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吃团圆饭的传说由来.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8985543 上传时间:2022-03-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3.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除夕吃团圆饭的传说由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除夕吃团圆饭的传说由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除夕吃团圆饭的传说由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除夕吃团圆饭的传说由来.docx(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除夕吃团圆饭的传说由来 除夕吃团聚饭的传闻由来有哪些?关于年夜饭来历的传闻流传着不少好玩的传闻故事,那你知道除夕吃团聚饭的传闻由来吗?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除夕吃团聚饭的传闻由来,希望大家能够喜爱! 书目 除夕为什么吃团聚饭 除夕重要的习俗 除夕的来历 除夕为什么吃团聚饭 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打算辞旧迎新,吃团聚饭。家庭是华人社会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团聚饭充分表现出中华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劝慰与满意,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终于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华蜜

2、。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哺育之恩表达感谢之情。 吃年夜饭,是年节家家户户最喧闹开心的时候。大年夜,丰富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聚饭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福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盛如“烈火烹油”。 年夜饭的名堂许多,南北各地不同,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这是古时候流传下来的习惯。由于地理气候方面缘由,除夕、春节之际北方还处于万物闭藏的寒冬,冬天的北方地区白茫茫一片,

3、冰天雪地,基本上没方法种植作物,可选用的食材不多,过年多吃饺子。而南方地区,尤其是沿海一些地方,基本上四季绿意盎然,南方冬季在蔬果等食材上占有极大的优势,所以在饮食的选择上具有更多的选择性;在地利方面,又得益于水资源充足分布广所以各类渔获足够食材多样;所以在一些重要的节日上,南方的饮食会丰富多样一些。 <<<返回书目 除夕重要的习俗 1、年夜饭 除夕夜的年夜饭也叫团聚饭,依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因为正值冬天,北方人经常在饭桌中间设置火锅,因此也称围炉。 2、传统座次 根据老礼,除夕夜传统的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年宴的首席为辈

4、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假如是请客,首席为地位最尊的客人,主子则居末席。首席未落座,其余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动手,大家都不能动手。 3、守岁 守岁的习俗在中国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晋朝人周处风土记中说到蜀地年俗,年末人家相互馈送年节礼物,称为“馈岁”;相互宴请,称为“别岁”;除夕通宵不眠,称为“守岁”。这是现今看到关于守岁习俗的最早记载。但这时守岁好像还是地方性年俗,隋唐之后,守岁成为全国的共同年俗。 4、放爆竹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四周

5、,孩子们放爆竹,快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绚丽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喧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5、隔年饭 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 6、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属于楹联的一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 这副世界上最早的春联,“三阳始布,四序初开”记载在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上,撰联人为唐人刘丘子,作于开元十一年(720

6、_年)。百姓春节贴春联的民俗从明代才起先盛行,潮流发源地是南京。现在江南地区百姓讲究在大年三十上午贴春联。 7、贴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春节贴“福”字,寄予了人们对华蜜生活的憧憬,也是对美妙将来的祝福。 <<<返回书目 除夕的来历 除夕是春节的前夜,又叫年三十.有一种传闻:是古时候有个凶狠的怪兽叫夕,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知道夕最怕红色和声响,于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除夕兽.以求新的一年安静.这种习俗从今流传下来,年三十晚上便称为除夕了. 关于年的由来,还有一个传闻。相传在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曾遭遇一种最猛烈的野兽的威逼。

7、这种猛兽叫"年",它捕百兽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时,还会闯入村庄,猎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行终日。人和"年"斗争了许多年,人们发觉,年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这天夜里,"年"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夜过去了,人们相互庆贺道喜,大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成功。 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以后每到冬天的这个时间,家家户户都贴红纸对联在门上,电灯笼,敲锣打鼓,燃放鞭炮烟花;夜里,通宵守夜;其次天,大清早

8、相互庆贺道喜。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就成了"过年"。 除夕的高潮是年饭后长辈发"压岁钱"。接着就是张贴春联和门神,并关上大门。到初一的早上才开门"接财神"。接下来就是全家人守岁到凌晨。 除夕夜的灯火,通宵不熄,俗称"光年"。 各地的除夕风俗大致相同,但有些地方的风俗很有特点,如苏州、北京、台湾等。苏州的除夕守岁时,都要等待从枫桥寒山寺传来的嘹亮钟声。当钟声穿过沉沉夜色,传到千家万户时,就标记着新春的来临。无论春夏秋冬,每日半夜正交子时,寒山寺中就会传出这口巨钟的洪响,民间称为"分夜钟"。这口钟,

9、已成为苏州城乡方圆数十里人民生活的时间信息。寒山寺钟声还出现在诗中,流传最广的就是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现在,每年除夕,苏州寒山寺仍遵循万古不变的古老习俗,击钟以分岁。姑苏城乡,到了守岁的最终一刻,会从广播中传出宏亮的寒山寺钟声,报导一年的起先。千家万户,听到钟声,爆竹齐鸣,使古老的寒山寺钟声成为了一种时代的象征。 北京的除夕这一天更是劳碌,祭祖、接神、接灶。祭神拜祖的仪式一起先,整个北京城便沉没在一片响彻云霄的爆竹声中。人们还在自己家院子里,铺上芝麻秸,全家人都去踩,叫"踩岁",取长命百岁的意义。除夕

10、通宵灯火齐明,人们辞岁守岁。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各家的饺子也下锅了,人们尽情的消遣。(喜蜜滋算命) 除夕在台湾不叫除夕,而叫"过年日"。午后,在厅堂神龛前上供牲体。到了晚上,合家焚香叩拜,然后对长者辞岁。接着是"围炉",也就是丰富的年夜饭,一家人围坐一桌,桌上摆满菜肴,桌下放置火盆。"围炉"为除夕带来高潮,远在他乡的游子,除非万不得已,再远再忙也要赶回家团聚。年夜饭后,便高燃蜡炬来守岁,儿媳妇为长辈们添富寿,不能早睡,坐得越久,长辈得富寿越长,这是表示孝心。 <<<返回书目 除夕吃团聚饭的传闻由来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