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成果奖推荐书.pdf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89812716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5.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成果奖推荐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教学成果奖推荐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成果奖推荐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成果奖推荐书.pdf(2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落击大孽教学成果奖推荐书成 果 名 称 推进化工实践教学改革,探索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成果完成人 张德拉 潘莉莎 徐树英 李嘉诚 张永明成果完成单位 材料与化工学院(盖章)成果科类: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成51222W_代码:口 序 号:海 南 大 学 制二。一二年六月一日一、成 果 简 介成果曾获奖励情况获奖时间获奖种类获奖等级获奖金额(元)授奖部门2011 年海南省第十八届多媒体教材(软件)评 比(C A D 类(化工原理一传热)一等奖海南省教育厅2011 年海南省第十八届多媒体教材(软件)评 比(C A D 类(工程制图一组合体)二等奖海南省教育厅

2、2009 年海南省第十六届多媒体教材(软件)评 比(CAI)类(精细化学品化学)一等奖海南省教育厅2009 年海南大学教学成果(精细化工课程群整合、教学改革与实践)一等奖海南大学2011 年第二届海南大学“十佳教师”10000海南大学2011 年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十佳“优秀教学工作者”(3人次)2000/人次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2011 年海南大学“优秀共产党党员”500海南大学2009 年海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海南省人民政府2008 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1 年2010 年海南大学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共青团海南大学委员会2012 年海南大学爱

3、心协会“优秀指导教师”海南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2012 年“留住一桶水 全民节水活动“优秀指导教师”海南中粮可口可乐饮料公司2009 年龙沙杯华南地区第三届大学生化工设计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成果曾获奖励情况2012 年第三届全国高校环保创意设计大赛银 奖 1 项铜 奖 3 项优 胜 奖 3 项国际节能环保协会2012 年海南省首届高校发明科技创新大赛二 等 奖 1项三 等 奖 1项海 南 省 科 技 厅、省教 育 厅、省科协2011 年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优秀组织奖 1 项二 等 奖 1项三 等 奖 3 项教育部高教司2011 年第二届全国高校环保创意

4、设计大赛银 奖 2 项铜 奖 3 项优 胜 奖 8 项教育部高教司2011 年第五届大学生化工设计创业大赛银 奖 1 项教育部高教司2011 年国际化学年,道达尔,高校环保精英高峰论坛一绿色塑料金 奖 1 项道达尔化学公司2011 年“留住一桶水”一 可乐杯全民节水活动大赛优秀项目奖 2 项5000/项可口可乐总公司2010 年“和 氏 璧”化工全国高校环保科技创意设计大赛铜 奖 1 项优 胜 奖 1项中国环保联合会2010 年第一届全国高校环保创意设计大赛金 奖 1 项银 奖 1 项铜 奖 3 项国际节能环保协会,中华环保联合会等2010 年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三 等

5、奖 4 项教育部高教司2009 年“龙沙杯,华南地区第三届大学生化工设计创业大赛银 奖 1 项教育部高校化工教指委,中国化工教育学会等2009 年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二 等 奖 2 项三 等 奖 2 项教育部高教司成果起止时间起 始:2008年 1 月1 日 完 成:2012年 5 月 3 0 日主题词基 础 实 验;专 业 实 验;课 程 设 计;科 技 创 新;学科竞赛一、成果主要内容本项目结合化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教育特点,在海南省教育厅高校科研资助项目 化工课程设计教改实践研究(Hjkj200518)、化工实验教学教改实践研究(Hjkj2009-33)和海南大学2

6、010年教改资助项目 化工实验室开放式管理研究 的支持下,对化工专业实验、实训教学体系和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体系构建等实践教学环节,开展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为落实教育部“高教三十条”,深化本科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质量人才方面做出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下面即本项目在实施化工基础实验与专业实验、课程设计和开展课外科技创新与学科竞赛等三方面的实践教学改革成果进行总结。(一)化工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与实践实验教学环节在培养工科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具有直观、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特点。由于实验性质不同、内容多,涉及多门课程知识,在以往实际教学活动中存

7、在重理论、轻实践,实验从属于理论课程的现象,严重地束缚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影响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改变这种的现象,本项目结合化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教育特点,在海南省教育厅高校教研项目和海南大学教改项目的资助支持下,以化工专业的实验课程作为教改试点,对化工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一系列的整合,实行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并重发展。1、建立化工实验教学平台根据化工类专业教育特点,我们构建了化工基础实验和化工专业实验两个教学平台新体系,让两平台在实施实验教学中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在学校和化工重点学科的大力支持下,加大实验教学的投入,建设开放性实验室,适当集中人力资源,成立实验

8、技术教研室,统一负责组织和实施实验教学。从制定实验项目、编写实验教材、实施实验计划、完善实验方案等,全面开展实验教学教改研究与实践,建设与管理开放型实验室,保证实验教学新体系的实施。2、整合、改革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在原有的化工基础实验与化工专业实验项目的基础上,作整体的优化、整合和重组,将教学内容分划为基础型实验项目、综合与应用型实验项目和专题研究与设计型实验项目三个层次;按照实验教学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建立基本操作训练实验、测试实验、工程设计实验和专题研究等四个教学模块,实行分段式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地加强学生科研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一个层次是基础实验项目设置 教学目的是向学生传授化工

9、实验的基本知识,训练学生进行独立规范操作的基本技能、良好的实验习惯、敏锐细致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从事工程研究的方法和规律。第二个层次是综合与应用型实验项目设置在选材和实施时突出实验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系统化的技能训练。综合与应用型实验项目的选取与开设,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主,使学生不仅“会做”,更要“会想”。第三个层次是专题研究与设计型实验项目设置 选择不同专业方向、设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若干研究课题(大多以教师的科研项目为主),实施方法一般是仅给出课题研究或设计要点和思路,指导学生检索相关文献,让学生自己设计拟定具体的实验方案,经与老师

10、讨论后进行实验。其教学目的是初步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这部分实验项目大多是作为开放性实验实施教学,实验项目、研究内容以及实验时间可由学生自选。(-)化工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化工课程设计”(包括工艺流程设计与单元设备设计两部分内容,下简称课程设计)是 化工原理、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工工艺学等理论课程教学和 生产见习、生产实习等实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使学生综合应用专业基本理论以及有关前导课程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地完成化工生产过程中实现从原料到产品的工艺流程的一个具体的工艺设计和单元设备设计的一个学习总结。其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训练独立工作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11、力,以及团结协作精神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1、调整教学安排,充实设计内容“课程设计”直接涉及的理论有工程制图、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工原理、化工工艺等课程的知识,为了更好地将各课程的知识点其有机结合起来,较高质量地完成课程设计任务。我们将“课程设计”集中周学时数调整为学期分散学时数,并化整为零进行合理分配。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收集相关资料,做好课程设计相关知识储备;结合题目特点和设计内容,进行集中讲解和辅导;根据学生设计期间的表现、设计结果、设计说明书质量、图纸质量及答辩考核情况等进行综合考评学生课程成绩。2、强化计算机应用,提高设计效率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引入计算机辅助设

12、计,完成课题的设计计算、方案论证,采用绘图,编印设计说明书等。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利于适应今后实际工程设计的新要求和满足创新型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化工设计教学中引入计算机软件训练教学内容,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设计效果,近两年计算机辅助设计教改实践,在毕业设计中应用和在“化工设计创业大赛”中应用,不断取得优异的成绩。获评校级优秀毕业设计的2006级化工胡文涛和2008级李文涛等同学的毕业作品,就是的成功例子;“化工设计创业大赛”获取的奖项充分体现教改的成效。3、加强工程实践性,完善设计成果“课程设计”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结合课程见习、生产实习,我们鼓励学生从生产实际出发,从实际生产中选

13、题和立题,以生产实例作为设计内容;综合运用和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全面考虑各参数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实际物料的特性、工厂设备运行的具体条件,比较圆满地完成设计任务。生产实习和课程设计结合,同学们不仅学到了一些书本上学不不到的知识,还发现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某些差距,找到工厂生产过程与学科理论研究中不够成熟的问题,确定课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内容。在应用中学会了如何依据基本原理去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三)课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将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学科竞赛活动与实践教学改革结合起来,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等方面我们作了成功的尝试,并取得了

14、一定的成效。1、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结合实践教学教改研究内容,我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定期举办“科技创新讲座”,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各层次的学科“科技创新竞赛”活动等,在校园中努力营造强烈的学术气氛和人文环境,使学生拓展视野,了解学科最前沿的理论和发展的最新动态,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发展的活力,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和科技创新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科技素质和参加科技创作的积极性。在学校教务处和材料与化工学院领导的支持下,我们已成功举办两届海南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吸引九个学院近两千名学生参加。2、加强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结合学科特点,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

15、和实践教学的扩展,近年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例如,组织社会调研、企业认识实习、课程见习、生产参观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深化课堂所学知识,并在实践中加以强化。引导学生走入社会、进入企业,开展产、学合作教育,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社会实践中学会勾通和学会合作。2009年至今,连续四年从暑假的社会调研活动中选题,参加由教育部高教司主办的全国大学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均获较好的成绩,例如,参加海南沼气工程应用推广调研,调 研 课 题 沼气点亮文明生态村海南谭脉村绿色能源循环利用和技术探讨荣获二等奖(2009年);参加海南生态文明村建设调

16、研,调研课题 扬起国际旅游岛的风帆建设生态文明村荣 获 三 等 奖(201 0年);参加海南国际旅游岛低碳建设调研,调 研 课 题 新型绿色生态示范村”建设规划海南乐城岛“太阳与水”项目调研荣获三等奖(2011年);参加海南工业开区三废循环利用调研,调 研 课 题 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固废弃物综合利用调研已获参赛入围会评也将取得较好的成绩(2012年)。3、开展科技创作,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将社会实践与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结合起来,在实习中通过引导学生了解高新技术应用、节能减排措施和低碳建设的实施,启发学生自己提出科研课题和研究方向,引导学生根据课题的研究任务自行思考、分析,写出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

17、,并能进行相关科学试验,写出相关的研究论文。由本项目直接负责的学生课外科研课题有十多项;撰写的优秀社会调研报告数十篇;参加各类科技竞赛获奖作品5 0多项次。近年来,我们定期组织学生固定参加的学科竞赛活动主要有3项: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全国高校“环保创意大赛”和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创业大赛“,此外不定期参加的学科竞赛有“环保精英赛”、“全民节水设计大赛”、“海南省高校发明科技创新大赛”等,同时发起并组织海南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儿年来指导学生科技创新竞赛项目100多项,涉及九个学院近2 0多个专业近千名学生受益。学生在国内各种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数十篇,获学科科技竞赛奖项5 0多个,

18、其中,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 等 奖10项、三等奖3 0多项,优 胜 奖10多项。通过该项活动的实施,很好地促进了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科学创新热情,不仅收获了知识,更多是收获了信心。二、创新点本项目的研究与实践,因其独有的特点,对于工科实践教学产生积极影响及较好的效果。其主要特色和创新点有:(一)平台建设和教学内容整合建设化工基础实验和化工专业实验平台,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实现实验教学内容的整合和改革,使学生科研能力得到系统的训练。实验项目的设置不同层次,不仅保证基本训练,同时根据个体要求,提供可选择性的学习知识,吸收新知识,实现对知识的加工、组合和整理,使

19、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切合社会岗位要求。借助两实验教学平台,突破了传统实验、实践教学人数及项目的限制,不仅能够扩展知识面,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为学习者提供一个资源丰富、知识量大的良好的学习条件,学生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对知识进行取舍和重组,满足教育与技能发展需求。(二)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并与生产实习相结合调整课程设计教学安排,充实设计内容,从生产实际中选题,以理论结合实际,使设计成果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的;加强计算机应用能力训练,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不断提高设计效率和优化设计效果,对实际生产过程具有指导意义,对实际工程设计具有参考价值。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使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理论,分析、解决工

20、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强化了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为将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以适应和满足创新型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三)实践教学教改与第二课堂活动结合化工实践教学改革,打破了传统的教与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个性学习的同时,提倡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将实践教学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紧密结合,利用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和学科竞赛活动,将课内的理论学习和科技应用、科技创新结合起来,以实践、实训及学科竞赛成果检验理论学习成效,并不断促进理论学习的提高。化工实践教学改革,在多形色、多层次、多知识点的融合及交叉学科的合作等方面的探讨;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锻炼,专业技能、实

21、践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为全面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特别是高等工科本科教育质量的提高做了有效的尝试,为正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的化工专业进行“专业综合改革”做好基础工作。实践教学的组织和实施突破了地域和时空界限,学生自由组合或创新小团队或课题研究小组,根据个人志趣和爱好,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内外随时学习知识、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难易和进度,摆脱传统的教师中心模式和教学内容统一模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多地采取主动获取知识,独立获取知识,学以致用。突破实践教学方法单一模式,教学内容灵活学习和运用,在实践教学中融入企业调研、社会调研、课题研究、计算机应用以及生产实习、课程见习等多种教学模式,设立

22、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和要求,使学生理论与实际、科研与成果、实验与实训全面加强,充分调动自主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达到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实践教学效率,激发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的良好实践教学效果。三、应用情况(一)实验教学教改应化工专业设置的实验课程共有四门,全部为独立开设。化工基础实验32学时/I学分,第5-6学期开设;精细化工实验(精细化工方向)3 2学时 学分,第6学期开设;石油化工实验(石油化工方向)32学时/I学分,第6学期开设;化工综合实验32学时/I学分(不分专业方向),第5-6学期开设。化工基础实验项目设置10-14个,其中基本型实验项目3-4个,约 占3 0%,综合型实验项目设

23、有4-6个,约 占5 0%,设计研究型实验项目设有3-4个,约 占30%;化工专业实验(包括精细化工、石油化工和化工综合三个实验)每门课程设置项目8-10个,其中基本型实验项目占2-3个,约20%;综合型实验项目占4-5个,约50%;设计研究型实验项目3-4个,约 占30%。学生们通过先基础、再综合、后再设计研究实验的系统、全面训练,不仅充分了解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熟练掌握实验方案、实验方法设计,对实验结果和实验现象能做较深入的分析研究。在作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时,100%的毕业论文研究课题都能根据学生个人的志趣和爱好来选定,从项目选题、研究内容、实验方案设计到实验结果分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4、经过三年教改实践编写的 化工基础实验实践教学指导丛书(三册/整),作为本项目的教改成果之一直接用于指导本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作为交流教材,在其他院校化工类专业也得到推广使用,并获得一致好评。(-)课程设计教改应用通过调整教学内容、强化计算机辅助应用、加强工程实践性等措施,学生普遍感到从化工课程设计中学到了很多新知识,认为在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较大作用。通过课程设计教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得到了真正有效的提高,能够把零散分布于在各门课程中的知识点以及实际生产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出有自己特色的设计成果,达到了综合训练目的。在每届的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课题评审中,都有

25、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课题胜出;在连续三年组织学生参加华南地区大学生“化工设计创业大赛”中获得两个银奖、一个铜奖的优异成绩。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使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理论,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强化了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为将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三)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和学科竞赛活动开展成效四年来,我们定期组织学生固定参加的学科竞赛活动主要有三项: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全国高校“环保创意大赛”和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创业大赛“,此外不定期参加的学科竞赛有“环保精英赛”、“全民节水设计大赛”、“海南省高校发明科技创新大赛”等;举办海南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两

26、期(2011年、2012年)。儿年来指导学生科技创新项目100多项,涉及九个学院近二十多个专业(食工、制药、生工、应化、材料、高分子、化工、理科实验班、电子、通信、计科、金融、财会、营销、应用技术、土木、建筑等等)学生近千名,项目内容涉社会调研、资源开发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应用与推广、科技创新与发明、节能减排技术、大学生创业设计以及创新研究等领域,在国内各种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数十篇,获大学生学科科技竞赛奖5 0多项,其中,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 等 奖io项、三等奖3 0多项,优 胜 奖10多项。通过该项活动的实施,很好地促进了对大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课外科

27、技创新活动和学科竞赛活动的开展,不仅收获了知识,更多是收获了信心。二、主要完成人情况第(D 完成人姓名张德拉性 另U女出生年月1 95 7 年 1 1 月最后学历本科参加工作时间1 97 3 年 09 月高校教龄3 2 年专业技术职称副教授现任党政职 务化工系副主任工作单位材料与化工学院联系电话13807582105现从事工作及专 长化工学工程专业教学电子信箱D e la z h a ng 2003 y a h o o.c o m.c n通讯地址海南海口市人民大道58号邮政编码570228何时何地受何种省部级及以上奖励1.海南省第十八届多媒体教材(软 平第一完成人。授予单位:海南省教育2.海南

28、省第十八届多媒体教材(软,体),第二完成人。授予单位:海南3.海南省第十届多媒体教材(软伸第三完成人。授予单位:海南省教育D 评 比(C A I)类一等奖(化工原理一传热),.厅,2011年 6 月 3 0 日件)评 比(CAD类二 等 奖(工程制图一组合省教育厅,2011年 6 月 3 0 日D 评 比(C A I)类一等奖(精细化学品化学),.厅,2009 年 6 月主要贡献一.教 研 项 目1.海南省教育厅高校科研项目,化工课程设计教改实践研究,H j k j 2005-18,2005.7-2007.3,课题负 责 人(已结题)2.海南省教育厅高校科研项目,化工实验教学教改实践研究,H

29、j k j 2009-33,2009.1-2011.6,课题负 责 人(已结题)3.海南省教育厅高校科研项目,面向地方经济发展,探索化工人才培养模式,H j s k 2010-16,2010.1-2011.6,主要参加者。4.海南大学教改资助项目,化工实验室开放式管理研究,2010.01-2011,12年,主要参加者5.海 南 大 学 2012然后年度实践育人资助项目(1)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开展实践研究,2012.05-2012,12年,课题主持人(在研);(2)海南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2012.05-2012,12年,主要参加者(在研);二.科研项目1.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后重

30、点项目,石油裂化催化剂研制,05502,主要参加者(结题)2.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海南钛铁矿生产金红型钛白粉新工艺研究,512108,2012-2014,课题主持人。(在研)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金属-有机框架(M O F s)的机械化学法合成及其在此条件下的反应活性研 究,21061005,2011.1-2013.12,张德拉第三参与人(在研)。4.国际(地 区)合 作 与 交 流 项 目,机 械 化 学 法 制 备 金 属 有 机 框 架 材 料 研 究,21111130202,2011.4-2013.3,主要参加者(在研)三.教 研 论 文(科研论文略)1.张德拉,钟金锌,罗先群

31、.课程设计的整合与教改实践研究.新世纪应用化学教学理论与实践中国石油出版社.2 0 0 7:2 0 6-2 0 8.2 .张德拉,张永明,李嘉诚.化 工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 0 0 5,2 3:6 5-7 0.3 .李嘉诚,张德拉,冯玉红,刘艳凤,精细化工研究综合性实验的设计及探讨,化工高等教育,2 0 1 0.54 .张德拉,李嘉诚,张永明.化工实验教改的几点体会.2 0 1 0 年全国化学化工研讨会议交流论文.5 .张德拉,张永明,徐树英,王小红,关 于 生产实习实践教学的体会,海南省高校实验室工作委员会年会论文集,2 0 0 6.1 2 P 2 4 1-2 4

32、36 .徐树英,张德拉,张永明,张雷.从毕业设计谈 化工制图的教学改革.海南省高校实验室工作委员会年会论文集.2 0 0 6,p 2 0 1-2 0 2四.教材编写1 .张 德 拉 熊春荣主编,化工基础实验实践教学指导书丛书(三册/套),海南出版社.2 0 1 1.5张德拉住 编),罗艺滁树英,潘莉莎.化工基础实验指导书海南出版社.I SB N:9 7 8-7-5 4 4 3-4 0 1 4-4.(2)张德拉滁树英,张雷,丁春华,化工单元设备设计指导书海南出版社.I SB N:9 7 8-7-5 4 4 3-4 0 1 4-4.张 德 拉,李进,张永明,化工生产实习指导书.海南出版社.I SB

33、 N:9 7 8-7-5 4 4 3-4 0 1 4 42 .赵思明主编,张德拉参编:食品工程原理(2 1 世纪高等院校教材)科学出版社,2 0 0 9.0 53 .熊春荣,张永明,张德拉,刘钟馨,孙中亮编 新型催化材料海南出版社,2 0 0 9.0 94 .裴重华主译,张德拉参译 污染防治与工艺体化系统化设计工具,科学出版社,2 0 0 4.0 95 .张德拉张永明编,化工单元设备设计指导书,自编教材2 0 0 9.8五.奖励与荣誉1.2 0 0 9-2 0 1 1 年连续三年工作年度考核为优秀。2 .被评为2 0 1 0 年度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十佳教师”。授予单位:材料与化工学院3

34、.被评为第二届海南大学“十佳教师”。授予单位:海南大学(2 0 1 1 年)4 .被评为2 0 0 3-2 0 0 5 年度,2 0 1 1 年度海南大学“优秀共产党党员”。授予单位:海南大学5 .被评为2 0 0 3-2 0 0 4 年度海南大学“先进工作者”。授予单位:海南大学6.被评为2 0 0 6 年度海南大学“最受欢迎的教师”。授予单位:海南大学(2 0 0 6 年)7.获 2 0 0 9 年度海南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第四完成人),授予单位:海南大学(2 0 0 9 年)8.获 2 0 0 6 年度海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 项(第五完成人),获 2 0 0 7 年度海南省科技进步奖三

35、等奖1 项(第五完成人),获 2 0 0 9 年度海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 项(第五完成人).9.被评为海南大学2 0 0 6 年度、2 0 1 0 年度、2 0 1 1 年度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龙活虎“优秀指导教师”。授予单位:共青团海南大学委员会1 0 .被评为海南大学爱心协会“优秀指导教师”。授予单位:海南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1 1 .获海南中粮可口可乐饮料公司“留住一桶水”全民节水活动“优秀指导教师”表彰六.指导学生学科竞赛与社会实践情况1.2 0 0 9 年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博奇环保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1)沼气点亮文明生态村海南谭脉村绿色能源循环利用和技

36、术探讨,二等奖,参赛队员:王寅、王黎明、李辉、张虎、李彪、王文、彭福林,指导老师:张 德 拉 潘莉莎。(2)游泳池水循环利用体系改进设计 二等奖,主办单位: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参赛队员:翟利萍、宋丽、张花、王阳、张迪,指导老师:张德拉2.2 0 1 0 年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科信能环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1)新型自动储水节能饮水机,三等奖,参赛学生:陈龙龙、邓常雄、耿超、杜礁、蔡晓霞、张梅丹、胡超指导教师:张德拉(2)扬起国际旅游岛的风帆建设生态文明村 三等奖,参赛学生:李江、王菁、欧阳勇、魏微、付美琴指导教师:张德拉3.2 0 1 1 年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

37、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哈电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1)城市雨水收集及其综合利用,二等奖,参赛学生:高红、许静贤、庄锐、施泽斌、熊腾杰 指导教师:何映平张德拉(2)”新型绿色生态示范村”建设规划海南乐城岛“太阳与水”项目调研,三等奖,参赛学生:任伟军 陈 志 毅 黄 卓 黄 艺 段 聪 王 毅 张 聪 指导教师:张德拉、徐树英(3)宾馆节水装置设计,三等奖,参赛学生:张路,张玉晓,王玉,张艺露,权 强 指 导 教 师:张德拉(4)新型健身洗衣机,三等奖,参赛学生:葛 同 广 熊 迪 林 怀 翔 李 彬 余 桂 周 周 逢 洪 国 超 指导教师:张德拉4.2 0 0 9年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创

38、业大赛,教育部高校化工教指委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指分会,中国化工高等教育学会,华南理工大学主办 以椰油为原料年产5万吨高碳醇生产项目建设,银奖,参赛学生:刘恩世、邹水林、鲁涛、陈恳、陈彬、陈明程、杨帆、唐云亭 指导教师:张 德 拉 杨东升5.2 0 1 1年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创业大赛,(同上)以江蒿为原料年产50 0吨琼脂生产项目建设,银奖,参赛学生:王荔宁、夏智杰、钱芳芳、王 方 圆 指 导 教 师:张 德 拉 吴周新6.2 0 1 1年全国“可口可乐杯”留住一桶水节水设计大赛,北京环保基金会中粮集团主办(1)城市雨水综合利用系统设计,优秀项目奖(50 0 0元),参赛学生:高红、许静

39、贤、庄锐、施泽斌、熊 腾 杰 指 导 教 师:张 德 拉 何映平(2)宾馆节水装置设计,优秀项目奖(50 0 0元),参赛学生:张路,张玉晓,王玉,张艺露,权强指导教师:张德拉7.2 0 1 1年第二届全国高校环保科技创意设计大赛,国际节能环保协会,中华环保联合会,广东环保厅,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吴小兰慈善基金会主办新型混合动力健身洗衣机,银奖,参赛学生:葛同广、熊迪、林怀翔、李彬、余桂周、周逢、洪国超指导教师:张德拉(2)节能健身型洗衣脱水桶,铜奖,参赛学生:上官勇仁、朱晓云、王靖、郭志君、黄颖风、王丽琰指导教师:张德拉(3)小设计,节水多一宾馆中水应用及节水装置设计,优胜奖,参赛学生:张路

40、、张玉晓、王玉、张艺露、权 强 指导教师:张德拉(4)绿色公寓设计,优胜奖,参赛学生:刘逾、刘家炎、董佳丽、黄清优、邵锦玉、唐晓倾指导教师:陈 永 张德拉8.2 0 1 2年第三届全国高校环保科技创意设计大赛,国际节能环保协会,中华环保联合会,广东环保厅,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吴小兰慈善基金会主办 节能玻璃水室,铜奖,参赛学生:胥方华,迟海,刘春阳,王芳,宋春荣倒吴铭,指导教师:张德拉(2)温控速冷型电热水杯,优胜奖,参赛学生:郭晓仙,汤方浩,梁祥满,袁梦洁,张超,唐若明,刘宝龙指导教师:张德拉 新型燃气灶节能装置,优胜奖渗赛学生:任伟军,王振,陈志毅潢卓潢艺,刘家炎,任牧青,杨宁,指导教师:杨

41、亮,张德拉七.近三年教学工作量统计表2 0 0 9-2 0 1 1年平均教学工作量3 5 0学时以上,课堂教学考评优秀率1 0 0%.起止年月(学期)讲授课程名称及教学任务学生人数/专业学分学时数课堂考评09.02-09.12工程制图110/通信232优秀工程制图60/电子232优秀工程制图30/信息理科班232优秀工程制图64/制药348优秀工程制图80/材料348优秀化工原理/实验68/制药464优秀化工原理实验80/应化132优秀化工原理课程设计40/生工1.560优秀化工课程设计30/化工445优秀05级本科毕业论文(设计)6/化工127209级化工1班班主任工作5010.02 10.

42、12工程制图80/材料448优秀工程制图80/化工448优秀化工原理/实验80/制药264优秀化工原理实验80/生工132优秀化工设计78/化工232优秀化工原理课程设计30/生工2 周45优秀化工课程设计24/化工436优秀06级本科毕业论文(设计)6/化工127209级化工1班班主任工作500.511.02-11.12工程制图96/化工348优秀工程制图86/高分子348优秀化工原理/实验80/制药464优秀化工设计76/化工232优秀化工原理课程设计30/生工2 周45优秀化工课程设计24/化工4 周36优秀07级本科毕业论文(设计)6127209级化工1班班主任工作50本人签名:课题组

43、负责人签名:2012年6月2 0日主要完成人情况第(2)完成人姓名潘莉莎性 别女出生年月1 981 年 4月最后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时间2 0 0 6 年 7月高校教龄6年专业技术职称教授现任党政职 务无工作单位海南大学联系电话1 3 3 3 7 5 7 2 0 2 5现从事工作及专 长化学工程电子信箱H a p p y l is a p 1 6 3.c o m通讯地址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大道5 8号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邮政编码5 7 0 2 2 8何时何地受何种省部级及以上奖励1.海南省第十八届多媒体教材(软件)评 比(CA I)类一等奖,第二完成人。授予单位:海南省教育厅,2 0 1

44、1 年 6月 3 0 日2 .第五届海南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本科院校组决赛,优秀奖,授予单位:海南省教育厅,2 0 0 7 年 1 2 月 1 2 日主要贝献教研项目1,海南省教育厅高校科研项目,化工实验教学教改实践研究,H j k j 2 0 0 5-1 83,2 0 1 0.1-2 0 1 1.6,主要参加者。2.海南省教育厅高校科研项目,化工原理 试题库及其试卷自动生成系统的制作,H j s k 2 0 0 9-3 5,2 0 1 0.1-2 0 1 0.6,主要参加者。3.海南省教育厅高校科研项目,面向地方经济发展,探索化工人才培养模式,H j s k 2 0 I 0-1 6,2

45、 0 1 0.1-2 0 1 1.6,主要参加者。科研项目1.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种改性木素磺酸盐高效减水剂的研制及其作用机理研究,8 0 7 0 2 2,2 0 0 8.1-2 0 0 9.1 2,主持。(已结题)2.海南省教育厅高校科研项目,木质素一二氧化碳生物降解塑料共混改性的研究,H j 2 0 0 8-0 6,2 0 0 8.1-2 0 0 9.1 2,主持。(已结题)3.海南省重点科技项目,用于油液脱水的疏水亲油性树脂的开发,0 8 0 3 0 2,2 0 0 8.8-2 0 1 0.1 2,主持。(已结题)教研论文1 .潘莉莎,张德拉,王小红,庞素娟.化工原理在生物分离课程

46、中的应用研究.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 0 1 1,2 9(2):1 9 3 1 9 4+1 9 8.2 .潘莉莎,张德拉,孙中亮,王小红,张永明,刘坚.M i c r os of t E x c e l 在化工原理恒压过滤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化工高等教育.2 0 0 8,2 5(2):8 7-9 0.3 .张永明,孙中亮.潘莉莎,徐树英.整合教学与科研资源构建工业催化实验教学体系.化工高等教育.2 0 1 0(6):4 4-4 7.4 .王小红,张可,孙中亮,潘莉莎,徐树英.实验科学与技术.试题库及在线考试系统的应用研究.2 0 0 7,5(5):7 2-7 4.5 .王小红,张可,孙中亮,

47、潘莉莎,徐树英.实验科学与技术.化 工原理仿真实验技术的应用研究.2 0 0 7,5(4):7 8-8 0.科研论文1 .潘莉莎,田政,杜治光,邱学青,庞煜霞,郑大锋.五种常用减水剂对砂浆耐久性的影响.建筑材料学报.2 0 1 2,1 5(1):1 4 3-1 4 6.E I 收录号:2 0 1 2 年 2 月2 .潘莉莎,熊亚林,庞素娟,代火星,徐鼐,林强.聚碳酸亚丙酯/木质素熔融共混改性研究.中国造纸.2 0 1 1,3 0(1 1 ):2 6-3 0.2 0 1 1 年 1 1 月3 .潘莉莎,徐鼐,林强,李嘉诚,卢凌彬,庞素姐,田政.含氟丙烯酸酯的合成及涂膜性能研究.化工新型材料.2

48、0 1 1,3 9(3):5 4-5 7.2 0 1 1 年 3月教材1 .张 德 拉,罗 艺,徐 树 英,潘 莉 莎(副 主 编).化 工 基 础 实 验 指 导 书.海 南 出 版 社.I S B N:9 7 8-7-5 4 4 3-4 0 1 4-4.2 .卢荣 主 编 潘莉莎(副主编).化学与环境.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I S B N:9 7 8-7-5 6 0 9-4 9 7 9-6 (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工科化学规划精品教材)奖励1.2 0 1 0 2 0 1 1 年度材料与化工学院先进教师。2 .海南省第十八届多媒体教材(软件)评 比(CAD类一等奖,第二完成人。授予单位:海南省教育厅

49、,2 0 1 1 年 6月 3 0 日。3 .2 0 1 0 年度材料与化工学院十佳教学工作者。4 .第五届海南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本科院校组决赛,优秀奖,授予单位:海南省教育厅,2 0 0 7 年 1 2 月 1 2指导社会实践情况1.2 0 1 1 国际化学年“道达尔”高校环保精英高峰论坛一绿色塑料金奖,参赛队员:熊亚林,高鹏博,指导老师:潘莉莎。2,2 0 1 0 年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科信能环杯:P P C可降解塑料的节能开发与应用,科技作品类,参赛队员:刘小文、管潇源、扬帆、房天宇、刘慧宏,指导老师:潘莉莎。3.2 0 0 9 年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

50、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博奇环保杯”,年产2.5 万吨二氧化碳降解塑料项目,鼓励奖,主办单位: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参赛队员:余高波、李冠君.、包竹聪、李伏坤、刘仙平、田政,指导老师:潘 莉 莎 徐树英。4.2 0 0 9 年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博奇环保杯”,环境友好型二氧化碳可降解塑料的生产工艺,鼓励奖,主办单位: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参赛队员:秦延林、白冬莹、刘红艳、张晓文、都珍、王海,指导老师:潘莉莎、徐树英。5.2 0 1 2 届本科学士学位校级优秀毕业论文:熊亚林,2 0 0 8 0 4 0 1 B 0 7 1,题目:马来酸酎-苯乙烯多单体接枝聚丙烯的制备及其用作聚丙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