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达岭长城导游词例文.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9047592 上传时间:2022-03-29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5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达岭长城导游词例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八达岭长城导游词例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达岭长城导游词例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达岭长城导游词例文.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达岭长城导游词例文 第一篇:八达岭长城导游词例文 毛主席有诗云:“不到长城非英雄。长城杯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八达岭长城导游词例文,欢迎阅读! 八达岭长城导游词例文一 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来到万里长城游玩,我是你们的导游柯昊,大家可以叫我小柯。 万里长城位于北京西面,它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全长的一万三千多里,号称万里长城,它不仅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曲折回旋。那巨大的条石就是长龙的鳞甲,方形的城台就是长龙的龙鳍。 各们游客,如今我们已经登上了八达岭长城了,长城顶上的路很宽,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

2、跺子,跺子上有眺望台和射击口,每隔300多米的地方就有一个方形的城台,还叫烽火台。它们可以用来传递信息,也是个屯兵的堡垒。 看着这凝合了古代劳动人民血汗的条石,我们不由会想起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传闻范喜良和孟姜女结婚不久就被秦始皇抓来修筑长城,最终累死在长城脚下,孟姜女来给丈夫送衣服,知道丈夫已死,一连哭了三天三夜,感动了上天,上天推倒了长城,露出了范喜良的尸体,孟姜女才给丈夫穿上了衣服 今日的阅读结束了,各位游客再见!祝你们旅行快乐! 八达岭长城导游词例文二 敬重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刘润清,接下来,就由我来说说巡游长城的留意事项吧。1平安是巡游长城的生命线,我们坚决反对爬野长

3、城。慢一些爬长城,留意四周的提示语,保证自己的平安。3不管上去还是下来,都要低下身材,降低身体重心,以免发生危险。 登上了长城,站在八达岭上向下望,一辆辆汽车变成了“蚂蚁,行人变成了黑色的小点,在“蚂蚁之间来回穿梭,好像变成了“小人国特别好玩。向东望去,长城回旋在连绵起伏的山岭中。略微高一点的地方是烽火台,那是古代打仗的时候用来传递信息的“信号站 长城是有方砖和条石搭建而成的,每一块石头都是经过了多数劳动人民的双手才慢慢成为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气魄雄伟的万里长城。长城两旁还有了望口和射口,供了望和射击用。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建的奇迹,自秦始皇起先,修筑长城始终是一个大工程,秦始皇是用了二

4、特别之一的劳动力呢!可见,没有大量的劳动人民是不行能完成这项巨大工程的。 好了,旅途到此结束了,欢迎大家下次再来光临。 其次篇:八达岭长城导游词 各位游客,如今我们的汽车正行驶在八达岭高速公路上,立即就要进入即将参观的八达岭景区。前面的那座山就是军都山,八达岭长城就盘踞在这座山上。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人民就已经起先修建长城了,那个时候诸侯争霸,为了爱惜自己的领地不被侵扰,所以在各自的边界上纷纷修筑了长城,叫做互防长城。 而我国曾经出现了三个修筑长城的高峰,分别是秦长城,汉长城,明长城。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原,建立了秦王朝,为了加强统治,防卫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所以派大将蒙恬30万军

5、队和很多劳力将原来北方的燕、赵、秦长城连了起来,并加以扩充,历时9年修筑了一条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绵延万里的长城,这也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道万里长城。到了汉朝,汉武帝也是为了加强防卫,“不叫胡马度阴山,修筑了一条近两万里的长城,同时这也爱惜了新开发的丝绸之路,汉长城是秦长城的一道前沿阵地和防线,它西起新疆,东到辽东,是中国历史上修筑长城最长的朝代。而明长城则是中国历史上修筑长城的最高峰,工程之大,技术之精是独一无二的。当年朱元璋在统一全国建立明王朝的过程中,接受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当时元朝虽然已经灭亡,但是还保持着比较完好的军事实力,加上慢慢崛起的女真族的不断侵扰,所以起先修筑长城。明

6、朝大规模修筑长城到达了18次之多,到了明朝末年才基本完工,东起辽宁丹东鸭绿江边的虎山,西到甘肃嘉峪关的明长城全长6350公里。明长城具备三个特点,筑构完备,管理完善,布局严密。而我们今日所看到的八达岭长城就是明长城的一部分。而长城在我国古代最原始的目的虽然是防卫,但是它同时还起到了其他的作用。第一就是军事作用,其次则是经济作用,它不仅促进了屯田的开发和北疆经济的进展,而且也是中原的百姓安家立业,第三是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此外,它还爱惜了通讯和促进了对外开放。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古代,不仅仅只有这三次修筑长城的阅历,据统计,在上下两千年里,先后有20多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都修建过长城,有人做过粗略

7、的计算,假如将长城改建成一道高5米,厚1米的大墙,绕地球10圈儿多都有富有。著名的民间传闻:烽火戏诸侯和孟姜女哭长城也是发生在万里长城上的。如今,长城在经过几次修整之后,基本复原了以往的面貌,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且它还是当今世界上最长的防卫性城墙!遍布了我国16个地区,全长到达了10。8万里。 刚刚我们所经过的路,就位于关沟中。关沟是燕山山脉和军都山山脉的交会处,南起昌平区南口镇,西北到延庆县八达岭长城的城关,全长40里。是中原地区通往西北高原的咽喉要道。明代在这里布置了四道防线,分别是南口关,居庸关,上关,八达岭。在关沟中的叠翠山上,曾有金代著名的燕京八景之

8、一:居庸叠翠,可惜如今景观已经不复存在了。 刚刚我们所看到的那条铁路就是由我们中国人自己设计建立的第一条铁路,由詹天佑设计的京张铁路。因为八达岭地区地势困难,技术难点很多,所以詹天佑所设计的人字型铁路,胜利解决了火车不能干脆爬坡和转弯的难题,而打通长达1091米的隧道也令中外人士叹服。如今在青龙桥火车站树立的铜像就是詹天佑的,还有纪念碑。 关沟因为居庸关而著名,我们可以看到前面宏伟的建筑就是居庸关,它的名字起源于秦朝,以秦始皇迁徙“庸徒在这里居居处以得名。在关内,有一个著名的汉白玉石台,就是云台。它是元代的一坐过街塔,上边原来有三座藏式佛塔,在后来的地震中毁坏了。明代又在原处建立了泰安寺,而在

9、康熙年间又被毁了,只留下如今我们所看到的柱础和望柱。云台的面积有310平方米台下的券门上刻有狮、象、四不象、金翅鸟等浮雕,分别代表了佛教密宗五方五佛的座骑,还有天龙八部护法天神的浮雕。内壁上还有四大天王浮雕和神兽图案,券顶上还布满了曼陀罗的图样,花中刻有佛像,共2215尊。还有六种文字镌刻的陀罗尼经咒和造塔功德记,这些都是元代的艺术精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的杰出代表,因为这里四通八达,故成为八达岭。可能大家会问,为什么要讲长城修筑在这里?其实这主要是因为八达岭地区重要的地理位置。它不仅保卫着明皇陵,而且也是京师的西北大门。 八达岭长城是历史上许多重大事务的见证,例如萧太

10、后巡幸,元太祖入关,慈禧太后西逃等等,八达岭都是终归之路。说到这里,还有一个故事要讲给大家:位于关城东门路旁,有一块巨石,传闻在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在西逃的途中经过这里,曾经站在这块石头上回望京城,所以这块石头也就被叫做望京石。但如今这块石头已经不那么突出了。 有一句话大家确定都知道:不到长城非英雄。刚刚介绍了那么多景观,您确定急迫的想来到景区巡游一番,不用着急,立即您也要成为英雄了。好,这里就是著名的八达岭长城远处是壮美的景色,而往下看就是长城重要的组成部分翁城,他一般都修建在地形险要的交通要道上。翁城两门之间相距63.9米,西门匾额:北门锁钥,我在前面已经讲过了。东门的匾额为:

11、居庸外镇,意思是居庸关外又一重镇。如今我们向右下放看,在登城口的南侧陈设着一门大炮,名为:神威大将军。是崇祯年间制造的。 八达岭长城有三台两墙组成,什么是三台两墙呢?如今就让我给大家来说明一下,三台分别是城台,敌台,其中城台构造的特殊简洁,只是驻守的官兵避风寒的地方。那敌台的构造相对就要困难一些,分为两层,下层是由田,井,回,等字形组成,上层有垛口和望孔是视察军情和射箭用的,所以这里也具有防卫敌人的功能。 下面就到了烽火台,又叫烽燧,狼烟台。是不和长城相连的独立建筑。一旦敌人来犯,就点燃烽火通报军情,古人奖白天点燃的烟叫做烽,晚上的叫做燧。明朝的时候,还对烽火与敌人的关系作了严格的规定:敌人百

12、余个,燃一烟点一炮;五白人,燃两烟点两炮;千人以上,三烟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烟四炮;万人以上,五烟五炮。就通过这种方式,在边关的军情能够飞速的传递到皇城大内。 说完了三台,下面就来说一下两墙。长城外侧的高墙叫做牒墙,有垛口是用来防卫敌人的。而内侧缺乏一米高的则叫作女儿墙,也叫做宇墙。在最起先长城内侧是没有女儿墙的,可是经常有人会跌下山崖,所以就修建了这道墙。在长城墙根的地方每隔不远就有一个小水沟,雨天的时候由吐水嘴向外排水,以免水冲刷城墙。而长城的墙体里面运用石头块铸成的,外边砌上砖,再在上面铺上石板,从而使建筑特殊牢固! 八达岭长城导游词 大家好!欢迎大家到八达岭景区观光旅游。今日有幸陪伴大

13、家一起参观,我很兴奋,望各能在八达岭度过一段奇妙的时间。 长城是世界有名的奇迹之一,它像一条巨龙盘踞在中国北方的宽敞的土地上。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法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和中华民族的高傲。 游客们,我们已经来到了著名的八达岭长城,您向远处看,可以觉察这里的长城分为南、北两峰,曲折于山脊之上,生龙活虎、气象万千,景色特别壮丽。往下面看是有两个门洞和U字形的城墙缎怕谳瓮城。在瓮城墙上内外两面都有垛口墙,四面拒敌。倘如敌人攻破关门涌入城内,将受到四面守城将围歼,敌人如落瓮中。瓮城是长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一般都建在地形险要的交通要道上。八达岭的瓮城也不例外。建在山脊上,受地形限制,依山就

14、势,东低西高,东窄西宽,仅有5000平方米。瓮城内无井,水源缺乏,平常驻兵不多,守城部队驻在西北三里的岔道城。瓮城中原有一座“察院公馆,是供皇帝路过驻跸或官员停留住宿的。瓮城两门之间相距63.9米,西门楣题额“北门锁钥,它的用意我在前面已经讲过。城门洞上,古进安装有巨大的双扇木门,门内安装有木顶柱和锁闩。平常,大门放开,行人商旅自由出入;战时城门紧闭,严实坚实;一旦发出还击号令,城门洞又是千军万马发起冲锋的出口。瓮城的东门楣题额为“居庸外填,修建于明嘉靖十八年。在“居庸外镇关城的城台上,原来嵌有一块石碑,为明朝万历年间刻制。从碑文可以看一带长城,先后经80多年时间才完成。这碑中还记录着修筑长城

15、的时间、长度、主持官和管工头、烧头、窑匠头、泥瓦匠头和名字,以明确责任。站在城上向下看,我们中以看到来往不断的车辆和从门洞穿过的游人。这里不仅是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卫关口,而且也是交通要道。从这里南通昌平、北京,北去延庆,西北往宣化、张家口,“路从今分,四通八达。八达岭也因此得名。 我们往右下方看,在登城口的南侧陈设着一门大炮,名为“这时威大将军。这门炮炮身长2.85米,口径105毫米,由于中炮身上铸有“敕赐神威大将而得名。字最大的射程是500多米,可见当时的军工业是比较发达的。 北8楼是八达岭长城海拔最高的楼,高达888.9米,建筑也很有特色。原来还可登上敌楼观山望 景,但目前为了爱惜文物封了楼

16、门。 从关城城台到南峰的最高处南4楼,城墙长685.8米,高度上升142.4米,特别是南3楼至南4楼之间,山脊狭窄,山势陡峭,长城逶迤400多米。城顶最险处,坡度约为70度,几乎是直上直下。南1楼和南2楼,都没有修复二层,从南3楼遗存的柱础看,原来也有铺房。 南峰长城以南4楼地势最高,海拔803.6米。登楼远眺,长城自西南向东北蜿蜓于山脊之上,犹如苍龙,宏伟壮丽。使人不由得想起我国著名的长城专家罗哲文先生登临八达岭长城时咏的诗;千峰叠翠拥居庸,山北山南处处峰。锁钥北门天设险,半哉峻岭 走长龙。从南4楼到南7楼,高度慢慢下降。南5楼与南6楼之间在长城的内侧距城墙30米的山脊上,屹立着一座白色的小

17、亭,这就是1987年6月落成的“贵州省修复长城纪念碑亭。南6楼是一座铺房,铺房建在上层的顶上,面阔三间,硬山顶,红柱子,灰色瓦,小巧玲珑。这或许是当年“千总的指挥所。 今日的长城,早已失去军事价值,而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宽阔中外游客,成为著名遐迩的旅游胜地。随着旅游业的进展,长城这一中华民族的象征,全世界重要的文化遗产,会焕发出新的朝气。以更优质的旅游服务、更秀丽的旅游环境迎接着大家的到来! 长城 大家好!欢迎大家到八达岭景区观光旅游。今日有幸陪伴大家一起参观,我很兴奋,盼望各位能在八达岭度过一段奇妙的时间。 长城是我们古代一项极为雄伟的防卫性建筑,它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横贯我国北部。婉

18、蜒一万两千多里,故以“万里长城有名于世。并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被专家学者们称为“世界上最长的防卫性城墙。 中国最早修建长城是在公元前7世纪的春秋时期,最早修筑长城的国家是楚国。楚国长城在历史文献记载上称作“方城,长度近千里。齐国也是诸侯国中修筑长城较早的国家,齐长城西起山东平阴,东入大海。是春秋时期长城中遗址保存最多的。 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后,先修缮了秦、赵、燕三国北部的部分旧长城。并起先以“修万里城,筑万里人的代价修建西起临洮、东到辽东,长达7000多千米的长城。从今万里长城巍然矗立于世界的东方,阅历千百年的风霜雨雪。 西汉初期,为了抵抗侵略和爱惜新开发的“丝绸之

19、路。修筑了西起新疆罗布泊,东到辽东,长达一万多千米的长城。这也是我国历史上最长的一条长城。 明朝建立后,面对蒙古和女真的威胁。从朱元璋起先就派大将徐达北上修筑长城。直到明朝灭亡,先后大修十八次,历时260余年。直到弘治12年,才完成了东起鸭绿江边,西到嘉峪关。途经辽宁、河北、北京、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等省市自治区。全长12700多里的长城。并把长城沿线划分为九个防卫区域,称为“九边九镇。而且还在许多重要关隘地区,特别是北京城的北面,修筑了多重城墙。这些就是我们如今所看到的八达岭长城了。 秦、汉、明三朝在历史上修筑长城的规模,相比其他朝代来讲是最大的。所以说在历史上的三次修筑高潮就是秦

20、朝、汉朝、明朝。 如今,我就来介绍一下八达岭长城。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西北部的延庆县,是北京地区长城中保存最完好,工程质量最正确,结构最严谨的一段。这段长城以瓮城为中心,南至七楼,北到十二楼,全长4770米。它是北京地区通向塞外的唯一通道,是居庸关的前沿阵地。由此地东可到永宁、四海,西可到宣化、大同,南可抵京城,北可通延庆,四通八达,所以叫做八达岭。八达岭关城建于1505年,城高7.5米,厚4米。东西两门各有一块牌匾,东为 “居庸外镇,西为“北门锁钥。关城入口处有一尊长285米,口径10.5厘米的大炮名叫“神威大将军。如今请大家看八达岭这段长城的城墙。这段城墙上窄下宽,上窄约5.8米,下宽约6.

21、5米。分别由四种基本构造构成。 一、城墙, 二、城台, 三、关隘, 四、烽火台。墙内有券门,中间有石梯相连。顶部可容5匹马并行。烽火台又称烽堠、烽燧、狼烟台。它独立于城墙之外,几乎每隔一里就有一座,组成了万里长城的防卫报警系统。 每当有敌兵进犯的时候,烽火台就燃烽火,传递军情。白天燃烟称烽。夜晚举火称燧。又因为经常用狼粪做燃料,烟飘的高又不易消散,所以也叫做“狼烟。而且,在明朝规定。来犯敌兵百余人点一烟放一炮,五百人左右两烟两炮,千余人以上三烟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烟四炮,假如事万人以上,五烟五炮。 从八达岭始终向南,就是著名的雄关居庸关了。居庸关是万里长城最知名的关隘之一,为古代北京西北的重要屏

22、障。以秦始皇修长城“徙居庸徒于此而得名。也就是说把囚犯、和受过宫刑的人,抓到这里来让他们修长城。并且居住了下来。居庸关在汉朝时叫居庸塞,隋朝叫军都关。到了明朝重新修筑后,成了明长城中最坚实的一段。这里既有军事指挥部、又有行政管理机构。古时的居庸关同样林木葱郁,景致非凡,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居庸叠翠指的就是这里了。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名胜古迹,象杨六郎的栓马桩、穆桂英的点将台、游龙戏凤的白凤冢等七十二处名胜。不但如此,而且居庸关中还有一座始建于1345年的汉白玉高台,人称云台。因台上曾建有3座藏式佛塔,台下为券门,故原称“过街塔。明初佛塔被毁,后又建泰安寺。清朝前期,寺又被毁,现仅有柱础和望柱。内壁

23、还留有用梵文、藏文、八思巴文等6种文字篆刻的经文,是探讨我国古代文字的重要实物。 说了这么多了,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来放松一下。故事的名字呢就叫做“孟姜女哭长城。说的是秦始皇修筑长城的事。当时为了加快工程速度,又起先在全国各地抽调民夫。孟姜女的丈夫范杞梁在新婚不久,也被抽调去充当修长城的民夫了。 转瞬三年过去了,范杞梁杳无音信,急得孟姜女吃不好睡不香。突然,有一天夜里。孟姜女做梦,梦到他的丈夫啼饥号寒,衣不遮体,还不停的喊“我冷啊,我饿呀!孟姜女惊醒后确定去找丈夫,并给他带上了干粮和御寒的衣服。一路沿着长城找寻他的丈夫。她四处打听,走到山海关才知道,为修长城死了很多人,丈夫范杞梁也被累死了,

24、并埋在长城下,尸骨都找不到。这一消息犹如晴天霹雳,孟姜女突然就难受地痛哭起来,哭得震天动地,长城一段段的倒塌,足有八百里长。这下可急坏了工程总管,急忙去报告正来此巡查工程进展的秦始皇。秦始皇急忙派人把孟姜女抓来寻问根由。当见到之后,秦始皇却被她的美貌迷住了,非要封她为正宫娘娘。孟姜女虽然怒火满腔,但还是压住心头仇恨,灵机一动,将计就计地非要秦始皇容许她三个条件,之后才能当正宫娘娘。一要找到丈夫范杞梁的尸体;二要为其丈夫实行国葬;三要秦始皇为范杞梁披麻戴孝、打幡送葬。秦始皇听罢孟姜女提的三个条件,思索片刻,为了得到貌美如花的孟姜女,便硬着头皮容许下来,孟姜女戴着孝拜了为筑城而死的范札梁坟墓后,宿

25、愿已偿,面对滚滚的渤海,纵身一跃,投海自尽了。 故事讲完了,大家觉得秦始皇是不是昏庸霸道?咱们先不管他怎么样。起先登长城做英雄吧! 第一节 八 达 岭 长 城 一、长城简介 一涉及内容 1、 长城的“世界之最判定语 2、 长城的起源 3、 长城的作用 4、 秦长城、汉长城及明长城 二介绍位置:在旅游车上 三导游词 各位挚友,首先庆贺大家将要成为真正的“英雄了,因为今日我们将登上北京的八达岭长城,真正领悟到“不到长城非英雄的意境。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国人的高傲,这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防卫性建筑。长城最早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历经两千多年,它贯穿中国北部,曲折,气概磅薄,是从太空中能用人眼能看到

26、的两处人类奇迹之一。大家都知道有首歌颂到:“万里长城万里长那么长城到底有多长呢?真有万里长吗?在中国的历史上只出现过一条万里长城呢? 中国历史上的万里长城可不止一条,其长度也不一样。最早的长城出如今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称齐长城。紧接着,出现了楚长城。后来燕、赵、秦等国也纷纷建起长城,防卫北方的少数民族。但这些长城的长度都没有超过一万里,所以不能被称为“万里长城。中国历史上真正的万里长城出如今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天下。为了能够保住江山,万世相传,刚刚登上皇帝宝座的秦始皇便派太子扶苏和大将蒙恬北上,将各国的长城连接、加固,并加以延长,从而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条名符其

27、实的“万里长城。它绵延一万余里,史称秦长城。到了汉代,汉武帝一方面派大将军卫青、霍去病讨伐匈奴,另一方面又派张骞出访西域,对四周的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恩威并重的策略。不仅如此,为了“不叫胡马度阴山,不但加固了原有的秦长城,又在原秦长城以北筑了一条外长城,使得长城的长度到达近2万里。汉长城是我国历史上最长的长城。继汉以后,许多朝代都修过长城,在明朝之前只有两个朝代没有修过长城,您知道是哪两个朝代吗? 历史上,唐朝和元朝没有修过长城,缘由是大唐国力强盛,外交胜利,外藩称臣,长城存在的区域两侧都是大唐国土,所以没有修过长城。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王朝,是以武力折服全球的强国,也是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国家,谁

28、人敢犯?再加上蒙古人就是自长城以北打进中原,又何必自筑高墙自断其路呢? 历史上最终一次大规模修长城的朝代是明朝,明太祖从蒙古人手中夺取政权,定都南京,为了加强边防,抵抗蒙古剩余势力的侵扰,故在继位后便派大将徐达及四皇子朱棣,北上修筑长城。明代共大修长城十八次,先后历时150多年,才大功告成,这就是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的这一段明长城,全长12700多里,这便是我们今日所说的万里长城。 今日,长城再也不是军事防卫措施了,而成为连接世界人民友谊的纽带。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长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书目。 二、长城的建立 1、人物长城在崇山峻岭之间纵横起伏,都是建在山巅、山脊之上,那么修长城的都

29、是些什么人呢?又是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来修筑的呢?据史书记载,在秦朝,修长城的大多是囚犯、俘虏,后来连士兵,老百姓都参与了筑城。全国五分之一的人口都参与了筑城。很多人因不堪过度的劳累、饥饿及疾病而死,但死后不但不立碑、不表彰,就连尸体也被当作建筑材料筑入长城中,故有“修万里城,筑万里人之说。全部筑城的材料完全凭劳动者的才智和体力搬运上山。筑城用的大石条是通过山体的自然斜坡,在条石下放上滚木,利用当时的“土制制滑轮拖上山来。小型的砖石是通过“手递手的方式一块一块自山下传到山上,石灰及粘土是用山羊和驴等驮运上山的,人们用糯米汤及石灰粉和好后,当作粘合剂将两层城砖粘牢,历经近500年的风风雨雨至今照旧牢

30、固,真是了不得呀! 三、长城沿途风物 一涉及内容 1、 关沟 2、 京张铁路 3、 云台 4、 居庸关 二介绍位置:在汽车进入关沟后 三导游词 各位挚友,大家有没有觉察到我们的两边都是山,如今正在两山之间的夹沟中行进,这条所谓的沟就是北京大名鼎鼎的关沟。关沟长40里,是北上蒙古高原的必经之路,辽代的契丹人、金代的女真人、元代的蒙古人都是从这条路打进北京而坐主天下的。这条山沟不仅是军事要地,而且风景秀丽,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的“居庸叠翠就是指关沟内居庸关的山水风光。说到居庸叠翠就要说到居庸关,它是长城上一座关城的名称,位于关沟中,号称天下第一雄关。 居庸关的关城中有一座汉白玉筑成的高台,称云台,为

31、元代遗物。如今由于修了八达岭高速公路,所以看不到了。不过,看不到也没关系,俗话说:“看景不如听景嘛,所以,我来讲景,大家听景。云台的门洞内刻有精致的四大天王浮雕,最著名的是内壁上有用梵文、藏文、八思巴蒙古文、西夏文、维吾尔文、汉文等六种文字刻写的陀罗尼经咒等。那么,为什么要在此处建云台、刻经咒呢?大家都知道元朝的皇帝是蒙古人,夏天他们要从北京返回自己的老家蒙古大草原去避暑,关沟是自北京去蒙古高原的必经之路,当时又没有汽车、飞机,皇帝要回家看看也不是件简洁事儿。自北京到蒙古大草原一天是到不了的,而皇帝又不能在半路露天而宿,所以要在半途中为皇帝建行宫。原来在云台之北建有大明寺,寺内便是皇帝出关前的

32、临时住处。又由于当时山路坎坷危险,野兽出没无常,所以又雕四大天,又刻经咒,为了保佑皇帝及过路者一路平安。 如今请各位挚友向右侧车窗外看,是不是有一条铁路?这条铁路就是我国第一条自行设计建立的著名的京张铁路,主持设计并修建该路的是我国著名爱国工程师詹天佑。 京张铁路自北京至张家口,全长200多公里,要是在平地上修,无论如何也不行能成为创举,但这条铁路的胜利修建确实是创举。因为这条铁路由关沟的沟口到八达岭,地势不断上升,而且坡度很大,火车不行能爬坡而上,只有穿山而建,但这需要大笔的钱财。晚清政府国库空虚,而外国人认为这不仅是钱的问题,尽然挖苦地说:“能修这条铁路的中国人还没有诞生呢! 当时,年轻的

33、工程师詹天佑抱着一颗为国争光的雄心,毅然担当了这条铁路的设计及施工任务。最终创建性地设计了“人字形铁路,不仅保质保量,而且节省了时间和资金。看着修好的铁路,那些当时说风凉话儿的外国工程师们张口结舌。清政府为了表彰詹天佑,特为他在青龙桥车站立了铜像。 四、长城的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 大家都知道,长城是一堵很长很长的墙,那么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必要的帮助设施呢?其实长城是由四大部分组成的防卫体系,除了蜿蜓曲折的墙体外,还有关城、城台和烽火台。我先给大家讲一讲关城。关城一般设在险要且易守难攻之处,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成效。明长城关口有1000座以上。它是屯兵、屯粮及守关将领居住之所。 下面再说说城

34、台。城台有两种,即墙台和敌楼,墙台设施简洁,供巡城保卫的军士们短暂避风、御寒之处。敌台不仅结构困难,而且作用大,一般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供守城兵士了望,有时也燃放烟火,下层不仅储存粮草、弹药,也是守城兵士的住处。无论墙台和敌台,当时都有固定的编制,且纪律严明。 烽火台是当年传递军情的建筑,一般是建在长城两侧,遇有军情白天燃烟,叫燧,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狼烟。为何称之为狼烟呢?因为当时长城四周有狼群出没,兵士们就用狼粪燃烟,因为用狼粪燃的烟又黑又直,直冲云霄,且经久不散,是极好的燃烟原料,故称之为狼烟。晚上燃烟看不到,便点火叫做烽,大家都听过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吧!那么假如下大雨怎么办呢?下雨的时候

35、既不能燃烟,又不能点火,若有敌军来犯,如何传递军情呢?大家想一想!看不到还听不到吗?老天爷给了我们眼睛,还给了我们耳朵呀!下雨天就开炮,用声音来传递军情。后来为了能更清楚地传递军情,不仅燃烟,同时放炮。当时规定,若敌人在100人以上,500人以下,燃一烟,放一炮;若敌人在500人至1000人,便燃两烟,放两炮依此类推。这下明白了吧?长城的防卫体系完好,设施完备,不愧为世界奇迹。 五、北京的长城 北京的长城大多是明代修筑的,最著名的几段长城是延庆的八达岭长城,怀柔的慕田峪长城及密云的司马台长城。八达岭长城是因其地势险要、四通八达而著名。该关城建于公元1505年,城高7.5米,厚4米。关城的东门额

36、题为刻于明嘉靖年间的“居庸外镇,西门额题为刻于明万历年间的“北门锁钥四字。八达岭长城的城墙平均高7.8米,墙基平均宽6.5米,顶宽5.8米。外侧一面有垛口,高约2米,下有射孔,墙面有排水沟,吐水咀等,内侧是高约1米的女儿墙。由于它地势险要,所以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慕田峪长城是以其秀丽的环境、优良的植被及多变的敌楼样式而中外有名。1999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时就曾阅读了慕田峪长城。 司马台长城将长城之雄,长城之奇及长城之险融为一体,同时又保存了长城那风尘的古貌,被我国著名的长城专家罗哲文教授列为中国长城之最。 六、结尾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高傲,是全人类的高傲,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它象征着世界

37、人民的友谊牢不行摧,好!如今请各位下车,我们一起去做回英雄! 第三篇:八达岭长城导游词 八达岭长城导游词范文 关于八达岭长城导游词范文大全 八达岭长城导游词范文一: 各位游客,如今我们的汽车正行驶在八达岭高速公路上,立即就要进入即将参观的八达岭景区。前面的那座山就是军都山,八达岭长城就盘踞在这座山上。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人民就已经起先修建长城了,那个时候诸侯争霸,为了爱惜自己的领地不被侵扰,所以在各自的边界上纷纷修筑了长城,叫做互防长城。 刚刚我们所经过的路,就位于关沟中。关沟是燕山山脉和军都山山脉的交会处,南起昌平区南口镇,西北到延庆县八达岭长城的城关,全长40里。是中原地区通往西北高原

38、的咽喉要道。明代在这里布置了四道防线,分别是南口关,居庸关,上关,八达岭。在关沟中的叠翠山上,曾有金代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居庸叠翠,可惜如今景观已经不复存在了。 刚刚我们所看到的那条铁路就是由我们中国人自己设计建立的第一条铁路,由詹天佑设计的京张铁路。因为八达岭地区地势困难,技术难点很多,所以詹天佑所设计的人字型铁路,胜利解决了火车不能干脆爬坡和转弯的难题,而打通长达1091米的隧道也令中外人士叹服。如今在青龙桥火车站树立的铜像就是詹天佑的,还有纪念碑。 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的杰出代表,因为这里四通八达,故成为八达岭。可能大家会问,为什么要讲长城修筑在这里?其实这主要是因为八达岭地区重要的地理

39、位置。它不仅保卫着明皇陵,而且也是京师的西北大门。 八达岭长城是历史上许多重大事务的见证,例如萧太后巡幸,元太祖入关,慈禧太后西逃等等,八达岭都是终归之路。说到这里,还有一个故事要讲给大家:位于关城东门路旁,有一块巨石,传闻在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在西逃的途中经过这里,曾经站在这块石头上回望京城,所以这块石头也就被叫做望京石。但如今这块石头已经不那么突出了。 有一句话大家确定都知道:不到长城非英雄。刚刚介绍了那么多景观,您确定急迫的想来到景区巡游一番,不用着急,立即您也要成为英雄了。好,这里就是著名的八达岭长城远处是壮美的景色,而往下看就是长城重要的组成部分翁城,他一般都修建在地形险

40、要的交通要道上。翁城两门之间相距63.9米,西门匾额:北门锁钥,我在前面已经讲过了。东门的匾额为:居庸外镇,意思是居庸关外又一重镇。如今我们向右下放看,在登城口的南侧陈设着一门大炮,名为:神威大将军。是崇祯年间制造的。 八达岭长城导游词范文二: 尊敬的旅客挚友们: Heuo!我叫侯翔,我是你们这一次巡游的导游。今日,我带着大家去世界文明举世瞩目的八达岭长城巡游。盼望大家好好观赏先辈给我们留下的名胜古迹! 大家看,我们如今已经在八达岭的脚下。大家抬头看,八达岭长城是不是特殊像一条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延回旋着。告知大家,这段长城有一万三千里。大家再看,可以觉察这里的长城分为西、北两峰,景色特别壮丽

41、、生龙活虎、气象万千。假如大家想看长城的景色,那就上去大饱眼福吧。 游客挚友们!我们最终来到了着名的八达岭长城上,真是雄伟壮丽啊!这八达岭长城高大、坚实,是用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地上铺着方砖,特殊平整,像很宽的公路,这么宽的宽度,假如马站在上面,五六匹马都可以并进,大家如今试一试,伸开手臂,大约能占十多个人。 好了,大家再往前走,大家边走边看一下,城墙上有两米多高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口,这是打仗时的了望口,和射击口。城墙的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这就是古代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承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八达岭长城还有很多壮美的景色,这里是世界文明的旅游景点,盼望你们能够细细游赏!

42、 八达岭长城导游词范文三: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到八达岭景区观光旅游。今日有幸陪伴大家一起参观,我很兴奋,望各能在八达岭度过一段奇妙的时间。 长城是世界有名的奇迹之一,它像一条巨龙盘踞在中国北方的宽敞的土地上。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法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和中华民族的高傲。 游客们,我们已经来到了著名的八达岭长城,您向远处看,可以觉察这里的长城分为南、北两峰,曲折于山脊之上,生龙活虎、气象万千,景色特别壮丽。往下面看是有两个门洞和U字形的城墙缎怕谳瓮城。在瓮城墙上内外两面都有垛口墙,四面拒敌。倘如敌人攻破关门涌入城内,将受到四面守城将围歼,敌人如落瓮中。瓮城是长城的一个重要组成

43、部分。它一般都建在地形险要的交通要道上。八达岭的瓮城也不例外。建在山脊上,受地形限制,依山就势,东低西高,东窄西宽,仅有5000平方米。瓮城内无井,水源缺乏,平常驻兵不多,守城部队驻在西北三里的岔道城。瓮城中原有一座察院公馆,是供皇帝路过驻跸或官员停留住宿的。瓮城两门之间相距63.9米,西门楣题额北门锁钥,它的用意我在前面已经讲过。城门洞上,古进安装有巨大的双扇木门,门内安装有木顶柱和锁闩。平常,大门放开,行人商旅自由出入;战时城门紧闭,严实坚实;一旦发出还击号令,城门洞又是千军万马发起冲锋的出口。瓮城的东门楣题额为居庸外填,修建于明嘉靖十八年。在居庸外镇关城的城台上,原来嵌有一块石碑,为明朝

44、万历年间刻制。从碑文可以看一带长城,先后经80多年时间才完成。这碑中还记录着修筑长城的时间、长度、主持官和管工头、烧头、窑匠头、泥瓦匠头和名字,以明确责任。站在城上向下看,我们中以看到来往不断的车辆和从门洞穿过的游人。这里不仅是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卫关口,而且也是交通要道。从这里南通昌平、北京,北去延庆,西北往宣化、张家口,路从今分,四通八达。八达岭也因此得名。 我们往右下方看,在登城口的南侧陈设着一门大炮,名为这时威大将军。这门炮炮身长2.85米,口径105毫米,由于中炮身上铸有敕赐神威大将而得名。字最大的射程是500多米,可见当时的军工业是比较发达的。 北8楼是八达岭长城海拔最高的楼,高达88

45、8.9米,建筑也很有特色。原来还可登上敌楼观山望 景,但目前为了爱惜文物封了楼门。 从关城城台到南峰的最高处南4楼,城墙长685.8米,高度上升142.4米,特别是南3楼至南4楼之间,山脊狭窄,山势陡峭,长城逶迤400多米。城顶最险处,坡度约为70度,几乎是直上直下。南1楼和南2楼,都没有修复二层,从南3楼遗存的柱础看,原来也有铺房。 南峰长城以南4楼地势最高,海拔803.6米。登楼远眺,长城自西南向东北蜿蜓于山脊之上,犹如苍龙,宏伟壮丽。使人不由得想起我国著名的长城专家罗哲文先生登临八达岭长城时咏的诗;千峰叠翠拥居庸,山北山南处处峰。锁钥北门天设险,半哉峻岭 走长龙。从南4楼到南7楼,高度慢

46、慢下降。南5楼与南6楼之间在长城的内侧距城墙30米的山脊上,屹立着一座白色的小亭,这就是1987年6月落成的贵州省修复长城纪念碑亭。南6楼是一座铺房,铺房建在上层的顶上,面阔三间,硬山顶,红柱子,灰色瓦,小巧玲珑。这或许是当年千总的指挥所。 今日的长城,早已失去军事价值,而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宽阔中外游客,成为著名遐迩的旅游胜地。随着旅游业的进展,长城这一中华民族的象征,全世界重要的文化遗产,会焕发出新的朝气。以更优质的旅游服务、更秀丽的旅游环境迎接着大家的到来! 第四篇:北京八达岭长城导游词 各位游客,如今我们的汽车正行驶在八达岭高速公路上,立即就要进入即将参观的八达岭景区。前面的那座山就是军都山,八达岭长城就盘踞在这座山上。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人民就已经起先修建长城了,那个时候诸侯争霸,为了爱惜自己的领地不被侵扰,所以在各自的边界上纷纷修筑了长城,叫做互防长城。 而我国曾经出现了三个修筑长城的高峰,分别是秦长城,汉长城,明长城。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原,建立了秦王朝,为了加强统治,防卫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所以派大将蒙恬30万军队和很多劳力将原来北方的燕、赵、秦长城连了起来,并加以扩充,历时9年修筑了一条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绵延万里的长城,这也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道万里长城。到了汉朝,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