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鱼我所欲也苏教版初三下册语文教案.docx

上传人:柒****a 文档编号:90749913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鱼我所欲也苏教版初三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鱼我所欲也苏教版初三下册语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鱼我所欲也苏教版初三下册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鱼我所欲也苏教版初三下册语文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鱼我所欲也苏教版初三下册语文教案鱼我所欲也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和施行“仁政”的政治主张;2.了解本文比喻、推理、层进等论证方法和善于借题发挥,因势利导的论辩艺术;3.掌握欲、得、患、甚、是、贤、心等词的用法。教学重点:比喻、推理、层进的论证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生与死,义与利是自古以来人民议论的人生课题。我们将要学习的孟子两章中鱼我所欲也这篇古文,论述的就是这样一个问题。指示学生打开课本,看注后补充。记318页下空处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政治主张“法先王”,在孔子“仁”学基础上,提出系统的“仁政”学说,在人性方面,

2、因袭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主张性善。指导学生看提示一段。评:存在决定意识,物质决定精神,孟子观点带有明显的唯心主义。不过他提出的“舍生取义”的观点,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商品经济的今天,都具有积极意义。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文章。二、教师范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某些字的读音。三、分析讨论课文第一段,提出论点,分析论证。1、串解讨论以下词语在文中用法当“能够”讲,用动词前是助动词欲能愿动词,喜爱。得兼动词,得到,“兼”是副词状语置后。患事物性名词,祸患。(有时可做动词,患得患失。)甚超过、胜过,动词。(有时用做副词,放动词或形容词前。)是代词,此。贤才能、德行好。(另:善多,胜敬称)心思想。2

3、、分析讨论内容层次方法:1学生活动:标句,根据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把第一段分成三层。2提问,检查划分情况,归纳统一划分结果。复习段的结构知识点。3分析讨论:提问:起始层在本段的结构作用,所用论证方法?作答:提出论点:“舍身而取义”设喻引出:喻:所欲鱼、熊掌取熊掌引出:生、义取义提问:展开层的内容、论证方法、论证结构?作答:论证对待生与死的不同态度;运用推理的方法;论证结构:第一步:辨证分析(正面)生,欲甚于生(义)故不苟得(即,为了“义”可以死,恶甚于死(不义)故不避患舍生。)即为了“义”可以舍“生”。第二步:假设分析(反面)由是则生不用(结果)有甚于生者(原因)由是避患不为甚于死者第三步:因果分

4、析所欲莫甚于生(最喜生)何不为(不择手段求生)所恶莫甚于死(最恶死)何不用(不择手段避祸)提问:结论层的内容、结构作用、论证方法?作答:层进法;使中心论点升华;为本段作结:非贤者有人皆有贤者勿丧3、总结:第一段首先用喻证法提出论点,然后进行分析论证,运用推理的方法,分辨证、假设、因果三个层次进行说理,逻辑严密,善于借题发挥,因势利导;最后用层进式作结。全段紧紧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论证。在我们将要写的议论文写作中,要学习这些论证方法和段的结构形式。作文题:浅谈义与利。还可回顾借鉴一下前些时大学生关于“义大于利”还是“利大于义”的电视辩论大赛。质疑。4、机动:如分析顺利,有剩余时间,背诵第一段。背诵方

5、法:1注意句之间的逻辑联系;2层内部两两相对的句子内容;3句首第一字。5、作业:1整理笔记2译第一段3没背下第一段的继续背诵4预习二三段。附板书设计鱼我所欲也分析课文:一、解(见教案“串解讨论以下词语在文中用法”)二、析:第一段:提出论点,分析论证。1起始:提出论点:舍生取义。设喻:所欲鱼、熊掌取熊掌引出生、义取义22展开:分析论证,对待生与死的不同态度方法。一步:辨证分析正生,欲甚于生(义)故不苟得(即,为了“义”可以死,恶甚于死(不义)故不避患舍生。)二步:假设分析反由是则生不用(结果)有甚于生者(原因)由是避患不为甚于死者三步:因果分析所欲莫甚于生(最喜生)何不为(不择手段求生)所恶莫甚

6、于死(最恶死)何不用(不择手段避祸)3结论:层进法。非贤者有人皆有贤者勿丧三、作文题:浅谈义与利鱼我所欲也原文和译文原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

7、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

8、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事情,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东西(那就是“不义”)。不仅仅是贤人才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9、(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的优厚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鱼我所欲也教学反思“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大思想家孟子曾以“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做比提出了他自己的观点“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10、;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即“舍生取义”)昨天的语文课上,我和学生一起将脑意识和孟子的“舍生取义”思想进行对接,很可惜,在潜连接的过程中出了点小问题,将我的课堂偏离了正常轨道。“老师,我不同意孟子的观点。”一个男生有些迫不及待,看的出他身后有不少的支持者。“还有谁不同意老夫子的观点?”我笑着问道。响应的声音此起彼伏。有些意外于学生们的态度,也有些惊异他们的独立思想。我决定将课堂自然一些进行到底,于是花费了不少的时间听取他们反对“舍生取义”的原因。“我们以前接触过保尔这个不朽的名人,他有句话说的好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可以再麻木的舍生了,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生命。”学

11、生A心直口快,当然观点显得有些片面,而且有些强词夺理了。“对我们中学生而言,这个观点离的似乎太远。前段时间新闻里播放说已经将见义勇改为见义智为,可见,我们现在提倡的是取义不舍生。”学生B有理有据、简捷明快的发言博得了一阵喝彩。在众多的言论之中,除了学生B的见义智为有新意外,其他的好象都在强调一个片面的观点:只有生命是最重要的,其他的所谓义啊,德啊,都要排在尾巴上。而且他们列举了一系列的反面事例,从贪污犯说到肇事者,从“评按说法”说到“焦点访谈”他们不屑的说着:现在有谁还“舍生取义”啊?我有些茫然,有些凄凄然,优秀传统的教育缺乏,教学与现实严重脱节,致使教师处在了尴尬的位置。我明白,他们接触的社

12、会上的反面例子太多了,潜意识里早就否定这个观点,根深蒂固。我还想据理力争,想为我们伟大的古思想家拉动一些支持者,更想纠正这些年轻的脑袋瓜里存在的“腐败”思想。我急性列举了一个例子:如果你在上学路上,不小心撞倒了一位老奶奶,你有两个选择,一是赶紧逃跑,一是扶起老奶奶看看伤势做决定,你会怎样做?“我会看看左右没人,赶紧逃跑。”一个调皮男生有些玩笑的说。“哎”传来一片唏嘘,接着有几名同学起来指责他天良的丧失。(我很高兴大多数孩子人本善良)“如果你开车,撞倒了一个人,而且很严重,你有两个选择,一是逃跑,一是勇敢承担责任在第一时间救治伤者”我将事例“升级”。显然,同学们陷入了沉思中。“鱼和熊掌不可得兼,

13、选择逃,接受良心的谴责,或者法律的更严惩,选择后者,接受法律的惩罚,但良心稍安。你们做选择,举手表决。”我帮忙分析。很高兴,他们一个个表示愿意选择后者,尽管眼中还有一点点的茫然。接下来我们列举了当今社会上一些正面的事例看的出,他们的想法有了比较大的变化,他们开始对“舍生取义”的勇士,发出由衷的赞叹,而对那些见利忘义、自私无德的小人表示出了极大的反感和鄙夷。“现在社会上见利忘义的现象太多,可世界上真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德,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德,就好象没有了灵魂,也就成了一具行尸走肉,虽生尤死,受万人唾弃,而那些舍生取义的勇者至今传诵当然最完美的方法仍然是取义不舍身,所以学生B获得最佳发言人!”在一片掌声中我们结束了讨论,从学生折射来的目光里,我知道这节课的收获还是不小的。最后布置了一个小作文题目鱼我所欲也,来写自己的一次选择经历,期望在作文过程中总结所学,学会在关键时刻如何作出正确选择,这该是学习该课文的最终目的。虽然这节课没有按照我预定的教学计划进行,也让我着实感受到了语文教学中面临的尴尬局面,但我庆幸,最终的教育效果还是好的。我在想,语文的教学并不只是单纯的语文知识的教学,而是要灵活的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灵活的与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接轨,能学有所用。作为教师,如果不断的唤唤这群孩子的良知,对于他们人生观世界观的成型该有不小的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