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张家界市2022年高三(最后冲刺)生物试卷(含解析).pdf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0904822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2.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张家界市2022年高三(最后冲刺)生物试卷(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湖南省张家界市2022年高三(最后冲刺)生物试卷(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张家界市2022年高三(最后冲刺)生物试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张家界市2022年高三(最后冲刺)生物试卷(含解析).pdf(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图示某些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其 中I代表整个大圆II包含IV。下列各项不符合关系的是B.I突触 II突触前膜C.I核酸 II核糖核酸D.I免 疫II特异性免疫ID细胞内液HI突触后膜ID脱氧核糖核酸HI非特异性免疫IV组织液IV突

2、触小泡W信使RNAIV细胞免疫2.图为某生态系统部分碳循环示意图,其中代表相关生理过程,i、u、ni、iv、v代表不同生物类群。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V类群生物都属于异养型生物B.图中体现的种间关系均为捕食关系C.过程释放的能量可以通过过程进入生态系统D.和过程中交换的物质种类和能量形式均相同3.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玉米种子发育成植株体现出胚细胞具有全能性B.有一类基因在所有分化的细胞中都会表达C.细胞癌变可能是细胞凋亡机制被破坏D.衰老细胞的核体积不断增大,核膜向内折叠4.某小岛上生活着两种棕桐科植物,研究认为:200万年前,它们的共同祖先迁移到该岛时,一部分生

3、活在pH较高的石灰岩上,开花较早;另一部分生活在pH较低的火山灰上,开花较晚。由于花期不同,经过长期演变,最终形成两个不同的物种。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正确的是()A.土壤酸碱度的选择作用诱发个体产生不同的变异B.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形成了明显差异且两者间已经不能进行基因交流C.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D.该事例说明物种形成的必要环节有:地理隔离、变异、自然选择、生殖隔离5.将人的红细胞移入低渗溶液后,很快吸水膨胀而溶血,而水生动物的卵母细胞在低渗溶液中不膨胀。后来科学家从人的红细胞的细胞膜上成功分离出一种具有通道作用的蛋白质水通道蛋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水

4、分子从低渗溶液单方向进入高渗溶液中B.人的红细胞与水生动物的卵母细胞的吸水方式相同C.人的红细胞通过水通道蛋白吸收水的速率大于自由扩散吸收水的速率D.红细胞吸水膨胀是因为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和蛋白质分子都具有流动性6.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其液泡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液泡的相对体眼”A.()-4 h内物质A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B.0-lh内细胞体积与液泡体积的变化量相等C.2-3 h内物质A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D.Is2 h内由于失水过多,细胞可能已经死亡7.下图结构式所代表的物质为()oOJCH-cIcIHN-IHOH-CHIcIH-N/

5、HHA.氨基酸 B.肽链C.二肽 D.蛋白质8.(10分)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B.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C.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D.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二、非选择题9.(10分)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可以从各种生物材料中提取和分离不同的化学成分,这也是食品、医药、卫生检验等方面的重要技术手段。(1)冬青油对病菌具有杀灭或抑制生长的作用,由于该芳香油具有,易被水蒸气携带出来的特点,所以可采用水中蒸储法提取,再制成风油精。通常原料应选择(填“干燥”或“新鲜”)

6、的冬青树叶。(2)某生物兴趣小组为研究血红蛋白的分子结构及功能,首先要从红细胞中分离出来血红蛋白粗制液。该红细胞只能从猪、牛等哺乳动物体内获取,原因是.(3)如图装置进行的是_ _ _ _ _ _过程。若透析袋中是血红蛋白溶液,则缓冲液是 o 现有一定量的血红蛋白溶液,进行该操作时,若要尽快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可以(写出一种方法)。10.(14分)如图所示为某植物的叶肉细胞内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叶 绿 体 的 类 囊 体 薄 膜 上 主 要 吸 收 红 光 的 色 素 是,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转移至蔗糖的路径是(用图中字母和文字以及箭头作答(2)若在某条件下,图中“C-B”过

7、程消耗的CO2均来自叶肉细胞的呼吸作用,则此条件下该植物的光合速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速率。(3)磷酸转运器(膜蛋白)能在将磷酸丙糖运出叶绿体的同时将等量无机磷酸运入叶绿体,由此推测磷酸转运器位于.若图中过程催化蔗糖合成的酶活性减弱(其他条件不变),则 叶 绿 体 内 淀 粉 的 合 成 速 率 会,(填“减慢”或“加快(4)若给该植物浇灌H218O,则该植物将吸收的H28O 用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时,水中的,8O(填“能”或“不能”)进入淀粉,理由是.11.(14分)病毒攻击细胞所发生的部分免疫反应如下图所示。为探究某种复方草药对病毒性感染的疗效是否与机体免疫功能的增强有关,科

8、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设计,请分析回答相关的问题。被感染纸跑 喝匆黑诉片细的iv用 典 邈“脑:浏 胞v 经病1港捌港的组的n细 血 褥:/,亨 某 始 状 态 的 班 跑n一免疫作用-期治介化 1 R 细 匿 分*(D 实验的基本思路:将病毒性感染模型小鼠随机分为三组,通过灌胃的形式给药,实验组用蒸储水煮复方草药所获得的提取液灌胃,空白对照组用 灌胃,阳性对照组用免疫增强剂A 灌胃,并检测免疫指标。(注:免疫增强剂是能够增强机体抗病毒免疫力的一类免疫治疗药物。)(2)若 实 验 组 小 鼠 的 细 胞 (填细胞序号)免疫能力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则这一结果至少说明该草药增强

9、了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图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过程_ _ _ _ _ _ _ _ _(填序号)。(3)若实验组小鼠的T 细胞含量显著高干空白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相近,则这一结果说明;该草药有可能增强小鼠的 免疫功能。(4)从上图中可以看出,细 胞 V 增 殖 分 化 通 常 需 要 满 足 的 条 件 是。(5)若人体第二次受到相同病毒的攻击,会发生快速免疫应答并产生大量相对应的抗体,结合上图解释其原因:1 2.回答下列与生态系统有关的问题:(1)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热带雨林之一。白天有各种蝶类、蜂类和蝇类活动,而到晚上只能看到夜蛾类和螟蛾类昆虫,这是群落的 随时间发生变化,

10、体现了群落的时间结构。该群落 复杂,抵御外力干扰的能力强。该群落与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处于最终平衡状态,此时群落称为(2)热带雨林中动植物种类多,营养级数目多,营养级的位置越高,归属于这个营养级的生物种类、数量和越少。可用 来表示各营养级之间的个体数量关系,通 过 计 算 动 物 的,可以推测各类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3)南方的桑基鱼塘生态工程,实现了桑叶养蚕、蚕沙养鱼、塘泥作为桑树的肥料回到桑园。这主要体现了农业生态工程的 技术。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答案解析】由图可知,它们之间的关系:I 仅包括n 和m,n 包括w。【题目详解

11、】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又包括组织液、淋巴和血浆,故 A 项正确;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而突触小泡存在与突触小体中,将化学信号从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并不包含于突触前膜,故 B 项错误;核酸包括核糖核酸(R N A)和脱氧核糖核酸(D N A),其 中 RNA又可分为信使RNA(mRNA)、转 运 RNA(tRNA)和核糖体RNA(rR N A),故 C 项正确;免疫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故 D 项正确。故选B。2,A【答案解析】分析题图:I 是生产者,n 是初级消费者,in 是次级消费者,i v 是三级消费者,v 是

12、分解者,是光合作用,是各生物的呼吸作用。【题目详解】A、V 类群生物属于分解者,属于异养生物,A 正确;B、由消费者至分解者的过程不是捕食,B 错误;C、是各生物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释放的热能不能被利用,C 错误;D、和过程中交换的物质种类相同,都 是 C O 2,但能量不同,是太阳能或光能,是热能,D 错误。故选A。【答案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的相关知识点,可在识记碳循环过程的基础上分析图中各数字代表的含义。3、A【答案解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全能性是指个体某个器官或组织已经分化的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再生成完整个

13、体的遗传潜力。【题目详解】A、玉米种子已经是幼体(有胚芽、胚轴、胚根等),发育成植株不能体现胚细胞具有全能性,A 错误;B、有一类基因在所有分化的细胞中都会表达,如呼吸酶基因,B 正确;C、细胞癌变可能是细胞凋亡机制被破坏,癌变的细胞无限增殖,不能发生正常凋亡,C 正确;D、衰老细胞的核体积不断增大,核膜向内折叠,许多酶活性降低,D 正确。故选A。4、B【答案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

14、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题目详解】A、土壤酸碱度对个体产生的不同变异有选择作用,而不是诱导作用,A 错误;B、题意显示两种群已经进化成了两个不同的物种,显然它们之间已经产生了生殖隔离,即两个种群已经不能进行基因交流,B 正确;C、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但由于基因突变时不定向的,故不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C 错误;D、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是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D 错误。故选B。5、C【答案解析】据题意可知,水生动物的卵母细胞在低渗溶液不膨胀。而红细胞细胞膜上有一种水通道蛋白,在低渗溶液中,很快吸

15、水膨 胀 而 溶 血,说明水的吸收与水通道蛋白有关。【题目详 解】A、水分子的进出是双方向的,但总体是低渗溶液进入高渗溶液中,A 错 误;B、人的红细胞吸水与水生动物的卵母细胞的吸水方式不同,B 错 误;C、人的红细胞存在水通道蛋白介导的协助扩散,在低渗溶液中很快就吸水涨破,可知人的红细胞通过水通道蛋白吸收水的速率大于自由扩散吸收水的速率,C 正 确;D、红细胞吸水膨胀是因为存在水通道蛋白介导的协助扩散,D 错 误。故 选 C。6、C【答 案 解 析】分析曲线图:0l h 内,液泡的相对体积不断缩小,说明此时期细胞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24 h 内,液泡的相对体积不断增大,说明此时期细胞吸水发生

16、质壁分离的自动复原。【题目详 解】A、由图可知,该细胞中液泡的相对体积先减小后增大,这说明该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后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由此可 推 知 物 质 A 可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A 错 误;B、0l h 内,液泡的体积不断缩小,由于原生质体的伸缩性要远大于细胞壁,因此该时间段内细胞体积与液泡体积的变化量不相等,B 错 误;C、23 h 内液泡的相对体积逐渐增大,这说明细胞吸水,由此可推知该时间段内物质A 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C 正 确;D、2 h 后细胞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说 明 1211细胞未死亡,D 错 误。故 选 C。7、C【答案解 析】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

17、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肽链,肽链经过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题目详 解】图中含有一个肽键,是由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二肽,肽链是由多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蛋白质是由一条或几条肽链构成的,故 C 符合题意,A B D 不符合题意。故 选 C。8、B【答 案 解 析】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下降,另外胰岛素是蛋白质,只能注射,不能口服,A 正确;膝跳反射为非条件反射,神经调节中枢位于脊髓,不受大脑皮层控制,B 错误;甲状腺激素有促进新陈代谢和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呼吸、心律加快,产热增加等作用。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

18、发育和功能,C 正确;胰腺分泌胰液既受神经调节的控制又受激素调节的控制,是神经调节的效应器也是促胰液素的靶器官,D 正确。【学科网考点定位】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名师点睛】B、D 项易错,非条件反射由较低级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而条件反射必须由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的参与才能完成。胰腺分泌胰液既受神经调节又受激素调节。二、非选择题9、易挥发或挥发性强 新鲜 猪牛等哺乳动物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其他细胞器,含有的血红蛋白相对多(或其他蛋白相对少等)透 析(粗分离)磷酸缓冲液 增加缓冲液的量(或及时更换缓冲液、适当升温)【答案解析】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有蒸储、萃取和压榨等,从枝叶中提

19、取油枝叶时可采用从玫瑰花中提取玫瑰精油的方法,理由是桂叶油与玫瑰精油化学性质相似,即茉莉油的化学性质稳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能随水蒸气一同蒸储。2、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D 原理: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来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长,移动的速度慢,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不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短,移动的速度快,因此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得以分离。(2)用磷酸缓冲液处理的目的是让血红蛋白处在稳定的pH 范围内,维持其结构和功能。(3)分离血红蛋白溶液时,将搅拌好的混合液转移到离心管中,经过中速长时离心后,可明显看到试管中溶

20、液分为4层,从上往下数,第 1层为甲苯层,第 2 层为脂溶性物质的沉淀层,第 3 层为血红蛋白水溶液,第 4 层为杂质沉淀层。(4)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5)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的实验步骤主要有:样品处理:红细胞的洗涤,血红蛋白的释放,分离血红蛋白溶液。粗分离:分离血红蛋白溶液,透析。纯化:调节缓冲液面-加入蛋白质样品一调节缓冲液面一洗脱一收集分装蛋白质。纯度鉴定“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6)电泳法是利用待测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和分子本身的大小、形状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或鉴定。【题目详解】(1)冬青油易挥发,

21、能同水蒸气一同蒸发出来,可采用水中蒸镭法提取。新鲜冬青树叶中冬青油含量高,因此提取冬青油时应选择新鲜的冬青树叶。(2)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其他细胞器,含有的血红蛋白相对多(或其他蛋白相对少等),因此要从红细胞中分离出来血红蛋白粗制液,需从猪、牛等哺乳动物体内获取。(3)如图装置可用于透析过程。血红蛋白的透析过程中,用的缓冲液是物质的量浓度为20mmol/L磷酸盐缓冲液。现有一定量的血红蛋白溶液,进行透析操作时若要尽快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可以增加缓冲液的量或及时更换缓冲液。【答案点睛】本题考查植物芳香油的提取、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等相关知识,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

22、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步骤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10、叶绿素a 和叶绿素b 光能-A-磷酸丙酸一蔗糖 小于 叶绿体的膜上(叶绿体外膜和内膜上)加快不能 该植物将吸收的H2I8O用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时,水中的氧是生成了 0 2,不能进入淀粉【答案解析】图中A 可以代表光反应的产物ATP和H,B 是 C3,C 是 C 5,植物经过卡尔文循环生成磷酸丙酸,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蔗糖,在叶绿体基质中生成淀粉。【题目详解】(1)类囊体薄膜上有两大类色素,类胡萝卜素吸收蓝紫光,所以主要吸收红光的是叶绿素a 和叶绿素b,光能被吸收后,经过光反应储存在ATP中,经过卡尔文循环生成磷酸丙酸,

23、在经过磷酸转运器运到细胞质基质合成蔗糖,所以路径是光能-A-磷酸丙酸-蔗糖。(2)如 果 叶 肉 细 胞 的 全 部 来 自 呼 吸 作 用,而植物中还含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则整个植物的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3)根据信息“磷酸转运器(膜蛋白)能在将磷酸丙糖运出叶绿体的同时将等量无机磷酸运入叶绿体“,所以磷酸转运器位于叶绿体的膜上(叶绿体外膜和内膜上);催化蔗糖合成的酶活性减弱,则磷酸丙糖大量积累在叶绿体基质中,所以叶绿体内淀粉的合成速率加快。(4)在实验过程中,给该植物浇灌H F O,该植物将吸收的Hz”。用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时,水中的氧是生成了 02,不能进入淀粉。【答案点睛】本题需

24、要结合图分析出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同时结合光合作用的知识进行解答,解 答(4)时需要注意细节,只考查光反应。11、蒸储水 I 特异性 抗 原(病原体)刺激和淋巴因子的作用 人体第一次受到病毒攻击时可以使机体产生相应的细胞V in(记忆细胞)和抗体,当相同的病毒再次入侵机体时,细胞vm (记忆细胞)可以迅速增殖分化为细胞卯(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的相对应抗体【答案解析】1.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的物质基础是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是先天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作用。特异性免疫的物质基础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主要是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

25、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1.体液免疫过程为: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等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刺激T 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 细胞,B 细胞受到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和对人体细胞的黏附。3.细胞免疫过程:抗原经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和呈递给T 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T 淋巴细胞悔增殖、分化产生记忆细胞和效应T 细胞,效应T 细胞与相应的靶细胞密切接触,进而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抗原暴露出来,此时体液中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细胞

26、团或沉淀,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题目详解】(1)本实验的目的为探究某种复方草药对病毒性感染的疗效是否与机体免疫功能的增强有关,因此实验设计中分三组进行,实验组用蒸储水煮复方草药所获得的提取液灌胃,空白对照组用蒸储水灌胃,阳性对照组(条件对照):用免疫增强剂A 灌胃,并检测免疫指标。(注:免疫增强剂是能够增强机体抗病毒免疫力的一类免疫治疗药物。)(1)若实验组小鼠的细胞I 吞噬细胞免疫能力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则这一结果至少说明该草药增强了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非特异性免疫为图中的过程,指的是吞噬细胞的摄取、处理。(3)若实验组小鼠的T 细胞含量显著高干空白对照组,与阳

27、性对照组相近,则说明;该草药有可能增强小鼠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因为T 细胞既参与了体液免疫,又是细胞免疫的中心细胞。(4)题图显示,细 胞 V 在(病 原 体)刺 激 下,以及细胞II产生的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增殖、分化的。(5)人体第一次受到病毒攻击时可以使机体产生相应的细胞皿(记忆细胞)和抗体,当相同的病毒再次入侵机体时,细胞皿(记忆细胞)可以迅速增殖分化为细胞VH(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的相对应抗体,因此,若人体第二次受到相同病毒的攻击,会发生快速免疫应答并产生大量相对应的抗体。【答案点睛】熟知免疫系统的功能以及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二次免疫的特征也是本题的重要考查点

28、,能够辨别吞噬细胞和T 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提供的关键信息是解答本题的难点。12、组成和外貌 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结构 顶极群落 能量 数量金字塔 生物量 物质的良性循环技术【答案解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就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题目详解】(1)白天有各种蝶类、蜂类和蝇类活动,而到晚上只能看到夜蛾类和螟蛾类昆虫,这属于自然环境因素的时间节律所引起的群落的组成和外貌在时间结构上相应的周期变化,属于群落的时间结构;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抵抗力稳定性高;该群落与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处于最终平衡状态,为顶级群落。(2)生态系统中能量是单向传递、逐级递减的,因此营养级越高,能量越少,生物种类和数量一般也越少;各营养级之间的个体数量关系可以用数量金字塔表示,通过计算动物的生物量,可以推测各类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3)南方的桑基鱼塘生态工程,实现了桑叶养蚕、蚕沙养鱼、塘泥作为桑树的肥料回到桑园,主要体现了农业生态工程的物质的良性循环技术。【答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相关知识点,能够识记时间结构、顶级群落等概念,明确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传递、逐级递减,进而利用所学知识结合题干要求分析答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