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基础知识2.pdf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0863499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PDF 页数:47 大小:8.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RFID基础知识2.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RFID基础知识2.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RFID基础知识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RFID基础知识2.pdf(4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RFID基础知识1 .什么是R F I DR F I D 是 R a d i o F r e q u e n c y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的缩写,即射频识别。常称为感应式电子芯片或近接卡、感应卡、非接触卡、电子标签、电子条码等等。一套完整R F I D 系统由R e a d e r与 T r a n s p o n d e r 两部份组成,其动作原理为由R e a d e r 发射一特定频率之无限电波能量给T r a n s p o n d e r,用以驱动T r a n s p o n d e r 电路将内部之I D C o d e 送出,此 时 R e

2、a d e r 便接收此I D C o d e。T r a n s p o n d e r 的特殊在于免用电池、免接触、免刷卡故不怕脏污,且芯片密码为世界唯一无法复制,安全性高、长寿命。R F I D 的应用非常广泛,目前典型应用有动物芯片、汽车芯片防盗器、门禁管制、停车场管制、生产线自动化、物料管理。R F I D 标签有两种:有源标签和无源标签。2 .什么是电子标签电子标签即为R F I D,有的称为射频标签、射频识别。它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作为条形码的无线版本,R F I D 技术具有条形码所不具备的防水、防磁、耐高

3、温、使用寿命长、读取距离大、标签上数据可以加密、存储数据容量更大、存储信息更改自如等优点。3 .什么是R F I D 技术R F I D 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 F I D 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短距离射频产品不怕油渍、灰尘污染等恶劣的环境,可在这样的环境中替代条码,例如用在工厂的流水线上跟踪物体。长距射频产品多用于交通上,识别距离可达几十米,如自动收费或识别车辆身份等。4 .什么是R F I D 解决方案R F I D 解决方案是R F I D 技术

4、供应商针对行业发展特点制定的R E I D 应用方案,可根据不同企业的实际要求“量身定做。RF I D 解决方案可按照行业进行分类,物流、防伪防盗、身份识别、资产管理、动物管理、快捷支付等等。5 .什么是RF I D 中间件RF I D 产业潜力无穷,应用的范围遍及制造、物流、医疗、运输、零售、国防等等。G a r t n e rG r o u p 认为,RF I D 是 2 0 0 5 年建议企业可考虑引入的十大策略技术之一,然而其成功的关键除了标签(Ta g)的价格、天线的设计、波段的标准化、设备的认证之外,最重要的是要有关键的应用软件(K i l l e r A p p l i c a

5、t i o n),才能迅速推广。而中间件(M i d d l e w a r e)可称为是 RF I D 运作的中枢,因为它可以加速关键应用的问世。6 .RF I D 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最基本的RF I D 系统由三部分组成:标签(Ta g):由耦合组件及芯片组成,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阅读器(Re a d e r):读取(有时还可以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可设计为手持式或固定式;天线(A n t e n n a):在标签和读取器间传递射频信号。7.是什么让零售商如此推崇RF I D据 Sa n f o r d C.B e r n s t e i n 公司的零售业

6、分析师估计,通过采用RF I D 沃尔玛每年可以节省 83.5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是因为不需要人工查看进货的条码而节省的劳动力成本。尽管另外一些分析师认为8 0 亿美元这个数字过于乐观,但毫无疑问,R F I D 有助于解决零售业两个最大的难题:商品断货和损耗(因盗窃和供应链被搅乱而损失的产品),而现在单是盗窃一项,沃尔玛一年的损失就差不多有2 0 亿美元,如果一家合法企业的营业额能达到这个数字,就可以在美国10 0 0 家最大企业的排行榜中名列第6 9 4 位。研究机构估计,这 种 R F I D技术能够帮助把失窃和存货水平降低2 5%8.R F I D 无线识别电子标签基础介绍无线射频识别技

7、术(Radio Frequency Idenfication,RFID)是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和空间耦合(电感或电磁耦合)或雷达反射的传输特性,实现对被识别物体的自动识别。RFID系统至少包含电子标签和阅读器两部分。电子标签是射频识别系统的数据载体,电子标签由标签天线和标签专用芯片组成。依据电子标签供电方式的不同,电子标签可以分为有源电子标签(Active tag)、无源电子标签(Passive tag)和半无源电子标签(Semi 一passive tag)。有源电子标签内装有电池,无源射频标签没有内装电池,半无源电子标签(Semipassive tag)部分依靠

8、电池工作。电子标签依据频率的不同可分为低频电子标签、高频电子标签、超高频电子标签和微波电子标签。依据封装形式的不同可分为信用卡标签、线形标签、纸状标签、玻璃管标签、圆形标签及特殊用途的异形标签等。RFID阅读器(读写器)通过天线与RFI1)电子标签进行无线通信,可以实现对标签识别码和内存数据的读出或写入操作。典型的阅读器包含有高频模块(发送器和接收器)、控制单元以及阅读器天线。9.R F I D 发展历程RFID直接继承了雷达的概念,并由此发展出一种生机勃勃的AIDC新技术RFID技术。1948年哈里.斯托克曼发表的“利用反射功率的通讯”奠定了射频识别RFID的理论基础。RFID技术发展的历程

9、表。在 20世纪中,无线电技术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是科学技术发展最重要的成就之一。RFID技术的发展可按10年期划分如下:19411950年。雷达的改进和应用催生了 RFID技术,1948年奠定了 RFID技术的理论基础。1951 1960年。早期RFID技术的探索阶段,主要处于实验室实验研究。1961 1970年。RFID技术的理论得到了发展,开始了一些应用尝试。1971 1980年。RFID技术与产品研发处于一个大发展时期,各种RFID技术测试得到加速。出现了 一些最早的RFID应用。1981 1990年。RFID技术及产品进入商业应用阶段,各种规模应用开始出现。1991-2000年。RFID

10、技术标准化问题日趋得到重视,RFID产品得到广泛采用,RFID产品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2 0 0 1 至 今。标准化问题日趋为人们所重视,R F ID 产品种类更加丰富,有源电子标签、无源电子标签及半无源电子标签均得到发展,电子标签成本不断降低,规模应用行业扩大。R F I1)技术的理论得到丰富和完善。单芯片电子标签、多电子标签识读、无线可读可写、无源电子标签的远距离识别、适应高速移动物体的R F ID 正在成为现实。RFID工作原理R F ID 工作原理和相关原理知识其中,电子标签又称为射频标签、应答器、数据载体;阅读器又称为读出装置,扫描器、通讯器、读写器(取决于电子标签是否可以无

11、线改写数据)。电子标签与阅读器之间通过耦合组件实现射频信号的空间(无接触)耦合、在耦合通道内,根据时序关系,实现能量的传递、数据的交换。发生在阅读器和电子标签之间的射频信号的耦合类型有两种。(1)电感耦合。变压器模型,通过空间高频交变磁场实现耦合,依据的是电磁感应定律,(2)电磁反向散射耦合:雷达原理模型,发射出去的电磁波,碰到目标后反射,同时携带回目标信息,依据的是电磁波的空间传播规律。电感耦合方式一般适合于中、低频工作的近距离射频识别系统。典型的工作频率有:1 2 5 k H z、2 2 5 k H z 和 1 3.5 6 M H z。识别作用距离小于 1 m,典型作用距离为1 0 2 0

12、 c m。电磁反向散射耦合方式一般适合于高频、微波工作的远距离射频识别系统。典型的工作频率有:4 3 3 M H z,91 5 M H z,2.4 5 G H z,5.8G H z。识别作用距离大于I m,典型作用距离为3 1 0 m。RFID应用领域R F I D 应用的领域相当广泛1、物流:物流过程中的货物追踪,信息自动采集,仓储应用,港口应用,邮政,快递。2、零售:商品的销售数据实时统计,补货,防盗。3、制造业:生产数据的实时监控,质量追踪,自动化生产。4、服装业:自动化生产,仓储管理,品牌管理,单品管理,渠道管理。5、医疗:医疗器械管理,病人身份识别,婴儿防盗。6、身份识别:电子护照,

13、身份证,学生证等各种电子证件。7、防伪:贵重物品(烟,酒,药品)的防伪,票证的防伪等。8、资产管理:各类资产(贵重的或数量大相似性高的或危险品等)。9、交通:高速不停车,出租车管理,公交车枢纽管理,铁路机车识别等。1 0、食品:水果,蔬菜,生鲜,食品等保鲜度管理。1 1、动物识别:训养动物,畜牧牲口,宠物等识别管理。1 2、图书馆:书店,图书馆,出版社等应用。1 3、汽车:制造,防盗,定位,车钥匙。1 4、航空:制造,旅客机票,行李包裹追踪。1 5、军事:弹药,枪支,物资,人员,卡车等识别与追踪。RFID相关术语R F I D 相关术语射频:一般指微波。微波:波长为0.1 1 0 0 c m

14、或频率在1 1 0 0 G H Z 的电磁波。电子标签: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储标识物体代码的标签,也叫射频卡。被动式电子标签:内部无电源、靠接收微波能量工作的电子标签。主动式电子标签:靠内部电池供电工作的电子标签。微波天线:用于发射和接受微波信号。读出装置:用于读取电子标签内电子数据。阅读器:用于读取电子标签内电子数据。编程器:用于将电子数据写入电子标签或查阅电子标签内存储数据。波束范围:指天线发射微波的照射功率范围。标签容量:电子标签编程时所能写入的字节数或逻辑位数。振幅(A m p l it u d e):无线电波最高点和零值之间的距离。只读存储(R e a d-o n l y m e m o

15、 r y ,R OM):种将信息存储在芯片上的形式,不能被覆盖。只读芯片要比读写芯片便宜得多。自动数据采集(A u t o m a t ic d a t a c a p t u r e,A DC):用于收集数据并直接将其导入(不涉及人工参与)计算机系统的方法(见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智能卡(S m a r t C a r d):内嵌有微芯片的塑料卡的通称。一些智能卡包含一个R FID芯片,所以它们不需要与读写器的任何物理接触就能够识别持k 人。R FID智能尺常常被称为“遥控”智能卡。a-B iz 自动识别技术的应用案例框架。a-B iz 是一项自动识别工程,它的终极目标是将自动识别技术与现实

16、世界中的应用案例结合,以此实现“商业自动化”,或者说是a-B iz。A S N高级货运通知,也可称之为DA,此电子文档先于货物被发送出去,以通知对方货物在运送途中。B IS 商业信息系统,商业信息系统,即 B IS,是用来处理商业交易信息的系统。DA 一发货通知,此电子文档先于货物被发送出去,以通知对方货物在运送途中。EA N欧洲物品编码组,该组织创建于19 7 4年,是由欧洲12个国家的生产商和分销商建立了一个a d-h o c 委员会。它的任务是调查在欧洲制订统一的标准化的编码体系的可能性,类似于美国使用的U P C 体系。最终创立了与U P C 兼容的“欧洲物品编码”。E P C T M

17、 一产品电子码,产品电子码,即 E P C,是自动识别体系中用来唯一标识对象的编码。它的目的类似于GT IN 及 U P C 等。0 N S一对象名解析服务,对象名称解析服务,即 O N S,是自动识别系统的一个组件。类似于In t e r n e t 中的域名解析服务D N S,跟 D N S 类似,0 N S 也执行名称解析功能。P M L 实体标记语言,自动识别设备使用实体标记语言传递实体信息。Sa v a n t T M 一自动识别技术框架的一部分。它是个在全球范围内分布的服务器,提供数据路由服务,实现数据捕获、数据监视及数据传送功能。U C C 一统一编码委员会,统一编码委员会的任务

18、是在全球范围内,其目标是建立与推动物品识别及相关电子通讯技术的多元化工 也标准。提高供应链内的管理水平,为使用者带来附加价值。U M L 一统一建模语言,统一建模语言,即 U M L,是一种使用案例和活动图等工具,为商业需求和商业流程建模的描述性语言。标签1.什么是电子产品代码标签电子产品代码是全球产品代码的发展,可以识别视野之外的目标。电子产品代码并不仅仅是个无线电波条形码,它包含着一系列的数据利信息,象产地,日期代码和其它关键的供应信息,这些信息储存在一个小的硅片中,利用标签,解读器和计算机的联网,生产者利零售商就可以随时了解精确的产品和库存信息。2.RFID标签的价格是多少RFID标签的

19、价格一直是抑制RFID发展的桎梏。射频标签价格根据标签种类和应用价格从 30美分到50美元不等,总的来说,用在高档产品中的智能标签在50美分以上,主动标签要贵的多,带有复杂灵敏组件的价格在100美元以上。段时间前,某公司重磅推出5 美分Gen 2 标签产品,宣称终端用户只要一次标签定购量达到1亿枚,其 RFID Gen 2标签价格就可以降到5美分/枚。而很明显,暂时没有哪家公司的用量有这么大。而同时,一些机构预测:RFID标签的市场潜能非常大,预期到了 2010年达到230亿美元,但是目前仅是冰山之一角。而标签的价格,大概还要另外5 7年时间,才可能如人们预期的,降到每个5 美分。3.射频标签

20、能用于金属物体吗?能用于含水成分较高的物品吗金属和多水环境也是阻止RFID大量使用的一个很大因素。无线电波会从金属物体匕反射回来,会被水吸收。这会使跟踪金属物体或是含水较高的物体产生困难。但是精心设计的系统能解决这些问题。4.只读和读写标签有什么区别5.什么叫标签冲突解读器在同时读取多个标签发射回来的信息会产生标签冲突的问题,商家采用不同的系统使得标签一次发回一个信息。解读器又能同时读取多个标签,所以所有的标签能同时被读取。6.射频标签能储存多少信息标签根据商家种类的不同能储存从512byte到 4M不等的数据。标签中储存的数据是由系统的应用和相应的标准决定的。例如,标签能够提供产品生产,运输

21、,存储情况,也可以辨别机器,动物和个体的身份。这些类似于条形码中存储的信息。标签还可以连接到数据库,存储产品库存编号,当前位置,状态,售价,批号的信息。相应的,射频标签在读取数据时不用参照数据库可以直接确定代码的含义。7 .射频标签可以和传感器连接吗可以,射频标签已经和许多传感器连接了,包括能记录温度,湿度的。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标签能够得到提示,尤其是当变化对物品的储存和使用有重要影响时。8 .应答器,智能标签,射频标签有什么区别最初在技术领域,应答器是指能够传输信息、回复信息的电子模块,近些年,由于射频技术发展迅猛,应答器有了新的说法和含义,又被叫做智能标签或标签。智能标签确切的说是射频

22、标签的一种创新,由具有粘性的标签和超薄射频标签组成。智能标签将射频技术和方便灵活的标签印刷优点结合起来,具有读写功能的智能标签能被多次编程,遵循标签最初制作时的编码规律。RFID阅读器(读写器)通过天线与RFID电子标签进行无线通信,可以实现对标签识别码和内存数据的读出或写入操作。典型的阅读器包含有高频模块(发送器和接收器)、控制单元以及阅读器天线。9 .哪种标签适合我的客户的产品标签能在有水的环境下正常工作吗?金属会破坏它的功能吗?在什么温度下它能正常工作?含水量较高的产品,金属物品,很高或是很低的温度对于标签的工作都会是一项挑战。但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系统能克服这些缺点,因此根据应用功能和对象

23、的不同,标签的种类也大相径庭。射频标签的目的是使用一种统一标准的电子产品代码,使产品在不同领域都能被辨识。RFID读写设备基本介绍1.什么是R F I D读写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fication,RFID)是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和空间耦合(电感或电磁耦合)或雷达反射的传输特性,实现对被识别物体的自动识别。RFID系统至少包含电子标签和阅读器两部分。RFID阅读器(读写器)通过天线与RFID电子标签进行无线通信,可以实现对标签识别码和内存数据的读出或写入操作。典型的阅读器包含有高频模块(发送器和接收器)、控制单元以及阅读器天线

24、。2.RFID的工作原理射频识别系统的基本模型如图8 1所示。其中,电子标签又称为射频标签、应答器、数据载体:阅读器又称为读出装置,扫描器、通讯器、读写器(取决于电子标签是否可以无线改写数据)。电子标签与阅读器之间通过耦合组件实现射频信号的空间(无接触)耦合、在耦合通道内,根据时序关系,实现能量的传递、数据的交换。发生在阅读器和电子标签之间的射频信号的耦合类型有两种。(1)电感耦合。变压器模型,通过空间高频交变磁场实现耦合,依据的是电磁感应定律,如右图所示。(2)电磁反向散射耦合:雷达原理模型,发射出去的电磁波,碰到目标后反射,同时携带回目标信息,依据的是电磁波的空间传播规律。电感耦合方式一般

25、适合于中、低频工作的近距离射频识别系统。典型的工作频率有:125kHz、225kHz和13.56MHz识别作用距离小于1m,典型作用距离为10 20cra。电磁反向散射耦合方式一般适合于高频、微波工作的远距离射频识别系统。典型的工作频率有:433MHz,915MHz,2.45GHz,5.8GHz。识别作用距离大于I m,典型作用距离为3一lOlDoRFID读写器技术原理图:图 8-1电感耦合模型的读写器图8-3电磁反向散射耦合型的RF I D 读写器3.RF I D 读写器防冲撞(防碰撞)实理机理RF I D 分类的第二个重要的看点在于是否需要同时读取复数个标签。为了实现这个功能在通信上所采取

26、的技术是(防冲撞)“防碰撞”。同时读取复数个标签是常被人们谈及的RF I D比图形码远为优越的地方,但是如果没有防碰撞(防冲撞)的功能时,RF I D 系统只能读写一个标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两个以上的标签同时处于可读取的范围内就会导致读取的错误。其次,我们来简单地说明防碰撞(防冲撞)功能的工作原理。即使是具有防碰撞(防冲撞)功能的RF I D 系统,实际上并非同时读取所有标签的内容。在同时查出有复数个标签存在的情况下,检索信号并防止冲突的功能开始动作。为了进行检索,首先要确定检索条件。例如,1 3.5 6 M H z 频带的RF I D 系统里应用的A L O H A 方式的防碰撞功能的工作

27、步骤如下。1)、首先,阅读器指定电子标签内存的特定位数(1 4 位左右)为次数批量。2)、电子标签根据次数批量,将响应的时机离散化。例如在两位数的次数批量“0 0、0 1、1 0、1 1”时,读写器将以不同的时机对这四种可能性逐一进行响应。3)、若在各个时机里同时响应的电子标签只有一个的场合下才能得到这个电子标签的正常数据。信息读取之后阅读器对于这个电子标签发送在一定的时间内不再响应的睡眠的指令(Sl e e p/M u t e)使之在休眠,避免再次向应。4)、若在各个时机内同时由几个电子标签响应,判 别 为“冲 突 在 这 种 情 况 下,内存内的另外两位数所记录的次数批量,重复以上从2)开

28、始的处理。5)、所有的电子标签都完成响应之后,阅读器向他们发送唤醒的指令(W a k e U p),从而完成对所有电子标签的信息读取。在这种搭载有防碰撞(防冲撞)功能的R F I D 系统中,为了只读一个标签,几经调整次数批量反复读取进行检索。所以,一次性读取具有一定数量的标签的情况下,所有的标签都被读到为止其速度是不同的,一次性读取的标签数目越多,完成读取所需时间要比单纯计算所需的时间越长。实现防止抗碰撞(防冲撞)的功能是R F 1 D 在物流领域中取代图形码所必不可少的条件。例如,在超市中,商品是装在购物车里面进行计价的。为了实现这种计价方式,抗 碰 撞(防冲撞)功能必须完备。另一方面,在

29、电子货币和个人认证方面利用R F I D 系统时,同时识别儿个标签是发生差错的主要原因。具有抗碰撞(防冲撞)功能的R F I D 系统的价格比不具有这种功能的系统的要昂贵。当个人用户在制作R F I D 系统的时候,如果没有必要进行复数个I D 同时认识时就没有必要选择抗碰撞机能的读写器。RFID读写器1 .R F I D 读写器频率分类利我们听的收音机道理一样,射频标签和阅读器也要调制到相同的频率才能工作。L F,H F,U H F 就对应着不同频率的射频。L F 代表低频射频,在 1 2 5K H z 左右,H F 代表高频射频,在 1 3.54 M H z 左右,U H F 代表超高频射

30、频,在 860 9 60 M H z 范围之内,还有2.4 G 的微波读写器。2 .为什么要使用不同的频率在操作中有4 种波段的频率,低频(1 2 5K H z),高顷(1 3.56M H z),超音蹶(860-9 60 M H z),微 波(2.4 5G H z)。每一种频率都有它的特点,被用在不同的领域,因此要正确使用就要先选择合适的频率。不同的国家所使用频率也不尽相同:欧洲的超高频是868M H z,美国的则是9 1 5M H z,日本目前不允许将超高频用到射频技术中。政府也通过调整阅读器的电源来限制它对其它器械的影响。有些组织例如全球商务促进委员会正鼓励政府取消限制。标签和阅读器生产厂

31、商也正在开发能使用不同频率系统避免这些问题。3.所有的阅读器都能支持不同种类的标签吗目前还不是。很多公司生产的阅读器,支持现有供给链中用的新标签的射频技术。一些阅读器只支持新的电子产品代码,一些只支持某些生产厂商生产的特定标签。4.什么是阅读器冲突射频技术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阅读器冲突,就是一个阅读器接收到的信息和另外一个阅读器接收到的信息发生冲突,产生重叠。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方法是使用T D M A 技术,简单来说就是阅读器被指挥在不同时间接收信号,而不是同时,这样就保证了阅读器不会互相干扰。但是在同一区域的物品就会被读取两次,因此就要建立相应的系统去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5.我们如何知道哪个频

32、率适合于我们的产品不同的频率有不同的特点,因此他们的用途也就形形色色。例如,低频标签比超高频标签便宜,节省能量,穿透金属物体力强,他们最适合用于含水成分较高的物体,例如水果等。超高频作用范围广,传送数据速度快,但是他们比较耗能,穿透力较弱,作业区域不能有太多干扰,适合用于监测从海港运到仓库的物品。6.我需要什么样的阅读器阅读器和标签一样,得通过研究供给方式决定使用种类和数量。例如,要求是管理进出仓库的库存,阅读器可以安装在码头货物进出的舱门上。如果要求是管理送给特定客户的产品,那阅读器应该不仅仅装在舱门匕还应该装在卡车上。如果要求是控制零售货架,固定或是手持装置可以采用,从而方便自动出库记录和

33、计数。R F I D 知识进阶1.工作方式射频识别系统的基本工作方式分为全双工(F u l l D u p l e x)和半双工(H a l f D u p l e x)系统以及时序(S E Q)系统。全双工表示射频标签与读写器之间可在同一时刻互相传送信息。半双工表示射频标签与读写器之间可以双向传送信息,但在同一时刻只能向一个方向传送信息。在全双工和半双工系统中,射频标签的响应是在读写器发出的电磁场或电磁波的情况下发送出去的。因为与阅读器本身的信号相比,射频标签的信号在接收天线上是很弱的,所以必须使用合适的传输方法,以便把射频标签的信号与阅读器的信号区别开来。在实践中,人们对从射频标签到阅读器

34、的数据传输般采用负载反射调制技术将射频标签数据加我到反射回波上(尤其是针对无源射频标签系统)。时序方法则与之相反,阅读器的辐射出的电磁场短时间周期性地断开。这些间隔被射频标签识别出来,并被用于从射频标签到阅读器的数据传输。其实,这是一种典型的雷达工作方式。时序方法的缺点是:在阅读器发送间歇时,射频标签的能量供应中断,这就必须通过装入足够大的辅助电容器或辅助电池进行补偿。2.数据量射频识别射频标签的数据量通常在几个字节到几千个字节之间。但是,有一个例外,这就 是 1 比特射频标签。它 有 1 比特的数据量就足够了,使阅读器能够作出以下两种状态的判断:”在电磁场中有射频标签”或“在电磁场中无射频标

35、签”。这种要求对于实现简单的监控或信号发送功能是完全足够的。因为1 比特的射频标签不需要电子芯片,所以射频标签的成本可以做得很低。由于这个原因,大量的1 比特射频标签在百货商场和商店中用于商品防盗系 统(E A S)。当带着没有付款的商品离开百货商场时,安装在出口的读写器就能识别出“在电磁场中有射频标签”的状况,并引起相应的反应。对按规定已付款的商品来说,1 比特射频标签在付款处被除掉或者去活化。3 .可编程能否给射频标签写入数据是区分射频识别系统的另外个因素。对简单的射频识别系统来说,射频标签的数据大多是简单的(序列)号码,可在加工芯片时集成进去,以后不能再变。与此相反,可写入的射频标签通过

36、读写器或专用的编程设备写入数据。射频标签的数据写入一般分为无线写入与有线写入两种形式。目前铁路应用的机车、货车射频标签均采用有线写入的工作方式。4 .数据载体为了存贮数据,主要使用三种方法:E E P R O M F R A M、S R A M。对一般的射频识别系统来说,使用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贮器(E E P R O M)是主要方法。然而,使用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写入过程中的功率消耗很大,使用寿命 般为写入1 0 万次。最近,也有个别厂家使用所谓的铁电随机存取存贮器(FRAM)。与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贮器相比,铁电随机存取存贮器的写入功率消耗减少100倍,写入时间甚至减少1000倍。然而,铁电随机

37、存取存贮器由于生产中的问题至今未获得广泛应用。FRAM属于非易失类存贮器。对微波系统来说,还使用静态随机存取存贮器(SRAM),存贮器能很快写入数据。为了永久保存数据,需要用辅助电池作不中断的供电。5.状态模式对可编程射频标签来说,必须由数据载体的“内部逻辑”控制对标签存贮器的写/读操作以及对写/读授权的请求。在最简单的情况下,可由一台状态机来完成。使用状态机,可以完成很复杂的过程。然而,状态机的缺点是:对修改编程的功能缺乏灵活性,这意味着要设计新的芯片,由于这些变化需要修改硅芯片上的电路,设计更改实现所要的花费很大。微处理器的使用明显地改善了这种情况。在芯片生产时,将用于管理应用数据的操作系

38、统,通过掩膜方式集成到微处理器中,这种修改花费不多。此外,软件还能调整以适合各种专门应用。此外,还有利用各种物理效应存贮数据的射频标签,其中包括只读的表面波(SAW)射频标签和通常能去活化(写 入“0”)以及极少的可以重新活化(写 入“1”)的1比特射频标签。6.能量供应射频识别系统的 个重要的特征是射频标签的供电.无源的射频标签自己没有电源。因此,无源的射频标签工作用的所有能量必须从阅读器发出的电磁场中取得。与此相反,有源的射频标签包含一个电池,为微型芯片的工作提供全部或部分(“辅助电池”)能量。7.频率范围射频识别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系统的工作频率和阅读距离。可以说工作频率与阅读距离是密

39、切相关的,这是由电磁波的传播特性所决定的。通常把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频率定义为阅读器读射频标签时发送射频信号所使用的频率。在大多数情况下,把它叫做阅读器发送 频 率(负载调制、反向散射)。不管在何种情况下,射频标签的“发射功率”要比阅读器发射功率低很多。射频识别系统阅读器发送的频率基本上划归三个范围:(1)低 顷(30kHz300kHz);(2)中 高 频(3MHz30MHz);(3)超 高 频(300MHz3GHz)或 微 波(3GHz),根据作用距离,射频识别系统的附加分类是:密 耦 合(01cm)、遥 耦 合(01m)和远距离系统(lm)o8.射频标签一读写器数据传输射频标签回送到阅读器的

40、数据传输方式多种多样,可归结为三类:(1)利用负载调制的反射或反向散射方式(反射波的频率与阅读器的发送频率一致);(2)利用阅读器发送频率的次谐波传送标签信息(标签反射波与阅读器的发送频率不同,为其高次谐波(n 倍)或分谐波(1/n 倍);(3)其它形式。RFID工作频率的分类i .概要从应用概念来说,射频标签的工作频率也就是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频率,是其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射频标签的工作频率不仅决定着射频识别系统工作原理(电感耦合还是电磁耦合)、识别距离,还决定着射频标签及读写器实现的难易程度和设备的成本。工作在不同频段或频点上的射频标签具有不同的特点。射频识别应用占据的频段或频点在国际上有公认

41、的划分,即 位 于 I S M 波段之中。典型的工作频率有:1 2 5 k H z,1 3 3 k H z,1 3.5 6 M H z,2 7.1 2 M H z,4 3 3 M H z,9 0 2 9 2 8 M H z,2.4 5 G H z,5.8 G H z 等。从应用概念来说,射频标签的工作频率也就是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频率。2 .低频段射频标签低频段射频标签,简称为低频标签,其工作频率范围为3 0 k H z-3 0 0 k H z 典型工作频率有:1 2 5 K H z,1 3 3 K H z。低频标签一般为无源标签,其工作能量通过电感耦合方式从阅读器耦合线圈的辐射近场中获得。低频

42、标签与阅读器之间传送数据时,低频标签需位于阅读器天线辐射的近场区内。低频标签的阅读距离一般情况下小于1 m。低频标签的典型应用有:动物识别、容器识别、工具识别、电子闭锁防盗(带有内置应答器的汽车钥匙)等。与低频标签相关的国际标准有:I S O 117 8 4/117 8 5(用于动物识别)、I S 018 000-2(125-135 k H z)。低频标签有多种外观形式,应用于动物识别的低频标签外观有:项圈式、耳牌式、注射式、药丸式等。典型应用的动物有牛、信鸽等。低频标签的主要优势体现在:标签芯片一般采用普通的C M O S 工艺,具有省电、廉价的特点;工作频率不受无线电频率管制约束;可以穿透

43、水、有机组织、木材等;非常适合近距离的、低速度的、数据量要求较少的识别应用(例如:动物识别)等。低频标签的劣势主要体现在:标签存贮数据量较少;只能适合低速、近距离识别应用;与高频标签相比:标签天线匝数更多,成本更高一些;3.中高频段射频标签中高频段射频标签的工作频率一般为3M H z 30M H z。典型工作频率为:13.56 M H z。该频段的射频标签,从射频识别应用角度来说,因其工作原理与低频标签完全相同,即采用电感耦合方式工作,所以宜将其归为低频标签类中。另一方面,根据无线电频率的一般划分,其工作频段又称为高频,如表2.2 所示,所以也常将其称为高频标签。鉴于该频段的射频标签可能是实际

44、应用中最大量的一种射频标签,因而我们只要将高、低理解成为一个相对的概念,即不会在此造成理解上的混乱。为了便于叙述,我们将其称为中频射频标签。中频标签-般也采用无源设主,其工作能量同低频标签一样,也是通过电感(磁)耦合方式从阅读器耦合线圈的辐射近场中获得。标签与阅读器进行数据交换时,标签必须位于阅读器天线辐射的近场区内。中频标签的阅读距离一般情况下也小于I m o中频标签由于可方便地做成卡状,典型应用包括:电子车票、电子身份证、电子闭锁防盗(电 子 遥 控 门 锁 控 制 器)等。相关的国际标准有:I S 0 1 4 4 4 3,I S 0 1 5 6 9 3、I S 0 1 8 0 0 0-3

45、(1 3.5 6 M H z)等。中频标准的基本特点与低频标准相似,由于其工作频率的提高,可以选用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射频标签天线设计相对简单,标签一般制成标准卡片形状。4 .超高频与微波标签超高频与微波频段的射频标签,简称为微波射频标签,其典型工作频率为:4 3 3.9 2 M H z,8 6 2(9 0 2)9 2 8 M H z,2.4 5 G H z,5.8 G H z 微波射频标签可分为有源标签与无源标签两类。工作时,射频标签位于阅读器天线辐射场的远区场内,标签与阅读器之间的耦合方式为电磁耦合方式。阅读器天线辐射场为无源标签提供射频能量,将有源标签唤醒。相应的射频识别系统阅读距离一般

46、大于1 m,典型情况为4 6 m,最大可达1 0 m 以上。阅读器天线一般均为定向天线,只有在阅读器天线定向波束范围内的射频标签可被读/写。由于阅读距离的增加,应用中有可能在阅读区域中同时出现多个射频标签的情况,从而提出了多标签同时读取的需求,进而这种需求发展成为一种潮流。目前,先进的射频识别系统均将多标签识读问题作为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以目前技术水平来说,无源微波射频标签比较成功产品相对集中在9 0 2 9 2 8 M H z 工作频段上。2.4 5 G H z 和 5.8 G H z 射频识别系统多以半无源微波射频标签产品面世。半无源标签一般采用钮扣电池供电,具有较远的阅读距离。微波射频标

47、签的典型特点主要集中在是否无源、无线读写距离、是否支持多标签读写、是否适合高速识别应用,读写器的发射功率容限,射频标签及读写器的价格等方面。典型的微波射频标签的识读距离为3 5 m,个别有达1 0 m 或 1 0 m 以上的产品。对于可无线写的射频标签而言,通常情况下,写入距离要小于识读距离,其原因在于写入要求更大的能量。微波射频标签的数据存贮容量一般限定在2 K 以内,再大的存贮容量是乎没有太大的意义,从技术及应用的角度来说,微波射频标签并不适合作为大量数据的我体,其主要功能在于标识物品并完成无接触的识别过程。典型的数据容量指标有:I K b i t s,1 2 8 B i t s,6 4

48、B i t s等。由A u t o T D C e n t e r 制定的产品电子代码E PC的容量为:9 0 Bi ts。微波射频标签的典型应用包括:移动车辆识别、电子身份证、仓储物流应用、电子闭锁防盗(电子遥控门锁控制器)等。相关的国际标准有:IS 0 1 0 3 7 4,IS 0 1 8 0 0 0-4 (2.4 5GHz)、-5(5.8 GHz)、-6 (8 6 0-9 3 0 MHz)、-7 (4 3 3.9 2 MHz),ANS I NCIT S 2 56 T 9 9 9 等.RFID中间件知识R FID中间件概述R FID是 2 0 0 5年建议企业可考虑引入的十大策略技术之一,

49、而中间件(Mi d d l e w a re)可称为是R F1 D运作的中枢,因为它可以加速关键应用的问世。R FID产业潜力无穷,应用的范围遍及制造、物流、医疗、运输、零售、国防等等。Ga rtn e rGro up认为,R FID是 2 0 0 5年建议企业可考虑引入的十大策略技术之一,然而其成功之关键除了标签(T a g)的价格、天线的设计、波段的标准化、设备的认证之外,最重要的是要有关键的应用软件(Ki l l e r Appl i c a ti o n),才能迅速推广。而中间件(Mi d d l e w a re)可称为是 R FID运作的中枢,因为它可以加速关键应用的问世。1.什么

50、是RFID中间件看到目前各式各样R FID的应用,企业最想问的第一个问题是:我要如何将我现有的系统与这些新的R FID R e a d e r连接?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企业应用系统与硬件接口的问题。因此,通透性是整个应用的关键,正确抓取数据、确保数据读取的可靠性、以及有效地将数据传送到后端系统都是必须考虑的问题。传 统 应 用 程 序 与 应 用 程 序 之 间(Appl i c a ti o n toAppl i c a ti o n)数据通透是通过中间件架构解决,并发展出各种Appl i c a ti o n S e rv e r应用软件;同理,中间件的架构设计解决方案便成为R FID应用的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