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pdf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0906100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PDF 页数:47 大小:7.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202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pdf(4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弟 四 单兀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土能生万物,地可出黄金(三年高考统计J考点分布2013 年2012 年2011 年重庆卷步庆卷福建卷广东卷江苏卷江苏春福珑卷全国卷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第一江苏卷 天津卷 山东卷 四川春 安徽卷 北京卷 全国卷北京卷 营庆春 福这卷广东卷 全国卷 海南卷 山东卷四川卷 北京卷 山东卷 浙江卷自然灾害与人类考点序列自然实源与人爱 自然天君与人矣“考纲要求1.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2.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品1主干知识学案设计 新 情 境I 新 问 题I巧 呈 现I记忆更高效一、认识自然资源1 概念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

2、物质与能量,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2 .分类(1)可再生资源:如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气候资源等。(2)不可再生资源:如矿产资源。3 .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分 布 的J可再生资源受水热条件影响明显(1)不平衡性 矿产资源分布主要受地质作用制约(2)资源间的联系性:可再生资源之间表现尤为突出。(3)利用的发展性: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和利用途径将进一步拓展。(4)数量的有限性:在一定的地区、一定时间内,资源的数量总是有限的。温馨提示 判断一种物质或能量是否为自然资源,关键看是否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二是用于生产和生活。例如,汽油 棉花 电能等不是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闪

3、电不能用于生产生活,故都不属于自然资源。二、土地资源与人类1.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2.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土地资源对人类的影响土地的数量对人类影响不大.质量影响较大上地的质吊:和数届都成为重盛影响因索土地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上壤污染和土地退化越来越严歪三、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必要性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导致了某些资源的短缺和豆境的恶化。2.途径途径要求适度开发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超过资源的再生能力四、认识洪水和洪灾1.自然灾害概况概念:在 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利益兼顾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

4、体利益相结合,充分考虑子孙后代的利益重视保护要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科学利用与保护的统一,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公众参与应充分调动广大公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公众参与是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的关键 气象灾害:如台风(飓风)、干旱、寒潮、冰雹等分类I地质灾害:如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水文灾害:如洪水、海啸、咸潮、赤潮等2.洪水与洪灾(1)含义:(2)洪灾给人类带来的损失:直接损失冲毁房屋、道路和桥梁,淹没农田、村镇和工厂,造成工业、农业的财产损失,以及人畜的伤亡,有时甚至会引起瘟疫和传染病的暴发间接损失造成供水、电力、交通、能源等供应中断,以及城乡商业活动

5、的停止和生活秩序的紊乱等 温馨提示洪灾成立有两个环节:一是洪水的形成;二是对人类造成危害。所以只有洪水溢出或者冲垮河岸、湖岸,对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灾害时,才形成洪灾。五、洪灾的形成原因原因表现自然原因气象因素强降水、冰雪融化河湖因素冰凌堵塞河道,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堤坝溃决流域汇水速度地面坡度越大,土壤含水率越高,植被覆盖率越低,流域汇水速度越快河道排水速度河谷越顺直、越通畅,纵向坡度越大,河道排水的速度越大人为原因破坏植被导致流域汇水速度加快,加剧水土流失和河道的淤积,使河流水位升高、河床坡度减小围湖造田使湖泊对洪水的调节作用减弱建筑物占据河道降低河道排水的速度六、洪灾的防治措施1 .防治

6、洪涝灾害的工程措施有哪些?提示:兴修水库,退耕还湖,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疏浚河道,加快泄洪速度;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降低洪水水位。2.防治洪涝灾害的非工程措施有哪些?提示:提高防灾减灾意识;控制滥砍乱伐,提高森林覆盖率;建立统一的减灾防灾管理体制;建立统一的抗洪抢险指挥管理系统;设置防洪保险基金和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加强灾前水利建设投入与减灾科研投入。igi高频考点.层级通关 w d上包_ 认 知 全 通 透I考点11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1.我国重要自然资源的特点 分布 存在问题及对策一、必须突破的3G关键点类型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特点总量丰富,分布不均类型多样,

7、比例不当分布广泛,相对集中分布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西北更少;时间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季节变化大耕地: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湿润、半湿润地区);草地:北方高原山地和青藏高原(干旱、半干旱区);林地:东北、西南山区和东南沿海山地煤、铁、石油矿产北方居多,有色金属矿产南方居多问题水土配合欠佳,淡水日趋紧张,浪费惊人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严重;森林减少;草场超载乱采滥挖;破坏环境;浪费严重对策跨流域调水;兴修水库;节约用水;防治水污依法管理;“开源”“节流”;建设保护 贯 彻 矿产资源管理法;合理利用;2.不同水资源问题的解决措施染综合利用(1)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主要措施:修建水库。

8、(2)降水地区分布不均。主要措施:跨流域调水。(3)降水稀少。主要措施:收集雨水、沿海发达国家进行海水淡化等。(4)蒸发旺盛、下渗严重。主要措施:可以采用坎儿井等措施。(5)人口众多、工农业用水量大。主要措施:加强水的循环利用,农业可以采用喷灌、滴灌等节水措施。(6)河流上中下游用水分配不均。主要措施:加强河流的统一协调管理、合理分配水资源。(7)地形陡峭、河流短促,主要发生在较小的岛屿国家。主要措施:沿海地区可建储水池等设施。(8)污染严重、水质变差。主要措施:污水达标排放。除了各自的针对措施外,水资源短缺地区可通过提高水价、发展节水技术、加强宣传等措施节约用水。3.世界主要能源资源的特点及

9、分布能源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几种能源的比较如下:能源主要特点分布世界中国煤炭非可再生能源;分布广、储量大,开发和利用难度不大,发热量和燃烧效率不高,亚洲和欧洲;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和南非山西、内蒙古、陕西、河南等省(自治区)分布较丰富输送和使用不方便,灰渣、粉尘多,易污染环境石油非可再生能源;发热量 高,开采、运 输、使用方便,属于高质量的能源;会产生污染,储量远比煤少主要分布在中东波斯湾沿岸、拉美的委内瑞拉和墨西哥、非洲的利比亚和埃及、俄罗斯、亚洲的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北美的加拿大和美国、西欧的北海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能可再生能源;不污染环 境,

10、为清洁能源,但受地形和气候条件制约显著中国水能资源居世界首位,以下依次为俄罗斯、巴西、美国、加拿大等国主要分布在西南、中南(长江三峡、珠江中上游)和西北黄河上游地区太阳能能量比较分散;投资大、效率低、占地广、储能难,但有广阔的前景,属可再生能源云雨比较少的沙漠地 区,如非洲的撒哈拉沙漠、美国的西部沙漠、澳大利亚的西部沙漠地区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北京西侧、兰 州、昆明,再折向西藏南部一线以西、以北地区核能能量集中、巨大,地区适应性强;运转费用低,收益大;但投资大、建设周期长铀矿资源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南非。美国核发电量最我国已建成的核电站有秦山和大亚湾核电站,在建的有

11、岭澳、连云二、必须掌握的司方法技巧多,法国核电比重最大港、秦山二期、秦山三期等我国能源问题的分析方法对于我国能源问题的掌握和分析,应着眼于现状、原因和解决措施三个方面:(1)我国能源问题的现状:浪费严重,能源短缺。采煤引起地面塌陷、农业减产和地面植被破坏。能源利用率不高,环境污染严重。农村大量使用薪柴燃料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壤肥力下降等。(2)产生的原因: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能源消费结构单一,水能、核能等所占比重较小。人口多,人均能源资源不足。经济发展快,能源消费量尤其是石油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原油消费国)。(3)解决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开发利

12、用率。积极开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能源资源的勘探、开发与调配工作。开发清洁煤技术,发挥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保证油气供应稳定可靠。三、必须研透的高考动向考点常考题型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以区域图为载体,.结合统计资料考查土地资源、水资源及风能等新能源的分布及利用的意义以统计资料为背景考查我国能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例 1(2012 天津高考节选)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某地理小组的学生考察了中国与新加坡合建的中新天津生态城。中新天津生态城位置示意图学生发现,生态城所在地有多项可利用的自然资源。请据图列举三项。思维流程临近海洋,具有海洋化学资源、生物资源、

13、能源资源等海洋资源.地处季风区,区簸资源丰富 答案 荒地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风能、太阳能资源。(答出其中三项即可)请完成课堂对点练习题组一考点2|自然灾害与人类一、必须突破的 关键点1.我国洪灾频发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措施(1)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使得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降水集中于夏秋季节,全国大部分地区5 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比重高达80%。乱砍滥伐,毁林开荒,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围湖造田,湖泊萎缩,使上中游涵养水源能力和中下游蓄水、排水能力减弱。大量河道、湖泊被淤积、被填埋,缺乏蓄洪、滞洪场所。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河道淤塞,泄洪能力差。(2)洪涝灾害的防御措施(以

14、淮河、黄河、长江为例):淮河的治理:上游建水库和蓄水工程;中游利用湖泊洼地蓄洪,加固干流的堤防;下游开辟入海河道,分流排泄洪水。黄河的治理:上游兴建水利枢纽蓄积洪水,中游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下游加固黄河大堤。长江的综合利用和治理:I峡工程I加高加固荆江大堤提高防灾减灾意识支流修建水库非工程措施a建 设K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ffl湖退还加强洞庭湖、鄱阳湖治理禁止天然林砍伐加强防洪管理2.影响我国的几种主要自然灾害灾害成因分布危害防御措施台风形成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强烈发展的气旋每年的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广东、海南、福建、浙江、台湾等省区给沿海地区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加强监

15、测和预报;及时发布台风预报和警报;建沿海防护林主要发生在淹没工厂利用气象连续性的暴南方和东部和农田,造卫星对暴雨暴雨洪涝雨或短时间地区。春季成作物减进行监测;的大暴雨在珠江流产;影响交提高暴雨域,夏秋季通;甚至危预报的准确在江淮地区和北方及人民的生命率;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结合防洪干旱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华北地区多春旱,长江中下游地区多伏旱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改变农业结构;种植耐旱作物;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营造防护林寒潮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主要发生在冬半年,由东北到海南依次减弱强烈

16、的大风、降温天气使农作物和牲畜受到冻害,交通、通讯和建筑物受到很大影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做好防寒准备地震、滑坡、泥石流地质构造复杂,地形崎岖,不合理西南地区生命、财产伤亡损失大,公共设提高防灾意识,加固建筑物和岩体,避二、必须掌握的方法技巧人类活动等施破坏严重开危险区洪涝灾害发生原因的分析方法(1)来水大。影响因素:气候降水多,降水变率大,如季风气候;水系流域面积大,支流多,入海口少;植被植被覆盖率低。(2)排水不畅。影响因素:地形地势低洼,不易排出;河道弯曲,排水不畅;河道淤积;占用河道。(3)调洪蓄洪能力差。影响因素: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三、必须研透的高考动向考点常考题型自然灾害与

17、人类以区域图为载体,联系实际考查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分布以某一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为背景,考查自然灾害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例2 (2013 新课标全国卷I)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下图所示区域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区。r 河流 您)等 高 线/m 口居民点分析图中居民点易遭洪灾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思维流程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图示区域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区”,可知该区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2.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居民点位于河流沿岸,暴雨时,水流在谷底汇集,河水暴涨r 河 流&吧 等 高 线(m)口居民点等高线凸向海拔高处,可知该地地处山谷 答案 原因: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多暴

18、雨。居民点地处谷底河边,其河流上游地区集水面积较广。暴雨时流水在谷底汇集,河水暴涨,易淹没农田和房屋。措施:将居民点迁向合理的位置(地势较高、地形起伏和缓,既不受洪水威胁又无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方);修建水库拦蓄洪水,修建沿河防洪堤。请完成课堂对点练习题组二3高分瓶颈,专项提升抓 弱 项 补 短 板 快 僧 分 障碍大突破迁移交汇能力(三)自然灾害与区域自然环境、人类生产活动配有动态课件演示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知识的交汇 命题者说 世界及我国的许多地区每年都会受到重大自然灾害的影响,自然灾害具有区域性、广泛性、关联性、突发性,带来的灾情重、影响范围广等特点。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往往以不同地区所发生的气

19、象灾害、地质灾害、水文灾害为载体,主要考查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危害、成因及防御措施,同时联系区域自然环境、人类生产活动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知识,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分析此类问题,需要借助试题图文信息与基础知识,掌握命题规律和答题方法,)隹确锁定答案。考向多旗探究I角度一:区域自然环境与自然灾害1.(2012天津高考)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在图中所示的区域中,a b 路段容易遭受自然灾害,主要是由于沿线()A.山体坡度大C.河水流速快答案:A图例9林地C3村镇 铁 路EZI公路区 桥 梁烟 沙 洲B.地表崎岖不平D.泥沙淤积严重2.(2013 安徽高考)下图为2001年 4 月 6 日17时

20、某区域地面天气图,虚线范围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区。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题。判断该气象灾害种类,分析其形成的天气条件。答案:沙尘暴。天气条件:气温回升导致表土解冻,蒸发加强,地表干燥,沙源丰富;冷锋锋前暖气团干燥,难以形成降水,气旋势力强,气流上升,形成扬沙;偏西风风力强劲,形成大范围沙尘暴。角度二:自然环境及人类生产活动与自然灾害3.(2011 山东高考)下图为1969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值线图。读图回答问题。(1)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2)当地菜农在寒潮到来之

21、前,常采用浇水的方法来防御寒潮对蔬菜的冻害,其中的原理是什么?答案:(1)从西北向东南递减;盆地多于东西两侧的山地和高原(最高值出现在盆地北部地区,最低值出现在太行山以东地区)。纬度位置;地形。(2)水的热容量大,可减小地表温度的下降速度和变化幅度,减轻冻害。(若答出增加空气湿度,增强大气逆辐射、水气凝结释放热量等也可)角度三:可持续发展与自然灾害4.(2012安徽高考)根据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110-E USE19902009年湖北省耕地面积变化的区域差异针对图示区域洪涝灾害隐患,列举宜采取的主要措施。答案:修建水库及分洪、蓄洪工程,加固大堤,治理河道等。山区:退耕还林,植树造林。

22、湖区:退田还湖。城市:完善排水系统;农村: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以法治水,加强洪涝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体系建设,参加水灾保险等。备考技法归病一 通性1.材料选取具有典型性。绝大部分以发生频率最高、危害最重的自然灾害发生地为背景,如 第2题我国西北沙尘暴多发地、第3题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寒潮发生地、第4题我国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发生区等。2.材料呈现形式常以区域图为载体,配以等值线图。对能力考查要求较高,需要扎实的基础,抓住试题关键进行解答。二 通法1.确定考查范围首先认真审题,确定考查的范围,看是考查自然灾害与区域自然环境关系,还是考查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或是考查自然灾害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影响。2.

23、明确思考方向(1)考查自然灾害与区域自然环境关系的,首先明确灾害类型,其次确定区域的位置,再次结合区域特征分析灾害的形成条件。(2)考查自然灾害与人类生产活动关系的,首先明确灾害类型,其次分析人类生产活动的特点,再次结合区域特征分析自然灾害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3)考查自然灾害与可持续发展的,首先明确灾害类型和特点,其次分析区域环境的特征及成灾因素,再次结合区域特征提出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防灾措施。盟 知 能训练,落实体验对点练|综 合 练|限 时 练|百炼方成钢 锦堂对点位灯题组一自然资源与人类1.(2012浙江高考)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2011年11月4日,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

24、酒泉启动建设,该地建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有()可利用周围未利用土地距冬季风源地近,风 力 强 劲 人口众多,经济发达 能源短缺,需求量大A.B.C.D.解析:选A 酒泉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地区,荒漠面积大,未利用土地多,为风电基地建设提供了空间基础;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大,为风电站建设提供了风力基础;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本区经济相对落后,人口稀少,能源需求量不大。2.(2011新课标全国卷)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

25、千米。图1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2为对应的气候资料。10340 104*001图1图2(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2)除建水一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气候资料归纳气候特征、分析区域水资源不足的原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1)题,该国的气候特征,只需将图2中的信息转化为文字即可;而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原因可从供应量小、需求量大两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解决淡水资源不足的措施可以从开源、节流两方面回答,但回答该题时,一定要密切结合该岛国(由经纬度判断为新加坡)的实际情况。答案:(1)气候特

26、征:终年高温多雨。主要原因: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条件差(河流短小);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2)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邻国(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海水淡化。该国经济发达,四周环海,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废水(污水)回收利用。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废水(污水)产生量大。题组二自然灾害与人类3.(2013 天津高考)2009年4月1 4日晚,渤海沿岸发生了一次较强风暴潮。这次风暴潮是由低压系统、向岸风共同引起的,海水涌向陆地,给沿岸地区

27、造成较大损失。读下图,在渤海沿岸,能有效抵御风暴潮的措施是()4 月 14 口 20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A.完善预警系统B.围海造田C.修筑沿海堤坝D.建防护林解 析:选C本题考查风暴潮的防御措施,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完善预警系统无法改变海水涌向陆地的情况;围海造田会加重风暴潮的危害;修筑沿海堤坝可以有效阻止海水涌向陆地,能有效抵御风暴潮;建防护林虽然对风暴潮有一定阻挡作用,但其效果不如修筑沿海堤坝明显。4.(2012四川高考)下表为某地气候相关数据。读表,该地易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是()A.雪灾 B.台风经纬度位置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mm)多年

28、平均暴雨日数(天)33N,98E-12.88.7561.4 2 0世 纪4 0年代 2 0世 纪7 0年代气温回升呈加速态势现在 温馨提示(1)气候变化并不一定是人类活动引起的。研究发现,在人类未出现之前的地质历史时期,全球气候就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2)气候变化不等于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指的是近现代即最近一二百年内的气温升高。二、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与未来变化幅.度1.气候变暖的原因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温室效应有关。2.未来的预测至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L45.8,约是20世纪升温幅度的210倍。三、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2)可能导致干旱、暴雨、

29、洪涝等灾害事件增加。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4)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温馨提示全球气候变暖有利有弊,并非一无是处。尽管全球变暖对局部地区来说可能会带来一些好处,但从全球来说,人类社会为调整经济结构而付出的代价将高于可能得到的好处。昌 高频考点,层级通关 二d 认 知 全 通 透:考点I 全球气候变暖一、必须突破的翦关键点1.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气温升高是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导致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具体分析如下:工厂、交通工具、家庭炉 灶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I排放焉J森林被大量砍伐,森林吸收CO2能力削弱排入大气的氯氟 烧,严重破坏臭氧层_ _ _ _ _ _

30、 _ _ _ _ _/COz含量与口供增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室应旗,温效用射向地面紫外线增多(全球气候变暖)I自然原因I目前地球正处于温暖期2.全球变暖的影响(1)海平面上升:|海 水 侵 蚀 作 用 加 词|土地盐碱化上.风 暴 潮 作 用 丽 陆 地 污 水 排 放 受 同 (海 平 面 上 升 一 海水入侵港口、航 道 功 能 受 影 响 匕/淹没沿海一国洪涝灾 害加剧(2)对农业的影响:全球变暖温 度 带 北 移.高纬度地区变暖有利于作物生长高纬度地区受益不能|补偿中、低 纬 度“谷物带”的 变 暖 及 作物水分亏缺粮食生产潜力降低中、低纬度地区受损世界粮食产:lt总体下降(3)对生态系统

31、的影响:3.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具体对策|提 高 能 源 利 用 河I改变能源结构控 制 温 室 一 控 制 水 田、垃圾气体排放 填埋场排放甲烷减少森林植被破坏植树造林I政策手段I加室体收增温气吸-I培育农作物新点画-I调整农 业 生 产 丽-I建防护堤坝一|配 为j全气候变的对策应候化适气变工公婺与一H经济看一J r直爵制一I技术手段I节能技术一生物能技术一钝碳定术二化固技二、必须研透的高考动向考点常考题型全球气以气温变化图为载体考查全球气候变暖的成因及防治措施候变暖以景观图为载体考查气候变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例(2013 江苏高考)2013年 5 月 2 日 中国科学报:据美国夏威夷

32、冒纳罗亚天文台测定的数据,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日均值将于今年5 月初超过400 ppm o下图是CO2浓度曲线()与全国温度曲线(”黄河流域温度曲线()、江苏省温度曲线()、喜马拉雅山南麓尼泊尔温度曲线()比较图。读图回答(1)(2)题。O89力年平均气温(C)年555A0(1989.&7.C70200)020191906000009519533333CO2浓度2二二)(1)四个地区气温变化与CO2浓度变化呈()A.正比关系 B.正相关关系C.反比关系 D.负相关关系(2)各地年平均气温的年际波动不一致说明()A.CO2浓度不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B.纬度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

33、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C.海陆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D.海拔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解析 第题,图示二氧化碳浓度上升与气温的上升是同步的,但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比例关系,是一种正相关关系。第题,如果各地气温波动主要是受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各地气温的波动应是同步的。但各地气温的波动不一,说明除受二氧化碳的影响外,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答案(1)B(2)A|请完成课堂对点练高分瓶颈专项提升 工J 快 僧 分|障碍大突破配有动态课件演示规范答题能力(二)气候特征类答题模板气候特征类题目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直接描述某地(种)气候类型的特征;二是分析造成某地(种)气候特征的原因或主要

34、影响因素;三是比较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一般是从气温、降水、光照三个方面来分析。在高考当中常以“描述某地的气候特征”的设问形式来呈现。本致模板必备 规范槽台楮本思考方向必背术语气温(1)气温的高低(2)气温的年或日较差终年高温;终年严寒;夏季高温;气温年较差大或小;最热月或最冷月气温降水(1)降水量的多少(2)降水的季节分配(3)降水的年际变化降水季节分配均匀,降水年际变化小;降水集中在夏季或冬季;雨热同期;有明显的旱、雨两季之分或干季、湿季之分,降水丰沛或降水稀少光照(1)光照的强弱年日照时数的多少日照时数长,日照强烈;光照充足 典例(2011.上海高考节选)读伊比利亚半岛

35、示意图,比 较A、B两地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及成因。伊比利亚半岛气候示意图A地B地气候类型气候特征气候成因/失分之鉴/1.考生答案AB气候类型港 期 律 条次彳满必依气候特征一见 经 耐 小秋 弊 彳 痛我 而 多 国气候成因、例覆向孔忏1 必 物 到1勿 绻 率 而痛 孩 如2.阅卷评点(1)地理专用名词掌握不准确。如 把“温带海洋性气候”写成“温带海洋气候”,不得分。(2)气候特征回答不完整,只回答了 A地气温特征,没有描述A地降水特点,要扣一半的分。(3)气候成因上描述过于简单,回答不完整,回答不够具体。如回答A地的气候成因除了回答出“终年受西风带影响”外,还要结合图中位置回答出“受北大

36、西洋暖流的影响”。在回答B地气候成因时没有回答出具体的风带和气压带。满 分 之 答 /第一步:析材料,获取有效信息从图中可以获取A地 为“温带海洋性气候”,B地 为“地中海气候”的信息。第二步:套模板,用术语规范解答答案:A地B地气候类塑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气候特征终年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洞气候成因地处大陆西部,常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影响应用提升 下图是两大洲气候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请判断图中两地的气候类型及成因。图中两地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似,但气候不同,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两地同属热带雨林

37、气候,但面积大小不同。试从大气环流、地形两方面作简要解释。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类型以及不同类型气候的成因、分布等。第(1)题,根据海陆轮廓特点可判断两个大洲分别为大洋洲和南美洲。地位于25S35阳 的大陆东岸,应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位于3(TS4CFS的大陆西岸,应为地中海气候。第(2)题,两地同位于西风带,但由于地形的阻挡,降水状况差别较大,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地是温带大陆性气候。第(3)题,两地虽然同属热带雨林气候,但面积悬殊:从大气环流方面来看,地受东南信风影响,地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从地形方面来看,地位于大分水岭迎风坡,平地面积小,地位于亚马孙平原,面积广阔。答案:(1)地

38、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地为地中海气候,主要是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2)地形的阻挡。(3)地常年受东南信风影响,处于大分水岭的迎风坡,平地面积小,故热带雨林面积小;地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处于亚马孙平原,面积广阔,故热带雨林面积较大。盟 知 能训练,落实体验 对点练|综合练|限时练|百 炼 方 成 钢|锦堂对点秣灯题 组 全 球 气 候 变 暖(2011 江苏高考)下图是1992年 和 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读图回答12 题。1.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A.地壳活动加剧 B.日地距离缩短C.黄赤交角增

39、大 D.全球气候变暖2.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B.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C.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D.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解析:l.D 2.A 第1题,本题考查冰原面积缩小的原因,意在考查考生提取图中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2003年 与1992年相比,格陵兰冰原的面积显著变小,这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大量融化的结果。第2题,本题考查了冰川融化带来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推理能力。由于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大量的冰川融水汇入海洋,海平面上升,海洋、陆地间的作用增强,一 海水对海岸的侵蚀作用加剧。(2010安徽高考)安徽省应

40、对气候变化方案提出,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面临巨大挑战,必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图表示1962年 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完成34 题。196219671972197719821987199219972002 2007 年份3.1962年 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A.降幅超过升幅 B.逐年上升C.升高约2.1 D.波动上升解析:选 D 本题考查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意在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读图可知,从 1962年至U 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呈现出波动上升的状态。故选项D 正确。4.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地理环境的影

41、响有()A.各地的生长期缩短 B.低温冻害损失减小C.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D.天然湿地面积扩大解析:选 C本题考查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气候变暖使各地的生长期延长,蒸发加剧,极端天气事件增多,低温冻害对农作物造成的损失更大。故选项C 正确。锦 时 砥 绘 检 测(限时4 0 分 钟 满 分 100分)说明:标 题 有 一 定 难 度,请同学们慎思慎做,教师重点选讲一、选择题(每小题4 分,共 4 8 分)读北冰洋冰面范围变化图,回 答 12 题。1.下列因素与北冰洋冰面范围变化关联度最高的是()A.全球气候变化 B.日地距离缩短C.正午太阳高度增大 D.日照时间变

42、长2.北冰洋冰面范围变化带来的影响是()A.全球水资源总量增大B.台湾岛面积扩大C.海水盐度升高D.西欧地区可能会变冷解析:l.A 2.D 第1题,全球气候变化会使北冰洋冰面范围发生变化,两者关联度最高,故A项正确。图示月份日地距离先增大后减小,北极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先增大后减小,日照时间先变长、后变短,但冰面范围不断减小。第2题,海冰覆盖面减小,海洋水量增大,从北冰洋南下的冷水增多,阻碍北大西洋暖流北上,减弱北大西洋暖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则西欧地区可能会变冷。全球水资源总量没有变化;由于海平面上升,台湾岛面积会减小;由于冰川融化,淡水增多,海水盐度会降低。(2014 长沙四县一市联考)湖水中盐

43、分含量的变化可以反映湖泊水位以及气候的变化,下图示意青海湖近1.2万年以来盐分含量的变化情况。读图回答34题。含盐量(g/L)0.4 0.8 1.2(万年)3.青海湖近1.2万年以来,最低水位出现的时间距今约()A.3 900 年 B.6 500 年C.8 100年 D.1万年4.与其他阶段相比,湖水盐分含量最小时期的气候特征可能是()A.冷干 B.温干C.热干 D.温.湿解析:3.C 4.D 第3题,由图可知,在距今约8 100年时,青海湖的含盐量最大,说明此时青海湖的水量最小、水位最低。第4题,青海湖湖水盐分含量最小时,青海湖的水量大,即该时期降水较多、气候湿润;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上,气温

44、不可能太高,故此时期的气候特征最可能是温暖湿润。(2014南昌一模)读我国某年12月上旬气温距平图(气温距平值=当年气温一常年平均气温),回答56题。5.关 于 该 年1 2月上旬我国气温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温最低处位于内蒙古东部B.南北最大温差约为4 6 cC.南方地区气温均高于常年同期D.东北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低2 c 4 6.由图可知()A.全 国1月0等温线在长江沿线以南B.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的路径多是自东北向西南C.江汉地区、江南北部部分地区可能出现初霜冻D.新疆北部暴雪要少于常年同期解析:5.D 6.C 第5题,读图可知,东北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低2 c 4;图中只反

45、映出该年12月上旬气温与常年平均气温的关系,所以不能判断出气温最低处是否位于内蒙古东部,也不能判断出南北最大温差;由图可知,南方部分地区气温高于常年同期。第6题,全 国1月0等温线为秦岭一淮河一线;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的路径多是由西北向东南;由于此时是12月上旬,我国江汉地区、江南北部部分地区可能出现初霜冻;根据图中信息不能判断新疆北部暴雪要少于常年同期。(2014天津五区县模拟)下图为19932003年西伯利亚(即亚洲北部)沙果特湿地上空(1千米高度)空气样中CO2含量的变化观测统计图。读图完成78题。COz含 量(M L/L)380370360350340330观测数 一据曲线-长期趋势曲

46、线1 4 710(A)7.“观测数据曲线”出现明显的波动性,其形成原因主要是()A.冬季人们大量燃煤取暖,排放多B.冬季生物呼吸作用弱,呼出少C.冬季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固定多D.夏季人类活动强度大,排放多8.分 析“长期趋势曲线”可知,气候变化对西伯利亚地区的影响是()A.可以大面积种植热带作物B.森林带分布范围向南扩展C.高山上林带上限位置下降D.北部海岸线位置向南退缩解析:7.A 8.D 第.7题,一年中冬季生活取暖燃煤增加会使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夏季光合作用增强会使二氧化碳含量相对减少,故观测数据曲线有较明显的波动,故A项正确。第8题,长期趋势曲线显示二氧化碳呈增加趋势,则会带来全球变暖。

47、全球变暖使海平面升高,则西伯利亚北部沿海可能被北冰洋淹没,海岸线向南退缩。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4 5,这对全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完成910题。9.对全球变暖的环境响应,叙述正确的是()A.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B.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C.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改变D.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1 0.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的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A.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B.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C.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篮解析:

48、9.B 10.A 第9题,全球变暖会导致洪涝、干旱、沙尘等灾害性天气频繁;温度升高,热量增多会使中国的自然带向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移动,例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会移至秦岭一淮河以北。故选B项。第10题,控制全球变暖关键是要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和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都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且公众可积极参与。B项中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公众不可能参与。C项中多种水稻会增加CH4排放量,CH4也是温室气体。D项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不能抑制全球变暖。过量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目前已经极大地威胁到地球上人类的生存。我们只有通过改变全球民众对于二氧化碳排放的态度,才能减轻这一威胁对我们造

49、成的影响。据此完成11 12题。1 1.过量二氧化碳排放的原因有很多,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其 人 为 原 因 包 括()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开发利用冰川损毁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空调的广泛使用A.B.C.D.12.据报道,由于全球变暖,两极的冰川、雪山和太平洋海岛危在旦夕,不少人想趁最后的机会造访它们。因此,所 谓 的“末日旅游”近年呈上升趋势。下列因为全球气候变暖而成为濒危景点的有()乞力马扎罗山雪峰 澳大利亚大堡礁 大兴安岭森林西湖风光A.B.C.D.解析:1LC 12.A 第11题,燃烧矿物燃料会释放大量二氧化碳,森林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功能。第12题,全球气候变暖会引起冰川融化、海平面

50、上升,因此乞力马扎罗山雪峰雪线会上升,澳大利亚大堡礁也有可能被淹没。二、综合题(共52分)13.(2014 兰州统考)随着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增多,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趋势和影响也越来越关心,据专家分析和预测:我国北方增温在过去50年更为明显;近50年西部降水增加,东部频繁出现南涝北旱;我国平均年降水量可能比20世纪略有增加;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变化将更明显;农作物受旱面积和粮食产量波动将加(1)图中反映出我国近30年来,气温变化呈现出什么规律?(4分)(2)目前我国气温变化在地域上有什么差异?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可能是什么纬度地区?(4分)(3)单从气候变化的角度,推测我国河西走廊的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