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长江流域.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90767084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3.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长江流域.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长江流域.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长江流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长江流域.ppt(6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以长江流域为例沱沱河长江发源地:唐古拉山 各拉丹冬雪峰长江的源头:注入的海洋:东海长江全长6300千米我国最长,世界第三安 安 徽 徽 江 江 苏 苏江 江 西 西 湖 湖 南 南 湖 湖 北 北 重庆 重庆 云 云 南 南 四 四 川 川 西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青 青 海 海 上海 上海 干流沿途流经:11个省市上游:中下游:雅砻江 岷江(大渡河)嘉陵江 乌江汉江洞庭湖湘江鄱阳湖赣江西起青藏高原,东至东海30N横贯东西长江流域的位置范围北起秦岭、淮河南至云贵高原、南岭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中国第一大河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

2、源1自然环境(1)地形长江中下游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横断山区 横断山区云贵高原 云贵高原多种多样,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均有分布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1自然环境(1)地形(2)气候多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均有分布上游:中下游:高原、山地平原1自然环境(3)水量(4)流域干流横贯东西,支流辐射南北,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水量居我国首位,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37%;在世界上仅次与亚马孙河和刚果河,居世界第三位2自然资源(1)水资源长江中下游稠密的河道问题:这些资源分别分布在长江的上中下游?2自

3、然资源(1)水资源(2)矿产资源四川攀枝花:铁、钒、钛贵州铜仁:汞江西德兴、云南东川:铜江西大余:钨湖南水口山:铅锌湖南锡矿山:锑2自然资源(1)水资源(2)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3)水能资源(千米)千米)6000 6000 5000 5000 4000 4000 3000 3000 2000 2000 1000 1000 0 00 01000 10002000 20003000 30004000 40005000 50006000 60007000 7000(米)(米)唐古拉山 唐古拉山宜昌 宜昌上海 上海水能丰富,80%集中在上游。二滩龚嘴丹江口五强溪三峡隔河岩葛洲坝长江流域主要水电站分

4、布安康铜街子长江流域主要水电站分布图横断山区:位于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位于我国较湿润季风气候区,水量大。三峡地区:位于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水量大。二滩(雅砻江)龚嘴(岷江支流大渡河)葛洲坝(三峡的上游干流)安康、丹江口(汉江)隔河岩(清江)五强溪(沅江)乌江渡(乌江)三峡水利枢纽(西陵峡)记住主要水电站名称和位置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1自然环境2自然资源(1)水资源(2)矿产资源(3)水能资源(4)森林资源我国三大林区分布:东北林区西南林区东南林区西南林区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西南横断山地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和喜马

5、拉雅山南坡,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林木蓄积量占全国的1/4以上。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由于山地的垂直分布,亦有大量的云松、冷松等树种。东南林区江西、福建、台湾 等省区东南江西、福建、台湾等省的山区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天然林大多已不存在,分布着大面积的松木、马尾松等人工林、次生林,以及油茶、油桐等经济林木,并有樟树等优质木材,竹林的广泛分布是其一大特色。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1自然环境(5)旅游资源2自然资源(1)水资源(2)矿产资源(3)水能资源(4)森林资源活动:读“长江流域主要资源分布图”,说说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各自的资源优势。上游地区:水能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

6、丰富。中游地区:水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丰富。下游地区:水资源、旅游资源丰富。二、长江流域的社会经济状况长江流域,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城市密布、矿产资源、水力资源和农副产品丰富,水运条件得天独厚,由沿海深入内陆,综合性强,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基地。二、长江流域的社会经济状况1、长江流域经济分布、特征2、长江流域城市化水平较高金沙江流域城镇少中下游城镇密度大分析原因?原因:长江中下游气候优越,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农业基础好;交通便利,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城镇多;而金沙江流域自然条件差,山高谷深,地形崎岖,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人口稀少,城镇少。主要城市:攀枝花、昆明、宜宾、重庆、成都、贵阳、宜昌

7、、武汉、九江、南京、上海、襄樊、长沙、南昌、合肥等.二、长江流域的社会经济状况1、长江流域经济分布、特征2、长江流域城市化水平较高3、长江流域航运条件优越干流横贯东西通航里程长沿岸港口众多自然条件:有利:1、大多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水热充足 2、流域内,地形复杂,便于多样化经营 3、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成都平原土壤肥沃,农业发达 4、水能资源丰富为工业提供充足的动力 5、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丰富的原料不利:1、季风气候,多洪涝等自然灾害 2、地形复杂,平原狭小。3、煤、石油等能源缺乏。社会经济条件:有利:1、长江沿岸港口众多,水陆交通便利 2、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劳动力资

8、源丰富 3、流域内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社会协作条件好不利:资源分布与经济分布不协调,上游经济落后,水能和矿产资源丰富;下游经济发达,资源相对缺乏。三、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一)上游地区(二)中游地区(三)下游地区三、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一)上游地区1、上游地区的开发2、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三、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一)上游地区(1)长江三峡概况三峡:指长江干流自重庆白帝城至湖北宜昌南津关间192千米的河段,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长江三峡的成因:形成断层,地壳上升,河流下切1、上游地区的开发(一)上游地区1、上游地区的开发(2)发展重点:水能资源的开发(1)长江三峡概况三峡工程三峡工程

9、 选址:湖北宜昌西陵峡三斗坪原因:从水文方面看,该地位于三峡出口处,水量大,水流急;从地质方面看,该地是由花岗岩体构成,且地震烈度小;从工程方面看,该地河面较窄,便于施工。世界瞩目的工程:工程规模最大、投资巨大、淹没面积最大、移民安排难度最大、效益最大(一)上游地区1、上游地区的开发(2)发展重点:水能资源的开发(3)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防洪、发电、航运、供水、养殖、旅游(1)长江三峡概况-三峡工程建设的首要目标缓解洪水对武汉的威胁减轻洞庭湖的淤积大幅度减少分、蓄洪造成的损失作用防洪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提高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10年-100年)1、缓解华东、华中及重庆地区的 能源

10、供应紧张状况。2、减轻煤炭供应和运输的压力。3、促进区域经济发展。4、清洁水电代替火电,大幅减少 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发电限制条件:改善宜昌下游河道作用:航运长江航道特别是宜昌至重庆660千米的川江航道,高山峡谷落差大水流急险滩多,通航能力低,运输成本高从根本上改善川江的航运条件负面效应:移民安置生态环境名胜古迹保护等问题泥沙淤积、水环境及地质灾害防洪、发电、航运、供水、养殖、旅游正面效应:三、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一)上游地区(1)生态环境问题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地形复杂,坡度大破坏森林植被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2)成因自然:地形复杂,坡度大人为:不合理开发,破坏森林植被2

11、、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1)生态环境问题(2)成因(3)危害破坏了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导致中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4)措施加强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的建设封山育林、育灌、育草,对现有森林保护性经营与开发2、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1)生态环境问题(2)成因(3)危害(4)措施1、中游地区的开发(二)中游地区 2、中游地区的洪水及整治工农业1、中游地区的开发(二)中游地区平原面积广大、土壤肥沃(1)农业生产资源优势:(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肉类和水产品生产基地1、中游地区的开发(二)中游地区(2)工业生产资源优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矿产资源

12、丰富,尤其是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形成了以冶金、机械、建材等为主的工业体系,是我国主要的制造业基地铜矿 铜矿钨矿 钨矿铅锌矿 铅锌矿锑矿 锑矿(二)中游地区(1)中游地区最大的威胁是洪水灾害 2、中游地区的洪水及整治万里长江,险在荆江 荆江:湖北枝江至湖南洞庭湖口的城陵矶九曲回肠地上悬河(2)洪灾的成因自然原因地势低平,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排水不畅;降水多集中在春夏两季,洪水使平原湖区积水而无法排入长江。(2)洪灾的成因自然原因地势低平,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排水不畅;降水多集中在春夏两季,洪水使平原湖区积水而无法排入长江。过度砍伐森林,陡坡开荒,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

13、泊萎缩,调节洪峰的功能消弱。人为原因(二)中游地区(3)整治的对策 2、中游地区的洪水及整治严禁沿湖围垦,退耕还湖,疏浚湖泊,增强湖泊对洪水的调蓄容量;搞好分洪工程继续加强和完善荆江分洪工程;以水土保持为中心,营造防护林,综合开发和治理山区;修建水利工程,发挥水利枢纽的拦洪治沙功能。(3)荆江治理措施:修建荆江分洪工程 进行几处裁弯取直工程 加固荆江大堤1、下游地区的开发(三)下游地区2、下游地区的整治工农业1、下游地区的开发(三)下游地区自然条件:气候温暖湿润;平原广阔;河湖密集;土壤肥沃,自然条件优越(1)农业生产发展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开发历史悠久,农业经

14、验丰富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1、下游地区的开发(三)下游地区(2)工业生产有利条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经济实力雄厚,技术先进,协作条件好资源缺乏,尤其是能源不足。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不利条件:工业部门:地位突出-轻纺、机电、化纤等重要-钢铁、石化、轿车及轻工业新兴产业-微电子与电子信息、精细化工、新材料、生物工程等1、下游地区的开发(三)下游地区(2)工业生产有利条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经济实力雄厚,技术先进,协作条件好资源缺乏,尤其是能源不

15、足。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不利条件:工业部门:地位突出-轻纺、机电、化纤等重要-钢铁、石化、轿车及轻工业新兴产业-微电子与电子信息、精细化工、新材料、生物工程等2、下游地区的整治(三)下游地区(1)环境问题水体和大气的质量普遍下降。特别是以太湖为代表的水污染相当严重。(2)整治重点(3)措施综合治理环境污染是长江下游地区的重要任务。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技术进步与创新,逐步淘汰或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信息、房地产、旅游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加强环境保护,通过推广各种环保技术、加大执法力度等途径,对环境污染加以控制。知识窗:太湖水环境问题2、下游地区的整治(三)下游地区(

16、1)环境问题水体和大气的质量普遍下降。特别是以太湖为代表的水污染相当严重。(2)整治重点(3)措施综合治理环境污染是长江下游地区的重要任务。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技术进步与创新,逐步淘汰或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信息、房地产、旅游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加强环境保护,通过推广各种环保技术、加大执法力度等途径,对环境污染加以控制。1自然环境2自然资源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二、长江流域的社会经济状况 二、长江流域的社会经济状况1、长江流域经济分布、特征2、长江流域城市化水平较高3、长江流域航运条件优越三、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 三、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一)上游地区1、上游地区的开发:水能2、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1、中游地区的开发:工农业(二)中游地区 2、中游地区的洪水及整治1、下游地区的开发:工农业(三)下游地区2、下游地区的整治:环境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