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初三化学第一二章要点.pdf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90399239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49.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五四制初三化学第一二章要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鲁教版五四制初三化学第一二章要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鲁教版五四制初三化学第一二章要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五四制初三化学第一二章要点.pdf(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三化学要点回顾初三化学要点回顾(第一章第二章)15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看化学变化的本质:旧的分子被打破,形成零散的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16分子(原子)的特点:分子很小、相互间存在间隔、总在不停的运动17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特点:化学变化一生多)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特点:化学变化多生一)18.18.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6)的质量的1/12 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数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真实质量,而是相对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它的S

2、I 单位是一,符号是 1(单位一般不写出)。相似点分子质量小,体积小,处于永恒运动之中。同种物质分子物质相同,不同种物质分子性质不同相异点在化学反应中分裂,重新组成别种物质的分子原子质量小,体积小,处于永恒运动之中。同种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原子性质不同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化学反应后并没有变成其他原子相关关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原子是构成分子的粒子,原子也是直接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一、概念与原理:一、概念与原理:1天然材料:木材、棉花、石料等人造材料:塑料、橡胶、金属制品等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3化学:在原子

3、、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4探究活动的主要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获得结论、反思与交流5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等。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如:可燃性(不具有可燃性)、毒性(无毒)、酸性、碱性、腐蚀性等。6原子结构:质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原子中子(不带电)(中性)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7相对原子质量:以碳 12 原子质量的 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的比值,就是这种原子的

4、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8元素: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9各种元素在化学变化中的变化趋势: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8(He 为 2 个),在化学变化中既不易失去电子,也不易得到电子,表现为化学惰性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 个(氢元素为1,不是金属元素),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电子,表现为金属性,失去电子带正电荷,变为阳离子。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4 个(氢元素为1),在化学变化中易得到电子,表现为非金属性,得到电子带负电荷,变为阴离子。10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11地壳中元素含量前五位:氧、硅、铝、铁、钙人

5、体中元素含量前四位:氧、碳、氢、氮空气中元素含量前两位:氮、氧12纯净物:由单一物质组成的物质。绝对纯净的物质是不存在的;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各物质都保持各自原来的性质。13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4物质分类的关系:单质纯净物物质化合物混合物备注分子与构成这种分子的原子相比,原子更小,但并不是说所有原子都一定比分子小19组成与构成:组成与构成是分别从宏观(不可数)和微观(可数)角度认识物质的两种说法。从宏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由元素组成,故元素名称前不能加数量词,因为元素属于宏观的不可数名词;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是由基本微粒(原子、分子或

6、离子)构成,如果答每个分子构成时,必须叙述由几个什么原子构成。例如:对物质水(H2O)的认识和描述从宏观上: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不能说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从微观上: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这个构成不能改用组成)。若只问水分子构成时,可不必回答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如: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二、实验操作:二、实验操作:1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烧杯、锥形瓶(烧瓶)2从试剂瓶向试管中倾倒液体:瓶塞倒置于桌面(防治污染试剂)标签向着手心(防止瓶口残留液腐蚀标签)试管倾斜,管口紧挨着试剂

7、瓶口倾倒完毕,在试管口刮一下3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胶头滴管垂直于试管口的正上方4酒精灯火焰分三层:外焰、内焰、焰心5酒精灯内酒精容积:2/3V1/46酒精灯使用三不准:不准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不准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另一盏酒精灯不准用嘴吹灭酒精灯(都是为了防止发生火灾)7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 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和别人试管倾斜 45 试管夹夹在距管口 1/4 处8试管加热时突然破裂可能原因有哪些:加热前未均匀预热试管外壁有水加热过程中,试管底部触及灯芯9给试管中固体加热:试管口稍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冷凝成水珠,倒流回试管底部,使试管骤冷而炸裂)

8、铁夹夹在距管口1/3 处10量筒使用:量筒要放平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快接近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注意不能把滴管伸入量筒内11天平使用:左物右码腐蚀性和易潮解的药品应放在玻璃器皿内称量12过滤操作中的“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要低于漏斗上缘漏斗内液面要低于滤纸上缘三靠:盛待滤液的烧杯要紧靠在玻璃棒上玻璃棒要紧靠在滤纸的三层面上漏斗下口要紧靠在接滤液的烧杯内壁上三、实验现象:三、实验现象:1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氧化镁MgO)2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立即变红3向锌粒中滴加盐酸:产生大量的气泡锌粒逐渐溶解4向氢

9、氧化钠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5向石灰石中滴加盐酸:产生大量气泡;伸入燃着的木条:火焰熄灭6加热硫酸铜晶体:固体由蓝色逐渐变成白色试管口有水珠7氧化铜跟稀硫酸混合:黑色粉末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8电解水现象:两极产生气泡,阴极比阳极多两端玻璃管内液面下降,阴极约为阳极 2 倍中间玻璃管内液面升高9氢气燃烧现象:产生淡蓝色火焰放热烧杯内壁附有水珠10氧气特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11卢瑟福粒子轰击金箔现象:大多数粒子顺利通过,不改变前进方向(说明原子间和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粒子和原子核都带正电荷,当粒子途经原子核附近时,受到原子核的斥力作用)极少数的粒子被反弹回来(粒子碰到了位于原子中心的体积小、质量大的原子核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