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必背篇章.pdf

上传人:H****o 文档编号:90933556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44.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必背篇章.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3年必背篇章.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必背篇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必背篇章.pdf(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国学知识竞赛参考书目 中医专业类:内经 神农本草经 难经 伤寒论 金匮要略 中藏经 脉经 针灸甲乙经 肘后备急方 诸病源候论 小儿药证直诀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素问玄机原病式 儒门事亲 内外伤辨惑论 脾胃论 局方发挥 格致余论 丹溪心法 濒湖脉学 证治准绳 针灸大成 景岳全书 温疫论 医宗必读 医门法律 傅青主女科 医方集解 伤寒来苏集 金匮要略心典 医学心悟 幼幼集成 温热论 医学源流论 温病条辨 血证论 时病论 医学三字经 药性赋 标幽赋 玉龙歌 汤头歌 通识类:1、四书: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2、五经:周易 尚书 诗经 礼记 春秋 3、前四史:史记 汉书 后汉书 三国

2、志 4、诸子:墨子 老子 庄子 列子 公孙龙子 孙子兵法 荀子 韩非子 战国策 吕氏春秋 淮南子 新书 新序 新语 说苑 潜夫论 盐铁论 太玄 法言 论衡 5、文集:楚辞 文心雕龙 昭明文选 全唐诗 全宋词 全元曲 韩愈集 柳宗元集 欧阳修集 王安石集 苏洵集 苏轼集 苏辙集 曾巩集 6、学术:汉书艺文志 隋书 经籍志 旧唐书经籍志 新唐书艺文志 宋史艺文志 明史艺文志 清史稿艺文志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6、蒙学: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菜根谭 增广贤文 颜氏家训 朱子家训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易经系辞上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

3、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2.礼记礼运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廢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歸。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闭。是谓大同。3.礼记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

4、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4.礼记中庸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余论丹溪心法濒湖脉学证治准绳针灸大成景岳全书温疫论医宗必读医门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前四

5、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全宋词全元曲韩愈集柳宗元集欧阳修集王安石集苏洵集苏轼集苏辙集曾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5.礼记乐记 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則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广乐以成其教,乐行,而民乡方,可以观德矣。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以为伪。6.老子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

6、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7、论语学而第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來,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

7、民以时。”余论丹溪心法濒湖脉学证治准绳针灸大成景岳全书温疫论医宗必读医门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全宋词全元曲韩愈集柳宗元集欧阳修集王安石集苏洵集苏轼集苏辙集曾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則勿惮改。”8.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

8、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9.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

9、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余论丹溪心法濒湖脉学证治准绳针灸大成景岳全书温疫论医宗必读医门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全宋词全元曲韩愈集柳宗元集欧阳修集王安石集苏洵集苏轼集苏辙集曾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10.伤寒论序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

10、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跌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11.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

11、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乎。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12、备急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余论丹溪心法濒湖脉学证治准绳针灸大成景岳全书温疫论医宗必

12、读医门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全宋词全元曲韩愈集柳宗元集欧阳修集王安石集苏洵集苏轼集苏辙集曾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若不尔者,如无目夜游,动致颠殒。次须熟读此方,寻思妙理,留意钻研,始可与言于医道者矣。又须涉猎群书,何者?若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睹事则不能默而识之。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读庄老,不能任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涂而生。至于五行休王,七耀天文,并须探赜。若能具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矣。13.方剂歌诀 桂枝汤 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解肌发表调营

13、卫,中风表虚自汗出。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白虎汤 白虎膏知粳米甘,清热生津止渴烦,气分热盛四大证,益气生津人参添。理中丸 理中干姜参术甘,温中健脾治虚寒,中阳不足痛呕利,丸汤两用腹中暖。四逆汤 四逆汤中附草姜,阳衰寒厥急煎尝,腹痛吐泻脉沉细,急投此方可回阳。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中和义,人参苓术甘草比,益气健脾基础剂,脾胃气虚治相宜。相加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除胃寒,或加夏陈六君子,补气祛痰阳虚理。14.蜀医三字经 医之初,脏腑详,未入室,先升堂。余论丹溪心法濒湖脉学证治准绳针灸大成景岳全书温疫论医宗必读医门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前

14、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全宋词全元曲韩愈集柳宗元集欧阳修集王安石集苏洵集苏轼集苏辙集曾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曰肝心,脾肺肾,此五脏,五行蕴。胃膀胱,大小肠,三焦胆,六腑囊。小肠心,大肠肺,胆联肝,脾联胃,肾膀胱,表里配,胞与焦,十二位。肝沉弦,心大散,肺浮涩,脾缓见,肾沉濡,三指按。此五脉,诊宜辨。心左寸;肝左关;肾与命,两尺间;肺右寸;脾右关。六腑配,静心参。有任督,百脉王。前与后,分两行。前行短,后行长。滞则病,通则常。15.金针赋 观夫针道,捷法最奇,须要明于补泻,方可起于倾危。先分病之上下,次定穴之高低。头有病而足取之,左有病而右取之。男子之气,早在上而晚在下,取之必明其理;女子之气,早在

15、下而晚在上,用之必识其时。午前为早属阳,午后为晚属阴,男女上下,凭腰分之。手足三阳,手走头而头走足;手足三阴,足走腹而胸走手,阴升阳降,出入之机。逆之者为泻为迎;顺之者为补为随。春夏刺浅者以瘦,秋冬刺深者以肥。更观元气厚薄,浅深之刺犹宜。16.药性赋 诸药赋性,此类最寒。朴硝通大肠,破血而止痰癖;石膏治头痛,解肌而消烦渴。贝母清痰止咳嗽而利心肺;桔梗开肺利胸膈而治咽喉。药有温热,又当审详。余论丹溪心法濒湖脉学证治准绳针灸大成景岳全书温疫论医宗必读医门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全宋词全元曲韩愈集柳宗元集欧阳修集王安石集苏洵集苏轼集苏辙集曾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麻黄表汗以疗咳逆;韭子壮阳而医白浊。糜茸壮阳以助肾;当归补虚而养血。厚朴温胃而去呕胀,消痰亦验;肉桂行血而疗心痛,止汗如神。温药总括,医家素谙。木香理乎气滞;半夏主于湿痰。藿香叶辟恶气而定霍乱;草果仁温脾胃而止呕吐。杏仁润肺燥止嗽之剂;茴香治疝气肾病之用。详论药性,平和惟在。决明和肝气,治眼之剂;天麻主头眩,祛风之药。甘草和诸药而解百毒,盖以性平;石斛平胃气而补肾虚,更医脚弱。余论丹溪心法濒湖脉学证治准绳针灸大成景岳全书温疫论医宗必读医门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全宋词全元曲韩愈集柳宗元集欧阳修集王安石集苏洵集苏轼集苏辙集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