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汉英语言心理的对比ppt课件.ppt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90056286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汉英语言心理的对比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第七-汉英语言心理的对比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汉英语言心理的对比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汉英语言心理的对比ppt课件.ppt(4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Part SevenA Contras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English langu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ical Factors汉英语言心理的对比研究汉英语言心理的对比研究汉英对比应该有三个层次:语音及语法表层上的对比 语言表达法的对比 语言心理上的对比Two methods by Jespersen concerning studying linguistic phenomenon:“Any linguistic phenomenon may be regarded either from the out

2、ward form(O)or from the inner meaning(I)”.(Jespersen1924:8)i:O Iii.I O 1.1.汉语的悟性和英语的理性汉语的悟性和英语的理性 汉语和英语在表达上的一个重大区别是汉语重意合而英语重形合,这在哲学的背景上就是汉民族的思维习惯重悟性(comprehension),而英语民族的思维习惯重理性(rationality)。1.1.汉语的悟性和英语的理性汉语的悟性和英语的理性1.1 汉语的悟性对中国人思维方式影响最大的三种哲学:儒家、道家和中国佛教都重视悟性。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论语述而)是强调“

3、悟性”教育的最好例子。“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庄子)“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孔子)对中国人重“悟性”、“言外之意”、“含蓄”等思想方法都有很大影响。1.1.汉语的悟性和英语的理性汉语的悟性和英语的理性中国民间的歇后语便是汉语悟性的体现: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外甥打灯笼,-照旧(舅)。纱窗擦屁股,-露(漏)了一手。庵庙里的尼姑没福(夫)。饺子皮太薄难免要露馅。黄鼠狼觅食见机(鸡)行事。耗子掉水缸时髦(湿毛)。骑驴看唱本走着瞧。1.1.汉语的悟性和英语的理性汉语的悟性和英语的理性1.2 英语的理性 与汉语不同,英语(以及欧洲其他语言)的哲学背景是亚里斯多德(Aristotle)严密的形式逻辑,

4、以及后来从十六世纪弥漫于欧洲的理性主义。理性主义强调科学的试验,注重形式论证,对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表现在语言上是强调形态的外露及形式形态的外露及形式上的完整。上的完整。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From the temple,deep in its tender bamboos,Comes the low sound of an evening bell,While the hat of a pilgrim carries the sunset,Farther and farther down the green mountain.独上江楼思

5、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赵嘏江楼感旧Im lost in meditations As I go up a tower alone by the river.Water is like the sky;Moonlight is like water.Where is the person who was once Watching the moon with me here?It seems that the scenery Is somehow the same as last year.2.2.汉语的主体意识和英语的客体意识汉语的主体意识和英语的客体意识 主

6、体意识(subject consciousness)和客体意识(object consciousness)的对立,这是东西方哲学乃至人生观的一个重大区别。悟性的特点是参与意识,理性的特点是距离意识,而且主客体分明。儒:儒:其基本人生态度是入世,参与人们社会活动;道:道:其基本人生态度是出世,出世后并没有遁入真空,而是参与了自然界;佛:佛:出世进入的是彼岸世界,参与的是生命的轮回。2.2.汉语的主体意识和英语的客体意识汉语的主体意识和英语的客体意识 中国人讲天人合一、人法自然、万物皆备于我,所以凡事凡物都有很强的主体参与意识,语言表现上多以“人”作主语。西方人有理性的分析而执着于主客分离和区别,

7、所以一方面或以“人”这个主体为主语,或以事物这个客体作主语,视需要而定。汉语和英语的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在语言上的表现:汉语和英语的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在语言上的表现:(1)动作句)动作句 在英语中人和物都可以作动作句的主语,而汉语在这个位置上只放指人的词,如果遇到英语中以物作主语的动作句常常需要进行相应的转换。英语汉语:如:His new book hits off the American temperament with amazing insight.他在新作中对美国人性格的描写可谓洞察秋毫。(不大说:他的新作)The remembrance of these will add zest

8、to his life.他想起这些,便会增加对生活的乐趣。(不大说:对这些事情的回忆会)汉语和英语的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在语言上的表现:汉语和英语的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在语言上的表现:Astonishment,apprehension,and even horror oppressed her.她感到心情抑郁,甚至惊恐不安。(不大说:惊恐压住了她)His bonhomie often brought him many friends.他为人和善,因而朋友很多。(不大说:他的和蔼经常给他带来很多朋友)The Second World War brought him rapid battle prom

9、otion.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屡建奇功,晋升很快。(不大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他在战场上迅速得到提升)汉语和英语的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在语言上的表现:汉语和英语的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在语言上的表现:相应的,某些以指人词开头的句子,在转换成英语时候可以遵照英语的习惯改用指物词开头。例如:汉语英语:如:近年来热情的读者纷纷致函各地方报纸,对北京的城近年来热情的读者纷纷致函各地方报纸,对北京的城市建设提出了各种建议。市建设提出了各种建议。.In recent years local newspapers have been sprinkled with passionate letters advisi

10、ng various suggestions on the urban construction of Beijing.(c.f.the passionate readers wrote to local newspapers to advise)他开车时心不在焉,几乎闯祸。他开车时心不在焉,几乎闯祸。His absence of mind during the driving nearly caused an accident.(c.f.He was absent of mind during the driving)汉语和英语的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在语言上的表现:汉语和英语的主体意识和客体意

11、识在语言上的表现:(2)非人称句)非人称句 英语的非人称句是一种冷静客观的叙述,在汉语中往往难以接受,事实上也不存在,翻译成汉语时候必须转换成以人开头或隐含以人开头的句子。如:It appears that Mr.Jackson has got religion on the subject of environmentalism.杰克逊先生在环保问题上似乎终于醒悟过来了。汉语和英语的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在语言上的表现:汉语和英语的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在语言上的表现:It is physically impossible for a well-educated,intellectual,or br

12、ave man to make money the chief object of his thoughts;as physically impossible as it is for him to make his dinner the principal object of them.一个受过良好教育、有知识或有胆识的人实在不可能把金钱作为他孜孜以求的主要目标,正如他不可能把吃饭当做最主要的目标一样。It was a difficult time for them.当时他们的处境很困难。(不大说:对于他们,那是一个很困难的时期)汉语和英语的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在语言上的表现:汉语和英语的主体

13、意识和客体意识在语言上的表现: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have some exercise every day.我们每天必须做一些运动。(不大说:对于我们来说每天做一些运动是必要。)It appears that you are right.看来你是对的。汉语和英语的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在语言上的表现:汉语和英语的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在语言上的表现:(3)被动句)被动句 几乎每一本讲英汉翻译的著作都要涉及被动句的问题,认为英语爱用被动句,汉语不爱用被动句是英汉两种语言的显著区别之一。如果再作深一步探讨,就可以发现这些句子后面也体现了两种民族思维方式的不同。很多英语被动句

14、必须翻译成汉语的主动句是因为前者反映了客体意识而后者必须应之以主体意识。汉语和英语的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在语言上的表现:汉语和英语的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在语言上的表现:例如:Everything possible was done to conceal our movements from the enemy and to mislead them.我们已经采取了一些一切可能的措施,以便对敌人隐瞒我们的活动情况,并迷惑他们。(不大说:每一种可能的措施都采取了)Table tennis is played all over China.中国到处打乒乓球。(不说:在中国乒乓球到处被打)汉语和英语的主体

15、意识和客体意识在语言上的表现:汉语和英语的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在语言上的表现:Word was passed round maniples that all were to make for that hill.各个小队都接到通知说,大家都要以那座山丘为攻击目标。(不说:通知已经被各个小队传开)汉语和英语的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在语言上的表现:汉语和英语的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在语言上的表现:另外,汉语中有所谓的“意念上的被动句”,实质上是以物名词开头的句子。这类名词在现行汉语语法体系中看作主语,但在汉族人的心理或语感上总觉得不像,认为其中可能隐含了真正的“人”主人,这也是主体意识在起作用。汉语和英语的

16、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在语言上的表现:汉语和英语的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在语言上的表现:例如:年货()准备好了吗?论文()最后定稿了吗?橘子苹果()买了一大堆。衣服()洗好了,()放进衣柜里了。葡萄酒()去买一瓶来,晚上()好喝。上面这些汉语句子在翻译成英语时候,都要翻译成被动式结构。上面这些汉语句子在翻译成英语时候,都要翻译成被动式结构。汉语和英语的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在语言上的表现:汉语和英语的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在语言上的表现:(4)下面的一类句子也体现了汉语的主体意识下面的一类句子也体现了汉语的主体意识我到那家理发店去做一下头发。I am going to have my hair dressed

17、 in that barber-shop.我去修一下自行车。I am going to have my bike repaired.我要去做一套新衣服。I will have someone to make a new dress for me.汉语和英语的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在语言上的表现:汉语和英语的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在语言上的表现:(5 5)在中国人心目中,处所也是主体)在中国人心目中,处所也是主体 我国古代不论儒家还是道家,都主张“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人和周围的环境是融为一体的。因此,“我有一个妹妹”和“我家有一个妹妹”是等价的。汉语中,时间词和处所词地位不相等:处所词属于主体,时间词属

18、于客体。如:上海发生了很大变化。去年发生了很大变化。(?)去年上海发生了很大变化。汉语和英语的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在语言上的表现:汉语和英语的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在语言上的表现:而在英语里面,由于强调人很环境的距离,时间词、处所词一样都属于客体。所以上面的三个汉语句子都能成为句子的主语: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Shanghai.Last year saw great changes in Shanghai.Shanghai changed greatly last year.3.3.汉语的整体汉语的整体思维思维和英语的个体思维和英语的个体思维中国文化的“

19、天人合一”: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把人与天地万物一体作为宇宙万物的自然秩序。中国传统哲学注重物我合一、主客观统一,认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存在于一个统一体之中,强调思维上的整体观。“天人合一”强调人与万物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关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万物皆备于我”、“人为宇宙主体”表明了人的主导地位,即汉语的“主体意识”思维模式。3.3.汉语的整体汉语的整体思维思维和英语的个体思维和英语的个体思维 与中国的“天人合一”相反,西方哲学注重个体思维。古希腊哲人的“人为万物尺人为万物尺度度”,强调主客体对立,物我分明,正好与我国的哲学思想“万物与我同一万物与我同一”相对。3.3.汉语

20、的整体汉语的整体思维思维和英语的个体思维和英语的个体思维从总体上比较可以发现汉英在文化传统存在下列区别:中国人更长于总体把握,西方人长于条分缕析;中国人善于归纳,西方人善于演绎;中国人强调群体,西方人强调个体;中国人重悟性,西方人重理性;中国人善于形象思维,西方人善于逻辑思维;中国人把宇宙看作一个整体,充满了“道”,西方人把宇宙看作是一个个原子,各自独立又彼此联系。3.3.汉语的整体汉语的整体思维思维和英语的个体思维和英语的个体思维汉语重整体思维与英语重个体思维是各自的哲学背景造汉语重整体思维与英语重个体思维是各自的哲学背景造成的,这一区别在语言上的表现是:成的,这一区别在语言上的表现是:(1

21、)汉字构造与构词的整体综合性汉字构造与构词的整体综合性汉语造字构词的整体观和英语造字构词的原子主义汉语造字构词的整体观和英语造字构词的原子主义汉字的偏旁往往指明这个字义所表明的事物的种属,可以望文生义。古人最早认为地球上的最基本的物质分为:金、木、水、火、土,所以就以这五个汉字为偏旁,把所有的物资都首先归入这五类而形成汉字。3.3.汉语的整体汉语的整体思维思维和英语的个体思维和英语的个体思维汉字形成了以部首来统率构成一类词。汉字形成了以部首来统率构成一类词。如:木:松,柏,树,枝,林 金:银,铁,铜,钉,针,铲,钱在构词方面,运用造字的方法来造双音节词或多音词,在构词方面,运用造字的方法来造双

22、音节词或多音词,即以某一语素所指的物体为一类构成一族词。即以某一语素所指的物体为一类构成一族词。如:如:松树、柏树、梨树、桃树树干、树枝、树根、树墩、树叶南瓜、西瓜、甜瓜、冬瓜、黄瓜、苦瓜因此,汉语中的以部首偏旁统领的构字和构词都体现了因此,汉语中的以部首偏旁统领的构字和构词都体现了综合的整体统率个体的思维方法。综合的整体统率个体的思维方法。3.3.汉语的整体汉语的整体思维思维和英语的个体思维和英语的个体思维英语与之相反。英语的构词法反映了西方人的英语与之相反。英语的构词法反映了西方人的个体思维方式。个体思维方式。从文字上看,由于拼音文字没有形义的统一作从文字上看,由于拼音文字没有形义的统一作

23、用,自然也不会有部首偏旁统领一族词。在用,自然也不会有部首偏旁统领一族词。在构词中,呈现出构词中,呈现出“原子主义原子主义”,即,一个个,即,一个个词干分别作为核心前后加词缀,呈现出核心词干分别作为核心前后加词缀,呈现出核心扩散状态而形成一组组相关的词。扩散状态而形成一组组相关的词。3.3.汉语的整体汉语的整体思维思维和英语的个体思维和英语的个体思维第一:一个事物一个名称,没有从整体、不能从事物的第一:一个事物一个名称,没有从整体、不能从事物的联系来命名的习惯。比较:联系来命名的习惯。比较:木:松,树,枝,林 wood,pine,tree,branch 江,河,湖,海,池,深,浅 river,

24、lake,ocean,pond,deep,shallow 树干、树枝、树根、树墩、树叶 trunk,bough,root,stump,leaf 南瓜、西瓜、苦瓜、冬瓜、黄瓜、pumpkin,watermelon,balsam pear,white gourd,cucumber3.3.汉语的整体汉语的整体思维思维和英语的个体思维和英语的个体思维第二:英语的构词法以加词缀法为主,词族的组第二:英语的构词法以加词缀法为主,词族的组成以为词干为中心,其作用像原子核,各种前成以为词干为中心,其作用像原子核,各种前缀和后缀就像是核外电子。缀和后缀就像是核外电子。care:careful,carefully

25、,careless,carelessly,carelessness;response:responsible,irresponsible,responsibly,irresponsibly;irresponsibility 3.3.汉语的整体汉语的整体思维思维和英语的个体思维和英语的个体思维(2)句子层面的整体综合性句子层面的整体综合性“万物与我同一万物与我同一”的主客观统一的认识反映在语言心理上就是施事主体可以蕴含在行为事件的主观表现中,因此在句子构造中,汉语并不把主语看成必需的成分。西方的“人为万物尺度人为万物尺度”,强调主客体对立、物我分明,所以所有的英语句子(除祈使句外)都必须有个主语

26、,都必须有主谓两部分。3.3.汉语的整体汉语的整体思维思维和英语的个体思维和英语的个体思维如:这里真热!这里真热!“热”可能一方面是环境(客观),另一方面可能是人的感觉(主观)。这种主客观就统一成了“真热”,句子也并非一定要有主语不可。可是在英语中就必须说清楚是太阳下热:It is hot here(in the sun),还是人感到热:I am feeling hot here.但无论如何在哪一种情况下,必须有主谓两分。3.3.汉语的整体汉语的整体思维思维和英语的个体思维和英语的个体思维有些自然现象,如刮风、下雨、下雪、打雷、闪电等等,人亲临其境都可以看见,可以感受,融为一体,就不必要出现主

27、语,“下雨了”、“正刮着大风呢”就可以了。在英语中,相对应的必须要加“it”。又如:河岸上种着许多杨柳树。河岸上种着许多杨柳树。在汉语中,这个句子与“河岸上长着许多杨柳树”是差不多的,因为“种树”和“树长”融为一体,不必有主客之分,但是到了英语里就要分出主谓来:On the bank are planted many willows.On the bank grow many willows.3.3.汉语的整体汉语的整体思维思维和英语的个体思维和英语的个体思维再如:(1)冷死我了。(2)把我冷死了。(3)冷得我快要死了。I am feeling cold badly.I am felling

28、cold badly.It is so cold that I am dying.汉语这种类似的反映主客观统一的整体意识、人的主体感觉与客观环境融为一体的句子大量存在,在其语言结构上很难分析出隐含的主语来:“饿死我了”,“累得我站都站不住了”、“疼得我哇哇直叫”3.3.汉语的整体汉语的整体思维思维和英语的个体思维和英语的个体思维(3)句群层面的整体综合性句群层面的整体综合性整体思维在汉语句群中的表现就是从整体意义控制音义语块。这些音义语块有时候结构上午层次主从之分,有时候主谓不辨,既可以是小句,也可以是短语,甚至是一个词,但意义连贯,浑然一体。3.3.汉语的整体汉语的整体思维思维和英语的个体思

29、维和英语的个体思维(4)汉语的骈偶和英语散行的不同心理汉语的骈偶和英语散行的不同心理整体思维 骈偶式结构个体思维 散行行文如:一方有难,八方支援。3.3.汉语的整体汉语的整体思维思维和英语的个体思维和英语的个体思维(5)周遍性重复周遍性重复 周遍性重复是一种手段,即:一个意思本来讲一次就已足够,但不厌其烦地一再加以重复。如:天上有个太阳,水中有个月亮,我不知道,我不知道,哪个更圆,哪个更亮。There is the sun in the sky,there is the moon in the water.I dont know which is rounder and which is br

30、ighter.3.3.汉语的整体汉语的整体思维思维和英语的个体思维和英语的个体思维例如:镇子座落在一个山谷里,东面是山,西面是山,南面是山,北面也是山。英语中没有这样的表达法,只能译成:The small town lies in a valley surrounded with mountains.*The small town lies in a valley,to its east is a mountain,to its west is a mountain,to its south is a mountain,and to its north is a mountain too.3.

31、3.汉语的整体汉语的整体思维思维和英语的个体思维和英语的个体思维又如:这年头什么都要送礼,生要送礼,老要送礼,病要送礼,死要送礼。英语只能译成:Nowadays youll have to send presents on almost every occasion-presents for childbirth and for the aged,to show your care when somebody is ill or some help to make arrangement for somebodys funeral.4.4.动词优势和名词优势动词优势和名词优势动词优势和名词优势

32、动词优势和名词优势就汉语和英语在动词优势和名词优势上出现了三种观点:第一:汉语是动词优势,英语特点是关系词丰富。第二:西洋语法以动词为重点,汉语以名词为重点。第三:结合前两点 4.4.动词优势和名词优势动词优势和名词优势英语在理论上以动词为中心,而实际上是名词占优势;汉语在理论上以名词为重点,而实际上是动词占优势汉语爱用动词,英语爱用名词的倾向在揭示语中见得较多,如:Wet paint!油漆未干!No admittance except on business!非公莫入!Business as usual!照常营业!No thoroughfare!此路不通!This day only!当日有效

33、!Inspection declined!谢绝参观!4.4.动词优势和名词优势动词优势和名词优势英语用介词,汉语也要用动词表示,英语用介词,汉语也要用动词表示,如:如:On sale.销价出售。For rent.出租。Out of bounds.游人止步。英语名词的问候语,汉语也要用动词表示,英语名词的问候语,汉语也要用动词表示,如如:Good morning!你好!早上好!Thanks a lot.谢谢!Many thanks.非常感谢!Happy birthday!生日快乐!My best regards.谨致问候!4.4.动词优势和名词优势动词优势和名词优势英语用抽象名词作各种成分,汉语

34、通常译成动词,英语用抽象名词作各种成分,汉语通常译成动词,如如:Sickness had robbed her of her confidence that she could carry the load.她疾病缠身,丧失了挑起这付重担的信心。Loneliness held the great masses of immigrants together,and poverty kept them down.这些移民只身在外,举目无亲,所以聚居一处,而且经济支绌,难于发展。4.4.动词优势和名词优势动词优势和名词优势(1)There is a crying need for a new remedy 现在有一种迫切的需要,提出新的补救办法 现在急需急需想出新法子来补救补救。(2)The whole devastating experience sharpened my appreciation of the world around me.整个灾难性的经历,使我对周围世界的赞赏更强烈了。经过经过这场灾难,我觉得觉得人生更有乐趣了。(3)She was always a crier anyway.不管怎样,她总是一个爱哭者。她本来就喜欢哭。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