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萍微生物学第七章.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90609551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6.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沈萍微生物学第七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沈萍微生物学第七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沈萍微生物学第七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沈萍微生物学第七章.ppt(8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此内容系百度自此内容系百度自动动搜索的搜索的结结果果,可能受著作可能受著作权权保保护护,百度与内容的出百度与内容的出处处无关无关,请请在在获获得得权权利人利人(如有如有)合法授合法授权权后使用。如有疑后使用。如有疑问请问请参考参考权权利声明利声明2007Baidu 第七章第七章 病病 毒毒非细胞微生物本节重点本节重点n n病毒的特征与定义病毒的特征与定义n n病毒的噬菌斑法测定病毒的噬菌斑法测定n n病毒的模式结构病毒的模式结构n n病毒的三种基本对称形式病毒的三种基本对称形式n n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n n一一一一.病毒的发现病毒的发现病毒的发现病毒的发现n n二二二二.病毒的特点与定

2、义病毒的特点与定义病毒的特点与定义病毒的特点与定义n n特征:特征:特征:特征:1.1.超显微,非细胞生物超显微,非细胞生物n n 2.DNA 2.DNA或或RNA +RNA +蛋白质蛋白质n n 3.3.专性细胞内寄生专性细胞内寄生n n 4.4.以核酸复制,核蛋白装配增殖以核酸复制,核蛋白装配增殖n n 5.5.离体条件离体条件-大分子存在(保持侵染活力)大分子存在(保持侵染活力)6.6.对干扰素敏感对干扰素敏感n定义:定义:n n 病毒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病毒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超显微成分组成的超显微“非细胞生物非细胞生物”,其本质,其本质是一种只含是一种只

3、含DNA或或RNA的遗传因子,它们能的遗传因子,它们能以感染态和非感染态两种状态存在。在宿主以感染态和非感染态两种状态存在。在宿主体内具生命特征,在离体条件下以大分子状体内具生命特征,在离体条件下以大分子状态存在,保持侵染性态存在,保持侵染性周德庆周德庆n n1999年报告了年报告了4000余种病毒余种病毒n n 真病毒真病毒 至少含核酸和蛋白质至少含核酸和蛋白质n n非细胞生物非细胞生物非细胞生物非细胞生物 类病毒类病毒 侵染性侵染性RNARNAn n 亚病毒亚病毒 卫星病毒卫星病毒 非侵染性非侵染性RNARNAn n 朊病毒朊病毒 蛋白质蛋白质n n二二二二.病毒的宿主范围病毒的宿主范围病

4、毒的宿主范围病毒的宿主范围n n 原核生物原核生物-噬菌体噬菌体 真菌真菌-真菌病毒真菌病毒n n 植物植物-植物病毒植物病毒n n 动物动物-动物病毒动物病毒n n三三三三.病毒的分类病毒的分类病毒的分类病毒的分类n n dsDNA dsDNA,ssDNAssDNA,dsRNAdsRNA,+ssRNA,-ssRNA+ssRNA,-ssRNA,n n逆转录逆转录DNADNA或或RNARNA,裸露的,裸露的RNARNA病毒,亚病毒病毒,亚病毒第二节第二节 病毒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病毒学研究的基本方法n n一一.病毒的分离和纯化病毒的分离和纯化n n1.1.病毒的分离病毒的分离n n(1 1)标本的采

5、集与处理)标本的采集与处理n n加抗生素除菌加抗生素除菌n n离心、过滤离心、过滤n n破碎细胞破碎细胞 低温保存、运输;低温保存、运输;n n(2 2)标本接种与感染表现)标本接种与感染表现n n接种细菌噬菌斑接种细菌噬菌斑 噬菌斑的概念噬菌斑的概念n n接种单层细胞空斑或蚀斑接种单层细胞空斑或蚀斑n n接种植物叶片坏死斑或枯斑接种植物叶片坏死斑或枯斑n n 噬菌斑噬菌斑噬菌斑噬菌斑 n n噬菌体标本经过适当稀释再接种细菌噬菌体标本经过适当稀释再接种细菌噬菌体标本经过适当稀释再接种细菌噬菌体标本经过适当稀释再接种细菌平板,经过一定时间培养,在细菌菌苔上平板,经过一定时间培养,在细菌菌苔上平板

6、,经过一定时间培养,在细菌菌苔上平板,经过一定时间培养,在细菌菌苔上可形成圆形局部透明区域,为噬菌斑。可形成圆形局部透明区域,为噬菌斑。可形成圆形局部透明区域,为噬菌斑。可形成圆形局部透明区域,为噬菌斑。n n 直径直径直径直径1-3mm1-3mm1-3mm1-3mm左右左右左右左右-负菌落负菌落负菌落负菌落n n噬菌体噬菌体噬菌体噬菌体-原核生物的病毒原核生物的病毒 n n 1987 1987年电镜观察过年电镜观察过28502850种噬菌体种噬菌体,其其中中27002700种有尾。种有尾。包括蝌蚪状(包括蝌蚪状(dsDNAdsDNA)、)、球状(球状(ssDNAssDNA、ssRNA ssR

7、NA)、丝状()、丝状(ssDNAssDNA)。)。n n温和噬菌体温和噬菌体n n烈性噬菌体烈性噬菌体n n空斑和病斑空斑和病斑n n以单层动物细胞受动物病毒侵染产生的透明斑为空斑。n n肿瘤病毒感染单层动物细胞,产生细胞剧增。称为病斑 枯斑枯斑n n植物病毒接种敏感植物叶片产生的坏死斑为枯斑n n2.病毒的纯化n n(1)按照纯化蛋白质方法-盐析,等电点沉淀有机溶剂沉淀、凝胶层析、离子交换等;n n(2)根据颗粒的大小,采用超速离心法n n10,000100,000g的离心场中12小时沉降,二二.病毒的测定病毒的测定1.1.用电镜直接计数用电镜直接计数2.2.病毒的感染性测定效价测定病毒的

8、感染性测定效价测定(1 1)蚀(噬)斑测定)蚀(噬)斑测定(双层平板法)(双层平板法)一个病毒(噬菌体)产生一个噬(蚀)斑一个病毒(噬菌体)产生一个噬(蚀)斑底层平板(底层平板(2%2%琼脂培养基琼脂培养基7-8ml)377-8ml)37计数计数双层双层上层上层1%1%培养基培养基3ml103ml10余余hh噬菌斑噬菌斑平板法平板法上层平板上层平板宿主菌悬液宿主菌悬液0.2ml0.2ml混匀混匀噬菌体试样噬菌体试样0.1ml0.1mln n(2)终点法n n半数效应剂量n n半数致死剂量LD50n n半数感染剂量ID50n n三.病毒的鉴定n n1.根据病毒感染的宿主范围及感染表现的鉴n n定

9、n n2.病毒的理化性质鉴定n n3.血细胞凝集性质鉴定n n4.病毒的血清学鉴定n n5.病毒鉴定的分子生物学方法第三节毒粒性质n n一一.毒粒的形态结构毒粒的形态结构n n1 1病毒的大小:病毒的大小:n n用用用用n mn mn mn m 表示,大小差异较大表示,大小差异较大表示,大小差异较大表示,大小差异较大n n小的病毒,小的病毒,小的病毒,小的病毒,植物的双粒病毒直径植物的双粒病毒直径18-20nm18-20nmn n 口蹄疫病毒口蹄疫病毒21nm21nmn n 菜豆畸矮病毒菜豆畸矮病毒9-11nm 9-11nm n n大的病毒,大的病毒,大的病毒,大的病毒,痘病毒大小痘病毒大小3

10、00300450nm170450nm170260nm260nmn n最长病毒最长病毒最长病毒最长病毒,柑桔衰退病毒柑桔衰退病毒2000nm2000nmn n最细病毒最细病毒最细病毒最细病毒,大肠杆菌大肠杆菌f1f1噬菌体噬菌体5800nm5800nm2、病毒的形态、病毒的形态3、病毒的基本结构、病毒的基本结构无囊膜病毒模式结构无囊膜病毒模式结构有囊膜病毒模式结构有囊膜病毒模式结构衣衣壳壳衣壳粒衣壳粒核酸核酸衣衣壳壳刺突刺突病毒粒子病毒粒子 核衣壳核衣壳(基本结构)(基本结构)囊膜有刺突囊膜有刺突 (非基本结构)(非基本结构)芯髓芯髓(核酸)(核酸)衣壳衣壳 DNA/RNA基因组:双股基因组:双

11、股/单股单股 分段分段/不分段不分段 多肽多肽(结构亚单位)(结构亚单位)壳粒壳粒(形态亚单位)(形态亚单位)病毒粒子的组成及成分病毒粒子的组成及成分病毒的基本结构表解病毒的基本结构表解n n(1 1)螺旋对称壳体)螺旋对称壳体n n烟草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TMVTMV)n n病毒表面的衣壳粒有规律地螺旋排列,形成一中空柱,核酸(ssRNA)位于衣壳内侧螺旋状沟内。n nTMV给烟草带来极大的危害病毒的结构类型病毒的结构类型n n()二十面体对称壳体()二十面体对称壳体n n腺病毒腺病毒n n腺病毒252个衣壳粒,排成二十面体结构,核酸位于中心n n多瘤病毒72个衣壳粒;n n脊髓灰质炎病

12、毒32个衣壳粒。n n(3)双对称壳体)双对称壳体n nT4噬菌体噬菌体 n n蝌蚪形:头部、颈部、尾部三部分蝌蚪形:头部、颈部、尾部三部分 n n 头部为头部为20面体结构面体结构 n n 尾部为螺旋对称结构尾部为螺旋对称结构病毒的壳体结构类型表解病毒的壳体结构类型表解螺旋对称结构螺旋对称结构二十面体对称结构二十面体对称结构复合对称结构复合对称结构无无囊囊膜膜杆状:烟草花叶病毒等杆状:烟草花叶病毒等丝状:大肠杆菌丝状:大肠杆菌M13噬菌体等噬菌体等卷曲状:流感病毒等卷曲状:流感病毒等弹状:狂犬病毒等弹状:狂犬病毒等有囊膜有囊膜无无囊囊膜膜有有囊囊膜:疱疹病毒膜:疱疹病毒小型:脊髓灰质炎病毒小

13、型:脊髓灰质炎病毒大型:腺病毒大型:腺病毒有有囊囊膜:痘病毒(砖块状)膜:痘病毒(砖块状)无无囊囊膜:大肠杆菌膜:大肠杆菌T偶数噬菌体(蝌蚪状)偶数噬菌体(蝌蚪状)病毒病毒结构类型结构类型病毒壳体结构类型图示病毒壳体结构类型图示二.毒粒的化学组成n1 1、病毒的核酸:病毒的核酸:n n核酸是病毒的遗传物质,核酸是病毒的遗传物质,核酸是病毒的遗传物质,核酸是病毒的遗传物质,n n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 。n n类型:类型:类型:类型:+ssDNA,-ssDNA,dsDNA,dsRNA+ssDNA,-ssDNA,dsDNA,dsRN

14、A+ssDNA,-ssDNA,dsDNA,dsRNA+ssDNA,-ssDNA,dsDNA,dsRNAn n -ssRNA,+ssRNA -ssRNA,+ssRNA -ssRNA,+ssRNA -ssRNA,+ssRNAn n动物病毒动物病毒动物病毒动物病毒-有些是有些是DNADNA,有些是,有些是RNA(ds ss)RNA(ds ss)n n植物病毒植物病毒植物病毒植物病毒-大部分是大部分是RNA(ds ss)RNA(ds ss)n n噬菌体噬菌体噬菌体噬菌体-大部分是大部分是DNADNA(ds ssds ss)n n藻类病毒藻类病毒藻类病毒藻类病毒-双链双链DNA DNA n n结构结构:

15、逆转病毒逆转病毒5-cap,3-polyA,5-cap,3-polyA,分段分段n n基因组,黏性末端,循环排列,基因组,黏性末端,循环排列,n n 末端重复,末端重复,n n含量:含量:1%-50%1%-50%流感流感V 1%V 1%n n TMV 5%TMV 5%n n T2 T2噬菌体噬菌体 50%50%n n2.2.2.2.病毒蛋白质病毒蛋白质病毒蛋白质病毒蛋白质n n功能功能功能功能n n1.1.1.1.主要是构成病毒粒子的外壳,主要是构成病毒粒子的外壳,主要是构成病毒粒子的外壳,主要是构成病毒粒子的外壳,保护病毒核酸保护病毒核酸保护病毒核酸保护病毒核酸;n n2.2.2.2.决定病

16、毒感染的特异性决定病毒感染的特异性决定病毒感染的特异性决定病毒感染的特异性,与宿主特异亲和;,与宿主特异亲和;,与宿主特异亲和;,与宿主特异亲和;n n3.3.3.3.具有抗原性具有抗原性具有抗原性具有抗原性,能刺激集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能刺激集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能刺激集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能刺激集体产生相应的抗体。n n种类:种类:n n1.1.结构蛋白:有感染性的病毒所必需结构蛋白:有感染性的病毒所必需-壳体蛋白,包膜蛋白壳体蛋白,包膜蛋白n n2.2.非结构蛋白:病毒复制所需的蛋白非结构蛋白:病毒复制所需的蛋白-毒粒酶毒粒酶n n一些简单病毒仅由一些简单病毒仅由一些简单病毒仅由一些简单

17、病毒仅由一种或几种一种或几种一种或几种一种或几种蛋白质构成,蛋白质构成,蛋白质构成,蛋白质构成,n n一些复杂的可多达一些复杂的可多达一些复杂的可多达一些复杂的可多达20202020余种余种余种余种。n其他成分其他成分n n病毒的脂类病毒的脂类:存在于包膜中,来源于宿主n n细胞,50-60%为磷脂,余n n 下为胆固醇,构成脂双层结构 n n病毒的糖类病毒的糖类:糖蛋白,粘多糖,糖脂形n n式与宿主有关n n噬菌体种类T2,T4T3,T7M13X1746dsDNAssDNAssRNAMs2dsRNA思考题思考题n n真病毒与亚病毒,噬菌斑与枯斑,n n绘制病毒模式结构n n绘制大肠杆菌T4噬

18、菌体结构n n病毒区别其他生物的特征 第七章第七章 病病 毒毒 (续)(续)本节重点本节重点n n病毒的一步生长曲线n n病毒增殖的五个阶段n n各类亚病毒的特征第四节病毒的复制n n一一一一.病毒的复制周期病毒的复制周期病毒的复制周期病毒的复制周期 n n1.1.一步生长曲线一步生长曲线一步生长曲线一步生长曲线吸附期 隐蔽期潜伏期裂解量裂解量相对病毒浓度相对病毒浓度/感染单位感染单位时间时间n n潜伏期:从病毒核酸侵入到开始释放子代病毒粒子的时间。大肠杆菌约25minn n隐蔽期:从从病毒核酸侵入到细胞内出现新的感染性病毒的时间。n n裂解量:每个受染细胞所释放产生的子代病毒数目,几十到上千

19、个。n nn n裂解量=平稳期的平均噬菌斑数/潜伏期的平均噬菌斑数n2.病毒的复制周期病毒的复制周期n n吸附吸附n n 释放释放 侵入(脱壳)侵入(脱壳)n n n n 装配装配 病毒大分子合成病毒大分子合成n n二二二二.感染的过程感染的过程感染的过程感染的过程n n1.1.1.1.吸附吸附吸附吸附n n病毒病毒-吸附蛋白吸附蛋白n n寄主寄主-细胞受体细胞受体n n不同噬菌体吸附的不同噬菌体吸附的位点位点位点位点不同,如不同,如脂多糖、脂多糖、脂蛋白、磷壁酸、鞭毛等,脂蛋白、磷壁酸、鞭毛等,n n吸附可以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如阳离子、辅助因吸附可以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如阳离子、辅助因子、子、

20、pHpH、温度等。、温度等。n n感染复数()每一个敏感细胞所能吸附的感染复数()每一个敏感细胞所能吸附的相应噬菌体的数量称之相应噬菌体的数量称之 n n一般可达到一般可达到250-360250-360,超大可引起自外裂解,超大可引起自外裂解n n2.2.侵入侵入n n噬菌体噬菌体 尾部水解酶水解尾部水解酶水解CWCW为一孔为一孔n n 注入核酸注入核酸 留壳于外留壳于外n nT4T4噬菌体从吸附到侵入只需噬菌体从吸附到侵入只需1515秒,秒,n n吸附引起构象变化,将核酸注入宿主细胞内,吸附引起构象变化,将核酸注入宿主细胞内,n n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n n如果如

21、果两种以上侵入,只有一种得以增殖两种以上侵入,只有一种得以增殖。1、吸附、吸附2、侵入、侵入n n动物病毒动物病毒 移位n n 内吞n n 融合n n 脱壳脱壳-脱壳酶脱壳酶n n植物病毒植物病毒 伤口进入(人为,机械,自然)伤口进入(人为,机械,自然)n n 昆虫口器n n 嫁接n n3.3.病毒大分子合成病毒大分子合成n n 病毒核酸复制n n 病毒核酸转录n n 病毒蛋白质翻译n nT4噬菌体的dsDNA,n n早期转录早期转录-早期蛋白早期蛋白 酶酶n n次早期转录次早期转录-次早期蛋白次早期蛋白 酶酶n n晚期转录晚期转录-晚期蛋白晚期蛋白 (结构蛋白等)(结构蛋白等)n n4.成熟

22、装配成熟装配n n噬菌体噬菌体噬菌体噬菌体 头头加尾鞘尾丝加尾鞘尾丝VV粒子粒子n nTMV TMV 1717衣壳粒衣壳粒20S20S加加RNARNA螺旋螺旋n n动物病毒动物病毒动物病毒动物病毒壳体壳体核壳核壳VV粒子粒子n n核酸核酸包膜包膜n n5.释放释放n nT4-T4-溶菌溶菌 M13 M13-通过通过CWCW分泌分泌n n动物动物动物动物V-V-芽出芽出植物植物植物植物V-V-胞间连丝扩散胞间连丝扩散n n释放量释放量大肠杆菌大肠杆菌T T系列系列15-25min15-25minn nT2T2为为150150个,个,T4T4为为100100个个思考题思考题n n1、一步生长曲线n

23、 n2、以噬菌体为例,叙述病毒增殖各个阶段的主要过程。第七章第七章 病病 毒毒 (续)(续)本章重点本章重点n n缺损病毒与整合感染n n温和噬菌体n n各类亚病毒因子的特征第五节病毒的非增殖性感染n n一一.非增殖性感染的类型非增殖性感染的类型n n1.流产感染2.限制性感染n n二二.缺损病毒缺损病毒n n1.干扰缺损颗粒2.卫星病毒n n3.条件缺损病毒n n4.整合的病毒基因组n n烈性噬菌体概念n n动物病毒整合感染逆转录Vn n(1 1).温和噬菌体温和噬菌体和溶源菌和溶源菌n n整合在宿主染色体上的噬菌体DNA 为前噬菌体,或原噬菌体n n原噬菌体一旦脱离宿主DNA就开始复制,引

24、起宿主裂解(10-5)。n n自发裂解 n n诱发裂解温和噬菌体与溶原性(温和噬菌体与溶原性(lysogeny)某某些些噬噬菌菌体体侵侵染染细细菌菌后后,将将自自身身基基因因组组整整合合到到细细菌菌细细胞胞染染色色体体上上,随随寄寄主主细细胞胞分分裂裂而而同同步步复复制制,并并不不引引起起细细菌菌裂裂解解释释放放噬噬菌菌体体,因因而而被被称称作温和噬菌体(作温和噬菌体(temperatephage)。)。温和性噬菌体的三种状态:游离态、原噬菌体态、营养期噬菌体n n这种噬菌体与细菌共存的特性称为溶原这种噬菌体与细菌共存的特性称为溶原性(性(lysogeny),),n n 被侵染的细胞被称作溶原

25、性细胞或溶原被侵染的细胞被称作溶原性细胞或溶原菌(菌(lysogen),),n n n n 整合到细菌细胞染色体上的病毒被称作整合到细菌细胞染色体上的病毒被称作前病毒或前噬菌体(前病毒或前噬菌体(prophage)。)。细胞反复分裂细胞反复分裂溶原途径溶原途径裂解途径裂解途径噬菌体的裂解和溶原途径噬菌体的裂解和溶原途径诱导诱导n n常见的温和性噬菌体常见的温和性噬菌体 n n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噬菌体噬菌体 ,Mu-1Mu-1噬菌体噬菌体 n nP1P1、P2P2噬菌体噬菌体 n n其中大肠杆菌噬菌体研究最清楚,E.coli K12()表示 n ncos位点-12个碱基对构成的粘性末端 第六节第六

26、节 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n n一、噬菌体感染对原核细胞的影响一、噬菌体感染对原核细胞的影响n n1 1、抑制宿主细胞大分子合成、抑制宿主细胞大分子合成n n2 2、宿主限制系统的改变、宿主限制系统的改变n n3 3、噬菌体释放对细胞的影响、噬菌体释放对细胞的影响n n4 4、溶源性感染对细胞的影响、溶源性感染对细胞的影响n n(1 1)免疫性)免疫性-原噬菌体阻遏蛋白作用原噬菌体阻遏蛋白作用n n(2 2)溶源转变)溶源转变-噬菌体基因的作用噬菌体基因的作用n n二、病毒感染对真核细胞的影响n n1、致细胞病变效应n n2、对宿主大分子合成的影响n n3、对细胞结构的影响n

27、 n三、机体的病毒感染n n1、机体病毒感染的类型n n2、构成机体感染的因素病毒的群体特征n n1 1包涵体包涵体 n n某些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在宿主某些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在宿主细胞中出现的显微镜可见的小体。细胞中出现的显微镜可见的小体。n n有的的细胞质(狂犬病毒)有的的细胞质(狂犬病毒)n n有的在细胞核(疱疹病毒)有的在细胞核(疱疹病毒)n n有的在细胞核、细胞质都有(麻疹病毒)有的在细胞核、细胞质都有(麻疹病毒)第七节亚病毒因子n n一一.卫星病毒卫星病毒n n包裹在真病毒颗粒内有缺陷的类病毒包裹在真病毒颗粒内有缺陷的类病毒n n能编码自身的壳体蛋白能编码自身的壳体蛋白 n n

28、侵染植物病毒(卫星烟草花叶病毒)侵染植物病毒(卫星烟草花叶病毒)n n 侵染动物病毒(乙肝病毒):丁型肝炎病侵染动物病毒(乙肝病毒):丁型肝炎病毒毒n n二、卫星二、卫星RNA包在辅助病毒壳体中包在辅助病毒壳体中不不具编码壳体蛋白的能力具编码壳体蛋白的能力n n表表7-4DI7-4DI颗粒、卫星病毒、卫星颗粒、卫星病毒、卫星RNARNA、n n类病毒性质的比较类病毒性质的比较n n性质性质性质性质 DI DI颗粒颗粒颗粒颗粒 卫星病毒卫星病毒卫星病毒卫星病毒 卫星卫星卫星卫星RN A RN A 类病毒类病毒类病毒类病毒n n依赖辅助依赖辅助n n病毒复制病毒复制是是是是是是否否n n特异性外特

29、异性外n n壳壳体化壳壳体化否否是是否否否否n n辅助病毒辅助病毒 n n外壳壳体化外壳壳体化是是否否是是否否n n抑制辅助抑制辅助n n病毒复制病毒复制是是是是是是-n n与辅助病毒与辅助病毒n n序列同源性序列同源性是是否否否否-n n在体内和体外在体内和体外n nRNARNA的稳定性的稳定性低低低低高高高高n n二二二二.朊病毒朊病毒朊病毒朊病毒100200100200年前年前 羊瘙痒病羊瘙痒病n n7070年代年代克克-雅氏病雅氏病n n9090年代年代疯牛病疯牛病n n 1.1.概念:一类能侵染动物神经系统而复制的小概念:一类能侵染动物神经系统而复制的小概念:一类能侵染动物神经系统而

30、复制的小概念:一类能侵染动物神经系统而复制的小n n分子蛋白质。分子蛋白质。分子蛋白质。分子蛋白质。n n疯牛病、羊瘙痒病、早老性痴呆的病源。疯牛病、羊瘙痒病、早老性痴呆的病源。n n有极强的抗逆性。有极强的抗逆性。n n是正常细胞蛋白的改造物。是正常细胞蛋白的改造物。n n借食物进入消化道,再经淋巴系统进入大脑借食物进入消化道,再经淋巴系统进入大脑病羊神经组织的海绵状损伤n n蛋白质感染因子的增殖方式有两种解释n n1 1、重折叠模型(、重折叠模型(refoldingmodelrefoldingmodel),),认为认为PrPScPrPSc分子分子起分子伴侣(起分子伴侣(molecularc

31、haperonemolecularchaperone)的作用,能与)的作用,能与PrPcPrPc分子相结合,诱使分子相结合,诱使PrPcPrPc转变成转变成PrPScPrPSc,从而形成,从而形成了了PrPScPrPSc二聚体,二聚体,n n2 2、晶种模型(、晶种模型(SeedingmodelSeedingmodel),),认为认为PrPcPrPc分子本身分子本身有向有向PrPScPrPSc转变的倾向(一种平衡反应),转变的倾向(一种平衡反应),PrPScPrPSc能像能像晶种一样,稳定晶种一样,稳定PrPcPrPc的构象,形成淀粉样蛋白沉淀,的构象,形成淀粉样蛋白沉淀,然后碎裂后又变成新的

32、晶种。然后碎裂后又变成新的晶种。Prion的结构模型,左PrPc,右PrPSc2.机制 PrPsc+PrPc2PrPscn n三三.类病毒类病毒n n概念概念只含环状ssRNA专性细胞寄生的分子病原体n n目前已发现多种。侵染植物n n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病病原体是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病病原体是359359个核苷酸的个核苷酸的单链环状单链环状RNARNA分子组成,链内有一些互补序分子组成,链内有一些互补序列。分子长约列。分子长约4050nm4050nm,不能制造衣壳蛋白不能制造衣壳蛋白。第八节第八节 病毒举例病毒举例n n一、人免疫缺损病毒HIVn n1、概述:发现,分布n n传染途径性传播为主n n

33、血液制品n n母子n n2.HIV形态结构n n外膜n n外壳n n核酸n3、HIV基因组特点基因组特点n n2 2条条ssRNAssRNAn n5 5/capmcapm7 7G5G5/GmpNpGmpNpn n3 3/poly(A)poly(A)n n两端有两端有LTRLTRn n基因编码重叠基因编码重叠n ntat,revtat,rev基因有内含子基因有内含子n nHIVHIV编码蛋白的功能编码蛋白的功能4、HIV的复制的复制n n吸附吸附侵入侵入生物合成生物合成组装组装裂解释放裂解释放n nRNAssDNAdsDNARNAssDNAdsDNAn n整合宿主染体整合宿主染体n n原病毒原病

34、毒n n宿主转录系统宿主转录系统长期潜伏长期潜伏n nmRNAmRNAn nn nHIVHIV蛋白质蛋白质5、HIV致病机理、治疗与预防致病机理、治疗与预防n n224 4周周出现急性感染症状出现急性感染症状n n 556 6周周进入无症状潜伏期进入无症状潜伏期n n再次发作,再次发作,HIVHIV重新大量复制造成免疫系统损伤重新大量复制造成免疫系统损伤n n全身性淋巴腺病全身性淋巴腺病艾滋病相关综艾滋病相关综合症合症艾滋病艾滋病n n治疗剂治疗剂治疗剂治疗剂核酸型反转录酶抑制剂核酸型反转录酶抑制剂n n非核酸型反转录酶抑制剂非核酸型反转录酶抑制剂n n蛋白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n n预防预防疫

35、苗疫苗致病机理二、二、SARS冠状病毒冠状病毒n n1、病毒基因组n n正链RNA,2729Kb,n n5/cap、3/poly(A)、710个基因n n2、病毒的复制n n+RNA-RNA+RNAn nmRNAPr病毒n n3、症状:n n4、传播:三、三、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HBV1.HBV基因组结构n n部分单链区的环状dsDNA分子n nL链3.2Kb负链n nS链正链为负链的5080n n非常密集,高度压缩,重复利用n n全为蛋白编码区n n2、编码区及产物n nS编码区乙肝表面抗原蛋白n nSgene主蛋白n n原S2gene中蛋白n n原S1gene大蛋白n nP编码区末端蛋

36、白,反转录酶,RNasen nC区编码病毒核心蛋白n nX区反式调控因子n n3.HBV的复制的复制n n感染感染在细胞质中脱壳在细胞质中脱壳入核后入核后DNApolDNApol修复正链缺失部分修复正链缺失部分dsDNAdsDNA核内扩增核内扩增n n转录转录n n3.5Kb3.5Kb前基因组前基因组RNARNAn n反转录反转录n n合成负链合成负链DNADNAn n降解前基因组降解前基因组RNARNAn n合成正链合成正链DNADNA(不完整)(不完整)n n病毒的进化地位病毒的进化地位n n无论是病毒还是类病毒都不具有独立进行生物合成的能力,它们都是细胞的寄生物,因此在进化上病毒的出现不

37、可能早于细胞。病毒的前身很可能是在宿主染色体外独立进行复制的质粒生物病毒的好处生物病毒的好处1、噬菌体可以作为防治某些疾病的特效药,例如烧伤病人在患处涂抹绿浓杆菌噬菌体稀释液2、某些病毒可以作为细胞融合的助融剂,例如仙台病毒3、在基因工程中,病毒可以作为目的基因的载体,使之被拼接在目标细胞的染色体上4、在专一的细菌培养基中添加的病毒可以除杂5、病毒可以作为精确制导药物的载体6、病毒可以作为特效杀虫剂n n作业:n n1、解释:毒粒、一步生长曲线、温和噬菌体、烈性噬菌体、类病毒、朊病毒、原噬菌体、噬菌斑n n2、病毒区别其他生物的特点是什么?n n3、图示病毒的模式结构,试述病毒壳体结构有哪几种对称形式?n n4、病毒复制循环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过程如何?n n5、P202 思考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