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上消化道大出血外科学外科学.pdf

上传人:奉*** 文档编号:90988438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1.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60)--上消化道大出血外科学外科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160)--上消化道大出血外科学外科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60)--上消化道大出血外科学外科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0)--上消化道大出血外科学外科学.pdf(1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断与外科处理原则李大爷为什么吐血了?2.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断、鉴别诊断教学目标1.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常见原因、临床表现3.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外科处理原则2.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断、鉴别诊断教学目标1.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常见病因、临床表现3.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外科处理原则定义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胆胰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输入袢和吻合口出血亦属这一范围。上消化道大出血:是指在数小时内失血量超出循环血容量的20%(约800-1000ml)并引起休克症状和体征。1.胃、十二指肠溃疡40-50%2.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20-25%3

2、.应激性溃疡或急性糜烂性胃炎20%4.胃癌5%5.胆道出血5%6.其他疾病5%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常见病因十二指肠溃疡出血门静脉高压症出血应激性溃疡出血胃癌并出血胆道出血吻合口溃疡出血胃肠道间质瘤出血恒径动脉破裂出血1.呕血、黑便(便血)2.失血性休克:头晕、心慌、乏力,晕厥、四肢湿冷心率快、血压低,意识丧失,昏迷等3.血常规变化:贫血RBCHB4.发热:低热为主5.氮质血症:肠源性,不超过14.3mmol/L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表现1.呕血与黑便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一般均有黑便,呈柏油样;但不一定有呕血,呕血取决于出血部位、量及速度幽门以上出血且一次出血量300ml者才有呕血呕血(幽门前)多

3、为咖啡色或棕褐色,量大时可为鲜红色或伴血凝块呕血和黑便的性状,主要决定于出血量及其在胃肠道内停留的时间。呕咖啡色液:一次出血量不多,血液在胃内停留时间比较长,血红蛋白与胃酸作用形成正铁血红素,呈咖啡色。呕暗红或一次出血量多,在胃中停留时间短,鲜红色血液还没有来得及与胃酸发生化学作用。柏油样黑便:血在肠道停留的时间比较长,血红蛋白的铁(Fe2+)与肠道内硫化物结合生成硫化铁,呈黑色。暗红色或出血量大,速度快鲜红色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短。2.失血性休克上消化道大出血很重要的临床表现严重程度随出血量多少而不同。表现: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外周血量不足,血管收缩,皮肤湿冷,呈灰白色,体表浅静脉塌陷;可出现

4、精神委靡、烦躁不安,重者可出现昏迷。死亡率达20%,老年人、体弱病人高达30-50%3.血常规变化:贫血失血性贫血,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一般情况下出血早期可无明显变化,大约34小时后才出现贫血出血12小时以上会出现网织红细胞升高,以加强造血功能出血后25小时,因应激反应,白细胞升高,可达1020109/L,出血停止23天后可逐渐恢复正常4.发热大量出血后,往往会出现低热,主要是吸收热,一般不超过38,可以持续35天;与循环血量减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贫血、基础代谢增高有关;发热超过39,持续3-5天以上,应考虑有没有合并感染的发生。5.氮质血症可分肠源性、肾前性、肾性等因素肠源性:血液中蛋白分解产物在肠道内吸收,引起血中氮质升高。肾前性:失血后外周循环衰竭,肾血流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出现血中氮质升高。如出血纠正,血容量补足,血液中尿素氮仍持续升高,提示肾性氮质血症,往往合并有肾脏实质的损害。小结与思考1.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常见病因有哪些?2.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