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综合).pdf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89827063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PDF 页数:70 大小:6.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相关习题(综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相关习题(综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相关习题(综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相关习题(综合).pdf(7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建筑学部分单项选择题1 .居室的主要功能是满足住户的(D)功能要求。A.团聚的要求B.娱乐的要求C.集中活动和分散活动的要求D.睡眠的要求2 .下列措施中那些措施会减弱建筑物的保温功能(B)。A.加大建筑的进深B.增加外墙长度C.增加外墙厚度D.建筑朝向尽可能南向3 .公共建筑中的坡道的坡度一般为(),人流比较集中的坡度常 为()o CA.12%20%;15%18%B.10%18%;10%14%C.8%15%;10%12%D.7%10%;10%12%4 .工厂中一般道路运输系统中,主要出入运输道路宽(C)m左右。A.4.5B.6.0C.7.0D.185.公共建筑在进行功能分区时,主要考虑(A)

2、方面之间的关系。A.空间的“主”与“次”、空间的“闹”与“静”、空间的“大”与“小”B.空间的“主”与“次”、空间联系的“内”与“外”、空间的“大”与“小”C.空间的“主”与“次”、空间的“闹”与“静”、空间联系的“内”与“夕 卜”D.空间的“大”与“小”、空间的“闹”与“静”、空间联系的“内”与“外”6.下列关于公共建筑群体组合的说法中不妥的是(C)。A.在群体建筑造型处理上,结合周围环境特点,运用各种形式美的规律,按照一定的设计意图,创造出完整统一的室内外空间组合B.运用绿化及各种建筑的手段丰富群体空间,取得多样化的室外空间效果C.采用分散式布局是公共建筑全体组合的最优方法D.要从建筑群的

3、使用性质出发,着重分析相互关系,加以合理分区,运用道路广场等交通联系手段加以组织,使总体布局联系方便7 .多层住宅区的规划设计中,当单幢住宅的长度超过(D)m时,应设置消防通道。A.80B.100C.120D.1508 .关于高层住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B)。A.可提高容积率,节约城市用地B.每层户数超过3 户 时 一,要设2 部电梯c.高层住宅的高度参考防火云梯高度而定D.高层住宅与周围建筑的间距是根据其高度和耐火等级而定的9.在我国炎热地区的建筑适宜朝向依次是(C)。A.南向、东向、西向、北向B.南偏东3 0 或南偏西1 5 以内、南向、北向、东向、西向C.南向、南偏东3 0 或南偏西1 5

4、 以内、东向、北向、西向D.东偏南4 5 与南偏西1 5 以内、南向、东向、北向、西向1 0.以下选项中,应是坡地住宅规划设计所要考虑的最主要的条件 是(D)oA.朝向B.通风C.采光D.地形1 1.厂房设计中,有进出口的车间一面距道路的最小距离为(C)m。A.1.5B.2.0C.3.0D.5.01 2.建筑突出物可以允许突入道路红线的是(C)。A.建筑基础B.建筑台阶、平台C.阳台、挑檐、雨篷D.地下建筑1 3 .允许突入道路红线的建筑突出物包括(C)。A.建筑基础、台阶、平台、阳台B.连接城市管线的地下管线C.平台、阳台、挑檐、雨篷D.地下建筑、挑檐、雨篷、阳台1 4 .根据城市用地性质、

5、功能,结合自然地形,可将地面规划为三种形式,分别是(C)。A.平坡、台地、台阶B.台地、台阶、混合C.混合、平坡、台地D.台阶、平坡、混合1 5 .为了便于场地排水,场地最小坡度和最大坡度分别为(D)。A.3.0%、8.0%B.0.5%、8.0%C.0.3%、15.0%D.0.3%、8.0%1 6 .关于基本建设的基本特点,描述错误的是(C)。A.建设地点固定B.建设周期长,物质消耗大C.建设过程设计环节复杂,有间断性D.建设项目都有特定的目的和用途1 7.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下面内容不必要的是(C)。A.有关场地、地形、地质条件资料B.场地比较C.建筑物地基基础计算报告D.环境危害报告1 8.可

6、行性研究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立项的基础上对拟建项目的技术、经济等各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论证,从而可以(B)oA.确定建设项目的规模B.编制设计任务书C.推荐最佳方案D.决定设计标准1 9 .施工图设计阶段必须编制(B)。A.总概算B.预算C.修正总概算D.决算2 0 .不属于空间结构体系的结构是(D)。A.折板B.薄壳C.网架结构D.屋架2 1 .砖混结构墙体承重体系荷载的传递路线,以下不合理的是(A)oA.板一纵墙一基础一地基B.板一横墙一基础一地基C.板一梁一柱一柱基础一地基D.板一梁一外纵墙一外纵墙基础一地基2 2 .屋架是较大跨度建筑的屋盖中常用的结构形式,所有杆件只受(C)oA.拉力

7、B.压力C.拉力和压力D.轴向压力2 3 .以 下(D)形式不属于薄壳结构的曲面形式。A.旋转曲面B.平移曲面C.直纹曲面D.圆弧曲面2 4.一般情况下,高层建筑有关规范提出高层建筑筒体结构最大适应高度限制为(A)m0A.1 0 0B.1 5 0C.180D.20025.一般来说材料孔隙率与(C)无关。A.耐久性B.强度C.密度D.表观密度26.关于地下室防水下列说法有误的是(D)。A.当地下室地面设计标高低于地下水位时,必须考虑防水B.地基形成滞水时,有时也要考虑防水C.当地下室采用砖砌外墙时,其防水多采用外包卷材防水D.任何情况下地下室都要做防水考虑27.平屋顶和斜屋顶的坡度区分界限值是(

8、B)。A.2%B.10%C.12%D.15%28.下列有关墙体保温措施的描述中不当的是(C)。A.增加墙体厚度B.选择导热系数小的墙体材料制作复合墙C.常将保温材料靠在高温一侧D.墙体中部设封闭的空气间层或带有铝箱的空气间层29.下列措施中,会减弱建筑物的保温功能的措施是(B)。A.加大建筑的进深B.增加外墙长度C.增加外墙厚度D.建筑朝向尽可能南向30.下列关于斗拱的描述错误的是(D)。A.斗拱的产生与发展演变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中最为重要和具有特色的B.斗拱是屋顶粱架与柱子之间在结构上的过渡构件C.斗拱是屋顶粱架与柱子之间在外观上的过渡构件D.斗拱仅具有装饰作用31.世界上现存最高的木塔是中国

9、(B)。A.河南登封嵩岳寺塔B.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C.山东济南神通寺四门塔D.陕西扶风法门寺塔3 2.我国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兴起于(B)。A.秦汉B.魏晋南北朝C.唐代D.宋代3 3.中国古典私家园林基本设计原则与手法中,以下论述不正确的 是(B)oA.把全园划分成若干景区,各区各有特点又互相连通,主次分明B.水面处理聚分不同,以聚为辅,以分为主C.建筑常与山池、花木共同组成园景D.花木在私家园林中以单株欣赏为主3 4.不属于古罗马建筑的是(D)。A.巴西利卡B.图拉真广场C.卡拉卡拉浴场D.伊瑞克翁神庙3 5.(D)技术是罗马建筑最大的特色、最大的成就,它对欧洲建筑有较大的贡献,影响之大,

10、无与伦比。A.混凝土B .摆脱承重墙C.拱顶体系D.券拱结构3 6.被认为是文艺复兴第一朵报春花的建筑是(D)。A.罗马圣彼得大教堂B.威尼斯圣马可广场C.巴黎圣母院D.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3 7.以下建筑中被誉为第一座现代建筑的是(B)。A.红屋B.水晶官C.马赛公寓D.米拉公寓3 8.下列四个建筑中,(B)建筑体现了“新建筑五点原则”。A.范斯沃斯住宅B.萨伏伊别墅C.马赛公寓D.流水别墅39.形成建筑形象感染力的三要素中,(D)除外。A .体形B.色彩C.质感D.光影40.一般来说,空间是指(B)。A.由点、线、面占据、扩展或围台而成的三度虚体B.由点、线、面、体占据、扩展或围台而成的三度

11、虚体C.与时间相对的一种物质概念D.一个地方所占据的体积4 1.为使建筑产生活跃、醒目的气氛,富有活力,常采用(C)手法。A.变形B.呼应C.对比D.重复4 2.色彩的三要素是(B)。A.冷色、暖色、中间色B.红、黄、蓝C.单一色、原色、调和色D.色相,明度、彩度多项选择题1.有关公共建筑交通空间的说法,错误的是(B E)oA.常用的垂直交通空间有楼梯、电梯、坡道、自动扶梯等形式B.一般坡道的坡度为8%15%,常用坡道坡度为10%12%,供残疾人使用的坡道坡度为15%C.水平交通空间的宽度和长度,取决于功能的需要、防火要求及空间感受等D.建筑的交通联系空间的形式、大小和位置,服从于建筑空间处理

12、和功能关系的需要E.建筑的交通联系部分,可分为水平交通、垂直交通两种空间形式2.在正常情况下,人流疏散是公共建筑设计中应重点考虑的问题,下列关于人流疏散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B E )oA.剧院和商店是连续人流疏散B.医院和剧院是集中人流疏散C.剧院和体育馆是集中人流疏散D.旅馆和饭店是连续人流疏散E.教学楼和展览馆是连续人流疏散3 .下列关于地震的特征及防震措施的描述中错误的是(B D E)。A.适当远离高耸烟囱、易燃易爆的建筑物有利于防震B.基地内通道采用水泥混土路面有利于防震C.管道采用抗震强度高的材料,架空管道防滑落且软接触有利于防震D.衡量地震发生时震源处释放出能量大小的标准称为烈

13、度,共分 12度E.表示地震发生后造成对建筑物、构筑物的影响或破坏程度称为震级,里氏震级共分10个等级4 .以下关于场地出入口的描述,错误的是(B E)。A.车流量较多的基地,距公园的出人口不应小于20mB.人员密集建筑的基地,基地至少有1个以上不同方向通向城市道路的通道出口C.车流量较多的基地,距公共交通站台边缘不应小于10mD.车流量较多的基地,学校的出入口不应小于20mE.人员密集建筑的基地,至少一面直接临接城市道路,其沿城市道路的长度至少不小于基地周长的1 /45.设计标高确定的一般要求有(ABC)。A.当建筑物有进车道时、室内外高差一般为0.15mB.当无车进入车道时,一般室内地坪比

14、室外地面高出0.450.60m,允许在0.30.9m的范围内变动C.道路中心标高一般比建筑室内地坪低0.25-0.30m以上D.当建筑物进入车道时,坡度为0.4%3%,机动车最大坡度为15%oE.道路原则上不设平坡部分,其最小坡度为0.5%6.初步设计阶段的深度应达到(BCE)。A.可进行施工图预算编制B.可满足主要设备、材料的订货要求C.能进行全场性的施工准备工作D.能进行非标准设备的制造E.可确定土地征用范围7.下列属于哥特式教堂的结构特点的是()。A.使用拱券作为拱项的承重结构B.采用束柱C.全部使用三圆心的尖券与尖拱D.使用独立的飞券抵住拱四角的侧推力8.下列关于“包豪斯”的有关论述正

15、确的是(B C )。A.“包豪斯”是英语的音译B.把建筑的使用功能作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C.采用灵活的布局方式D.艺术的多样统一性9.柯布西耶的建筑作品中,体现粗野主义的作品有(B)。A.萨伏伊别墅B.马赛公寓大楼C.昌迪加尔法院D.朗香教堂单选答案:1.D2.B3.C4.C5.C6.C7.D8.B9.CIO.Dll.C12.C13.B14.D15.DI6.C17.C18.C19.B20.D21.A22.C23.D24.C25.C26.D27.B28.C29.B30.D31.B32.B33.B34.B35.D36.D37.B38.B39.D40.B41.C42.D多选答案:1.BE2.ABE3.

16、BDE4.BE5.ABC6.BCE7.BDE8.BC9.BC道路交通部分单项选择题1 .净空可分为(D)。A.行人净空、自行车净空B.行人净空、机动车净空C.自行车净空、机动车净空D.行人净空、自行车净空、机动车净空2 .下列关于道路视距的表述不正确的是(B)。A.行车视距是机动车为保证行车安全必须保持的最短视线距离B.视距限界包括停车视距限界、交叉口视距限界和平面弯道视距限界C.纵向视距限界约等于两车的停车视距之和D.交叉口视距限界是由最右的直行车道与相交道路最靠中间的直行车道的停车视距组合而确定的3 .下列不属于城市干路网分类类型的是(D)。A.方格网B.环形放射C.自由式D.组团式4.人

17、行道宽度的确定不需要考虑(B)。A.人行道所处的地段和道路性质B.路旁单栋建筑物的性质C.绿化环境建设和敷设各城市管线的要求D.无障碍设计5 .道路分隔带兼作公共车辆停靠站台或供行人过路临时驻足之用时,宽度应在(C)m以上。A.1.0B.1.5C.2.0D.2.56 .下列不属于城市道路横断面形式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有(C)。A.符合城市道路系统对道路性质、等级和红线宽度的要求B.满足交通畅通和安全要求C.满足城市与其他区域交通的衔接D.注意节省建设投资、节约城市用地7 .为了适应车辆从一条折线段进入另一折线段需要设置(A)。A.道路平面曲线B.超高缓和段C.加宽缓和段D.平面曲线加宽段8 .关

18、于加宽的说法正确的是(B)。A.保持车辆进行曲线运动所需的向心力B.保证汽车在转弯中不侵占相邻车道C.加大路面对车轮的横向摩擦力D.为了拓宽人行道宽度9.最小纵坡与()有关系。A.汽车的动力特性B.道路等级C.雨量大小D.运营经济1 0.在城市道路设计中,下列情况下可以不设置竖曲线的是(A)A.相邻坡段坡度差小于0.5%B.外距小于6cmC.切线长小于20mD.城市次干道1 1.因特殊要求路段纵坡小于0.2%时,应采取(B)的措施。A.限制车速B.设置锯齿形街沟C.改善路面材料D.加大地下排水管道管径12.次干路与次干路平面交叉口转角半径常选用的值域是(B)moA.15 25B.8 10C.5

19、 8D.3 513.互通式立交间距的确定主要依据(B)。A.立交周边土地利用B.交通流密度C.立交规模D.设计通行能力1 4.下列情况的停车场应采用平行停放方式的是(B)。A.停车场场地宽阔,需停放更多车辆时B.同时停放不同类型车辆(车长不同,不划车位)时C.车辆进出停车场频繁,且要求速度时D.有较宽通道可利用时、当道路须设置平曲线和竖曲线时1 5.在平均停车面积较小情况下,要求迅速疏散的社会停车场常采 用(B)车辆停发方式。A.前进停车,后退发车B.后退停车,前进发车C.前进停车,前进发车D.后退停车,后退发车1 6.路边停车采用的停车布置方式,下列正确的是(A )。A.只能采用平行停车B.

20、可采用平行、垂直、斜放停车C.只能采用斜放停车D.只能采用平行和斜放停车1 7.在城市繁华地区,道路用地比较紧张,路边停车带供不应求,下列措施可有利于路边停车带停放更多的车辆的是(D)。A.缩小车辆横向间距B.占用人行道,加大路边停车带面积C.缩小车辆纵向间距D.采用计时收费方法1 8.路边停车带是指设在车行道旁或路边的停车设施,路边停车带的停车特点是(A)。A.短时停车B.主要用于夜间停车C.停车时间有一定规律D.需设专用固定停车位1 9 .螺旋坡道式停车库是常用的一种停车库类型,具有很多优点,它的主要缺点是(A)A.螺旋式坡道造价较高B.坡道进出口与停车楼板间交通不易衔接C.交通流线不易组

21、织D.结构设计复杂2 0 .停车设施出入口的设置正确的是(C)。A.设在主干路上,靠近交叉口的位置B.设在次干路上,靠近交叉口的位置C.设在次干路上,远离交叉口及公共交通停靠站D.设在少干路上,靠近公共交通停靠站多项选择题竖曲线设置的主要作用有(A B C)。A.确保道路纵向行车视距B.缓和纵向变坡处行车动量变化而产生的冲击缓冲作用C.将竖曲线与平曲线恰当组合,有利于路面排水和改善行车的视线诱导和舒适感D.保证排水,保护路基不受水渗透单项答案:1.D2.B3.D4.B5.C6.C7.A8.B9.CIO.A ll.B12.B13.B14.B15.B16.A17.D18.A19.A20.C多项答案

22、:ABC1.地理信息系统(G I S)所处理的数据中有一类是和空间位置有关,反映事物某些特征的数据,一般用数值、文字表示,这种数据被称为(C)oA.空间数据B.地图数据C.属性数据D.多媒体数据2.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的矢量模型与栅格模型相比较,矢量模型的优点之一是(D)。A.适应于边界模糊的事物B.数据结构简单C.绘图输出概括简化D.数据量小3 .采用简单的网络设备,实现数百米距离内不同计算机之间数据通讯,资源共享的技术,一般称为(B)。A.广域网B.局域网C.因特网D.互联网4 .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按照某种预定的视角、方位、运动路径产生连续渲染图,可称为(B)。A.计算机模拟B.计算

23、机仿真C.计算机动画D.计算机图形5 .计算机辅助设计(C A D)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G I S)技术相比较,其重要的差异在于CAD不适合进行(C)。A.工程绘图B.构造三维模型C.空间查询分析D.数据共享6 .在遥感图像上,水体的反射率在整个波段内都很低,在近红外部分更为突出。所以清水水库、大蓄水池和游泳池等洁净水体在彩红外航片上呈现的颜色是(D)。A.蓝色B.绿色C.白色D.黑色7 .采用航空遥感技术进行城市道路交通调查具有其他调查手段无法比拟的优点,但目前还存在一个主要的不足是(D)。A.不能进行公路选线定位B .不能计算交通密度C.不能计算交通流量D.不能获得时间维上可任意延伸的交通

24、参数8.彩红外航空摄影与天然彩色航空摄影相比较,使用彩红外航空摄影的主要优点是(B)0A.影像的真实性提高B.影像的清晰度增大C.拍摄的速度加快D.拍摄的成本降低9.实用性的GIS均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数据质量问题。其中因测量工作造成的数据误差为(A)。A.位置精度误差B.属性精度误差C.逻辑上的误差D.大气干扰误差10.GIS中表和表之间的查询为连接查询,这种查询操作的对象为(B)oA.位置数据B.属性数据C.图像数据D.图形数据1 1.矢量数据层与矢量数据层进行几何合并与交错计算称为(A)oA.叠合分析B.对比分析C.网络分析D.邻近分析1 2.关于在城市规划业务中利用因特网通讯技术手段的典型

25、作用,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C)。A.便于接受公众监督B.设备资源共享C.使规划设计成果更精确、更详细D.分散面协同的工作1 3 .C A D是利用计算机系统具备的图形功能进行(C)的。A.代替设计B.自动设计C.辅助设计D.重复设计1 4 .在云层覆盖范围很大并且云层很厚时,欲了解城市遭遇洪水淹没的情况,最好采用(D)。A.热红外遥感图像B.MSS图像C.TM遥感图像D.微波雷达图像1 5 .从遥感图像上了解城市空间形态在不同时期的变化,需要对比分析(B)oA.不同空间分辨率的遥感图像B.不同时相的遥感图像C.不同时间分辨率的遥感图像D.不同地段的遥感图像1 6 .遥感图像信息在获取过程中,飞

26、行器姿势、传感器自身投影方式等会对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图像解译产生影响。为了消除这种影响并在图像上量算距离,需要需要对遥感图像进行(A)。A.几何纠正B.辐射纠正C.图像增强D.对比分析1 7 .在大比例(大 于1:2 0 0 0)地形图上,河流一般采用(C)表达方式。A.点B.线C.面D.复合地物1 8.调查数据存在缺失,数据质量有问题的是(B)。A.位置精度B.数据完整性C.逻辑一致性D.人为因素1 9 .(略)20.下列GIS分析中属于格网分析的是(B)。A.面积计算B.填挖方计算C.服务区计算D.耕作适宜性评估2 1.相对客机而言,下面关于服务器的描述正确的是(C)。A.P C 机能作为服

27、务器使用B.服务器需要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C.服务器需要有更强的硬件性能D.一台服务器只能提供一类服务2 2.与 G I S 相比,下列功能不属于CAD的基本功能的是(B)oA.图形计算与分析B.空间查询C .可视化表达D.数据交互录入2 3 .彩色红外航空摄影像片在拍摄时滤去了蓝色光,并对红外线进行增强,因此称为假彩色航空像片,在这种像片上,植被呈现(B)。A.绿色B.红色C.蓝色D.黄色2 4 .为了消除遥感图像信息获取过程中,因飞行器姿势、传感器投影方式造成对遥感图像解译的影响,需要做的处理工作是(A)。A.几何校正B.辐射校正C.图像增强D.对比分析2 5.在可见光遥感图象上,不同类型

28、的道路具有不同的色调,这是由它们的反射率所决定的。其中,反射率最强的道路是(D)。A.砂石路B.土路C.沥青路D.水泥路26.下列四种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B)。A.TM、SPOFHRV、NOAA 气象卫星、IKONOSB.IKONOS、SPOT-HRV、TM、NOAA 气象卫星C.IKONOS TM、SPOT-HRV、NOAA 气象卫星D.SPOT-HRV、NOAA 气象卫星、TM、IKONOS答案:1.C2.D3.B4.C5.C6.D7.D8.B9.A10.B ll.A12.B13.C14.D15.B16.A17.C18.B19.(略)20.B21.C22.B23.B2

29、4.A25.D26.B城市经济学部分单项选择题1.城市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B)。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2.最早涉及城市经济问题的是20世纪20年代对()的研究。A.对城市土地经济和城市地价B.城市土地经济和土地区位C.对城市交通和城市住宅D.城市交通和土地区位3.价格理论是()的主要理论基础,凯恩斯的总量经济分析方法是()。A.宏观城市经济学;微观城市经济学B.微观城市经济学;宏观城市经济学C.综合城市经济学;现代城市经济学D.现代城市经济学;现代城市经济学4.城市住房的供需价格弹性状况是()。A.弹性B.刚性C.短期刚性,长

30、期弹性D.长期刚性,短期弹性5 .政府上限价格定的过高会出现(),政府上限价格定的过低会出现()oA.供应过剩;需求过剩B .供应过剩;推动供需平衡C.需求过剩;推动供需平衡D.需求过剩;供应过剩6 .由于外部性经济效应可以分为(A),所以在城市规划中要分析研究城市中各种经济活动的得失,充分利用外部性正效应,以便求得最佳的整体城市效益。A.正效应和负效应B .好效果和坏效果C.正面因素和负面因素D.好的因素和坏的因素7 .外部经济的内部化是指()。A.将外部性经济的负效果转化为外部性经济的正效果B.政府运用市场规律使经济意义上的外部性存在C.政府通过收费使经济意义上的外部性存在D.微观经济单位

31、因其产生的外部经济而向得益者收取相应费用,或者因其产生的外部不经济而向受害者支付相应补偿,从而使经济意义上的外部性不存在8 .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应首先考虑()oA.外部正效应B .外部负效应C.外部经济D.外部成本9.下列不属于政府针对外部性经济问题实行的公共政策的是()oA.针对太湖流域环境污染问题,对沿湖流域内的污染企业作出关闭、限期治理的规定卫B.政府根据污染厂家污染排放量来计算费用,收取排污费C.为支持乡镇企业的发展,政府在税收等方面为其提供一定的优惠D.在城市交通方面,政府采用公共交通优先的政策,而对私人小汽车的拥有和使用收取较高的税收1 0 .对城市土地问题真正的

32、深入研究始于()oA.18世纪末B.19世纪中C.19世纪末D.20世纪初1 1.城市土地经济学分支诞生的标志是()(.A.土地经济学原理B.城市土地价格原理C.道若和辛曼合作出版的 城市经济学D.拉特克立夫的 城市土地经济学1 2 .在 B.W.伯吉提出的同心圆城市理论中,核心地区名称是()oA.商业中心B.居住中心C.城市巾心D.商务中心1 3 .根据同心圆城市理论,按照距离市中心由近到远排列次序,下列排列正确的是()oA.商业区一CBD高收入住宅区一中等收入住宅区T 氐收入住宅区D.CBD一商业区一低收入住宅区一中等收入住宅区一高收入住宅区C.CBD一高收入住宅区一商业区一中等收入住宅区

33、T 氐收入住宅区D.CBD低收入住宅区一中等收入住宅区一高收入住宅区一商业区14.H.霍伊特提出的城市土地使用模式是()oA.同心圆使用模式B.放射廓形模式C.多核心模式D.自由发展模式15.衡量经济发展的标准可以用霍夫曼系数“H”来表示。当霍夫曼系数0HV0.5时 一,处于工业化第()阶段。A.B.二C.三D.四1 6.哈里斯和乌曼提出的城市土地使用模式是()oA.同心圆使用模式B.放射扇形模式C.多核心模式D.自由发展模式1 7.()不是土地需求者对土地蠹标的“价高者得”方式的假设前提。A.政府必要的行政干预B.土地配置完全基于价格、成本和效益的衡量标准C.土地需求者在选择土地时仅考虑土地

34、的价格因素D.土地交易双方对土地市场有充分的了解1 8 .中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开端是(B)。A.城市化进程的发展B.商品房的开发C.向外商投资企业征收土地使用费D.城市郊区化的开始1 9 .城市土地改革的第一步是()oA.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B.土地使用税的征收C.任房私有化D.土地租赁合法化2 0.城市公共财政的职能包括()0A.资源配置职能、经济稳定与增长职能、收入分配职能B.收入分配职能、资源配置职能、保证城市规划目标实现目标C.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与增长职能、保证城市规划目标实现目标D.资源配置职能、经济稳定与增长职能;保证城市规划目标实现目标2 1.我国现行的财政体制是()oA

35、.中央地方分税制B.“划分收支、分级包干”C.“收支挂钩、超收分成”D.承包责任制2 2 .城市财政收入的来源不包括()oA.税收收入B.利润收入C.债务收入D.贷款2 3 .城市的大规模崛起始于(A)。A.工业化时代的到来B.自由贸易的发展C.剩余产品的出现D.社会分工的出现2 4 .关于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D)。A.经济发展必定伴随着经济增长B.经济增长必定带来经济发展C.如果一个国家或城市的商品和服务增加了,就可以把这一提高看做“经济发展”D.经济发展可以用国民生产总值来衡量2 5 .经济发展包括的结构性变化有(D)。A.国民生产总值中农业比重的下降,国民生产总值中工业比重

36、的上升,城市人口比重的上升B.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上升,国民生产总值中工业比重的上升,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三产业比重的上升C.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上升,国民生产总值中农业比重的下降,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三产业比重的上升D.国民生产总值中工业比重的上升,国民生产总值中农业比重的下降,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三产业比重的上升2 6.当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高于第三、第一产业,且以机电一体化为主时,经济发展阶段处于()0A.工业化前期B.工业化中期C.工业化后期D.后工业化社会2 7.根据产业结构演进论,以完善的高技术体系为标志的经济发展阶段为()0A.复合阶段B.二元结构阶段C.先进技术主导结构阶段D.高度化

37、结构阶段2 8.“经济成长的基础是布登布洛克式的动力,人类非经济动力和欲望所造成的”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的观点是()oA.工业发展阶段论B.工业成长阶段论C.霍夫曼定理D.“起飞论”2 9.“城市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于外部市场对城市产品的需求”是城市经济增长原理中(A)的内容。A.需求指向理论B.供给基础理论C.需求基础理论D.供给指向理论3 0.在城市经济学中,供给的基础包括()0A.城市产业的物质与技术基础城市地理部分单项选择题1 .按 照(B)的不同,可分出外延型和飞地型两种类型的城市化。A.土地利用密度B.城市离心扩散形式C.城市景观D.集聚方式2.从不同角度来考虑城市化过程,可以分成许多

38、城市化类型。郊区化属于(C)。A.集中型城市化B.飞地型城市化C.离心型城市化D.农村城市化3.我国城市化的重要途径是(D)。A.飞地型城市化B.职能型城市化C.自上而下型城市化D.自下而上型城市化4.假设一国的城市化水平在1 0 年内从2 0%上升到30%用(A)来表达这期间的城市化速度。A.城市化水平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B.城市化水平平均增长了 10%C.城市化水平在10年里上升了一半D.城市化水平年均增长1%5.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曲线表明,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人均GNP增加一定数量(如 1 0 0 美元),需要相应提高的城镇人口比重的幅度应该属于(B)。A.较大B.较小C.与中后

39、期一样D.没有明显规律6.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出现在城市化的(B)。A.集中化阶段B.分散化阶段C.停滞化阶段D.扩散化阶段7 .对郊区化而言,以下理解正确的是(C)。A.郊区化意味着城市的离心扩散,使郊区被城市化了B.郊区化意味着城市功能向郊区功能的转化C.郊区化是城市要素由内向外的一种离心迁移过程D.郊区化意味着中心区的衰落,即城市被郊区化了8 .有人概括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过程,认为它们出现各种现象的正确顺序是(B)。A.郊区化一城市化一再城市化B.城市化一郊区化一逆城市化一再城市化C.城市化一再城市化一逆城市化一郊区化D.城市化一逆城市化一郊区化一再城市化9 .城市地域结构是指(D)。A.城市

40、所在区域的位置和城市与区域的关系B.城市核心区与边缘区的关系C.城市各功能区的联系D.城市各功能区的地理位置及其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1 0.城市边缘区中的“农村土地利用特征明显,但城市影响已经渗入”的圈层是(B)。A.内边缘带B.外边缘带C.城市阴影区D.外围农业区1 1.杰斐逊(M.Jefferson)所提出的“首位城市”指的是(C)的概念。A.一国城市体系中规模最大的城市B.一国的城市中心C.城市体系中比第二位城市大得多的城市D.一国的首都12.P3,P2,P 3,,Pn是城市按人口规模从大到小排序后某位序城市的人口,通常所说的“首位度”是()城市人口的比值。A.Pl/(P1-P2)B.P2

41、/P1C.Pl/(P1+P2)D.Pl/P21 3 .P l、P 2、P 3-P n 是城市按人口规模从大到小排序后某位序城市的人口,通常所说的“四城市指数”是()城市人口的比值。A.Pl/(P1+P2+P3+P4)B.P3/(P2+P3+P4)C.2P1/(P2+P3+P4)D.2P1/(P2+P3+P4)1 4 .我国以下四个省中,城市首位度最高的城市是(A)。A.湖北B.浙江C.山东D.河南1 5 .以下城镇结构现象不符合“头轻脚重”的金宇塔形结构的是(B)oA.从小到大排列的各规模级城镇的城镇数量B.一个庞大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C.从小到大排列的各规模级城镇的人口数量结构D.符合中心地理

42、论的中心地等级体系1 6.衡量中心地重要性,确定其等级的指标是(A)。A.中心度B.服务半径C.人口数D.服务等级1 7 .K=7在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中,属于按(D)组织的城市体系。A.市场原则B.交通原则C.综合原则D.行政原则1 8 .在新开发地区和发展中国家,主要的中心地等级体系是(B)。A.按市场原则构成的中心地等级B.按交通原则构成的中心地等级C.按行政或管理原则构成的中心地等级D.按人口分布原则构成的中心地等级1 9 .下列关于点轴发展理论论述正确的是(A)。A.点轴发展理论是增长极理论的发展和深化B.点轴发展理论中“点”不同于增长极理论中“增长极”C.点轴发展理论是均衡增长轮

43、和非均衡增长论的结合D.点轴发展理论和增长极理论是两种理论体系2 0 .核心边缘理论是一种关于(A)的理论。A.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和扩散B.城市规模分布C.城市产业结构调整D.城市职能研究城市社会学2 1 .从对社会阶层、城市化、隔离三个指标人手研究城市内部地域结构的方法是(C)。A.景观分析法B.城市填图方法C.社会地区研究法D.因子动态分析方法2 2 .通过变数群的统计分析抽出城市内部地域结构主要因素的方法 是(D)oA.景观分析法B.城市填图方法C.社会地区研究法D.因子动态分析方法答 案:1.B2.C3.D4.A5.B6.B7.C8.B9.DIO.B ll.C12.D13.B14.A15

44、.B16.A17.D18.B19.A20.A21.C22.D1 .西方以物质空间规划为主要特征的城市规划逐渐演变为一种社会规划特征的城市规划发生在(C)。A.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B.两次世界大战之间C.二十世纪50、60年代D.二十世纪八十年代2 .按照西方不同生命周期对居住地选择的理论,未婚的青年或刚结婚的年轻夫妇,多 在(C)寻找住宅。A.城市中心部位或靠近中心的部位B.城市边缘C.高级社区D.接近自然的社区3.“以人为核心的人际结合思想”是 由(B)提出的。A.希腊学者 C.A.DoxiodisB.第十小组(TeamlO)C.库 恩(M.Kuhn)D.D.P.Daridoff4 .2 0

45、世纪6 0 年代中期后,在西方城市规划领域兴起的“倡导性规划”运动的主旨是(B)。A.城市形态必须从生活本身的结构中发展起来,城市和建筑空间是人们行为方式的体现B.规划师对公众的重新认识和促进公众对规划过程的参与C.结构功能主义的思想D.冲突理论的思想5 .城市社会隔离表现在城市生活中最明显的是(C)。A.城市社会分层B.种族隔离C.居住隔离D.社区隔离6 .在西方城市,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各社会阶层在城市中的居住分布形态为(B)。A.同心圆B.扇形C.椭圆D.放射状7 .西方城市中,不同家庭结构的人们居住分布形态为(B)。A.同心圆B .扇形C.椭圆D.放射状8 .关于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的描述

46、最贴切的是(B)。A.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各种方法提出尽可能多的方案供社会选择B.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就是建立起城市各组成要素在空间层次协同的相互作用关系,使城市发展获得统一的物质空间基础C.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就是根据政府的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制定物质空间的发展计划D.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就是协调和完善城市中的各种空间关系9 .构成社区的第一要素是(B)。A.地域B.人口C.地缘感D.文化制度和生活方式1 0 .把社区分为居住社区和精神社区的分类方法是(B)。A.从历史发展角度分类B.从空间特征角度分类C.从社区结构和特点角度分类D.从社区生活方式角度分类1 1 .社会运行的动因是(A)。A.社

47、会需要B.社会互动C.社会管理与控制D.社会变迁与进步1 2 .关于需要的层次理论是由(A)提出的。A.马斯洛B 塔尔科特帕森斯C.拉尔夫 达论道夫D.乔治 霍曼斯1 3 .社会整合是指社会存在和社会发展的各种要素联系到一起,使它们一体化,城市社会的整合机制包括(A)。A.制度性整合、功能性整合、认同性整合B.制度性整合、社会性整合、认同性整合C.社会性整合、功能性整合、认同性整合D.制度性整合、功能性整合、社会性整合14.根 据 社 区 结 构 和 特 点 把 社 区 分 为(A)。A.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B.流动性社区和村舍式社区C.居住社区和活动社区D.流动性社区和汇集式社区答案:1.C2

48、.C3.B4.B5.C6.B7.B8.B9.BIO.Bll.A1城市生态学与环境保护单项选择题1.基 础 生 态 学 来 源 于(D)。A.植物学B.动物学C.古生物学D.生物学2.自然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无机自然环境所构成,以下表述正确的(A)。A.生产者是绿色植物,消费者是动物,还原者是微生物B.生产者是人,消费者是动物,还原者是绿色植物C.生产者是动物,消费者是绿色植物,还原者是微生物D.生产者是微生物,消费者是动物,还原者是绿色植物3.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B)。A.各种企业B.绿色植物C.城市居民D.各类学校4.下列关于城市环境的污染效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B)。A.大气中C

49、O 2 增多产生温室效应B.工业区排放大量颗粒物,产生更多凝结核而造成局部地区少雨干旱C.化石燃烧排放的S O 2 会形成酸雨,使水体、土壤酸化D.氟氯煌化合物破坏臭氧层,使地面紫外线照射量增多5 .我国甘肃省兰州市是一个污染较为严重的城市,经分析其主要原因是(C)。A.工业布局严重不合理,位于主导风向上风向B.工业本身污染C.风速小、静风频率高D.降水量少,气候干燥6 .下面城市热岛的表述有误的是(B)。A.通常把城市近地面温度比郊区高的现象称为“热岛效应”B.城市热岛有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C.城市热岛效应的强度与局部地区气象条件、季节、地形、建筑形态以及城市规模、性质等有关D.城市由于建筑密

50、集,地面大多被水泥覆盖,辐射热的吸收率高,而导致城市内的温度高于郊区7 .关于光化学烟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A.光化学烟雾属于分解性烟雾B .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原因是大量汽车排气和少量工业废气中的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C.光化学烟雾易发生在大气相对湿度较低、微风、日照强、气温为2 4 3 2 c的夏季晴天,并有近地逆温的天气D.光化学烟雾是一种循环过程,白天生成,傍晚消失8.造成大气环境容量使用不合理的直接因素是(C)。A.工业废气治理不利B.生产技术流程问题C.工业布局不合理D.用地比例不合适9.我国大气污染物主要是(D)。A.粉尘和一氧化碳B.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