的消化,表证兼食积用之最宜)麦芽(用于米面薯等淀粉类食积的消化);莱菔子(消食行气,用

40、于食积气滞胀满);鸡内金(消食能力最强,用于多种食积证)。4处方用名:焦三仙(山楂、神曲、麦芽),六神曲,建曲。5特殊功效:麦芽(回乳、疏肝解郁回乳、疏肝解郁);鸡内金(涩精止遗、通淋化石涩精止遗、通淋化石)。1驱虫药的含义、功效和主治。驱虫药的含义、功效和主治。含义:以驱除或杀灭驱除或杀灭人体肠道寄生虫寄生虫为主要功效,治疗肠道寄生虫证的药物;功效:驱虫;主治:肠道寄生虫证(蛔虫、蛲虫、绦虫、钩虫、姜片虫等)。2配伍:驱虫药配伍泻下药。配伍:驱虫药配伍泻下药。3驱虫药的使用注意。(1)因证选药;(2)驱虫药多有毒,要控制剂量,防止中毒或损伤正气。体虚、年老体衰及孕妇慎用;(3)空腹一次性大量使用;(4)发热或腹痛剧烈是,不宜急于驱虫,待症状缓解后,再行驱虫。4特点:既驱虫又泻下(槟榔、鹤草芽、榧子);蛔虫(使君子、苦楝皮、鹤虱);绦虫(槟榔、南瓜子、鹤草芽、雷丸);蛲虫(无代表药,可用手捉或用吸油纸吸。寿命 12 个月,注意卫生防交叉感染)。5特殊用法:不入煎剂(雷丸、鹤草芽)。6客观评价:中药驱绦虫好于西药。驱蛔虫等用西药(肠虫清、驱虫净等)疗效好,使用方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可研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