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周建设张汝胜郭海燕付华本期主编:郭海燕李彩英责任编辑:.pdf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90529909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874.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编:周建设张汝胜郭海燕付华本期主编:郭海燕李彩英责任编辑:.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主编:周建设张汝胜郭海燕付华本期主编:郭海燕李彩英责任编辑:.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编:周建设张汝胜郭海燕付华本期主编:郭海燕李彩英责任编辑:.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编:周建设张汝胜郭海燕付华本期主编:郭海燕李彩英责任编辑:.pdf(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主编:周建设 张汝胜 刘永顺 本期主编:林培英 申玉铭 郭逍宇 聂保锋 责任编辑:罗云玲 李洪 程子序 李凤梧 涂琼华 李洋 唐敏 11 月 15 日,国培计划(2010)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项目首都师范大学高中地理班结业仪式在首都师范大学国际学术报告厅举行。来自华北、东北、西北、华中、华东和华南等 9 个省、市、自治区的学员们圆满地结束了此次国家级示范性培训任务。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周建设教授、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张汝胜研究员、项目首席专家林培英教授、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副院长申玉铭教授出席了结业典礼。典礼由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付华教授主持。周建设副校长代表学校致辞。他首先祝贺全体学员顺利完成此次研修

2、活动,并对研修期间付出辛勤工作的各位专家、研修班的班主任,以及保障此次研修活动顺利进行的全体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希望学员们能够通过我校研修活动汲取新的力量,从国培计划的平台上起飞,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再立新功。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张汝胜研究员、项目首席专家林培英教授、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副院长申玉铭教授也向学员们寄语赠言,祝愿学员们能够以国培计划(2010)为契机将一线骨干教师之间、骨干教师与学 科专家之间的交流与友谊保持下去,将国培 计划这个平台向纵深延续下去。来自河南省新乡市第二中学的黄秀芳老 师和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教研中心教研员厉 兵老师作为学员代表先后发言。本期导读本期导读 新闻聚焦新闻聚焦第第

3、 1 1 版版 临别寄语临别寄语第第 1 1 版版 国培园地国培园地第第 1 1 版版 课堂回顾课堂回顾第第 2 2 版版 课程探究课程探究第第 3 3 版版 培训感言培训感言第第 4 4 版版 今日导读今日导读 11 月月 15 日日 上午上午8:30 11:30 地 点:实验楼 810 主 题:结课总结会 主讲人:林培英 培训方式:汇报 天气预报天气预报 11 月月 15 日日 晴 9-2 微风 11 月月 16 日日 晴 131 微风 2010年11月15日 星期一 第7期 第1版 国培计划(国培计划(20102010)-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项目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项目 首都师范大学高中地理

4、班大事记首都师范大学高中地理班大事记 7 月 26日“国培计划”启动实施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国培计划(2010)全面启动。8 月 19日首都师范大学参加国培计划(2010)竞标答辩会全面启动。9 月 1 日首 都 师 范大 学 落 实国 培 计 划(2010)系列项 目 工 作全面展开。项 目 执 行小组成立。周 建 设 副校 长 任 组长。9 月,首都 师 范 大学 继 续 教育 学 院 落实 学 员 食宿、教学、医 疗 等 保障条件。资环 学 院 更新 教 学 设备 等 保 障教学。9 月 1日首都师范大学落实国培计划(2010)系列项目工作全面展开。10 月8 日下午,首都师范大学国培计划

5、(2010)相关项目启动暨动员会召开。学校张雪书记做出“三个第一位”的重要指示。11 月 1日,国培计划(2010)中 小 学 骨干 教 师 研修 项 目 首都 师 范 大学 高 中 地理 班 学 员报到。11月2日,国培计划(2010)首都师范大学高中地理班举行开班典礼。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培训处唐京伟处长出席开班典礼并致辞。冬意日近,国培计划(2010)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项目首都师范大学高中地理班的研修活动也逐步进入倒计时阶段。聆听过多位专家和学者或高屋建瓴的地理学科前沿报告、或具有引领性作用的地理教育发展动态讲座后,学员们更加关心如何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灵活运用这些知识。研修班安排了北京市五位优

6、秀的地理教师和教研员与学员们进行交流,共同讨论新课改后高中地理教师如何应对面临的新问题、寻找新对策。12 日,北京门头沟区教研员李宗录、朱雪梅围绕案例教学的课堂实施等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课例分析,得到了学员们的积极响应,学员们也纷纷上台发表自己对案例教学的看法,课堂气氛十分浓烈。13 日,海淀区地理教研员白洁、北京四中地理教师刘刚、北京市基教研中心地理教研员李岩梅分别针对地理选修课教学、一线地理教师科研活动、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交流。研修活动结束后,学员们还兴致盎然地参观了首都师范大学 GIS 实验室,对地理信息系统有了深层次的了解。案案案案例例例例教教教教学学学学策策策策略略略略浅浅浅浅

7、析析析析 一、案例的选择是真实的,紧密结合现代生产、生活实际,体现时代性。二、案例材料选择和设计有明确的导向性。应以课程目标为中心,设计的学生学习活动方案围绕学习目标,不产生歧义。学习情境材料选择和设计是否有明确的导向性是案例教学成败的关键点。三、案例材料的选择和活动的设计给学生以充足的地理逻辑思维空间,避免过难或过易,特别要避免对学生思考活动产生禁锢。材料选择要有典型性,学习活动的设计不仅应该能激发兴趣,更要有助于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四、案例教学中,背景材料和学习活动的设计,应力求在学生已有经验和正在学习的未知内容间架设一个桥梁,便于学习活动不断深入的进行。对于复杂的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可以分解

8、成多个步骤,应体现不断深入学习的层次性和学习完成过程的系列性。五、案例学习的背景材料应简洁明了、科学准确。学习活动设计不繁琐,过程不复杂,适合在课堂的时空范围内学习,便于日常教学操作和推广应用,有时案例的内容甚至可以简化为一句话。六、案例选择的本土化。结合乡土地理,从学生身边的事例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社会参与意识,激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 范志国来稿)如如如如何何何何克克克克服服服服自自自自然然然然地地地地理理理理部部部部分分分分教教教教学学学学中中中中的的的的难难难难点点点点 在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对必修的学习感到难度较大。经过学习和思考,我认为在

9、实际的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法,可采取以下的教学方法来克服自然地理部分教学中的难点。一、利用插图和简单板图克服难点 例如,“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是“气压带和风带”一节的难点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课本 P40 图 2.13 和图 2.14 以及在黑板上的简单板图来讲解;二、巧用打比方克服难点 例如,“常见的天气系统”一节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在进行“锋面系统”教学时,可结合学情、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打比方;三、进行实地观察来克服难点 在教学“地表形态的塑造”时,结合教学内容和当地的实际,可组织学生利用星期天休息时间到附近山岭进行实地考察。(海南省万宁市万宁中学

10、夏小夫来稿)第2版 第7期 星期一 2010年11月15日 “六个“六个 WW”典型案例分析法初探”典型案例分析法初探 江苏省兴化市楚水实验学校 周明松 高中地理新课程采用了原理与事实之间新的联系方式典型案例来说明普遍规律,其主导思想是试图改变传统教学活动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的不正确做法,变老师主动教为主动导,变学生被动学为主动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笔者结合本次培训和平时的案例教学,初步摸索出一种“6 个 W”典型案例分析法,该方法强调对地理事物的过程分析,使学生形成较为明晰的分析思路,下面试以传统工业区典型代表“鲁尔区”加以说明。一、Where(在哪里)空间位置。地理位置是分析地理

11、事物的基础,包括绝对位置(经纬度)和相对位置(海陆位置、相关位置)。让学生读图,指出鲁尔区位于德国西北部莱茵河及其支流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学生有了明晰的空间概念,就能迅速获得许多其他相关信息。二、When(在何时)发展历史。让学生通过读书、收集资料,回顾德国的经济发展历史,了解到鲁尔区兴起于 19世纪 70 年代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时期,经过一个世纪的繁荣后走向衰落。任何地理现象都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探讨某个地区的发展史,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来辩证分析其发展过程中的得失,从而为今后发展提供借鉴,预测其发展趋势。三、What(有什么)地理特征。区域特征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考虑:1、自

12、然特征:位置、地形、气候、水文、生物、资源等。2、人文特征:人口、经济结构、农业、工业、交通、商业、城市等,由此引导学生正确分析鲁尔区的区域特征。鲁尔区是一个工业高度发达的煤铁复合型的工业基地,以煤炭为基础发展了电力、化学、钢铁、机械等重化工业。四、Why(为什么)区位因素。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的,区位因素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自然因素:位置、土地、水源、资源、环境等。2、人文因素:劳动力、交通、市场、经济基础、政策、技术等。综合分析一个区域发展的区位因素同时,还要发现其发展的主导因素,从而确定区域发展的主要矛盾,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发展。引导学生认识到鲁尔区的辉煌发展决不是偶然

13、的,它的充分发展有以下重要因素,如丰富的煤炭资源、临近铁矿、充足的水源、水陆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科技力量强、军国主义的刺激等。在此基础上进而分析它走向衰落的原因,如产业结构单一、煤炭资源枯竭、钢铁过剩、环境污染等。五、How(怎么办)发展措施。分析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通过以上对鲁尔区的空间位置、发展历程、区域特征和区位因素的综合分析,有助于学生能从正反两方面分析得失,对症下药,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提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案。学生通过分析鲁尔区走向衰落的原因,认识到德国人民为重新振兴这个传统工业区,采取了以下措施,如大力发展交通、加大科技投入、开拓市场、环境治理等。六、We(我们)借鉴体悟。

14、通过以上对鲁尔区“5 个 W”的分析,可以引导学生贯彻学以致用、洋为中用的原则来分析比较我国传统工业区的典型代表鞍山钢铁基地,体悟从中可借鉴哪些经验教训,为我国大中型企业改革出谋划策。这时,学生往往兴趣浓厚,思维活跃,他们根据自己所学的政史地知识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了很有见地的改革方案,如体制创新、技术改造,提高劳动者素质,采取多样化发展战略,结构调整,环境保护等等。值得一提的是,通过以上鲁尔区的综合分析,学生不知不觉地感受到科学意识和人文素养的熏陶,并促进了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六个 W”典型案例分析法,前后设问连贯,层层相扣,一气呵成,学生容易把握,形成了分析区域发展的一

15、般模式,对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有很重要的意义。第3版 第7期 星期一 2010年11月15日 为有源头活水来 河南省项城市第二高级中学 凡俊平 俗话说: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需有一桶水,而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特别是教材的百花齐放,要求教师不但要有一桶水,更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而这源源不断的活水之源则是培训、再学习。我非常庆幸能参与本次国培计划,成为其中一员。这次培训不同以前,是国家级的培训,我体会到了来自全国各地大师们的智慧与启示,提高了我的专业素养。使我在以后的教学中站得更高,把新课程下的教学工作做得更好、更优秀,为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注入了源头活水。转眼国培

16、学习在紧张而又忙碌中渐渐离我而去,回忆这些天来,有着充实,有着快乐,更有着感恩感恩教育部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契机,感恩首都师大为我们搭建了平台,感恩专家和大师的灵动与启示,感恩学员们的无私,能拿出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与大家分享在感恩的过程中,我的学习、思维以及教法都得到了质的提升。回味国培,给我最大的感触是:一、研修方案的设计理念凸显了地理教师的基本素养和学科特点 1、增加了野外考察。这使我一下子又回到了热血沸腾的学生时代,那时敢为人先,敢于争先,而随着时间的磨练,这种性格逐渐消失。而这次考察又重新激起了我奋发向上的决心,感受了自然界的魔力,好像又重塑了自我,为生活注入了活力。2、增加了案例分析、

17、经验交流 案例分析、经验交流等课题互动性强、实用性强。既解决了我在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又有较强的可塑性、开放性,各位学员争相发言,课堂氛围热烈。聆听着他们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实践,一次次撞击着我的心灵,使我的教育教学理念得到了更新,理念得到了升华。二、更新观念,转变思路 作为一个长期担任高三复习班的教师,脑子中一直灌输的是高考应试教育,认为只要学生能够考上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什么素质教育、课标教育、新教育教学方法等都是空谈,通过专家们的讲授使我了解了新课标的高考动向,更新了教育教学理念,从而改变了教育教学思路。珍惜机会,提升自己,推广生本 河南省沁阳市第一中学 靳克利 2001 年 11

18、月 1 日至 15 日,我有幸在首都师范大学参加了国培计划(2010)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项目首都师范大学高中地理班的学习。在这些天里,有着充实,有着快乐,也有紧张忙碌之后的想家!尽管不适应、想家、困惑、疲惫,但常常感觉到学习紧张后的充实快乐!专家的报告在教育科学理论方面的阐述简要精辟,为我们的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让我们饱享了高规格的文化大餐。如中科院地理所毛汉英研究员的可持续发展;首都师大付华教授的自然地理学的新进展;北京教育学院王能智老师的教师成长的发火点;首都师大林培英教授的中学地理课程的继承与发展;东北师大袁孝亭教授的课程标准问题的探讨;华中师大的李家清教授的国际视野下的地理教学

19、;首都师大胡卓伟教授的 GIS 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北京大学柴彦威教授的城市地理学的发展;首都师大申玉铭教授的人文地理学与地理教学。让我感觉到不仅是一种学习,而且也是一种享受。从本学期开始,我校尝试生本教育。所谓生本教育就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校的地理课课堂环节为先学后议,学生展示,教师拓展、评研提高。教学前先出示目标,让学生自学,然后分组讨论不会解答的问题,教师巡回辅导,发现共性问题,不会的重要问题让学生讲解,教师点拨拓展拔高,最后设计问题让学生限时训练。这种模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各方面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以后我会不断完善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并在当地推广,无愧于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称号。第4版 第7期 星期一 2010年11月15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