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荷花淀》教案.pdf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89815594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PDF 页数:105 大小:4.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荷花淀》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2021年《荷花淀》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荷花淀》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荷花淀》教案.pdf(10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1 年荷花淀教案年荷花淀教案20212021 年荷花淀教案年荷花淀教案 1 1教学理念:教学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作者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个体体验应该是浪漫独特而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因此文学教育应该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挖掘学生的智慧潜能。教学设想:教学设想:荷花淀是传统名篇,被誉为“诗体小说”。相对于主题美、情节美、景物美和细节美,作品中简洁传神、富有个性的人物语言是更大的亮点。我打算通过朗读、品味人物语言,来把握人物形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朗读个性化的语言,把握水生嫂及其他荷花淀妇

2、女形象。2、赏析人物,陶冶学生性情,涵养学生的心灵。3、尊重学生在阅读欣赏中的独特体验,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教时安排:教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20_年 7 月,荷花飘香的季节,以“诗体小说”独步现代文坛的孙犁老人离我们而去了,他虽然去了,但他写的荷花淀在中国文学的长廊中至今仍散发着幽幽的清香,万万千千的中学生在这清香中低吟、沉醉,时时升起感情的旋律。今天就让我们撑一艘心灵的小船,向荷花淀深处漫溯,去观赏一下如诗如画的白洋淀风光,去认识几位淳朴、机智、多情的青年妇女,看一看她们在抗日战争时期对丈夫的痴情、对祖国的爱以及她们身上洋溢着的那种蓬勃的人性之美。二、目标定

3、向:同学们一定读过不少小说,能列举几部印象深刻的,并能说出它们的主人公吗?荷花淀大家都读过了,你认为课文的主人公是谁?分析和理解小说的人物,有多把钥匙,如:外貌、语言、神态、动作等,今天我们应该动用哪一把呢?语言。三、朗读品味夫妻话别的对话,探究把握水生嫂形象四、读商议探夫、归途说笑两个片段,领悟以水生嫂为代表的荷花淀妇女群像五、结束语:这群朴素得如同淀里随处生长的荷花一般的妇女,她们的心灵像荷花般高洁美好,她们的容貌也一定像荷花般端庄美丽。感谢孙犁,给我们送来了这样美味的精神食粮;感谢荷花淀的女人们,让我们感受了人情人性的纯美,看到了中国妇女的成长。六、课外作业:(个性化研读题)1、荷花淀除

4、了语言美、情感美、人物美外,景物美、细节美也很突出,望细读品赏,写一篇读写笔记:评荷花淀中景物美或细节美。2、课后查找有关资料,了解作家孙犁及其创作风格(“荷花淀派”)。20212021 年荷花淀教案年荷花淀教案 2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了解作家孙犁及“荷花淀”派的艺术风格,提高学生鉴赏多种风格文学作品的能力。2.品味小说个性化的语言,体会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和传神的对话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3.感受至高至纯的人性美,领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含蓄美。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理清_脉络,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和主题。2.品味小说诗化的语言,体会景物描写和传神的对话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教学

5、难点教学难点感受至高至纯的人性美,领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含蓄美。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教学课时教学课时一课时课前预习课前预习1.查阅资料,了解作家孙犁及“荷花淀”派风格。2.用简洁的语言给各部分加个恰当的小标题。3.简要概述_的故事情节。4.小说的主人公是谁?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战争场面的图片,请学生用几个词概括。残酷、恐怖、血肉横飞、血流成河二、检查预习,梳理小说情节脉络1.作家作品:孙犁,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20_年 亚洲周刊 选的“二十世纪中文小说 100 强”之

6、中,孙犁的小说被选入两篇,一篇就是荷花淀,另外一篇是铁木全传。孙犁去世后,有人这样评价他:二十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浪漫主义作家离开了我们,一个性格清淡如水的人,一个文字清丽如水的人,走完了一生,完成了他诗化的一生。孙犁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他和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之为“荷花淀”派。2.三部分的小标题:(1)夫妻话别(2)探夫遇敌(3)助夫杀敌3.简要概述_的故事情节:水生嫂探知丈夫参军,跟丈夫话别。她和几个青年妇女去马庄探夫未遇,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敌船,她们躲进荷花淀

7、,无意中把敌人引进伏击圈,为游击队伏击敌人的胜利创造条件,她们从此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抗日游击战士。4.小说的主人公: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农村青年妇女,描写的是“群像”。三、研读课文(一)诵读、品味小说“清丽如水”的写景文字,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1.学生自由阅读“月亮升起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这段文字并感知:这段文字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皎洁的月光、洁白的苇席、银白的湖水、薄雾、清风、荷香。展示了荷花淀的地域风貌,勾画出一幅清新宁静的充满诗情画意的纯美境界。2.划出恰当的节奏,然后诵读,把诗的味道读出来。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湿润

8、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朗读指导:应注意语调柔美、舒缓,忌沉重、急躁。3.试比较荷塘月色的一段描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相同:都营造了一种朦胧、静谧、诗意的境界。不同:荷花淀语言素朴清新,荷塘月色语言较为典雅。4.思考:抗日战争这么严酷,有这么恬静优美的环境吗?这样诗情画意的描写是不是违反现实的呢?如果不是,他的用意何在?引导联想:“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

9、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假如我是一只鸟)用意:银白的世界、透明的薄雾、徐徐的清风、清新的荷香,这里是我们美丽的家园,这里有我们美好的生活。这么美的家园,谁人不爱!江山如此多娇,岂容日寇肆意践踏?这正是所有抗日战士战斗的动力之所在。(二)诵读、品味“夫妻话别”中的对话,探究水生嫂的形象。1.阅读本段对话,说说水生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并找出相关语句加以印证。勤劳善良:月下编席温柔体贴:“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晚?”站起来要去端饭。坚强:女人鼻子里有些酸,但她并没有哭。深明大义:“你走,我不拦你”、“他们全觉得你还开明一些”2.朗读下列句子,体会水生嫂的性格特征及此时的心理状态。(1)“怎么了,你?

10、”变换句式朗读,体会其不同的表达效果:怎么了,你?-急切、体贴你怎么了?-语气平淡(冷淡)怎么了?-语气陌生、生硬(2)“你总是很积极的。”变换重音朗读,体会不同的表达效果:你总是很积极的。-突出积极,表现水生嫂对丈夫的行为感到骄傲。你总是很积极的。-略带一点埋怨(3)“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变换标点符号朗读,体会不同的表达效果: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理解支持丈夫的态度明确,突出不阻拦。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强调了“家里怎么办”,表现了依赖性。(4)“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水生嫂支持丈夫参军杀敌,只要丈夫能理解自己的难处,再苦再累她也愿意。体现了水生嫂为代表的中国劳

11、动妇女勤劳、善良、坚忍的传统美德。(5)分角色朗读下面对话,体会水生嫂回答过程中情感的变化。“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没有什么话了,我走了,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嗯。”“什么事也不要落在别人后面!”“嗯,还有什么?”“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拼命。”那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面对与丈夫的生离,依恋、不舍。“嗯。”“嗯,还有什么?”-坚强面对,不让丈夫担心。那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为了个人的、民族的尊严,他们的选择只能是与敌人“拼命”。此时夫妻的思想感情,一定经历了瞬间的狂风暴雨、电闪雷鸣

12、。流着眼泪答应丈夫,表现了妻子对丈夫的忠贞。3.改写水生夫妻对话并表演,让水生嫂用另一种口吻与丈夫对话,表现另一种个性。例如:“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女人猛地抬起头。“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女人看着丈夫说:“你真是个爷们!”“我是村里的游击组长,是干部,自然要站在头里,他们几个也报了名。他们不敢回来,怕家里的人拖尾巴。”“你走,我不拦你,我也跟你去!”“我们是去打鬼子,你一个女人去干什么?不成!”“咋不成?女人也能打鬼子!”“队上不会同意的。”“我找队长去。”(三)朗读“商议探夫”一段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1.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

13、性格。“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明明是想丈夫,又不好意思直说,于是找个借口,感情表达得委婉含蓄、机智伶俐。“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说得很含蓄,不说自己想念丈夫,而是找借口,说有要紧的话。“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嫂的话提醒她们途中不安全,为下文伏笔,显示了她谨慎、稳重的性格,考虑问题比较周密。“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可见她探夫心切,快人快语,有点冒冒失失。“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这位大嫂羞羞答答,“犹抱琵琶半遮面”,话假情真。2.小结:短短几句对话,含而不露,耐人寻味,几个鲜活的人物跃然纸上,她们忸

14、怩羞涩之态可掬,缠绵悱恻之情可见,充分表现了中国女性特有的那种含蓄内敛。3.思考:这段对话描写,从全文表达角度看,主要起了什么作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四)总结:环境诗化-清丽如水的景物描写,营造恬静纯美的意境;情节淡化-素朴洗练的对话描写,淡化战争气息;人物虚化-无姓名、无肖像。含蓄蕴藉的性格与情感。散文式的格调,诗歌般意境,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完美统一,这就是“荷花淀派”的艺术风格。四、布置作业1.认真阅读文中其他几处景物描写,体会其作用。2.请添加第五个妇女,用一两段话展示她与原作人物不同的个性特点。20212021 年荷花淀教案年荷花淀教案 3 3一、作家作品:一、作

15、家作品:孙犁(19131996),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现代作家。年轻时就读于保定育德中学,中学毕业后流浪北京,当过店员。1936 年在白洋淀边的安新县同口镇做小学教员。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晋察冀根据地从事革命文化工作。1944 年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工作。解放后,在天津日报工作,注重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并坚持写作。曾任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采蒲台、嘱咐,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孙犁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他和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

16、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之为荷花淀派。二、分析景物描写特色:提问:这篇 _没有惊险的战斗故事,也没有缠绵的爱情情节,甚至没有留下一两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却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艺术感染力呢?它给人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又是什么呢?学生讨论回答。明确:给人们留下最深刻的美感印象是那一片充满生机、充满活力、象征着人的美好追求、美好愿望的荷花荷叶组成的美丽坦荡的荷花淀。这是一副纯美的画面,荷花荷叶是画面的主体,人物只是融入画面并融入荷花荷叶的精魂,这正是荷花淀的真正艺术魅力所在,这也正是把生活高度艺术化、审美化的结晶。提问:作者为故事情节的展开提供了一个什么样的典型

17、环境呢?让学生找出描写段落:明确:首先,描写月色下的水乡景色。第 1 段和第 3 段。第 1 段开头 3 句点明了时间、空间和劳动对象,语言简练、动听、优美,不仅写了环境,还反衬出环境的主人的勤快利落。第 3 段通过水生嫂眼光的引示,展示了院内院外的基本色调:洁白、银白、透明。水生嫂身子下面编成了一大片席,在皎洁的月光下,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这两个充满想象的比喻,把水生嫂的劳动场面诗化了。这两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描写了芦苇、荷花,这与后文的荷花淀伏击战的环境有密切关系。正因为白洋淀如此美丽可爱,所以人民热爱她,决不容许日寇来侵犯。这都为以后小说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

18、。其次,描写日光下的水乡风光。第 61 段。作者运用巧妙的比喻富有诗意地描写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象铜墙铁壁高高挺出的荷花箭象监视白洋淀的哨兵严阵以待,这威武雄壮的景色,不仅突出了水乡游击战的特点,暗示出在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即将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而且写出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里和克敌致胜的信心,洋溢着歌颂人民战争的思想感情。到此,全部画面融为一体,由朦胧逐渐完全清晰,由暗示而至直接展现,前后画面递进,具有流动感,又层次分明,显得意境纵深而高远。概括起来说,荷花淀的景物是美丽的,水和天,荷和苇无一不美,明丽清纯,让人心醉。这么美的家园,谁人不爱!怎么肯让敌人蹂躏!这就找到了景和情的契合点。这么美

19、丽的一方水土,当然会养育一方英雄儿女,他们美丽的身心不容玷污,他们平时有多少温情,战时就会有多少勇气,这是景和人的契合点。三、分析情节结构:三、分析情节结构:提问:作者淡化了传统的小说模式,以抒情见长,不以情节取胜,他精选三个生活片断来抒写对水生嫂等一群青年妇女的赞美之情。请快速概括这三个生活片段的内容。夫妻话别探夫遇险助夫杀敌四、布置作业:四、布置作业:文中对话描写的特点。第二教时教学重点:分析人物性格,归结主题。教学步骤:一、分析人物形象:分角色朗读 630 段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性格,领悟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体会人物对话所包含的细腻复杂的感情。问:今天回来得这么晚,这句话对描写人物、展

20、开情节有什么作用?明:它承应上文:大门还没有关,丈夫还没有回来。很晚丈夫才回来。还表现了水生嫂久候亲人心焦的心理。同时又暗写了水生以工作为重的品质。这句话又可说是情节的开端,说明今天非同往常,回来得晚是事出有因。问:水生嫂既然十分关心水生,为什么不直接问明情况,却问他们几个呢?明:水生没有说明晚归的原因,只是说吃过饭了。但是,他异常的神情(脸上红胀,说话气喘),水生嫂很快就察觉到了。她并没有直接追问,因为她知道水生是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有些事是不便细问的。于是,她机敏地转换话题,问他们几个呢?水生回答她:还在区上。水生露出了一点口风之后,又把话语岔开,反问她:爹哩?、小华哩?这样写,一方面交

21、代了水生家的其他成员以及水生对他们的关心,另一方面写出了水生对参军一事欲言又止,不愿立即让妻子知道的心理。问:怎么了,你?这是什么句式,水生为什么会这样说?明:这是主谓倒装的句式。由于水生笑得不平常,水生嫂猜不透,一下子迸出这短促的问句,反映了她心情的急切。出于对丈夫的关心,她急于要知道底细。表现了中国女性传统的温柔、贤淑、羞怯、质朴的品性。再看另外的对话:女人说你总是很积极的你走,我不拦你嘱咐嘱咐我吧。行动:女人打点好一个小小的包裹,里面是新单衣、新毛巾、新鞋子,这种送郎上战场的言行,证明水生嫂并非一心当好妻子,她知道自己还有另一个身份:中国人。这样就可以解释水生嫂丰富的内心世界了。她爱丈夫

22、,爱家乡,爱祖国。丈夫参军看似使她陷入了优先爱丈夫还是优先爱祖国的矛盾,也许她真的为此困惑过,但是,很快她就明白这并不矛盾。她必须爱一个值得爱的丈夫,而爱不爱家乡和祖国是衡量他值得爱与否的主要指标。如果丈夫为了他临阵退缩,她会因失望最终失去丈夫,相反,丈夫总是积极的决定才赢得她的敬重和爱慕。所以,她愈是有个心爱的丈夫,就愈是会支持他报国杀敌。为了更好地认识水生嫂的柔情似水的性格特征,可指导学生做改写练习,有意改变水生嫂的性格特征,不歪曲人物,写一段临别对话。2.几个青年妇女商量探夫的对话也写得个性鲜明,生动有趣,分别展示了她们怎样不同的个性呢?明: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

23、件衣裳。明明是想丈夫,又不好意思直说,于是找个借口,感情表达得委婉含蓄。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这位大嫂与前一个一样,也说得很含蓄,不说自己想念丈夫,而是找借口,说有要紧的话。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嫂的话提醒她们途中不安全,为下文伏笔,显示了她谨慎、稳重的性格,考虑问题比较周密。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可见她探夫心切,不顾一切,有点冒冒失失。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这位大嫂羞羞答答,犹抱琵琶半遮面,假话里寓有真情。短短几段对话,几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至于水生嫂的谨慎周密,显然跟丈夫走前的嘱咐有关。建议让学生仿写改写这段对话,如添加一个人的对

24、话,使之与前文一致,或者改写这几个人的对话,改变他们的性格特征。二、归结主题:荷花淀的景物是美丽的,水和天,荷和苇,无一不美,明丽清纯,让人心醉。这么美的家园,谁能不爱!怎么肯让敌人蹂躏!这就找到了景和情的契合点。这么美丽的一方水土,当然会养育一方英雄儿女,他们美丽的身心不容玷污,他们平时有多少温情,战时就有多少勇气,这是景和人的契合点。孙犁就是这样用他独特的笔法,构建了一副情景交融的美妙画卷,表达了他对美丽的中华河山、中华儿女、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礼赞。(刘卫)教案点评:安排两教时。精选文段进行诵读、分角色表演,感受其语言轻柔、清丽的风格和人物微妙的内心世界。着重让学生改写夫妻对话、分析水生嫂

25、和祥林嫂不同的人生命运产生的原因。利用多媒体音像带,布置学生预习,要求写出故事梗概。探究活动猜读续写一种开发形象思维的好方法何宗弟我所教的实验班的学生,普遍偏重理科,大多逻辑思维较强,而形象思维较弱。他们长于判断、推理、证明,思考问题条理清楚,而不善于描写想象,不善于生动地塑造人物,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对于一个思维能力健全的人来说,两种思维应均衡协调地发展。这样,如何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便成了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猜读续写是开发和增强形象思维的有效方法之一。猜读就是阅读语文课文的部分内容后,掩卷沉思,猜测、推断其后的内容;续写就是对猜读的结果整理加工,

26、形成文字,接续在阅读部分的后面,使前后两部分文字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一篇新_。猜读续写活动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课文。选出的课文从文体上说可以是小说、戏剧,也可以是散文、就事论事的议论文;从内容上说应是学生熟悉的,而且有猜头、有写头;从语言上说应是比较通俗、浅显的。总之,所选的课文应和学生的认识和语言水平相接近。例如,高二时,我选择孙梨先生的 荷花淀 进行猜读。荷花淀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冀中白洋淀的一个小故事。这个时期的历史,学生一般比较熟悉,他们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但从电影、电视、小说、课堂及大人的口里了解到那个时期的不少情况,而且该小说语言朴素平实,适合作为猜读续写的原材料。第二步是确定

27、阅读的文段(猜读点即含在其中)。阅读的文段一般在篇首,也可包括篇中,应能开启后文,启发学生的想象,激活学生的文思。学习荷花淀时,我们确定该文第一节开头到第 16 自然段(从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到水生说: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假如敌人再在同口安上据点,那和端村就成了一条线,淀里的斗争形势就变了,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为第一个阅读段。第二节开头到第 23自然段,即从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到快摇!为第二阅读段。这两段都提出了矛盾和情节发展线索,为猜读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为想象的展开准备了广阔的天地。第三步组织猜读和续写。读是猜的基础和前提,是走进阅读段中去,写

28、则是猜的提高和完成,是从阅读段中走出来。猜读前要补充_写作背景的有关情况,并提出明确的猜读要求。猜读荷花淀前我们先向同学介绍了孙犁小说的特点、该文的写作背景,并补充说明了水生家庭的构成情况。猜读时我们要求学生猜想水生嫂听了水生报名参军的话后产生了哪些思想活动,做出了什么反应,故事情节将如何发展,然后把猜想的内容整理成续文,接续在阅读文段之后。猜读时同学头脑中可能出现多种方案,可通过比较分析,筛选出最佳方案,而把它形成_,还要经过反复推敲、加工,作文字上的处理。由于选文对路,可猜性强,同学的文思被激活,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续文。对于水生参军的事,有的写水生嫂满口豪言,全力支持;有的写水生嫂感情复杂,

29、又想支持,又怕出事;有的则写水生嫂坚决反对,吵架怄气,最后水生不得不把老爹搬出来做水生嫂的工作;当然也有和课文的写法接近的。对于归途遇敌的事,有的写几个妇女把船摇到水道狭窄处,弃船而行,鬼子大船过不去就跳下小船来抓花姑娘,妇女们潜水过去掀翻小船,不识水性的鬼子全部落入水中淹死;有的用了误会法,说追来的鬼子并非鬼子,而是水生他们装扮的,原来他们要去执行一项任务;有的则写妇女们潜入水底,设法凿破敌船,鬼子随船沉入水底;还有的写水生嫂掩护几个妇女脱险,而自己光荣牺牲。当然也有和课文处理方法相近的。20212021 年荷花淀教案年荷花淀教案 4 4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育点1、

30、了解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2、欣赏孙犁小说中的语言艺术。(二)、能力训练点1、训练学生分角色诵读和想象能力。2、感受孙犁与众不同的创作风格。(三)、德育渗透点整体领略小说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美和人物形象的人情美。二、重、难点二、重、难点体味孙犁小说诗化的特点。三、课时安排三、课时安排1 课时四、学生活动设计四、学生活动设计要求学生用各种方式诵读课文,听课文录音,精选文段,认真表演,通过自己的参与,深入领悟、大胆创造。五、教学内容和过程五、教学内容和过程一、重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简介)两种不同的战争场面。(2)、简介荷花淀派2、学生快速阅读,理解课文的内容,理清小说

31、的情节结构,注意_的特点:不以情节取胜,而以抒情见长。然后快速概括 _所选三个片段的内容夫妻话别、探夫遇敌、助夫杀敌3、请学生选出最能体现“荷花淀”斗争环境特点的景物描写,分析其特色,揣摩其深刻含义。“她们轻轻划着船在水面上生长去了。”质朴、自然“她们奔着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动静结合的描写4、分角色研读以下两段文字,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性格,领悟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1)、“很晚丈夫才回来了女人流着泪答应了他。”干净、简洁的对话,要求学生表演、体会(2)、“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划到对面马庄去了。”解放区妇女的新形象二、与引申体味_所表现出的“人的意境”。三、作业布置课外阅读嘱咐,更全面

32、的了解“水生嫂”这一人物形象。20212021 年荷花淀教案年荷花淀教案 5 5熟悉课文: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中秋节的晚上,嫦娥偷吃了仙药后不由自主地往上飘,就在她离月宫还差一步的时候,随身佩戴的宝镜却掉了下来,这块宝镜摔成了大大小小的 99 个碎片,于是地上便有了大大小小 99 个水淀。(板书课题荷花淀)荷花淀便是其中的一个淀泊,它属白洋淀水域,白洋淀又名西淀,在河北省安新、伍丘、高阳、雄县、容城5 县(荷花淀可以说是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一提起战争,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硝烟弥漫、血肉横飞,但在_里又是怎样一副截然不同的战争场面呢?_写于 1945 年春天,是孙犁“

33、在延安的窑洞里一盏油灯下,用自制的墨水和草纸写成”的,最初发表在 解放日报 副刊上,反响很大。二、作家作品:二、作家作品:孙犁(19131996),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现代作家。年轻时就读于保定育德中学,中学毕业后流浪北京,当过店员。1936 年在白洋淀边的安新县同口镇做小学教员。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晋察冀根据地从事革命文化工作。1944 年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工作。解放后,在天津日报工作,注重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并坚持写作。曾任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采蒲台、嘱咐,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孙犁小说语

34、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他和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之为“荷花淀”派。三、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三、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四、分析情节线索:四、分析情节线索:1、让学生概括文中几个场面的内容:月夜编席夫妻话别探夫遇敌助夫杀敌学夫杀敌2、让学生找出这篇小说的线索: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安排情节:月亮升起来很晚鸡叫的时候第二天过了两天崐快到晌午正午这一年秋季冬天3、明线暗线分而又合,合而又分:明线几个妇女的活动:送夫、探夫、遇夫、学夫暗线地区队的活动4、小说要表现那些人物?明确:以水生

35、嫂为代表的一群农村青年妇女,描写的是“群像”。20212021 年荷花淀教案年荷花淀教案 6 6教学设想:教学设想:荷花淀是传统名篇,被赞誉为“诗体小说”。相对于主题美、景物美和细节美,作品中简洁传神、富有个性的人物语言是更大的亮点。但是,作品所反映的时空背景离现代的学生毕竟较为久远了,如何在一教时内让学生走入文本,品味人物语言?最快捷有效的方法是朗读。因为文字的静默无声天然使学生与文本之间产生隔阂,而朗读的声情并茂本身就有利于沟通。因此,本课将把朗读作为探究人物的主要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用文字、声音、情感和想象构筑起来的诗意的语文世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朗读个性化的语言,领会水生嫂及其他

36、荷花淀妇女形象。2通过赏析人物,陶冶学生性情,涵养学生心灵。3尊重学生在阅读欣赏中的独特体验,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与定向昨天请大家阅读了一篇小说荷花淀,大家都读过了吗?给你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呢?引导学生畅谈,如果学生能谈到人物对话的精彩就直接定向研读。如果学生没有谈到的,就引导学生思考课文的主人公。分析和理解小说的人物,有多把钥匙,如,外貌、语言、神态、动作等,今天我们就锁住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语言最能反映人物的内心。文中有很多处人物对话。那么,把握人物语言的最便捷最有效方法是什么?结合语境,诵读品味,比较揣摩。二、学生自由诵读,选取对话语段,分组揣摩。三

37、、交流鉴赏,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并尝试演读。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自己所选取的对话语段,找一句自己认为最传神,最动人的话,何大家交流自己的赏析和感受。教师在组织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1、引导学生注意对话中的神态细节描写2、设计语言变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揣摩3、引导学生将语言鉴赏深入到人物思想和形象鉴赏上4、组织学生演读(一)夫妻话别具体语言鉴赏点:1、怎么了,你?(你怎么了?)倒装句式 急切,关心2、你总是很积极的。(低着头说/斜着眼说;就你积极)心态真诚,羞涩、无奈、自豪 顺带可以引导学生注意水生的“脸红”“气喘”和避闪拖延的态度,体会他想说又怕说不知道怎样说的矛盾心理,水生嫂察言观色、急于求知的心态,都

38、体现在人物语言中。3、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你走吧,走了就别回来。/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水生嫂说此话时,既没有愤怒的表情,跟没有偏激的行为,只是一个普通妇女突然要承担家庭一切重担时本能的反应。从后面对话可见,她提出家里困难,是希望丈夫理解而已,绝非设障碍拖后腿,虽无豪言壮语,但她那识大体明大义甘愿牺牲的美好心灵同样熠熠生辉。水生嫂表现出的人之常情,使人物更贴近生活,与普通人距离更近,越发真实可爱。4、嗯。嗯。流着眼泪答应了他。(好。行。)嗯,发音沉重厚实,嗯出了复杂的心理和美好的情操:因为挚爱丈夫,她心情极其沉重,说不出轻快的字眼;为了丈夫的安心

39、抗日,在艰难的任务,他都会坚决完成,无需夸口,也不会信誓旦旦。5、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抓住了要和他们拼命。表现了妻子对丈夫的忠贞,我觉得我们现在的人还是要学习这些传统美德。因为有时候,似乎看到在有些地方,有些场合有的人表现得太随便了。这是丈夫对妻子的珍视,不能收到侮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可站着死不能跪着生。小结:从这段夫妻话别中,我们不难看出水生嫂理解支持丈夫,吃苦耐劳,淳朴善良,舍小家为大家,深明大义,任劳任怨。还可以看出夫妻情深,生离死别的凄美。(二)商量探夫学生诵读后,引导学生活动:1、揣摩说话的意图,补充水生嫂的后半句话。(我们要去得小心啊。)实际上是巧妙地将要不去得划转到了如何去

40、上了,比别人想得远,显得沉稳。2、为每句话的人物加上神态描写。第 1 句托辞自然,精明乖巧;第 2、4 快人快语;第 5 句忸忸怩怩;水生女人沉稳。如:一个新媳妇低着头,红着脸,两手不停地搓着衣角,忸怩地说:“”这些人物语言非常个性化,或乖巧或爽快或稳重或羞涩,跃然纸上。都表现出对丈夫想念牵挂,情愿冒着危险去看望丈夫。(三)途中骂夫学生诵读,女人们忘记不痛快,说笑起来后,为什么骂丈夫?骂了什么?反观几个女人骂夫,全是夸夫,骂在嘴上,夸在心里,这种俏骂帮衬的高明夸法,体现了白洋淀妇女的幽默风趣。(四)感受打算学生诵读,讨论:这些话中,大家能分辨出哪一句是由水生嫂说的吗?咱们来读一读,品一品,辨一

41、辨。同桌间讨论一下。小结:第六句首先可以排除;第一句是撅着嘴说的,有点撒娇的味道,气质不像;第四、五、七句充满了不服气,与水生嫂深明大义的特征不符合;第二、三句有可能,但这两句与她沉稳的个性也不能完全匹配。这里没有一句是水生嫂说的。其实,这时候,究竟谁是水生嫂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了,因为亲身经历了战斗,亲眼目睹了丈夫的歼敌过程使这群妇女的内心起了显著的变化。此时,她们的心理体现出更多的共性,那就是:既有对丈夫不在自己身边的无奈又有对丈夫勇敢抗敌的自豪;同时也激起了自身投入战斗的意愿和信心。由被动旁观到主动投身战斗反映出这群勤劳能干、淳朴善良,平日里守着家、编着席对丈夫想念牵挂显得真挚多情的荷花淀妇

42、女在斗争中逐步成长起来,显出了乐观勇敢、自尊自强的一面。对于这群没有名字,也淡化了肖像,却能和男子一样保家卫国的荷花淀妇女,我们怀有的只能是深深的敬意。这恰如孙犁自己说的:“我以为女人比男人更乐观,而人生的悲欢离合,总是与她们有关,所以常常以崇拜的心情写到她们。”这群朴素得如同淀里随处生长的荷花一般的妇女,她们的心灵像荷花般高洁美好,她们的容貌也一定像荷花般端庄美丽。感谢孙犁,给我们品尝了这样美味的精神食粮;感谢荷花淀的女人们,让我们感受了人情人性的纯美,也看到了中国妇女的成长。齐读最后一段,下课。20212021 年荷花淀教案年荷花淀教案 7 7教学目的:教学目的:了解孙犁的创作风格和创作成

43、就。体会_景物描写、人物对话的特色及其对展开情节、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主题的作用。领略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精神。第一教时教学重点:解题;讲析景物描写和情节结构特色。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中秋节的晚上,嫦娥偷吃了仙药后不由自主地往上飘,就在她离月宫还差一步的时候,随身佩戴的宝镜却掉了下来,这块宝镜摔成了大大小小的 99 个碎片,于是地上便有了大大小小 99 个水淀。(板书课题荷花淀)荷花淀便是其中的一个淀泊,它属白洋淀水域,白洋淀又名西淀,属河北省安新、伍丘、高阳、雄县、容光焕发城 5 县(市)所辖。这是一片面积为五百平方公里的水域,淀周堤埝环

44、绕,淀内地形复杂,纵横交织着 3700 条沟壕,把淀面分割成 43 个大大小小的淀泊,形成淀内有淀、淀间大小沟壕相通的水泽国景观。荷花淀可以说是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一提起战争,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硝烟弥漫、血肉横飞,但在_里又是怎样一副截然不同的战争场面呢?_写于 1945 年春天,是孙犁在延安的窑洞里一盏油灯下,用自制的墨水和草纸写成的,最初发表在解放日报副刊上,反响很大。孙犁自己还说这篇小说引起延安读者的注意,我想是因为同志们长年在西北高原工作,习惯于那里的大风沙的气候,忽然见到关于白洋淀水乡的描写,刮来的是带有荷花香味的风,于是情不自禁地感到新鲜吧。当然,这不是最主要的,是献身于抗日的战士们

45、,看到我们的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群众的抗日决心日益坚决,而妇女们的抗日情绪也如此令人鼓舞,因此就对这篇小说发生了喜爱之心。二、作家作品:孙犁(19131996),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现代作家。年轻时就读于保定育德中学,中学毕业后流浪北京,当过店员。1936 年在白洋淀边的安新县同口镇做小学教员。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晋察冀根据地从事革命文化工作。1944 年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工作。解放后,在天津日报工作,注重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并坚持写作。曾任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采蒲台、嘱咐,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

46、等。孙犁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他和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之为荷花淀派。三、分析景物描写特色:提问:这篇 _没有惊险的战斗故事,也没有缠绵的爱情情节,甚至没有留下一两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却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艺术感染力呢?它给人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又是什么呢?学生讨论回答。明确:给人们留下最深刻的美感印象是那一片充满生机、充满活力、象征着人的美好追求、美好愿望的荷花荷叶组成的美丽坦荡的荷花淀。这是一副纯美的画面,荷花荷叶是画面的主体,人物只是融入画面并融入荷花荷叶

47、的精魂,这正是荷花淀的真正艺术魅力所在,这也正是把生活高度艺术化、审美化的结晶。提问:作者为故事情节的展开提供了一个什么样的典型环境呢?让学生找出描写段落:明确:首先,描写月色下的水乡景色。第 1 段和第 3 段。第 1 段开头 3 句点明了时间、空间和劳动对象,语言简练、动听、优美,不仅写了环境,还反衬出环境的主人的勤快利落。第 3 段通过水生嫂眼光的引示,展示了院内院外的基本色调:洁白、银白、透明。水生嫂身子下面编成了一大片席,在皎洁的月光下,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这两个充满想象的比喻,把水生嫂的劳动场面诗化了。这两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描写了芦苇、荷花,这与后

48、文的荷花淀伏击战的环境有密切关系。正因为白洋淀如此美丽可爱,所以人民热爱她,决不容许日寇来侵犯。这都为以后小说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其次,描写日光下的水乡风光。第 61 段。作者运用巧妙的比喻富有诗意地描写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象铜墙铁壁高高挺出的荷花箭象监视白洋淀的哨兵严阵以待,这威武雄壮的景色,不仅突出了水乡游击战的特点,暗示出在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即将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而且写出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里和克敌致胜的信心,洋溢着歌颂人民战争的思想感情。到此,全部画面融为一体,由朦胧逐渐完全清晰,由暗示而至直接展现,前后画面递进,具有流动感,又层次分明,显得意境纵深而高远。概括起来说,荷花淀的景物

49、是美丽的,水和天,荷和苇无一不美,明丽清纯,让人心醉。这么美的家园,谁人不爱!怎么肯让敌人蹂躏!这就找到了景和情的契合点。这么美丽的一方水土,当然会养育一方英雄儿女,他们美丽的身心不容玷污,他们平时有多少温情,战时就会有多少勇气,这是景和人的契合点。四、分析情节结构:提问:作者淡化了传统的小说模式,以抒情见长,不以情节取胜,他精选三个生活片断来抒写对水生嫂等一群青年妇女的赞美之情。请快速概括这三个生活片段的内容。夫妻话别探夫遇险助夫杀敌五、布置作业:文中对话描写的特点。第二教时教学重点:分析人物性格,归结主题。教学步骤:一、分析人物形象:分角色朗读 630 段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性格,领悟人

50、物形象的典型意义。体会人物对话所包含的细腻复杂的感情。问:今天回来得这么晚,这句话对描写人物、展开情节有什么作用?明:它承应上文:大门还没有关,丈夫还没有回来。很晚丈夫才回来。还表现了水生嫂久候亲人心焦的心理。同时又暗写了水生以工作为重的品质。这句话又可说是情节的开端,说明今天非同往常,回来得晚是事出有因。问:水生嫂既然十分关心水生,为什么不直接问明情况,却问他们几个呢?明:水生没有说明晚归的原因,只是说吃过饭了。但是,他异常的神情(脸上红胀,说话气喘),水生嫂很快就察觉到了。她并没有直接追问,因为她知道水生是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有些事是不便细问的。于是,她机敏地转换话题,问他们几个呢?水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