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国债管理及国债市场概述.pptx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9089903 上传时间:2022-03-30 格式:PPTX 页数:104 大小:32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债、国债管理及国债市场概述.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国债、国债管理及国债市场概述.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债、国债管理及国债市场概述.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债、国债管理及国债市场概述.pptx(10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节第一节国债概述国债概述第二节第二节国债管理国债管理第三节第三节国债市场国债市场一一、国债及其产生和发展国债及其产生和发展(一)国债的含义(一)国债的含义国债是政府为满足其职能的需要,以信用国债是政府为满足其职能的需要,以信用原则筹集资金和调节经济的一种财政手段。原则筹集资金和调节经济的一种财政手段。国债的含义包括:国债的含义包括:1、国债是整个社会债务的组成部分,是、国债是整个社会债务的组成部分,是特殊的债务范畴。特殊的债务范畴。民间债务:企业、个人民间债务:企业、个人(私债)(私债)中央政府债务:中央政府债务:国债国债政府债务政府债务(公债)(公债)地方政府债务:地方债地方政府债务:地

2、方债整整个个社社会会债债务务(1)国债与私债的区别在于发行的依据和)国债与私债的区别在于发行的依据和担保物不同。担保物不同。民间借债一般须以财产和民间借债一般须以财产和收益为担保;国债的担保是政府信用。收益为担保;国债的担保是政府信用。(2)国债与银行贷款的区别。)国债与银行贷款的区别。银行贷款是银行贷款是间接融资,一般融资成本较高;国债是间接融资,一般融资成本较高;国债是直接融资,自然比直接融资成本低,它直接融资,自然比直接融资成本低,它由中央直接使用,宏观效益比较好。由中央直接使用,宏观效益比较好。 筹资信用:借款、债券筹资信用:借款、债券国家信用国家信用投资信用:投资信用:银行信用银行信

3、用商业信用商业信用消费信用消费信用民间信用民间信用信信用用基本建设贷款基本建设贷款支农周转金支农周转金3、国债是财政收入的特殊形式。、国债是财政收入的特殊形式。(1)1994年以前国债不作为财政收年以前国债不作为财政收入,而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的来源。入,而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的来源。(2)国债与税收的区别在于:国债与税收的区别在于:国债国债具有有偿性、自愿性、灵活性。具有有偿性、自愿性、灵活性。4、国债是重要的经济杠杆。对国民经、国债是重要的经济杠杆。对国民经济发挥调节作用济发挥调节作用。1、必要性、必要性(1)财政困难,入不敷出;或财政职)财政困难,入不敷出;或财政职能扩大,所需要的资金膨胀。能扩

4、大,所需要的资金膨胀。A、公元前公元前4世纪,罗马、希腊国家向世纪,罗马、希腊国家向商人、寺庙借款。商人、寺庙借款。B、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兴修铁路、海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兴修铁路、海外扩张殖民地需要大量资金。外扩张殖民地需要大量资金。C、我国发行公债,我国发行公债,50年代财政困难。年代财政困难。80年代改革措施出台,年代改革措施出台,1979年财政年财政赤字赤字135.41亿元,占当年财政支出的亿元,占当年财政支出的10.56%,1980年年68.9亿,占财政支亿,占财政支出的出的5.6%。1981年发行年发行48.66亿元的亿元的国库券弥补这两年的财政赤字。国库券弥补这两年的财政赤字。改革开

5、放中的增支减收因素,以及改革和改革开放中的增支减收因素,以及改革和经济发展需要财政支持,使财政收支矛盾经济发展需要财政支持,使财政收支矛盾尖锐,财政赤字扩大,尖锐,财政赤字扩大,2002年预算财政赤年预算财政赤字字3149.5亿元。亿元。2002年国内发行国债年国内发行国债5879亿元。亿元。A、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出现经济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出现经济危机,为了缓解经济危机,需要政府实施扩机,为了缓解经济危机,需要政府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张性财政政策。B、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宏观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要求发展和完善调控手段。货币手调控,要求发展和完善调控手

6、段。货币手段:利率、汇率、存款准备金率。财政手段:利率、汇率、存款准备金率。财政手段:公共支出、财政投资、财政补贴、税段:公共支出、财政投资、财政补贴、税收、国债。收、国债。 2、可能性、可能性(1)社会上有充足稳定的闲置资金是)社会上有充足稳定的闲置资金是国家发行国债的物质基础。国家发行国债的物质基础。A、国债产生在封建社会末期,其发国债产生在封建社会末期,其发展是在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生展是在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社会上存在大量闲置资金产方式使社会上存在大量闲置资金供国家筹集。供国家筹集。B、我国现阶段发行国债具有物质基我国现阶段发行国债具有物质基础。改革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收入

7、础。改革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收入分配制度的变革。企业自有资金增分配制度的变革。企业自有资金增加,个人收入提高,银行储蓄增加,加,个人收入提高,银行储蓄增加,具有发行国债的物质基础。具有发行国债的物质基础。2001年银行存款余额年银行存款余额143617亿元亿元,贷款,贷款余额余额112314亿元亿元,存差额,存差额31303亿元亿元,当,当年国内国债发行额年国内国债发行额5004亿元,占存差额亿元,占存差额的的16.0%。2002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额87000多亿元多亿元,目前已达,目前已达10多亿元,国多亿元,国内国债发行占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只内国债发行占城乡居民储蓄

8、存款余额只有有6.81%。另外,预算外资金每年增长。另外,预算外资金每年增长30%。(2)形成完善的金融机构和健全的信用制)形成完善的金融机构和健全的信用制度,为发行国债提供技术条件度,为发行国债提供技术条件A、西方国家发达的金融市场和信用制度西方国家发达的金融市场和信用制度为公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为公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B、我国金融制度改革,建立了以中央银我国金融制度改革,建立了以中央银行为核心,以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为核心,以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为基础的体系。目前有行为基础的体系。目前有70多家国家一级多家国家一级自营商参与国债的发行和贴现。自营商参与国债的发行和贴现。 建国以来,

9、我国的国债发行分为五个阶建国以来,我国的国债发行分为五个阶段:段:第一阶段是新中国刚刚建立的第一阶段是新中国刚刚建立的1950年,年,当时为了保证仍在进行的革命战争的当时为了保证仍在进行的革命战争的供给和恢复国民经济,发行了总价值供给和恢复国民经济,发行了总价值约约302亿元的亿元的“人民胜利折实公债人民胜利折实公债”。第二阶段是第二阶段是19541958年。当时已开始第年。当时已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进入大规模建设时期,一个五年计划,进入大规模建设时期,为此发行了为此发行了3546亿元的亿元的“国家经济建设国家经济建设公债公债”。第三阶段是第三阶段是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年实行改革开放

10、政策以后到到1993年。从理论上矫正了所谓年。从理论上矫正了所谓“既无既无内债,有无外债,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内债,有无外债,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的错误观念,同时,由于在改革中实行的错误观念,同时,由于在改革中实行放权让利政策,财政连年出现赤字,开放权让利政策,财政连年出现赤字,开始重新启用国债,但国债规模较小,始重新启用国债,但国债规模较小,1993年国债实际发行年国债实际发行381.3亿元。亿元。第四阶段是第四阶段是19941997年。从年。从1994年年开始,我国财政赤字弥补方式进行改开始,我国财政赤字弥补方式进行改革,由原先发行国债和向中央银行透革,由原先发行国债和向中央银行透支两种方式

11、改为发行国债一种方式,支两种方式改为发行国债一种方式,同时先前发行的国债开始进入还债高同时先前发行的国债开始进入还债高峰期,受此影响,当年财政发行国债峰期,受此影响,当年财政发行国债首次突破千亿元,达首次突破千亿元,达1175.3亿元,至亿元,至1997年国债发行规模已达年国债发行规模已达2476.8亿元。亿元。第五阶段是第五阶段是1998年至今。年至今。1998年我国开始实年我国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加大对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的力度,国债发行规模又上基础设施的投资的力度,国债发行规模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了一个新的台阶。1998年发行国债总额为年

12、发行国债总额为6591亿元(其中,亿元(其中,2700亿元用于补充国有商亿元用于补充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至业银行资本金),至2002年,国债年发行额年,国债年发行额已达已达5727亿元。亿元。2003年预算国债年预算国债6404亿元。亿元。随着国债规模的扩大,如何科学认识国债随着国债规模的扩大,如何科学认识国债的功能和国债的适度规模,并按照社会的功能和国债的适度规模,并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积极完善国债制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积极完善国债制度,加强国债的管理,已经成为我国财度,加强国债的管理,已经成为我国财政理论和实践中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政理论和实践中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一)弥补财

13、政赤字(一)弥补财政赤字从财政收从财政收支平衡看支平衡看1、1950年、年、1981年、年、1994年以来的国债直年以来的国债直接弥补了财政赤字。接弥补了财政赤字。2、1994年以前债务收入是作为财政收入处年以前债务收入是作为财政收入处理的,是间接弥补财政赤字理的,是间接弥补财政赤字. 财政赤字财政赤字是指财政收入小于财政支出的是指财政收入小于财政支出的差额,或者是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超差额,或者是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超支额。支额。用国债弥补财政赤字,实际上是用不属于用国债弥补财政赤字,实际上是用不属于国家支配的资金在一定时期内让渡给国家国家支配的资金在一定时期内让渡给国家使用,是社会资金

14、使用权的单方面转移。使用,是社会资金使用权的单方面转移。弥补财政赤字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增加税弥补财政赤字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增加税收、增发通货、举借国债。收、增发通货、举借国债。增加税收增加税收,可以使财政收入增加到与,可以使财政收入增加到与财政支出相当的水平,因而是弥补财财政支出相当的水平,因而是弥补财政赤字的一种形式。但税收的增加客政赤字的一种形式。但税收的增加客观上受经济发展状况的制约,如果因观上受经济发展状况的制约,如果因强行提高税率和增设税种,进而影响强行提高税率和增设税种,进而影响了经济的正常发展,使财源枯竭,结了经济的正常发展,使财源枯竭,结果将是得不偿失;同时,改变税制也果将是得

15、不偿失;同时,改变税制也要受立法程序的制约,不仅不能保证要受立法程序的制约,不仅不能保证短期内迅速地筹集到所需的资金,而短期内迅速地筹集到所需的资金,而且会在政治和经济上遭到纳税人的强且会在政治和经济上遭到纳税人的强烈反对。烈反对。通过中央银行增发通货通过中央银行增发通货,也是增,也是增加财政收入从而弥补财政赤字的加财政收入从而弥补财政赤字的一种方式,但通货虚增的结果是一种方式,但通货虚增的结果是使社会上流通的货币量凭空扩大,使社会上流通的货币量凭空扩大,很可能引致通货膨胀。况且,在很可能引致通货膨胀。况且,在我国现行的财政金融体制下,财我国现行的财政金融体制下,财政上发生的赤字,也是不允许向

16、政上发生的赤字,也是不允许向中央银行透支,通过增发货币的中央银行透支,通过增发货币的形式来弥补的。形式来弥补的。相比较而言,以发行国债的方式来相比较而言,以发行国债的方式来弥补财政赤字,弥补财政赤字,一般不会影响经济一般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也小。这发展,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也小。这是因为:举借国债只是部分社会资是因为:举借国债只是部分社会资金的使用权发生暂时转移,使分散金的使用权发生暂时转移,使分散的购买力在一定期限内集中到国家的购买力在一定期限内集中到国家手中,流通中的货币总量一般不会手中,流通中的货币总量一般不会发生改变,不会导致通货膨胀。发生改变,不会导致通货膨胀。1、1954

17、1958年的国家经济建设公债、年的国家经济建设公债、19781988年的国家重点建设债券和国家年的国家重点建设债券和国家建设债券直接用于经济建设。建设债券直接用于经济建设。1998年以年以来增发的建设债券直接用于基础产业投来增发的建设债券直接用于基础产业投资。资。19982002年,我国每年发行的国年,我国每年发行的国债中,都包括债中,都包括1000多亿元的建设性国债,多亿元的建设性国债,主要用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行业主要用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行业的更新改造。的更新改造。2、弥补财政赤字的国债,间接地与经济建、弥补财政赤字的国债,间接地与经济建设相联系。如果要削减财政赤字,势必设相联系

18、。如果要削减财政赤字,势必要压缩财政用于经济建设资金。如要压缩财政用于经济建设资金。如2000年经济建设费年经济建设费5748.36亿元,其中基本建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支出设支出2094.89亿元,财政赤字亿元,财政赤字2491.27亿亿元,国债发行额(内外)元,国债发行额(内外)4180.1亿元。亿元。 其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调节金融市场,维持经济稳定)调节金融市场,维持经济稳定一般地说,增加国债发行,提高国债贴现率,一般地说,增加国债发行,提高国债贴现率,可以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反之,减少国债的可以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反之,减少国债的发行,

19、降低贴现率,则可以增加流通中的货币发行,降低贴现率,则可以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此外,通过恰当确定和调整国债的利率,量。此外,通过恰当确定和调整国债的利率,还可以影响银行利率,从而调节资金的供求和还可以影响银行利率,从而调节资金的供求和货币流通量。货币流通量。2)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关系,实现两者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关系,实现两者的基本平衡的基本平衡当总供给过剩,总需求不足,经济萎缩时,通当总供给过剩,总需求不足,经济萎缩时,通过发行国债,扩大政府支出,可以刺激需求,过发行国债,扩大政府支出,可以刺激需求,推动经济回升;当总供给不足,总需求过旺,推动经济回升;当总供给不足,总需求过旺,出

20、现通货膨胀时,将国债用于财政盈余,则能出现通货膨胀时,将国债用于财政盈余,则能起到抑制需求,紧缩通货,稳定经济的作用。起到抑制需求,紧缩通货,稳定经济的作用。(3)调节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促进两者)调节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促进两者的相互转化和基本协调的相互转化和基本协调在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基本平衡的前提下,也可在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基本平衡的前提下,也可能出现积累与消费比例的结构性失调。当投资需能出现积累与消费比例的结构性失调。当投资需求过大,生产资料供不应求,而消费需求不足,求过大,生产资料供不应求,而消费需求不足,消费品积压时,可用国债吸收企业一部分积累基消费品积压时,可用国债吸收企业一

21、部分积累基金,增加社会消费和公共福利支出;反之,当积金,增加社会消费和公共福利支出;反之,当积累不足,消费膨胀时,则可用国债吸收居民的一累不足,消费膨胀时,则可用国债吸收居民的一部分消费基金,扩大国家建设规模,从而使积累部分消费基金,扩大国家建设规模,从而使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与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供应与消费的比例关系与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供应相适应。相适应。(4)调节投资结构,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调节投资结构,实现产业结构优化(5)平衡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年份国债发行额赤字额19989601000199911001797200016002598200116002598200216003098

22、2003140031982004110031982005(预计)80030001998年以来我国建设国债发行额及赤字额变化年以来我国建设国债发行额及赤字额变化单位:亿元单位:亿元介绍西方经济学中的观点介绍西方经济学中的观点(1)李嘉图的等价定理)李嘉图的等价定理李嘉图认为在国家是非生产性的条件李嘉图认为在国家是非生产性的条件下,征税与发债的效果是相同的。下,征税与发债的效果是相同的。A、征税与发债都会使一国的生产资征税与发债都会使一国的生产资本减少,由生产性转入非生产性,既本减少,由生产性转入非生产性,既不提供利润,也不产生利息;不提供利润,也不产生利息;B、因举借公债而引致的债息偿付,只不过

23、因举借公债而引致的债息偿付,只不过是将一部分人的收入转给了另一部分人而是将一部分人的收入转给了另一部分人而已,由纳税人转给债券持有人,并不改变已,由纳税人转给债券持有人,并不改变一国财富的总量,发债是延期的征税;一国财富的总量,发债是延期的征税;C、由于举债和征税同样使人民的收入会由于举债和征税同样使人民的收入会因此下降,消费支出也会随之下降。举债因此下降,消费支出也会随之下降。举债和征税对人们的消费行为的影响,实际是和征税对人们的消费行为的影响,实际是相同的。即不会影响社会总需求。相同的。即不会影响社会总需求。李嘉图李嘉图认为举债代替征税,政府的干预是不必要认为举债代替征税,政府的干预是不必

24、要和无效的。和无效的。 (2)供给学派的代表费尔德斯坦认为)供给学派的代表费尔德斯坦认为公债公债“挤出效应挤出效应”严重严重他认为经济中的三种金融性资产是政府他认为经济中的三种金融性资产是政府债券、货币、私人有价证券。政府发债债券、货币、私人有价证券。政府发债使利率上涨,影响私人对未来投资的预使利率上涨,影响私人对未来投资的预期,从而导致私人部门投资量的减少,期,从而导致私人部门投资量的减少,挤出私人投资。挤出私人投资。利率上涨的机理:利率上涨的机理:国债对税收的等额替代,国债对税收的等额替代,增加微观经济主体可支配收入,同时也相增加微观经济主体可支配收入,同时也相等的规模增加了对民间储蓄的要

25、求。这时,等的规模增加了对民间储蓄的要求。这时,由于微观经济主体增加的可支配收入并不由于微观经济主体增加的可支配收入并不是全部形成储蓄供给,而是按边际消费倾是全部形成储蓄供给,而是按边际消费倾向一部分形成消费,一部分形成储蓄。这向一部分形成消费,一部分形成储蓄。这样对民间储蓄的供给不能按照对其需求的样对民间储蓄的供给不能按照对其需求的增加幅度而相应增加,市场均衡利率肯定增加幅度而相应增加,市场均衡利率肯定要随之上升,出现民间投资减少。即公债要随之上升,出现民间投资减少。即公债“挤出效应挤出效应”(一)(一)国债负担国债负担1、认购者负担:、认购者负担:企业、个人、银行及非银行企业、个人、银行及

26、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债务负担。金融机构的债务负担。2、政府的债务负担:、政府的债务负担:政府的债务依存度,即政府的债务依存度,即国债发行额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政府的偿债国债发行额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政府的偿债率,即国债还本付息额占财政收入的比重。率,即国债还本付息额占财政收入的比重。3、纳税人的负担:、纳税人的负担:债务负担率,即国债发行债务负担率,即国债发行额占额占GDP的比重或国债余额占的比重或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二)(二)国债规模国债规模主要有三重指标:主要有三重指标:一是历年累积债务总规模,即历年一是历年累积债务总规模,即历年发行的国债中尚未偿还的数额,发行的国债中尚未偿还的数额,也叫国

27、债余额;也叫国债余额;二是当年发行的国债总额;二是当年发行的国债总额;三是当年到期需偿还的国债总额。三是当年到期需偿还的国债总额。国债的发行之所以存在最佳规模问题,国债的发行之所以存在最佳规模问题,是因为国债的发行会产生多方面的负是因为国债的发行会产生多方面的负担,规模过大,超过各方面的负担能担,规模过大,超过各方面的负担能力,会对财政和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力,会对财政和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可能引发财政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可能引发财政危机甚至经济危机。危机甚至经济危机。1、认购者负担、认购者负担(居民个人负担率)(居民个人负担率)居民个人的国债负担率居民个人的国债负担率=国债余

28、额国债余额/居民储蓄存款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因为居民的应债能力有限,若这一指标过余额,因为居民的应债能力有限,若这一指标过高,超过了居民的应债能力,政府的债券不但不高,超过了居民的应债能力,政府的债券不但不易发行,使政府债信降低,产生政府债务危机,易发行,使政府债信降低,产生政府债务危机,而且还会使政府过分干预经济,产生挤出效应,而且还会使政府过分干预经济,产生挤出效应,挤占私人投资,后果更加严重;若居民个人的国挤占私人投资,后果更加严重;若居民个人的国债负担率过高,说明国债发行增长速度大大超过债负担率过高,说明国债发行增长速度大大超过储蓄余额增长速度,国债发行的潜在空间在不断储蓄余额增长速度,

29、国债发行的潜在空间在不断缩小。缩小。国债对居民储蓄的弹性国债对居民储蓄的弹性=当年国债发行增加额当年国债发行增加额/当年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当年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若国债对居民储蓄的弹性高,说明国债发行增若国债对居民储蓄的弹性高,说明国债发行增长速度大大超过储蓄余额增长速度,国债发行长速度大大超过储蓄余额增长速度,国债发行的潜在空间在不断缩小。的潜在空间在不断缩小。 认购者负担认购者负担(居民个人负担率)(居民个人负担率)国债余额国债余额/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年份年份国债余国债余额额(亿元)(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底余额(亿元)年底余额(亿元)国债负担率(国债负担

30、率(%)19976210.8346279.813.2319988442.3253407.515.81199910948.6159621.818.36200013548.8964332.421.06200116145.1673762.421.89200219261.386910.622.16单位单位%2、政府的债务负担、政府的债务负担政府的政府的债务依存度债务依存度。它是指当年的债务收它是指当年的债务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比例关系。其计算公式是:入与财政支出的比例关系。其计算公式是:债务依存度(当年债务收入额当年财政债务依存度(当年债务收入额当年财政支出额)支出额)100。在中国,这一指标的计。在中国

31、,这一指标的计算有两种不同的口径:一是用当年的债务收算有两种不同的口径:一是用当年的债务收入额除以当年的全国财政支出额,再乘以入额除以当年的全国财政支出额,再乘以100,我们习惯上把它叫做,我们习惯上把它叫做“国家财政的国家财政的债务依存度债务依存度”;另一个是用当年的债务收入;另一个是用当年的债务收入额除以当年的中央财政总支出,再乘以额除以当年的中央财政总支出,再乘以100,我们称之为,我们称之为“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在我国,由于国债是由中央财政来发行、在我国,由于国债是由中央财政来发行、掌握和使用的,所以,使用后一种口径(即掌握和使用的,所以,使用后一种口径(即中央

32、财政的债务依存度)更具现实意义。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更具现实意义。债务依存度反映了一个国家的财政支出有债务依存度反映了一个国家的财政支出有多少是依靠发行国债来实现的。当国债的发多少是依靠发行国债来实现的。当国债的发行量过大,债务依存度过高时,表明财政支行量过大,债务依存度过高时,表明财政支出过分依赖债务收入,财政处于脆弱的状态,出过分依赖债务收入,财政处于脆弱的状态,并对财政的未来发展构成潜在的威胁。因为并对财政的未来发展构成潜在的威胁。因为国债毕竟是一种有偿性的收入,国家财政支国债毕竟是一种有偿性的收入,国家财政支出主要还是应依赖于税收,债务收入只能是出主要还是应依赖于税收,债务收入只能是

33、一种补充性的收入。因此,国债规模的合理一种补充性的收入。因此,国债规模的合理性主要可以根据这一指标来判断性主要可以根据这一指标来判断国际上有一个公认的控制线(或安国际上有一个公认的控制线(或安全线),即国家财政的债务依存度是全线),即国家财政的债务依存度是15-20,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是,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是2530左右。左右。日本即使在财政最困难的时期,中日本即使在财政最困难的时期,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的最高年份也不过央财政债务依存度的最高年份也不过是是37.5。目前各发达国家的债务依。目前各发达国家的债务依存度一般在存度一般在1023之间。之间。国债偿债率国债偿债率。它是指一年的国债还本

34、付。它是指一年的国债还本付息额与财政收入的比例关系。可用公式息额与财政收入的比例关系。可用公式表述为:国债偿债率(当年还本付息表述为:国债偿债率(当年还本付息支出额当年财政收入总额)支出额当年财政收入总额)100。它是反映它是反映“借新还旧借新还旧”程度的国际通用程度的国际通用指标。它反映了当年财政收入中用于国指标。它反映了当年财政收入中用于国债还本付息的份额。同时,债务收入的债还本付息的份额。同时,债务收入的有偿性和财政资金的有限性,决定了政有偿性和财政资金的有限性,决定了政府负债规模必然要受到国家财政资金状府负债规模必然要受到国家财政资金状况的制约。况的制约。因此,政府负债规模应控制在与财

35、因此,政府负债规模应控制在与财政收入相适应的某个适当的水平上,政收入相适应的某个适当的水平上,超过了这个适当水平,表明政府面超过了这个适当水平,表明政府面临较大的债务风险。关于国债偿债临较大的债务风险。关于国债偿债率的数量界限,许多学者主张应控率的数量界限,许多学者主张应控制在制在8%10%范围内。范围内。年年份份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国债依国债依存度存度(%)全国全国18.6820.121.2722.2135.2730.5629.33中央中央52.253.956.855.871.160.3973.9国债偿国债偿债率债率(%)全国全国7.88.8915.562

36、0.8422.2915.7517.26中央中央17.22735.845.448.130.8833 我国偿债率与国债依存度的变化我国偿债率与国债依存度的变化我国政府的债务依存度和债务偿还率均我国政府的债务依存度和债务偿还率均超过警戒线比较多,其原因是:超过警戒线比较多,其原因是:(1)我国财政收支的口径小,未包括预)我国财政收支的口径小,未包括预算外资金、社会保障收支、国有企业亏损算外资金、社会保障收支、国有企业亏损弥补三部分在内;弥补三部分在内;(2)国债发行集中;国债发行集中;(3)国债偿还期限段。国债偿还期限段。3、纳税人的负担(国债负担率)、纳税人的负担(国债负担率)国债负担率。国债负担

37、率。它衡量的是一定时期的国债它衡量的是一定时期的国债累积额占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情况。累积额占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情况。可用公式表述为:国债负担率(当年国可用公式表述为:国债负担率(当年国债余额当年债余额当年GDP)100。这是衡量这是衡量国债规模最为重要的一个指标,因为它是国债规模最为重要的一个指标,因为它是从国民经济的总体和全局,而不是仅从财从国民经济的总体和全局,而不是仅从财政收支上来考察和把握国债的数量界限。政收支上来考察和把握国债的数量界限。根据世界各国的经验,发达国家的国债累根据世界各国的经验,发达国家的国债累积额最多不能超过当年积额最多不能超过当年GDP的的45,这是,这是公

38、认的国债最高警戒线。公认的国债最高警戒线。国债的应债来源就是国债的应债来源就是GDP,国债负担率国债负担率既反既反映了国民经济应债能力和国债干预经济的程映了国民经济应债能力和国债干预经济的程度,又表明了国债发行的限度和余留空间。度,又表明了国债发行的限度和余留空间。国债发行如果超过了国民经济应债的能力,国债发行如果超过了国民经济应债的能力,不但会使国债不易发行,国债债信降低,可不但会使国债不易发行,国债债信降低,可能产生国债债务危机,而且还可能使政府过能产生国债债务危机,而且还可能使政府过分干预经济(如挤出效应等),对经济的正分干预经济(如挤出效应等),对经济的正常运行产生更大的危害。常运行产

39、生更大的危害。纳税人的负担(国债负担率)纳税人的负担(国债负担率)警戒线警戒线45%-60%(当年国债余额当年(当年国债余额当年GDP)100年份年份199719981999200020012002年底国债年底国债余额余额(亿元)(亿元)6120.838442.3210948.6113548.8916145.1619261.03GDP(亿元)亿元)74462.678345.282067.589468.197314.8104790.6国债负担国债负担率率8.2210.7813.3415.1416.5918.351999200020012002风险指标风险指标赤字率赤字率2.142.902.713

40、.01国债依存度国债依存度49.045.7424.4326.94中央债务依存度中央债务依存度24.623.0039.1242.00偿债率偿债率29.922.6121.8923.42国债负担率国债负担率13.714.6018.3625.00居民国债负担率居民国债负担率6.737.246.246.82财政风险指标体系一览表财政风险指标体系一览表l一、国债的种类与结构一、国债的种类与结构l(一)国债的种类(一)国债的种类现代国家在向外国政府、银现代国家在向外国政府、银行、国际金融组织等举借外行、国际金融组织等举借外债和本国中央银行借债时主债和本国中央银行借债时主要采取这种形式。要采取这种形式。应债主

41、体少,不普遍应债主体少,不普遍,成成本低本低手续简便手续简便普遍性,有法律保障普遍性,有法律保障成本高成本高金融市场金融市场1、以形式、以形式为标准为标准借款:借款:债券:债券: 2、以地域、以地域为标准为标准内债:内债:中央银行借款、债券中央银行借款、债券外债:外债: 国际金融组织、外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国际金融国政府、国际金融市场借款、债券市场借款、债券3、以流动、以流动性为标准性为标准1984年以后发行年以后发行的、记账式国债的、记账式国债可转让国债:可转让国债:不可转让国债:不可转让国债: 1984年以前发年以前发行的、现在凭行的、现在凭证式国债证式国债 4、以期限、以期限为标准为

42、标准 短期国债:短期国债:一年以下,贴一年以下,贴水发行;水发行;1994年占年占6.4%中期国债:中期国债:1 年年 1 0 年年93.6%长期国债:长期国债:10年以上年以上5、以性质、以性质为标准为标准 强制国债:国家特殊困难、强制国债:国家特殊困难、公众不积极购买,公众不积极购买,84年前年前 自由国债:基本原则,自由国债:基本原则,有偿性、自愿性、灵活性有偿性、自愿性、灵活性6、以利、以利率形式率形式为标准为标准 固定利率附息国债:固定利率附息国债:浮动利率国债:浮动利率国债:2000年第年第十期国债基本利差十期国债基本利差0.38%7、以付息、以付息方式为标准方式为标准 到期一次还

43、本付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分次付息:一年付息、分次付息:一年付息、半年付息:半年付息:(二)国债结构(二)国债结构国债结构是指一个国家各种性质的债务的相国债结构是指一个国家各种性质的债务的相互搭配,以及债务收入来源和发行期限的互搭配,以及债务收入来源和发行期限的有机结合。有机结合。1、国债持有者结构、国债持有者结构(国债资金来源结(国债资金来源结构)即政府对应债主体选择的结果,构)即政府对应债主体选择的结果,各类企业和各阶层居民实际认购国债各类企业和各阶层居民实际认购国债的比例的比例实际购买的分配实际购买的分配国债持有国债持有者分散者分散国债持有者国债持有者比较集中比较集中国债持有国债持有者结

44、构者结构财富分配财富分配较平均较平均应债主应债主体结构体结构社会财富分配不社会财富分配不均贫富差距较大均贫富差距较大2、国债、国债期限结期限结构构短期国债:短期国债:3个月、个月、6个个月、月、9个月、个月、1年,收入年,收入与支出进度差与支出进度差中期国债:中期国债:19年年长期国债:长期国债:10年以上。年以上。经济建设,社会保险经济建设,社会保险基金和事业保险金基金和事业保险金 3、国债种类结构、国债种类结构国债种类多样化。期限国债种类多样化。期限10种,种,3个月、个月、6个月、个月、9个月、个月、1年、年、3年、年、5年、年、7年、年、10年、年、15年、年、20年。转让年。转让2种

45、,可转让、不可转让。凭据种,可转让、不可转让。凭据3种,实物债券、凭证式、记账式。种,实物债券、凭证式、记账式。有关资料显示,澳大利亚国债品种有关资料显示,澳大利亚国债品种31种,加种,加拿大是拿大是20种,英国为种,英国为17种,而我国目前可种,而我国目前可上市流通的国债只有上市流通的国债只有5种。过于单一的国债种。过于单一的国债品种,制约了我国国债市场发展。品种,制约了我国国债市场发展。二、国债的发行和偿还二、国债的发行和偿还(一)(一)国债的发行国债的发行国债的发行指国债售出或被个人和企业认国债的发行指国债售出或被个人和企业认购的过程。其核心是国债售出的方式,即购的过程。其核心是国债售出

46、的方式,即国债发行方式。(市场发行方式)国债发行方式。(市场发行方式)1、固定收益出售方式、固定收益出售方式(一般方式)(一般方式)这是一种在金融市场上按预先确定的发行这是一种在金融市场上按预先确定的发行条件发行国债的方式。条件发行国债的方式。其特点:其特点:(1)认购期限短;)认购期限短;(2)发行条件固定,利率与国债面值的联)发行条件固定,利率与国债面值的联系固定,由财政部与有关包销财团谈判系固定,由财政部与有关包销财团谈判确定,或按金融市场行情确定;确定,或按金融市场行情确定;(3)发行机构不限,财政部门、银行代理、)发行机构不限,财政部门、银行代理、邮政储蓄代理;邮政储蓄代理;(4)适

47、用于可转让的中长期国债。)适用于可转让的中长期国债。利弊分析:利弊分析:(1)在市场利率稳定的条件下,政府可以)在市场利率稳定的条件下,政府可以预测市场容量、确定国债收益条件和发行预测市场容量、确定国债收益条件和发行数量,也可以选择推销时间。这种方式是数量,也可以选择推销时间。这种方式是比较有利的。比较有利的。(2)在金融市场利率易变或不稳定的条件)在金融市场利率易变或不稳定的条件下,政府不易把握市场行情并据此确定国下,政府不易把握市场行情并据此确定国债收益条件和发行数量,即便确定了也易债收益条件和发行数量,即便确定了也易发生变化,发行任务难以完成。发生变化,发行任务难以完成。2、公募拍卖方式

48、、公募拍卖方式(竟价投标方式)(竟价投标方式)这是一种在金融市场上通过公开招标发行国这是一种在金融市场上通过公开招标发行国债的方式。债的方式。其特点:其特点:(1)发行条件通过投标决定;)发行条件通过投标决定;(2)发行机构是财政部或中央银行(负责)发行机构是财政部或中央银行(负责组织拍卖过程);组织拍卖过程);(3)适用于中短期国债。)适用于中短期国债。拍卖方法:拍卖方法:(1)价格拍卖:)价格拍卖:利率与国债面值固定,根据利率与国债面值固定,根据金融市场利率预期趋势,对价格进行投标,金融市场利率预期趋势,对价格进行投标,发行机构规定最低标价(出售价格),按发行机构规定最低标价(出售价格),

49、按发行价格由高到低出售,发行额满为止。发行价格由高到低出售,发行额满为止。(2)收益拍卖(利率拍卖):)收益拍卖(利率拍卖):固定国债的出固定国债的出售价格,认购者对固定价格的利率进行投售价格,认购者对固定价格的利率进行投标,发行机构规定最高标价(国债利率),标,发行机构规定最高标价(国债利率),按国债利率由低到高出售,发行额满为止。按国债利率由低到高出售,发行额满为止。(3)竞争性出价:)竞争性出价:财政部门事先公布国债财政部门事先公布国债发行量,认购者据此自报愿意接受的利发行量,认购者据此自报愿意接受的利率和价格。发行机构按认购者价格,从率和价格。发行机构按认购者价格,从高到低,或者按利率

50、从低到高依次决定高到低,或者按利率从低到高依次决定中标者,发行额满为止。中标者,发行额满为止。(4)非竞争性出价:)非竞争性出价:对小额认购者或不懂对小额认购者或不懂业务的认购者,可只报拟购数量,发行业务的认购者,可只报拟购数量,发行机构对其按当天成交的竞争性价格的平机构对其按当天成交的竞争性价格的平均价格出售。均价格出售。利弊分析:利弊分析:(1)优点:)优点:在市场利率不稳定时,可在市场利率不稳定时,可避免国债发行条件与市场行情脱节,避免国债发行条件与市场行情脱节,完不成发行任务;完不成发行任务;(2)缺点:)缺点:政府处于被动地位,价格政府处于被动地位,价格或利率可能过高或过低,通常加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管理方法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