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政、教晚清中国知识转型的基调及其变奏.pdf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0927501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PDF 页数:40 大小:11.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政、教晚清中国知识转型的基调及其变奏.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学、政、教晚清中国知识转型的基调及其变奏.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政、教晚清中国知识转型的基调及其变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政、教晚清中国知识转型的基调及其变奏.pdf(4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政、教:晚清中国知识转型的基调及其变奏章清复旦大学历史系 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摘要:围绕学、政、教分析晚清中国的知识转型,大致可以梳理出这样的基本线索:其一,“教”与“学”之结合构成来华西人“援西入中”的基调,区 分“西教”与“西学”,相应成为晚清接纳近代知识的重要一环;其二,“政”与“艺”的变奏映射出中国本土对新知的接引,方向多所调整,内涵不断拓展;其三,“学”从“器”“技”“艺”“术”的定位中被拯救出来,并 在“普遍性”与“现代性”的论述中奠定其地位。内中所展示的“变奏”,即 是“学”取代了“教”,超越了“政”。当然,这些关键词其内涵并非一成不变,尤其是伴随学科知识成长出现新

2、的学科“语词”,更 表 明 其“语境”较之过往大异其趣;“学”“政”“教”三者在言说中就分别被其他的意思所替代,所 谓“学”,不 再 是“西学”,甚至也不是所谓的“新学”,而 成 为“近代知识”的代名词,涵 盖“诸学科”,而所谓的“教”与“政”,更是被安置于“宗教”与“政治”之学。关键词:学 术;政 艺;政 教;知 识 转 型;近 代 知 识;L e a r n i n g,Po l i t i c s a n d R e l i g i o n:t h eK e y n o t e a n d V a r i a t i o n s o f t h eC h i n e s e I n t

3、e l l e c t u a l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i n L a t e Q i n gZhang QingAbstract:A n a l y z i n g t h e i n t e l l e c t u a l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i n l a t e Q i n g C h i n a i n t e r m s o fl e a r n i n g (x u e),p o l i t i c s (z h e n g),a n d r e l i g i o n (j i a o),w e c a n

4、t e a s eo u t t h e f o l l o w i n g b a s i c t h e m e s.F i r s t,t h e c o m b i n a t i o n o f r e l i g i o n a n dl e a r n i n g c o n s i s t e d t h e k e y n o t e o f ui n t r o d u c i n g t h e W e s t i n t o C h i n a”b yW e s t e r n e r s i n C h i n a,a n d t h e d i s t i n c

5、t i o n b e t w e e n “W e s t e r nr e l i g i o n a n d “W e s t e r n l e a r n i n g“a c c o r d i n g l y b e c a m e a n i m p o r t a n t l i n k i nt h e l a t e Q i n g a c c e p t a n c e o f m o d e r n k n o w l e d g e.S e c o n d,t h e v a r i a t i o no f “p o l i t i c s“a n d ua r t

6、 s (y i)“r e p r e s e n t e d t h e v a r i o u s a d j u s t m e n t s a n de x p a n d i n g c o n t e n t s i n t h e C h i n e s e a c c e p t a n c e o f n e w k n o w l e d g e.T h i r d,“l e a r n i n g“w a s r e s c u e d f r o m um a c h i n e r y (q i)”,ut e c h n o l o g y (j i)”,a r t s

7、 ,a n d s k i l l s (s h u)”,a n d s e c u r e d i t s p o s i t i o n i n t h e a r g u m e n t so f “u n i v e r s a l i t y a n d m o d e r n i t y”.T h e r e w a s a v a r i a t i o n h e r e,n a m e l y “l e a r n i n g“s u p e r s e d e d “r e l i g i o n”a n dt r a n s c e n d e d “p o l i t

8、i c s”.S u r e l y,t h e d e f i n i t i o n s o f t h e s e k e y w o r d s w e r ec h a n g i n g,e s p e c i a l l y w h e n a n e w d i s c i p l i n a r y v o c a b u l a r y a p p e a r e d a l o n gw i t h t h e g r o w t h o f t h e d i s c i p l i n a r y k n o w l e d g e.I n a c o n t e x

9、 t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d i f f e r e n t f r o m b e f o r e,t h e m e a n i n g s o f t h ew o r d s x u e,“z h e n g,a n d j i a o w e r e r e p l a c e d b y um o d e r nk n o w l e d g e“c o v e r i n g a l l t h e d i s c i p l i n e s,“p o l i t i c a l s c i e n c e”,a n d ur e l i g i o

10、 u s s t u d i e s“r e s p e c t i v e l y.梁 启 超 1 8 96 年因应门人请求而辑成的 西学书目表一书,旨在指明“应读之西书及其读法先后之序”。在时人心目中,该书对于如何把握西学,也具有启发与引路作用。甘鹏云将此收入 质学丛书初集,即肯定该书“部次门类,识别优劣,颇便初学,欲寻西学轨途,固无逾是书者”。顾 燮 光 译书经眼录也持这样的看法:梁氏 西学书目表及 读西学书法出,“学者方有门径”。值得重视的是,梁在书中明确阐明其秉承这样的原则针对西书进行分类:“一日学,二日政,三曰教。除教类之书不录外,其余诸书,分为三卷:上卷为西学诸书,中卷为西政诸书

11、,下卷为杂类之书。因此,是书之作,清楚表明了梁对西学的取舍,也显示其对近代知识的基本立场。重点还在于,这并非梁启超个人的看法,在晚清持相似见解者,所在多有。1 8 9 7 年 叶 瀚 在 读译书须知中即表示:“西国维新,百年来政学日新,然究其大要,日学,曰政,日教,三者而己。”易鼐1 8 9 8 年 在 湘学报发表的文字,更 是 直 指“西政”“西学”无 关“西教”。凡此皆透露出,摒 弃“教”后 之“学”与“政”,成为其时把握西学的关键。本文即试图以此作为晚清知识转型中较为突出的问题略加申论。这里提出“学”“政”“教”构成晚清知识转型的三个关键词,只是便于问题的展开,若细分起来,还 可 将“体

12、”“用”“道”“器”之类,尤 其 是“艺”作为同样重 要 的“关键词”(文中对此也会略加讨论)。其中所涉及的一些面向,研究者已有所申论。笔者将此作为理解近代知识转型的基本维度,试图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从综合的角度略加展开。最基本的问题是:传统的知识分类及特有的言说方式在中西交流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又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对近代知识的接纳?晚清围绕“学”“政”“教”的阐述所透露的是:一则其各自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尤其是伴随分科知识的成长,其语境更显出不少差别;二则此三者在时人的言说中不仅有所取舍,还存在次第之别。既如此,“学”“政”“教”也堪称奠定了晚清中国知识转型的基调,并构成理解此一问题值得重视

13、的维度。当然,有必要稍加说明的是,以学、政、教作为分析晚清中国知识转型的关键词,与 汉 语“一字一词”的 特 性 有 关(自然也是“一字一义”);对于传统思想观念的分析,往往围绕诸如道、气、理之类的字眼展开,表明此系过去表达思想的基本方式。学、政、教及与之相关的话语,也不例外,构成传统资源中阐述思想的重要符号。孟子有言:“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由此所形成的关于“政”“教”的看法,也成为体现儒家政治关怀的象征所在。“政”“教”之外,与之相关的道、学、政,同样构成士大夫阐述政治理想的基本方向。而 无 论 是“政”“教”,还是“道”“学”“政”,一向视作不可分

14、之整体,即便强加区分,也是立足于“教”为“政”本,或 遵 循“道”一“学”一“政”之次第。正是有这样的思想资源,晚清基于“教”“政”“学”把握外来之西学,也构成值得重视的问题,攸关如何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并接受外来的知识。其间遭遇种种曲折,固不难理解;对此的辨析映射出晚清中国知识转型的基本方向,自然也是题中应有之义。一、“西政”“西学”无 关“西教”摒 弃“教”后 之“学”与“政”,成为晚清把握西学的关键,原因必多。既与近代知识成长的背景相关,同时也表明晚清中外文化交流所推动的知识转型自有其特质。近代知识的成长,乃涉及全球范围的文化迁移现象。于中国来说,也发端于来华西人之“援西入中”。

15、只是所援之“西”,原本即是充满变量的符号,不宜以简化的方式予以对待。以学科为标识的近代知识,是特定时空的产物,需要厘清的问题颇多。如古代和中世纪的科学传统起到哪些作用,就不乏争论。与之相关的还包括对“宗教”与“科学”的检讨,颇具代表性的看法是,在科学理论还没有发展以前人们相信科学可能成立的信念,“是不知不觉地从中世纪神学中导引出来的”。对此略加说明是必要的,实际上,明末清初揭开中西文化交流帷幕的耶稣会,其具有的特殊色彩,即奠定了“援西入中”之基调-“教”与“学”之结合。“教”不仅构成中西初识的“关键词”,争辩也发端于此。降至晚清,教”同样构成中西交流难以避开的话题。这与来华新教传教士所推动的知

16、识传播工作密切相关,“西教”同样成为晚清读书人不得不应对的问题,将 此 与“西学”“西政”区分开来,也经历了不少曲折。用不着特别指明,当新一轮西学东渐的帷幕由新教传教士揭开,关键性的转变发生了,那就是印刷书刊、新式学校及学会等传播媒介的涌现,决定了西学传播的程度较之以往不可同日而语。同样重要的是,西方世界所发生的 政”“教”分离也影响到传教活动的开展,对“教”的阐述更讲究策略,也有不少书刊专注 于“学”。不过,借 助 于“学”传递教义 赋予教义“学”之背景,仍系新教传教士的基本策略。为 万国通鉴 担任笔述的赵如光即注意到:“西士东来,宣播真道,每于圣书而外多所著作,非徒炫奇,实为传道之一助耳。

17、”不仅论学的基础未曾改变,还将基督教信仰与学术发展建立起密切关联。西方派往中国的第一位新教传教士马礼逊(Ro be r t M o r r i s o n)在一次演说中就表示:今天,除了基督教国家外,别的国家在科学和哲学方面都不可能发达起来。只有真正的宗教才有助于真正的哲学,而真的哲学乃是真的宗教的婢女。1 8 5 3年创刊于香港的 遐迩贯珍,就 明 确 将“学”归 原 于“圣道”:”虽圣书未尝教以技艺之学,然崇奉圣道之国,必能于天文地理、图绘医药,与夫一切技艺之事,罔不手敏心灵,悉臻巧妙。”阐明各种“技艺之事”,“何莫非崇奉圣经之效”。1 8 5 7年在上海出版的 六合丛谈,在论辩神学的知识

18、学背景,以及为知识寻求上帝依据方面,也颇为引人瞩目。主持该刊的伟烈亚力(A l e x a n d e r W y l i e)即论辩说:“凡此地球中生成之庶汇,由于上帝所造,而考察之名理,亦由于上帝所畀。故当敬事上帝,知其聪明权力无限无量。”韦廉臣(A l e x a n d e r W i l l i a m s o n)所 撰 写 的“真道实证”系列文章,也守护于上帝乃万物之根的立场,并援据各科知识来反驳道家及宋儒关于世界生成之说。前 揭 万国通鉴一 书 之 附论耶稣教之风化,还直截了当指出“此道与各等学业大有关系”,强调信奉耶稣教之国,“天文、地理、原形、地质等学,远胜于奉外教之各国也

19、”。尤值一说的是曾连载于 万国公报、后又单独成书的 中西关系略论与 自西徂东 等文字,其中不仅涉及对中西学问的区分,还通过学问次第的划分赋予“天道之学”特殊地位。林 乐 知(Yo u n g J o h n A l l e n)特别指出古往今来之大学问有三:一曰天道之学,一曰人生当然之理,一曰物理之学,“三者并行不悖,缺一不足为士也”。今之中国士人,天道固不知矣,即格致亦存其名而已,所伪为知者,诚正修齐治平之事耳”。这里不仅指出中国士人不知“天道之学”,还将中国向所骄傲之“修齐治平”,划至学的第二层次,且中国士人只是“伪知”。至于格致,亦 只 是“存其名而已”。故此,林乐知也质疑:“华人只重传

20、教者之天文格致等学,而轻视传教者天道之学,可乎哉?花 之 安(E r n s tF a b e r)在 自西徂东一书中,也 强 调“中国欲求西国之美好者,须知其从根本而出”,“非从耶稣道理,何以致此”;事实是那些“不从耶稣教之国”,便“绝无精妙之技艺”。他 还 将“耶稣道理”比附为中国士人所熟知的“经”“经学”予以说明:士不通经,无以致用。治经之要,首资乎学。学不得其要,则经无以通,此必然之理也。花之安试图阐明的是:“泰西遵耶稣之教者,学问中以经学为第一”,且“耶稣道理,是经内之根本”,“世人乃疑西人尚技艺,而不尚学问,亦岂知西人之学,有较中国更精深者哉!”来华西人褒扬“天道之学”,本不难理解

21、,关键是在“天道”与“格致”之间建 立 起“本末”关系。相应的,结 合“教”与“学”展开论述,赋 予“教”特殊地位,也至为明显。不唯如此,其中还涉及“政教”关系的讨论,既凸显问题的普遍性,也试图借此为中国开具可兹效法之良方。万国公报连续刊登的林乐知 所 译 论政教之关系就表示:“教道之势力,足以范围一国之政治,陶铸一国人之教化。不必其为真道也,即伪道亦莫不然。”换言之,“教与道相为表里,其教道如何,则其政治亦必如何矣。教与政又相为终始,其教道既为如何,或变为如何,则其政治亦必随之矣”。对比中国,文章特别加一按语,富于深意地提出这样的问题:“中国崇尚孔教,二千余年于兹矣,乃积贫积弱,至于今日之甚

22、,岂非儒教当任其咎乎?”为此,按语也指明此当归咎于后世儒教中人,不当归咎于立教之孔子:孔子僻处东方,囿于一隅,而又生于耶稣之前,并未知基督所阐发之教道,因此,“今之自命保教,而不从真道者,皆孔子之罪人也”。当晚清士人面对这样的言说,自然触发对“教”的思考。最初之议论致力于对“西教”之排斥,并没有分别“西学”与“西教”,诱因则是外国人在内地传教得到条约的保障。薛福成1 8 6 9年 上李伯相论西人传教书,就提出这样的问题:议者或曰:“吾自修吾政教而正吾民心,则彼教当不振以去。”此诚探本之论矣。然譬诸治疾,或治其本,或治其标。标不治,有旋伤其本者矣今天下人心,远不逮尧舜之世,而异教之蛊吾民,与入教

23、之民之挠吾政者,非特于法不能禁,又当从而保护之,势将尽化天下为奸民,而良民无以自立。本之不治,孰甚于此邪?正是对传教之祸深有感触,薛福成也阐述了“许其通商罢其传教”之主张。随后1 8 7 5年 在 应诏陈言疏中,薛也阐明不可小视“西教”带来的冲击,指陈西人”设馆京师,分驻要口,广传西教,引诱愚民”,“此固天地适然之气运,亦开辟以来之变局也”。郑观应围绕“教”也阐述了值得重视的见解,明显可看出其主张所发生的变化。易言(3 6篇本,约 刊 于1 8 8 0年)已 收 有 论传教一文,对泰西诸教表达了这样的认知:“其教或合或分,有衰有盛,而教士则必欲周游各地,劝导人民,使之尊奉其教,以遂其奢愿耳。”

24、对于当时中国面临的问题,郑也阐述了因应之道:“推原中西失欢,实由于贩烟、传教。此二事本出于英、法,他国所无”,因此,“今欲中外相安,惟有会集万国公议妥商,劝令英不贩烟,法不传教”。易言(2 0篇本,约刊于1 8 8 2年)也收有改作 传教的文章,内容上相应作了一些删改。郑观应明显感到问题愈发严峻,为此开篇也增添了这样一段话:“呜呼!终必败中西和局者,其惟传教乎!”到 该文收入 盛世危言(5卷本,刊 于1 8 9 4年)时,郑又作了不少增补。涉 及“西教”与“圣人之道”的对比,他明确表示:“我中国圣人之道,广大精微,既无畛域之分,亦无教门名目”,“较之奉彼教者动辄作威,怙势欺压平民,其贤不肖何如

25、也”。不过,1 8 9 5年1 4卷 本 所 收 传教一 文 对“西教”的看法有较大改观。一方面道明其立 教 者“深具苦心”,种种争端,“实非教主始念所及”。另一方面对于华民之入教也颇为开通,甚至说明可以接受这样的办法-“择公正教民与华教士代为传教,无须西人”。郑观应由衷表示:“我孔孟之道,精微广大,如回、佛、老诸家,亦在包容之列,何必断断争辩,独拒彼教乎?”薛福成、郑观应对于“西教”的回应,影响范围还有限。由 于“教”涉及的问题绝非小事,中西之间很快演出公开的纷争。时务报创刊伊始,梁启超发表的 论报馆有益于国事,即触发了与 万国公报的交锋。该文评说了当时出版的报章,特别指出西人报章“借阐宗风

26、,不出郑志”之弊端。对于梁这番议论,万国公报 自然难以保持沉默,于是以万国公报馆同人名义答复相关质疑,指出 时务报开卷之文,“统核上下文,语气明明指摘敝馆”,不得不辩。文章强调该报一向主张“人各有自主之权,教法为自主大端,断不能强人以就我”。即便真有借以传教的报章,但信奉孔孟之华人不同样依托于报章“借阐儒宗”吗?因此,“徒断断于教法之判东西人类之分”,未必合适。问题显然并不如此单纯,另一桩事件更表明围绕“教”,中西难以调和之处。广学会出版的林乐知、蔡尔康译撰的 中东战纪本末,曾引起广泛兴趣,但由于这本书附刊的 文学兴国策含有介绍基督教的内容,在北京一问世就遭到大臣的反对,“不准它与政府准许的书

27、籍一起发行”。有意思的是,广学会年报 在述及这一事件时,指出这些大臣完全误解了该书的意思,然而正是这份年报明确说明:“把西方知识和西方文明如实地作为真正基督教的成果和具有明显的基督教特性予以引入,这对中国和西方都是极端重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中西之间围绕“教”的纷争,成 为“中体西用”论流行于晚清的重要助力。梁启超曾有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者,“张之洞最乐道之,而举国以为至言”。梁本人在 读西学书法中综论中学西学,即持这样的看法:“舍西学而言中学者,其中学必为无用。舍中学而言西学者,其西学必为无本。无用无本皆不足以治天下,虽庠序如林,逢掖如鲫,适以蠹国,无救危亡。”梁之所以强调“中学

28、”,关注的正是“教”;而这又明显受到其师之影响。康有为早期撰写的重要著作 教学通义,即 首 揭“原教第一”,并强调:“礼教伦理立,事物制作备,二者人道所由立也。礼教伦理,德行也;事物制作,道艺也。后圣所谓教,教此也;所谓学,学此也。”西学书目表 之所以撇开“教”不谈,也是因为此时的梁秉持师说,有其所捍卫的“教”。该书辑成的1896年,梁启超在与康有为的通信中就表示:“我辈以教为主,国之存亡于教无与,或一切不问,专以讲学授徒为事,俟吾党俱有成就之后,乃始出而传教,是亦一道也。”另一通信说得更明确,还直接标榜作为读书人当致力于“传教”而 非“为政”之目标:我辈宗旨乃传教也,非为政也;乃救地球及无量

29、世界众生也,非救一国也。一国之亡于我何与焉。这样的言说很容易令人联想到顾炎武对“亡国”与“亡天下”的分辨,表明中国读书人向有所捍卫的“教”或“道”,并且心系于“天下”。1876年郭嵩煮奉命出使英国,与郭交谊甚厚的王闿运,即将郭出使英国做了这样的定位:“奉使称职,一时之利;因而传教,万世之福。”而戊戌时期康有为以“保教”相号召,强 调“国亡于无教”,“凡天下国之盛衰,必视其教之隆否”,亦是本于此。由此也可换一个角度理解“中体西用”论何以在晚清成为主流的看法;关键尤在于,其中所强调的“西学必先由中学”,明显是赋予“教”之优先性。张之洞的看法颇具代表性。在 劝学篇序中,张言明其出发点在乎“新”与“旧

30、”之间寻求会通之道,并指明当下所陷入的正是这样的处境:“旧者不知通,新者不知本。不知通,则无应敌制变之术;不知本,则有菲薄名教之心。”对作为“本”之“教”的重视,体现在其所揭示的卫护于“教”的具体路线,那就是须在广泛涉猎经、史、子、集的基础上,再 选 择“西学”“西政”。有必要说明的是,张之洞认可“西学”可以补吾所阙、“西政”可以起吾所疾,仍是基于中西 之“会通”进行考量;尤其是其所理解之“西政”差不多已是无所不包,更表明其提出的方案乃承受各方压力的结果,也包含一些策略性的考虑。对比叶德辉辈的主张即可看出,“西学”“西政”能够成为张之洞的选项,殊属难得。翼教丛编1898年之刊行,更显示一些读书

31、人深感“翼教”之紧迫。苏舆编成此书,“专以明教正学为义”,强 调“世岂有学术不正而足与言经世者乎”。叶德辉就明确提出“正界”问题:“梁启超之为教也,宣尼与基督同称,则东西教宗无界;中国与夷狄大同,则内外彼我无界。”他还特别指明:“人之攻康、梁者,大都攻其民权、平等、改制耳,鄙人以为康、梁之谬,尤在于合种、通教诸说。”因此,“近世时务之士,必欲破夷夏之防,合中外之教,此则鄙见断断不能苟同者”。叶不仅难以接受“通教”之主张,而 且 在“政”“学”这些环节,也同样强调中西有别,“盖立国各有其政,而亦不可强同也。至于农工商务之学,又迥然与西国不同”。如叶德辉这般对于“西学”不加区分,在斯时也不乏同道,

32、不过,这恰好从反面说明像梁启超那样按照“学”“政”“教”区分西学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化解接纳“西学”的紧张。实际上,将西方知识区分为学、政、教,对促成晚清更广泛接纳西学也发挥了效应。各种西学汇编资料的出版,构成晚清接纳西学的重要环节,接下来还会重点讨论。这里可稍加说明的是,不乏汇编资料对“西 政 西 学”的接纳,是出于“补吾政教”的考虑。1897年点石斋所印 时务通考,即阐明何以有必要取法泰西之“政治”与“学术”。原因在于,泰西之政治“隐合三古以来垂治之遗意”,其学术更是“夺造化之功”,取其法而行之,可 以“补政教之所不逮”。同年所出沈桐生辑 东西学书录提要总叙,同样秉持这样的看法:“今乎道之

33、大原出于天,纲常名教,历亘古而常新;学之通变因乎时,政法艺术,贵通今以致用。”内中具体说明哪些内容可述、可采,但同时指明“欲维国势,先励学术,欲励学术,先正人心”。1902年鸿宝书局石印的 五洲政艺丛编,则 强 调“政成乎上,威德彰、国势强矣;艺成乎下,财力富、国本强矣”。该书不仅突出了对“政”“艺”之取法,编辑上区分为中学部、西学部、内政部、外政部、艺学部,也颇见心思。“中学部”含学术、教化、学校、儒行、伦纪、性理、义命、群经、历史、诸子、天文、地舆、文字、书籍、翻译、报章、游历、女学等细目,清楚传达出对“吾教”的捍卫指向何方。不宁唯是,按 照“学”“政”“教”区分西学,还成为晚清各种“课艺

34、”的内容,表明持类似见解的大有人在,获得广泛回响。上海格致书院甲午春季之正课,曾针对 西学凡一书 设 题(由聂缉梨命题),要求考生分析泰西建学所涉及的“六科”。名列第一者系陈汉章(浙江宁波府象山县举人)之答卷。此时针对西学 按 照“学”“政”“教”加以区分,并未成为流行的看法,但从陈的应策中可看出对于“西教”鲜明的立场。内中大致引述了 西学凡所介绍之学科,以“经学”指称西方之“教科”“道科”,明确表示:“综论六科,惟加诺搦斯(教科)、陡 禄 日 亚(道科)不足取,余皆有用之学。”尤其还以“西人亦翻译五经四书”作 为“道与器异趋而同归”之凭据。另一家书院之课艺,更是直截了当提出这样的问题:“问:

35、立国之道曰政,曰教,曰学术,曰风俗。中国三代以上四者本合为一,春秋至今,政俗随时而变,惟教术、学术尚尊孔孟。泰西则教与政、学全不相涉,独其风俗与教合。今日讲求西学,兼采西政,乃取彼所长,救吾之敝,非习其教,从其俗也。此中大防,不容或溃,能就所知剖析异同得失欤?”单是问题本身就值得重视,尤其是指明泰西“教与政、学全不相涉”,既是基于排斥“西教”的目的,同时也赋予了“讲求西学”与“兼采西政”之正当性。在这样的问题引导下,考 生 之“应策”也鲜明表达了“耶稣天主岂能与孔孟混一”的主张,为此还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华之教化,辅以泰西之新美,即不难上咸五而下登三。泰西之新美,不范以中华之教化,终难几于道而进

36、于中。惟各兼其所长,去其所短,则政俗之美备,教学之昌明,可计日而待矣。科举改制后举办的乡试,这方面的内容也不少,显示出按照“学”“政”“教”区分西学,构成晚清取法西方之基调所在。1903年浙江乡试 第 2 场各国政治艺学策题,第 1 题即为:“孔子之道,合哲学、政治、教育为一家。中庸称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盖原于教以立为政宪,又托于政以纲纪人伦,是以六经垂教论政者过半。乃旧学家专己守残,以笺注性理自封;新学家见异思迁,薄视经籍为无用。今欲折群言之淆乱,先明圣书之宗旨,试举六经之要言,以发政教之一贯策。”该科山东乡试同样涉及这方面的内容,第 2场 第 4 题为:“自立约传教以来,教案日多,愚民倚

37、入教为护符,奸民或假仇教以煽惑,西人至讥中国为无教化之国。然彼国之读儒书者,尝谓五百年后,孔教将遍行全球。是今日之患,仍在吾教之不修,而非彼教之能为害。欲经正而民兴,其道奚由策。”这样的问策,自是引导士子关心如何使 吾教 发扬光大。尚可略加补充的是,在此过程中“教”之合流也渐渐引起关注,尽管这样声音或许只能算是“低音”。1867年王韬出游欧洲,在英国时,曾有人问“孔子之道与泰西所传天道若何”,他就引陆九渊的话说:“东方有圣人焉,此心同,此理同也。西方有圣人焉,此心同,此理同也。请一言以决之曰:其道大同。”强园文录外编所 录 第 1 篇 文 章 原道,对此有系统阐述:“天下之道,其始也由同而异,

38、其终也由异而同。”王也乐观表达了这样的看法,“夫民既由分而合,则道亦将由异而同。形而上者曰道,形而下者曰器,道不能即通,则先假器以通之,火轮舟车皆所以载道而行者也”。所 谓“六合将混而为一”,亦是王韬所津津乐道者。他也相信,天下各教,“同源异流,无以殊也”,“今中国各教皆备,虽其教旨各殊,而奉天治人则一也,安知昔之以远而离者,今不以近而合乎。将来必有人焉,削繁核要,除伪归真,汰华崇实,去非即是,而总其大成者”。谭嗣同同样直面了“教”的问题。关 于“学”“政”“教”之关系,在 仁学中做了这样的阐述:“学不一,精格致乃为实际;政不一,兴民权乃为实际;至于教则最难言,中外各有所囿,莫能折衷,殆非佛无

39、能统一之矣。”书中将学、政、教建立起递进关系,认 为“进学之次第”,乃“以格致为下学之始基,次及政务,次始可窥见教务之精微”。尽管谭也认可“求保国之急效,又莫捷于学矣”,但其对于“教”显然更为看重,相应的也秉持“教不行而政敝,政敝而学亡”之宗旨:“言政言学,苟不言教,则等于无用,其政术学术,亦或反为杀人之具。”不惟赋予“教”高 于“政”“学”之地位,谭嗣同也确信各 教 不无相通之处。参照韦廉臣所著 古教汇参一书对古今中西之教的考察,谭就指出:不论何教,皆有相同之“公理”二:一曰慈悲,一曰灵魂,基于这样的“公理”,如以佛教来看,则“地球之教可以合而为一”。之所以强调此类会通各教的言说还只是“低音

40、”,原因在于,这样的声音一旦公开表达出来,则不免掀起一阵风波。易 鼐 1898年 在 湘报撰文,明确提出中国以弱为强之“四策”:“一曰改法以同法,“二日通教以绵教”,“三曰屈尊以保尊,“四日合种以留种”。具体说来,即是致力于实现“西法与中法相参”,“西教与中教并行”,“民权与君权两重”,“黄人与白人互婚”。此文引起张之洞大怒,当即致电湖南巡抚陈宝箴和按察使黄遵宪,指 出 此 文“十分悖谬,见者人人骇怒”,“亟宜谕导阻止,设法更正”。不过,张之 劝学篇以“非攻教”作为结束篇,也不无深意。内中也阐述了平实的看法:西教“不过如佛寺、道观,听其自然可也,何能为害?”而且,“异教相攻,自周秦之间已然”,

41、故此,处今之世,更当明了,“要在修政,不在争教,此古今时势之不同者也”。如 同“西学中源”论难说是对西学的接纳还是排拒,晚清针对西学所做区分,亦可作如是观。将西方知识区分为“学”“政”“教”,且论辩泰西“教与政、学全不相涉”,也意义重大:既为采“西用”大开方便之门,同时也为捍卫中国那 个“体”找到了依凭。只是,所 谓“中体西用”论 之“体”,其 作 为“教”或“道”,究竟有哪些实质性内容,大可质疑;甚至可以说,所 谓“体”,往往只是 一 种“姿态”,反而是所谓“用”(还 包 括“器”“术”)渐渐升格为“学”更值得关注。这 其 中“艺”与“政”所发生的变奏,就不断拓展了“西用”之范围,最后还同归

42、于“学”,促 成“西学”转 变 为“新学”。二、“政”与“艺”:接 引“西学”的变奏晚清以撇开“教”不谈的方式化解接引西学之紧张,自有可以理解的地方。两种文化相遇发生来自“域外”与 来 自“本土”的调适,本是题中应有之义;涉及文化核心部分的“教”,引发种种冲突更是难免。但 区 分“教”与“学”,甚至舍弃“教”不谈,只是问题的一方面;就对“西学”的接纳来说,“政”同样是值得重视的关键词。前已述及,“布政施教”乃 体 现“王道”的治理方式,晚清守望 于“政教”之信条,同样有所捍卫的“教”(或“道”“体”),然而,何谓“政”?在中文语境中却是极之广博的。围 绕“政”与“艺”的变奏,也显示出晚 清 对

43、“西学”的接纳,往往受制于本土的知识立场;而“政教”之分离,尤其是进一步催生出“政艺”的合流,也为突破“艺”“器”的樊笼开启了门扉。最基本的,所 谓“政艺”或区分为“政”“艺”,实际蕴涵的是对“西学”的看法,并主导着晚清“采西学”的基本方针。其间所发生的变奏则显示出,最初将西学定位于“艺”或“器”,随后才上升为“政”,甚 至 确 立“政”的优先性。“艺”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器”或“术”等语词,往往指向的是“用”这一层面。所 谓“君子不器”,正道出在儒家文化传统中“器”所占据的位置。事实上,对西学之接受,最初是将此命名为“器”或“艺”,即是在技艺层面引入西学。这样的定位,自与所谓的“道”“体”,存

44、在高下之别;于中国士人维护文化上的优越感,也发挥着积极影响。别的且不论,对“格致之学”的接纳,即是将其纳入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架构中,作 为 初 级 工 夫(详后)。而 在“艺”的基础上渐渐浮现出来的“政”,由于其内涵并不清晰,处 于“教”与“艺”之中间环节,因此,其偏向于哪一方,影响也大相径庭。而“西政”范围之不断拓展,尤 其 是“西艺”与“西政”叠加起来形成众所关注的“政艺”,也显示其成为更广泛接纳“西学”的象征,拓展了“采西学”的范围。孟子尝谓,“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孟 子 尽心下)。不可否认,在中国传统资源中,也包含着对“政事”之思考。然而,无论称之为“政”还 是“政事”,

45、其指涉的范围都甚为广泛。论 语为政阐述了“以政为德”之思想,但并未详说“政”之具体指向,倒 是 孔子家语 辩政第十四留下孔子解读何谓“政”的记录:子贡问于孔子曰:“昔者齐君问政于夫子,夫子曰 政在节财。鲁君问政于夫子,子 曰 政 在 谕 臣 。叶公问政于夫子,夫子曰 政在悦近而来远。三者之问一也,而夫子应之不同,然政在异端乎?”孔 子 以“各因其事”予以回应,并且强调“政之所欲,岂同乎哉”,正道出所谓 政事”在传统中国内涵颇广,既 指 向“朝政”,也泛指各种政治事务。重点还在于,“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论 语 季氏)提及这一点对于把握“西政”浮现的意义不无裨益。中西

46、渐开沟通,彼此间政事之差异即引起广泛关注:西人所述及的“政”,明显指向朝廷之政事;尤其将政治定位于“众人之事”,更直接挑战中国 庶人不议”的古训。申报创刊号登 载 的 本馆告白,即强调新闻纸承担着这样的职责,“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靡不毕载,务求其真语”。征诸该报刊登的其他文字,也表明所关注的“政”,明确指向“朝政”。论各国新报之设以此 表 彰“新报”之作用:“朝廷立政,小民纵欲有言,未免君民分隔,诸多不便,一登于新闻纸内,则下情立即上达。”海客偶谈还借用一位西士的谈话表达这样的关切-“中西政事何以相悬若是之甚哉?”不过,基于可以理解的缘由,来华西人对于

47、“西政”之阐述多少受到一些制约。这既是因为政治特有的敏感性,也是传教士身份使然,往往跨越了“西政”这一环节而直接建立“西教”与富强之关联。尽管如此,仍有不少文字涉及对西国治理方式的介绍,前述林乐知、花之安所著书即是如此。林乐知表达了对“君民一体”的赞誉:“天生民而立之君,君民一体,上下宜通也。倘君处深宫,民居草野,不相联络,以致国贫民弱,所中饱者,惟居官人耳是君与臣与民,当熟思上下相联之要法。”花之安则通过对比中西,详细述及西国“明正道权”的治理之道:用权务合乎中正,立规条,定律例,君臣互相参订,既视从者之多寡为酌取,尤必准天理之至正为从违,所以协乎中道,服乎人心,而不为世人所皆议。故人君未尝

48、不尊贵,而不得恃威权以强压群臣;百官未尝不显贵,而不得恃权势以凌逼百姓。是故西国穷民,不畏在上之权势,而畏在下之清议,盖以有理则无人敢加以刑也。晚清读书人中一些“先时的人物”,对此稍有了解,即受到不少震动。郭嵩煮作为清政府派出与西方世界接触的第一位正式代表,考览泰西之学校、风俗后,就直 指 以“地球纵横九万里皆为夷狄”并不妥当,甚而肯定泰西之“政教”亦有可取之处。曾求学于上海广方言馆、后又随李方苞出使德意志的钟天玮,18801881年间写成的 综论时势,也强调对于西方“断未可以无本之治目之矣”。他还将西国富强之源追溯于“西政”,即“通民情、参民政”之治理之道:统观欧洲各国,无不政教修明,民生熙

49、嗥,国势日臻富强,而究其本源,不外乎通民情、参民政而已。盖泰西通例,国之律法最尊,而君次之,亦受辖于律法之下。“西政”在晚清之所以难以被接受,原因无他,直接触动的是“君臣”之界。叶德 辉 正界篇所关切的也涉及此,“以自主立说平君民之权,则上下无界”。王仁俊 实学平议更是道出:当今主张“习西法,羡民主,思以其术易天下”,“此说也,是言其利也,然不敌其弊之多也”,“彼不见拿破仑之身幽荒岛乎!不见法国各树党援互相仇杀乎!不见西班牙法律刑章不能画一乎!不见巴西改为民主,迫君退位,同于篡窃乎!”张之洞对此也颇为警觉,直 指“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在其看来,所 谓“民权”不 过 是“欲民伸其情,非欲民

50、揽其权”;还从翻译角度指出所谓 人人有自主之权”全然误解了此语的意思、。张对西方各国的认识,自有其一套逻辑:“泰西诸国,无论君主、民主、君民共主,国必有政,政必有法,官有官律,兵有兵律,工有工律,商有商律,律师习之,法官掌之,君民皆不得违其法。政府所令,议员得而驳之;议院所定,朝廷得而散之。”故此,“谓之人人无自主之权则可,安得曰 人人自主哉?”因此,晚清对于“西政”的把握,明显是将原本狭义的“政”拓展为广义的“政”。这同样反映在西学汇编资料的出版上。这些资料在形式上、内容上往往都袭取传统“政书”的内容,则表明延续了以往对“政事”的看法,相应的也影响到对“西政”的理解。1897年点石斋所出 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