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井工程方案】斜井施工组织设计.doc

上传人:鼎天****馆 文档编号:89801762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73 大小:3.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斜井工程方案】斜井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斜井工程方案】斜井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亲,该文档总共7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斜井工程方案】斜井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斜井工程方案】斜井施工组织设计.doc(7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73目 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31.1 前言31.2编制依据3第二章 工程概况及地质概况52.1工程概况52.2地层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52.3巷道工程概况16第三章 巷道施工方案及支护573.1施工方案的选择573.2支护设计573.3支护工艺583.4 巷道工程施工顺序62第四章 巷道施工工艺634.1作业方式634.2工艺流程63第五章巷道施工生产辅助系统695.1排砰运输提升系统695.2压风系统695.3排水系统695.4通风系统695.5供电系统715.6供水系统72第六章巷道正规循环作业与劳动组织746.1劳动组织746.2正规循环作业74第七章 巷道综合进度计划76第八章 工程质量目

2、标及质量管理体系78 8.1 质量目标788.2 质量保证体系788.3 质量保证管理职责788.4 质量保证措施83第九章 安全技术措施859.1 通用部分859.2 掘进部分859.3 一通三防部分909.4 机运部分91第十五章 文明施工94 主、副斜井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 编制依据1.1前言(前面省略矿井说明)为了加快矿井开拓,保证矿井生产部署,加快矿井早日投入生产的时间,决定进行主斜井、副斜井的施工工程。为了有计划,有组织的统筹安排该项目的施工,特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1.2 编制依据1.2.1由oooooooooooooooo提供的本项目设计图纸和文件。1.2.2国家有关法规、规范和施

3、工技术规范:1、国家关于工程建设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及行业的有关规定。2、国家关于工程建设现行的规范、标准及行业的有关规定。3、施工及验收规范、规程及标准(1)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09-94(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GB50300-2001(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4)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50203-2002;(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0-84(7)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9)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

4、B50303-2002(10)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13-904、施工安全管理规范、规程规定(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HJ33-86(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6)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7)施工升降机检验规则GB/TI10054-88(8)建筑卷扬机安全规程GB13329-995、其他需要执行的法规标准和规范规程(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2)煤矿安全规程(2007年版

5、);(3)煤矿安全建设规定;(4)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5)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6)矿山井巷工程测量规范;(7)有关采矿、建井、建筑工程手册第二章 工程概况及地质概况2.1工程概况整合后的xxxxxxxxxxxxxxxxxxxx煤矿是由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整合而成,xxxxxxxxxxxxx位于xxxxxxxxxxxxxx北部,行政隶属xxxxxxxxxx管辖。矿井东北距xxxxxxxx35km,矿区内有xxxxxx公路穿过,距xxxxxxx公路10km,距xxxxxxx煤炭集运站35km,距xxxxx煤炭集运站11km,北至xxxxx铁路相接,交通十分

6、方便。2.2地层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2.2.1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本井田位于xxxxxxx煤田中部东缘,xxxxxx山脉西侧,地貌单元为黄土丘陵地带,地表大部为黄土覆盖,仅在井田西南部大峪河两岸及小沟谷中有基岩出露,地势总体为北高南低、东西向沟谷汇入大峪河,最高点位于井田西南边界山头,海拔为1455m,最低处位于井田南部边界大峪河河床中,海拔1271m,相对高差为184m。2、气象条件本井田属中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据xxxxxxx气象站1972-1980年资料:气温:年平均气温6.9,季温和日夜温差显著,自当年11月起至翌年3月为寒冷冰冻时间,冻结深度为1.5m,月平均气温2.7-14.2,自4

7、月份温度回升,5-9月份气候温暖,月平均气温3.7-23.3,极端最高温度36.6,极端最低气温为-26.3。2、降水量:年降水量244-564.9mm,平均年降雨量379.5mm。降雨多集中于6-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65-86%。3、蒸发量:年蒸发量1781-2381.9mm,多集中于4-8月,占全年蒸发量63%-68%。蒸发量为降水量的3.1-9.8倍。4、风:年平均风速2.8-3.3m/s,每年3-6月份风速最大,次数也最多,时间最长的日数3.3-7.9天,最大风速20.3 m/s。多为西风、西北风,一般为15-20 m/s,沙暴日数为3-6月最多。根据国标GB18306-2001图A1

8、,xxxxxxxxxx地区地震设防烈度为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2.2.2地层本井田处于xxxxxxx勘探区中南部,区内大面积为新生界黄土覆盖,仅大峪河两岸及冲沟中零星出露有二叠系上、下石盒子组地层。现依据以往地质勘探资料,对井田内地层特征叙述如下:(1)奥陶系中统下马家沟组(O2x)由于华北地台的隆起,xxxxxxxxx地区在石炭纪以前长期处于被剥蚀的 古地理环境。因此,仅赋存有中、下统地层,岩性主要为灰黑及暗灰色石灰岩与块状白云质石灰岩组成。(2)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本组地层上部为深灰色砂质泥岩,偶夹砂岩,中部及下部常夹有灰黑色石灰岩(K1),本组厚22.40-34.02m

9、,平均29.60m,与上覆太原组地层呈整合接触。(3)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为本井田主要含煤地层。其岩性主要为灰白、深灰色,石英质中粗粒砂岩,砾状砂岩,灰色、黑灰色砂质泥岩和煤层,同时在煤层中含有黑色,暗灰色炭质泥岩,高岭岩或高岭质泥岩。地层厚度100.0-114.0m,平均厚度110.0m左右,与上覆山西组地层呈整合接触。(4)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为本井田主要含煤地层。其岩性多以深灰色砂质泥岩与灰白色石英砂岩组成,并夹有1-4层不连续之薄煤层。地层厚度45.00-83.00m,平均70.0m。与上覆下石盒子组地层呈整合接触。(5)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本组地层在井田内有出露

10、,钻孔也全组揭露,厚2.39-5.29m,平均3.50m。与上覆上石盒子组地层呈整合接触。本组厚60.42-123.66m,平均90.29m。(6)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其岩性主要为黄绿色、灰黄色、紫色砂岩及砂质泥岩,底部为标志层K6,在本井田发育不良。该组地层在井田内只有零星出露,最大残留厚度79.8m,与上覆第四系地层呈不整合接触。(7)第四系中上更新统(Q2+3)井田内大面积分布,平均厚度8m左右,俗称黄土,在沟与河底、河床及两旁堆积为冲积层,以砂、砂砾石及次生黄土为主,一般厚度小于10m。(8)第四系全新统(Q4)为现代河流冲积层,以砂、砾石及黄土为主,一般厚度0-4m,平均2

11、m左右。2.2.3煤层一、含煤地层井田内含煤地层主要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现分别叙述如下:(1)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为本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其底部为灰白、黄褐色粗砾状或砾状砂岩,厚约3.0-5.0m,平均4.0m左右,即K2标志层。本组岩性主要为灰白、灰褐色石英质中粗砂岩、砾状砂岩,灰色、黑灰色砂质泥岩和2、3(本井田内3、4号煤层合并为一层,即3号煤层)、5-1、5、6、8、9、10号煤层。上部煤层为上30m层(2、3、4),下部为下20m层及5m层(5-1、5、6、8、9及10号),上部和下部之间常有一砂岩带,并含有小砾岩。本组厚度100-114m,平均约110m左

12、右。(2)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之一,主要可采煤层山4号,赋存于该组下部,其底部为灰白色砾岩,石英质粗砂岩及中砂岩,即K3标志层,不论岩性或厚度均变化较大。本组岩性上部以砂质泥岩、泥岩为主,中夹2-3层不稳定砂岩,下部以砂岩为主,特别是山4号煤层上面一层砂岩发育很好,在大部地段为山4号煤层的顶板,厚9.31-16.33m,一般14.02m左右,岩性为灰白色中粗砂岩和砾状粗砂岩,成份以石英,长石为主,含煤屑,钙质胶结。本组厚度45-83m,平均70m左右。二、煤层(1)含煤性井田内含煤地层为太原组和山西组。太原组厚度110m,含煤2、3、4、5-1、5、6、8、9、10号煤层

13、,其中2、3、4(本井田内3、4号煤层合并为3号煤层)5-1、5、8为全区稳定可采煤层,其余为不可采煤层,煤层总厚20.15m,含煤系数为18.3%。山西组含山1、山2、山3、山4号煤层,其中仅山4号煤层可采,其余均不可采,煤层总厚3.59m,本组厚70m,含煤系5.1%。(2)可采煤层本井田可采煤层主要为山西组山4号煤层和太原组2、3、5-1、5、8号煤层。现分述如下:1)山4号煤层山4号煤层现已采空。位于山西组底部,下距太原组顶界4.0m左右,煤层厚度1.30-4.05m,平均2.64m。2)2号煤层位于太原组顶部,上距K3 0.72-2.50m,平均1.30m。煤层厚度0.65-3.28

14、m,平均1.07m,现已采空。3)3号煤层位于2号煤层下2.65m,煤层厚度1.75-22.34m,平均6.41m。为较稳定可采煤层,含有0-7层夹矸,结构复杂。4)5-1号煤层位于3号煤层下39.06-59.96m,平均52.21m。煤层厚度为1.23-3.97m,平均2.59m,只在井田西北角5-1号煤层与5号煤层合并,5-1号煤层为稳定可采煤层,结构较简单,含0-2层夹矸。5)5号煤层位于5-1号煤层下0.7-7.49m,平均2.87m。煤层厚度2.35-8.26m,平均3.73m。5号煤层为稳定可采煤层,含0-6层夹矸,结构复杂。6)8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部,5号煤层下14.67-23.

15、66m,平均21.16m。煤层厚度3.80-7.71m,平均5.67m,含0-1层夹矸,结构简单。2.2.4水文地质一、地表水系井田内大部为新生界地层覆盖,仅在沟谷中有上、下石盒子组及山西组出露,因地表水流量很小,排泄又快,渗入地下条件较差。井田内地下水主要为风化壳潜水,冲积洪积潜水,及下石盒子组、山西组砂岩裂隙水和奥陶系石灰岩裂隙水。井田内主要水流为大峪河,发源于西部的xxxxxxx分水岭一带,经xxxxxxxx至大峪口,在井田内由北向南流过,水量主要受大气降水的影响,夏季山洪爆发时,其最大洪峰流量可达208m3/s。井田内其它沟谷中平时无水,仅在雨季有短暂水流通过,流向大峪河。二号井口附近

16、最高洪水位标高1300m,二号井口标高1302m,井口并筑有防洪堤坝。二、井田主要含水层1)奥陶系石灰岩含水层:为本区主要含水地层,主要为石灰岩岩溶裂隙带,并夹有少量泥灰岩。井田外西北向3.27km处xxxxxxxxxx水井资料,奥灰水静水位标高1185 m,单井出水量480m3/d,埋藏深度690m,xxxxxxx煤矿平硐出水点标高1165m,刚穿透奥灰时,初期涌水量曾达700 m3/h。以后逐渐减少。目前基本保持在240 m3/h左右。另据2004年4-5月xx煤矿委托xxxxx煤炭地质队于施工的L5号水文孔资料,位于井田外东北向5.36km处,揭露灰岩厚度113.24m,灰岩顶界埋深38

17、5.17 m,标高1007.55m,上部为浅灰色白云质灰岩夹薄层灰绿色泥质条带灰岩,裂隙充填铝土质泥岩。中部和下部为深灰色、灰色石灰岩,400.05-405.95m断断续续有峰窝状溶蚀孔洞,局部连通,最大直径1cm,一般35mm,405.95498.41m为灰色,厚层状石灰岩,416435m、440443.11m、450480m,岩芯破碎,裂隙发育且无充填物,岩芯完整段裂隙充填方解石和铝土质泥岩,以裂隙和溶洞方式充填,裂隙最大宽度23cm,溶洞最大直径2cm。清水钻进至470m时,钻孔漏水,终孔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0.299L/s.m,静止水位埋深185.70m,静止水位标高1207.02m,

18、渗透系数1.1766m/d。富水性中等。水质类型:HCO3.SO4-K+Na型水,矿化度0.4g/L,总硬度112.02mg/L,PH值7.78。井田内奥灰静止水位标高为1166-1178m。2)太原组砂岩裂隙含水层: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煤层间主要为砂岩带,并夹有少量砂质泥岩及泥岩,为良好的隔水层,砂岩胶结良好,孔隙性小,含水性弱,单位涌水量0.0205L/s.m,渗透系数0.056m/d。3)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山4号煤层上部为灰白色粗砂岩,厚度约14.0m左右,据邻近576号水文孔抽水试验结果,单位涌水量0.00073-0.00092L/ s.m,渗透系数K=0.0069m/d,又据邻近

19、羊圈头563号水文孔抽水试验证实其涌水量很小,为微弱含水层。4)下石盒子组砂岩裂隙含水层:主要为中粗砂岩和砂砾岩,胶结较疏松,含水性较好之砂岩与杂色泥岩或砂质泥岩相间形成良好之隔水层。其上部风化裂隙较发育,形成风化壳潜水储藏带,据邻近576号水文孔抽水试验结果,其单位涌水量0.043-0.095L/ s.m,渗透系数K=0.0112-0.0864m/d;本层深部含水情况据抽水结果证实含水性微弱。水质无色无味、无臭,其离子含量固形物416-780mg/L,全硬度(德国度)8.34-17.50度,PH值7.7-7.9。5)第四系冲积、洪积层:沿沟谷分布,主要为泥、砂、砾石及碎石等,含水量较大,但厚

20、度一般在2.0-5.0m左右,精查勘探时由于设备所限未能作抽水试验。区内大部分水井均为本层出水。综上所述,井田内所谓的含水层均为富水性弱的含水层,奥陶系石灰岩水位标高高出5-1、5、8号煤层局部地段,给开采煤层带来一定的影响或造成某种程度的隐患,因此,需引起足够重视。(2)隔水层井田内所有地层中,下石盒子组杂色泥岩和砂质泥岩,太原组砂质泥岩和泥岩,其发育较差,属薄层,隔水作用不明显。仅在本溪组底部的铝土泥岩,厚度较大,层位稳定,为良好的隔水层。(3)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本区地下水运动受大气降水、地貌、构造和岩性等因素控制。区内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地形变化大,植被稀少,大气

21、降水多形成地表径流,只有少量补给地下水,其它形式补给地下水较少。基岩裂隙水以东南向西北流,径流条件差。地下水一部分顺倾向深部径流,一部分排泄于矿井。奥陶系灰岩出露于大同煤田的西部和东部,面积236km2。直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补给量有限,主要补给源来自北部玄武岩裂隙水,通过断层侧向补给灰岩含水层。奥灰水一部分向王坪平峒排泄,大部分向神头泉排泄,即奥灰水向东、向南径流,水力坡度0.003-0.01。(4)矿床水文地质类型太原组2、3号煤层相隔较近,仅0.20-5.80m,平均2.65m,故可作为同一水文地质类型,其直接孔充水含水层为其上部的K3砂岩含水层。该含水层发育不稳定,局部缺失,使得2、3

22、号煤层充水含水层为山西组山4号煤层上部砂岩含水层。另外大峪河在井田南部对3号煤层的开采影响不大。据本矿现采3号煤层资料,矿井涌水量小,断层及火成岩对煤层的开采影响不大,因而2、3号煤层水文地质类型同山4号煤层,即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裂隙充水矿床。太原组5-1、5、8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中下部,5号煤层与8号煤层之间相隔21m左右的砂质泥岩,其直接充水含水层为5-1号煤层之上的中砂岩及含砾中砂岩,单位涌水量0.0205L/s.m,渗透系数0.056m/d,属弱含水层,其下部井田北部奥灰水位1178m,高于奥灰顶界面168m, 5号煤层隔水层有效厚度约70m,8号煤层隔水层有效厚度约40m, 经计算,

23、5号煤层和8号煤层底板突水系数分别为0.029MPa/m和0.064MPa/m,开采井田内5号煤层基本是安全的。开采8号煤层在地质构造区域有突水危险。将5-1、5号煤层水文地质类型划为简单的裂隙充水矿床。F14断层处8号煤层直接与奥陶系灰岩接触,存在奥灰水和上覆含水层水沿断层破碎带直接涌入煤层的可能性,因而将井田内8号煤层水文地质类型划为三类二型,即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中等的岩溶、裂隙充水矿床。四、充水因素分析1、充水因素综合井田水文地质条件,井田断层的充水因素主要来自四个方面:1)由煤层上覆砂岩含水层水沿构造裂隙及采空导水裂隙带向下渗漏入煤层。据现生产2号井、3号井观测资料,山西组、太原组砂岩

24、裂隙含水层富水性不强,在个别断层裂隙处在淋水现象,但水量一般不大。5-1号煤层顶板为中砂岩,煤层最大厚度为3.4m(一采区内),采用全垮落法管理顶板,根据中硬岩导水裂隙带高度经验公式,计算5-1号煤层导水裂隙带高度:Hf=100M/(1.6M+3.6)+5.6式中:M-煤层厚度n-分层层数Hf=1003.40/(1.63.4+3.6)+5.6=43.21(m)5-1号煤层上距3号煤层39.06-59.96m,开采5号煤层,导水裂隙高度可能会到达3号煤层采空区。5号煤层下距8号煤层21.16m,8号煤层厚度为5.67m,8号煤层导水裂隙高度会到达5号煤层采空区。总之,开采下部煤层时要对上部煤层采

25、空区积水采取排放措施。2)来自奥灰水的威胁,据上分析,下部煤层在井田北部底板突水系数接近受构造破坏地段的临界值,且8号煤层在F14断层处直接与奥陶系灰岩接触,导致奥灰水涌入煤层,对煤层的开采构成威胁。3)采空区积水的威胁:该矿上部山4号、2号及3号煤层的南部地段已采空,虽井下涌水量不大,但采空区经长期积水,井田西北部2号煤层采空区积水量估算为15000m3,井田中部3号煤层采空区积水量估算为20000m3,对相邻区段及相邻煤层的开采存在潜在威胁,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在开采井田边界地带时应加强调查和探放水工作,以防发生透水事故。4)河床水的影响,大峪河从井田南部穿过,在河床中,煤层埋藏较浅,在河

26、床两岸有下石盒子组,山西组出露,在雨季洪水期河谷中水可通过塌陷裂隙,断层破碎带涌入井巷。2、矿井涌水量预算井田内2号井目前开采3号煤层,核定生产能力为21万t/a,现实际生产能力21万t/a。井下正常涌水量为180m3/d,矿井最大涌水量240 m3/d。平均日产吨煤正常涌水量0.96 m3/t。,平均日产吨煤最大涌水量1.12 m3/t。井田内3号井目前开采5-1、5、8号煤层,设计生产能力15万t/a,现实际生产能力已达到15万t/a,其矿井正常涌水量为440 m3/d,最大涌水量为560m3/d。 当实际生产能力达到90万t/a时,采用富水系数比似法进行预算其正常涌水量为:Q=44090

27、/15=2640(m3/d)最大涌水量Qmax=56090/15=3360(m3/d)随着开采深度,开采面积或者各种地质条件的变化,都可能引起矿井涌水量的变化,故在生产中要对井下涌水量进行观测和分析,并根据涌水量变化情况及时向地面抽排,以保证井下安全生产。2.2.5其它开采技术条件1、煤层顶底板岩石工程地质特征井田内主要可采煤层为3、5-1、5、8号煤层,现将其顶、底板情况分述如下:3号煤层:其伪顶为炭质泥岩,厚度0.65-3.28m,平均1.07m。直接顶为泥岩,老顶为中砂岩(K3中砂岩)。底板为砂质泥岩。经采样测试,3号煤层顶板泥岩抗压强度为25.4Mpa,抗拉强度为3.8 Mpa,底板砂

28、质泥岩抗压强度为61.3 Mpa,抗拉强度为5.5 Mpa。5-1号煤层:其顶板为中砂岩,厚度4.33-12.56m,平均8.02m。底板为砂质泥岩,厚0.7-7.49m,平均2.87m。经采样测试,顶板中砂岩抗压强度为42.7 Mpa,抗拉强度为4.4 Mpa,底板砂质泥岩抗压强度为33.6 Mpa。5号煤层:其顶板为5-1号煤层的底板,在井田西北角5-1与5号煤层合并,其伪顶为砂质泥岩,局部为细砂岩,直接顶和老顶为中砂岩。底板为砂质泥岩厚14.67-23.66m,平均21.16m。底板砂质泥岩抗压强度为57.4 Mpa,抗拉强度为5.6 Mpa。8号煤层:其顶板为砂质泥岩,厚14.67-2

29、3.66m,平均21.16m。底板为砂质泥岩,厚0.70-3.55m,平均1.92m。顶板砂质泥岩抗压强度为55.1 Mpa,抗拉强度为4.5 Mpa;底板砂质泥岩抗压强度为63.7 Mpa。2、瓦斯、煤尘及煤的自燃(1)瓦斯Xxxxxxx煤矿现在开采3、51、5、8煤层,xxxxxxxxxxxxxx987号文件,关于xx市所属180对矿井2005年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的批复,xxxxxxxx瓦斯相对涌出量3.60m3/t,绝对涌出量1.45m3/min。为低瓦斯矿井。Xxxxxxx煤炭工业局以xxx煤安发2007123号文件,关于xxxx市所属182座矿井2006年瓦斯等级和二氧

30、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的批复,xx煤矿3号井瓦斯相对涌出量0.86m3/t,绝对涌出量0.59m3/min。为低瓦斯矿井。Xxxxx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xxx安监煤字200460号文件关于对xxxx市地方国营煤矿及21万t以上乡镇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的批复xxx二号井瓦斯相对涌出量1.07m3/t,绝对涌出量0.37m3/min。(2)煤尘爆炸据xxx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2006年11月14日检验报告:3号煤层:火焰长度180mm,抑制爆炸加岩粉量65%,有爆炸危险性;5号煤层:火焰长度200mm,抑制爆炸加岩粉量65%,有爆炸危险性;8号煤层:火焰长度400mm,抑制爆炸加岩粉量70%,有爆炸危险

31、性;(3)煤的自燃据xxx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2006年11月14日检验报告:矿井3号煤层吸氧量0.8128cm3/g,自燃等级,属容易自燃煤层,5号煤层吸氧量0.8920cm3/g,自燃等级,属容易自燃煤层,8号煤层吸氧量0.8996cm3/g,自燃等级,属容易自燃煤层。3、地温、地压井田内煤层埋藏较浅,井田在开采过程中,未发生过地压、地温异常现象,井田内地温梯度1.8/100m。属正常地温区。2.3工程概况2.3.1主斜井现有井筒净宽3.5m,倾角15,斜长530m,延深部分斜长296m,倾角21.8,延深后总斜长826m。副斜井:净宽3.0m,净断面8.3m2,斜长761m,倾角19

32、,装备单钩串车,担负矿井辅助提升任务,为矿井的主进风井兼安全出口。2.3.2巷道支护形式:主斜井延伸段均在基岩中,采用半园拱断面,锚网喷支护形式,喷厚150mm,锚深1600mm,锚杆间距800mm。副斜井井口岩石破碎段为荒料石砌碹,砌碹厚度为500mm,基岩段采用半园拱断面,锚网喷支护形式,喷厚150mm,锚深1600mm,锚杆间距800mm。锚杆采用161800mm树脂锚杆。钢筋网采用6钢筋制作,喷射混凝土厚度150mm,强度等级C20。2.3.3巷道断面主斜井为为半圆拱形断面巷道净宽3500,净高2950,毛宽3800,毛高3100,巷道净断面9m2,毛断面10.2m2。副斜井为半圆拱形

33、断面巷道净宽3000,净高3100,表土段毛宽4000,毛高3600,基岩段毛宽3300,毛高3250,巷道净断面8.3m2,表土段毛断面12.6m2。基岩段毛断面9.5m2。2.4 辅助工程供电、通讯、供排水、设备运输等各项辅助工程,待我公司组织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堪察,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工程设计,请求业主协助办理,以便进行施工准备工作。主斜井技术特征表 表21序号名称单位技术参数1井筒长度m延长段2962坡度00延长段21.83断面形状半圆拱4净断面m295净宽m3.56净高m2.957掘进断面表土段m2无基岩段m210.28拱半径mm19009墙高mm120010巷道基础mm无11支护形式锚

34、网喷12锚杆排间距mm80014喷厚mm15015砼强度等级C20副斜井技术特征表 表22序号名称单位技术参数1井筒长度m7612坡度00193断面形状半圆拱4净断面m28.35净宽m36净高m3.17掘进断面表土段m212.6基岩段m29.58拱半径mm16509墙高mm160010巷道基础mm无11支护形式料石碹、锚网喷12锚杆排间距mm80014喷厚mm15015砼强度等级C20第三章 斜井施工方案及支护3.1 施工方案的选择根据巷道工程技术特征和现有地质、水文资料,结合我公司多年来的施工经验、队伍状况、装备水平,通过方案比较和论证,确定采用钻眼光面爆破法组织施工。施工方案为:采用YT2

35、8型风动凿岩, ZYP-30型爬岩机装岩,JK-2.5/20型提升机配1吨U型矿车运输、排矸。MFC-1392/3657风动单体锚杆钻机打锚杆孔,物料采用矿车运输, DZ-V型砼喷浆机喷射砼;7.5KW潜水泵排水,激光指像仪导向,按中腰线掘进。FBD-4-9型230Kw对旋局扇配800mm抗静电、阻燃风筒通风,副斜井井筒砌碹部分的料石由地面集中运输,砌碹采用10#槽钢予制碹箍,金属予制模板。3.2 副斜井表土及风化基岩段支护设计3.2.1 支护形式副斜井表土及风化基岩段支护形式采用荒料石砌碹,厚度为500mm。斜井水沟及行人台阶用砼浇灌的形式砌筑。砼强度等级为C20。砼配合比为:水泥:沙子:石

36、子:水=1:2:2:0.503.2.2 支护工艺流程立模运送料石人工砌筑凝固拆模养护 3.2.3 作业形式采用短掘短砌的作业方式,两掘一砌,段长3m。掘进时采用木支架作为临时支护。3 .3 基岩段支护设计斜井基岩段施工采用锚网喷联合支护,金属网采用100100mm网孔(6)焊接网,15010mm金属托盘固网。采用161800mm树脂锚杆支护,其排间距为800800mm(见附示意图3-1 )。喷射砼厚度为150mm,强度等级为C20,喷射砼配合比为:水泥:砂子:石子:水=1:2:2:0.42速凝剂为红星号,添加量为2.5%。原材料控制:水泥: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沙子:含泥量不得超过5%石子:1

37、025mm石灰岩碎石,含泥量小于1%喷浆机风压0.20.3Mpa,水压0.30.4Mpa.3.4 支护工艺:工艺流程:打锚杆孔上锚固剂及锚杆搅拌树脂锚固挂金属网上托盘喷浆。3.4.1 作业形式采用两掘一喷的作业方式,即两班掘进一班喷射砼(三班制)。附:支护断面示意图主斜井支护示意图副斜井支护示意图3.4.2 打锚杆孔、锚固钻孔前,首先进行安全质量检查,处理掉浮矸活石,测量断面尺寸,坚持“三位一体”检查和敲帮问顶制度,确认安全和质量符合要求后,方可钻锚杆孔。钻孔采用MFC1392/3657风动锚杆钻机,钻孔后吹静孔内岩粉,将两卷K3530树脂药卷送如孔内,利用锚杆钻机,将锚杆连同树脂药卷推到设计

38、位置,搅拌30秒后,停机15分钟后,安装锚杆托盘,人工用扳手上紧螺母,作临时支护。3.4.3 挂金属网上金属托盘锚杆全部锚固合格后,按排分段取下螺母托盘,由一帮向顶部逐渐铺网,重新安装托盘,用力矩扳手上紧螺母,直至另一帮。网片规格为1.610.0m。金属网重叠搭接100mm,用14#绑丝捆绑,绑丝必须捆紧绑牢。3.4.4 喷浆喷射砼采用PZV型喷浆机,利用矿车运输砼材料,井下跟机配料搅拌。喷浆前,挖出两帮基础,达设计尺寸,将受喷岩面用风水冲洗干净,并埋设厚度标志。检查金属网情况。喷浆厚度为150mm,长度3m。为了减少回弹量,喷射混凝土中加入水泥重量的2.5%的速凝剂。喷射顺序,先基础,后帮部

39、,最后顶部。喷头尽量垂直岩面,喷头距岩面以600-1000mm为宜。墙基一次喷射完成,深度为100mm。喷完后及时清洗喷浆机、清除回弹砼。喷浆时由墙向拱顶逐段进行,以宽1.5-2.0m,高1.0-1.5m为1个作业段。开停机顺序:开机先给水,后给风,再送电、给料。停机:先停止给料,待罐中存料喷完后再停电,后停水、停风。喷头操作开始时,先给水,再送料。结束时,先停风,后停水。3.4.5水沟、行人台阶及斜井地面浇灌水沟毛断面在巷道掘进时,同时掘成,待斜井全部掘成后,自下而上逐段进行水沟、行人台阶的砌筑与地面的砼浇注。在浇注过程中为保证施工质量,边浇注边用HE6-50型振动器捣实,水沟、行人台阶严格

40、按设计要求施工。水沟立模使用钢模板,行人台阶使用木模板。水沟、行人台阶及地面浇注砼的强度等级为C20,其配合比为:水泥:砂子:石子:水=1:1.87:3.63:0.503.5 进场准备工作我公司在进场前,全力以赴着手准备如下工作:3.5.1 技术准备 收集并熟悉有关技术资料:熟悉当地有关矿山建设法规:认真研究矿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报告、基本设计和施工图;收集地质、地形测量资料、进井点及附近测量标桩资料情况;掌握工程设计的主要技术特征,单项工程设计工艺。布置工业场地,并积极参与设计与工程技术施工交底。 编制单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根据项目建设总工期进度计划及施工图,按照合同要求,详细编制单项工程的施工组

41、织设计,质量保证措施,施工作业规程,并组织施工作业人员认真学习贯彻,熟悉掌握有关技术资料规程规定。3.5.2 施工人员进场按工程施工准备计划及工程开工需要,分期分批及时组织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3.5.3 工程准备 根据业主提供的测绘资料及时完成巷道开口实测、定位工作,并实施复测。 完成施工需要的工业设施:冷却水池、绞车基础、仓库、水泥库、压风机房、绞车房、值班室、信号室、机修车间等。 完成生活设施:食堂、宿舍、项目经理部办公室、会议室、锅炉房、浴室。3.5.4 器材准备 设备供应:提前做好空压机、运输装岩设备、锚杆钻机绞车等施工机械设备的检修和购买,根据施工要求,做好计划,保证设备及时到位并

42、投入使用。 材料供应根据施工图编制预算,积极严格按标准要求,采购钢材、木材、水泥、砂子、石子、砖、瓦等主要材料,并保证供应及时随用随领,零星材料也要同时做好计划。 工具、安全仪表、仪器、劳保用品,根据需要及时组织货源,落实供应。3.6、正式开工准备正式开工前准备工作安排要求平行交叉进行,合理分配劳动力,完成施工所有的大型临时设施,形成运输、供电、供水、压风、通风、排水等系统。附:大型临时设施一览表(表31) 大临设施一览表 表31名 称结 构数量(间)面积(m2)备 注食 堂砖 木470宿 舍砖 木25400锅炉房砖 木220浴 室砖 木250厕 所砖 木210办公室砖 木245会议室砖 木6

43、40仓 库砖 木230水泥库砖 木330值班室砖 木245机修车间砖 木330蓄水池砼32压风机房砖 木1120绞车房砖 木1116变电所砖 混30合 计561068第四章 斜井施工工艺副斜井施工方法:采用分段的方法进行施工, 第一段:(025m)表土破土施工。本段采用明槽破土法施工,挖掘机开挖,人工扩刷,当掘至4m左右时暂时停止,由下向上进行永久砌筑料石碹至井口,然后回填。施工时预留热风道口。第二段:风化基岩段(2550m)该段采用短段掘砌施工,利用风镐配松动爆破法进行掘进,要求能用风镐的尽量用风镐,确需放炮松动时,必须采用多打眼少装药放小炮的形式,避免对周边围岩的破坏及震动,炮眼深度控制在1m左右,破土后用爬岩机装入1吨U型矿车,JD25型调度绞车提升运出地面。临时支护采用木支架,每向下掘进3m为一段,然后停止掘进由下向上砌碹永久支护。当斜井掘至50m后,开始安装KJ2.5/20R提升机、铺设24/m临时提升轨道,同时地面形成砼搅拌、信号、翻排矸、压风、通风等系统。第三段:基岩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