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原理》第01章-会计概述(64页PPT).pptx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89941384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PPTX 页数:64 大小:3.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学原理》第01章-会计概述(64页PPT).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会计学原理》第01章-会计概述(64页PPT).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学原理》第01章-会计概述(64页PPT).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学原理》第01章-会计概述(64页PPT).pptx(6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会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石家庄经济学院会计学院杨昌红杨昌红邮件地址:邮件地址:讲讲 稿稿11/7/20221许家林主编会计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章会计概述 第第1 1章章 会计概述会计概述11/7/20222许家林主编会计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章会计概述 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要求学习要求了解了解q会计产生与发展的基本阶段会计产生与发展的基本阶段q会计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与作用会计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与作用理解理解q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q现代财务会计的基本内容现代财务会计的基本内容掌握掌握 现代会计的目标现代会计的目标11/7/20223许家林主

2、编会计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章会计概述 内容提要内容提要教学内容教学内容F第第 一一 节节会计的形成与发展会计的形成与发展F第第 二二 节节现代企业与会计现代企业与会计F第第 三三 节节会计目标与会计信息质量会计目标与会计信息质量#F第第 四四 节节会计的基本内容会计的基本内容辅助内容辅助内容F要点回顾要点回顾F专业词汇专业词汇F复习与思考复习与思考F练习题练习题F研讨与交流研讨与交流F知识链接知识链接11/7/20224许家林主编会计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章会计概述 第第1节节 会计的形成与发展会计的形成与发展1.1 会计产生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会计产生于社会经济发

3、展需要1.2 西方会计的形成与发展概况西方会计的形成与发展概况1.3 中国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概况中国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概况11/7/20225许家林主编会计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章会计概述 什么是会计什么是会计?可能的回答:可能的回答:1.“我爸爸(妈妈、舅舅我爸爸(妈妈、舅舅)是会计,我)是会计,我毕业了也可能当会计毕业了也可能当会计”会计是一种职业;会计是一种职业;2.“我老乡是学会计的我老乡是学会计的”会计是一门学科;会计是一门学科;3.“会计就是记账、算账、出报表会计就是记账、算账、出报表”。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工作。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工作。11/7/20226许家林主编会计学

4、原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章会计概述 1.1 会计产生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会计产生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一)会计产生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一)会计产生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人类经济活动人类经济活动F需要用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创造出尽可能丰富的劳动成果需要用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创造出尽可能丰富的劳动成果人们要管理好各种经济活动人们要管理好各种经济活动F必须掌握经济活动的信息必须掌握经济活动的信息(二)会计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二)会计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会计产生动因会计产生动因F缘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缘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是一有经济就有会计不是一有经济就有会计会计是社会经济

5、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会计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A.C.利特尔顿利特尔顿F会计出现需要七个条件会计出现需要七个条件q书写艺术、算术、私有财产、货币、信用、商业和资本等11/7/20227许家林主编会计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章会计概述 1.1 会计产生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会计产生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三)(三)“会计会计”二字的内涵二字的内涵q“会计会计”二字的成因及命名起源于西周时代二字的成因及命名起源于西周时代西周以前西周以前 无无“会计会计”二字二字东汉时东汉时F许慎说文解字许慎说文解字q对对“会计会计”二字从字义上作出详解二字从字义上作出详解q强调强调“计计”字中含有正确

6、计算之意字中含有正确计算之意清代清代F文字训诂学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文字训诂学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q对对“会会“字的构成作了详细的说明字的构成作了详细的说明F数学家焦循数学家焦循q“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11/7/20228许家林主编会计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章会计概述 1.2 西方会计形成与发展概况西方会计形成与发展概况(一)会计行为萌芽的源流(一)会计行为萌芽的源流 原始的计量与记录思想原始的计量与记录思想F公元前公元前5000多年多年q记录部落之间交易的符号出现记录部落之间交易的符号出现F公元前公元前3200年左右年左右q闪族文化陶片上发现了

7、会计记录的一些符号闪族文化陶片上发现了会计记录的一些符号F伊拉克著名的建筑物伊拉克著名的建筑物“齐克拉齐克拉”q发现了最早的文献发现了最早的文献账单(又称为账单(又称为“原始算板原始算板”)F公元公元12世纪的印加帝国世纪的印加帝国q出现了世界典型的出现了世界典型的“结绳记事结绳记事11/7/20229许家林主编会计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章会计概述 1.2 西方会计形成与发展概况西方会计形成与发展概况(二)单式记账方式出现(二)单式记账方式出现奴隶制度时代奴隶制度时代F为自然经济服务的单式记账方式运用为自然经济服务的单式记账方式运用F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逐渐分化出相关会计为适应社会

8、经济发展逐渐分化出相关会计国库会计、神殿会计、寺院会计、教会会计、庄园会计国库会计、神殿会计、寺院会计、教会会计、庄园会计早期的商业会计早期的商业会计在封建制时代分化出来的官厅会计、行会会计、商业会计在封建制时代分化出来的官厅会计、行会会计、商业会计旧式银行会计旧式银行会计汇总会计、钱庄会计、票号会计和典当会汇总会计、钱庄会计、票号会计和典当会计计11/7/202210许家林主编会计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章会计概述 1.2 西方会计形成与发展概况西方会计形成与发展概况(三)复式簿记诞生与传播(三)复式簿记诞生与传播 诞生标志诞生标志F1494年年11月月10日日F意大利僧侣数学家

9、卢卡意大利僧侣数学家卢卡帕乔利(帕乔利(Luca Pacioli,1445-1517)F名著名著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又译数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又译数学大全)学大全)具有特别内涵的会计理论发展上的里程碑式重大事件具有特别内涵的会计理论发展上的里程碑式重大事件q推动了借贷复式簿记理论在欧洲大陆的传播推动了借贷复式簿记理论在欧洲大陆的传播11/7/202211许家林主编会计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章会计概述 1.2 西方会计形成与发展概况西方会计形成与发展概况(四)簿记向会计全面转化(四)簿记向会计全面转化折旧观念产生折旧观念产生成本会计形成成本会计形成独立审计的形成独立审计

10、的形成财务会计形成财务会计形成11/7/202212许家林主编会计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章会计概述 1.2 西方会计形成与发展概况西方会计形成与发展概况(五)会计管理体系形成(五)会计管理体系形成电子计算机技术运用导致会计技术方法根本性变电子计算机技术运用导致会计技术方法根本性变革革电子计算电子计算机机 处处 理理手工处理手工处理账本账本算盘算盘计算器计算器 会计会计11/7/202213许家林主编会计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章会计概述 1.2 西方会计形成与发展概况西方会计形成与发展概况(五)会计管理体系形成(五)会计管理体系形成 管理会计出现完善了现代会计基本构架

11、管理会计出现完善了现代会计基本构架F管理会计出现管理会计出现q主要为管理当局内部经营决策提供信息主要为管理当局内部经营决策提供信息F人力资源会计人力资源会计 F国际会计国际会计 F通货膨胀会计通货膨胀会计 F社会责任会计社会责任会计 F无形资产会计无形资产会计 F资源与环境会计资源与环境会计 F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衍生金融工具会计 F网络会计网络会计11/7/202214许家林主编会计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章会计概述 1.3 中国会计产生和发展概况中国会计产生和发展概况(一)原始计量记录行为的出现(一)原始计量记录行为的出现公元前公元前15000公元前公元前3000年年q距今1700

12、0多年前F山顶洞人时期山顶洞人时期q“简单刻记简单刻记”q“结绳记事结绳记事”公元前公元前2600公元前公元前2100年年q距今4000多年前F“书契书契”特征特征q必须是文字记载必须是文字记载q刻记为主要特征刻记为主要特征q有一定记录规则有一定记录规则11/7/202215许家林主编会计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章会计概述 1.3 中国会计产生和发展概况中国会计产生和发展概况(二)中式会计形成与演进(二)中式会计形成与演进“会计会计”两字真正出现始于西周两字真正出现始于西周F在朝廷中设立了掌管财务赋税的官吏在朝廷中设立了掌管财务赋税的官吏“司会司会”等专门官职等专门官职F以全面考核

13、周王朝财政收支的过程及其结果以全面考核周王朝财政收支的过程及其结果F形成了形成了“日成日成”、“月要月要”、“岁会岁会”等报告文书以进行等报告文书以进行“月计岁会月计岁会”唐宋年代唐宋年代F形成了形成了“四柱结算法四柱结算法”(也称(也称“四柱清册四柱清册”)明末清初明末清初F出现了出现了“龙门账,标志着中国式复式簿记基本形成龙门账,标志着中国式复式簿记基本形成清末民初清末民初F产生了产生了“天地合账天地合账”,也称为,也称为“四脚账四脚账20世纪初世纪初F蔡锡勇的连环账谱蔡锡勇的连环账谱F谢霖、孟森合编的银行簿记学谢霖、孟森合编的银行簿记学q正式将西方会计学的借贷记账法引入国内正式将西方会计

14、学的借贷记账法引入国内q拉开了我国会计学习引进西式簿记的序幕拉开了我国会计学习引进西式簿记的序幕11/7/202216许家林主编会计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章会计概述 1.3 中国会计产生和发展概况中国会计产生和发展概况(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会计发展(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会计发展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会计阶段: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会计阶段:19491977社会主义会计模式的初步形成时期社会主义会计模式的初步形成时期频繁的政治运动令经济活动近乎停顿,我国会计工作的停滞甚至倒退频繁的政治运动令经济活动近乎停顿,我国会计工作的停滞甚至倒退倡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会计阶段:倡导中国特

15、色社会主义会计阶段:19781991年年F1988年年10月月31日,日,设立了会计准则课题组设立了会计准则课题组11/7/202217许家林主编会计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章会计概述 1.3 中国会计产生和发展概况中国会计产生和发展概况(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会计发展(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会计发展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计阶段: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计阶段:19922001F19922001年间年间q形成了会计规范体系,确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会计模形成了会计规范体系,确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会计模式式F1992年年11月月30日日q正式出台并于正式出台并于19931

16、993年年7 7月月1 1日正式实施了日正式实施了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 F2000年年6月月21日日q制定了企业财务报告条例制定了企业财务报告条例2001年年1月月1日起施行日起施行q形成了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行的中国特色的会计核算规范形成了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行的中国特色的会计核算规范体系体系11/7/202218许家林主编会计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章会计概述 1.3 中国会计产生和发展概况中国会计产生和发展概况(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会计发展(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会计发展推行会计准则的目标趋同阶段:推行会计准则的目标趋同阶段:2001

17、年至今年至今F2001年年12月月11日日q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F2003年年q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F2006年年2月月15日日q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发布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发布q并确定自并确定自2007 年年1月月1日起开始在上市公司施行日起开始在上市公司施行11/7/202219许家林主编会计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章会计概述 归纳归纳 会计发展的三个阶段会计发展的三个阶段古代会计古代会计1515世世纪纪以以前前的的会会计计。显显著著特特征征:会会计计专专职职人人员员的的出现等出现等1515世世

18、纪纪至至2020世世纪纪3030年年代代的的会会计计。显显著著特特征征:复复式式簿簿记记问问世世及及会会计计理理论论的的建建立立等等2020世世纪纪3030年年代代至至现现在在的的会会计计。显显著著特特征征:管管理理会会计计诞诞生生、计计算算机机应应用用及及会会计计理理论论体体系系的的建立与完善等建立与完善等近代会计近代会计现代会计现代会计会计会计会计是一项古老的工作;会计是一项古老的工作;会计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会计是一门年轻的学科。11/7/202220许家林主编会计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章会计概述 第第2节节 现代企业与会计现代企业与会计2.1 现代企业组织形式现代企业组织形

19、式2.2 现代企业中的会计现代企业中的会计11/7/202221许家林主编会计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章会计概述 2.1 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一)独资企业(一)独资企业(二)合伙企业(二)合伙企业(三)公司制企业(三)公司制企业11/7/202222许家林主编会计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章会计概述 2.2 现代企业中的会计现代企业中的会计(一)会计在企业内部管理体系中的地位重要(一)会计在企业内部管理体系中的地位重要内部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内部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F财会人员不可或缺财会人员不可或缺q凡是筹建一个基本经济单位都必须配备专职会计

20、人员q凡是完成一项具体的经济活动都需要会计人员对其进行全面、连续、系统、综合地将其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进行记录 F财会部门都是企业内部一个重要的科室财会部门都是企业内部一个重要的科室 F任何生产经营管理活动都离不开财会部门提供的信息任何生产经营管理活动都离不开财会部门提供的信息11/7/202223许家林主编会计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章会计概述 2.2 现代企业中的会计现代企业中的会计(二)会计的职能(二)会计的职能反映职能反映职能监督(控制)职能监督(控制)职能参与决策参与决策 主要职能相互关系主要职能相互关系F反映职能是最基本的职能,也是基础性职能反映职能是最基本的职能,也是基

21、础性职能F监督(控制)职能是保证性职能,随着会计发展而逐监督(控制)职能是保证性职能,随着会计发展而逐渐形成渐形成F参与决策则是现代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活动对会计的参与决策则是现代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活动对会计的一种客观要求一种客观要求主要职能主要职能11/7/202224许家林主编会计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章会计概述 2.2 现代企业中的会计现代企业中的会计(三)会计在企业内部管理中的工作特点明显(三)会计在企业内部管理中的工作特点明显企业经济活动所形成的信息企业经济活动所形成的信息F统计核算信息统计核算信息F业务核算信息业务核算信息F会计核算信息会计核算信息不同类型信息所使用的计

22、量尺度不同类型信息所使用的计量尺度F劳动量度劳动量度F实物量度实物量度F货币量度货币量度对经济决策影响最大的信息对经济决策影响最大的信息会计信息会计信息F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提供企业经济活动过程与结果的信息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提供企业经济活动过程与结果的信息F它所提供的信息具有全面、连续、系统和综合的特征它所提供的信息具有全面、连续、系统和综合的特征11/7/202225许家林主编会计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章会计概述 2.2 现代企业中的会计现代企业中的会计(四)会计在企业内部管理体系中有着特定工作对象(四)会计在企业内部管理体系中有着特定工作对象工作对象工作对象F企事业

23、单位经济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企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特别注意的问题特别注意的问题F工作对象的工作对象的空间空间q它一定是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F工作对象的工作对象的时间时间q它应当是企业内部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q未发生或即将发生的经济活动不能纳入其工作范畴F工作对象的工作对象的具体内容具体内容q它一定是与一定时期单位内部资金的q筹集、使用、耗费、收回和分配等事项相关的经济活动11/7/202226许家林主编会计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章会计概述 2.2 现代企业中的会计现代企业中的会计(五)会计方法(手段)(五)会计方法(手段)会计方法会计方法F定义定义q会计履行其反映、监督和参与

24、决策的职能q反映并监督会计对象以完成会计任务的手段F完整的体系完整的体系q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方法q会计分析方法会计分析方法q会计检查方法会计检查方法q会计预测方法会计预测方法q会计决策方法会计决策方法q会计控制方法会计控制方法11/7/202227许家林主编会计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章会计概述 2.2 现代企业中的会计现代企业中的会计(六)会计在企业内部管理体系中的独特工作目标(六)会计在企业内部管理体系中的独特工作目标会计的目标会计的目标F当将会计视为一个对外提供信息的系统时当将会计视为一个对外提供信息的系统时q其核心问题就是其核心问题就是“应该为谁提供什么样的信息应该为谁提

25、供什么样的信息”F当将会计视为企业内部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时当将会计视为企业内部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时q目标应统一到加强经营管理,有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应统一到加强经营管理,有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会计的本质理解要点(会计的本质理解要点(8要点)要点)F是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F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尺度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尺度F采用专门的方法采用专门的方法F对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系统、连续、全面地反映和监督对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系统、连续、全面地反映和监督F并进行分析、预测与控制并进行分析、预测与控制F参与企业经济决策的制定过程参与

26、企业经济决策的制定过程F以加强经济管理以加强经济管理F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11/7/202228许家林主编会计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章会计概述 第第3节节 会计目标与会计信息质量会计目标与会计信息质量3.1 会计目标会计目标 3.2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会计信息的使用者3.3 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质量11/7/202229许家林主编会计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章会计概述 3.1 会计目标会计目标(一)会计目标的概念(一)会计目标的概念 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通过会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通过会计所意欲实现的目的或达到的最终成果。计

27、所意欲实现的目的或达到的最终成果。现代会计现代会计古代会计古代会计近代会计近代会计会计会计会计会计目标目标服服务务于于王王朝朝、贵贵族族对对其其财财产产等等方方面的管理面的管理服服务务于于企企业业外外部部的的会会计信息使用者计信息使用者 服服务务于于商商人人、业业主等的经营管理主等的经营管理11/7/202230许家林主编会计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章会计概述 3.1 会计目标会计目标(二)现代企业的会计目标 企业应当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企业会企业会计准则计准则CAS提供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有关信息有助于投资或贷款

28、有助于投资或贷款经济决策经济决策投出资本、借出资金等反映管理层受托责反映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任的履行情况委托方委托方投资者和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债权人等受托方受托方企企 业业管理层管理层企业企业会计会计目标目标目的目的1目的目的211/7/202231许家林主编会计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章会计概述 3.1 会计目标会计目标(三)会计目标的两种主流观点(三)会计目标的两种主流观点受托责任观受托责任观:企业管理层应承担如实向委托方报告受托:企业管理层应承担如实向委托方报告受托责任的履行过程及其结果的义务责任的履行过程及其结果的义务。决策有用观决策有用观:企业财务会计的目标就是向会计信

29、息的使:企业财务会计的目标就是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与他们作出经济决策相关的信息。用者提供与他们作出经济决策相关的信息。提供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有关信息有助于投资或贷款经有助于投资或贷款经济决策济决策投出资本、借出资金等反映管理层受托责反映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任的履行情况委托方委托方投资者和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债权人等受托方受托方企企 业业管理层管理层会计会计目标目标目的目的1目的目的2企业企业11/7/202232许家林主编会计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章会计概述 3.2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一)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一)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投资者投资者F既指现有的投资者

30、既指现有的投资者F也包括潜在的投资者也包括潜在的投资者 债权人债权人F主要有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有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F公司债券持有人公司债券持有人F为企业提供商业信用的其他债权人等为企业提供商业信用的其他债权人等政府相关部门政府相关部门F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税务部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税务部门F财政部门、监管部门、国有资产监管部门等财政部门、监管部门、国有资产监管部门等 社会公众社会公众F关注的是企业与自身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的信息关注的是企业与自身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的信息 11/7/202233许家林主编会计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章会计概述 3.

31、2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二)内部会计信息使用者(二)内部会计信息使用者企业的管理当局企业的管理当局F企业董事会中的高管人员(如总经理、独立董事和监事等)企业董事会中的高管人员(如总经理、独立董事和监事等)F单位内部的财务经理和各部门经理等单位内部的财务经理和各部门经理等F企业职工工会和职工等企业职工工会和职工等目的目的F通过会计信息的传递来表明经营企业的业绩以解除其受托责任通过会计信息的传递来表明经营企业的业绩以解除其受托责任F市场竞争下,企业迫切需要会计信息来了解其整体的经营情况市场竞争下,企业迫切需要会计信息来了解其整体的经营情况q明确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q以便于从经营者的角

32、度对企业进行管理q在充满机遇和威胁的市场环境下得以生存和发展11/7/202234许家林主编会计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章会计概述 3.3 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质量(一)会计信息使用者与会计信息质量(一)会计信息使用者与会计信息质量现代企业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范围广泛现代企业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范围广泛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侧重点是不同的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侧重点是不同的要想建立满足各方信息需求的专用报表是不现实的要想建立满足各方信息需求的专用报表是不现实的要使财务会计报告最终提供的会计信息要使财务会计报告最终提供的会计信息F能满足会计目标的要求能满足会计目标的要求就需要

33、会计信息具有一定的质量特征就需要会计信息具有一定的质量特征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F联结会计目标与财务报告的桥梁联结会计目标与财务报告的桥梁11/7/202235许家林主编会计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章会计概述 3.3 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质量(二)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二)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企业会计准则(2006-02-15)1.1.客观性客观性2.2.相关性相关性3.3.明晰性明晰性4.4.可比性可比性5.5.实质重于形式实质重于形式6.6.重要性重要性7.7.谨慎性谨慎性8.8.及时性及时性11/7/202236许家林主编会计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

34、版)第1章会计概述 3.3 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质量(二)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二)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客观性客观性:又称真实性原则,要求又称真实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经营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成果和现金流量。”11/7/202237许家林主编会计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章会计概述 3.3 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质量(二)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二)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相关性:相关性:也称有用性原则。即也称有用性原则。即“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

35、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需要。”11/7/202238许家林主编会计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章会计概述 3.3 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质量(二)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二)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明晰性明晰性:“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运用。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运用。”11/7/202239许家林主编会计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章会计概述 3.3 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质量(二)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

36、要求(二)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可比性可比性:要求要求“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包括纵向包括纵向可比和横向可比。可比和横向可比。纵向可比纵向可比也叫一贯性原则、一致性原则,要求也叫一贯性原则、一致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改变。如有必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改变。如有必要变更,应当将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以要变更,应当将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以及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等,在会计报表

37、附注中予及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等,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以说明。”横向可比横向可比,企业之间的同期比较。,企业之间的同期比较。11/7/202240许家林主编会计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章会计概述 横向横向可比可比纵向纵向可比可比11/7/202241许家林主编会计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章会计概述 3.3 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质量(二)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二)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实质重于形式实质重于形式:“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核算,而

38、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11/7/202242许家林主编会计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章会计概述 实质重于形式实质重于形式11/7/202243许家林主编会计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章会计概述 3.3 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质量(二)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二)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重要性:重要性:“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对资产、负债和损益要程度,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对资产、负债和损益等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做出等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

39、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做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地披露;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地披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前提下,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处理。可适当简化处理。”11/7/202244许家林主编会计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章会计概述 重要性重要性11/7/202245许家林主编会计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章会计概述 重要性重要性11/7/202246许家林主编会计学

40、原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章会计概述 3.3 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质量(二)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二)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谨慎性:谨慎性:“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应有的谨慎,不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应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11/7/202247许家林主编会计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章会计概述 3.3 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质量(二)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二)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及时性:及时性:“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或延后。”11/7/20224

41、8许家林主编会计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章会计概述 第第4节节 会计的基本内容会计的基本内容4.1 会计确认会计确认 4.2 会计计量会计计量4.3 会计记录会计记录4.4 会计报告会计报告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处理系统处理系统事项事项交易交易会计确认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计量会计记录会计记录会计报告会计报告11/7/202249许家林主编会计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章会计概述 4.1 会计确认会计确认定义定义F运用特定的会计方法对企业已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同运用特定的会计方法对企业已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同时以文字和金额的形式进行描述时以文字和金额的形式进行描述F将其作为企业的资产

42、、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将其作为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会计要素加以正式记录用和利润等会计要素加以正式记录F并使其反映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之中的过程并使其反映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之中的过程目的目的F要在会计账簿中记录及财务报表中列示企业已发生交要在会计账簿中记录及财务报表中列示企业已发生交易或者事项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影响程度及结果易或者事项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影响程度及结果11/7/202250许家林主编会计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章会计概述 4.1 会计确认会计确认(一)初始确认和再确认(一)初始确认和再确认初始确认初始确认F在一项交易或者事项发生后在一项交易或者事

43、项发生后F明确其所涉及的会计要素明确其所涉及的会计要素F编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编制和审核会计凭证F然后登记相关会计账簿然后登记相关会计账簿F对所涉及的会计要素变动信息以文字和货币形式反映出来的过程对所涉及的会计要素变动信息以文字和货币形式反映出来的过程再确认再确认F将初始确认后形成的账簿记录数据通过综合和重新分类将初始确认后形成的账簿记录数据通过综合和重新分类F在财务报表中以财务报表项目的形式进行表述的过程在财务报表中以财务报表项目的形式进行表述的过程11/7/202251许家林主编会计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章会计概述 4.1 会计确认会计确认(二)会计确认的基本标准(二)会计确认的

44、基本标准可定义性可定义性F应予以确认的交易或事项要满足会计要素的定义应予以确认的交易或事项要满足会计要素的定义可计量性可计量性F应予以确认的交易或事项要能以某种计量属性可靠地进行计量应予以确认的交易或事项要能以某种计量属性可靠地进行计量相关性相关性F产生的会计信息应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相关产生的会计信息应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相关F能够导致决策差别能够导致决策差别可靠性可靠性F产生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反映真实性、可核性和中立性产生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反映真实性、可核性和中立性F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11/7/202252许家林主编会计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

45、章会计概述 4.2 会计计量会计计量实质实质F解决在会计确认过程中应以解决在会计确认过程中应以多少金额多少金额多少金额多少金额将相关经济业将相关经济业务信息录入会计信息系统中的问题务信息录入会计信息系统中的问题会计核算的内容会计核算的内容F会计计量是联结会计确认和会计报告的一个核心环会计计量是联结会计确认和会计报告的一个核心环节节F计量尺度计量尺度、计量单位计量单位和和计量属性计量属性三个构成要素三个构成要素11/7/202253许家林主编会计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章会计概述 4.2 会计计量会计计量(一)计量尺度(一)计量尺度定义定义F对计量对象量化时采用的具体标准对计量对象量

46、化时采用的具体标准F如千克、米、美元、人民币等如千克、米、美元、人民币等内容内容F非货币计量尺度非货币计量尺度F货币计量尺度货币计量尺度q只有货币才具有综合反映经济业务的能力q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q不同国家的货币在币值上所存在的差异,出现记账本位币的选择11/7/202254许家林主编会计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章会计概述 4.2 会计计量会计计量(二)计量单位(二)计量单位定义定义F指计量尺度的量度单位指计量尺度的量度单位两种可供企业选择的计量单位两种可供企业选择的计量单位F名义货币单位名义货币单位F一般购买力货币单位一般购买力货币单位11/7/202255许家林主编会计学原理

47、(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章会计概述 4.2 会计计量会计计量(三)计量属性(三)计量属性定义定义F指会计计量对象的数量特征指会计计量对象的数量特征五个计量属性五个计量属性F历史成本历史成本F重置成本重置成本F可变现净值可变现净值F现值现值F公允价值公允价值11/7/202256许家林主编会计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章会计概述 4.3 会计记录会计记录定义定义F是采用一定的记账方法,运用文字和金额是采用一定的记账方法,运用文字和金额F对经过会计初始确认和计量的各项会计数据对经过会计初始确认和计量的各项会计数据F在预先设置好的各种会计账簿中进行登记的过程在预先设置好的各种会计账簿

48、中进行登记的过程内容内容F记录方法记录方法F记录形式记录形式11/7/202257许家林主编会计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章会计概述 4.4 会计报告会计报告 定义定义F在对企业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记录的基础上在对企业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记录的基础上F主要以财务会计报告的形式将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向有关会主要以财务会计报告的形式将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向有关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报告的过程计信息使用者进行报告的过程F是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这一过程的终点是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这一过程的终点 我国现行会计规范规定我国现行会计规范规

49、定F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F企业应定期以财务会计报告的形式对外提供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企业应定期以财务会计报告的形式对外提供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内容内容F财务报表财务报表F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11/7/202258许家林主编会计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章会计概述 4.4 会计报告会计报告(一)财务报表(一)财务报表财务

50、报表内的会计确认财务报表内的会计确认F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F利润表利润表F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F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财务报表附注中的会计信息披露财务报表附注中的会计信息披露F对财务报表中列示项目所做的进一步解释和说明对财务报表中列示项目所做的进一步解释和说明F对未能在财务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对未能在财务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F是财务会计报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财务会计报表的有机组成部分F起到一个补充说明与详细解释的作用起到一个补充说明与详细解释的作用11/7/202259许家林主编会计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章会计概述 4.4 会计报告会计报告(二)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管理制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