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第二单元练习优秀课件.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90228782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选修第二单元练习优秀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历史选修第二单元练习优秀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选修第二单元练习优秀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选修第二单元练习优秀课件.ppt(3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历史选修第二单元练习第1 页,本讲稿共35 页华盛顿会议的召开一是亚太问题二是限制海军军备问题三是中国问题议题:第2 页,本讲稿共35 页华盛顿体系的实质是什么?讨论:是以美国居主导地位、抑制日本、宰割中国的基础上形成的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国际关系新秩序。第3 页,本讲稿共35 页选择题1.“一战”后初期,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争霸斗争中矛盾最突出的国家是A.美、日B.英、日C.美、英.英、法2、下列条约中涉及到中国的有凡尔赛和约 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 九国公约A.B C.D 第4 页,本讲稿共35 页选择题3、华盛顿会议召开的目的是缓和美.日.英三国海军军备竞赛矛盾重新分割太平洋地区

2、的势力范围缓和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重新瓜分欧洲和中东地区A.B.C.D.第5 页,本讲稿共35 页选择题4、使日本第一次处于同欧美列强平等的地位的是:A、凡尔赛和约B、五国条约C、四国条约D、九国公约5.“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的条约是A.凡尔赛和约B.四国条约C.五国条约D.九国公约第6 页,本讲稿共35 页1“一战”前后,帝国主义国家主要矛盾的变化是()A 由德法矛盾到美日矛盾B 由英德矛盾到美日矛盾C 由英美矛盾到美俄矛盾D 由英德矛盾到英美矛盾2 在巴黎和会上,操纵会议的英法美三大国争夺的根本点是()A 争夺对德国的控制权B 争夺战争赔款C 争夺对国际联盟的

3、领导权D 争夺地区及世界霸权3 对签订凡尔赛和约目的的叙述最确切的是()A 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B 将德国在中国山东攫取的一切权利交给日本C 惩罚和削弱德国D 惩罚和削弱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第7 页,本讲稿共35 页4“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所体现的国际关系的实质是()A 战后须建立新的世界秩序B 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C 帝国主义试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D 国际社会要求维护世界和平5 九国公约的下列哪项规定最能反映这次会议上列强侵略中国的本质意图A 维护中国之主权与独立、领土与行政之完整B 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权,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C 给予中国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D

4、 施用各种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第8 页,本讲稿共35 页6 1919 年美、英、法、意、日在巴黎和会都()A 要求最大限度的削弱战败国B 根据自身实力提出利益要求C 分得了战败国的殖民地D 赞同限制战胜国陆海军军备7 凡尔赛和约的规定是最能体现英国愿望的是()A 领土问题B 军事问题C 殖民地问题D 赔款问题8“一战”结束后成立的国际联盟,其实质是()A 英法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B 美国称霸世界的工具C 促进国际和平合作与安全的组织D 国际间经济化交流的组织第9 页,本讲稿共35 页9 美国拆散英日同盟的根本目的是()A 削弱英日在亚太地区的势力,

5、便于美国资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B 向英、日显示美国在经济上的雄厚实力C 反对日本利用战争时机独霸中国D 勾结英、日共同对付苏联10 华盛顿会议通过的四国条约抑制了日本,但日本认为自己也有收获,主要是()A 日本建立了与美国的战略合作关系B 日本在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得到列强的承认C 日本取得了对中国的独占权D日本通过此条约获得了更多的权益第10 页,本讲稿共35 页11 五国条约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 美、英海军力量并驾并驱B 暴露了美国力图取代英国海上霸主地位的野心C 平息了海军军备竞争D 使日本受到一定的打击12 下列关于九国公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中国参与签订B 体现了美国对华政策的精神

6、C 日本在华的侵略权益受到打击D 中国的主权与独立及领土完整受到尊重第11 页,本讲稿共35 页13 在巴黎和会上,英、美支持日本取得原来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而华盛顿会议上,他们又表示支持中国收回山东的主权。美、英转变态度的原因是()A 力图遏制日本势力扩张B 中国人民反日斗争的高涨C 企图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D 英日同盟已经宣告失败14 华盛顿会议与巴黎和会的共同之处是()是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侵犯了中国主权,损坏了中华民族的利益 由少数大国操纵会议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A B C D 第12 页,本讲稿共35 页15 1919 年6 月28 日,凡尔赛和约在巴黎签订。法

7、国元帅福煦听到和约签字的消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 年休战。”福煦此话的含义主要是指巴黎和会上()A 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存在着尖锐矛盾B 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宰割埋下了复仇的种子C 美国与英、法争夺国联领导权势不两立D 美日为争夺中国产生了深刻的矛盾16 下面对“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认识不正确的是()A 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被彻底改变B 是“一战”中的战胜国凭借实力重新分割世界的产物C 从法律上确认了帝国主义奴役、压迫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的权益D 客观上维护了世界形势的相对稳定第13 页,本讲稿共35 页17 一战后,美国倡导召开华盛顿会议的目的是()A 为了反对日本独霸中国B 尊重中国

8、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C 为缓和列强矛盾,重新分割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D 同英国海军并驾齐驱18 巴黎和会上威尔逊宣扬“十四点原则”的目的是()A 维护世界和平B 建立国际联盟C 重新瓜分世界D 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19“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不能长久维护世界和平,主要是因为该体系()A 出于反共反苏的目的订立B 依据各国现有实力而确立C 建立在对殖民地的掠夺之上D 实质是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第14 页,本讲稿共35 页20 洛迦诺公约的签订()暂时解决了欧洲安全问题改善了法德关系有利于当时国际关系的稳定 限制了德国军国主义的复活提高了德国的政治地位A B C D 21 凡尔赛和约的内容最能反映巴黎

9、和会性质的是(1)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给日本(2)对德国的军备严格限制(3)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 年(4)以“委任统治”的形式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A(1)(2)B(2)(3)C(3)(4)D(1)(4)第15 页,本讲稿共35 页22 巴黎和会上,日本代表对欧洲事务很少开口,被称为“沉默的小伙伴”,日本沉默的主要原因是A 认为没有资格介入欧洲事务B 无力与欧美列强争夺欧洲霸权C 日本代表不擅长外交D 专注亚洲事务及其权力23 作为战胜国参加了巴黎和会,但又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的国家是英国法国美国中国A B C D 24 下列对凡尔赛体系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 巩固了英法在欧洲的主导

10、地位B 按照美国的意愿成立了国际联盟C 肯定了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既得利益D 改变了欧洲、中东和非洲的政治格局第16 页,本讲稿共35 页25 美国提出建立国际联盟,但国联成立后却被英法两国操纵。这种情况说明A 美国无意参加和操纵国际联盟 B 英法的经济实力仍比美国强大C 美国的综合国力还不足以称霸世界D 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心在拉丁美洲26 巴黎和会上签署的对保加利亚和约是A 凡尔赛和约B 圣日尔曼条约C 纳伊条约D 特里亚农条约第17 页,本讲稿共35 页27 下列哪些内容属于洛桑条约收回的权利承认土耳其的领土完整和国家独立 废除领事裁判权 财政不受外国监督,关税自主 取消赔款 海峡地区非军事化和

11、国际共管A B C D 28 下列地区不属于凡尔赛体系调整关系的地区是A 欧洲B 非洲C 中东D 美洲29 在国际联盟的问题上,列强没有取得以致意见的是A 维护和平的原则B 实行集体安全C 种族平等的原则D“委任统治”制度第18 页,本讲稿共35 页30 一战后,英美在下列问题上态度不一致的是()A 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B 日本归还中国山东主权问题C德国延期赔款问题D 国联领导权的归属问题31“一战”后初期,国际社会的基本矛盾有帝国主义战胜国与战败国问的矛盾 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社会主义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殖民地半殖民地与宗主国间的矛盾A B C D 32 美国在华盛顿会议上曾支

12、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和废除二十一条,其主要意图是A 维护中国的领土完整B 削弱日本的在华优势C 表示对中国人民的友好D 拉拢蒋介石集团第19 页,本讲稿共35 页33 对英国推行的“势力均衡”政策的最恰当的解释是A 英国与欧洲各国力量保持均衡B 英国与欧洲大陆强国保持均势C欧洲大陆强国之间力量保持均衡D 欧洲大陆各国力量保持均势34 20 世纪20 年代,日本面临的一度有利的国际环境开始逆转,主要因素是A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B 对苏武装干涉的失败C 欧美列强的积极竞争D 亚洲人民的普遍反抗35 凡尔赛体系与华盛顿体系()A 都是战胜国处置战败国的结果B 都是帝国主义宰割殖民地的结果C 帝国主义

13、之间相互妥协的结果D 都扶持建立了一些新兴民族国家第20 页,本讲稿共35 页36、1919 年的巴黎和会上,法国主张极力削弱德国的主要意图是A.剥夺德国的殖民地B.重建欧洲大陆霸权C.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D.获得德国的大量赔款37、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共同之处有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少数大国操纵会议,充满矛盾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涉及中国问题,侵犯中国主权A.B.C.D.第21 页,本讲稿共35 页38、非战公约的签订是一战后维护和平的尝试,但非战公约对侵略者没有强大的约束力,这是因为A.非战公约对列强根本毫无约束B.列强各自保留条件,为其以后发动战争埋下了伏笔C.非战公约不尊重和平D.非战公约没有规定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原则39、操纵巴黎和会的三个国家是A 英、法、美 B 英、法、德C 英、美、日D 英、法、日第22 页,本讲稿共35 页40、美国在巴黎和会上的主要企图是A 称霸世界B 制裁德国C 削弱英国D 扶植日本41、巴黎和会上,英国与法国、美国矛盾的根源是()A 法美联合抗击英B 在处置战败国问题上英国有自己的主张C 英国的“均势”政策与法美外交政策矛盾D 英国极力维护其在欧洲乃至世界的霸主地位42 下列条约中与其它三个性质不同的是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中英南京条约协约国与土耳其的洛桑和约AB C D 第23 页,本讲稿共3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资格考试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