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的春节习俗93215讲课教案.ppt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89933223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少数民族的春节习俗93215讲课教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少数民族的春节习俗93215讲课教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少数民族的春节习俗93215讲课教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少数民族的春节习俗93215讲课教案.ppt(2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压岁钱,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去摸熟睡着的孩子的头,孩子往往吓得哭起来,接着头疼发热,变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有一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心肝宝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铜钱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着了,他们就把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枕头下边,夫妻俩不敢合眼.半夜里一阵阴风吹开房门,吹灭了灯火,“祟”刚伸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就迸发道道闪光,吓得“祟”逃跑了.原来,这八枚铜钱是神仙变的.第二天,夫妻俩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以后大家学着做,孩子就太平无事了.因为

2、“祟”与“岁”谐音,之后(zhhu)逐渐演变为“压岁钱”.到了明清,“以彩绳穿钱编为龙形,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所以一些地方把给孩子压岁钱叫“串钱”.到了近代则演变为红纸包一百文铜钱赐给晚辈,寓意“长命百岁”.对已成年的晚辈红纸包里则放一枚银元,寓意“一本万利”.货币改为纸币后,长辈们喜欢到银行兑换票面号码相连的新钞票给孩子,祝愿孩子“连连高升”.第一页,共20页。少数民族的春节(Chn Ji)习俗第二页,共20页。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对于春节的过法却是不尽相同,有谁能为大家介绍自己(zj)所知道的一个民族的春节习俗?第三页,共20页。RED那好吧,那咱们

3、(zn men)就一起来了解下几个民族的春节习俗吧!第四页,共20页。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过新年的形式各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过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汉族、满族和朝鲜族过春节的风俗习惯差不有不同。汉族、满族和朝鲜族过春节的风俗习惯差不多,全家团圆,人们吃年糕、水饺多,全家团圆,人们吃年糕、水饺(shu jio)(shu jio)以及以及各种丰盛的饭菜、张灯结彩,燃放鞭炮,并互相祝福。各种丰盛的饭菜、张灯结彩,燃放鞭炮,并互相祝福。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多样,有舞狮、耍龙的,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多样,有舞狮、耍龙的,也有踩高跷、跑旱船的。在有些地区人们沿袭过去祭也有踩高跷、

4、跑旱船的。在有些地区人们沿袭过去祭祖敬神活动,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丰收。祖敬神活动,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丰收。古代的蒙古族,把春节叫做古代的蒙古族,把春节叫做“白节白节”,正月叫白月,正月叫白月,是吉祥如意的意思。藏族是过藏历年。回族、维吾尔是吉祥如意的意思。藏族是过藏历年。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是过族、哈萨克族等,是过“古尔邦节古尔邦节”。春节也是苗族、。春节也是苗族、僮族、瑶族等的盛大节日僮族、瑶族等的盛大节日第五页,共20页。1、满族年节将近时,家家打扫庭院,贴窗花、对联和福字。腊月(lyu)三十,家家竖起六米多高的灯笼杆,从初一到十六,天天红灯高挂。年三十包饺子,

5、讲究褶子多为好,子时煮饺子,有的里边包上铜钱,吃到者有好运。春节要拜二次,年三十晚上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为迎新春。春节前 还要举行跳马跳骆驼等比赛。正月十五还有闹灯会。第六页,共20页。RED第七页,共20页。RED2、朝鲜族家家户户贴春联,做各式丰盛饭菜,吃“八宝饭”,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弹伽倻琴,吹洞箫。初一天亮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给长辈拜年。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压跳板、拔河。正月十五夜晚举行传统的庆祝集会,由被推选出来(ch li)的几位老人,登上木制的“望月架”,伴着长鼓,筒箫、唢呐载歌载舞。第八页,共20页。RED第九页,共20页。RED3、蒙古族五更吃饺子、放鞭

6、炮与汉族同。此外,除夕要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初一凌晨晚辈向长辈敬“辞岁酒”,然后青年男女(nnn)跨上梭马,骑串蒙古包,先给长辈们叩头祝愿,接着喝酒跳舞,随后串包男女(nnn)还利用这一机会进行赛马比赛。第十页,共20页。RED第十一页,共20页。4、赫哲族除夕,大家忙着做年饭,剪窗花,糊灯笼。初一,姑娘、妇女和孩子们穿上绣有云边的新装,去亲朋家拜年,用“鱼宴”款待客人。有酸辣风味生鱼、用味香酥脆的“炒鱼毛”和大马哈鱼籽。民间诗人向人们献诗、讲故事。妇女们玩“摸瞎糊”、“掷骨头”。青少年则进行滑雪(hu xu)、滑冰、射草靶、叉草球等比赛。第十二页,共20页。RED5、纳西族正月新春人

7、们互相访亲(fn qn)拜友,轮流做客,中青年男子组织灯会,并与别村竞赛。城市、乡村都办灯会灯会节目演的是本民族故事:如阿纽梅说笑、老寿星放鹿、社戏夜明珠、狮子滚绣球、凰舞等。第十三页,共20页。RED6、白族白族人民从除夕开始互拜、赠送礼品。除夕岁守夜。子夜过后(guhu),男女青年争先挑水,以示勤劳。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以祝福日子甜美。大家或结伴游览名胜古迹,或耍龙灯,舞狮子,打霸王鞭。第十四页,共20页。第十五页,共20页。7.土家族过春节要跳“摆手舞”。过去跳摆手舞时,要先在“摆手堂”挂三笼帐子,帐内挂猪头、猪肉、香烛和野猪的头、蹄等,然后由身穿红色法衣头戴法冠的老土司手持法器

8、,带关摇摆呐喊,男女老少都参加,拜了神后再跳舞。现在土家族除了跳摆手舞外,还要耍龙灯(lngdng)、耍狮子、表演戏剧和武术等。佤族 第十六页,共20页。RED8.达斡尔语称春节为“阿涅”。年三十早上,家家洒扫庭院,在大门的正前方用杂物和家畜粪码成一个高高的垛,傍晚燃起垛后,轻烟缭绕,到处笼罩着节日的气氛。老人们将大块的肉、馍、饺子等食物抛进火堆,祝福人畜安康、五谷丰登。晚上全家(qun ji)吃手把肉并进行各种辞旧迎新活动。人们在房屋西侧雪地上插上香,朝西叩拜,以示缅怀祖先。除夕夜家家吃饺子,饺子里包有白线,意寓长命百岁。春节期间有曲棍球比赛、化装舞会、听书唱歌等游戏。第十七页,共20页。第十八页,共20页。RED9.佤族在大年初一相互祝贺,特别要向寨子里的长者拜年。拜年时,互赠芭蕉、糯米粑粑和甘蔗,象征团结和睦。沧源等地的佤族男女(nnn)在节日晚上聚在广场跳圆圈舞,老年妇女则穿长裙,几十个人为一队,手搭前人双肩,边唱古老的歌曲边轻移舞步。第十九页,共20页。第二十页,共20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