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国高考地理模拟试题(一).pdf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0916606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2.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全国高考地理模拟试题(一).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3全国高考地理模拟试题(一).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全国高考地理模拟试题(一).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全国高考地理模拟试题(一).pdf(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明于6月1 8日从上海出发赴纽约参加会议,会议结束后于当地时间6月2 3日从纽约返回。小明乘坐直飞航班往返两地,他对航班路线很感兴趣,查询到航班信息如下面图表所示。据此完成下列小题。左图为小明乘坐航班路线图下图为两次航班信息下图为两次航班信息航线出发时间到达时间用时甲:去程上海一纽约北京时间8:3 0纽约时间9:0 01 3.5小时乙:返程纽约一上海纽约时间1 6:0 0北京时间2 0:0 01 5 小时1.去程时,小明想靠窗欣赏景色,但不想被阳光照射;返程时,小明想欣赏我国北方的日落景色,他应该分别选择飞机飞行方向哪一侧的靠窗座位()A.去程选择左侧,回程选择右侧 B.去程选择右侧,回程选

2、择左侧C.去程回程都选择右侧 D.去程回程都选择左侧2.下列选项中的情形可能发生在小明旅途中的是()A.去程时都是白天,全程艳阳高照 B.去程到达时为纽约时间6月 1 9 日C.返程时俯瞰北冰洋漂浮的大量浮冰 D.返程时在北极地区欣赏到极光景色1 .根据材料小明参加会议的时间为6月 1 8 日 6月 2 3 日,在此期间为北半球的夏季,日出为东北方向,日落为西北方向。航线甲为先东北后东南,朝南的窗户能被阳光照到,所以小明应坐在朝北的窗户即靠左侧的座位;回程时航线乙为先西北后西南,进入我国境内时航线方向为向西南,日落时太阳位于西北方向,朝北的窗口能看到我国北方日落,朝北的窗户在回程的右侧,所以该

3、题选A。2 .读图可知,去程时航线甲经过地区在极圈外,无极昼现象,从北京时间8:3 0 起飞,到纽约时为纽约时间9:0 0,且飞行了 1 3.5小时,一定会经过0时,所以途中有I I 落现象,故 A错误;去程时北京时间(东八区)为 6月 1 8 日 8:3 0,此时纽约时间(西五区)为 6月 1 8 日8:3 0 1 3 小时=6月 1 7 日 1 9:3 0,飞机飞行1 3.5 小时,此时纽约时间为6月 1 7S 1 9:3 0+1 3.5 小时=6月 1 8 日9时,故 B错误;返程时经过北极地区,6月份为北极地区的暖季,所以北冰洋上可能会有浮冰,故 C正确;航线乙经过北极极地地区,6月份

4、北极极地地区为极昼,极光应在夜晚观测,故 D错误,所以该题选C。我国岭南传统村落的梳式布局具有很强的气候适应性,村落内部建筑密度较高,多为高墙窄巷,村落中宅院与巷道排列规整,能够较好地通风散热。某研学小组通过走访,绘制了当地最典型、与当地气候适应性最强的村落布局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 .岭南传统村落内部建筑稠密、多为高墙窄巷,主要是为了()A.防风除湿 B.防火防盗 C.防洪降温 D.遮阳通风4 .该研学小组绘制的村落布局示意图中指向标最可能是()3 .结合材料“能够较好地通风散热”,且村落内部建筑密度高,房屋之间的空间小,阳光被遮挡,受太阳照射面积小、时间短,温度较低,并能与两旁的建筑

5、内热空气形成对流,起到通风降温的作用,D 正确。建筑稠密不利于除湿,也不利于防火,A B 错误。该建筑布局防洪的作用较小,C错误。故选D。4 .材料中提到该图与当地气候适应性最强,即通风散热效果最佳,我国岭南地区夏季盛行东南季风,所以巷道走向为东南西北走向通风效果最佳;指向标为A向方向时,街道为东南一西北走向,A正确;指向标为B方向时,街道为西南一东北走向,B 错误;指向标为C D方向时,街道为南北走向,C D错误。故选A。2 0 1 8年 1月 7日艾因塞弗拉镇迎来了 3 8年来第三场雪(前两次降雪分别在2 0 1 6 年和2 0 1 7年)。如图为艾因塞弗拉镇周边地形及多年1月等压线分布示

6、意图。一般认为该镇连续三年出现降雪与北极地区海冰融化加快致使欧洲寒潮增强有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有利艾因塞弗拉镇冬季形成降水的条件是其()A.地处撒哈拉沙漠的边缘 B.地处西北风的迎风坡C.深受北大西洋暧流影响 D.地势较高,气温较低6.造成近年来北极地区海冰融化加快和欧洲寒潮增强的主要原因分别是()A.全球气候变暖海冰融化吸热增多致使高纬地区气温降低、气压增高B.全球气候变暖海冰大量融化致使北极地区海水盐度降低、海面上升C.北大西洋暖流增强海冰大量融化致使高纬地区气温增高、湿度增加D.极端天气增多海冰大量融化致使北极地区海水温度降低、寒流增强7.艾因塞弗拉镇冬季很少有降雪的主要原因是其冬

7、季()A.受西风影响大 B.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C.地表气温较高 D.昼夜温差较大5.位于撒哈拉边缘,降水应少,A错;该地在地中海附近没有北大西洋暖流,C错;地势较高,低温低,不利于降水的形成,D错。根据图中等压线分布判断,艾因塞弗拉镇1月盛行西北风,该盛行风从海洋上吹来,带来丰富水汽,根据图中等高线分布判断,该镇位于山脉北坡,位于西北风的迎风坡,因此冬季容易形成降水,B正确。故选B。6.由题可知,全球气候变暖是导致近年来北极地区海冰融化加快的主要原因,全球气候变暖海冰融化吸热增多致使高纬地区气温降低、气压增高,欧洲寒潮增强;北大西洋暖流减弱会导致海冰增多,极端天气增多不一定导致海冰融化加快,选

8、A。故选:A 7.读图可知,艾因塞弗拉镇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由于纬度低,气温高,所以冬季很少下雪,C正确。西风带来丰富的水汽,有利于降雪,A错误。该地区冬季受西风带控制,B错误。昼夜温差大与降雪量关系小,D错误。故选:C 奎屯河发源于新疆天山北坡,向北注入艾比湖。下图为奎屯河流城及将军庙水文站近2 0 年气温、降水量及径流量距平(均值)曲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 .推测奎屯河各河段主要补给来源是()A.上游春季积雪融水 B.上游地下水 C.下游湖泊水 D.中游大气降水9 .将军庙水文站附近的奎屯河()A.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小 B.径流量总体下降C.径流量年际变化较大

9、 D.气温在逐渐上升8.奎屯河发源于天山北坡,因此上游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A、B 错误。下游地区地势相对平坦,降水少,气候干燥,地下水补给少,C错误。中游位于大西洋和北冰洋水汽的迎风坡,降水相对丰富,D正确。故本题选D。9.由图可知,降水量距平值最小约为-7 0 m m,最 大 约 为 1 3 0 m m,说明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A错误。径流量距平值正数总和大于负数总和,径流量总体呈上升趋势,B错误。径流量最大距平值约为1 6 0 n m 1,最小距平值约-2 3 0 m m,说明径流年际变化大,C正确。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不是逐渐上升,而是波动上升,D错误。故本题选C。与 2 0

10、1 9 年相比,我国2 0 2 0 年水资源总量增加8.6 0%,用水总量减少2 0 8.3 亿 ,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减少了 2 6 5.7亿 3,水资源利用结构更加优化,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下图示意我国1 9 9 7 2 0 2 0 年的水资源利用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G日0)冬旺70006000用水总瓶5000400030002000农业用水量1000工业用水量一n19972001200320052009201344/Edi20172019年10.据图推测2003年我国()A.降水总量较2002年增多B.河湖水质明显改善C.北方旱情较2002年严重D.节水技术迅速普及11.2020年全国用水

11、总量减少值小于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减少值,其原因可能是()A.生态环境补水增加B.植被截留水量增加C.废水回收效率提高D.再生用水得到普及10.从图可以看出,2003年的农业用水量相对2002年明显减少,由此可推出当年的降水量比2002年降水量多,A正确,无法通过图的信息判断水质的改善情况,B错误:由于降水量多,旱情相对2002年要轻,C错误;由图可知,用水总量、工业用水量、生活用水量两年相当,节水技术并没大改善,D错误,故选A。11.全国用水的总量除了工农业用水、生活用水外,还有生态修复、生态补水等的用水,因此,用水的总减少量不等于工农业减少量加上生活用水量,还要考虑生态环境补水,我国近年重视生

12、态环境的建设,用水量增加,A正确,BCD错误,故选A。盐风化作用是指因岩石孔隙(或裂隙)中的盐类结晶膨胀而导致的岩石露头表面颗粒分解或脱落的物理风化作用。盐风化作用在地貌上表现为形成大小不等的风化穴小的为厘米级,大的可以达到几米。我国东部海岸带和西北干早区盐风化作用形成的地貌尤为明显。图为我国西北某地盐风化穴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一西北岩晶 降 水 水 流 动 水 务 蒸 发12.我国西北地区盐风化形成条件与东部海岸带明显不同的是()A.岩石性质不同 B.含盐量大 C.温差变化较大 D.植被稀疏13.在甲、乙、丙、丁四处中,以沉积作用为主的是()A.甲 B.乙 C.丙 D.T14.图中西北

13、侧盐风化穴比东南侧发育弱是因为西北侧()A.日照较差 B.降水量少 C.岩石坚硬 D.坡度较大12.由材料可知,盐风化的岩石是存在着孔隙(或裂隙)中盐类结晶膨胀而导致的岩石,所以岩石性质相同,含盐量都比较大,A,B选项错误。盐风化作用都是在岩石上形成,都植被稀疏,D选项错误。西北地区的盐风化是由于气候干旱,风力强劲,夏季高温,蒸发旺盛,晚上凉爽,昼夜温差大,盐分容易结晶,C选项正确。故选C。13.有材料可知,盐风化作用会导致岩石露头表面颗粒分解或脱落,由图示判断,甲处是盐风化穴的顶部,海拔较高,坡度较大,侵蚀作用为主;乙位于盐风化穴的位置上,风化作用强,容易分解或脱落盐晶或砂岩颗粒;丙位于盐风

14、化穴的底部缓坡位置,有利于堆积顶部脱落的盐晶或砂岩颗粒;丁位于西北侧的迎风坡的陡坡,侵蚀作用为主。故选C。14.由盐风化作用的概念和图示可知,盐风化形成条件是岩石中有可溶性盐类物质,含有孔隙的岩石以及干湿交替的环境有利于表面颗粒分解或脱落的物理风化作用。图中是我国西北某地,西北侧盐风化穴比东南侧发育弱是因为西北侧位于阴坡,光照不足,导致盐分不容易结晶析出,A选项正确。我国西北地区西北侧的降水量较东南侧多,B错。与岩石坚硬成都和坡度关系不大,C、D选项错误。故选A。杭 州 湾(澈浦以东)为喇叭状的三角湾。长期以来,北岸受到侵蚀,南岸不断淤积。2 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北岸修建了长约50150m的

15、“丁坝”群。它一端与堤岸相接,另一端伸到水域中,与堤岸构成“丁”字形,故 名“丁 坝 读 图 完 成 下 面 小 题。八一 曷建公路-首道-桥 梁 。幡A神州湾及周边地区示到B15.图中杭州湾北岸线向陆地凹,主要是受到()A.流水侵蚀 B.海浪侵蚀 C.风力侵蚀 D.风化作用16.修 建“丁坝”的主要作用是()A.减弱堤岸被侵蚀 B.加快轮船航行速度C.加强河床侵蚀作用 D.便于游客观潮15.由所学知识可知,杭州湾位于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海浪向右(北)偏,使北岸易于受海浪侵蚀;夏秋季节,盛行东南风,北岸成为迎风岸,也易遭受海浪的冲刷,B正确。与流水侵蚀、风力侵蚀、风化作用关系不大,A

16、CD错误。故选B。16.由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丁坝有利于泥沙淤积,从而减弱堤岸被侵蚀,A正确,C错误。加快轮船航行速度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效果更好,通过修建“丁坝”调整航速效果甚微,意义不大,这不是建设“丁坝”的主要作用,B错误。观潮不宜距离水域太近,比较危险,因此目的不是便于游客观潮,D错误。故选A。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新出生人口为1200万,比刚刚放开二胎的2016年下降了 33%,几乎成为新中国有记录以来新出生人口和出生率最低的一年。下左图示意第六、第七两次人口普查中的人口年龄构成对比情况,下右图示意第七次人口普查中各地区人口比重及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95

17、%63.35%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2020年)A 1 4岁人口比前 15-59岁人口比索60岁及以上人口比簟笫六次全国人口廿去(2010年)东北*区占6.W%|iu o tn#A 人口地区分布西部地区占27.12%/|仲云个件分司东热雉区人口占-39.93%|t,l5今前分以中修她区/253%0.79个百分。17.针对我国目前的主要人口问题,2021年5月3 1日我国开始推行三孩政策。这将有利于()A.减轻社会抚养压力 B.提高出生率以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C.扩大育龄妇女规模 D.优化人口年龄结构以缓解人口问题18.图2反映出我国现阶段人口分布情况是()A.人口向中西部、东北地区集聚明显 B.人

18、口向经济发达的区域进一步集聚C.人口分布趋于均衡,人口迁移减少 D.东部地区重心地位下降、西部增强17.目前,我国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和出生率偏低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科学调整生育政策,放开三孩。三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使婴幼儿数量增加,社会抚养压力增加,A错误;现阶段我国并未出现劳动力短缺问题,这些孩子还不能成为劳动力,B错误;育龄妇女是指处于生育年龄的妇女,三孩政策不会扩大其规模,C错误;放开三孩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婴幼儿比例,优化人口年龄结构,缓解人口老龄化及出生率偏低等人口问题,D正确。故选D。18.图2显示,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相比,2020年东北地区人口占比下降,A错误;西部地区人口占比有

19、较小提升;中部地区人口占比有小幅下降。故可推测出,我国人口分布受经济因素影响明显,我国现阶段人口有向经济发达区域进一步集聚的趋势,B正确;人口分布不均衡的趋势有待扩大,C错误;东部地区重心地位没有下降,D错误。故选B。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发展过程中1998年和2018年比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 9.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镇化的主要标志是()A.城市总人口增加 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D.城市工业部门更齐全2 0.从 1 9 9 8 年到2 0 1 8 年该城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有()城区用地紧张,地价上涨 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缓解城区日益严重

20、的环境污染 郊区地租较低A.B.C.D.1 9 .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是城市用地规模扩大,B正确。没有体现人口的相关表现,A C 错误。城市工业部门更齐全不属于城镇化的表现,D错误。所以选B。2 0 .工业区向城市外围迁移,方面是出于经济因素考虑,另一方面是出于环境因素考虑。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用地紧张,地价上涨,郊区地租较低,正确;城市交通网不断完善,郊区交通通达度提高,正确;为了缓解城区I I 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工业区向城市外围迁移,正确。所以选D。近几年我国游艇俱乐部快速发展,在刺激游艇旅游消费、推广海洋休闲活动、拉动游艇整体产业链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下图示意我国游艇俱乐部的城市微观区位。

21、据此完成下面小题。-O一周边县区3艮州H r(G)舒星鼎筠.中心触区 11近郊区fi ax皿要f雷f照小F银I U炮1口蜓艇T-2 1 .我国游艇俱乐部()A.均分布在沿海大城市 B.多分布在中心城区C.烟台和广州数量最少 D.天津数量多于上海2 2 .中心城区游艇俱乐部较多的主要原因是()A.消费能力强 B.地租水平高 C.娱乐场所多 D.人口密度小2 3 .游艇俱乐部能够带动的产业部门是()A.码头建设、钢铁、酒店餐饮 B.酒店餐饮、电力、游艇制造C.旅游、酒店餐饮,游艇制造 D.游艇制造、电子装配、旅游2 1 .北京、苏州均不在沿海地区,排 除 A,由图可以看出游艇俱乐部主要分布在中心城

22、区,B 正确。烟台和广州只是有游艇俱乐部的城市中数量少的,但我国绝大部分城市都没有游艇俱乐部,排 除 Co上海中心城区加上近郊区的数量大于2 0 个,天津中心城区加上近郊区的数量在1 0 个左右,排除I)。故选B。2 2 .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大,消费能力强,高消费人群多,能支撑这种高消费的俱乐部,A正确,排除D。地租水平高是俱乐部选址的不利条件,排 除 B。娱乐场所多并不是游艇俱乐部分布的主要因素,排除C。故选A。2 3 .游艇俱乐部属于高消费,可以带动码头建设、旅游、酒店餐饮、游艇制造、高端房地产等产业发展,C正确。游艇俱乐部所需钢铁、电力少,不能带动钢铁、电力产业,排除A B。电子装配是劳动

23、力指向型工业,与游艇俱乐部关系不大,排除D。故选C。读我国某城市发展现状和规划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 4.规划各功能组团,将()A.增加土地压力 B.减少交通建设使用量C.改善居住环境 D.使原城区空洞化2 5 .该城镇空间形态最有可能()A.围绕城市中心向四周扩展 B.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C.沿规划高速公路呈带状延伸 D.沿河流呈带状延伸2 4 .规划各功能组团,城镇的空间形态由集中式向组团式发展,城镇发展空间增大,优化/土地利用,有利于各功能区协调发展,排 除 A、D;组团之间距离较远,增加交通运输使用量,排除B;各个功能相对独立,互相影响少,亲近自然,有利于城镇居住环境改善,故选

24、C o2 5 .组团式发展,城市形态将围绕各组团核心向四周扩展,打开了城市发展空间。故 选 B,排除A C D o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个小题,共 5 0 分。请按题目要求作答。)2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 2 分)打造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是北京2 0 3 0 年城市发展目标,目前北京正在积极采取各项措施,不断向目标迈进。2 0 2 0 年首届北京网红打卡地榜单中有天宁1号文化科技创新园、7 7文化创意产业园、首钢园等园区。图中数字为环线开通时间。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概述北京城镇化的具体表现。(6)(2)简述材料中产业的调整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8)(3)城市

25、化的快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简述城市化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8)2 6 .(1)城市用地规模扩大;产业结构调整;交通线路增多。(每点2分共6分)(2)提高工业用地利用率;增加就业岗位:增加旅游资源数量,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承。(每点2分共8分)(3)地表硬化,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多,地下径流减少,蒸发减少,影响城区降水变化等。(任答4个环节8分,少于4个环节每点按2分算)2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 8分)受全球变暖的影响,人们对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之高纬度地区关注越来越多。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勒拿沙(下图左)发源于东南西伯利

26、亚沿贝加尔湖西岸的大山之中,干流西侧是广阔的高原,东侧是雄伟的山地,河流最终注入北冰洋,全长4 4 4 0 0公里,水量略少于我国的长江,但近年来其年径流量整体呈增加趋势且年内分配更加均匀。研究表明,气温、降水、冻土对勒拿河径流重均有影响。下图右为勒拿河流域平均气温、降水量与河口处径流量统计图。16060(1)简述勒拿河航运价值低的原因。(8 分)(2)概括勒拿河流域冬季气候特点并推测近年来勒拿河冬季径流量变化.(10分)(3)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勒拿河7 月径流量低于6 月的主要原因。(10分)27.【答案】(1)气温低,河流冰封期长;流域内地形起伏大;径流季节变化大;流域内人口稀少,工农业生产活动少,运输需求少。(每点2 分共8 分)(2)特点:冬季严寒;冬季气候干燥,降水少,以降雪为主;变化:全球气候变暖,部分冻土消融,冬季径流量增加。(特点每点2 分,变化每点2 分)(3)6 月 份 气 温 回 升 至 以 上,流域内积雪迅速融化,通过地表、地下径流汇入河流,径流量较大。7 月无积雪,融水补给减少;7 月气温较高,流域内蒸发量较大,汇入河流的径流量减少,流量下降。(6 月,7 月特点分析各5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