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化学复习新题速递之质量守恒定律.pdf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89828036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PDF 页数:45 大小:8.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中考化学复习新题速递之质量守恒定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2022年中考化学复习新题速递之质量守恒定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中考化学复习新题速递之质量守恒定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考化学复习新题速递之质量守恒定律.pdf(4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中考化学复习新题速递之质量守恒定律一.选 择 题(共9小题)1.(2021秋零陵区期末)将 20g的 出 和 02的混合气体点燃并充分反应,发现还剩余2g 02,原混合气体中H2和 0 2 的质量比为()A.1:8 B.1:9 C.1:4 D.2:12.(2021秋大冶市期末)某纯净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由此推知该纯净 物 中()A.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只含碳、氢元素,不含氧元素D.无法确定3.(2021秋武冈市期末)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A.因为遵守质量守恒定律,5g铁和5g铜混合后物质的总质量为10gB.

2、因为遵守质量守恒定律,5g硫和5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二氧化硫质量为10gC.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的种类、数目一定都不变D.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此物质一定含有C、H、O 三种元素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g镁和3g氧气充分反应会生成6g氧化镁B.5g硫和5g氧气完全反应后,生成物质量为10gC.铁器生锈后质量增加,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10mL的水和10mL的乙醇混合后体积小于20m L,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5.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能达到实验目的的物质组合是()液体aA.溶液a 是氯化钠溶液,溶液b 是硝酸钾溶液B.溶液a 是氯化钠溶液,溶液b 是硝

3、酸银溶液C.溶液a是盐酸,溶液b是碳酸钠溶液D.溶液a是稀硫酸,溶液b是氯化铜溶液6 .下列反应能发生,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铁与稀硫酸反应 2 F e+3 H 2 s 0 4-F e 2 (S O4)3+3 H 2 tB.锌与浓硫酸反应Z n+H 2 s O 4 Z 1 1 S O 4+H 2 tC.铁与稀硝酸反应 F e+2 H N O 3=F e (N O 3)2+H 2 tD.锌与浓盐酸反应Z n+2 H C =Z n C 1 2+H2 t7 .水电解的反应过程中,下列发生变化的是()A.元素种类C.元素质量B.元素化合价D.元素的原子个数8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

4、是()A.0 时间加热一定量的K C 1 0 3和M n O2固体成气质go生氧的tB.有催化剂与催化剂时间S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械溶液制氧气国中元的1数体日素质分9.可能含有M g、A l、Z n中一种或几种的金属合金共7.2 g,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H 2 0.7 g,则金属成分不可能是()(M g -2 4,Z n -6 5,A l -2 7,H -1)A.Mg 和 AlB.Mg 和 ZnC.Zn 和 AlD.三种均存在填 空 题(共3小题)1 0.书写信息型化学方程式。(1)生活中常用的“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 aC lO,工业上将氯气(C12)通入烧碱溶液中可制取消毒液,反应

5、的化学方程式为 o(2)NaClO溶液在空气中敞口放置可以得到碳酸级钠和具有杀菌作用的HC1O,该反应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3)已知-1价氢的化合物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如NaH+H2O=NaOH+H2 t 试写出CaH2与Na2c03水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烧碱、氢气和另一种气态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溶洞中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当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发生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o11.(2021秋湘潭县期末)易俗河滨临湘江,将湘江水净化处理可成为居民生活用水。(1)水净化时先加入絮凝剂,沉降过滤后,通过

6、活性炭,活 性 炭 的 作 用 是。(2)将硬水通过如图所示的阳离子交换柱后可变成软水(图中阴离子未画出),交换后的水仍然呈电中性。Na-Na-Na*Ca*.交换局C6 Na*Mg2*-Na-Na-_ 阳离子交换柱Mg-Na*Na-一个Ca2+可以交换出一 个 Na+。阳离子交换柱长时间使用后,Na+变少,失去硬水软化功能而失效。生活中可用于检验阳离子交换柱已失效的物质是 o(3)二氧 化 氯(C1O2)可用于饮用水的杀菌消毒,碘 化 钾(K I)可用于测定饮用水中C1O2的残留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1O2+2KI=2KC1O2+X,X的化学式为。12.(2021秋海口期末)我国古代将炉

7、甘石(ZnCO3)和木炭粉混合后,加热到约800可得到锌。主要发生的化学反应:Z n C O 3向 X+C O 2 t ,C+2 X 向-2 Z n+C C 2t ,回答下列问题。(1)X的化学式为 O(2)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3)该反应说明木炭具有 性。三.实 验 探 究 题(共3小题)1 3.(2 0 2 1秋钦北区期末)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填空:(1)在药品取用中,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或,而不能直接用手抓。常用量取液体药品,取少量液体时还可用胶头滴管,给药品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火焰的部分加热。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可先使试管,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

8、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2)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问题。反应前天平平衡,充分反应后,再称量,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天平指针向 偏 转(填“左”或“右”)。反应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该反应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选填“遵守 或 不遵 守 你 要 想 这 实 验 反 应 前 后 天 平 仍 做 到 保 持 平 衡,你改进的方法是:O足量稀 盐 酸-日4 ng石灰石苍手:上1 4.(2 0 2 1秋镇海区期末)大理石是含杂质的碳酸钙,实验室我们经常用小块的大理石来制取二氧化碳。实验过程中小科同学想测出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和分析。(1)取一定量的大理

9、石样品置于图甲的发生装置中,用分液漏斗向下滴加盐酸(杂质不参加反应),产生的气体用装有氢氧化钠的吸收装置充分吸收。分液漏斗中所加液体一般不选用硫酸,理由是。(2)反应前,测得图甲中锥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和吸收装置的总质量都为m克。实验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图乙,曲线a、b分别表示锥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和吸收装置的总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情况。请分析曲线b,计算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3)请综合分析曲线a、b,计算出实验中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4)计算后,小科对上述实验进行了反思。他认为分液漏斗中的盐酸浓度 (填“偏大”或“偏小”),会对实验结果造成较大影响。1 5.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要测定

10、一块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程度,将固体配制成2 0 0 g溶液后完成如图所示的实验,并绘制了向C烧杯溶液中加稀盐酸时溶液中离子数目变化的图像:5 0 g稀盐酸2 4 7.8 g 只含一种溶质的溶液(1)写出B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C烧杯中参加反应的碳酸钠质量(x)的比例式(3)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为(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4)若要用3 6.5%的浓盐酸配制实验中所需稀盐酸,需要水的质量为(5)小组同学将D、E烧杯的溶液混合,再次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使溶液变为中性,同学们最终想得到1 0%的溶液需要蒸发g的水。四.解 答 题(共 3 小题)1 6.(2 0 2 1

11、秋海口期末)小红同学用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现象如图所示。(1)镁条完全燃烧后,称量石棉网上留下固体的质量比反应前镁条质量大(只考虑与氧气反应),请分析其原因是什么?(2)根据以上实验可知,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注意事项是什么?17.(2021秋新田县期末)实验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A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小气球先鼓再变瘪。其 中“变鼓”的原因是。(2)B 实验中,实验前后,烧杯中钠元素的质量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叽(3)A、B 两个实验,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填序号)。(4)C 实验中,负 极 产 生 的 气 体 与

12、 正 极 产 生 的 气 体 的 体 积 比 为,经检验,负极产生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8.(2021秋北仑区期 末)小甬向含CuCk和 HC1的 100g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NaOH溶液,参加反应的NaOH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关系如图,据图回答:(1)写出O P段发生的化学方程式。(2)P 点溶液中的溶质是 o(3)原混合溶液中CuC12的质量分数。(4)试通过计算确定叫 的值。0 4 0 m i m(Na O H 溶液)/g五.计 算 题(共2小题)1 9 .(2 0 2 1 秋零陵区期末)将干燥、纯净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锅的混合物1 5 g 装

13、入大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 待完全反应后,将试管冷却、称量,得 到 1 0.2 g 固体物质。(1)制得氧气 g o(2)混合物中二氧化镐是多少g?(写出具体的计算步骤)2 0 .市面上常见的黄铜是C u-Z n 合金,为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向 2 0 g 黄铜样品的烧杯中逐滴加入1 0 0 g 稀硫酸时恰好完全反应,此时烧杯中的质量减轻了 0.4g,试计算:(1)生成氢气的质量。(2)此黄铜样品中所含铜的质量分数。(3)所用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2022年中考化学复习新题速递之质量守恒定律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选 择 题(共9小题)1 .(2 0 2 1 秋零陵区期末)将 2 0 g 的

14、 H 2 和 0 2 的混合气体点燃并充分反应,发现还剩余2 g 0 2,原混合气体中H 2 和 0 2 的质量比为()A.1:8 B.1:9 C.1:4 D.2:1【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反应生成的水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进而求算原混合气体中H2和 O2的质量比。【解答】解:由于剩余2 g 的氧气,所以生成的水的质量为2 0 g-2 g=1 8 g。设氢气的质量为x占燃2 H 2+0 2 2 H 2。4 36x 1 8 g4 _ x618x=2 g原混合气体中H2和 0 2 的质量比为2 g:(2 0 g -2

15、 g)=1:9 o故 选:B.【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2.(2 0 2 1 秋大冶市期末)某纯净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由此推知该纯净 物 中()A.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只含碳、氢元素,不含氧元素D.无法确定【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中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则反应物中也含有碳元素、氢元

16、素和氧元素;则可推测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水中的氢元素都来自该有机物;又知该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故生成物中的氧元素可能来自氧气;故可判断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是否含有氧元素无法确定;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推断的能力,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3.(2 0 2 1 秋武冈市期末)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A.因为遵守质量守恒定律,5g 铁和5g 铜混合后物质的总质量为1 0 gB.因为遵守质量守恒定律,5g 硫和5g 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二氧化硫质量为1 0 gC.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的种类、数目一定

17、都不变D.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此物质一定含有C、H、O 三种元素【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B、根据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C、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可能会发生变化,也可能不发生变化,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变化,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进行分析;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分析。【解答】解:A、铁和铜混合,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 A 错误;B、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

18、量关系:占燃S+02 八、&、S02,32 32由以上质量关系可知,硫和氧气恰好完全反应时质量比是1:1,5g 硫 和 5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物二氧化硫为1 0 g,故 B 正确;C、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可能会发生变化,也可能不发生变化,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变化,故 C 错误;D、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此物质一定含有C、H 两种元素,可能含有O 元素,故 D 错误。故 选:B,【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9、3g镁和3g氧气充分反应会生成6g氧化镁B.5g硫和5g氧气完全反应后,生成物质量为10gC.铁器生锈后质量增加,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10mL的水和10mL的乙醇混合后体积小于20m L,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是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规律,适用于化学变化;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则不适用于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是化学变化时也要对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进行计算判断,即反应时是否符合固定的质量比,据此分析解答即可。占燃【解答】解:A、由化学方程式2Mg+C2八”从 2MgO能够可知:每有48份质量的镁和32份质量的

20、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完全化合生成80份质量的氧化镁。即参加反应的镁、氧气和生成的氧化镁质量之比=3:2:5,故 A 错误;占燃B、硫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八 作 SO2可 知,硫、氧气、二氧化硫的质量比为32:32:64=1:1:2,则 5g硫和5g氧气完全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为1 0 g,故 B正确;C、铁器生锈后质量增加,是因为有氧气参加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 C 错误。D、10mL的水和10mL的乙醇混合后体积小于20m L,是分因为子之间有间隔,属于物理变化,不适用于质量守恒定律,故 D 错误;故选:Bo【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

21、键。5.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能达到实验目的的物质组合是()液体aA.溶液a 是氯化钠溶液,溶液b 是硝酸钾溶液B.溶液a 是氯化钠溶液,溶液b 是硝酸银溶液C.溶液a 是盐酸,溶液b 是碳酸钠溶液D.溶液a 是稀硫酸,溶液b 是氯化铜溶液【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科学探究.【分析】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选用药品和装置应考虑:只有用天平称量质量没有变化的化学变化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如果反应物中有气体参加反应,或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应该选用密闭装置。【解答】解:A、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钾溶液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2、故选项错误。B、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没有物质逸出,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正确。C、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后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反应后烧杯中的物质质量减少,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错误。D、稀硫酸与氯化铜溶液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掌握在设计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最好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下列反应能发生,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铁与稀硫酸反应 2Fe+3

23、H2s0 4-Fe2(SO4)3+3H2 tB.锌与浓硫酸反应Zn+H2sO4-ZnSCU+H2 tC.铁与稀硝酸反应 Fe+2HNO3Fe(N 03)2+H2 tD.锌与浓盐酸反应Zn+2HC1-ZnCb+H2 t【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t 和 I 的标注是否正确。【解答】解:A、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Fe+H2s04=FeSO4+H2 t,故选项错误。B、锌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二氧化硫和水

24、,故选项错误。C、铁与浓硝酸发生钝化,不能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氢气,故选项错误。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7.水 电解的反应过程中,下列发生变化的是()A.元素种类 B.元素化合价C.元素质量 D.元素的原子个数【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

25、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单质中元素化合价是0,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解答】解: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过程中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氢元素化合价是+1,氧元素化合价是-2,反应后都是0,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故选:B,【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8.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B-LOtoo质分数时间加热一定量的KC1O3和 MnO2固体成气质g生氧的t有催化剂时间S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

26、溶液制氧气21的医蚩g生成气体C.0时间S水的电解国卬元的1数体日素后分外【考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电解水实验: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分析】A、氯酸钾在二氧化锦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B、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质量比是1:8。D、高镒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锦酸钾、二氧化镒和氧气。【解答】解:A、氯酸钾在二氧化镭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随着反应进行,二氧化锅质量不变,固体质量减小,二氧化镐质量分数增大,该选项正确。B、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最终生成氧气质量相等,该

27、选项不正确。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质量比是1:8,该选项不正确。D、高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镒酸钾、二氧化镭和氧气,随着反应进行,固体中锌元素质量不变,固体质量减小,镒元素质量分数增大,该选项不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9.可能含有Mg、Al、Zn中一种或几种的金属合金共7.2g,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H2 0.7g,则金属成分不可能是()(Mg-24,Zn-65,Al-27,H-1)A.Mg和Al B.Mg和Zn C.Zn和Al D.三种均存在【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

28、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7.2g三种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0.7g比较,可判断合金可能的组成成分。【解答】解:设7.2gMg、AL Zn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分别是x、y、Mg+2HC1MgCl2+H2 t2427.2 gx9=7 2g x=0.6 g2 x2 A 1+6 H C L 2 A l e 1 3+3 H 2 t5 467 2 gy至鱼=7 2g y=0.8 g6 yZ n+2 H C l=Z n C l2+H2 t6 5 27.2 g z空 J.2g z0.22g2 z与足量盐酸反应,生 成 H 2 0.7 g,则金属中一定含

29、有铝,可能含有锌或镁,或者同时含有锌和镁。A、Mg和 A 1 的混合物,生成氢气的质量可能是0.7 g,故选项错误。B、Mg和 Z n 的混合物,生成氢气的质量一定小于0.7 g,故选项正确。C、Z n 和 A 1 的混合物,生成氢气的质量可能是0.7 g,故选项错误。D、三种均存在,生成氢气的质量可能是0.7 g,故选项错误。故选:B o【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通过计算明确金属中一定含有铝、可能含有锌或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二.填 空 题(共 3 小题)1 0.书写信息型化学方程式。(1)生活中常用的“8 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 a C l O,工业上将氯气(C 1 2)通入烧碱溶液中可

30、制取消毒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 1 2+2 N a O H =N a C l+N a C l O+H 2 O 。(2)N a C l O 溶液在空气中敞口放置可以得到碳酸氢钠和具有杀菌作用的H C 1 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 a C 1 0+H 2 0+C 0 2=N a H C 0 3+H C 1 0 。(3)已知-1 价氢的化合物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如 N a H+H2O=N a O H+H2 t。试写出 C a H2与 N a 2 c 03水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 a H z+N a 2 c o 3+2 H 2 O C a C C)3 I+2 N a O H+2 H 2

31、 f 。(4)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烧碱、氢气和另一种气态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解2 N a C l+2 H 2。土二十,2 N a O H+C 1 2 t +H 2 t 。(5)溶洞中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当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发生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 a C O 3+H 2 O+C O 2=C a (H 8 3)2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 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即可。【解答】解:(1)氯 气(C

32、1 2)通入烧碱溶液可制取消毒液,生成氯化钠、N a C l O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1 2+2 N a 0 H=N a C l+N a C 1 0+H 2。(2)N a C l O溶液在空气中敞口放置可以得到碳酸氢钠和具有杀菌作用的H C 1 O,N a C l O与 空 气 中 的 二 氧 化 碳、水 反 应 生 成 碳 酸 氢 钠、H C 1 O,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N a C 1 0+H20+C 0 2=N a H C 0 3+H C I 0 o(3)C a H 2与N a 2 c O 3水溶液反应,C a H?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

33、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总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a H 2+N a 2 c o 3+2山0=C a C 0 3 I +2 N a O H+2 H 2 t 1,(4)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烧碱、氢气和另一种气态单质(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由解元素种类不变,该气体是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N a C l+2 H 2。师CN a O H+C/t +H 2 t;(5)溶洞中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当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发生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a C O 3+H 2 O+C O 2=C a (H C O 3)2。故答案为:(1)C l2+2 N a O H=

34、N a C l+N a C 1 0+H20 ;(2)N a C 1 0+H20+C 02N a H C 03+H C 1 0;(3)C a H 2+N a 2 c o 3+2 H 2 O=C a C O 3 I +2 N a O H+2 H 2 t ;由解(4)2 N a C l+2 H2O 2 N a O H+C l2 t +H2 t ;(5)C a C O 3+H 2 O+C O 2=C a (H C O 3)2。【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1 1.(2 0 2 1

35、秋湘潭县期末)易俗河滨临湘江,将湘江水净化处理可成为居民生活用水。(1)水净化时先加入絮凝剂,沉降过滤后,通过活性炭,活性炭的作用是 吸附水中的 色 素 和 异 味。(2)将硬水通过如图所示的阳离子交换柱后可变成软水(图中阴离子未画出),交换后的水仍然呈电中性。Na-Na-Na-Na-交换反_ 阳离子交换柱Ca2*.Ns*Mg2-Na*Na*Xa-一个C a 2+可以交换出 2 个 N a+。阳离子交换柱长时间使用后,N a+变少,失去硬水软化功能而失效。生活中可用于检验阳离子交换柱已失效的物质是肥 皂 水。(3)二氧 化 氯(C 1 O 2)可用于饮用水的杀菌消毒,碘 化 钾(K I)可用于

36、测定饮用水中C 1 O 2 的残留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C 1 O 2+2 K I 2 K C 1 O 2+X,X的化学式为 匕。【考点】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空气与水.【分析】(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2)肥皂水能够钙离子、镁离子反应(3)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解答】解:(1)水净化时先加入絮凝剂,沉降过滤后,通过活性炭,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答案为: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

37、味。(2)一个C a 2+可以交换出2个 N a 故答案为:2。阳离子交换柱长时间使用后,N a+变少,失去硬水软化功能而失效。生活中可用于检验阳离子交换柱已失效的物质是肥皂水,加入肥皂水,如果产生大量泡沫,说明钙离子、镁离子已经完全除去或剩余量很少,阳离子交换柱己失效。故答案为:肥皂水。(3)反应前后氯原子都是2个,氧原子都是4个,钾原子都是2个,反应前碘原子是2个,反应后应该是2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X的化学式为1 2。故答案为:1 2。【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

38、面计算的基础。1 2.(2 0 2 1秋海口期末)我国古代将炉甘石(Z n C O3)和木炭粉混合后,加热到约8 0 0 可得到锌。主要发生的化学反应:Z n C O 3向皿X+C O 2 t ,C+2 X 向皿2 Z n+C O 2t ,回答下列问题。(1)X的化学式为 Z n O o(2)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 换 反 应。(3)该 反 应 说 明 木 炭 具 有 还 原 性。【考点】反应类型的判定;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

39、类、总个数不变。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废液是置换反应。【解答】解:(1)反应前锌原子是1个,反应后应该是1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前后碳原子都是1个,反应前氧原子是3个,反应后应该是3个,其 中1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X的化学式为Z n O。故答案为:Z n O o(2)反应中,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故答案为:置换反应。(3)该反应说明木炭具有还原性。故答案为:还原。【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

40、、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三.实 验 探 究 题(共3小题)1 3.(2 0 2 1秋钦北区期末)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填空:(1)在药品取用中,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或 银 子,而不能直接用手抓。常用 量筒、胶 头 滴 管 量取液体药品,取少量液体时还可用胶头滴管,给药品加热时,应用酒精 灯 火 焰 的 外 焰 部分加热。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可先使试管 横 放,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2)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问题。反应前天平平衡,充分反应后,再称量,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天平指针向 右偏 转(填“左”

41、或“右反 应 后 天 平 不 平 衡 的 原 因 是 该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导致质量减小。该反应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遵守(选 填“遵守”或“不遵守”)你要想这实验反应前后天平仍做到保持平衡,你改进的方法是:将该反应在密闭容器进行。4.0 g 石灰石与学【考点】固体药品的取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1)根据实验室基本操作的要点和仪器的用途进行分析;(2)选择有气体参与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解答】解:(1)实验室取用固体药品时常用药匙或镜子,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需要使

42、用量筒和胶头滴管,加热药品时需要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向试管中填装药品时,试管应横放;故答案为:镜子;量筒、胶头滴管;外焰;横放;(2)根据图示可知,石灰石中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实验结束后,左盘质量减小,指针向右偏转,原因是,实验装置不密闭,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导致天平不平衡,导致质量减小,该反应属于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若要利用该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需要将反应装置换成密闭容器;故答案为:右;该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导致质量减小;遵守;将该反应在密闭容器进行。【点评】本题对质量守恒定律实验进行了考查,另外还考查了实验室基本操作,题目较易,需要注意的是选择有

43、气体参与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1 4.(2 0 2 1秋镇海区期末)大理石是含杂质的碳酸钙,实验室我们经常用小块的大理石来制取二氧化碳。实验过程中小科同学想测出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和分析。(1)取一定量的大理石样品置于图甲的发生装置中,用分液漏斗向下滴加盐酸(杂质不参加反应),产生的气体用装有氢氧化钠的吸收装置充分吸收。分液漏斗中所加液体一般不选用硫酸,理由是 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它会包裹在大理石表面,使酸溶液不能与大理石接触,从 而 使 反 应 终 止。(2)反应前,测得图甲中锥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和吸收装置的总

44、质量都为m克。实验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图乙,曲线a、b分别表示锥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和吸收装置的总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情况。请分析曲线b,计算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3)请综合分析曲线a、b,计算出实验中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4)计算后,小科对上述实验进行了反思。他认为分液漏斗中的盐酸浓度 偏 大(填“偏大”或“偏小”),会对实验结果造成较大影响。【考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分析】(1)根据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分析;(2)由图象可知:C O 2质量为4.4克,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

45、式计算碳酸钙的质量;(3)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计算氯化氢的质量,进一步计算实验中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4)根据氯化氢气体与氢氧化钠反应会使溶液质量增加分析解答。【解答】解:(1)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它会包裹在大理石表面,使酸溶液不能与大理石接触,从而使反应终止,所以制取二氧化碳时不能使用稀硫酸;(2)由图象可知:C 0 2质量为4.4克;设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参加反应的H C 1的质量为y.C a C O 3+2 H C l=C a C 1 2+H2O+C O2 t1 0 0 7 3 4 4x y 4.4 g1 0 0 x-4 r=4.4gx=1 0

46、 g73 二 y44 4.4gy=7.3 g答: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钙的质量为1 0 g;(3)实验中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一2x 1 0 0%=2 0%32.lg+4.4g答:实验中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 0%;(4)盐酸浓度越大,挥发性越强,会挥发出更多的氯化氢气体被吸收装置吸收,导致二氧化碳测量值偏大。故答案为:(1)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它会包裹在大理石表面,使酸溶液不能与大理石接触,从而使反应终止;(2)1 0 克;(3)2 0%;(4)偏大。【点评】本题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正确理解题目所给信息和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格式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

47、 5.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要测定一块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程度,将固体配制成2 0 0 g溶液后完成如图所示的实验,并绘制了向C烧杯溶液中加稀盐酸时溶液中离子数目变化的图像:5 0 g稀盐酸种溶质的溶液(1)写出B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 a O H+H C lN a C l+E h O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C烧杯中参加反应的碳酸钠质量(x)的比例式 也 g=_5_;4 4 -2.2 g (3)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为 3 3.3%(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4)若要用3 6.5%的浓盐酸配制实验中所需稀盐酸,需要水的质量为 1 6 0 g ;(5)小组同学将D、E烧杯的溶液混合,再次

48、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使溶液变为中性,同学们最终想得到1 0%的溶液需要蒸发 1 4 4.6 g的水。【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分析】(1)根据氢氧化钠变质是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若氢氧化钠没变质,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明显现象,若部分变质,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然后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开始无现象,后产生气泡,若完全变质,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产生气泡,据此结合图中现象分析;(2)根据以上分析,由图象看出,加 入

49、 1 0 0 g 盐酸时,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反应,与碳酸钠反应的盐酸的质量为1 5 0 g -1 0 0 g=5 0 g,由质量守恒定律可以计算出二氧化碳的质量,然后结合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3)根据图象以及题目中的数据结合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4)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分析;(5)根据蒸发过程中溶质不变进行计算。【解答】解:(1)根据氢氧化钠变质是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若氢氧化钠没变质,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明显现象,若部分变质,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然后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开始无现象,后产生气泡,若完全变质,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

50、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产生气泡,由图中现象B 烧杯中加入50g盐酸无明显现象,C 烧杯中加入150g盐酸产生气泡,由此说明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因此B 烧杯中发生反应为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ZK,化学方程式为 NaOH+HCl-NaCl+H2O,故答案为:NaOH+HCI=NaCl+H2O;(2)根据以上分析,由图象看出,加 入 100g盐酸时,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反应,与碳酸钠反应的盐酸的质 量 为 150g-100g=50g,由质量守恒定律可以计算出二氧化碳的质量:100g+150g-247.8g=2.2g;设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50g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为y。Na2CO3+2H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