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与越轨.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90722496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4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化与越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社会化与越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化与越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化与越轨.ppt(6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的成长:社会化与越轨行为狼孩的故事:关于“狼孩”的故事,说的是1920年人们在印度莫巴尼地区米德纳普尔密林中的一个狼窝里发现了两个人形模样的孩子(大的约八岁,小的约一岁半左右),其体态特征是:下颌骨发达,犬齿比一般的牙高出一半,眼睛适应黑暗并熠熠发光,鼻子扁平形园,嗅觉极佳,耳朵形大扁平会扇动,听觉极灵敏,皮肤异常敏感,胳膊长及膝盖,面颊颧骨似大疙瘩般高耸,头颅细长,前额狭窄不端正且有许多皱纹,没有语言,不会说话只会嗥叫,回到人间以后虽经训练也没有恢复到正常人类的水平,十年中仅只学会了日常生活所接触到的不完整的45个单词。社会化:从“自然人”到“社会人”据报载,迄今人类总共也只是发现了几十起

2、有关野兽抚养人类孩子的事例。在二十世纪就记录有十几例1916年在立陶宛发现了一个“熊孩”;1932年在印度卡查尔森林中发现了一个5岁的“豹孩”;1961年在匈牙利的一座高山洞穴中发现了一个6岁的女“熊孩”;60年代在撒哈拉沙漠发现了一个12岁的“羚羊孩”;1972年在伊朗的森林中发现了一个2岁的“羊孩”;1975年在非洲撒哈拉的一个林区发现了一个“鹿孩”;1976年在布隆迪的森林中发现了一个8岁的“猴孩”;1978年在塞拉利昂发现了一个10岁的“黑猩猩孩”;1988年在乌干达丛林发现了一个“狒狒孩”等。“狼孩”系列报道故事的启示:人出生时可能还只是一个与动物差别不大的“自然人”,婴儿还不具备一

3、个完全意义上社会人的特征后天的社会环境、社会教育对于个体的成长有决定性影响。尽管儿童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中成长的例子是极个别的情形,但他们都表明:一个人的出生是情感性和社会性的,也是生物性的、无助的。要成活下来并完全成长为人类中的一员,就必须与他人有正常的互动。他们必须向他人学习如何思考和行为。这就引出了“人的社会化”这样一个问题。人的社会化社会化的多种概念界定:1、所谓社会化,就是指一个人获得自己的人格和学会参与社会或群体的方法的社会互动过程。(戴维.波普诺)2、社会化就是诱导社会成员去做那些要想使社会正常延续就必须做的事情,是社会和文化得以延续的手段。(弗洛姆)3、社会化可以被理解为:个人与社

4、会不断调适,使其从有机体生物人发展成为社会人的过程,是社会通过各种教育方式,使自然人逐渐学习社会知识、技能和规范,从而形成自觉遵守与维护社会秩序,取得社会人的资格的一个过程。4、社会化是一个社会性的互动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人们获得了某种价值、态度、技能和知识,即获得他们所属的那个社会的文化。从个人、群体和社会相联系的角度看,社会化就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最基本的联系纽带。也就是说,社会化的意义在于,社会化使的社会不仅在生物的意义上,而且在社会的意义上重新产生自身,从而保证了社会的延续。什么是“社会化”?1、社会化对于个人的生存、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不管在什么地方出生,人的社会化过程是大致相似的

5、比如出生在中国、美国,还是南太平洋岛国,尽管各地的文化差异较大,但通过与他人的互动,人(婴儿)才能从一个人类的动物转化为社会的存在。当人们度过了童年的时候,他们已经被教会了社会所期待的行为模式、语言、技能,以及如何去扮演一系列角色。即使是成年后,社会化的过程仍继续发生作用,新的角色和技能仍需要学习。所以,对于个人而言,社会化在其一生中都持续发挥影响在人的生命周期中,包括出生、童年、少年、青年、成年、老年直到死亡,社会化都是存在的。社会化的作用2、社会化不仅对个人的生存发展有决定性影响,而且对社会的生存与有效运作同样起到重要作用。事实上,没有社会化就没有社会。只有当一个社会的成员一起行动,共同支

6、持、维护这个社会的时候,这个社会才会生存下去。所以,每个社会都会塑造成员的行为来达到此目的。从社会的观点来看,当人们感觉到自己想做的正是社会所期待的,并且社会的期待也最好地满足了社会利益的时候,社会化过程就实现了有效的运转。续所以,社会化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1、从时间维度理解,个人社会化涉及到人生发展的全过程;2、从内容方面,个人社会化关注个人作为社会一员所应具备的全部文化遗产3、从关系方面来理解,个人社会化注重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以及个人社会化的结果。社会化既有对个人的文化教化,也有个人对社会的调适。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体不是简单地被动接受社会教化,而是有其较大的能动性的交互作用过程。社会化

7、的内涵结构从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划分,社会化包括四大类型:技能社会化、政治社会化、行为社会化和性别角色社会化等。技能社会化:技能社会化主要指通过社会化过程,个体习得基本生活技能,包括衣食技能(个人维护生存的能力)和职业技能(个人谋求生活的本领)。个人只有通过社会才能生存和发展,因而必须通过多种形式的社会化过程获得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在现代社会中生活的个人,首先要具备与时代发展相一致的文化科学技术基础知识;其次要获得日常生活的技能。在现代社会中,个人的职业能力是个人社会化重要的一环。比如:农村很多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会自己做饭,自己洗衣服,并承担起家里的一些家务活。这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在比如,农

8、村中一些作为学徒的木匠、泥瓦匠、石匠等,都是一种生活的技能,对于农村一些劳动力而言,很重要。社会化的类型政治社会化是个体逐渐学习和接受被现有政治制度采用和确定的政治信念、思想体系、社会制度和政治态度的过程。政治社会化的目的是将个人培养和训练成为有政治意识和为特定社会发展发挥作用的社会成员。每个国家都会重视自己国家公民的政治社会化,比如,都会有自己的公民政治教育工程。美国重视对公民的基本政治价值理念自由、民主等的政治教育。比如,美国南北战争实际上也可以看成是两种政治价值、理念间的斗争。美国在运动会比赛之前,都会有一个升国旗、唱国歌的仪式,这也是一种政治教育方式。在我国,尤其是建国后一系列的政治运

9、动,都试图对公民实施社会主义正统价值的教育。比如“为人民服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集体主义精神”。政治社会化行为社会化,主要是指学些社会行为规范的过程。社会规范制约着人们的行为举止、价值取向,它通过习惯、时尚、民风、民俗、民德、法律以及各种规章制度和纪律等形式表现出来。对于这些东西,只有通过长期的教化,耳濡目染以致实践的正反两方面的教育,个人才能逐渐学会、掌握、并使之内化而成为自己行为的准则。行为的社会化是从人儿童时期就开始的过程。也即符合规范的行为是从小灌输和培养的。一个人出生之后,总会不断接受来自各方面的各种规范的训练和影响。首先:接受典范的模仿、训练和

10、影响,逐渐伴以说明,然后才是系统灌输。比如:“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父母经常会拿亲戚中的某个典型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其次,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阅历的丰富,个人就会懂得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并形成一些习惯、方法和手段,掌握了不同形式和内容的行为规范,以保持自己与社会的一致性。比如,关于勤劳致富的观念。行为社会化性别角色的社会化,主要是指关于“男性”、“女性”社会性别角色及其价值、规范的认知与学习。性别角色是附加于、期待于男女的不同社会地位和社会行为的总和。性别角色主要与指定给每一性别的任务相关。所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主要会包括:男性、女性如何在穿着打扮、言

11、谈举止乃至起名字上表现自己的特征。比如:欧洲贵族关于女性服饰、男性气质的观念;中国古代关于女性贞洁、三从四德等观念。社会角色的社会化,与社会角色及其相应的行为规范、行为方式相联系。在社会中,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个体都会扮演特定的社会角色,所以,社会角色的社会化主要就是指,教导个人理解、掌握社会角色,教导个人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在每一个特定的人际关系情景中和交互作用的具体场合下,知道如何行事处世,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甚至如何言谈表情等的过程。也即角色意识的形成和角色行为的扮演,是个人社会化的深层次内容。性别及角色社会化按照人成长的过程阶段划分,人的社会化又有基本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基本社

12、会化:又称儿童或青少年社会化,个人早期的基本社会化,指个人学习基本的生活知识和技能,掌握基本的社会规范,了解基本的社会关系网络,并能在实际生活中比较成功地扮演最基本的社会角色和从事最基础的社会活动的过程。这种基本社会化主要是在孩童和少年时代进行的。个人只有成功地和比较完满地实现了基本社会化,才获得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基本条件,否则,个人的个性和人格就有可能埋下残缺和不完整的隐患。比如自卑性格的形成、自私自利性格的形成。继续社会化:个人在基本社会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如熟练运用基本生活技能,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逐渐调整社会关系;同时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学习并掌握担当新的社会角色,建立新的社

13、会关系,这个过程就是继续社会化。比如,父亲、母亲身份的获得。个人的人格以及对事物的价值取舍,对客观世界的根本看法和人生目标的确立,就是在继续社会化的过程中不断校正和完善的。比如,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就需要继续社会化。基本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再社会化:任何阶段的社会化都有可能中断或失败,在中断或失败后重新进行的以改变原有世界观、价值取向以及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为目标的社会化过程,就是再社会化。比如一个青少年18岁犯罪,劳动改造的过程就是再社会化过程。所以,再社会化是一种特殊性质的社会化,通常特指对违法分子所进行的一种强制性的教化过程,并往往是通过一些特别的机构,如监狱、劳动教养所、劳改

14、农场等予以实施的。广义的社会化:事实上,每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都或多或少会体验到再社会化的经验。如由于宏观社会的变迁、影响较大的社会流动、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等多种情况。也有一种情况,也可以理解为再社会化,比如,某种偶然性的事件使得个人的价值观念发生重大的甚至转折性的变化,这样一种过程就包含着个体的再社会化。不太恰当的比方:长期热恋的一个青年,突然失恋,从失恋阴影中走出来的过程就是一个再社会化的过程。也就是说,个体有可能会改变对婚姻、爱情的基本价值观念。再社会化再社会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化,这种特殊性在于:第一,行为主体只能在具有国家强制力的监狱、劳改队等特殊场所被迫接受社会化,在其再社会化的全过程

15、中始终属于被支配,被改造的地位;第二,针对行为主体的再社会化内容和目标主要是,改造原有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改造其反社会性,使之重新认识和掌握各种基本的社会规范,以便让他们在再社会化过程结束之后,能够按照符合社会要求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去工作和生活。续个体的社会化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需要有一定形式的途径来实现良好的社会化。一般而言,主要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等三大社会化途径家庭里的社会化:在所有的社会化因素中,家庭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也是最早、最为直接、最持久的社会化途径或场所。对孩子进行社会化,也是家庭的基本功能之一。我们经常说,什么样的家庭,会有什么样的孩子。在家庭中,儿童建立起他们第

16、一个亲密的情感联系纽带,并开始理解和接受本民族的文化价值规范。个人早期的基本社会化内容,如基本的行为规范、基本的是非善恶标准以及友爱、尊敬等基本情感体验等,都是在家庭早期社会化中确立的。因此,个人家庭教育的成败在个人早期社会化历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家庭中的社会化有些是经过深思熟虑,有计划的过程,有些则是无意识地发生的。例如家庭在社会结构中的特有地位,家庭的阶级、人种、宗教、肤色等都会强烈地影响儿童以后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化的本质。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父母倾向于把从他们自己社会阶级的生活环境中得到的经验教训传授给子女,从而为他们的子女准备一个类似的阶级地位(库恩)社会化的三个途径家庭里的社会化三

17、个方面的特征(区别于其他场所的社会化):其一,初始性,即早期社会化主要是在家庭中进行的。家庭是个体生活的起点,所以家庭又称为“第一社会化制度”。其二,直观性。作为一种初级群体,家庭里人际交往的形式具有面对面的特征,人际交往的内容具有多方面性,这就决定了儿童在家庭中的模仿和学习是直截了当的,个性方面的表现常常是充分的、毫无掩饰的。其三是可接受性强。主要是因为,家庭的构成是以一定的婚姻关系、血缘关系为基础,成员之间的亲密程度和信任感超出了其他类型的群体。续学校是现代社会个人通往社会的必由之路。随着家庭功能的减弱,学校越来越成为对青少年乃至成年人进行有组织、有系统、有影响的社会化教育的主要途径。学校

18、通过引导学生服从教育制度的安排、传播占统治地位的文化目标、价值标准和人类知识遗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来推动学生逐渐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我们大都会有这样一种经验感觉:我们小时候可能不会怕自己的父母,但一般都会怕学校里的老师,老师的权威往往对学生产生更重要的影响。学校是家庭以外,儿童实现社会化的最主要机构。通过正规的学校教育,儿童被教之以再社会和文化传统中他们所需要的技能和态度。儿童在学校中学习的社会角色比家庭中学习,要更多地面向广大的多的社会。比如,老师会告诉学生,作为学生,人们对他们有什么期望,作为社区成员、作为国家公民,人们对他们又有什么期望。此外,儿童也会在学校里接受

19、与他人相比较的系统评价。老师会非正式地评论学生的行为,表扬或批评某种行为。学校里的社会化和家庭社会化、学校社会化相比,社会里的社会化对于个体而言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这里的社会化又通常称之为社会教育。社会教育即通常所讲的社会环境对人的成长的影响和教化。它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其实施者一般包括:邻里、伙伴群体、社团组织、政权机构、新闻媒介等,其工具包括:图书馆、文化宫、电影院、电视台、体育场、展览会等。社会教育历来对个人的社会化具有促进作用。在当今社会,社会教育的规模和范围越来越大,形式日益多样化,作用也日益明显,促使人们自觉地运用社会教育来促进自身的成长,并同时能动地参与社会的创造。在社会教育中

20、,同辈群体和大众传媒是两种最主要的影响个人社会化的形式或因素。广义社会里的社会化同辈群体,又称伙伴群,是指在年龄、爱好、兴趣和背景方面相同或相似的一群青少年。在邻里和学校,对儿童社会化影响很大的是同性和同龄群体。与家庭和学校不同,同辈群体完全以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为中心。他们可以自由选择朋友并且以平等的地位与他人交往。其成员可以探讨家庭和学校所禁忌的问题,发展出教师、学校、家长所不允许的关系,如吸烟、喝酒、交异性朋友等。在现代社会,几代人之间常常有明确的界限(代沟),年轻人的伙伴群体常常要求其成员对本群体保持基本的忠诚,并要求抵制父母和教师的价值观念及领导权威。比如,同辈群体的影响在处于青春期的青

21、少年社会化过程表现最为明显。对明星的崇拜、对流行服饰的追求等都受到同伴的影响。女生有所谓的闺中密友,男生有所谓的好哥们。同辈群体的影响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mass media指的是传递到广大人群之中,并对他们产生影响的传播方式,尤其是指报纸、杂志、电视和广播、因特网等。在这些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情况下,大众传媒对于人们的影响变得更加直接,速度更加快,程度更加深刻。大众传媒在向受众传送大量信息的同时,还在知识、技能、价值观和角色能力的学习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通过收听广播、看电视、看报纸、浏览网络等,人们可以迅速了解世界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欣赏异域风光,还可以学习其他的语言、生产和生活方式等

22、。代表性的现象:80后、90后喜欢看韩剧,是否会影响这些群体的审美、爱情观念?90年代香港影视剧作品对于社会各群体的重要影响。青少年犯罪从中受到的启发。大众传媒的影响儿童期的社会化青春期与青年期的社会化成年期的社会化老年期的社会化生命历程中的社会化代沟:依照西方社会学理论的解释,就是两代人之间在价值观念、生活态度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别。从社会化的角度看,代沟就是两代人在不同的社会化背景中行为、关系以及代际文化传递活动中所显现的差异。对代沟问题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e Mead)。她在其著作文化与承诺中提出了所谓的“前喻文化”(指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些);

23、并喻文化(指同辈之间的学习);后喻文化(指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三种文化模式。代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代沟主要指父母和子女两代人之间的差别;而广义的代沟则是指社会中青年一代与老一代之间的差异。代沟是一种自然的社会历史现象,在任何时代都会存在代沟现象。“双向社会化”:指的是除了上一代人向下一代人传递文化和实施教化外,同时下一代人反过来向上一代人施加影响,向他们传授新的知识、技能,传播新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双向社会化包括正向社会化和反向社会化。比如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教与学。与社会化相关联的几个重要概念过分社会化或已过分社会化oversocialized美国社会学家丹尼斯 朗提出的一

24、个重要概念。在现代社会中人的过分社会化了的概念文中指出,“人的已过分社会化是一个极类似于社会的已过分整合的观点”。根据英科尔斯的归纳,过分社会化有三层基本意思:1、人的本性是中性的,可善可恶,具有后天的可塑性,也就是具有发展变化的潜力;2、社会化使人的这一能力朝符合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3、人在其外部生活中被看做是一个社会人,因此他的行动不得不大体符合他所处时代和地方的特定规范和行为标准的要求。这一概念强调了社会环境(包括人际关系)对人具有强大制约的作用,个人自由的余地极其有限。人的已过分社会化是对人的社会状态的一种描述(不是社会化的一种类型或阶段)。比如人一旦发展到社会状态,就不可能再回到自然

25、状态人是由猿进化而来的,但人不可能回到猿的状态。过分社会化的案例:封建包办婚姻制度下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认命态度。续反社会化是与前文所说的再社会化紧密联系的概念。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着一种反社会化的现象或行为。(这里所说的反社会化和反向社会化是不同的概念)所谓反社会化,从文化传递的角度来讲,主要是指个人接受与社会传统文化相对立和冲突的亚文化的过程,是对一定社会的社会化总目标的背离。反社会化一方面可以是社会化失败的表现,另一方面也可以是社会创新、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反社会化之所以是一种重要的现象,主要在于更多的反社会化行为会直接危害到社会大多数成员的生活及整个社会的进步,尤其是那些以教唆别人

26、犯罪为目的的反社会化以及反行为主体的行为。他们所遵从和接受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与社会公认的规范背道而驰。反社会化人的社会化过程,是在人与社会的长期交往互动过程中实现的,关于社会化,一些社会学家、心理学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形成了理解社会化的基本理论框架和视野。代表性的研究有:库利的“镜中我”的理论、乔治.米德的主我、客我的理论;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1、库利“镜中我”观点人们对自己的意识(他们的意义,他们的自我)反映了他们所考虑到的别人对他们的思考。库利称此概念为“镜中我”。1927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利提出了“镜中我”这个概念。库利认为:自

27、我是社会的产物,我们需要通过别人来确认我们对自己的判断和认识。“镜中我”不是我们实际上的样子,也不是别人对我们的真实看法和评价。相反,它是指我们对于别人如何看待和评价自己的理解和解释。关于社会化的几种基本理论换句话说,“镜中我”指,一个人的自我形象是被人看他是什么样子的反映,或者说是这个人认为别人看他是什么样子的反映。比如,自我关于自己是否漂亮或帅气的认识和判断,是在别人评价基础上自我做出的理解。人们通过观察别人的反应,或者设想他们对我们打算将要采取的行动可能做出的反映,我们就能对我们自身和我们的行动做出评价。当我们设想别人如何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在建构库利所说的镜中我。2、米德

28、关于主我和客我的理论米德是象征符号理论的奠基人。在心灵、自我与社会中米德详尽地阐述了人们之间如何通过使用象征符号与他人进行交往进而学会参与社会生活。米德认为,人们能够通过动作、手势、面部表情,特别是语言等象征符号与他人互动。这些象征符号是人们实现社会化的重要工具。续根据米德的思想,每个人都有一个“自我”,而自我起源于以个人世界为利益中心,随着年龄增长,自我中心会有所变化,孩子开始追其他人的反映。父母、伙伴、朋友、老师和教练、同事等,都是塑造个人自我的主要人物。即对个人自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人物重要的他者significant others。所以,一个人的行为表现,会考虑他人的期望。根据米德的观

29、点,自我又包括“主我”和“客我”两部分。其中主我,是指自我中不含任何符号的那部分直接经验,即赶到饥饿、感到痛苦、压抑、快乐、感到需要满足自己的种种欲望的部分,也就是自发的、冲动的、独一无二的部分。而客我,是指自我的社会方面,是受到他人的行为和态度、社会道德规则和组织制度制约的那部分。客我是意识到了的社会的规则、价值和要求的社会化的自我。在米德的理论中,自我(主我和客我)的发展依赖于参与角色借用的能力。角色借用指人们把自己想想为处于他人的角色或位置的角色活动。续米德认为,人的社会化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即模仿阶段,其行为是基于重要他人的要求。重要的他人(重要他者)是对一个人的自我发展影响最大的人

30、,尤其是在儿童时期。在嬉戏阶段,儿童扮演角色,但他并不理解所借用的角色意义。就是在这一阶段,客我才真正地开始发展。在后来的群体游戏阶段,客我才基于一般他人中的非个人期望而形成。一般他人指儿童所想想的较大社会的整体形象。这样自我的发展就包括客我与主我之间的连续对话。案例:在安静午休上,幼儿园有要求午睡时小朋友保持安静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小朋友自我开始形成,其中主我,就是有嬉戏的本能欲望,而小朋友的客我,就是他知道这个时候嬉闹是不合老师要求的,所以受到社会规范与期望的客我,就会控制自己的行为。续弗洛伊德是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在弗洛伊德看来,人类的许多行为的动机都是无意识的,也就是

31、说,有些时候,人们干什么事情常常不会意识到自己的动机。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人生来就具有某些基本的冲动,尤其是人对满足性欲的追求和人的攻击性。如果这些冲突和本能得不到有效控制,社会秩序就会混乱。为保证社会秩序,社会必须把自己的意志和规范强加给个人,压抑个人的本能欲望和冲动,将其疏导到社会所能接受的范围内。所以,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弗洛伊德看到的更多是其生理基础和情感维度。他认为,每个人的人格都包含了三个部分:本我(一个无意识的生理冲动王国);自我(在本我和内化了的社会要求之间的调节者);超我(指在社会中学到的应该如何的规范的内化,它是人格的审查者和社会监控者)。要使一个人保持正常和健康,本我、自

32、我、超我之间需要实现协调均衡。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是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对社会化问题进行论述。他并不完全把儿童看做是按照他人要求而逐步成型的适应者,相反,更多地把这一过程看作是他们自己如何根据对世界的认识,能动地安排和调整自己与世界的关系。皮亚杰注重于人的治理的增长,关注这个过程中人是如何对自身以及周围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作出日益复杂的判断。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通常经过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感觉运动阶段(从出生到两岁)第二阶段是前运算(操作)阶段(2-7岁)第三阶段是具体运算(操作)阶段(7-12岁)第四阶段是正式运算(操作)阶段(12岁)在皮亚杰看来,认知发展

33、的过程在各个社会都是共同的。各个地方的人都以相同的顺序经历相同的认知发展阶段,只不过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其具体内容有所不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阶段阶段认知发展特征认知发展特征第一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幼儿的治理只能通过他对外界的感觉和与外界的实际接触表现出来。由于缺乏语言,婴儿不能“思考”这个世界上的问题。比如玩具从其视野中离开,他们的反应并不明显。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还不能进行许多即便是简单的脑力运算。儿童对于速度、重量、数量、质量或因果关系等概念还不能真正的理解。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活动仍然和具体的外部世界不能分开。他们所想像的主要还是可以看见、可以触

34、摸的真人和实物,而不是抽象的或假设的人和物;这一阶段的儿童已经能够逐渐学会对事物作出分类,并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他们能够进行许多关于重量、速度、数量等有关的活动,对因果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在想象中使自己处于别人的位置来理解别人的观点。第四阶段:正式运算阶段到12岁之后,进入青春期,孩子们才发展出运用规则解决抽象问题的能力。在这一阶段,人们能够进行形式的、抽象的思维活动,可以从理论和假设方面思考问题,有逻辑推理的能力。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与社会化相联系,个人所要实现的社会化过程并不总是顺畅的,会发生有社会化中断或失败的现象,其中越轨现象就是其重要的内容。什么是越轨?杰克.道格拉斯:越轨是某一社会群

35、体的成员判定是违反其准则或价值观念的任何思想、感受或行动吉登斯:越轨可以被定义为,对某一团体或社会中绝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一系列特定规范的不遵从。一般而言,越轨是指违反人们公认的社会规范,并引起非议或处罚的行为。越轨行为大致有:流氓行为、欺诈行为、不正当行为、装病逃差行为、自杀、吸毒、流氓、非法性行为、精神病等。构成越轨行为有两个最基本要素:一是越轨行为的客观存在,它对别人或群体已产生影响,有些影响明显不利,有些是明显的破坏性行为,有些具有潜在的不利作用;二是社会群体成员的价值判断,即人们历来认为某种行为是越轨的。越轨与社会控制第一,越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在社会生活中,几乎不存在没有越轨历史的

36、社会人,只不过是存在程度的差异。比如闯红灯、上课迟到等第二,越轨是一种高度具体和相对性的现象。越轨是对特定社会的价值观念、道德体系和制度性规范的不遵从,而不同时空条件下的价值观念、道德体系和制度性规范又是不一样和变化的,因此,一种社会行为是否属于越轨行为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比如,在封建社会,一夫多妻是被社会所接受的,但在现代中国社会,一夫多妻则是越轨行为,甚至是犯罪行为。第三,越轨是一种高度相对性的社会现象并不等于否认判定越轨的普遍性法则的存在。任何社会都有基本的社会规范来约束和指导个体或群体的行动。普世伦理。第四,越轨具有某种社会建构性。越轨不仅仅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的现象,而可能是不同时期

37、不同社会的有意识建构的产物。第五,建构越轨的目的是对社会秩序的维持。越轨是对社会秩序的破坏,所以需要对越轨进行控制。关于越轨的基本判断第六,既然越轨具有社会建构性,那么这种建构行动的背后必然有权力和阶层因素的作用。即由谁界定什么是越轨,是基于某种特定的权力。第七,越轨是社会变化和进步的重要动力来源。比如适度的越轨有利于创新,如生物进化论就是对上帝造人说的“越轨”第八,越轨者不仅仅是个体,而且还可能以群体方式出现。比如群体的贪污腐败现象。第九,越轨并不等于犯罪,犯罪是越轨的一种特殊形式。续越轨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一种习得行为,具有两种最基本的形式。第一种是初级越轨,它是指越轨者明知会遭到社会的反

38、对,但偶尔或在一定条件下的第一次越轨行为,这种行为的处置方式往往不通过社会专门机构而是以私下解决的方式。如一个急需钱治病的人实施的偷盗行为。第二种是次级越轨,这种行为是指在一系列越轨行为之后,越轨者认为越轨对自己来说非常重要,因而决定要继续去以身试“法”。次级越轨者是一个在生活和身份上以越轨事实为中心的人,而且人们普遍低认为他已不是一个普通人,而是一个具有越轨者的地位和角色的人;在群体和他所生活的社区中,他处于被人另眼相待和排斥的边缘地位。如长期吸毒者。我们常见的越轨大多是次级越轨。越轨的两种基本形式人们认定某种行为是越轨行为,是因为越轨行为危害了社会关系的正常化和社会行为的有序性,对社会组织

39、发展和团结造成威胁,甚至对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产生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其一,越轨行为会导致群体行为的中断。社会群体的正常活动是依靠每个成员遵守事先制定的规则来完成的,越轨行为的出现表明有人背叛规则,如果越轨行为达到一定数量,群体活动将会中断或遭到破坏。比如政府官员的贪污和腐化,最终会削弱政府的合法性。其二,越轨行为将引起他人的行为迷失。有些越轨行为的破坏程度较轻微,但这类行为的聚合将会导致组织管理的混乱,如出工不出力,造谣中伤他人、通奸等,这类越轨行为会动摇公平原则和假发他人的怨恨情绪,最终引起生产滑坡、情杀等各种失范现象。但是,越轨也有其积极的功能:其一,在某些条件下,越轨对社会发展和社会组

40、织改良有积极影响和作用。越轨的功能(正功能与负功能)其二,越轨有安全阀的作用。人们明明知道某系行为是越轨,但会容忍其存在。越轨行为的存在能够释放积存在群体中的矛盾和愤懑,这种存在又以不损害原有社会关系及体制为标志。其三,越轨具有警示作用。越轨行为不端提醒人们,违反有些规则会遭受诸如警告、罚款、批评、冷落、行政惩罚等惩罚。其四,越轨有助于澄清并定义社会规范。许多社会规范在被破坏之前还模糊不清,这时,群体对越轨的反应进而澄清了规范。比如,共用一个厨房的学生可能建立起一条规矩,规定必须保持厨房清洁,但由于清洁是个不精确的词,学生并不完全清楚什么样才算是清洁,只有当有同学不小心把厨房弄的脏,并引起大家

41、的反应后,这样清洁和不清洁的标准就确定了。其五,越轨能增进群体的团结。有些情况下,群体成员发现,他们面对越轨有同样的态度,他们必须采取一些共同的行动去控制和阻止越轨。续其六,越轨能够带来社会系统所需要的变迁。有时候,某些越轨者的行为结果是,其他群体成员意识到某条规则不好或与其他更重要的规则相冲突后,这条规则有可能被修改。如美国抗议歧视黑人的运动,使得关于黑人权利的相关条款得以废除。其七,越轨能促使人们更愿意遵从。这种情况发生在越轨不成功和遭到惩罚的时候。当人人都遵从时,遵从不会被视为特别的美德。但一旦某越轨者得到惩罚,那些没有犯规的人就得到了“报酬”:没有受罚而且感觉到做了该做的事情,遵从者守

42、规矩的愿望得以强化。续按照越轨行为的影响程度,越轨行为可以划分为三种表现形式:违规、违法和犯罪。违规行为是破坏程度最低的越轨行为。比如传言、自杀等行为。违法行为,则是指违反了国家正式制定的法律、规范,并会受到国家强制力制约和惩罚的行为。比如,在我国,凡是触犯了治安处罚条例、交通规则、消防条例、计划生育法、环境卫生条例、环保法等几十种法律、法规以及条例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常见的违法行为有:偷窃、流氓、诈骗、伤害、嫖娼、违反交通规则、破坏计划生育、污染环境等够不上刑罚的行为。犯罪行为:凡是危害社会秩序、依法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犯罪行为的本质是破坏了使得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础性社会关

43、系的行为,这些社会关系是统治关系、财产关系、经济关系、契约关系、血亲关系、婚姻关系等。常见的犯罪行为如强奸、抢劫、杀人、贪污腐化等。越轨行为的表现形式为什么有越轨行为发生?为什么有些人会更容易越轨,而有些人则表现出遵从?关于越轨为什么会发生,以及某些人群容易越轨,社会科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有研究者概括认为,现有研究中主要从三个层面去对越轨行为进行了解释。如,有些学者相信某些生物学特性是越轨行为的主要原因。心理学家、多数公众以及少数在刑事司法系统中工作的人,都将越轨的解释归因于心理学的问题;尽管生物学和心理学的因素无疑是越轨的重要因素,但,社会学家则认为,越轨行为得以在其中发生、承受以及有时得以

44、改造的社会环境才是越轨的主要原因。当然,也有经济学家从经济理论的角度去解释越轨行为的发生,比如关于犯罪现象的经济学研究观点就认为,正是犯罪的成本收益原因才是犯罪行为发生的根本原因,即当越轨者认为越轨所付出的成本小于他能够从越轨中获得的收益时,越轨行为就可能发生,相反,则越轨就不会发生。关于越轨的理论视角关于越轨的生物学解释,倾向于从个体所具有的生物学因素,如基因遗传、疾病等因素去解释越轨行为在不同个体间的差别。19世纪的意大利学者隆布罗索(Cesare Lombroso,1918)认为,罪犯在遗传和发育上不如守法的公民。也就是说,犯罪或越轨的人在遗传基因上有缺陷,容易犯罪。美国的体质人类学家E

45、rnest Hooten(1939)的研究发现,罪犯有多方面的遗传和生理缺陷。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谢尔登(William Sheldon,1949)提出,体型可能会与犯罪有关肌肉发达、筋骨健壮的身体结构,这种体型的人在罪犯中的比例较大。尽管早期的生物学的越轨解释的研究结论明显存在较大的争议,但对生物因素的研究仍然持续。20世纪60年代后期,有科学家的研究发现,许多男性暴力犯罪者多了一个雄性染色体,其性染色体的构造为YYY(史密尔&伯曼,1970)生物学视角中的越轨解释20世纪80年代,有医学专家的研究发现,近90%的极端暴力犯罪个人一般都存在着大脑缺陷。还有人认为,攻击行为,还有犯罪,很可能受体

46、内的男性荷尔蒙激素水平的影响。关于越轨研究的生物学解释的新趋势正兴起,即将越轨行为作为各种疾病,包括器质性的和精神性的疾病的结果。结果,像吸毒的副作用、机能亢进、酗酒等这样的越轨行为,现在通常更多地视为医学上的问题,而非品德上的缺点。那些曾当做道德上有缺陷的行为,现在被视作需要进行专门治疗的疾病。当然,虽然药物能够帮助许多越轨者应付他们的问题,但用医学的办法对待越轨并不总是一个有益的方法。例如并不是所有的精神恍惚的人都是精神病患者。这种医学角度解释越轨的研究倾向于从个人病理学因素上,而非基本的社会原因去寻找越轨的根源。续和生物学家从生物因素上去解释越轨不同,心理学家则倾向于从个体心理上去解释越

47、轨行为的发生。心理学家认为某些类型的个性常常与越轨行为相关。例如,英国心理学家汉斯.艾森克(1977)的理论认为,没有人生来就是越轨者,但有些人可能比其他人更容易越轨。一种特别可能产生越轨的个性类型就是外向性格。有这种个性的人善于交际,但也好冲动,他们对于丰富多彩和刺激有强烈的需要。性格外向的人,其行为很可能逾越人们可接受的范围,因为这些人具有刺激和冒险的生理需要。他们是否会成为越轨者,主要取决于他们是怎样被社会化的。另一个重要的心理学观点则强调,暴力和越轨都是社会习得的。社会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73)研究认为,即使没有真正从事过攻击行为的人也会通过观察

48、和模仿来学习攻击行为。比如我们前文提及过的香港枪战片的影响第三种流行的心理学解释指出,攻击行为常常由挫折引起。当某一需要没有满足时,人可能会遭受挫折。如“挫折-攻击”假说认为,攻击的程度与人们如何受到挫折有关。比如,有长期贫困经历和记忆的官员更容易贪污(这是一种假设)。越轨的心理学解释心理学解释强调促使人们以越轨方式行动的个性特征,而社会学的视角则集中于对社会环境的分析,即关于情景的理论试图断定,哪种情景使一个普通的人违反规范。关于越轨,社会学的研究主要关注于三个问题:为什么有些社会环境比其他华宁更可能产生越轨?为什么在某些社会环境下的越轨行为在另外的情况下却有很高价值?为什么越轨者破坏某些规

49、则而不是别的规则?社会学关于越轨的解释,代表性的理论有:结构性紧张理论、文化传递理论(差异交往理论)、社会控制理论、冲突理论、标签理论。关于越轨的社会学解释涂尔干在关于社会失范的研究中,就是从社会结构的紧张来解释失范或越轨现象的发生。比如为什么有些人更容易自杀。所谓失范,主要指规范和价值相互冲突或者规范与价值相对脆弱、缺失的一种社会状况。莫顿在涂尔干关于社会失范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越轨的结构性紧张理论。莫顿认为,当社会的文化与结构之间存在紧张或冲突时,越轨就可能产生。莫顿指出,社会为每一个人都规定了从文化上来说是合法的正确目标,但是社会在结构的安排上却没有为每一个人提供合法的手段去实现这些目标,

50、结果是使人产生挫折和紧张。这种挫折和紧张可能会促使人为了获取那些合法的目标而采取不合法的手段即越轨的方式。结构性紧张理论所以,莫顿在其“手段-目标”说中,区分了五类不同的行为选择,即面对手段与目标之间的紧张时,不同的人可能采取不同的行为方式去应对这种紧张。续适应模式适应模式文化上合法的目标文化上合法的目标文化上合法的手段文化上合法的手段顺从者+革新者+-墨守成规者-+逃跑主义者-反叛者创设新的目标创设新的手段文化传递理论认为失范本身并不一定会导致越轨行为,越轨的发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这种条件主要的可能是受到不良的交往群体及其群体文化的负面影响。例如,许多贫民区的孩子,受教育和挣钱的机会经常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