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pdf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90458623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53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pdf(2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大全)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全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一章 声现象知识归纳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 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

2、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7可听声:频率在 20Hz20000Hz 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 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 20Hz 的声波。8第 1 页 共 20 页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 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第二章 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3、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2.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 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 0 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 100度,在 0 度和 100 度之间分成 100 等分,每一等分为 1。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体温计:测量范围是 35至 42,每一小格是 0.1。4.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5

4、.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第 2 页 共 20 页6.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7.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8.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9.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10.熔化和凝固曲线图:11.(晶体熔化和凝固曲线图)(非晶体熔化曲线图)12.上图中 AD 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 AB 段处于固态,在BC 段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 段处于液态;而 DG 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

5、 段于液态,EF 段落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 处于固态。13.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14.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15.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16.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第 3 页 共 20 页17.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6、18.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19.水循环: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运动、变化着,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水的循环伴随着能量的转移。第三章 光现象知识归纳1.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2.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1.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

7、大,是 3108 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 3108 米/秒。3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第 4 页 共 20 页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5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6平面镜成像特点:(1)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7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8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和凹面

8、镜(凹镜),它们都能成像。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是凹面镜。第四章 光的折射知识归纳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第 5 页 共 20 页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凸透镜成像:(1)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缩

9、小的实像(像距:f2f)。如幻灯机。(3)物体在焦距之内(u G,上浮(3)F 浮=G,悬浮或漂浮方法二:(比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1)F 浮 G,上浮 (3)F 浮=G,悬浮。(不会漂浮)3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4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受到的重力)5阿基米德原理公式:6计算浮力方法有:(1)称量法:F 浮=G F,(G 是物体受到重力,F 是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2)压力差法:F 浮=F 向上-F 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第 6

10、页 共 20 页(4)平衡法:F 浮=G 物(适合漂浮、悬浮)7浮力利用(1)轮船: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这就是制成轮船的道理。(2)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沉浮。(3)气球和飞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第十章 力和运动知识归纳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2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3物体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

11、几个力平衡。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叫做二力平衡。4二力平衡的条: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5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第 7 页 共 20 页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归纳1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2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1)。(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12、3杠杆平衡的条: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或写成。这个平衡条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4三种杠杆:(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 F1F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 F1=F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5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 质是个等臂杠杆)6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第 8 页 共 20 页7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

13、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2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功=力距离)3.功的公式:W=Fs;单位:W焦;F牛顿;s米。(1 焦=1牛米).4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5斜面:FL=Gh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螺丝、盘山公路也是斜面)6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计算公式:P 有/W=7功率(P):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计算公式:。单位:P瓦特;W焦;t秒。(1 瓦=1 焦/秒。1 千瓦=1000 瓦)第十二章

14、机械能和内能知识归纳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第 9 页 共 20 页3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4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6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7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8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9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焦耳10.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方式有:动能重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11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

15、势能的总和叫内能。(内能也称热能)2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4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5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6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第 10 页 共 20 页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7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8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9比热(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

16、热。10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11比热的单位是:焦耳/(千克),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12水的比热是:C=4.2103 焦耳/(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 4.2103 焦耳。13热量的计算:Q 吸=cm(t-t0)=cmt 升(Q 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 是物体比热,单位是:焦/(千克);m 是质量;t0 是初始温度;t 是后来的温度。Q 放=cm(t0-t)=cmt 降1热值(q):1 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单位是:焦耳/千克

17、。2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 放第 11 页 共 20 页=qm;(Q 放 是热量,单位是:焦耳;q 是热值,单位是:焦/千克;m 是质量,单位是:千克。3利用内能可以加热,也可以做功。4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它们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一个工作循环中对外做功 1次,活塞往复 2 次,曲轴转 2 周。5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的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6在热机的各种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知识归纳1.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

18、装置。2.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3.有持续电流的条: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4.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5.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6.电路组成: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第 12 页 共 20 页7.电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2)断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8.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9.串联:把电路元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电路中

19、任意一处断开,电路中都没有电流通过)10.并联:把电路元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并联电路中各个支路是互不影响的)1电流的大小用电流强度(简称电流)表示。2电流 I 的单位是:国际单位是:安培(A);常用单位是:毫安(mA)、微安(A)。1 安培=103 毫安=106 微安。3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它的使用规则是: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4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 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 0.02 安;03 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

20、值是 0.1安。1电压(U):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第 13 页 共 20 页2电压 U 的单位是:国际单位是:伏特(V);常用单位是:千伏(KV)、毫伏(mV)、微伏(V)。1 千伏=103 伏=106 毫伏=109微伏。3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它的使用规则是: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4实验室中常用的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 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 0.1 伏;015 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 0.5伏。5熟记的电压值:1 节干电池的电压 1.5 伏;1 节铅蓄电池电压

21、是 2 伏;家庭照明电压为 220 伏;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不高于 36 伏;工业电压 380 伏。1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2电阻(R)的单位:国际单位:欧姆();常用的单位有:兆欧(M)、千欧(K)。1 兆欧=103 千欧;1 千欧=103 欧。3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4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第 14 页 共 20 页(1)滑动变阻器:原理: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

22、阻的。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2A”表示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 50 ,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 2A。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2)电阻箱:是能够表示出电阻值的变阻器。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知识归纳1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公式:(I=U/R)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1 安=1 伏/欧。3公式的理解:公式中的 I、U 和 R 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I、U 和 R 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23、。4欧姆定律的应用:同一个电阻,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但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的电流也增大。(R=U/I)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第 15 页 共 20 页(I=U/R)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U=IR)5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 R1,R2 串联)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 n 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 R 总=nR 分压作用 比例关系:电流:I1I2=11 6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 R1,R2 并

24、联)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如果 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 1/R 总=1/R1+1/R2 分流作用:I1:I2=1/R1:1/R2 比例关系:电压:U1U2=11 第十五章 电功和电热知识归纳1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2电功的单位:国际单位:焦耳。常用单位有:度(千瓦时),1 度=1 千瓦时=3.6106 焦耳。3测量电功的工具:电能表(电度表)4电功计算公式:W=UIt(式中单位 W焦(J);U伏(V);I安(A);t秒)。第 16 页 共 20 页5利用 W=U

25、It 计算电功时注意:式中的 W.U.I 和 t 是在同一段电路;计算时单位要统一;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6.计算电功还可用以下公式:W=I2Rt;W=Pt;W=UQ(Q 是电量);7.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单位有:瓦特(国际);常用单位有:千瓦8.计算电功率公式:(式中单位 P瓦(w);W焦;t秒;U伏(V);I安(A)9利用计算时单位要统一,如果 W 用焦、t 用秒,则 P 的单位是瓦;如果 W 用千瓦时、t 用小时,则 P 的单位是千瓦。10计算电功率还可用右公式:P=I2R 和 P=U2/R11额定电压(U0):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12额定功率(P0):

26、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13实际电压(U):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14实际功率(P):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当 U U0 时,则 P P0;灯很亮,易烧坏。当 U 0)燃料燃烧时放热物理量单位 Q 放 放出的热量 Jm燃料的质量 kg q燃料的热值 J/kg提示:如果是气体燃料可应用 Q 放=第 17 页 共 20 页Vq;Q 放=mq提示:电流等于 1s 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物理量单位 I电流 A Q电荷量库 Ct时间s 电流定义式:物理量单位 I电流 A U电压 V R电阻 同一性:I、U、R 三量必须对应同一导体(同一段电路);同时性:I、U、R 三量对应的是同一时刻。欧

27、姆定律:物理量单位 W电功 J U电压 VI电流 A t通电时间 s提示:(1)I、U、t必须对同一段电路、同一时刻而言。(2)式中各量必须采用国际单位;1 度=1 kWh=3.610 6 J。(3)普遍适用公式,对任何类型用电器都适用;电功公式:W=U I t只能用于如电烙铁、电热器、白炽第 18 页 共 20 页灯等纯电阻电路(对含有电动机、日光灯等非纯电阻电路不能用)W=U I t 结合 UI R W=I2Rt W=U I t 结合 IU/R W=t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W如电热器。物理量单位单位 P电功率 W kW W电功 J kWh t通电时间 s h电功率公式:P=W/t物理量单位 P电功率 W I电流 A U电压 V P=P=I2R P=I U只能用于:纯电阻电路。串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表达式:I=I1=I2电压: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表达式:U=U1+U2分压原理:串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表达式:并联电路的特点:第 19 页 共 20 页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表达式:I=I1+I2分流原理:电压: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表达式:U=U1=U2并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表达式:第 20 页 共 2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