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省份.pptx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90059551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PPTX 页数:45 大小:577.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型省份.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创新型省份.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型省份.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型省份.pptx(4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创新型省份规划研究Contents有关创新的几组概念1创新型地域的评价指标2创新型地域的国际经验3创新型省份或区域的内涵与特征4江苏建设创新型省份的路径探讨5有关创新的几组概念创新的概念1科技创新与技术创新2国家创新系统3区域创新系统4什么是创新 创新(nInovatoin)这一概念最早见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1912年)的“创新理论”。他把创新界定为“执行新的组合”,即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熊彼特的创新观 熊彼特认为创新并不是一个技术概念,不是单纯的技术上的新发明。创新是一个经济概念,指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事物,一般包括五种情况:(

2、1)采用了一种新产品,即消费者不熟悉的或具有新特征的产品;(2)采用了一种新的生产方法,这种方法有可能在科学上不一定成熟或者仅仅是商业上经销商品的一种方法;(3)开辟了一个从未进入过的新的市场;(4)控制或“掠取”了新的生产原料和半成品的供给来源;(5)实现了一种新的工业组织形式,比如形成或打破了一种垄断,或实现了托拉斯化。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 一是技术创新的新古典学派,以索洛(R.M.Solow)为代表。该派认为技术与其他商品一样存在公共商品、创新收益的非独占性、外部性等市场失败,政府干预将极大地促进技术创新的进行,并且认为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二是制度学派的创新

3、,以科斯为代表。由于存在交易成本,制度将影响到资源配置的效率;市场失败是存在的,但解决的关键在于制度安排;历史上经济增长的源泉来自有效率的制度安排,不是单纯的技术革新和进步,技术革新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表现,而不是源泉;制度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具有内生性与稀缺性,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制度因素。国家创新系统 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综合了技术创新论和制度创新论的某些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从国家的角度应用研究不同创新主体的相互作用和网络机制,“强调从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宏观角度来解释各国技术创新实绩的差异,强调从更为广阔的社会文化环境研究不同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差异,并且非常重视国家特定因素对于技术变迁过程的重大

4、影响”(冯之浚,2000)。国家创新系统 OECD在国家创新系统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不同主体和机构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技术变革并不以一个完美的线性方式出现,而是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馈的结果。这一系统的核心是企业,是企业组织生产和创新、获取外部知识的方式。外部知识的主要来源则是别的企业、公司或私有的研究机构、大学和中介组织。”OECD强调国家创新系统的核心内容是科学技术知识在一国内部的循环流动,进一步指出,研究国家创新系统的政策含义是纠正技术创新中的系统失效和市场失效。国际创新系统 科技部专题研究组(2006)在对主要创新型国家实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创新型国家有三个基本特征:

5、(1)创新投入高。这些国家研发(R&D)经费占GDP的比重一般都在y20c以上;(2)创新产出高。这些国家拥有的发明专利总数占到全世界的99%。世界上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既无法在国内进行技术创新,也无力采用国外先进技术,而仅占全球1y50c的富国人口却拥有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技术创新成果;(3)自主创新能力强。区域创新系统 区域创新系统(RegionalInnovationsystems)概念最早由英国卡迪夫大学的库克P(.Cooke,1992)提出来的,他在区域创新系统:全球化背景下区域政府管理的作用一书中,从系统构成的角度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做了界定。库克认为,区域创新系统主要是由于地理上相互分

6、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而这种体系支持并产生创新。区域创新系统 我国学者对区域创新系统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区域创新系统是国家创新系统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创新系统的子系统。区域创新系统同国家创新系统的共同点是强调制度、机构是决定创新能力的决定要素,互动的学习机制和网络是创新系统的生命力。与国家创新系统相比,区域创新体系更带有地域色彩,呈现更多的特色制度安排,是区域内有特色的、与地区资源相关联的、推进创新的组织网络。区域创新系统 从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上看,区域创新系统包括:主体性要素、资源型要素和环境性要素。主体性要素是指地方政府、企业、科研机构

7、、大学、中介机构等参与技术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某些主体性要素可以有缺失,如大学);资源性要素是指技术创新所需的资金、人力和知识资源,这类要素具有流动性,特定区域资源性要素的缺乏可以通过跨区域的流动来实现供给,但基于对资源流动所需成本等因素的考虑,各区域往往根据自身的资源特征,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系统;环境性要素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硬环境主要是指科技基础设施,软环境包括市场环境、社会历史文化和制度环境。创新的评价指标国外创新评价指标1国内区域和城市创新评价指标 2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评价指标3国外创新评价指标 一、科技统计指标 OECD的统计主要侧重于对科技活动的描述,通常涵盖四个部

8、分:组织科技水平、产业科技水平、国家(地区)科技水平以及国际水平,采用的衡量方法是传统的投入产出法、应用与冲击分析法。其选用的指标包括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两类。上述指标在各国的科技统计中被广泛引用,但在对创新的衡量上有一定的局限性,表现在:R&D支出与创新产出的相关性并不显著,专利指标与商业化后产生的经济价值之间的关系难以估计,对于基础研究变化情况无法衡量等。国外创新评价指标 二、知识经济评价指标 OECD组织对知识经济的测度指标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为:知识对经济发展影响的指标、知识对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影响的指标、知识对经济增长与国际竞争力影响的指标,其下包括若干二级指标,主要体现在十个方面:人

9、力资源流动引起的知识循环、无形知识的循环、创新的经济价值、科学系统的活动与网络、服务业的科技活动、小企业的创新、创新与企业的吸收能力、工业R&D的国际化、政府对工业R&D和创新的支持、信息与通信技术。国外创新评价指标 三、竞争力评价中的创新指标 国家创新指数包括发明新技术和利用其他地方发明的技术的能力,它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创新指数和技术转让指数,创新指数以10个定性问题为基础,技术转让指数则反映了外国直接投资是技术转让的来源和外国技术许可是获得技术的普遍方式,这两个部分的权重是相同的。国外创新评价指标四、欧盟创新记分牌EIS,European Innovation Scoreboard 指

10、标国外创新评价指标国内区域和城市创新评价的主要内容国内区域和城市创新评价的主要内容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对于创新型省份的指标(1)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R&DGDP)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是衡量创新投入的主要指标,主要创新型国家一般在2以上,较高水平的为25,如美国为26;日本、韩国、瑞典、芬兰和爱尔兰都在3左右;最高的是以色列,多年来一直保持在4以上。2010年江苏全社会研发投入达840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1,已经达到一般创新型国家水平。(2)科技进步贡献率 它是指除了资本和劳动以外的其他各类投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衡量区域科技竞争实力和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综合性指标。主

11、要创新型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率一般在60以上,高的在70以上,如美国、日本等达到80左右,韩国略低为58。五年来,江苏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2010年达到54,居全国领先行列。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对于创新型省份的指标(3)专利申请数 知识产权是国际间科技竞争的一个制高点,专利已成为衡量国家和地区创新产出的重要指标。江苏省每百万人专利申请数2010年达到2998件,达到日本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的水平。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对于创新型省份的指标(4)每万人科技论文数 20032008年,江苏省每万人科技论文数以1315的速度增长,2008年达到537篇,基本达到创新型国家标

12、准。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对于创新型省份的指标(5)每万人口中R&D人员数量 该指标表明了经济活动中科技人员的密度,2010年江苏每万人口中的R&D人员数量为29人,与韩国2000年时29人的水平相同。根据上述初步分析,目前江苏创新型省份建设基本处于韩国、日本、芬兰等创新型国家上世纪九十年中后期的总体水平,全省总体上进入了创新活跃的快速发展期。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对于创新型省份的指标创新型地域的国际经验美国的经验1日本的经验2芬兰的经验3韩国的经验4国际经验美国 第一,重视本国国民教育和对别国优秀人才的引进,拥有世界上最具创新能力的丰富人才资源。美国是教育经费支出最高的国家,教育投入占GDP

13、8%左右。第二,拥有完备的国家创新体系,官产学研各类机构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互为有效补充并有密切的互动。美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执行机构主要由私营企业、大学、联邦科研机构(如NIH、NIST、联邦实验室等)、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及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等组成。其中,大学承担了国家主要的基础研究任务,联邦科研机构则主要承担与国家使命相关的基础研究和关键的竞争前技术的开发。国际经验美国 第三,投入巨额研发经费,在科学研究及高技术产业领域的产出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美国研发支出约占经合组织(OECD)国家总支出的44%,是第二大投入国日本的2.7倍。第四,拥有明显的高新技术产业优势和完备的创新基础设施。美国在信息、生物

14、、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等一系列高科技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经济的高速增长及其在国际贸易中占领高端市场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创新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大型科研设施、数据库和图书馆等。美国在创新基础设施方面凭借其巨大的投入和不断的积累,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国际经验日本(1)R&D投入大。据文部省近年发表的白皮书,日本每年用于研究开发的总经费约16.5万亿日元,仅次于美国,超过英、法、德三国之和。(2)企业研发能力强。民间企业是大部分研究经费的提供者和使用者。(3)政府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日本政府通过制定长期规划、积极的投资与教育政策等,在推动企业增加创新能力方面发挥

15、了重要作用。国际经验芬兰 集中优势重点突破。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芬兰选择发展通信产业,一举实现了国家的战略转型和经济腾飞,人均GDP由1981年的7700欧元增长到2003年的27700欧元,在全球竞争力排名中位居前列。扩大科技投入。成立为企业研究与开发提供咨询服务和经费资助的芬兰技术发展中心;在全国先后建立了10个促进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园,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国际经验韩国 韩国取得成功的一个最重要经验,就是在广泛吸收各国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始终把培养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的基本政策。韩国政府确立了科技政策调整思路,科技开发战略由过去的跟踪模仿向创造性的一流科学技术转变,国家研发管理体制由

16、过去部门分散型向综合协调型转变,科研开发由强调投入和拓展研究领域向提高研究质量和强化科研成果产业化转变,国家研究开发体制通过引入竞争机制,由政府资助研究机构为主向产学研均衡发展转变。国际经验总结 一、保证在教育与科研的投入 二、做好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 三、在学习外来技术的过程中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四、作为一个创新型省份,在具体产业的发展方面可 以有所侧重 五、政府发挥指导作用创新型省份或区域的内涵与特征 从系统学角度分析创新型省份或区域的内涵 1创新型区域或者城市系统结构图 2创新型省份或者区域的特征 3创新型省份或区域的内涵 从系统学的角度,可以这样理解创新型省份:“创新”是一个省份在

17、适应外部环境的过程中,各主体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适应中表现出来的整体涌现特性;在创新的推动和激励下,系统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子系统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互惠共生,使省份内部及其外部环境之间实现整体的协调发展。创新型区域或者城市系统结构图创新型省份或者区域的特征 一、复杂性 创新型区域是一个处于不断变化中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是由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若干子系统组成,其各子系统又由为数众多系统元素构成,其各子系统、各系统要素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着及其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这些元素及其参数之间的强祸合作用使得系统内部形成了特定的内在结构,某些特定的元素及其参数在变化与运动

18、中形成稳定的组织模式和作用与制约机制,从而限制或激发系统的演化与发展。在区域社会经济活动中,为数众多的创新主体企业、大学、政府、中介等,都在依据外部环境和其它主体的行为形成自己的主观决策,由于所获得的信息具有不对称性,对事物的认知度有偏差,使得整个系统的运动变得十分复杂。此外,其复杂性还表现为环境的多变性,导致区域系统及其子系统的循环运行和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过程中将会面临着混沌、模糊或无序环境状态。创新型省份或者区域的特征 二、动态演化性 区域系统的行为大多是动态的、不稳定的稳定,平衡只是暂时的现象,因此,实现创新型区域的目标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演化过程。这种演化表现在区域

19、从一个均衡向另一个均衡的非均衡转变,达到各子系统协调发展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均衡状态。系统在一个均衡态而无足够的外界扰动或内部激发条件时,将停留在这一层次的均衡态附近波动而无法上升至更高一层次的均衡态,称为锁定(ofkcing一ni)。创新型省份或者区域的特征 在推进创新型区域建设的不同阶段,区域发展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不尽相同的,系统的结构、功能、运行机制和目标也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要引入外部创新激励和扰动,以打破锁定状态,推进区域在不同的均衡状态迁移。区域政府正确地选择和设计合适的激励创新的制度安排可以推进区域的演化从较低层次的均衡向较高层次的均衡不断转化。创新型省份或者区

20、域的特征 三、协同共生性“协同性”即系统的有序性。在一定条件下,区域各子系统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产生协同现象,使系统进入一种新的有序状态,其中,调节负嫡流是使区域系统由无序向有序过渡的重要机制,这种负嫡流通常表现为与区域系统外部环境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一个稳定有序健康发展的区域系统必然是建立在开放基础上的,内部各子系统之间是相互协同合作的。“共生”的概念与“协同”类似,从区域系统来讲,就是系统中各子系统(即共生单元)之间实现共生稳定、协同合作、互惠互利、共同激发、共同发展,以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创新型省份或者区域的特征 在区域系统的协同发展的共生关系中,经济的发展以生态环境良险循环为基础,

21、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区域的资源环境将获得公平和公正的利用与配置,经济和社会发展将获得不断提高,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将成为区域系统协调发展的源泉和主要推动力。在创新型的区域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子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协同均衡发展,区域将形成协同共生、和谐发展的“超循环结构”,推动区域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创新型省份或者区域的特征 四、渗透融合性 创新型区域是各子系统复合形成的有机整体,子系统之间交叉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组分相互依存、相互支持和相互制约,特别是在创新系统与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系统的强耦合作用下,以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为核心的创新因子深深

22、嵌入和融合到区域系统之中。创新型省份或者区域的特征 这种创新的渗透融合对城市发展产生两种作用:一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方式日益依托知识和技术的创新推动力,区域系统的知识含量和创新要素不断增加,区域整体发展水平和质量不断提升;二是兼顾区域社会效益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区域创新发展模式,使区域系统能较快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在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制度安排下,区域系统中的资源和要素配置达到帕累托均衡,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不断推动区域从较低层次的可持续发展状态跃升至更高级的可持续发展状态,增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型省份或者区域的特征江苏建设创新型省份的路径探讨 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战略 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推进知识产权战略 三、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落脚点,推进品牌战略 四、以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为目标,建设知识创新体系 五、以优化政策环境为导向,加强政府科技管理创新 六、以建设创新软环境为目的,营造自主创新的社会氛围 七、以人才队伍建设为着力点,构筑江苏创新人才高地 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企业管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