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机械与人重点解析试题.pdf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0868159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2.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机械与人重点解析试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机械与人重点解析试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机械与人重点解析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机械与人重点解析试题.pdf(2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机械与人重点解析考试时间:9 0 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 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 0 0 分,考试时间9 0 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 择 题30分)一、单选题(1 0 小题,每小题3 分,共计3 0 分)1、如图所示的工具,在使用过程中不省力的是()用起子起瓶盖B.用镶子夹物体用钢丝钳剪钢

2、丝2、如图所示用三个力沿不同的方向拉绳子,则()A.百最大B.最大C.最大D.一样大3、我国成功利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执行过多次太空发射任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B.火箭点火升空过程中,火箭的惯性消失C.火箭点火升空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只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4、如图所示,2 0 2 1 年 6 月 1 7 日搭载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三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二号飞船加速升空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HA.火箭的重力势能变大,B.火箭的重力势能变大,C.火箭的重力势能变大,D.火箭的重力势能变大,动能变大,机械能不变动能减小,机

3、械能不变动能变大,机械能变大动能减小,机械能减小5、小宇用2 0 0 N 的力把重1 0 N 的足球踢出6 m 远,足球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力点为足球刚离开脚,6 点为足球在空中运动的最高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宇对足球没有做功B.足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一直保持不变C.足球在6 点时动能不为零D.足球从4点运动到6点,动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6、小明用一竖直向上的力把物体A 匀速提到了一定的高度,所做的功为1 0 0 J。小红利用某种机械把相同的物体A也匀速提到了相同的高度,所做的功为1 2 0 J,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红利用的机械一定是省力的B.小红所做的有用功为1 2 0

4、 JC.小红所做的有用功为1 0 0 JD.小红利用的机械其机械效率达到了 1 0 0%8、一名游客蹦极时下落过程的力图像(忽略空气阻力)如图所示。已知力时刻,弹性绳处于自然伸直状态;心时刻,游客达到最低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 时 间 段 内,人的动能一直在增大B.在 时 间 段 内,弹性绳弹性势能逐渐增大C.在小均时间段内,重力不做功D.在七时,弹性绳弹性势能最大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具有能的物体一定在做功 B.具有能的物体一定做了功C.具有能的物体一定能够做功 D.以上说法都正确1 0、如图所示,用相同滑轮装成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将同一个物体在相同时间内匀速提高相同高度,

5、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甲、乙两个拉力的功率相同B.甲、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相同D.乙滑轮组的额外功多第n卷(非 选 择 题70分)二、填空题(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计1 0 分)1、一个质量为70 k g 的工人,用图所示的装置提升石板,已知托板重2 0 0 N,容量足够大,每块石板重 1 0 0 N,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8 0 0 N,滑轮的摩擦和绳重均可忽略不计。当工人在4 s 内将1 0 块石板匀速提升2 n l 时,此装置的机械效率为8 0 虬 那么,该工人站在地面上用此装置提升石板的过程中,此装置动滑轮重 N;该工人提升1 0 块石板升高2 m 做的额外

6、功是 J;该工人此装置提升 石 板 的 机 械 效 率 最 高 可 达 到%(保留一位小数)2、两台机器的功率之比为3 :2,则在相同时间里,他们所做的功之比为_;他们做相同的功,所 用 时 间 之 比 为。3、科学上通常用“功”和“热量”来量度物体能量的变化。在“使用动滑轮”活动中,小科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用竖直向上的大小为1 0 N 的拉力厂 使物体A 匀速提升了 0.1 巾。如果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 70%,则这一过程中,拉力厂所做功为 J;机械克服物体A的重力所做的功为 J,这个值也是物体A 增加的机械能。4、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厂的作用,夕的大小与时间t

7、 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与时间 的关系如图乙和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当 t=l s 时,物体处于(填“加速”、“匀速”或“减速”)状态;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阶段,推力巧做的功为_ _ _ _ _ _ J,推力的功率为 W 5、救灾飞机到达救灾现场上空后匀速水平飞行的同时,将救灾物资投下的过程中,飞机的动能重力势能_ _ _ _ _,机械能 _ _ _ _ _ o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三、计算题(5 小题,每小题8 分,共计4 0 分)1、如图,塔式起重机上的滑轮组将质量为6 0 0 k g 的重物匀速吊起5 m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 0%,g 取 1 0 N/k g o 求:

8、(1)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2)绳端的拉力;(3)若动滑轮的质量为4 0 k g,求克服摩擦和钢丝绳重所做的功。2、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5 0 0 N 的物体G 匀速提升3 m所用的时间为1 0 s,所用的拉力F 为2 0 0 N,(不计绳重及摩擦)求:(1)拉力所做的有用功;(2)拉力做功的功率;(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3、如图所示的是某品牌小汽车,下表列出了有关它的部分数据:(1)该小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2)假若该小汽车以额定功率匀速直线行驶1 0 mi n,求该车牵引力所做的功;(3)若小汽车以额定功率匀速直线行使l O mi n所通过的路程为1.2 X

9、 1 0 W,则小汽车所受到的阻力多大?(4)请你用物理知识解释,车辆超载或超速行驶所造成的危害(写出一条即可)。小汽车质量7 0 0 k g小汽车额定功率6 0 k W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0.0 5 m21 0 0 k m耗油量1 0 L4、当人头向下低时可看做一个杠杆,有同学想探究颈部拉力大小与低头角度的关系。如图,头重6 0 N,点。是支点,人在不低头时颈部不受力,若低头后颈部拉力始终垂直于例,角度为明 求R大小。(本题记录的条件不全,建议将本题作为参考)5、如图是上肢力量健身器示意图,杠杆4?可绕。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AB=3B0,配重的底面积为0.0 2 m2,配重的重力为12

10、0 N,重力为5 0 0 N 的健身者通过细绳在6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8 5 N,在夕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A时,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6 0 N。已知:=2:3,杠杆和细绳的质量及所有摩擦均忽略不计(1)求配重对地面的最大压强是多少?(2)滑轮的重力是多少?(3)配重刚好离开地面时,杠杆/端受到绳子的拉力是多少?(4)当配重对地面的压强为17 5 0 P a时,人对绳子的拉力是多少?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1、如图所示是小红和小华同学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几个实验情景:(1)挂钩码前,杠杆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静止

11、,此时杠杆.(达到/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此时需 要 调 节 水 平 平 衡 的 目 的 是;(2)如图乙所示,/点挂有2 个质量均为5 0 g 的钩码,为了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6点挂个质量均为5 0 g 的钩码;(3)如图丙所示,取下6 位置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拉杠杆的C 点,当弹簧测力计从位置1运动到位置2 的过程中,保持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示数是如何变化的?;(4)小丽还想探究当动力和阻力在杠杆同侧时杠杆的平衡情况,于是她将杠杆左侧的所有钩码拿掉,结果杠杆转至竖直位置,如图丁所示。小丽在4点施加一个始终水平向右的拉力E 却发现无论用多大的力都不能将杠杆拉至水平位置平衡

12、,你认为原因是 o2、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实验前,杠杆静止如图甲所示,此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吗?是 );(选填“是”或“不可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2)保持6 点钩码数量和力臂不变,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测出多组动力臂/和动力E的数据,绘 制 了 的 关 系 图 像,如图丙所示。请根据图像推算,当上为0.6 m 时,R 为 _ N;(3)如表是小明同学本次实验得到的数据。据此分析可以发现这次实验的不妥之处是实验次数动力E/N动力臂7 i/c m阻力E/N阻力臂72/c m11.5103.0521.02 02.01030.

13、5301.015(4)如图丁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6 位置向下拉杠杆,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由图中a 位置移至6 位置时,其示数 (选 填“变大”“不变”取“变小”);(5)小明同学用图戊装置进行探究。发现总是无法得到课本上所给出的平衡条件,原因是-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详解】A.用起子起瓶盖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 A不符合题意;B.用镇子夹物体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 B符合题意;C.用钢丝钳剪钢丝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 C 不符合题意;D.用羊角锤起钉子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 D不符合题意。故选B。2、C【详解】过支点做

14、、A 作用线的垂线段,即为力臂,然后比较力臂的大小,从而确定出力的大小;如图所不:从图中可得7I 72 23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耳4=K4可知,用动滑轮拉同一重物&阻力和阻力臂乘积为定值,沿三个不同方向,用的拉力大小关系是故选Co3、C【详解】A.火箭加速上升的过程,质量不变,速度增加,则动能增加,同时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大,所以不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 A错误;B.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会凭空消失,故 B错误;C.火箭点火发射时,产生燃气的内能转化为火箭升空的机械能,故 C 正确;D.火箭加速上升,受到重力,摩擦力还有推力作用,受力不平衡,火箭受的向上的推力大于向下的重力,合力向上,火箭加速

15、上升,故 D错误。故选Co4,C【详解】ABCD.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运动速度和质量有关: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火箭加速上升时,质量不变,速度变大,所以动能变大;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高度和质量有关:高度越高、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火箭升空,质量不变,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大。物体的机械能等于动能与势能之和,动能和势能都变大,所以机械能变大。故 ABD错误,C 正确。故选Co5、C【详解】A.球还为离开脚时,脚对足球有力的作用,足球在力的作用下有距离的移动,此时脚对球做功;脚离开球后,脚不再给球力的作用,虽然足球有距离的移动,但此时足球不做功,故A错误;B.足球在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减

16、小,因为足球在空中时受到空气阻力,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 B错误;C.6 点为足球在空中运动的最高点,但足球的速度不为零,此时足球在竖直方向上,速度为零,但在水平方向,足球有向右的速度,不为零,所以此时动能也不为零,故 C 正确;D.足球从1 点到6 点,高度增加,速度减小,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和内能,故 D错误。故选C。6、C【详解】A.利用机械可能省力也可能费力,小红利用某种机械不能确定一定省力,故 A错误;B.小红利用某种机械把相同的物体A也匀速提到了相同的高度,所做的功是为1 2 0J,即 1 2 0J 是总功,故 B 错误;C.对物体做的功是有用功,所以,小红利用机械做的有用功等于

17、小明做的功,即 1 00J,故C正确;D.由于利用机械就一定做额外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机械效率不可能达到了 1 00%,故 D 错误。故选C o7、C【详解】A.天平在使用时属于等臂杠杆,故A不符合题意;B.瓶盖起子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为省力杠杆,故 B 不符合题意;C.食品夹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故 C 符合题意;D.钳子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为省力杠杆,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C o8、B【详解】A.由题意可知,在七时游客的速度达到最大值,友 3 时间段内,游客向下运动速度变小,所以动能变小,故A 错误;B.在 小7:,时间段内,弹性绳的伸长量变大,则弹性

18、绳的弹性势能变大,故 B 正确;C.在友 友时间段内,游客是向下运动的,在重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所以重力做了功,故 C 错误;D.在徐时,游客的速度为0,此时游客到达最低点,此时弹性绳的伸长量是最大的,弹性势能最大,故 D 错误。故选B。9、C【详解】A B D.具有能的物体不一定正在做功,具有能的物体不一定做了功,比如:天花板上静止不动的吊灯具有重力势能,没有正在做功,也没有做了功,故A B D 错误;C.一个物体能够对另一个物体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具有能的物体一定能够做功,故 C 正确。故选C o1 0、C【详解】A.甲乙两幅图中的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有效股数邛=2,Z=3,不计绳

19、重及摩擦,拉力%=g(G +G 动)七=g(G+G/又因为动滑轮重力G 动相同,所以人,尸乙,故 A 错误;B.用甲、乙两个滑轮组在相同时间内匀速提高到相同高度人由方可得,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 甲=3 力,s 乙=2 方,则 s X s z.,由v=*可得,拉力端移动的速度不相同,v vL,故 B 错误;tC D.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若不计绳重及摩擦,克服动滑轮重做的功为额外功,因为动滑轮重相同,提升高度相同,根据公式/领=G动力可知,拉力 和 所做的额外功相等;将同一物体在相同时间内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时,因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做的功等于克服物体重力和动滑轮重力所做的功,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为有用功

20、,所做的有用功相等、额外功相等,拉力做的总功相等,由a=:可知,甲、乙两个拉力的功率相同,故 C正确,D 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1、5 0 5 0 0 8 1.5【详解】1 2 由图知,=2,若砖被提升力,则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2 瓦当工人匀速提升1 0 块砖时,拉力做的有用功:Ihsm=X A=1 0 0 N X 1 0 X h =1 0 0 0 N X 2 m=2 0 0 0 J,w由片谭得拉力做的总功由w,e=W为 用+W 翻得拉力做的额外功(甑=WB-/有 用=2 5 0 0 J-2 0 0 0 J=5 0 0 J不计滑轮的摩擦和绳重,使用滑轮组做的额外功犷额=(G a)+G Q h=

21、(G 动+2 0 0 N)X2 m=5 0 0 J解得动滑轮重力:G 动=5 0 凡 3 由题知,人使用的最大拉力F&k=G,=mg=7 0 kg X I ON/kg=7 0 0 N不计滑轮的摩擦和绳重,最大拉力/大=,(G a i+G 板+G Q =1(5 0 N+2 0 0 N+G Q =7 0 0 N解得能提升的最大砖重:GB=1150N,因为每块砖重1 0 0 N,所以最多能提升病的数量为1 1 5 0 N/1 0 0 N=l l实际能提升的最大砖重:G J=1 1 0 0 N,此时拉力F 鼠 P=;(G 动+G 板+G J)(5 0 N+2 0 0 N+1 1 0 0 N)=6 7

22、5 N因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丁哪用 _GGh _ G%Fs Fx2h 2F所以最高机械效率%_ 1100N2F,2x615N=81.5%2、3:2 2:3【详解】1在相同时间里,他们所做的功之比为明:归R t:R Q A:己=3:22他们做相同的功,所用时间之比为W=Z=A=2/2卜勺I3,2 1.4【详解】1 由图可知=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2*0.lm=0.2m拉力/做的总功2J=W2因为 =jx lO O%,所以克服物体A的重力所做的功%=理=70%*2 J=1.4J4、加速 8 4【详解】1 由 r-t 图像可知,在 0 2 s 内,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即物体做加速运动,因此

23、当t=l s时,物体处于加速状态。2 由 y-图像可知,在 2 4 s 内,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即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片2 m/s;根据i/=)可得,在 2 4 s 内物体通过的距离/s=vt=2 m/s X 2 s=4 m由图乙知,2 4 s 内物体受到的推力Q2N,推力尸做的功F=A s=2 NX 4 m=8 J 3 推力的功率c w 8JP=4Wt 2s5、减小 减小 减小【详解】1 因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其具有的动能越大。飞机在空中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同时往地面投放救灾物资,飞行过程中,质量不断减小,速度不变,故飞机动能减小。2 因物体质量越大,位置高度越高,其具有的重

24、力势能越大。飞机在空中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同时往地面投放救灾物资,飞行过程中,质量不断减小,高度不变,故飞机具有的重力势能减小。3 物体的动能与势能的总和称为机械能。由 1 2 知飞机的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减小,故飞机的机械能减小。三、计算题1、(1)3 X 1 0 J:(2)2.5 X 1 0%;(3)5.5 X 1 03J【详解】解:(1)重物的质量为6 0 0 kg,根据G =,咫 可知,重物的重力为G=mg=600kg x 10N/kg=6000N重物的重力为6 0 0 0 N,滑轮组将重物匀速吊起5 m 时,根据W=G 可知,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为%用功=Gh=6 0 0 0 N x5 m

25、 =3 xl O4J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为3 X 1 O J。(2)由(1)解析可知,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为3义1 0,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 0%,再由H=小 她=8 0%可得拉力做的总功为%功=合=黄=3.7 5*附由图可知,承担物重绳子股数小3,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s =3 =3 x 5m=15m再由W&.功=4可得拉力为F=3.75X1Q-J=2 5X1()3Js 15m绳端的拉力为2.5X1(T N。(3)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为3 X10打,拉力做的总功为3.7 5 X 1 0 ,则对动滑轮、克服摩擦和钢丝绳重所做的额外功为“外 功=强功一 用 功=3-7 5x 104J-3 x 10 4

26、 J=7.5x 10力动滑轮的质量为4 0 k g,则动滑轮的重力为G =mg=4 0 k g x 1 ON/k g =4 0 0 N动滑轮也上升了 5 m,则提升动滑轮做的额外功为=GJ =4 0 0 Nx 5m=2 x l()3 j克服摩擦和钢丝绳重所做的额外功为%2=唯外功一/=7.5X103J-2X103J=5.5X103J克服摩擦和钢丝绳重所做的额外功为5.5X 103Jo答:(1)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为3 X10 j;(2)绳端的拉力为2.5X10%;(3)若动滑轮的质量为4 0 k g,克服摩擦和钢丝绳重所做的功为5.5X10:J。2、150 0 J;(2)18 0 W;(3)8

27、3.3%【详解】解:(1)拉力所做的有用功wfi=G/z=5OONx3m=1500 J(2)从图中可知 =3,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拉力做的总功拉力做功的功率s =3/z =3 x 3 m=9 mW=F5=200Nx9m=1800JP牛jw(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幽4 3.3%答:(1)拉力所做的有用功为150 0 J;(2)拉力做功的功率为18 0 W;(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 3.3%。3、3.5X10 Pa(2)3.6X10 J(3)3 X10%(4)见解析【详解】解:(1)在水平地面,压力的大小与重力相等,即F=G=700kg x 10N/kg=7000N车对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5=4

28、 X0.0 5m2=0.2 m2车对地面的压强(2)由题目可知,该车的额定功率为小汽车行驶的时间为该车牵引力所做的功为(3)牵引力为P=60kW=6xl04Wf=l(hnin=6(X)slV=Pf=6xl04Wx600s=3.6xl07JW 3.6X107J1.2xl04m=3x104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阻力与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则有/=F=3xlO3N(4)超载时,质量变大,惯性变大,刹车距离变远,易出交通事故;超载时,对地面压力变大,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对地面的压强越大,易压坏路面或爆胎。答:(1)该小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3.5X10 T a;(2)假若该小汽车

29、以额定功率匀速直线行驶10 mi n,该车牵引力所做的功为3.6X10 工(3)小汽车所受到的阻力为3 X103N;(4)见解析。,6 004s i n。z4、-NOB【详解】解:如图,将头颅看做杠杆模型,做出其动力凡,则动力臂为仍,重力的力臂为0 C,则O C =OAsin0由杠杆平衡条件与4 =可知GXOC=FBXOB所以G x O C 60 N x C M s i n 0 60 f t 4 s i n 0 KT-=-=-NOB OB OB答:冗大小为60 O4 s i nOBN。5、(1)60 0 0 Pa;(2)3 0 N;(3)2 7 0 N;(4 )60 0 N【详解】解:(1)地

30、面受配重对其的压力,在配重从地面拉起的过程中,当配重不受绳子对其的拉力时,地面受到配重的压强最大,即当尸=G配时,配重对地面的压强最大,为P=F _ GK_ 12 0 NS S 0.0 2 m2=60 0 0 Pa(2)当配重在地面上保持静止状态时,它受到的绳子的拉力厂为F=GK 入其中为地面对配重的支持力,因为动滑轮上有2段绳子承担物重,因此杠杆/点受到的拉力为&=2F +G动=2 x(G-&)+G动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FA x OA=FB 义 OB即 2 x (G -&)+G动 x OA=FBX OB因为AB=3BO所以AO=2OB故有 2、(6-&)+6动卜2。8 =小0 8即杠杆6端

31、受到绳子的拉力是6=4X(G-FN)+2%当压力为8 5N时,物体受到的支持力也为8 5 N,则在6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耳=4 x(12 0 N-8 5N)+2 Gd J当压力为60 N时,物体受到的支持力也为6 0 N,则在8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6=4 x(12 0 N-60 N)+2 G动因为片:.=2:3所以4 x(12 0 N-8 5N)+2 G动 _ 24 x(12 0 N-60 N)+2 G 3解得G动=30N(3)对动滑轮受力分析可知,受到向上的拉力和向下的自身重力以及两股绳子对其的拉力,即F,=G动+2盘其中,滑轮下端两股绳子受到的拉力即为配重的重力,也就是所以,杠杆4端受

32、到绳子的拉力是巳=G动 +2GK=30N+2xl20N=270N(4)当配重对地面的压强为1750Pa时,根据FP-5可得,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pS=1750Pa x 0.02m2=35N对配重受力分析可知,受到向上的拉力和支持力以及向下的自身重力,则绳子的拉力为Ft.=GK-F&=120N-35N=85N则杠杆4端受到绳子的拉力是以=6动 +2F*=30N+2x85N=300N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F:xOA=F;xOB又AO=2OB所以*五理3=600NOB OB答:(1)求配重对地面的最大压强是6 0 0 0 P a;(2)滑轮的重力是3 0 N;(3)配重刚好离开地面时,杠杆A端受到绳

33、子的拉力是27 0 N ;(4)当配重对地面的压强为1 7 5 0 P a 时,人对绳子的拉力是6 0 0 N。四、实验探究1、达到 便于读出力臂大小 3 先变小后变大 水平位置时动力臂为零,杠杆无法平衡【详解】(1)1 杠杆静止时,杠杆达到平衡状态。2 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杆上便于读出力臂大小。(2)3 设一个钩码的重力为G,杠杆一个小格代表乙如果在8 点挂钩码,设所挂钩码的数量为n,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2G x 3/=G x 2/则=3,为了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8 点挂3 个质量均为5 0 g的钩码。(3)4 由图可知,冗 为最长力臂,当弹簧测力计由位置1 转至位置2 的过程中

34、,动力臂先变长后变短,而杠杆在水平位置始终保持平衡,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测力计示数将先变小后变大。(4)5 在/点施加一个始终水平向右的拉力凡却发现无论用多大的力都不能将杠杆拉至水平位置平衡,原因是水平位置时动力臂为零,杠杆无法平衡。2、是 避免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0.5 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两倍,实验数据不具普遍性变大 杠杆的自重对杠杆平衡有影响【详解】(1)1 2 实验前,杠杆静止如图甲所示,杠杆的平衡状态是指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所以此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杠杆的重心过支点,是为了避免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2)3 由于此题中的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据K 4 =g 4 可知,利用图像丙中任意一组数据都能得出F2l2=0.1 m x 3 N =0.3 N m故若当九为0.6 m 时F.=F42-0-.-3-N-m-=0.5 N4 0.6 m(3)4 由表格中数据知,只做了 3 次实验,且动力臂始终为阻力臂的2 倍,实验数据不具普遍性。(4)5 如图丁,用弹簧测力计在6 位置向下拉杠杆,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由图中a 位置移至6 位置时,阻力和阻力臂一定,动力臂变小,动力变大,所以,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大。(5)6 利用图戊装置进行探究,杠杆的重心没有通过支点,杠杆的自重对杠杆平衡有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