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ppt课件.ppt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89943699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4.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ppt课件.ppt(1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程程标准:准:1、通、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更迭的历史脉史脉络,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和区域开区域开发。2、认识东晋士族的特殊社会地位和北魏孝晋士族的特殊社会地位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文帝改革的积极意极意义。220265 220265 曹丕建魏,曹丕建魏,定都洛阳定都洛阳221263 221263 刘备建刘备建蜀,定都成都蜀,定都成都222280 222280 孙权建孙权建吴,定都建业吴,定都建业三国三国背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社会动乱背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社会动乱影响:影响:中国形成三足

2、鼎立局面;中国形成三足鼎立局面;加强了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加强了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内迁,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内迁,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民族融合。西晋西晋 三国后期,司马氏家族逐渐掌权后发兵灭蜀。266年,司马炎建西晋,280年完成统一。这一时期,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具有代表性的即“五胡内迁”晋武帝司马炎西晋版图西晋版图五胡内迁五胡内迁1 1、背景:、背景:统治阶级为补充统治阶级为补充兵源及劳动力,强兵源及劳动力,强迫西、北边陲的少迫西、北边陲的少数民族内迁中原;数民族内迁中原;少数民族自身经少数民族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济发展的需要。2 2、影响:、

3、影响:促进江南开发;促进江南开发;有利于少数民族有利于少数民族逐渐封建化;逐渐封建化;促进民族融合;促进民族融合;一定程度上激化一定程度上激化了民族矛盾。了民族矛盾。鲜卑匈奴羌(qing)氐(d)羯(ji)鲜卑 260260年年司司马马炎炎病病逝逝,惠惠帝帝即即位位。惠惠帝帝妻妻贾贾皇皇后后欲欲独独揽揽大大权权与与辅辅政政的的大大臣臣杨杨骏骏发发生生矛矛盾盾。291291年年贾贾皇皇后后杀杀死死杨杨骏骏,统统治治阶阶级级内内部部发发生生了了一一连连串串的的政政治治残残杀杀和和战战争争,先先后后有有八八个个分分封封为为王王的的皇皇族族参参与与其其中中,历历史史1616年年之之久久。是是中中国国历

4、历史史上最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严重破坏了当时的社会经济。上最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严重破坏了当时的社会经济。八王之乱形势图八王之乱形势图西晋的灭亡西晋的灭亡1 1、时间:、时间:316316年,西晋灭亡,中年,西晋灭亡,中国再次进入分裂阶段。国再次进入分裂阶段。2 2、原因:、原因:宗室诸王争权夺势,宗室诸王争权夺势,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内迁的少数民族趁机内迁的少数民族趁机夺权夺权东晋东晋1 1、建立:、建立:317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定都建康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定都建康2 2、士族崛起士族崛起 魏朝时期实行魏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

5、”,国家选拔官吏只看,国家选拔官吏只看家世出身,家世出身,导致门阀士族垄断了政府的重要官职。他们又通过大族之间互相导致门阀士族垄断了政府的重要官职。他们又通过大族之间互相联姻,在联姻,在统治阶级内部构成了一个门阀贵族阶层,并逐渐形成了统治阶级内部构成了一个门阀贵族阶层,并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的特权制度,即一整套的特权制度,即“门阀政治门阀政治”,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经济上,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经济上,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

6、经济;力雄厚的庄园经济;社会生活上,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社会生活上,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文化上,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文化上,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3 3、东晋的衰亡、东晋的衰亡时间:时间:420420年,刘裕夺权建宋,之后进入南朝时期年,刘裕夺权建宋,之后进入南朝时期主要原因: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势力衰落主要原因: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势力衰落问题思考:问题思考:东晋时期,出现东晋时期,出现“王与马,共天下王与马,共天下”的的政治局面,你能说说这是怎么回事吗?这种政治局面,你能说说这是怎么回事吗?这种现象说明什么问题?现象说明什么问题?(1)东晋初年,王导主政在

7、内,王敦领兵在外,权倾朝东晋初年,王导主政在内,王敦领兵在外,权倾朝野,故有野,故有“王与马,共天下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的说法。(2 2)说明的问题:东晋时期,士族掌握主要政权,享受)说明的问题:东晋时期,士族掌握主要政权,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特权。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特权。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放火烧荒,种水田;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放火烧荒,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史记史记(西汉西汉)材料二:江南是全国最繁荣昌盛的地方。民户越来越多,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材料二:江南是

8、全国最繁荣昌盛的地方。民户越来越多,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江南土地肥沃,百姓勤奋,丰收的年头,一年的收获能满足几个郡人口的需要,生江南土地肥沃,百姓勤奋,丰收的年头,一年的收获能满足几个郡人口的需要,生产的丝绵布帛能供天下人穿用。产的丝绵布帛能供天下人穿用。宋书宋书(南朝南朝)材料三:材料三:晋书晋书食货志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阅读以上材料,分析这一时期江南经济开发的条件有哪些?取得了怎样的成就?阅读以上材料,分析这一时期江南经济开发的条件有哪些

9、?取得了怎样的成就?条件:条件:为避战乱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充实了劳动力资源;为避战乱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充实了劳动力资源;南迁的北方人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南迁的北方人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南方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南方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各民族之间联系交往密切,促进南方的经济发展;各民族之间联系交往密切,促进南方的经济发展;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比较安定;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比较安定;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影响:影响:农业: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农业: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

10、手工业:纺织、陶瓷等行业有明显进步;手工业:纺织、陶瓷等行业有明显进步;民族关系:进一步促进了少数民族和汉族的融合。民族关系:进一步促进了少数民族和汉族的融合。十六国十六国1 1、建立:与东晋同期的、建立:与东晋同期的北方出现一批割据政权,北方出现一批割据政权,合称合称“十六国十六国”。2 2、特征:、特征:大部分由少数民族建立;大部分由少数民族建立;采用中原模式的国号、采用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3 3、意义:、意义: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和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和江南地区的开发;江南地区的开发;民族隔阂依然存在。民族隔阂依然存在。4 4、代表政权、代表政

11、权前秦前秦(1 1)建立:)建立:4 4世纪下半叶,世纪下半叶,氐族建立政权,统一北方。氐族建立政权,统一北方。2 2、疆域:东濒大海,南、疆域:东濒大海,南抵汉水,西至龟兹,北达抵汉水,西至龟兹,北达沙漠,与南方的东晋形成沙漠,与南方的东晋形成对峙的局面。对峙的局面。3 3、淝水之战:前秦建立、淝水之战:前秦建立后,统一北方,进攻东晋,后,统一北方,进攻东晋,最终被击败与淝水。之后最终被击败与淝水。之后迅速崩溃,民族矛盾加剧。迅速崩溃,民族矛盾加剧。苻坚拥有八十多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从前秦方面看:从前秦方面看:前秦军队的民族成分复杂,其他民族不满于前秦的统前秦军队的民族成

12、分复杂,其他民族不满于前秦的统治,希望秦军失败;治,希望秦军失败;秦军中的汉人希望东晋军队能够打胜仗;秦军中的汉人希望东晋军队能够打胜仗;前秦军队指挥不当,战线过长;前秦军队指挥不当,战线过长;从东晋方面看:从东晋方面看:广大将士在保卫江南、恢复中原思想的激励下,士气广大将士在保卫江南、恢复中原思想的激励下,士气高昂;高昂;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5、代表政、代表政权北魏北魏背景:背景:北魏北魏统一北方;一北方;各民族的融合各民族的融合趋势加加强;社会矛盾激化;社会矛盾激化;孝文帝改革的决心。孝文帝改革的决心。措施:措施:迁都洛阳迁都洛阳;穿穿汉服、服、说汉语、改、改汉

13、姓;姓;均田制;均田制;鼓鼓励励鲜卑卑贵族与族与汉族士族通婚;族士族通婚;三三长制制。意意义: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史趋势,缓解了民族矛盾;解了民族矛盾;促促进北魏政治、北魏政治、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加速了封建化展和社会繁荣,加速了封建化进程;程;为以后北方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打下了基础;全面推行全面推行汉化,化,丧失了民族独立性,失去了尚武的民族精神。失了民族独立性,失去了尚武的民族精神。均田制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土地制度,北魏至隋唐使用。随着地主经济的发展壮大,土地兼并也随之日益严重。武周末年均田制形同虚设,唐德宗

14、时期,均田制废除。内容内容:按照人数授给田地,分为露田(种谷物之田)和桑田:按照人数授给田地,分为露田(种谷物之田)和桑田:露田(口分田):男十五岁以上给四十亩,女二十亩,奴婢也可以露田(口分田):男十五岁以上给四十亩,女二十亩,奴婢也可以有露田,死后把田地还给官府。有露田,死后把田地还给官府。桑田(永业田):给男人一人二十亩,作为自己的财产,不用还给桑田(永业田):给男人一人二十亩,作为自己的财产,不用还给官府,也可以买卖。官府,也可以买卖。政府向农民分配一定数额露田,农民年满政府向农民分配一定数额露田,农民年满6666岁或身死后须归还岁或身死后须归还官府。露田只能种植谷物和桑麻,不许栽种树

15、木,并不许买卖。受官府。露田只能种植谷物和桑麻,不许栽种树木,并不许买卖。受田农民每年必须缴纳一定数量租粟、调帛或麻,还必须服徭、兵役。田农民每年必须缴纳一定数量租粟、调帛或麻,还必须服徭、兵役。地方官吏按品级授给公田。地方官吏按品级授给公田。三长制、班禄制三长制三长制:孝文帝制定三长制,以五家一邻,五:孝文帝制定三长制,以五家一邻,五邻一里,五里一党,各设一长,即邻长、里长邻一里,五里一党,各设一长,即邻长、里长和党长,有助重新整理户口,方便收税。和党长,有助重新整理户口,方便收税。班禄制班禄制:仿效汉人的班禄制,官员每季定时发:仿效汉人的班禄制,官员每季定时发薪,以此来治理贪污现象薪,以此

16、来治理贪污现象迁都原因迁都原因平城平城洛阳洛阳地理位地理位置置地理位置偏僻,水旱易发,地理位置偏僻,水旱易发,交通不便交通不便地处中原,交通便利,地处中原,交通便利,经济经济产粮有限,不足承载发展产粮有限,不足承载发展需要需要农业发达农业发达;政治政治保守势力强大保守势力强大中原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原的政治文化中心军事军事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威胁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威胁利于控制中原利于控制中原历史历史北魏定都近北魏定都近100100年年众多汉族王朝先后建都众多汉族王朝先后建都直接原因: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减少改革阻力直接原因: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减少改革阻力根本原因: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政治统治根本原因:加强对中

17、原地区的政治统治北北朝朝 6 6世纪前期,北魏发世纪前期,北魏发生动乱,分裂为东魏和生动乱,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稍后又分别被北西魏,稍后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上述齐、北周取代。上述5 5个个王朝合称北朝。王朝合称北朝。北齐、北周东西对北齐、北周东西对峙,北周内政修明,逐峙,北周内政修明,逐渐占据优势,灭掉北齐。渐占据优势,灭掉北齐。不久,隋朝取代北不久,隋朝取代北周,统一全国,终于结周,统一全国,终于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分裂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割据局面。东汉三国(三国(220-280220-280)西晋东晋东晋(317-317-420420)十六十六国国(前秦统一北方)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宋齐梁陈北朝(439-581)北魏隋朝统一南朝(420-589)(266-316)灭灭灭灭383383年淝水年淝水之战之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