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兰察布市2022届化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5份试卷合集》.pdf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89826452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PDF 页数:77 大小:13.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2022届化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5份试卷合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2022届化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5份试卷合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2022届化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5份试卷合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乌兰察布市2022届化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5份试卷合集》.pdf(7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一、单 选 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本题列举的四个选项是4位同学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章后,联系工业生产实际所发表的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B.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C.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提高原料转化率D.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原料尽可能多地转化为产品2.分子式为QHQ2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为酸和醇,若不考虑立体异构,这些醇和酸重新组合可形成的酯共有A.4 种 B.6 种 C.8 种 D.12 种3.下图是部分短周期

2、元素原子(用字母表示)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说法正确的是()贫睾f tA.X与W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B.X与Z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离子键C.元素的非金属性:XRWD.简单离子的半径:W RX4.室温下,设IL pH=6的A1CL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物质的量为m;IL pH=6的HC1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物质的量为现.贝I m/m的值是()A.0.01 B.1 C.10 D.1005.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OOHA O HH CH,分子式为C io H isO a可溶于水;分子中含有两种官能团可使滨水和酸性高锌酸钾溶液褪色,且褪色原

3、理相同能发生加成、酯化、硝化、氧化等反应所有的原子可能共平面.A.B.C.D.全部不正确6,下列金属可与NaOH碱溶液发生反应的是()A.Fe B.Mg C.Cu D.Al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锌跟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能加快反应速率;电冶铝工业中用电解熔融状态氧化铝,用冰晶石作助熔剂的方法进行冶炼电解法精炼铜时,电路中每转移2 m ol电子,阳极质量就减少64 g镀锌铁镀层破坏后锌仍能减缓铁腐蚀,其原理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第五套人民币的一元硬币材质为铜芯镀银,在电镀过程中,铜芯应做阳极外加电流的金属保护中,被保护的金属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发生氧化反应A.B.0(2X3)C.

4、D.8.据报道,1996年8月,我国科学家首次制出一种新核素锢一2 3 5,已知锢(Am)的原子序数为9 5,下列关于a A m的叙述正确的是A.锢一235与铀一235具有相同的质子数B.铜一235的原子质量是12c原子质量的235倍C.锢-235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 4 0,核外电子数为95D.铜一235原子一定不具有放射性9.下列物质属于酸的是()A.HN03 B.CaC03 C.S02 D.NH3 H2010.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s)=C(g)+D(g),下列描述中能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C(g)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5、容器内A、C、D三种气体的浓度之比为2:1:1单位时间内生成n m o lC,同时生成n mol D单位时间内生成n m o lD,同时生成2n mol A.A.B.C.D.11.下列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且含有共价键的是A.N2 B.MgClz C.HCI D.KOH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B.高炉炼铁原料有铁矿石、黏土、空气和石灰石C.将石油分储产物中的长链煌通过裂解,可得到乙烯、丙烯等短链免D.煤在空气中加强热得到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粗氨水等产品的过程叫做煤的干储1 3.淮南万毕术中 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外化而内不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6、.“化为铜 表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外化”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内不化”是因为内部的铁活泼性较差 D.反应中溶液由蓝色转化为黄色14.阿波罗宇宙飞船上使用的是氢氧燃料电池,其电池反应为:2H2+O2=2H2O,电解液为KOH,反应保持在较高温度,使出0蒸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此电池能发出蓝色火焰 B.也为正极,Oz为负极C.工作时,电解液的pH不断减小 D.此电池反应只生成水,对环境没有污染15.图示的球棍模型是常用的一种抗感冒药的分子模型,已知该分子由C、N、0、H四种 元素的原子构成,图中四种不同颜色的小球代表四种原子,两球之间可能是单键、双键、三键。下列关于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

7、是B.能发生水解反应C.分子中含有酯基D.可以发生消去反应16.下列过程一定吸收热量的是A.化学反应过程中形成新的化学键 B.干冰升华C.加热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 D.氧化钙与水反应17.已知X原子核外有n个电子层,X是位于第IVA族短周期元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ln C I S,故 C错误;D、半径大小比较:一看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二看原子序数,电子层数相同,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因此S”C O,故 D错误。答案选A。4.D【解析】【详解】I L p H-6的 A l C b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物质的量为n k n O D W O Y m o i/LX l

8、 Ln o Y m o l;0-1 4I L p H=6的 H C 1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物质的量为n2=n(0 H )=-m o l/LX l L=1 0-8m o l 则10-610-6n i/n2=-=1 0 0 oIO-8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水的电离的影响因素,注意能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酸和碱都抑制水的电离,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总是等于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5.D【解析】根据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10H16O3,错误;含有碳碳双键,相对分子质量较大,难溶于水,错误;分子中含有三种官能团:碳碳双键、羟基和竣基,错误;可使溟水和酸性高锯酸钾溶液褪色,褪色原理不相同,前者加成,后者氧

9、化,错误;能发生加成、酯化、氧化等反应,不能发生硝化反应,错误;分子中只有一个碳碳双键,所有的原子building可能共平面,错误,答案选D。6.D【解析】【分析】【详解】A.Fe不与NaOH碱溶液发生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B.M g不 与NaOH碱溶液发生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C.Cu不 与NaOH碱溶液发生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D.A I既可与强酸反应又可与强碱反应,故D符合题意;答案选D。7.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金属的腐蚀和防护,根据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原理进行分析。详解:锌跟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时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在硫酸存在下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故正确;

10、电冶铝工业中用电解熔融状态氧化铝,用冰晶石作助熔剂的方法可以降低氧化铝的熔点,故正确;电解法精炼铜时,阳极上先溶解活泼的金属,再溶解铜,故电路中每转移2m ol电子,阳极质量不是铜的质量,故错误;镀锌铁镀层破坏后形成原电池,锌做原电池的负极,锌仍能减缓铁腐蚀,其原理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故正确;第五套人民币的一元硬币材质为铜芯镀银,在电镀过程中,铜芯应做阴极,银做阳极,故错误;外加电流的金属保护中,被保护的金属与电源的负极极相连,不发生反应,故错误。故选A。点睛:掌握特殊的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在电镀装置中,待镀金属在阴极,镀层金属做阳极,溶液含有镀层金属阳离子。在精炼铜装置中,阳极为粗铜,首先

11、是粗铜中存在的活泼金属反应,如锌铁等,然后才是铜溶解,而活泼性在铜之后的金属如银或金等变成阳极泥沉降下来。阴极为纯铜,可以通过转移电子数计算析出的铜的质量,不能计算阳极溶解的质量。8.C【解析】【详解】A、锢一2 35与铀一2 35的质量数均为2 3 5,具有相同的质量数,故 A 错误;235B、质量数是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整数值,锢一2 35的原子质量约为12 c原子质量的6倍,故 B 错误;C、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铜一2 35原子核内中子数=2 35-95=140,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95,故 C 正确;D、锢一2 35属于钢系乙酸,具有放射性,故 D 错误;故选C。9.A【解析】分析

12、: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据此解答。详解:A、HNO3能电离出氢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属于酸,A 正确;B、CaCO3是由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B 错误;C、SOZ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酸性氧化物,C 错误;D、NH3 电离出钱根和氢氧根离子,属于碱,D 错误。答案选A。10.D【解析】气体体积不变,反应过程中气体质量发生变化,使得混合气体的密度随着变化,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时,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所以混合气体的压强始终保持不变,与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无关;反应过程中C(g)的物质的量在变化,使得C(g)的物质的量

13、浓度随着变化,当 c(g)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时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容器内A、C、D三种气体的浓度之比为2:1:1 与反应是否已达到平衡状态无关;都是正反应速率,不能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故选D。点睛: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实质是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特征是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11.D【解析】【分析】【详解】A、2属于单质,只含共价键,选项A 错误;B、MgCh属于离子化合物只含有离子键,选 项 B 错误;C、HCI属于共价化合物只含共价键,选 项 C 错误;D、KOH属于离子化合物且含有O-H共价键,选 项 D 正确,答案选D。12

14、.C【解析】分析:A、依据二氧化硅和硅单质性质分析判断;B、高炉炼铁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空气、石灰石;C、烷烧裂解可得到乙烯、丙烯等;D.煤的干镭是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发生的。详解:A、二氧化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单质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选 项 A 错误;B、高炉炼铁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空气、石灰石,选 项 B 错误;C、将石油分储产物中的长链燃通过裂解,可得到乙烯、丙烯等短链燃,选项C正确;D.煤的干储是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发生的,得到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粗氨水等产品,在空气中加强热会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选项D错误;答案选C。点睛:本题综合考查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为高考高频考点,侧重于

15、有机物知识的综合考查,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13.A【解析】【分析】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反应方程式是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详解】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反应方程式是二二+二 二二二,=二 二 二 二,+二二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 A正确;二二+二 二 二 二,=二 二 二 二,+二二 反应过程中没有形成可以工作的原电池,所以没有转化为电能,故 B错误;“内不化”是因为内部的铁与硫酸铜不接触而不反应,故 C错误;反应中生成硫酸亚铁,溶液由蓝色转化为浅绿色,故 D错误。14.D【解析】【详解】A.该电池中燃料不燃烧,是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所以不能发出蓝色火焰,故 A错误;

16、B.通入氢气的电极为负极,通入氧气的电极为正极,故 B错误;C.放电时反应过程中生成水,但反应保持在较高温度,使 0 蒸发,所 以 K0H浓度不变,则溶液的pH不变,故 C错误;D.氢氧燃料电池反应实际上就相当于氢气的燃烧反应,生成水,不污染环境,故 D正确。故 选 D。【点睛】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基础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如果给出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判断正、负极,可以直接根据化合价的升降来判断,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的一极为正极。15.B【解析】【分析】根 据 题 图 中 有 机 物 可 以 得 出 有 机 物 的 结 构 简 式 为(乩.o【详解】A选项,根据图数出原子个

17、数,其分子式为C8H9NO2,故A错误;B选项,根据官能团肽键的特点,可以得出水解后可以得到两种有机物,故B正确;C选项,该有机物中没有酯基,故C错误;D选项,该有机物含有酚羟基,可以被氧化,但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D。16.B【解析】试题分析:A.化学反应过程中形成新的化学键释放能量,A项不符;B.干冰升华是吸热过程;B项符合;C.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但需要高温加热,C项不符;D.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的反应是放热反应,D项不符;答案选B。考点:考查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17.B【解析】【分析】由元素周期表中位置:X是位于第W A族短周期元素 可推知X是碳元素或硅元

18、素。【详解】A.X是位于第W A族短周期元素,第一周期没有第W A族,则n=2或3,故A错误;B.X是位于第W A族短周期元素,则X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故B正确;C.由分析可知,X是碳元素或硅元素,X不可能是金属元素,故c错误;D.X是位于第W A族短周期元素”,则X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X原子不易得失电子,故D错误;答案选B。18.D【解析】【分析】【详解】A.从图像1可知,金刚石所具有的能量高于石墨,所以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A项错误;B.白磷能量高于红磷,所以红磷比白磷稳定,B项错误;C.气态硫的能量高于固态硫,所以气态硫与氧气反应放出的热量大于固态硫,由于放热反应,0,故AHF

19、AHZ,C项错误;D.由图4可以看出,CO2(g)和d(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CO(g)和&O(g)具有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则CO(g)和出0值)反应生成COz(g)和h(g)为放热反应,AH炭粉,用A制备高纯MnC03的流程圈如下:IBmN(D锌 锈 干 电 池 的 负 极 材 料 是(填 化 学 式)。(2)第I步 操 作 得 滤 渣 的 成 分 是;第H步在空气中灼烧的目的除了将MnOOH转化为MnOz外,另一作用是 O(3)步骤I中制得MnSO,溶液,该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用草酸(H2C2O4)而不用双氧水G W?)作还 原 剂 的 原 因 是。(4)已知:MnC03

20、难溶于水和乙醇,潮湿时易被空气氧化,100时开始分解;Mn(0H)2开始沉淀时pH为7.7。第IV步多步操作可按以下步骤进行:操 作1:加入NH,HC03溶液调节溶液pH7.1,会导致产品中混有一(填化学式)=操作3中,检测MnCOs是 否 洗 净 的 方 法 是。操作4用 少 量 无 水 乙 醇 洗 涤 的 作 用 是 四、推断题(本题包括1 个小题,共 10分)23.(8 分)A、B、C、D、E、F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第三周期元素。已知A、C、F三原子的最外层共有11个电子,且这种三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两两皆能反应,均能生成盐和水,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4 个,E

21、元素氢化物中有2 个氢原子,试回答:(1)写 出 B原子结构示意图(2)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一,写出一种含有F元素的具有漂白性的物质_(用化学式表示)。(3)用电子式表示A、F原子形成化合物的过程(4)C、F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一。(5)设计实验证明E、F两种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化学方程式加必要文字说明)。五、综合题(本题包括1 个小题,共 10分)24.(10分)工业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释放出大量氮氧化物(NOD、CO2、SO2等气体,严重污染空气。对 废 气 进 行 脱 硝、脱碳和脱硫处理可实现绿色环保、废物利用.I 脱硝:己知:员的燃烧

22、热为285.8kJ mol-1N2(g)+202(g)=2N02(g)AH=+133kJ mol1H20(g)=H20(1)H=-44kJ mol1在催化剂存在下,H?还原NO?可生成水蒸气和其它无毒物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oH.脱碳:在 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CO?和 6moi H2,在适当的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C02(g)+3H2(g)(BOH(l)+H20(l)AH”或“=”下同);平衡时C H s O H的浓度 c(I)c(II),对反应I,前 l O m i n 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C H 3 O H)=.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 3 0 m i n 时只改 变 温 度 此

23、 时 上 的 物 质 的 量 为 3.2 m o L 则 T z(填或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 0 个小题,每小题3 分,共 6 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解析】【分析】由信息可知,过氧乙酸具有氧化性,所以它是利用氧化性来进行漂白的;【详解】A.氯水中含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漂白某些有色物质,与过氧乙酸相同,A项错误;B.臭氧具有强氧化性,能漂白某些有色物质,与过氧乙酸相同,B项错误;C.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是二氧化硫与被漂白物反应生成无色的不稳定的化合物,与过氧乙酸不同,C项正确;D.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能漂白某些有色物质,与过氧乙酸相同,D项错误;答案选C。2.A

24、【解析】【详解】A、瓷器是硅酸盐,陶瓷的成分主要是:氧化铝,二氧化硅,属于无机物,A正确。B、丝绸有要可怜人是蛋白质,属于有机物,B错误;C、茶叶主要含有茶多酚(Tea Polyphenols),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包括黄烷醇类、花色昔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属于有机物,C错误;D、中药所含化学成分很复杂,通常有糖类、氨基酸、蛋白质、油脂、蜡、酶、色素、维生素、有机酸、糅质、无机盐、挥发油、生物碱、贰类等,主要成份是有机物,D错误。3.D【解析】【详解】绿色化学又叫环境无害化学或环境友好化学。减少或消除危险物质的使用和产生的化学品和过程的设计叫做绿色化学。绿色化学是“预防污染”的

25、基本手段,符合之一理念的是杜绝污染物,选项D正确。答案选Do4.B【解析】【分析】使用催化剂、增大浓度、加热等均可加快反应速率,以此来解答。【详解】A.加 入MnCh,作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A不符合;B.加水稀释,心。2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缓,B符合;C.加热,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C不符合;D,加入30%的 浓 度 增 大,反应速率增大,D不符合;答案选B。5【解析】【分析】【详解】A.正丁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3,分子中有2种氢原子,其一氯代物有2种,故A错误;B.异丁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3)CH3,分子中有2种氢原子,其一氯代物有2种,故B错误;C.甲烷

26、的结构简式为:C H.分子中只有1种氢原子,其一氯代物只有1种,故C正确;D.丙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3,分子中有2种原子,其一氯代物有2种,故D错误;故选:Co6.C【解析】【分析】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生成ImolSCh时放出的热量,利用极限法计算出2moi SO?和lmolO?反应生成SO3的物质的量,计算放出的热量,由于可逆反应的不完全性,所以放出的热量小于按极限法计算放出的热量。【详解】根据热化学方程式SO?(g)4O2(g)=s=aS03(g)H=-98.32kJ/mol的含义,可知SO?和。2反应生成ImolSCh时放出的热量为98.32KI,所以生成2moiSO3时放出

27、的热量为196.64U,由于是可逆反应,2mol S02和ImolOz不能完全反应,所以放出的热量小于196.64U.答案选C。【点睛】以反应热的计算为载体,考查可逆反应的不完全性,注意可逆反应无论进行多长时间,反应物都不可能100%地全部转化为生成物。7.B【解析】【分析】【详解】A.由图象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是吸热反应,故A错误;B.由图象可知:该反应吸收的总能量=断键吸收的总能量-成键放出的总能量=-马,故B正确;C.由图象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C错误;D.某些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也可以发生,如Ba(O H)2-8H2。和N H 4C I的反应是吸

28、热反应,,故D错误;故答案:Bo8.C【解析】分析:一般来说,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容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共价键,以此来解答。详解:A.NaCI中只含离子键,A错误;B.乙烯中只含共价键,B错误;C.NaOH中含离子键和0-H共价键,C正确;D.氯化钙中只含离子键,D错误;答案选C。9.C【解析】【详解】A.该装置是过滤操作,适用于难溶性固体与可溶性液体混合物的分离,A 不符合题意;B.该装置是蒸储操作,适用于互溶的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分离,B 不符合题意;C.该装置是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操作,不能用于分离混合物,C 符合题意;D.该装置是分液操作,适用于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的

29、分离,D 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Co10.D【解析】A、在第二、三周期,IIA 族与ID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1;若是第四、五周期,IIA族与ID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11;在第六、七周期的过渡元素中又出现镯系和钢系,H A族与ID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2 5.错误;B、第三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但含氧酸的酸性没有此递变规律。错误;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而它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错误;D、硅位于元素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处,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正确;故选D。点睛:元素周期表中,从第四周期开始出现过渡元素,第

30、 IA、IIA之后是第H IB,在第六、七周期中的过渡元素又出现锄系和轲系,据此分析A;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逐渐增强,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据此分析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好,据此分析C;根据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分析判断D。11.C【解析】根据该烷烧是im o l烯 煌 R和 1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后的产物可知,烯 克 R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烯烧与对应的烷燃的碳链不变,故可在烷危的相邻碳原子上均带氢原子的碳原子间插入碳碳双键,得到对应的.CI13烯 也 如图:(1L入I I :(I I二C I I CHLCHS(标

31、号处为碳碳双键的位置),故 R可能I I I IC l h C 1 I3 C l h C I L的结构简式有6 种,答案选C。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点是:烷烧和对应的烯燃的碳链相同,首先确定烯煌中碳碳双键的个数,然后在碳原子间插入双键,注意的是:碳只能形成四价键和注意分子结构的对称性。12.C【解析】试题分析:A.C h密度比空气大,与空气不能反应,因此可以用向上排空气的方法收集,故可以使用装置甲,气体从b 口进入,收集C L,正确;B.由于金属活动性A D M n,所以可以用铝热反应选用装置乙来可制得金属锦,正确;C.加热乙酸、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物来制取乙酸乙酯。由于乙酸、乙醇都有挥发性,

32、而且乙醇容易溶于水,乙酸可以与NaOH发生反应,而产生的乙酸乙酯也可以使乙酸乙酯发生水解反应消耗,因此使用装置丙来进行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时要换成饱和NaO3溶液来分离除杂,错误;D.HC1溶于水使烧瓶中气体压强减小,小气球会鼓起胀大,因此可以使用该装置验证HC1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大小,正确。考点:考查化学实验操作的正误判断的知识。13.C【解析】【详解】A.溟与KI反应生成碘,碘易溶于澳苯,引入新杂质,不能除杂,应 加NaOH溶液、分液除杂,故A错误;B.乙烯被高锦酸钾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引入新杂质,应选滨水、洗气除杂,故B错误;C.硝酸与NaOH溶液反应后,与硝基苯分层,然后分液可除杂,故C正

33、确;D.二者均与澳水反应,不能除杂,应 选NaOH溶液、洗气除杂,故D错误;故选C14.B【解析】试题分析:A.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产物均无色,试管中气体颜色会变浅,A项错误;B.该反应有氯化氢生成,氯化氢与水蒸气结合,形成氯化氢的小液滴,而成白雾,B项正确;C.内壁出现油状液体,是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C项错误;D.一氯甲烷是气体,内壁出现油状液体,是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D项错误;答案选B。考点:考查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15.B【解析】【分析】【详解】A、H、D、T是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

34、的不同核素,属于同位素,故A错误;B、氢化锂、气化锂、氟化锂中H、D、T均为-1价,处于最低价态,具有强还原性,是还原剂,故B正确;C、LiH、LiD、LiT的摩尔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应 为8:9:1 0,故C错误;D、LiH中,H为-1价,在匕0中,H为+1价,所以:Im o l氢气生成是一个-1价H和一个+1价H结合,所以只有im o l转移电子数目,故D错误;故 选B,16.C【解析】【分析】【详解】NHJ中含有的质子数是1 1,电子数是10。A中质子数是9,电子数是10。B中中质子数是9,电子数是10。C中中质子数是1 1,电子数是10。D中中质子数是1 0,电子数是1

35、0。所以正确的答案是C。17.A【解析】【分析】【详解】海水中金、铀等微量元素的总量很大,但由于海水总量极大,其浓度很低,因而富集微量元素的化合物很困难,成本很高。因此其中成本最高的步骤在于从海水中富集含微量元素的化合物,选项A正确。18.B【解析】分析:A.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分析;B.硫元素非金属性强于磷元素;C.Cas(PO4)3(OH)难溶于水;D.S、P位于同一周期。详解:A.根据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发生变化,该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B.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硫元素非金属性强于磷元素,所以硫酸酸性比磷酸强,B正确;C.Cas(PO4)3(OH

36、)难溶于水,C错误;D.S、P均是第三周期元素,S的非金属性更强,D错误。答案选B。19.B【解析】试题分析:A、硒是第四周期V IA元素,与S元素原子序数相差第四周期容纳元素种数,其原子序数为16+18=34,故A正确;B、Se与S元素性质相似,Se在空气中燃烧生成S eO z,故B错误,C、Se与S元素性质相似,可形成NazSeO3、NazSeO”两种盐,故C正确;D、同主族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h S比 Se稳定,故D正确;故选B。考点:考查了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20.B【解析】【详解】A.醋酸为弱电解质,在溶液中部分电离,pH相等时,醋酸浓度较大

37、,即C(HCI)VC(CH3COOH),故A错误;B.溶液的pH相等,则两溶液中的氢离子、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C)=C(CH3COO),故B正确;C.等体积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与足量的Zn完全反应,由于醋酸的浓度较大,则醋酸产生的d多,故C错误;D.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与等体积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恰好反应完全,由于醋酸的浓度大于盐酸,则醋酸消耗的NaOH溶液体积多,故D错误;故 选B。【点睛】明确弱电解质的电离特点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溶液酸碱性与溶液pH的关系,醋酸为弱电解质,氯化氢是强电解质,pH相等时,醋酸浓度较大;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时,盐酸的pH较小,酸性较强。本题的易

38、错点为CD。二、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21.反应物能量 生成物能量 无 降低 因为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历程使活化能E降低-198 1185 K J mol1【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图像特点和方程式可知,A表示反应物的总能量,C表示生成物的总能量。E表示活化能,其大小和反应热是无关的。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快反应速率。(2)图像表示的是生成2moiSO3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因此A H n 2x99kJ/mol=-198 kJ/mol。(3)硫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S(s)+Og)=2SC)2(g)Hi=-296KJmo,又知 SO2(g)+l/2O2(g)=S

39、O3(g)AH2=-99 K J mol1,据盖斯定律可知,3 S(s)+9/2O2(g)=3SO3(g)AH=3(AHi+AH2)=-1185 kJ/moL三、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22.Zn MnOz、MnOOH 碳粉除去混合物中的碳粉 MnOz+dCzC+H2sO4=MnSC)4+2CO2个+2%0 双氧水容易被MnCh催 化 分 解(其 他 合 理 答 案 均 可)Mn2+2HCO3=MnCO3P+CO2t+H2O Mn(OH)2取最后一次滤液,加入盐酸酸化的B a 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已洗涤干净除去产品表面的水分,防止其在潮湿环境下被氧化,并有利于后续低温烘干【解析

40、】分析:废旧碱性锌锌干电池内部的黑色物质A主要含有MnCh、N H 1、M n O O H、ZnCl2炭粉,加水溶解、过滤、洗涤,滤液中含有NH4CI、ZnCl2,滤渣为M n C h、M nO O H和碳粉,加热至恒重,碳转化为二氧化碳气体,再向黑色固体中加稀硫酸和H2 c溶液,过滤,滤液为硫酸锈溶液,最后得到碳酸能(1)碱性锌铳干电池中失电子的为负极;(2)MnO2,MnOOH和碳粉均不能溶于水,除去碳粉可以加热;(3)MnO2与稀 H2so4H2c2O4反应生成硫酸镒;双氧水易分解;(4)操 作 1 为 MnSCh溶液中加入碳酸氢钠溶液,生成MnCCh沉淀;加入NaHCCh调节pH,PH

41、过大,容易生成Mn(OH)2沉淀;操作3 主要是检验是否有SO?一 离 子;操作4:MnCOj难溶于水和乙醇,潮湿时易被空气氧化,所以用无水乙醇洗涤。详解:(1)碱性锌镒干电池中失电子的为负极,则锌为负极,正确答案为:Zn;(2)MnCh、MnOOH和碳粉均不能溶于水,所以过滤得到的滤渣为MnCh、M nOOH,碳粉,在空气中灼烧的目的除了将MnOOH转化为MnCh外,另一作用是加热碳转化为二氧化碳气体,所以第H步操作的另一作用:除去碳粉;正确答案为:MnO2,M nOOH,碳粉;除去碳粉;(3)MnCh与稀 H2so4、H2c2O4反应生成硫酸锌,其反应的方程式为:MnO2+H2C2O4+H

42、2SO4=MnSO4+2CO2t+2H2O;过氧化氢易分解,尤其是在MnCh催化作用下更易分解,所以不宜用过氧化氢为还原剂;正确答案为:MnO2+H2C2O4+H2SO4=MnSO4+2CO2t+2H2O;双氧水容易被 MnOz催化分解;(4)操作1:MnSCh溶液中加入碳酸氢钠溶液,调节pH小于7.7,生 成 MnCCh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n2+2HCO3=MnCO3;+CO2t+H2O,如果 PH 大于 7.7,溶液中 Mi?+容易生成 Mn(OH)2沉淀,使产品不纯;正确答案为:Mn2+2HCO3=MnCO31+CO2T+H2O;Mn(OH)2;MnSCh溶液中加入碳酸氢钠溶液,生

43、成MnCO3沉淀和硫酸钠,过滤,洗涤,沉淀是否洗涤干净主要检测洗涤液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所以其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盐酸酸化的BaCb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已洗涤干净,正确答案: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盐酸酸化的BaCb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已洗涤干净;操作4:MnCCh难溶于水和乙醇,潮湿时易被空气氧化,则洗涤沉淀时不能用水,所以用无水乙醇洗涤,乙醇易挥发,除去产品表面的水分,同时防止MnCCh在潮湿环境下被氧化,也有利于后续低温烘干,正确答案:除去产品表面的水分,防止其在潮湿环境下被氧化,并有利于后续低温烘干。四、推断题(本题包括1 个小题,共 10分)/-X、.23.(+12

44、J 2 NaOH HCIO、Ca(CI0)2、NaCIO 等 Na-+-Cl:Cl:AI(OH)3+3H+=AI3+3H2O H2s溶液中通入C L,生成淡黄色沉淀,反应生成HCI和 S,反应方程式为H2S+CI2=2HCI+S4/【解析】【分析】A、B、C、D、E、F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第三周期元素。已知A、C、F三原子的最外层共有11个电子,且这种三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两两皆能反应,均能生成盐和水,则 A为钠元素,C为铝元素,F 为氯元素,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4个,则为硅元素,E 元素氢化物中有2个氢原子,则为硫元素,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B、C、D、E、F

45、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第三周期元素。已知A、C、F 三原子的最外层共有1 1 个电子,且这种三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两两皆能反应,均能生成盐和水,则 A为钠元素,C为铝元素,故 B为镁元素,F 为氯元素,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4个,则为硅元素,E 元素氢化物中有2 个氢原子,则为硫元素。(1)B为镁元素,原子序数为1 2,原 子 结 构 示 意 图 为 出 2 :1.(2)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减弱,故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N a O H,F 为氯元素,含 有 F 元素的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有H C I O、C a(

46、C I O)2,N a C I O等;(3)A、F 原子形成化合物N a C L 氯化钠为离子化合物,钠离子与氯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N a C I 的形成过程为M r +C ;T N c T :厂;(4)C、F 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A I(O H)3、H C I O 4 之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 I(O H)3+3 H+=A I3+3 H2O;(5)E 为硫元素、F 为氯元素;证明其非金属性强弱可以有很多方法,如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等,如 dS溶液中通入C L,生成淡黄色沉淀,反应生成H C I和 S,反应方程式为H 2 S+C h=

47、2 H C I+S j。【点睛】考查物质性质原子结构与位置关系、电子式等化学用语、元素化合物性质,易错点为(5)E 为硫元素、F为氯元素;证明其非金属性强弱可以有很多方法,如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等。五、综合题(本题包括1 个小题,共 1 0 分)2 4.4 H2(g)+2 N 02(g)=N2(g)+4 H20(g)A H=-1 1 0 0.2 k J m o l 1 低温 d ec o2mol L 1 0.0 2 5 m o l ,L _1,m i n-1 0 tl h Q Q q Q t(mm)【解析】I、上的燃烧热为 2 8 5.8 k J

48、 m o L,比(g)+l/2 02(g)=H20 (1)H=-2 8 5.8 K J/m o l N2(g)+2 02(g)=2 N 02(g)A H=+1 3 3 k J m o F1;H20 (g)=H20 (1)A H=-4 4 k J m o l-1,x4-x4得到催化剂存在下,W还 原 N O 2 生成水蒸气和其它无毒物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4 H 2(g)+2 N 0 2(g)=N2(g)+4 H20(g)H=-1 1 0 0.2 k J m o l ;n.n.(i)8 2 g)+3H2(g)C H 3 O H(1)+H2O(I),嫡变$(),则反应给变A Hvo,低温下满足 H-T

49、 A S V O,故答案为低温;CO2(g)+3H2(g)-CH3OH(I)+H2O(I),a、混合气体的平均式量始终保持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b、向21.密闭容器中加入2moicO2、6mol H2,按 照1:3反应,所以过程中CO?和心的体积分数始终保持不变,故b错误;c、向21.密闭容器中加入2moic。2、6mol H2,按 照1:3反应,C02和W的转化率始终相等,不能确定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d、反应物是气体,生成物是液体,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正确;e、lm“C02生成的同时有3moi H-H键断裂,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同,

50、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e正确;故选d e;在t2时将容器容积缩小一倍,压强增大,二氧化碳浓度增大,平衡正向进行,随后减小,t3时达到平衡,t4时降低温度,平衡正向进行,二氧化碳减小,反应速率减小,t5时达到平衡;图象t2起点二氧化碳浓度突然增大为lm o l/L,随反应进行减小,图中t3到t4终点平衡线在0.5的线上,14t4以后在0.5线以下,但(2)C02(g)+3(g)CH3OH(g)+H20(g)A H 0,反 应I是恒温恒容容器,II为恒容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图表中反应I II若恒温恒容达到相同平衡状态,I I为逆向恒容绝热,温度降低,平衡正向进行,平衡常数增大,甲醇浓度增大;故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