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人教八年级下单元测试卷全册含期中期末测试卷.zip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初中地理人教八年级下单元测试卷全册含期中期末测试卷.zip初中地理人教八年级下单元测试卷全册含期中期末测试卷.zip
展开 初中地理人教八年级下单元测试卷-全易通初中地理人教八年级下单元测试卷-全易通
资源描述
1下列关于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与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重合B南方地区是指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C南方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D南方地区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2学习了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贝贝整理了一下笔记,其中,有一项有误,请你帮他找出来()A南方地区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B南方地区被称为“红土地”C南方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D南方地区地形较为单一,以平原为主3下列地理特征不属于南方地区的是()A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各种地形交错分布B除山地外,本区的年降水量大致在 400毫米至 800毫米之间C我国重要的热带作物基地和水稻产区分布于南方地区D“天府之国”和“鱼米之乡”分布于南方地区4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网密布,水田广布,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A大力建发电站B围湖造田C种植水稻、油菜、甜菜、棉花D发展水产业5下列适合茶树生长的土壤是()A黑土B黄土C红壤D水稻土6关于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错误的是()A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或三熟B小麦是本区的主要粮食作物C河湖众多,是闻名全国的“鱼米之乡”D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是本区重要的粮棉产区7“天府之国”和“鱼米之乡”分别指的是那两个地区()A西藏、云南B成都、东北平原C成都、长江中下游平原D广西壮族自治区、华北平原8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开发带来的生态问题不包括()A土地盐碱化,土地生产力下降B工矿企业发展和机动车数量增加导致酸雨频发C江河湖泊淤积严重加剧洪灾D长江水污染日益严重9下列有关长江三角洲的说法正确的是()A包括了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全部地区B位于长江中游地区C南京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D杭州西湖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著名旅游景点10长江沿江地带四大城市群中,城镇最密集的是()A以重庆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城市群B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C以南京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城市游D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11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的行使主权,并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是()A1999年 12月 1日B1997年 7月 1日C1999年 12月 20日D1997年 12月 20日12香港和澳门的人地关系是“人多地峡”,可供城市发展的土地有限,为了弥补城市建设用地的严重不足,长期以来,香港和澳门一直在()A向月球移民B居住在船上C拓展海外殖民地D填海造地13香港和大陆相比,其经济发展方面的优势是()A丰富的资源B廉价的劳动力C雄厚的资金和技术D广阔的市场14关于澳门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珠江口东岸B北面与广东省的珠海市接壤C西隔珠江口与香港相望D位于北温带15下列对长江三角洲旅游发达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具有独特的水乡文化B有发达便捷的交通条件C较为完善的服务设施D有传统的戏曲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和秦腔等人文旅游资源16我国大陆游客到台湾“自由行”,直接有利于台湾()的发展A农业B金融业C餐饮业D工业17漫画“回家”中的“子”是指()A香港B台湾C澳门D东南亚18台湾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台湾的()A东部山地B北部沿海地区C西部平原D南部沿海地区19台湾最大的进出口贸易伙伴是()A英国B美国C祖国大陆D澳门20下列关于台湾经济发展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20世纪 50年代,以农业和农产加工为主B出口贸易一直是台湾重要的经济命脉C20世纪 90年代以来,重点发展了“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D目前,祖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2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为我国的 地区(2)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形区名称:A B C(3)本地区东面和南面濒临的海域(4)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河流名称:E是;F是(5)在地形区 A、B、C 中,被称为紫色盆地的是,形成喀斯特地形的是。(两个空都填字母)22读长江流域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长江流域资源丰富,请任意一个举出长江流域地区的矿产资源的产地。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就位于长江流域地区,这个水电站就是 A。(2)长江流域地区是连接我国东西部的一个区域,因此经济发达,被称为我国的“”有关长江三角洲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的有。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沿江地带与沿海地带的“T”字形结合部;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劳动力素质高;水陆交通便利,通信发达;矿产资源丰富;面向海洋,人口稠密,市场广阔A、B、C、D、(3)长江中下游地区城镇密集,形成了以城市 B、南京、上海为中心的三大城市群。长江流域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请任举一例。23图甲为“香港、澳门、台湾在祖国的位置”,图乙为“台湾岛等高线和城市分布”图,图丙、图丁分别为高雄市和菏泽市的气温和年降水量的月份分配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港澳台的出口加工工业都十分发达,这种经济特点的形成与三地的地理位置有什么关系?。(2)港澳台的旅游业都十分发达,三地相比台湾对游客更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是(单选)A购物B博彩C城市风光D自然风光(3)根据图乙分析台湾省的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 地区,其主要自然原因是。(4)近年来台湾商人到海峡西岸投资量逐年上升,简析海西地区吸引台资的优势条件。(至少两条)。(5)在学完台湾省后,老师让贝贝在图乙上完成:“在图中添加一条经线 A,一条纬线 B,并标注度数,用标出岛内的最高山峰玉山,在适当的位置填写出澎湖列岛、台湾海峡、太平洋,并给出该图适当的比尺”上图是贝贝同学的作业,其中有两处明显不合理的地方,请你给贝贝同学指出来。(6)请你认真阅读分析图丙和图丁,比较高雄与菏泽在气温和降水上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有什么明显的差异?相似:;差异:。24 读台湾省图,完成下列问题。(1)甲是 海峡,台湾岛隔海相望的乙省是,岛屿丙 是我国固有的领土,岛屿丁是。(2)从图上可以看出,台湾岛地形以 为主,该地形约占总面积的。(3)图中台北市是台湾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它是台湾省第 大城市,该城市的“”收藏有大量珍贵的文物。1.【分析】我国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平原、丘陵和高原、盆地交错分布,主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由于降水丰富,河湖众多,河流冬季无结冰期。故选 B2.【分析】南方地区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故 A正确,不符合题意;南方地区被称为“红土地”,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南方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故 C正确,不符合题意;南方地区地形特征是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分布,故 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 D3.【分析】我国南方地区降水丰沛,年等降水量在 800毫米以上,热量充足,各种地形交错分布;南方地区纬度较低,是我国重要的热带作物基地和水稻产区;有“天府之国”之称的成都平原和“鱼米之乡”之称的长江中下游平原都位于南方地区。故选项 B符合题意。故选 B4.【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落差小,不适合建发电站。故 A不符合题意;由于长期的泥沙淤积和大规模的人工围垦,使得长江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调蓄功能日趋减弱。故 B不符合题意;甜菜性喜温凉,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内蒙古等地。故 C不符合题意;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河湖众多,水网纵横,具有典型的南国水乡特色,由于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是全国主要的水稻、生猪、柑橘、茶叶、桑蚕、油菜、棉花、甘蔗、水产产区。故选 D5.【分析】茶树适宜在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呈酸性或微酸性反应的砾质、砂质土壤中生长。红壤为酸性土壤,适宜茶树的种植,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的低山丘陵区。故选 C6.【分析】南方地区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或三熟。故 A 正确;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其产量要占到全国粮食总产量的 40%,是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故 B 错误;南方地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成都平原素称“天府之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富庶的“鱼米之乡”,海南岛、台湾岛南部、雷州半岛和云南西双版纳则是我国热带作物的主要生产基地。故 C正确;南方地区物产丰饶,是全国最大的水稻、生猪、柑橘、茶叶、桑蚕、甘蔗、水产和热带作物产区。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四川盆地是国内举足轻重的商品粮基地。故 D正确;故选 B7.【分析】四川盆地中的成都平原,位于四川盆地的西部,农业发达,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之称。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湖泊众多、河渠稠密、水田连片,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故选 C8.【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开发带来的生态问题有水污染日益严重、江河湖泊淤积严重加剧洪灾和工矿企业发展和机动车数量增加导致酸雨频发。故选 A9.【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故 A 不正确;长江三角洲地处江海交汇之地,位于长江下游地区,故 B不正确;上海是长江三角洲的龙头,南京和杭州是其两翼中心城市,故 C不正确;独特的水乡文化使该地成为我国旅游胜地,著名旅游景点有苏州园林、杭州西湖等,故 D正确。故选 D10.【分析】长江沿江地带四大城市群中,长江中下游地区城镇较密集,其中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分布密度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因此长江沿江地带四大城市群中,城镇最密集的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故选 D11.【分析】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时间是 1997年 7月 1日,在香港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故选项 B符合题意。故选 B12.【分析】香港、澳门是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地狭人稠,都用填海造地的方式弥补城市建设用地不足。故选 D13.【分析】香港拥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香港和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故选 C14.【分析】澳门位于珠江口的西岸,北面与广东省的珠海市接壤,东隔珠江口与香港相望,位于热带,选项 A、C、D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 B15.【分析】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旅游发达原因有:具有独特的水乡文化,有发达便捷的交通条件,较为完善的服务设施等;秦腔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戏剧,故 D符合题意。故选 D16.【分析】我国大陆游客到台湾“自由行”,可直接推动台湾省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带动餐饮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而对台湾的工农业、金融业影响很小。故选 C17.【分析】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海域,主体是台湾岛。读图可知,漫画“回家”中的“子”是指台湾。故选 B18.【分析】台湾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台湾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故选 C19.【分析】从 60年代开始,台湾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条件,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工业产品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稳步上升,经济飞速发展,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台湾经济的快速发展。台湾最大的进出口贸易伙伴是祖国大陆。故选 C20.【分析】20世纪 50年代,台湾省以农业和农产加工为主,出口贸易一直是台湾重要的经济命脉,祖国大陆是它最大的贸易伙伴。20世纪 90年代以来,台湾出口产品的附加值越来越高,其劳动力投入越来越少,所需的原料越来越少,技术水平越来越高。故选 C21.【分析】读图分析可知:(1)此图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青藏高原以西,东与南面临东海和南海,应为我国的南方地区;(2)依据位置,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区名称为:A四川盆地,B 云贵高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3)依据位置,图中海域为东海,为南海;(4)依据位置,图中字母代表的河流名称为:E长江,是我国第一长河;F珠江,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5)四川盆地,因为地表多出露紫红色砂页岩,所以有“紫色盆地”之称。云贵高原地表崎岖,多喀斯特地形。【解答】(1)南方;(2)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3)东海;南海;(4)长江;珠江;(5)A;B。22.【分析】(1)长江流域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相当丰富,比如江西德兴的铜矿、江西大余的钨矿、贵州铜仁的汞矿、湖南冷水江锡矿山的锑矿和常宁水口山的铅锌矿,在全国皆占据突出地位。(2)长三角工业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长三角是长江入海口,交通运输便利;经济腹地广阔;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丰富;城市密集,技术力量,工业基础雄厚。该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人口密集,劳动力素质较高、农业发达,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故正确,选 D;该地发展的不利条件是长江三角洲煤炭资源缺乏。(3)长江沿江地带拥有很多城市,现已形成了上游以重庆为中心、中游以武汉为中心、下游以南京为中心、三角洲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群;长江流域的大规模开发所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有水污染、大气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等。【解答】(1)江西德兴的铜矿;三峡;(2)黄金水道;D;(3)武汉;水污染。23.【分析】(1)港澳台的出口加工工业都十分发达,这种经济特点的形成与三地的地理位置的关系是临海,交通便利;(2)港澳台的旅游业都十分发达,三地相比,台湾省的自然风光秀丽,旅游业发达,现已成为其经济的重要支柱;(3)根据图乙可知,台湾的东部为山地,西部为平原,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4)海西地区吸引台资的优势条件是: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5)比例尺不合适,根据台湾轮廓和经纬度比例,选择的比例尺太小;118经线错误,台湾岛的经度范围大约在东经 120东经 122之间,东经度向东度数应越大;(6)高雄位于台湾的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菏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读图可知,高雄与菏泽在气温和降水上的相似处是:两地雨热同期;差异是:高雄位于热带,气候受海洋的影响明显,冬夏湿度相差不大、菏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解答】(1)临海,交通便利;(2)D;(3)西部沿海原;西部为平原;(4)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5)比例尺不合适,选择的比例尺太小;A 处 118经线错误;(6)两地雨热同期;高雄位于热带,气候受海洋的影响明显,冬夏湿度相差不大、菏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24.【分析】(1)从图中看出,甲是台湾海峡,台湾岛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乙)相望;丙是钓鱼岛,丁是澎湖列岛;(2)从图中看出,台湾岛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面积约占台湾岛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3)台湾省的行政中心是台北市,是台湾第一大城市,是台湾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该城市的“故宫博物馆”收藏有大量珍贵的文物。【解答】(1)台湾;福建省;钓鱼岛;澎湖列岛;(2)山地;三分之二;(3)一;故宫博物院。1品尝地道的糌粑最好到()A山东 B陕西 C重庆 D青海2享受“青稞美酒飘哈达”的美好生活,我选择到()A江南水乡 B西北地区 C东北地区 D青藏地区3有关青藏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A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 B属于高原气候和高山气候区 C人口稠密 D拉萨被称为“日光城”4下列关于青藏高原的描述,正确的是()A高原东部边缘,山高谷深,河水湍急,水能资源充足 B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 C海拔高,气压高,空气洁净 D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能丰富,热量充足5在青藏铁路沿线能看到的景观有()A黄土深厚,许多地方沟壑纵横 B地面崎岖不平,农田多为梯田 C山巅白雪皑皑,冰川广布 D草原广阔,有成群的三河马和三河牛6形成青藏高原气候寒冷的主要原因是()A深居内陆 B太阳辐射少 C海拔高 D山峰多7牦牛原产于下列哪个地区()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8青藏高原面积占我国的 25%,人口数量却不足 1%,因此被称为()A西南边陲 B世界屋脊 C地广人稀 D聚宝盆9青藏地区的农田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地势 B土壤 C水源 D气候10藏民把青稞面炒熟制成当地特色主食糌粑,不像我们山东把面蒸熟食用。形成这一现象可能与西藏地区自然环境相关的是()A气温低 B日照多 C高海拔 D辐射强烈11下列各组河流均源于青藏高原的是()A塔里木河、额尔齐斯河、珠江 B澜沧江、黑龙江、松花江 C雅鲁藏布江、长江、黄河 D珠江、淮河、辽河12青藏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发源地,其原因是()A森林多 B珍稀动物多 C海拔高 D生态环境好13青藏高原分布有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关于三江源的描述正确的是()被誉为“中华水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长江、黄河、珠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雪山、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湖泊和沼泽是三原地区重要的调蓄器ABCD14青藏地区居民的传统服饰藏袍便于脱卸袖子的原因是()A冬寒夏凉 B太阳辐射强 C气温日较差大 D气温年较差大15青藏地区修建青藏铁路时,在某些地段采取了以桥代路的施工方案,主要原因是()A方便野生动物在铁路沿线游玩 B方便游客更好地观赏青藏高原上的野生动物 C方便当地的牧民更好地放牧 D为野生动物预留季节性迁徙通道16下列选项与青藏地区太阳能丰富无关的是()A气温高 B海拔高 C晴天多,日照长 D空气稀薄,清净17不属于青藏高原地区珍稀保护的动物是()A藏羚羊 B长颈鹿 C雪豹 D野驴18三江的初水源是()A天然降水 B地下泉水 C湖泊和沼泽 D冰雪融水19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地区中的“三江”是指()A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 B长江、黄河、澜沧江 C长江、珠江、黄河 D长江、黄河、黑龙江20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A红土地 B黄土地 C沼泽湿地 D黑土地2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乐乐同学利用暑假假期去祖国的西部旅游,体验生活中的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部分地理区域图。材料二:“冬虫夏草”生长在海拔 3000米以上的雪山草原,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1)乐乐同学所到的甲、乙量两大地理区域有天然草场广布,农业以 为主。(2)旅途中,乐乐先乘坐飞机到达“日光城”然后乘坐火车,穿越了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3)下面是一位多次去过西藏的朋友给乐乐提出三条建议,请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别解释其原因。建议一:去西藏即使是夏季,衣物中最好带上羽绒服。建议二:去西藏的防护用品最好带上墨镜、遮阳帽、防晒霜等物品。建议三:去西藏携带物品的原则是轻便、实用,同时最好带上吸氧用具。(4)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珍惜物种繁多,近年来,局部地区出现流沙、草场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现象,乐乐同学深感忧虑,对“三江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提出了如下一些建议: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开发虫草、藏红花等名贵中药材加强生态建设,保护“三江源”生物的多样性针对上述建议,你会优先考虑的是(选填一个数码即可)。请简要说明理由。22 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母亲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长江、黄河发源地所在的 A地形区是 高原。长江、黄河的流向大致为自 向 流,从河流流向可以看出我国地势总特征是。(2)图中两条河流,水能丰富、航运价值大,有“水能宝库”“黄金水道”之称的是。(3)图中 B 地形区是 高原,该地区地表千沟万壑,主要是由于严重的 造成的。因此黄河中游存在的忧患是;下游存在的忧患是 和。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4)图中 C 是在长江干流上正在建设中的我国最大水利枢纽 水利枢纽。(5)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地区,素有“中华水塔”美誉。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对于保护我们的母亲河有何意义?。23 读青藏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阴影部分是我国重要江河的源地 地区,它是我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其中河流 C是。为了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采取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休牧育草 B、大力毁林开荒种田 C、大力退耕还林还草 D、全面禁猎、禁采砂金(2)青藏高原牧场有“高原之舟”之称的畜种是。(3)该地区农业的类型被称为 农业,青藏高原农业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和小麦,这里发展粮食生产最大的制约因素是。该地区种植的粮食作物品质优良,穗大粒饱,其原因主要有哪些?(答两条即可)(4)图中铁路很多路段采用了以桥代路的方式修建,试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分析这样做的原因?24读“青藏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本地区海拔高,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因而有“”之称,本地区显著的地形特征是“”。(2)青藏高原的三江源的地区是长江、的发源地,水源丰富,被誉为“”。(3)本区气候寒凉,空气稀薄,日照强烈,为适应气候,藏民们的传统服饰是。(4)青藏地区气温低,农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如 谷地和 谷地。本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和小麦。(5)铁路 A,我国最大河流 B。(6)如果你要去青藏地区旅游,需要准备带哪些物品?。(写出两点即可)1.【分析】品尝地道的糌粑最好到我国青藏地区,糌粑是主要用青稞面做成的;青藏地区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故选 D2.【分析】享受“青稞美酒飘哈达”的美好生活,要选择到青藏地区,该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青稞。故选 D3.【分析】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 1%左右,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地区,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属于高原气候和高山气候区,最大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拉萨被称为“日光城”。故选 C4.【分析】青藏高原起伏平缓,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是我国面积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青藏高原是我国多条大河的发源地,在它的东部边缘,山高谷深,河水湍急,水能资源充足,故 A叙述是正确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但不是最大的高原,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故 B叙述是错误的;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压低,空气洁净,有着丰富的洁净无污染的能源,如: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故 C叙述是错误的;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压低,空气洁净,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能丰富,但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农业区集中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平原,故 D叙述是错误的。故选 A5.【分析】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故 A不符合题意;云贵高原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大小不等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当地称为“坝子”)错落其中。故 B不符合题意;青藏高原上峰峦绵延,山势雄浑,山脉间多起伏平缓的盆地和谷地,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故 C符合题意;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开阔,东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有成群的三河马和三河牛。故 D不符合题意。故选 C6.【分析】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由于海拔高、气温低,青藏高原最大的自然环境特点是高寒。高原上峰峦绵延,山势雄浑,山脉间多起伏平缓的盆地和谷地。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冰雪消融后,成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重要水源。故选 C7.【分析】牦牛原产于青藏地区,青藏地区的牧业为高寒牧业,主要牲畜为耐寒的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故选 D8.【分析】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 1%左右,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区域。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故选 C9.【分析】青藏高原气候高寒,只有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无霜期长,因而适宜耕作,成为农业发达地带,被称为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以青海的湟水谷地、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也就是藏南谷地最典型。故选 A10.【分析】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压低,食物不易蒸熟,所以当地把青稞面炒熟制成特色主食糌粑食用。故选 C11.【分析】青藏地区是亚洲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头,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恒河、印度河都发源于这里。本区拥有藏羚羊、雪豹、野驴等许多珍稀动物,但自然环境严酷,生态脆弱。故选 C12.【分析】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 4 000米以上,高原上峰峦绵延,山势雄浑,山脉间多起伏平缓的盆地和谷地。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冰雪消融后,成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重要水源。故选 C13.【分析】读图可知,青藏高原上的青海省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被称为“中华水塔”,这里的水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源头的河流会干枯的,故叙述错误。三江源地区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珠江不发源于此,故叙述错误。这里雪山、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故叙述确。青藏地区的湖泊多为内流湖,大河多数不流经湖泊,故叙述错误。故选项 B正确。故选 D14.【分析】青藏地区居民的传统服饰藏袍便于脱卸袖子的原因是气温的日较差大,该地区主要属于高原山地气候。故选 C15.【分析】修建青藏铁路时,在某些地段采取了以桥代路的施工方案,主要原因是便于野生动物安全迁徙,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最长的高原铁路。故选 D16.【分析】青藏高原能成为太阳辐射的高值中心,主要是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含有的尘埃量较少,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所以太阳能丰富。故选 A17.【分析】在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气温低,形成了独特的地理环境,这里生长着许多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主要有藏羚羊、藏野驴、雪豹、白唇鹿、金雕、黑颈鹤、盘羊、岩羊等,而长颈鹿是生长在非洲的热带草原。故选 B18.【分析】“三江源”是指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三条大河的发源地都位于青藏高原地区,这里海拔高,气温低,冰川广布,最初的水源是冰雪融水。故选 D19.【分析】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我国黄河、长江、澜沧江都发源于此,因此有“中华水塔”的美称。故选 B20.【分析】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保护湿地,防止和控制生态破坏、草场退化,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该地区的珍惜动物有藏羚羊等。故选 C21.【分析】(1)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天然草场广布,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其中,甲地区是西北地区;(2)青藏高原能成为太阳辐射的高值中心,主要是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含有的尘埃量较少,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由于太阳能丰富,西藏行政中心城市拉萨被称为“日光城”;(3)西藏地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 4000米以上,气候高寒,昼夜温差大,空气稀薄,气压低,缺氧。去西藏即使是夏季,衣物中最好带上羽绒服高原地区气温的日较差大,早晚气温较低;去西藏的防护用品最好带上墨镜、遮阳帽、防晒霜等物品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去西藏携带物品的原则是轻便、实用,同时最好带上吸氧用具青藏高原海拨高,空气稀薄,气压低,缺氧,造成游客体力消耗大。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国家在这里建设了大型的能源开发工程,为西部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3)经铁路线青藏铁路穿越了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4)保护三江源地区是黄河、长江及澜沧江的发源地,素称江河之源。江河源头地区水草肥美,生态环境良好。近年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这里天然草场沙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不少地方的溪流已经消失了。高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可见加强生态建设,保护“三江源”生物的多样性是三江源地区首要考虑的问题。【解答】(1)畜牧业;(2)拉萨;(3)高原地区气温的日较差大,早晚气温较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青藏高原海拨高,空气稀薄,气压低,缺氧,造成游客体力消耗大;(4);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破坏严重。22.【分析】(1)从图中看出,A是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的发源地;长江黄河都受我国地势的影响,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因此我国地势西高东低;(2)长江黄河水量丰富,在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蕴藏了丰富的水能,其中的长江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通航里程达 7万多千米,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运输的 60%,被誉为“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3)从图中看出,B 是黄土高原;黄河中游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该区域植被遭到破坏,地表得不到保护,在夏季多暴雨的情况下,易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由于大量的泥沙被携带,到黄河下游河道变宽,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形成高高在上的地上河;且黄河下游在初春和初冬季节还会出现凌汛;因而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4)从图中看出,C是位于长江上游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5)三江源是我国多条大河的发源地,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能够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对保护我国水资源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解答】(1)青藏;西;东;西高东低;(2)长江;(3)黄土;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地上河;凌汛;治沙;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4)三峡;(5)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23.【分析】读图分析可知:(1)青藏地区的主体是青藏高原,该高原平均海拔 4000千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从图中看出,图中阴影部分是我国重要江河的源地三江源地区,其中 A是黄河,B是长江,C是澜沧江;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应采取的措施是休牧育草、退耕还林还草、全面禁猎、禁采砂金等,而大力毁林开荒种田会严重破坏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2)青藏地区是我国的高寒牧区,代表畜种有牦牛、藏山羊、藏绵羊等,其中有“高原之舟”之称的畜种是牦牛。(3)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农业区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有丰富水源的河谷平原地带,如是雅鲁藏布江谷地,是湟水谷地,该地区农业的类型被称为河谷农业;由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单位面积产量较高,主要的农作物是青稞、豌豆、小麦、油菜等。(4)青藏地区拥有大量的珍稀动物,像藏羚羊、雪豹、野驴等,青藏铁路某些路段,采用了以桥代路的方式,主要原因为野生动物留出迁徙的通道。【解答】(1)三江源;澜沧江;B;(2)牦牛;(3)河谷;青稞;热量不足;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4)为野生动物留出迁徙的通道。24.【分析】(1)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 4 000米以上,高原上峰峦绵延,山势雄浑,形成远看是山、近看成川的景观特点。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冰雪消融后,成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重要水源。(2)三江源地区是被誉为“中华水塔”,是黄河、长江和澜沧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3)藏袍是藏族的传统服饰,由于高原上日照强烈,即使在严冬,只要太阳一出来,气温就很快上升,气温日较差可达20,有“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之说,藏袍便于脱卸袖子。(4)青藏高原气候高寒,只有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低,气温较高,因而适宜耕作,成为农业发达地带,被称为河谷农业。本区的农作物主要有青稞(大麦的一种)、豌豆、小麦、油菜等。由于太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青稞和小麦穗大粒饱满,单位面积产量比较高。(5)图中 A 青藏铁路东起西宁,经格尔木、昆仑山口、沱沱河沿、安多、那曲、当雄,西至拉萨,全长 1 956千米。B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 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终注入东海,全长 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也是世界第三长河。(6)青藏高原地区太阳辐射强烈,为了避免阳光辐射,登高原时需准备太阳镜、太阳帽、防晒霜等防晒物品。同时青藏地区昼夜温差大,要备好羽绒服。此外为了旅游,还要准备相机、地图、指南针等物品。【解答】(1)世界屋脊;远看是山、近看成川;(2)黄河;澜沧江;中华水塔;(3)藏袍;(4)雅鲁藏布江;湟水;青稞;(5)青藏铁路;长江;(6)太阳镜、太阳帽、防晒霜、羽绒服等。1大致沿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分布的是 1月 0C等温线和多少毫米等降水量线()A50B200C400D8002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下列哪一条年等降水量线()A1600毫米B800毫米C400毫米D200 毫米3汶川地震发生在我国地理四大区域的哪个区域()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4一望无际的草原牧场,位于()A青藏地区B西北地区C南方地区D北方地区5读图,关于四个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a地区的自然特征是“高”“寒”Bb地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Cc地区是我国的“鱼米之乡”Dd地区气候湿润,水运发达6读我国四大区域及部分山脉分布示意图,关于图中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兴安岭大致位于我国湿润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上B武夷山脉的主要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C喜马拉雅山脉的众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D天山山麓最典型的农业类型是河谷农业7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如图),有关图中 a、b两地区之间的分界线说法正确的是()A1月 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B青稞和小麦的分界线C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D畜牧业和种植业的分界线8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通过全国各地千百年来形成的独特美食的介绍,展示中国的日常饮食流变,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让观众从饮食文化的侧面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和变化着的中国。第二集主食的故事看中描绘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有关主食的故事,下列有关我国南、北方地区差异的描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民间体育南赛马北滑雪B饮食习惯南米北面C民居风格南尖顶北平顶D传统交通南船北马9确定我国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B植被C河流D降水10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大致与下列哪一条等降水量线最接近?()A200 毫米B400毫米C600毫米D800 毫米11谚语“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所指的地区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哪个地理区域()A西北地区B青藏地区C北方地区D南方地区12下列是四大区域的典型景观图,分别与我国自然地理分区对应正确的是()A甲南方地区B乙青藏地区C丙北方地区D丁西北地区13东北地区农作物的熟制主要是()A一年一熟B一年两熟C一年三熟D两年三熟14不同类型的区域划分,有不同的地理界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昆仑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B秦岭准河一线是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C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是我国农耕区和牧业区的分界线D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是我国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15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北方地区农田多为水田,民居都是平顶屋B南方地区河流众多,内河航运发达C青藏地区为高寒草原牧区,民居是蒙古包D西北地区湿润,发展河谷农业16读图回答,受地理位置、地形地势等因素影响,四大地理区域 A、B、C、D的自然环境差异较大。A、D 两区域分界线大致与我国的下列哪些界线相吻合?()1月份 0等温线1600毫米等降水量线亚热带与中温带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ABCD17某山脉以北是枣木成林,桃李芬芳,以南是稻田片片,橘园飘香,请问此山脉位于哪两个区域的分界线上()A甲、乙之间B甲、丙之间C丙、丁之间D乙、丁之间18关于我国地理差异的表述,正确的是()A东南沿海湿润,西北内陆干旱B海南岛长冬无夏,黑龙江长冬短夏C地势自东向西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地势逐渐降低D农业具有东牧西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19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把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命名为“绿色中国”“黄色中国”“银色中国”和“金色中国”。这四种颜色,分别代表我国的哪个区域()A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B青藏地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C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北方地区、青藏地区D南方地区、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20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下列称谓中与区域实际命名不一致的是()A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C西南地区D西北地区21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甲图所示区域主要的自然特征是,该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是该地区的。(2)乙图所示区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铁路线是 铁路。(3)A、B 两地区的分界线是(山脉)(河流)一线。(4)丙图中的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该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是。A、地形以平原为主,沃野千里 B、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C、农业科学技术水平低 D、气候冷湿,沼泽广布(5)丁图阴影部分是中国的(行政区名称)。22如图中代表我国四条地理界线,读图回答问题。(1)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是四条线中的、(填代号)。(2)线经过的山脉中,呈东西走向的是 山脉。(3)图中 b处年平均气温高于 a处的主要原因是;c所在区域典型自然环境特征是,年降水量少于 a处的主要原因是。(4)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下面哪个主要地理分界线最接近 A、1月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温馨提示: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