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自动化终端二次功能技术规范.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90901939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634.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电自动化终端二次功能技术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配电自动化终端二次功能技术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配电自动化终端二次功能技术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电自动化终端二次功能技术规范.doc(2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Q/CSG1203018-20XX Q/CSG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Q/CSG XXXXX-20XX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发 布20XX-XX-XX 实施20XX-XX-XX 发布配电自动化终端二次功能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relate protectionandcontrolfunctionsfor remote terminal unit of distribution automationI目 次 目 次I前 言11 范围22 规范性引用文件23 术语和定义34 功能要求45 空气开关、压板、按钮、转换开关、指示灯及其他标识设置206 性

2、能要求227 端子板规格要求248 试验259 技术文件要求27附录A29附录B37附录C39附录D42附录E46配电自动化终端二次功能技术规范前 言为规范配电自动化终端的二次功能配置及定值格式,确保配电自动化终端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根据配电终端实际建设、运维、应用经验,特制定本标准,为公司系统的制造、规划、设计、采购、建设(或改造)、验收、运维和检测工作提供技术依据。本标准对配电自动化终端的二次功能配置及定值格式提出了详细的要求。本标准由南方电网公司系统运行部提出、归口管理并负责解释。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由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批准。本标准20

3、xx年XX月首次发布。执行中的问题和意见,请及时反馈至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系统运行部。配电自动化终端二次功能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配电自动化终端的二次功能要求、定值格式、技术指标、性能指标等主要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中国南方电网公司范围内配电自动化终端的规划、设计、采购、建设(或改造)、运维、验收和检测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低温GB/T

4、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GB/T2423.4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 GB/T2423.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d:自由跌落GB/T2423.9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Cb:设备用恒定湿热GB/T2423.10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Fc和导则:振动(正弦)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9969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 总则GB/T10125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 盐雾试验GB/T11287 电气继电器 第21部分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

5、装置的振动、冲击、碰撞和地震试验 第1篇:振动试验(正弦)GB/T13729 远动终端设备GB/T14436 工业产品保证文件 总则GB/T14598.3 电气继电器 第5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绝缘配合要求和试验GB/T14598.8 电气继电器 第20部分:保护系统GB/T14598.9 电气继电器第22-3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辐射电磁场骚扰试验GB/T14598.10 电气继电器第22-4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14598.13 电气继电器第22-1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1MHz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6、GB/T14598.14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干扰试验 第2部分:静电放电试验GB/T14598.16 电气继电器 第25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磁发射试验GB/T14598.17 电气继电器 第22-6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的抗扰度GB/T14598.18 电气继电器 第22-5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浪涌抗扰度试验GB/T14598.274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 第27部分:产品安全要求GB/T15153.1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2部分:工作条件 第1篇: 电源和电磁兼容性GB/T15153.2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2部分:工作

7、条件 第2篇:环境条件(气候、机械和其它非电影响因素)GB/T17626.2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17626.3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17626.4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快速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17626.5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抗扰度试验GB/T17626.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GB/T17626.12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阻尼振荡波抗扰度试验GB/T36276 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DL/T630 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技术条件DL/T721 配电自动化远方终端DL/T814

8、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DL/T1461-2015 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导则发改委201414号令 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国能安全201536号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等安全防护方案和评估规范的通知Q/CSG 1204036 南方电网配电自动化DL/T634.5104-2009规约实施细则Q/CSG 1204035 南方电网配电自动化DL/T634.5101-2002规约实施细则Q/CSG 1204009 中国南方电网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技术规范Q/CSG 1204051 配电自动化系统安全防护技术规范(试行)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配电自动化终

9、端 remote terminal unit of distribution automation配电自动化终端(简称配电终端)是安装在配电网的各类远方监测、控制单元的总称,完成数据采集、控制、通信等功能。3.2 馈线自动化Feeder Automation利用自动化装置或系统,监视配电网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配电网故障,进行故障定位、隔离,以及恢复对非故障区域的供电,简称FA。3.3 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Intelligent Distributed Feeder Automation由具备分布式馈线自动化功能的配电终端及相应的通信设备组成,可以不依赖配电主站,通过配电终端之间相互对等通信自动

10、实现馈线的故障定位、隔离和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的功能,并将处理过程及结果上报配电自动化主站。包括速动型馈线自动化、缓动型馈线自动化两类。3.4 速动型分布式馈线自动化Quick Distributed Feeder Automation速动型分布式馈线自动化,应用于配电线路分段开关、联络开关为断路器的线路上,配电终端通过高速通信网络,与同一供电环路内相邻分布式配电终端实现信息交互,当配电线路上发生故障,在变电站出口断路器保护动作前,实现快速故障定位、故障隔离和非故障区域的恢复供电。3.5 缓动型分布式馈线自动化Delayed Distributed Feeder Automation缓动型分布式

11、馈线自动化,应用于配电线路分段开关、联络开关为负荷开关或断路器的线路上,配电终端与同一供电环路内相邻配电终端实现信息交互,当配电线路上发生故障,在变电站出口断路器保护动作后,实现故障定位、故障隔离和非故障区域的恢复供电。3.6 即插即用plug and play终端具有统一标准的电气和数据接口、标准的自描述数据模型,通过标准的通信协议自动接入相关系统或设备。4 功能要求4.1 基本要求4.1.1本功能4.1.1.1配电自动化终端应支持远程运维功能,支持进行远方修改功能软压板、远方切换定值区、远方修改设备参数定值、远方修改保护定值等操作。4.1.1.2配电自动化终端应满足国家信息安全的相关条例和

12、规定。4.1.2功能模块配置4.1.2.1配电自动化终端应包含常规继电保护功能、同期合闸功能、自动解列功能、馈线自动化(简称FA)功能等功能模块。4.1.2.2各功能模块应在软件层面相互独立,相互之间不应存在关联关系。4.1.2.3各功能模块内各功能应相互独立,相互之间不应存在关联关系。4.1.2.4装置设置“保护/FA”、“同期合闸”、“自动解列”、“停用”等四个功能模块配置控制字,并设置“远方投入软压板”功能配置软压板。装置通过功能模块配置控制字控制各功能模块的开放或关闭,只有当某功能模块配置控制字投入时才开放相应的功能模块并开放该功能模块定值项的显示和整定。当“停用”置“1”时,关闭该模

13、块所有功能。4.1.2.5“远方投入”软压板置“1”时,才允许进行远方修改功能软压板、远方切换定值区、远方修改设备参数定值、远方修改保护定值等操作。远方遥控分闸、遥控合闸等操作不经本软压板控制。4.1.2.6装置面板应设置与功能模块配置控制字对应的指示灯,当功能模块配置控制字开放某功能模块时,相应指示灯应常亮。4.1.2.7功能模块配置项目统一按表4.1.1的要求设置。表4.1.2 功能模块配置项目表序号名称单位定值范围备注1控制字1.1保护/FA1/2/31:常规保护,2:常规FA,3:智能分布式FA1.2同期合闸1/01:投入,0:退出1.3自动解列1/01:投入,0:退出1.4停用1/0

14、1:关闭所有功能模块,0:退出停用功能2软压板2.1远方投入1/01:投入,0:退出上述控制字及软压板只能在就地更改。4.1.3装置应可采集三相电流、零序电流、两侧电压,电源侧(母线侧)电压固定接Ua、Ub、Uc、3U0、Un,负荷侧(线路侧)电压接Uab、Ubc(单相线电压PT方式仅接Uab,VV接线PT方式接Uab、Ubc)或Ua、Ub、Uc(YY接线PT方式)。4.1.4装置应具备故障录波功能:a)支持录波数据循环存储不少于64组,并支持上传至主站;b)录波功能启动条件包括保护动作、FA动作、开关跳闸、电流越限、电压越限等;c)录波应包括故障发生时刻前不少于4个周波和故障发生时刻后不少于

15、8个周波的波形数据,录波点数不少于80点/周波,录波数据应包含电压、电流、开关位置等。d)录波文件格式遵循Comtrade1999标准中定义的格式,只采用CFG(配置文件,ASCII文本)和DAT(数据文件,二进制格式)两个文件。4.1.5公共定值4.1.5.1装置设置公共定值提供给各功能模块共用,设置软压板以方便日常运维管理中投退已开放的功能模块,公共定值项目统一按表4.1.4的要求设置。表4.1.5 公共定值项目表序号名称单位定值范围备注1设备参数1.1定值区号1.2CT额定一次值A1.3CT额定二次值A1.4零序CT额定一次值A1.5零序CT额定二次值A1.6测量CT额定一次值A1.7测

16、量CT额定二次值A1.8电源侧(母线侧)PT额定二次值V线电压,不接电源侧PT可以整定为0V1.9负荷侧(线路侧)PT额定二次值V线电压,不接负荷侧PT可以整定为0V2控制字2.1负荷侧(线路侧)PT接线方式1/21:单相线电压PT或VV接线PT,2:YY接线PT3软压板3.1停用保护及FA功能1/01:投入软压板,0:退出软压板3.2停用同期合闸功能1/01:投入软压板,0:退出软压板3.3停用自动解列功能1/01:投入软压板,0:退出软压板4.2 各功能模块技术要求4.2.1继电保护功能1)设备生产厂家应分别针对不同的电压接入方式在重合闸功能部分固化检无压重合闸的检无压定值和检同期重合闸的

17、电压差定值,并经负荷侧PT接线方式控制字将相应定值投入运行。2)具有过电流保护功能,可对保护动作时限、电流定值进行设定;分两段进行故障判断,每一段的动作时限、电流定值均可以由用户自由平滑设定,各段均可选择跳闸或告警,选择告警时,装置不出口跳闸。过流保护功能不应设置开关位置闭锁条件。3)具有零序电流保护功能,可对保护动作时限、电流定值进行设定;分两段进行故障判断,每一段的动作时限、电流定值均可以由用户自由平滑设定。各段均可选择跳闸或告警,选择告警时,装置不出口跳闸。零序电流保护功能不应设置开关位置闭锁条件。4)具有零序过电压保护功能,动作后跳闸,动作电压及动作时间均可以由用户自由平滑设定,可选择

18、投入或退出。5)保护功能及重合闸功能应可通过控制字或软压板实现远方投退。6)应具备开关控制回路断线告警功能。7)具有开关合于故障后加速保护功能,并在开关合闸0.3秒后解除后加速保护。后加速保护动作值及动作时间均可以由用户自由平滑设定,后加速不带方向。8)具有失灵保护发信功能,当保护动作但开关拒动时能向主站发送失灵信号,使用智能分布式功能时支持GOOSE发信。9)具有涌流闭锁功能,用户大容量变压器合闸时不误动。10)具有重合闸功能应具备一次重合闸和二次重合闸功能,并可通过控制字选择投入一次或二次重合闸,应具备检无压重合闸、检同期重合闸、不检无压及不检同期重合闸功能,并能通过控制字选择,检无压方式

19、在有压后自动转为检同期方式。检无压重合闸定值固定取40%额定电压,检同期重合闸的电压差定值固定取20%额定电压、角度差定值固定取30,上述定值不开放整定。重合闸开始充电的条件:检测到开关处于合位。下列条件可给重合闸放电:手跳或遥跳开关;闭锁重合闸开入;控制回路断线;PT断线(检无压投入时);重合闸完成;后加速保护动作;弹簧未储能(重合闸启动前,收到弹簧未储能闭锁重合闸信号,经延时后放电;重合闸启动后,收到弹簧未储能闭锁重合闸信号,重合闸不放电)。重合闸开放时间(重合闸开放时间指开放重合闸功能的时间)不小于15 min。重合闸功能有关时间段的设置应满足图1.1.1、图1.1.2及图1.1.3的时

20、序要求,图中,重合闸开放时间从保护第一次跳闸(启动重合闸)开始计时,若装置在重合闸开放时间内完成整个重合闸过程,则装置重合闸功能在完成整个重合闸过程后经重合闸闸充电时间整组复归,若装置不能在重合闸开放时间内完成整个重合闸过程,则在到达设定的重合闸开放时间时装置终止重合闸过程,重合闸功能整组复归,重新充电准备下一轮重合闸。重合闸充电时间开放整定。图1.1.1 只投一次重合闸的时序图图1.1.2 投二次重合闸时的一次重合闸(瞬时性故障)时序图图1.1.3 投入二次重合闸时的二次重合闸(永久性故障)时序图投入一次重合闸时功能要求如下:当馈线故障时,保护跳闸,经Tl(一次重合闸时间)延时后重合闸。重合

21、后如在T4(重合闸充电时间)内再跳,不再重合;若重合成功,经重合闸充电时间T4完成充电,重合闸整组复归,准备进行第二轮重合闸;若在保护第一次跳闸后15 min内重合闸未走完上述过程,在计时到达15 min时重合闸功能整组复归。投二次重合闸时功能要求如下:a)当馈线故障时,保护跳闸: 经Tl(第一次重合闸时间)延时后,第一次重合。重合后如在T2(第二次重合闸闭锁时间)内再跳,不再重合;如大于T2小于T4(重合闸充电时间)的时间内再跳,经T3(第二次重合闸时间)延时后,第二次重合;如重合成功,则重合闸整组复归,准备进行第二轮重合闸;若在保护第一次跳闸后15 min内重合闸未走完上述过程,在计时到达

22、15 min时重合闸功能整组复归。b)第二次重合后: 如在T4时间内再跳,闭锁重合闸,不再重合;如重合成功,经重合闸充电T4时间,重合闸复归,准备进行第二轮重合闸;若在保护第一次跳闸后15 min内重合闸未走完上述过程,在计时到达15 min时重合闸功能整组复归。重合闸充电时间T4应大于本线路全部自动化负荷开关进行一次得电合闸操作的延时要求,并满足断路器额定操作顺序“分-0.3s-合分-合分”进行两次合分操作的间歇时间要求。11)保护动作报文应详细罗列保护动作全过程各种闭锁信号的状态变化,并应包含录波数据。保护动作报文应按一次设备故障次数,动作后在终端面板显示:保护启动时间、保护动作出口时间、

23、何种保护动作、故障相别、故障电流、重合闸动作时间、加速动作时间、加速动作故障电流和相别。其余信息不在面板轮显。12)保护定值项目统一按表4.2.1的要求设置。表4.2.1 保护定值项目表序号名称单位定值范围备注1保护控制字1.1过流段投入2/1/02:跳闸,1:告警,0:退出1.2过流段投入2/1/02:跳闸,1:告警,0:退出1.3过流段投方向1/01:投入,0:退出1.4过流段投方向1/01:投入,0:退出1.5PT断线检测投入1/01:投入,0:退出1.6零序过流段投入2/1/02:跳闸,1:告警,0:退出1.7零序过流段投入2/1/02:跳闸,1:告警,0:退出1.8零序过电压保护2/

24、1/02:跳闸,1:告警,0:退出1.9后加速保护投入1/01:投入,0:退出1.10涌流闭锁投入1/01:投入,0:退出1.11一次重合闸投入1/01:投入,0:退出1.12二次重合闸投入1/01:投入,0:退出1.13重合闸检同期1/01:投入,0:退出1.14重合闸检无压1/01:投入,0:退出2保护定值2.1过流段定值A020In,步长0.01A2.2过流段时间S0s99s,步长0.01s2.3过流段定值A020In,步长0.01A2.4过流段时间S0s99s,步长0.01s2.5零序过流段定值A020In,步长0.01A2.6零序过流段时间S0s99s,步长0.01s2.7零序过流段

25、定值A020In,步长0.01A2.8零序过流段时间S0s99s,步长0.01s2.9零序过电压保护定值V0V100V,步长0.01V2.10零序过电压保护时间S0s99s,步长0.01s2.11后加速过流保护定值A020In,步长0.01A2.12后加速过流保护时间S0s99s,步长0.01s2.13后加速零序电流保护定值A020In,步长0.01A2.14后加速零序电流保护时间S0s99s,步长0.01s2.15涌流识别定值2.16重合闸充电时间S0s199s,步长0.01s2.17一次重合闸时间S0s199s,步长0.01s2.18二次重合闸闭锁时间S0s99s,步长0.01s2.19二

26、次重合闸时间S0s199s,步长0.01s3保护软压板3.1重合闸投入软压板1/01:投入,0:退出13)。4.2.2同期合闸功能应具备检同期合闸功能,设置软压板及硬压板控制同期合闸功能的投退,检同期合闸功能投入时,需满足开关两侧均有压(有压值固化为80%Un)且两侧电压满足同期条件方可合闸。同期合闸定值项目统一按表4.2.2的要求设置。表4.2.2 同期合环功能定值表序号定值名称单位定值范围出厂值备注1同期合闸控制字0/110:退出,1:投入2同期允许电压差%Un1050Un20%3同期允许相角差1050304同期允许频率差Hz05Hz2Hz4.2.3自动解列功能1)自动解列功能包括电压越限

27、自动解列与频率越限自动解列功能,设置软压板及硬压板控制自动解列功能的投退。该功能一般只应用于电源上网点。2)宜采用三相电压判别,并具备电压断线闭锁功能。3)电压越限自动解列功能包括4个分功能,具体要求如下:l 设置电压过低自动解列功能,当电压低于或等于50%Un时,延时5.0秒后自动分闸。l 设置电压过高自动解列功能,当电压高于或等于135%Un时,延时0.2秒后自动分闸。l 设置低电压自动解列功能,当电压介于(50%Un,UL时,延时TUL后自动分闸。l 置高电压自动解列功能,当电压介于UH,135%Un)时,延时TUH后自动分闸。电压越限自动解列定值项目统一按表2.3.1的要求设置。表4.

28、2.3.1 电压越限自动解列功能定值表序号定值名称单位定值范围备注1电压越限解列控制字Ku0/1出厂值:0电源上网点需投入该功能时设为1。2低电压解列UL%Un5185%Un出厂值:80%Un3低电压解列延时TULs0999s出厂值:95s4高电压解列UH%Un110134%Un出厂值:120%Un5高电压解列延时TUHs0999s出厂值:2s4)频率越限自动解列功能包括3个分功能,具体要求如下:l 设置频率过低自动解列功能,当频率低于或等于47.0Hz时,延时0.2秒后自动分闸。l 设置低频自动解列功能,当频率介于(47.0Hz,fL时,延时TfL后自动分闸。l 设置高频自动解列功能,当频率

29、介于fH,55.0Hz)时,延时TfH后自动分闸。频率越限自动解列定值项目统一按表2.3.2的要求设置。表4.2.3.2 频率越限自动解列功能定值表序号定值名称单位定值范围备注1频率越限解列控制字Kf0/1出厂值:0电源上网点需投入该功能时设为1。2低频解列fLHz47.147.6Hz出厂值:47.6Hz3低频解列延时TfLs0999s出厂值:2s4高频解列fHHz51.055.0Hz出厂值:51.0Hz5高频解列延时TfHs0999s出厂值:2s4.2.4不依赖通信的常规馈线自动化功能4.2.4.1馈线自动化功能不应闭锁遥控及就地手动操作开关。4.2.4.2不依赖通信的常规馈线自动化功能1)

30、 必须任意一侧有两个线电压均满足条件才判得电,两侧线电压均满足条件才判失电;得电或失电必须判断变化的过程。2) 具有失电后延时(Z时限,可整定)分闸功能,检测到双侧电压由有压降到无压,无流,失电延时时间到,控制开关分闸,并有相应的动作报文并上送主站,本功能动作后不应触发“保护总”信号。3) 具有电源侧、负荷侧得电延时(X时限,可整定)后合闸功能,一侧得压、一侧无压,得电延时时间到,控制开关合闸,电源侧得电合、负荷侧得电合可分别通过控制字整定投退。联络开关模式下具有单侧失压延时(XL时限,可整定)后合闸功能,开关在分位且双侧电压正常持续6秒,单侧电压消失,延时时间到后,控制开关合闸,并有相应的动

31、作报文并上送主站,本功能动作后不应触发“保护总”信号。4) 联络开关模式,双侧均有电压时,具备闭锁逻辑自动合闸但不闭锁电动合闸、遥控合闸及手动合闸的功能,遥控分或手动分开关是否闭锁单侧失电合闸功能通过控制字控制(注:当就地自愈模式联络开关的单侧失电合闸功能投入时,一侧线路前段故障,联络开关动作合闸,馈线组处于环供状态,若此时出现人身触电、线行火灾等特殊情形需紧急拉开环网开关停电的状况,即使遥控断开开关也会因无法闭锁而导致开关再次合闸,存在很大安全风险。故设置控制字以便根据实际需要投退此功能。)。分段/联络模式软压板可通过远方投退。5) 具有闭锁合闸功能。A)遥控分或手动分应闭锁得电合闸,解除该

32、闭锁的条件为:遥控合或手动合开关。终端处于闭锁合闸状态下(不考虑什么条件触发的闭锁合闸)应有相应的动作报文并上送主站。B)电压时间型馈线自动化功能时:合闸之后在设定时限(Y时限,可整定)之内失压,则自动分闸或由上级开关跳闸后失电分闸,并闭锁合闸。C)电压电流型馈线自动化功能时:合闸之后在设定时限(Y时限,可整定)之内失压,且检测到故障电流(分为相间故障电流值、接地故障电流值),则自动分闸或由上级开关跳闸后失电分闸,并闭锁合闸(若在Y时限之内失压但没有检测到故障电流,则自动分闸或由上级开关跳闸后失电分闸,但不闭锁合闸)。相间故障电流值分两段进行故障判断,每一段的动作电流、时间均可以由用户自由平滑

33、设定。D)开关在单侧失电或失电分闸后,在一定时间内检测到故障残压时,闭锁无残压侧得电合闸(分段模式),或闭锁残压侧失电合闸(联络模式),检测故障残压定值固化设定为25%Un,装置应能识别持续时间大于20ms小于Y时间的残压,残压定值不开放整定。E)开关闭锁合闸后:开关在合位或有流,开关两侧至少有一侧电压正常,持续6s后解除合闸闭锁,判断开关是否有流的门槛值由厂家固化,并允许通过密码控制后调整门槛值;开关处于分位,双侧有压,持续6s后解除合闸闭锁;原出现残压侧得电,持续6s后解除合闸闭锁。6) 具备闭锁分闸功能。若合闸之后在设定时限(Y时限,可整定)之内未检测到故障(不失压且没有检测到故障电流)

34、,则闭锁分闸,并在经过一定延时后闭锁复归。开关分位解除该闭锁。终端处于闭锁分闸状态下(不考虑什么条件触发的闭锁分闸)应有相应的动作报文并上送主站。7) 电压电流型馈线自动化功能时,具有合到故障快速分闸功能,得电合闸Y时间内或手合开关时检测到故障电流(小于非遮断电流)开关快速分闸,并闭锁得电合闸,保护有相应动作报文和指示。8) 具有非遮断电流保护功能。当开关合闸检测到电流,且电流超过负荷开关开断容量时,则启动非遮断电流保护,开关禁止分闸。9) 具备多次失压分闸闭锁得电合闸功能。当开关在5min时间内连续感受到失压分闸动作多于3次后,应闭锁第3次及以后的得电合闸功能,通过遥控或就地操作合闸后解除闭

35、锁。该功能通过控制字投退。10) 具有涌流闭锁功能,用户大容量变压器合闸时不误动。11) 具有采用电压电流复合判据的相间故障告警及接地故障告警功能,并将告警信息上送主站,其中告警定值和时限可整定。12) 具有合于接地故障保护功能,当开关合闸后Y时间内检测到零序电压时,经固定延时动作,可通过控制字选择跳闸、仅发告警信号或退出。Y时间外检测到零序电压则不动作。零序电压的动作值和动作时间均可以由用户自由平滑设定。13) 具有PT断线告警功能,并能将告警信号上送到主站。14) 发生PT断线时,应闭锁就地自愈功能(即单侧失电延时合闸功能)并发出相应告警信号。4.2.4.3常规馈线自动化定值项目统一按表4

36、.2.4.2的要求设置。表4.2.4.2 常规馈线自动化定值项目表序号名称单位定值范围备注1控制字1.1电源侧得电延时合闸1/01:投入,0:退出1.2负荷侧得电延时合闸1/01:投入,0:退出1.3失电延时分闸1/01:投入,0:退出1.6合到故障电流判据1/01:投入,0:退出1.7合到故障快速分闸1/01:投入,0:退出1.8分联络开关闭锁单侧失电合1/01:投入,0:退出1.9合闸成功闭锁失压分1/01:投入,0:退出1.10相间过流告警投入1/01:投入,0:退出1.11接地告警投入1/01:投入,0:退出1.12合到零压保护2/1/02:跳闸,1:告警,0:退出1.13非遮断电流保

37、护1/01:投入,0:退出1.14PT断线告警1/01:投入,0:退出1.15多次失压分闸闭锁1/01:投入,0:退出1.16涌流闭锁投入1/01:投入,0:退出2定值2.1有压定值0%100%,步长1%2.2失压定值0%100%,步长1%2.3得电合闸延时(X时限)S099s,步长0.01s2.4故障检测时限(Y时限)S0s99s,步长0.01s2.5失压合闸延时(XL时限)S0s300s,步长0.01s2.6失电分闸延时(Z时限)S0s99s,步长0.01s2.7闭锁分闸复归时间S0s99s,步长0.01s2.8相间故障电流I段定值A020In,步长0.01A2.9相间故障电流I段时间S0

38、s99s,步长0.01s2.10相间故障电流II段定值A020In,步长0.01A2.11相间故障电流II段时间S0s99s,步长0.01s2.12接地故障电流定值A020In,步长0.01A2.13接地故障时间定值S0s99s,步长0.01s2.14复合电压低电压定值V0100V,步长0.01V2.15复合电压负序电压定值V0100V,步长0.01V2.16相间过流告警电流定值A020In,步长0.01A2.17相间过流告警时间定值S0s99s,步长0.01s2.18接地告警电流定值A020In,步长0.01A2.19接地告警时间定值S0s99s,步长0.01s2.20零序电压保护电压定值V

39、01000V,步长0.01V2.21零序电压保护时间定值S0s99s,步长0.01s2.22非遮断电流值A020In,步长0.01A2.23涌流闭锁定值3软压板3.1分段/联络模式软压板1/01:分段,0:联络4.2.4.4馈线自动化功能应预留一闭锁开入,在接收到此开入时闭锁馈线自动化动作的功能。4.2.5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功能4.2.5.1 基本要求4.2.5.1.1 终端与主站通信规约符合IEC60870-5-101、IEC60870-5-104及Q/CSG 1204035南方电网配电自动化DL/T634.5101-2002规约实施细则、Q/CSG 1204035南方电网配电自动化DL/

40、T634.5101-2002规约实施细则等通信规约。4.2.5.1.2 终端宜支持IEC61850所规定的数据模型,满足终端互操作、即插即用的要求。终端之间通信优先采用满足IEC61850模型要求的GOOSE通信协议,相关模型可参考附录。4.2.5.1.3 应具备防止涌流和负荷波动引起的误报警功能。4.2.5.1.4 应满足Q/CSG1203017、Q/CSG1203018中关于遥信、遥测、遥控、就地FA馈线自动化、保护及重合闸、数据处理及传送、设备诊断与维护等功能要求。4.2.5.1.5 应具备网络潮流自识别功能。当运行方式改变时,配电终端具备潮流方向自识别功能,可在液晶面板显示潮流功率方向

41、。4.2.5.1.6 应具备主站下发的拓扑结构识别功能,并能依据新的拓扑结构实现FA功能。4.2.5.1.7 分布式FA功能与就地FA功能不得同时投入。当分布式FA功能退出时,可根据需求切换至就地FA功能。4.2.5.1.8 应具备终端间交互信号单独投退功能。4.2.5.2 分布式FA功能终端分布式FA功能应满足配电网智能分布式终端技术规范的要求。4.2.6二次安全防护配电自动化终端有线专网、无线专网、无线公网通信接口处均应配置二次安全防护设备,加密算法至少支持国密SM1、SM2、SM3算法及国密IPSEC规范,应满足南方电网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技术规范(Q/CSG1204009-2015)以

42、及配电自动化系统安全防护技术规范的技术要求。4.2.7 即插即用功能4.2.7.1 热插拔功能装置应由电源板件、主控板件、IO板件及其他板件组成,并支持分板热插拔功能。4.2.7.2 上电自动注册终端应具备上电自动向主站进行注册,以便实现配电终端的自动识别及自动接入,实现方式可参见GB/T35732的附录B。4.2.7.3 订阅/发布终端所提供的服务能够被配电主站进行订阅,在接收配电主站订阅完成的服务模型后,终端能够按照新的服务模型提供服务,所有数据均按照服务模型进行准确发布,实现方式可参见GB/T35732的附录C。4.2.7.4 模型传输服务终端应支持模型传输服务,用于与配电主站之间传输服

43、务模型。4.2.7.5 通信要求终端进行即插即用相关操作时,宜采用符合IEC60870-5-101、IEC60870-5-104等通信规约进行传输,传输的数据含义在数据服务模型里进行描述,数据服务模型使用模型传输服务进行传输。4.2.9 维护和调试功能1)装置通过液晶显示屏进行人机对话,提供全汉化中文菜单,操作简洁,显示的信息必须具体清晰,便于现场维护。2)人机对话模块与保护及馈线自动化功能模块的硬件和软件均应互相独立。液晶显示屏的遥测数据量显示应统一齐全,包含Ua,Ub,Uc,Uab1(电源测),Ucb,Uab2(负荷侧),Uo,Uz(电池电压),Ia,Ib,Ic,Io,P,Q,COS ,F。3)具备查询和导出历史数据、定值、转发表、通信参数、故障录波等功能,支持通过101/104规约进行在线修改、下装和上载定值、转发表(包括模拟量采集方式、工程转换量参数、状态量的开/闭接点状态、数字量保持时间及各类信息序位)、通信参数等、下装和上载程序等维护功能,支持远程调阅装置动作报文及录波数据。4)具备监视各通道接收、发送数据及误码检测功能,可方便进行数据分析及通道故障排除。5)通过维护口及装置操作界面可实现就地维护功能,通过远动通信通道实现远程维护功能,就地与远程维护功能应保持一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行业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