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公共停车场选址布局规划方法研究_么卫良.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8991 上传时间:2017-10-21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8.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市公共停车场选址布局规划方法研究_么卫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武汉市公共停车场选址布局规划方法研究_么卫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汉市公共停车场选址布局规划方法研究_么卫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市公共停车场选址布局规划方法研究_么卫良.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号 2004612400086 分类号 _ 学校代码 10487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市公共停车场选址布局规划方法研究 学位申请人:么卫良 学科专业:道路与铁道工程 指导教师:李杰教授 答辩日期: 2 0 0 6 年 4 月 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Engineering Research on Wuhan Public Parking Lots - Locating and Planning Candidate : Yao Weilian

2、g Major : Highway and Railway Engineering Supervisor : Prof. Li Ji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74, P. R. China April, 2006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 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 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 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 果

3、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2006年 4月 26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 f父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女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 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 编本学位论文。 本论文属于 保密 ,在 _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不保密口。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V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月日 日期: 年月日 摘要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城市公共停车场的选址与城市规划

4、、城市交通 规划及土地利用的相互影响分析基础上,结合我国城市交通实际情况,对武汉市 公共停车场选址布局规划方法进行了研究。 论文的研究主要为了完善武汉市的交通系统,保障城市停车设施用地的落 实,为武汉市的城市规划管理与建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结合本地的实际 情况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和措施,保障武汉市停车设施的顺利发展。 为了落实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纲要精神、完善并补充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等 内容, 武汉市中心城公共停车场 (库) 规划 被列入 2005年度目标管理工作。 本论文即以此为背景展开的。在对武汉市停车现状进行深入调查之后,本文 分析了武汉市的停车特点,如停车场的服务对象、停车场所特

5、征、停车场类型及 管理等。随后,本文综合比较了各种停车需求预测方法,并对武汉市未来的停车 需求进行了合理的预测。 停车预测之后,本文介绍、比较了不同的停车场选址规划模型,并且分析了 它们的优缺点。由于现有的停车场选址模型的不足,本文建立了基于多目标遗传 算法的城市公共停车场选址模型,并利用其进行了某区域停车场的选址计算。最 后结合武汉市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一些有利于武汉市城市停车发展的合理政策 建议,并指出,限制城市中心区的停车需求并引导公共停车场的规划建设是十分 重要和必要的。 论文最后,作者指出了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关键词:交通规划;静态交通;公共停车场;选址布局;多目标遗传算法 Abs

6、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cholar impact on the urban planning,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and land use, this paper carries on research on the methods for locating and planning Wuhan public parking lots,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The object

7、ive of this paper is to improve Wuhan transportation system and to ensure the land use of the parking lots, and also to provide the basis to guidance the building and management work of Wuhan urban planning.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of Wuhan, this paper offers reasonable measures to ensu

8、re the development of parking lots at the same time. To carry out the compendium of the new urban planning and to improve urban transportation system, the public parking lots planning of center city has been arranged as the work of 2005 management target of Wuhan. This paper begins under this backgr

9、ound. After the investigation of park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eatures of Wuhan parking, such as service object, parking location, parking style and management. Then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different models for parking demand forecasting and forecasts the parking demand of Wuhan reasonably. Afte

10、r the forecasting of parking, this paper introduces different models for locating and planning parking lots and compares them, then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shortcomings of them. For the fault of the usual methods, this paper sets up a new model of multipurpose genetic algorithm to locate public

11、parking lots, and then analyzes an example of multipurpose locating. Finally, combining the practical condition of Wuhan, this paper gives some reasonable measures to ensure the development of parking lots, also it points out that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limit city centers parking demand and to dire

12、ct the de velopment of Wuhan urban parking lots.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 are the innovating points and shortages of this paper. Keywords: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Static transportation; Public parking lots; Locating and planning; Multipurpose genetic algorithm 目录 . I ABSTRACT . II 1会者 i仑 . 1 1.1选题的

13、背景与来源 . 1 1.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1.3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3 2 停车基本概念与特征参数 . 10 2.1停车状态的界定 . 10 2.2 停车场的分类与服务对象 . 10 2.3停车场特征参数 . 11 3武汉市停车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 13 3.1 先进城市的停车管理经验 . 13 3.2武汉市停车现状与停车管理分析 . 13 3.3武汉市现状停车问题分析 . 19 4武汉市停车发展战略与停车需求预测 . 22 4.1武汉市停车发展战略研究 . 22 4.2停车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 22 4.3停车需求预测模型介绍与比较 . 24 4.4武汉市中心城停车需

14、求预测 . 32 4.5武汉市停车配建指标建议 . 34 5武汉市公共停车场布局规划研究 . 37 5.1公共停车场选址原则与影响因素 . 37 5.2公共停车场对动态交通的影响分析 . 38 5.3常用的公共停车场选址规划模型简介 . 39 5.4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公共停车场选址模型 . 45 5.5路外公共停车场选址布局规划 . 51 5.6路内公共停车场的划设研究 . 53 5.7武汉市公共停车泊位规划 . 56 6武汉市停车场建设政策与建议 . 58 6.1 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发展建议 . 58 6.2武汉市停车管理统一协调政策 . 59 6.3采用先进的技术及经济措施 . 60 7

15、 结论 . 62 7.1 本论文所提出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62 7.2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 62 至文 i射 . 63 参考文献 . 64 附录 1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66 附录 2多目标遗传算法选址模型程序代码 . 67 1.1选题的背景与来源 近年来,由于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进入了一个加速期。城市 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出现了越来越多人口过百万甚至几百万 的 大城市。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交通问题也随之严重起来,尤其是城市中心区 机动车 停车难 问题 1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如何合理的解决城市停车问题,促进 城市交通和谐发展 23,成为

16、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我国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大多忽略了中心区的系统规划,由于 开发商纷纷抢占黄金地带,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以至忽略了城市交通的需求尤其是 停车需求,结果造成市中心 停车难 问题相当严重 4,自从快速城市化以来, 停 车难 问题表现得更为突出,尤其是老城区,由于土地开发强度高,储备用地严重 不足,导致停车设施相当缺乏。 其实,城市停车是城市静态交通的一部分,而城市静态交通系统又是城市综合 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城市经营理论和城市交通供需平衡理论为基础,对我 国大城市中心区的停车设施规划、建设、经营和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入地研究是十分 迫切和必要的。 因此,武汉市城

17、市规划管理局将 武汉市中心城公共停车场(库)规划 列入 2005年度目标管理工作,这不仅仅是为了落实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精神,也是 武汉市历史上第一次系统的大规模停车场研究,对于完善武汉市综合交通专项规划 尤其是城市静态交通规划具 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论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提供城市公共停车场选址布局规划方法为主要 目的展开的。本人在项目实践和广泛阅读文献资料基础上,总结了目前在我国应用 比较广的多种停车需求预测方法,并做了大量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武汉市未来 停车需求做出了科学合理的预测。 在研究中,本人发现目前停车场选址方法过于简单,应用最多的是实现单目标 最优的简单模型,如步行距离

18、最小模型,而实际选址工作中会遇到多种多样的影响 因素,虽然改进的广义距离最小模型和广义费用最小模型对多 个目标影响因素有所 考虑,但是它们只是把多个因素合成为一个因素进行考虑,对于多个影响因素间的 互相影响考虑不足。此外,考虑多目标影响因素的两步骤停车场选址方法由于模型 复杂,操作起来比较繁琐。 于是本人在前人的基础上,以多目标遗传算法 5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可以同时 考虑多个影响因素的公共停车场选址模型,并辅以示例进行了说明,希望能对公共 停车场选址工作有所帮助。 1.2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论文研究内容为武汉市三环以内中心城(也就是武汉主城区 ) 的公共停车场 选址布局规划,研究重点是针

19、对武汉市中心城机动车停放现状及管理,在依据现状 进行科学的停车需求预测基础上,选用合理的公共停车场选址模型,进行城市公共 停车场分区域分类型选址,落实用地,并对武汉市停车问题提供政策建议。 停车系统是城市综合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处理车辆停放、合理确定停车 规模,对解决城市交通拥挤、减少交通事故、提升城市活力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开展公共停车场的布局规划,一方面保障了城市基础设施 用地的落实,另一方面也科学地论证了各类建筑物的配建停车设施指标,为武汉市 城市 规划管理与建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如下: 1、 收集近年来关于城市停车的一些科研项目资料

20、,如武汉工业学院交通研究所 所做的武汉市社会停车场(库)建设投资政策研究和武汉市中心商业区停车 设施建设政策研究、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武汉分院城市交通管理研究所的武汉市 路内停车管理研究等。 2、 采用 点、线、面 相结合,局部和整体相结合的方法对武汉市中心城停车 需求及停车供给特征进行深入调查,分析武汉市中心城停车现状,广泛参考国内外 2 同行的研究成果,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为原则,对武汉市目前的停车场尤其是公共 停车场的供给及需求进行分析预测,并进行公共停车场的选址。 3、充分吸收、借鉴国内外大城市公共停车场的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的先进 经验,通过对武汉市正在施行的停车政策法规进行比较、分析

21、、评价等,提出适合 武汉市的机动车停放管理政策、建议等。 1.3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1美国的停车管理方法 美国汽车拥有量世界第一 ( 2002年美国机动车的保有量 6达到 2.3亿辆,其中 乘用车占 96%, 载货汽车占 4%), 相应地对停车问题研究也开展最早,从 40年代 就开始对城市停车问题进行了长期的研究。 1956年,美国针对停车特性与城市规模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根据近 70个城市 调查结果总结出城市停车指南 ( Parking Guide for Cities)。 50年代末 60年代初 美国进行了 CBD停车的研究,并于 1965年出版了城市中心停车报告 ( AReport

22、on CBD Parking)。 1971年出版的停车原则 ( Parking Principles)总结了 111个城 市的停车调查结果,其数据以城市总人口为依 据,特性指标 m包括停车供应、设施 使用、出行目的、累积停车数、停放时间、步行距离以及周转率等。 从 70年代末开始,美国又对停车管理政策以及停车配建指标问题进行了多方面 研究。1984年, Monica Surber和 Donald C.shoup8研究认为当政府取消单独驾车者 停车津贴政策后,对驾车者行为、车流和城市经济将产生重大影响。 1999年, Donald C.shoup9研究得出,配建泊位的最低标准提高了停车泊位供应量

23、,同时降低了停车 价格,市场价格对分配停车泊位资源的指导比配建指标更有效。 综合起来看,美国的停车设施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1、灵活的公有停车设施管理体制 在美国,大量的停车设施是由私人企业 ( 指个人、团体或公司 ) 或以公私合作 方式投资、开发和经营的。而政府管理公有停车设施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3 (1) 把管理功能分配给一个现有的部门,如公共工程、城市工程或交通工程; (2) 建立一个专门负责停车管理的单独的市政机构; (3) 成立一个停车委员会来协调和停车有关的几个部门; (4) 建立一个自治的停车管理机构。 上述方式各有其优点和缺点,哪种方法最适合于某具体城市,取决于许多当地 条件,

24、包括城市规模、公众利益和态度、政府组织以及行政惯例等。 2、 重视对停车管理政策、法规的严格执行和宣传 从七十年代开始,美国逐渐加强停车管理(如 1970年纽约违章停车管理局开始 用计算机来管理违章停车),重视停车法规的严格执行,认识到这将有助于减少违章 停车现象,提高车位周转率,从而达到对现有停车设施更充分的利用,并且能缓解 交通拥挤,改善交通流,还能增加城市政府的收入。鉴于警察主要职责分工及警力 不足等原因,许多城市把严格执行停车法规,进行停车管理的职责转给交通部门负 责。以八十年代初的华 盛顿特 区为例,停车管理由市交通运输局 ( DOT)负责。对 违章停车的强制措施有以下三种: (1)

25、 发违章单 ( ticketing):有 50名管理人员从事此项工作,平均每人每天开出 100多张违章单; (2) 拖车 ( towing):对于在高峰时间禁停区域停车和违反其它停车规定的车辆 执行拖车,车主在取回车之前,必须付 50美元拖车费和未付的违章罚款。每天有 近 200辆车被拖走; (3) 锁车轮 ( booting):锁车轮只用于违章车辆已有四张以上的 罚单未付且锁定 该车不会影响交通安全或阻碍交通的情况。车主付 25美元锁车费和所有未付违章 罚款之后才能将车开走。每天被锁车辆有 100多辆。 另外,美国十分重视对停车法规的宣传。以马萨诸塞州 Needham镇为例,该 镇在停车管理

26、计划中专门指出应通过市民停车咨询委员会、当地媒体以及商业社团 等,把有关停车法规、管理计划、工作人员等方面的信息更广泛地公布、宣传。 3、 建立在长期研究基础上的停车设施的规划、设置 美国曾就路内停车对动态交通的影响进行过专门研究,做了定量描述。如美国 4 的交通工程手册中以图示说明路内停车对街道通行能力的降低达 1/4 1/3。另 据美国10个城市的调查资料,由于路内停车引起的交通事故占街道区段交通事故总 数的 53%。对应禁止路内停车的道路和地点在法规 1()中做了明确规定,比如,规定 下列道路和地点禁止路内停车: (1) 人行道上; (2) 在双侧停车的道路上,两排停放车辆之间的车行道;

27、 (3) 路面宽度不到 6.1m的道路; (4) 路面宽度不到 9.15m的道路只准在一侧停车; (5) 当交通量超过交叉口或者路段的通行能力,而又没有其它可行的补救措施 时应禁止路内停车; (6) 如有可能在其他地方妥善安排车辆停放,就不得利用道路停车。 1.3.2日本的停车管理政策 日本国土面积狭小,人口密度高,其城市停车问题与我国城市情况类似。截至 2002年,日本的机动车保有量 11为 9 011万辆,道路总里程为 117万公里。与欧美 国家不同,日本早在五十年代汽车拥有量和交通量开始迅速增加时,就对停车问题 引起重视,及时制定了一系列的停车法规、政策,并严格实行,成效显著。日本的 停

28、车法规、政策产生的背景以及其人口密集、土地紧张的特点均与我国大城市目前 情况相似,这使得日本的经验对我们有特殊的借鉴意义。 日本 1957年 5月 16日颁布了停车场法和停车场法实施令,作为停车场 建设与管理的基本法令依据,其基本原则 12是大力推广与鼓励路外停车场兴建。 停车场法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停车场的分类及设置地区;路内停车 场的设置与管理;路外停车场设置与管理;建筑物配建停车设施设置与管理;相关 处罚条例。 1957年制定都条例法 ( 仅限于东京都内适用的法律 ),将东京都都心的 9公 里范围,定为 停车整备地区 ,规定在此区域内原则上禁止路内停车,但由于无法 即刻大量兴建路外停

29、车场,先建路内停车场,计划以路内停车场 10年的收费收入来 5 建造可容纳一万辆车辆的路外停车场,并于完工后全面废除路内停车场。 为了确使自用车辆不占用道路长时间停放,落实贯彻 购车者自备停车位 政 策,日本于 1962年颁布了机动车保管场所之确保法(通称车库法 ) 和机动车 保管场所之确保法施行令。规定所有车辆拥有者,均须于道路以外的适当场所,依 规定提供该车辆的保管场所,并制定了违反规定的处罚条例。 法规颁布后,为使 购车者自备停车位 政策的执行更能符合实际需要,经分 析总结执行成效,至 1995年共历经六次修订,使 购车自备停车位 的观念深入人 心。该法规的主要内容如下: 1、 管制对象

30、。法规中规定,汽车的所有人不论该车辆是大型或小型、载客或 载货,以及自用或营业用,均必须在道路以外的场所,拥有该汽车保管场所; 2、 实施范围。法规规定,其适用地区包括东京都、全国的市、村、町。因此 除极偏远区以外,大致上是全国同时实施,但仍以都会区为首; 3、 自 备停车位的设置范围。依照法规,不论是私人购车、公司购车还是公务 车辆,其自备车位都必须在距离汽车使用据点(私人住所、公司所在地或政府机关 所在地 ) 500米 ( 1991年修改为 2公里)范围内; 4、 停车位的使用方式及付费。法规规定任何人不得将道路作为汽车的保管场 所,违反规定者,课以三个月以下的惩役或三万日元(现为二十万日

31、元)以下的罚 款。自备停车位必须为路外停车位,但不强制规定必须为自有或租用。 5、 自备停车位的申请过程。购车者填写 机动车保管场所证明书 ,向当地警 署申请,警署的交通安全协会派人现场调查后将调查结果上报警署,警署署长依据 调查结果签署 证明书 ,购车者以此向当地运输局申请牌照。 1970年改定的城市规划法规定了城市规划停车场的建设,城市规划停车场 是指城市规划中确定的供广大公众使用的停车场。 日本于 1990年 7月 3日公布了道路交通法规部分修正及确保车辆停车位 相关法令部分修改,主要目的是抑制日趋严重的违章停车及与停车相关的交通事 故,确保交通安全、顺畅,弥补原停车法规这方面的不足。

32、6 1.3.3德国的停车管理措施 尽管德国汽车保有量很大,但是由于采用合理的规划和先进的管理措施,停车 问题并不突出。在德国最主要的停车设施并非停车场或车库 13,而是马路两旁。除 了一些流量大、路面狭窄的交通要道外,城市中绝大部分的马路两旁都可停车。以 柏林为例,为充分、有效利用空间,交通管理部门按交通流量情况,分时间分地段 规划了有限时和不限时停车带、有白天收费停车区、夜晚免费停车区和全天免费停 车区等形式不一的停车带。 一般,在商业区或交通要道两侧停车都收费,非商业区和流量不大的小巷则可 免费停车。绝大部分收费停车区在每晚 7时到次日早 8时和周末都可免费停车。在 这些时间段内,由于车流

33、量相对较少,白天不允许停车的地方也可以免费停车,这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路两旁居民下班后的停车难问题。 除对马路路面进行有效管理和规划外,停车楼和地下车库的建立也有效解决了 市内停车问题。停车楼都按需求量多少建在旅游景点和商业中心附近,大多被业主 当作附属服务设施经营。购物中心停车楼为方便顾客都有电梯和通道,可直接进入 商场并提供限时优惠价格。很多商家为招揽生意,在顾客购物后还可免掉部分停车 费。根据地段情况,德 国各城市停车楼的价格每小时在 1到 4马克之间,马路内停 车价格也大致相当。路内收费停车区有时间限制,一般一个半小时左右,而停车楼 则无时间限制。如今,柏林的新建住宅都配有地下车库或

34、室外停车场,市区老住房 改造或新建的多层公寓楼往往使用立体停车方式,一个普通的车位变成可升降的二 层车位,有效利用了空间。许多居民区中,楼房之间的空地设计成地下停车库,车 库上则是花园或绿地,解决了车与人争地的矛盾。 此外,德国城市的所有路段都有醒目的交通标志牌,标明是否允许停车,是否 收费及收费时间等。通常没有禁止停车的标志就可以 停车。在德国大中城市,尤其 是旅游城市,为了方便外地人找车位,大多建有电子停车诱导系统,在路口用大型 显示屏提示附近的停车楼还有多少停车位。如果有人想免去临时找车位的麻烦,有 些城市还提供网上预订车位服务。 7 1.3.4香港市停车管理研究 香港的土地面积只有 1

35、099平方公里,其中约 17%为楼宇密集区,但其人口却 有 600多万,人口密度相当高。截止到 2006年 2月,香港车辆登记总数 14为 60.18 万辆,已领牌总数为 54.28万辆。根据 2000年香港所做的第 二次泊车位需求研究 最终报告,拥有泊位总数 46.97万个,供求比例为 0.83,泊位供应充足 15,基本能 满足停车需求。 自 1993年,香港警方开始提出 灵活执行交通法例政策 的概念,指导一线执 法警察在交通执法时应当如何确定先后缓急的次序,抓住重点交通违法行为予以处 罚。对于需要予以记分的交通违法行为,一线警察必须优先处罚,并保障司机自身 安全和其他道路使用者的人身财产安

36、全。为了保持道路交通的畅顺,所有一线执法 警察均须遏止不为他人设想的驾驶行为,如在出口受阻时仍进入黄色方格路口、在 不准停车区内非法 停车等。这类交通违法行为将按情况予以定额处罚告票、交通传 票形式处理。 同时,香港注重对停车的协调管理,推行停车场的商业化运营,对停车场运营 除税收优惠之外不再给予任何补贴,也不乱加干涉。同时注重停车问题研究,大概 每 3 4年就对城市的停车需求研究一次,并相应调整相关的政策。 另外,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运输署目前开始实施一项试验计划,以方便父母或 配偶接载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士。此项试验计划旨在通过发放父母或配偶接载残疾人 士泊车证明书,以证明书持有人把车辆停泊在政

37、府多层停车场内的指定车位,以方 便父母及配偶接载其行动不便的残疾家庭成员。这些车位都较宽敞并靠近电梯,为 配合这项试验计划,运输署已把政府多层停车场内的指定停车位数目由 16个增至 39个。凡家庭中有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士的合格驾驶人士都可申请证明书。 1.3.5上海市停车管理研究 上海作为全国的最大城市,截至 2003年 6月底,其民用车辆保有量 16已近 160 万辆,还未计算滞留在沪的外地车,而全市所有停车场公共车位 35.4万个,停车 位难以满足需求,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上海在近几年的发展中, 停车难 问题越来 8 越突出,已经制约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上海的停车问题与武汉比较相似,具体表现 在

38、以下的几个方面: 1、 规划滞后,设施建设标准低; 2、 管理不善,缺乏协调机制; 3、 建设资金短缺,缺乏激励机制。 上海市针对停车难问题,缓解停车供需矛盾,上海市政府于 2005年 3月 1日施 行了上海市停车场(库)管理办法。以下这些措施和政策为近期缓解武汉停车难 问题提供了思路,很值得我们借鉴: 1、 鼓励并且引导单位自用停车场(库)和公共建筑配建停车场(库)向社会 开放,上海有 1000多家客货运企业和出租、公交企业,自用停车 设施的面积大,且 流量大多在市区边缘,运输企业因昼夜都有大量车辆在外从事运输活动,有较大潜 力可挖掘,由有关部门统一指导、组织自用停车场向社会及有关单位开放而

39、增加的 泊位达到 1.26万个。 2、 利用已建或在建的市政设施或建筑工地时间差开辟长期或临时的停车场 所。上海的南北高架、延安路高架、内环线下以及吴淞路闸桥、越江大桥底下等都 开辟为停车场库为前来旅游观光或公务外出的各种车辆提供了方便;因而市政建设 拆除的建筑工地辟为临时停车场的达 85个,泊位 2366个。 3、 运用行政手段引导车辆进入路外停车场(库) 。在上海新的停车场管理办法 中,取消了禁停标志,仅仅保留了 76处路内停车场,车辆只能在指定地点停车,否 则将视为违章停车,按照管理办法给予处罚。同时还采取稽查和监控等手段,迫使 车辆进入路外停车场(库)停放,还路于交通。 4、 运用经济

40、手段引导车辆进入路外停车场(库)。在强化停车管理处罚力度的 同时,在新的停车场(库)管理办法中还制定了新的停车场收费制度:上海将根据 不同区域、不同停车时间确定停车收费标准,通过价格杠杆调节停车供求关系。停 车服务收费根据停车场(库)的性质、类型不同,按照同一区域 道路停车 高于 路 外停车 的原则分别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市场调节价。 9 2停车基本概念与特征参数 2.1停车状态的界定 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并未对停车的状态做出严格的区分,也未对停车做出明 确的定义 1718。因此,经过多方面的研究,考虑日本 人多地少 的城市特点及其 停车状况与我国比较类似,所以引用了日本道路交通法中的停

41、车定义: 停车:车辆由于等客、等货、装卸货物、故障等及其它理由连续 停止 ( 由于装 卸货物停止不超过 5分钟的以及由于乘客乘降而停止的除外),或者车辆停止并且驾 驶该车辆者(驾驶员)离开该车辆,处于不能立即行驶状态者。 临时停车:车辆处于停止状态,并且属于停车状态以外者。 2.2停车场的分类与服务对象 关于停车场的分类,目前国内尚无统一标准 19,这给停车场的调查和研究带来 很多不便。一般认为:停车场是依据有关规定设置的供车辆停放场所。根据停车场 的结构划分为露天式停车场和位于建筑物内的停车库两大类;根据停车场服务对象 分为公共停车场和私用停车场;根据停车的地点不同,分为路内停车场(有时也称

42、 为路侧停车场、路上停车场、路边停车场 ) 和路外停车场两类。此外,停车场还有 收费停车场和不收费停车场之分。 根据武汉市的实际情况,结合公安部、建设部联合发布的停车场建设和管理 暂行规定中的停车场定义,并经过深入思考,本论文决定采用以下的城市机动车 停车场分类方法: 1、公共停车场 是指为社会机动车设置的露天或室内的公共停车场地,又称社会停车场。该类 停车场服务对象不固定,停车设施建设相对独立。具体的形式包括两类: 在道路外,不依附 于某一建筑或住宅区独立建设的公共停车场; 10 位于道路红线内,为社会车辆停放服务的路内停车场,也称路边停车场。 2、 配建停车场 指为比较特定的对象群体提供服务、依附于某一建筑或小区的停车场。为大型 公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毕业论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