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知识点总结(最完整的知识点大全).pdf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90403243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414.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科学知识点总结(最完整的知识点大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初中科学知识点总结(最完整的知识点大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科学知识点总结(最完整的知识点大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科学知识点总结(最完整的知识点大全).pdf(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科学知识点总结(最完整版)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1)感觉世界(2)人们感受周围世界的感官有:眼、耳、鼻、舌、皮肤,其中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3)感受器有:皮肤中的冷觉、热觉、触觉、痛觉等感受器。皮肤的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其中对触觉最敏感的是指尖,对热觉最敏感的是手背,因为这些部位的相应神经末梢比较丰富。在皮肤的冷、热、触、痛四种感觉中,对人体保护意义最大的是痛觉。嗅觉:鼻的结构:鼻腔、嗅觉的形成过程:气味嗅觉的特点:(4 点)人的大脑的嗅觉中枢易疲劳嗅觉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动物对不同气味的敏感程度也不同味觉:舌的表面不满许多小突起(乳头)味觉的形成过程:食物溶于

2、唾液四种基本的味觉是:酸、甜、苦、咸甜味舌尖苦味舌根酸味,内藏味蕾,味蕾内有许多味觉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味觉细胞味觉神经大脑产生味觉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最敏感。综合味觉有:麻、辣、涩舌侧中部咸味舌侧前部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嗅觉神经末梢(内含嗅细胞和嗅觉神经)嗅觉细胞嗅觉神经大脑产生嗅觉舌的不同部位对四种基本味觉的敏感程度不同:说明:人的嗅觉与味觉相互联系,同时工作的,嗅觉受到损伤,会直接影响到味觉。如:人感冒时,嗅觉灵敏度降低,吃东西没有味道了。小孩在嗅柠檬时吃苹果,将产生什么味道。(4)声音的发生与传播声音的产生:物体的振动。说明:有物体的振动,但不一定能发出声音,还需要

3、介质传播。声音的传播:依靠介质(介质:传播声音的物质,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的形式: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说明: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宇航员在太空要靠无线电波交流。土电话说明固体能够传声,即将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人的说话声吓跑,说明液体能传声。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有关,在0.6 米/秒。与介质有关,固体传声较快,气体最慢(物质越密传声越快,越疏传声越慢,为什么?)3 回声: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障碍物会反射回来就产生回声。(5)耳和听觉耳廓:收集声波外耳外耳道:传递声波的通道鼓膜:接受声波,产生振动鼓室:中耳中的空腔,与咽鼓管相通耳的结构:中耳听小骨:把声音放大咽鼓管:平衡鼓膜内外气

4、压前庭:内耳半规管:位觉感受器,感受头部位置的变动15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 米/秒,气温每升高1,传播的速度增加(苹果与柠檬的混合味道)耳蜗:有听觉感受器,接受声音,并传递给听觉神经。听觉的形成:外界的声波耳蜗音调、响度、音色:音调:声音的高低,通常指的是声音的尖或低沉,主要与振动的快慢即频率有关(频率:儿童的音调比成人的高。同样道理,女人的音调比男人的高。音乐中的“以及“C”、“D”调等指的是音调。人的发生频率(85Hz-1100Hz)与听音频率(20Hz-20000Hz)是不同的,如果某物体发出的声音2000Hz 的声音(波)叫超在人的听音频率范围内则能被听到,反之,不在人的听音

5、范围内,高于声(波),低于 20Hz 的声音(波)叫次声(波),这些声音人听不到。响度:声音的大小,通常指声音太大,太响亮。主要与振动的幅度(物体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大小)有关,其次还与人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在声学上常用分贝(小的声音,不是指没有声音。注意了解几种环境中响度的分贝值。音色:声音的特色,是由音调、响度等综合在一起的一种混合感觉。不同的人音色不同,同一个人的音色还与年龄有关。噪声:凡是影响人的正常的工作、生活与学习的声音都称为噪声。控制噪声的措施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4、光和颜色:光源:正在发光的物体。太阳和所有的恒星都是光源。光的传播:光在dB)来表示

6、,0dB 表示人能听到的最1 秒钟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赫),频率越高,振动越快,音调越高。一般儿童的声音比成人的尖,故1、2、3、4、5、6、7”耳廓听觉神经外耳道听觉鼓膜振动听小骨放大人用两个耳朵听的好处:主要是能辨别声源的方向,其次可以使听到的声音更清楚。同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直线传播的典型应用有:瞄准时的三点一线,与小孔的大小、形状无关,只与小孔与地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的产生等。阳光下树阴中的圆形光斑的形成:小孔成像(太阳的像)面的距离有关。光的色散:太阳光(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定、紫七种色光过程。说明:在红光之外还有红外线,能使温度计

7、温度上升。在紫光之外还有紫外线,能使胶卷感光,它也能杀死微生物,常用来消毒灭菌。透明物体: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色光的颜色来决定,即物体的颜色物体的颜色与透过它的色光的颜色相同。不透明物体: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物体的颜色决定,色相同。三原色:红、绿、蓝5、光的反射:光从一种均匀物质射向另一种均匀物质时,在它们的分界面上会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又返回到原来的物质中处,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反射定律:(见图描述)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6、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的像是虚象,不能用光屏接收,像和物体离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大小相等

8、。说明:实像能用光屏接收,虚象不能用光屏接收。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造成的。7、光的折射:光从一种物质射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叫光的折射。光的折射遵循光的折射定律,也遵循光路可逆。在两种物质的分界面上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一个平面,法线中间,角相等)说明:光的反射遵循光路可逆,光的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它们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即物体的颜色与它反射的色光的颜光的折射定律:光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统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光疏物质)斜射入水(光密物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反之则反。如果入射角增大,则折射角也跟着增大。8、透镜:凸透镜:中央比

9、边缘厚凹透镜:中央比边缘薄行的,不平行于主光轴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体现在能使平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一点(焦点)光线,经过透镜后,范围比原来没有透镜时变窄。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体现在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会聚于一点(虚焦点),不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透镜后,范围比原来没有透镜时变大。凸透镜成像规律:像的性质物距u2fu=2ffu2fu=fuf像距fv2f/u 水 酒精。每立方米水的质量为千克。水、海水、酒精之间的密度大小关系为第 4 节水的压强1、垂直 作用在物体 表面 上的力叫压力,压力是由物体之间相互压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的表面垂直2、

10、压力的作用效果跟。物体水平放置时,挤压 而产生的。压力作用在压力大小等于重力。受力物体表面上,压力的大小 和 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在科学上用压强 来表示压力产生的效果;即在。S=F/PF/P)2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小P表示压强(帕3、公式:压强=压力/受受力面积 P=F/SF/S,(公式变形:F=PSPSpa),F表示压力(牛N),S表示受力面积(米m)22练习 1:一个质量为50 千克的人,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面的压力为强为。40N的物体压在竖直的墙壁上,对地面的压强为200 厘米。则当他站立在地面上时对地压力为,对地面的压2;当他走路时对地面的练习 2:用 100N的力把重力为体对墙

11、壁的压强多大?2物体与墙壁的接触面积为200cm,则物4、2 帕=2 2 牛/米,2 帕的意义是 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对折的报纸对桌面的压强为5、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2 2 牛。15000 帕。1 帕,人站立对地面的压强是,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压强计,它的工作原理是当橡皮膜受到的6、研究水内部压强特点时,用到的仪器叫的 高度差越大。7、液体压强的特点有:对容器压强越大,U型管两边侧壁和底部 都有压强,且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 都有密度压强;并在 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有关,密度越大,压强越大。第 5 节 水的浮力1、液体(

12、气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2、液体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浮力的原因是竖直向上的浮力。;不同液体深度相同处的压强还跟液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有3、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关,公式:F浮=G排液=排g v33排排(,浮力只跟 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液指液体密度,排指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计算时,单位要统一(取千克/米,v排取米),浮力只与 液体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物体的重力有关,与物体的重力、形状及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4、物体的浮沉条件: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沉取决于:G和浮力 F浮的大小。0 牛,如桥墩。F浮G上浮F浮=G悬浮此时 V排=V物F浮=G漂浮此时

13、V排物,上浮 液 内部大气压强,导致大气(答题模式)使物质不断地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原因:都是利用大气压强的存在的原理,外界大气压强(2)自来水笔吸墨水;吸管吸饮料,吸尘器除尘原因:利用大气压强存在的原理,通过减少局部的压强,(3)用吊瓶向静脉注射药物是,医生为什么要在药水瓶的橡皮塞上再插进一个针头?原因:药液滴出后,里面的空气压强会变小,压强太小,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药液就不能继续滴出,插进针头后,可以及时给瓶内补充空气,使瓶内空气的压强大致等于外界压强,保证药液持续滴出;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大气压强是很大的。大气压强的大小:标准大气压P=1.01*105 帕(

14、在海平面的大气压)即760 毫米水银柱大气压的大小常用空盒气压计或水银气压计进行测量大气压的大小跟大气的密度直接相关,所以,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就越小;人体内也有压强,它抗衡着体外的大气压。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气体(液体)的压强会随流速的增大而减少具体事例:(1)当火车高速行驶时,人不能离铁轨太近,为什么?原因:流速大,压强小,离铁轨较远处大气压强大于铁轨附近大气压强,(2)两船平行行驶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3)把乒乓球放在漏斗里,对者漏斗吹气,乒乓球不会掉下来;(4)飞机飞行时,其机翼上侧的气流速度比下侧快,大气压与人类生活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所以机翼上侧的气压比下侧小,会被大气压向铁轨处

15、,非常危险。A、在同一高度,不同区域的大气压不一定相同;在同一高度,同一区域,不同时间的大气压不一定相同;B、在相同高度上,气压高的区域叫高压区,气压低的区域叫低压区,C、高压区:天气晴朗,空气干燥;大气压对人体的影响A、高山反应B、拔火罐原理C、飞机在高空飞行时,机舱内必须进行增压;D、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必须穿上加压的宇航服。大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A、气压增大时,液体沸点升高,B、气压减小时,液体沸点降低,低压区:阴雨天气,天空多云。具体事例:*在高山上,普通的锅难以将饭煮熟*高压锅的使用原理生活用品与大气压A、真空压缩保存袋 B,(原因:高山上,气压降低,沸点降低)、吸尘器:利用大气压工作

16、的一种清洁工具原理:靠电动机高速驱动风机叶轮旋转,使空气高速排出,致使吸尘器内部产生瞬时真空,和外界大气压形成气压差,在这一作用下,吸入含灰尘的空气,经滤尘器过滤,排出清净的空气,气压差越大,吸尘器能力越强。风风是怎样形成的?A、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B、风: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风的两个基本要素:风向,风速A、风向-风吹来的方向,常用的风向有八种,表示方法:/秒。千米/时气象观测中常用风向标风向标观测风向B、风速-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的距离,单位:米风速常用风级表示,有风与人类的关系:B、不利-012 级,气象观测中常用风速仪观测风速。破坏性风会对人类产生危害第六节(1)相对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丰

17、富程度;为什么会降水常用百分比(%)表示A、有利-风是一种资源,可以进行发电,行船、运动等;1、空气的湿度:大气中水蒸气的多少。一般用相对湿度来表示。(2)空气湿度与温度的关系:温度越高,空气所能含有的水汽越多。所以空气湿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3)观测湿度的仪器是:湿度计,最常用的湿度计是:干湿球湿度计,它实质上是两支特殊的温度计。(4)用干湿球湿度计测量,然后通过查相对湿度表可以得出相对湿度。(5)空气湿度与天气的关系:湿度越大,空气中的水汽就越丰富,成云、降水的可能性就越大。(6)天气谚语:“燕子低飞要下雨”-大雨前空气湿度大,2、降水(1)降水的形成条件:A、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C、空气中

18、有微小的尘埃D、水珠、冰晶增大到能降落到地面(2)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最常见的降水是降雨(3)降雨量:表示一定时间内地面积水的深度,第七节1、获得天气预报的方法一般有三种:(1)通过看电视、听广播等媒体或气象预报;(3)通过气象观测,自己制作天气预报。2、怎样看天气预报(1)阴”指天空的总云量在“少云”8/10 以上,“多云”指天空总云量在5/10 到 3/10,“晴”指天空总云量在15 毫米。5/10 到 7/10,3/10 以下(2)小雨:12 小时内降指天空的总云量在(2)通过分析天气图自己预测天气;度量单位-毫米;测量仪器-雨量筒明天的天气怎么样100%水汽凝结昆虫翅膀变软,飞得

19、低,燕子也就低飞觅食。B、气温继续下降,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降低;水小于 5 毫米,中雨:12 小时内降水515 毫米大雨:12 小时内降水大于降水概率表示降水的可能性大小。3、(1)常见的天气系统:高压系统、低压系统、冷锋系统、暖锋系统。(2)常见的天气系统与天气的关系:A、高压系统:天气晴好,B、低压系统:阴雨天气;C、冷、暖锋面系统:锋面上天气变化比较复杂冷锋:冷空气向暖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常带来降雨,大风、降温天气;暖锋:暖空气向冷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常带来降雨,升温天气冷锋(3)特殊的天气系统:台风-实际上是属于强低压系统第八节暖锋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1 1

20、、气候(1)气候的含义: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2)天气与气候:A、区别:短时间与长时间;B、联系: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就是气候如:长夏无冬、秋高气爽等。我国大部分地区秋天均为秋高气爽,但不代表没有下雨天。2、影响气候的因素:(1)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纬度位置不同的大地区,接受太阳辐射的量不同,在地球上所处的温度带位置也不同。我国的纬度位置:主要在北温带,南部少部分地区在热带例子:我国最南的海南纬度低,气温高、长夏无冬;我国最北的漠河纬度高,夏季短,冬季长而寒冷。-就是 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2)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A、比热:我们把1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在升高称

21、为比热。1时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符号:J/(kg?)3比热单位:焦/(千克.?)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3水的比热:4.2 10 焦/(千克?)是什么?表示的含义-1kg 水温度升高1时,需要吸收的热量为4.2 10焦。比热表的阅读:水的比热最大。(由此说明水作冷却剂、保温剂的作用)不同物质的比热是不同的。所以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升高的温度、吸放热的多少无关不同状态的同一种物质的比热不同,说明比热与物质状态有关B、同一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冬季陆地降温快,海洋降温慢夏季陆地降升温快,海洋降升温慢原因:海洋和陆地的性质不同原因:距离海洋远近不同(3)季风对气候的影

22、响A、定义:在不同的季节里风向相反和接近相反的风B、季风产生的根本原因:海洋和陆地的性质不同C、风向:夏季-吹夏季风,风从海洋吹向大陆(夏季陆地气温高,气压低,海洋气温风从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低,气压高,所以,沿海地区气温变化小,内陆气温的变化大降水:沿海降水较多,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内陆降水少,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吹冬季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冬季陆地气温低,气压高,海洋气温高,气压低,风从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D、性质:我国 冬季盛行偏北风,故干燥少雨,夏季盛行偏南风,故湿润多雨E、世界上季风区域很广,以亚洲季风最盛行。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国家。(4)地形对气候的影响A A、气温随着地势的升高而降低。一般 海拔增高10001000 米,气温会下降约B、山地的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6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