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T 1149-2023 果园薇甘菊生态调控与修复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89775004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14.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B53∕T 1149-2023 果园薇甘菊生态调控与修复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DB53∕T 1149-2023 果园薇甘菊生态调控与修复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B53∕T 1149-2023 果园薇甘菊生态调控与修复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53∕T 1149-2023 果园薇甘菊生态调控与修复技术规程.pdf(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ICS 65.020 CCS B15 53 云南省地方标准 DB53/T 11492023 果园薇甘菊生态调控与修复技术规程 2023-02-23 发布 2023-05-23 实施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53/T 11492023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DB53/T 1149 果园薇甘菊生态调控与修复技术规程、DB53/T 634 薇甘菊 调查技术规程、DB53/T 635薇甘菊 监测及评估技术规程与DB53/T 636薇甘菊 农地防治技术规程共同构成支撑云南薇甘菊防治的地方标准体系。请注意本文

2、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提出。本文件由云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07)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云南省农业跨境有害生物绿色防控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外来入侵生物防控重点实验室(昆明)。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付斗、杨韶松、温丽娜、徐高峰、申时才、郑凤萍、徐云、杨艳鲜、金桂梅、李迪宇、刘树芳。DB53/T 11492023 1 果园薇甘菊生态调控与修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对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的生态调控与修复的原则和策略、生态调控技术、生态调控效果调

3、查与评价、生态修复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薇甘菊入侵果园的生态调控与修复。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1997 除草剂安全使用技术规范通则 NY/T 2151 薇甘菊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SN/T 2961 外来入侵植物防控技术 SN/T 4981 外来杂草监测技术指南 DB53/T 635 薇甘菊 监测及评估技术规程 3 术语和

4、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薇甘菊 mikania micrantha 原产于中南美洲,为菊科(Asteraceae)假泽兰属(Mikania)多年生草质或木质藤本植物。成为热带、亚热带地区具有较强的竞争作用和化感作用重大入侵植物,可造成本地植物及其多样性严重丧失和生态系统破坏。3.2 植物入侵 plant invasion 通过人为或自然传播途径扩散到其非自然分布区域的外来入侵植物,给入侵地域的农业生产、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经济和生态损失的过程。3.3 入侵生境 invasive inhabitat 指入侵物种的个体或种群生活地域的环境,包括必需的生存条件和其它对生物起

5、作用的生态因素。3.4 生态调控 ecologicalregulation 通过入侵地域或生境的种植结构调整与植被结构调整,发挥入侵生态系统的种间竞争、群落抵御和环境胁迫作用,调节到限制入侵杂草种群发生危害的最佳状态,实现以生态控制为基础的可持续防控。DB53/T 11492023 2 3.5 生态修复 ecological restoration 在生态学原理指导下,以生物修复为基础,结合其它技术措施,修复入侵生境被破坏的植物种类、组成、丰富度及其多样性等,提高对外来植物的生态抵御能力。3.6 生物替代 biological replacement 指根据植物群落演替的自身规律,利用与入侵物

6、种存在相近生态位的本地生物,并可通过种间竞争作用将其从所占据的生态位中排挤出去,达到替代控制入侵生物种群的目的。4 原则和策略 4.1 原则 遵循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原则。4.2 策略 生物替代、耕作栽培和群落结构改造等防控策略。5 生态调控技术 5.1 种植结构调整 5.1.1 薇甘菊盖度小于 30%的果园,通过清除薇甘菊等恶性杂草,选留固氮性、浅耕性或覆盖性的植物做植被结构调整。5.1.2 薇甘菊盖度 30%60%的果园,适时(混、套)种植红薯、花生、萝卜、绿肥或牧草等作物。5.1.3 薇甘菊盖度大于 60%的果园,改种甘蔗、麻竹、橡胶或乔木等其它经济作物(林木)。5.2 耕作措施 5.2

7、.1 耕作措施 5.2.1.1 间隔 2 年3 年进行一次深翻耕。5.2.1.2 采取深浅交替轮耕,深耕 15 cm20 cm,浅耕 5 cm10 cm。5.2.2 栽培措施 5.2.2.1 果树修剪至下枝距离地面 20 cm 以上,郁闭度达 0.7 以上。5.2.2.2 郁闭度小于 0.2 的幼龄果园,应套种生长速度快、植株矮、覆盖性强、根系浅的红薯和绿肥等作物。5.2.2.3 郁闭度 0.20.7 的成龄果园,结合果园植被保留有益植物,通过生草、覆草等措施提高覆盖度和郁闭度。5.3 生物替代 5.3.1 替代作物及种植要求参见附录 A。5.3.2 4 月下旬至 5 月中旬薇甘菊种子萌发期或

8、幼苗期,即可开始替代种植。5.3.3 替代植物栽种前应先通过物理或化学措施清除生境中的薇甘菊,使其盖度在 30%以下。DB53/T 11492023 3 5.3.4 所清除的薇甘菊残株应集中晒干或堆捂腐熟,不应随意丢弃或堆放。5.4 群落结构改造 5.4.1 幼龄果园,结合 5.1.1 和 5.3.1 改变作物单一种植模式,通过间、混、套作模式建立果园生物多样性的群落结构。5.4.2 成龄果园,结合 5.1.2 与 5.3.2,改变植被单一模式,通过乔、灌、草复合模式建立植被多样性的群落结构。6 生态调控效果调查与评价 6.1 调查时期与次数 薇甘菊幼苗期,营养生长旺盛期和开花现蕾期,参照DB

9、53/T 635的要求各调查一次薇甘菊的发生情况及其防控效果。6.2 调查方法和要求 采用随机取样、规则取样、限定随机取样或者代表性样方取样等方法,随机选取20个1 m2的样方进行调查。6.3 调查指标与防控效果评价 6.3.1 调查指标 调查指标为密度、多度、盖度、频度和生物量。6.3.2 防控效果评价 各处理(TR)样方的平均值与空白对照(CK)同等样方数量的平均值对比,对应计算出对薇甘菊发生株(密度)防效(株/m2)或生物量(鲜重或干重)的防效进行防控效果评价。6.4 防效计算 6.4.1 株(密度)防效 株(密度)防效的计算方法见公式(1):CD(%)=CK TR/CK 100 (1)

10、式中:CD防控薇甘菊密度(植株)的效果(%);CK未防治处理(空白对照)的薇甘菊密度即植株数量(株/m2);TR防治措施处理后的薇甘菊密度即植株数量(株/m2)。6.4.2 生物量(鲜重或干重)防效 生物量(鲜重或干重)防效计算方法见公式(2):CB(%)=CK TR 100/CK (2)式中:CB防控薇甘菊生物量(鲜重或干重)的效果(%);DB53/T 11492023 4 CK未防治处理(空白对照)的薇甘菊生物量即鲜重或干重(g/m2);TR防治措施处理后的薇甘菊生物量即鲜重或干重(g/m2)。7 生态修复 7.1 生物修复 薇甘菊种群盖度30%以下的入侵生境,按5.1.2调控方法修复本地

11、物种类型、丰富度及其多样性。7.2 物理修复 薇甘菊种群盖度30%60%的入侵生境,在其繁殖能力弱及其植株补偿反应水平较低的幼苗期,以刈割薇甘菊植株的方法促进本地植物恢复和重新占据生态位。具体方法参见NY/T 2151。7.3 化学修复 薇甘菊种群盖度达到60%以上的入侵生境,可参见附录B使用选择性强的化学除草剂进行修复。化学除草剂的选用应符合GB/T 8321、NY/T 393和NY/T 1997的要求。7.4 修复效果调查与评价 7.4.1 调查时期与次数 薇甘菊幼苗期、营养生长旺盛期和开花现蕾期,分3次调查替代控制生境的本地植物与薇甘菊发生情况。7.4.2 调查方法和要求 薇甘菊替代控制

12、与修复样地内选取20个样方进行调查,农田及草本群落样方面积1 m22 m2、灌木及灌草群落样方面积2 m23 m2、木本群落样方面积为3 m25 m2。具体方法参照SN/T 4981的规定执行。7.4.3 调查指标与评价 调查指标与评价参照SN/T 2961的规定执行。DB53/T 11492023 5 附录A (资料性)薇甘菊替代物种及其种植要求 适宜替代控制薇甘菊的物种及其种植要求参见表A.1。表A.1 薇甘菊的替代物种及其种植要求 替代物种 拉丁名 适于应用模式 常规种植及株行距要求 鱼腥草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幼龄果园间、混、套种覆盖 3 月4 月扦插,1

13、0 cm20 cm 红薯 Ipomoea batatas(Linn.)Lamarck 幼龄果园间、混、套种覆盖 4 月5 月扦插,40 cm100 cm 小葵子 Guizotia abyssinica(L.f.)Cass 幼龄果园间、混、套种覆盖 4 月10 月撒播,8 cm30cm 紫花苜蓿 Medicago sativa L.幼龄果园间、混、套种覆盖 4 月6 月穴播,10 cm30cm 柱花草 Stylosanthes guianensias SW.成龄果园行间种植覆盖 4 月6 月条播,40 cm60cm 猪屎豆 Crotalaria pallida Ait.成龄果园行间种植覆盖 3

14、月5 月穴播,35 cm35cm 香茅草 Cymbopogon citratus(DC.)Stapf 成龄果园行间种植覆盖 3 月4 月扦插,30 cm30cm 甜象草 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成龄果园行间种植覆盖 3 月10 月扦插,50 cm60cm 麻竹 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Munro.果园四周生物篱阻截带 2 月3 月移栽,30 cm40cm 喜树 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果园四周生物篱阻截带 3 月4 月移栽,2 m3 m DB53/T 11492023 6 附录B (资料性)适于薇甘菊发生果

15、园应用的除草剂 适宜果园防治薇甘菊的除草剂及其方法参见表B.1。表B.1 果园防除薇甘菊的除草剂及其使用方法 除草剂名称 适用果园 用量和方法 作用及其注意事项 草甘膦 新植果园或改种果园 每 hm2用 1 500 g 兑水 30 L45 L,在薇甘菊营养生长旺盛期茎叶喷雾。灭生性防除薇甘菊,施用后 14 d 21d 种植果树或替代植物 三氯吡氧乙酸 种植或恢复禾本科植物的果园 每 hm2用 900 g 兑水 45 L60 L,在薇甘菊营养生长旺盛期茎叶喷雾。防除薇甘菊;避免药液飘逸到果树新稍、新叶和嫩枝。氨氯吡啶酸 种植或恢复禾本科植物的果园 每 hm2用 1 200 g 兑水 45 L60

16、 L,在薇甘菊营养生长旺盛期茎叶喷雾。防除薇甘菊;避免药液飘逸到果树新稍、新叶和嫩枝。氯氟吡氧乙酸 种植或恢复禾本科植物的果园 每 hm2用 450 g 兑水 30 L45 L,在薇甘菊幼苗期茎叶喷雾。防除薇甘菊,恢复禾本科植物种群;避免药液飘逸到果树新稍。灭草松 套种大豆、花生或红薯的果园 每 hm2用 960 g 兑水 30 L45 L,在薇甘菊 3 叶5 叶期茎叶喷雾。防除薇甘菊;对禾本科植物安全,但对阔叶植物产生药害。苯磺隆 水果甘蔗田或种植牧草的果园 每 hm2用 150 g300 g 兑水 30 L,苗前或苗后早期喷雾。抑制薇甘菊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长;对禾本科植物无药害。莠去津 甘蔗、柚子、柑橘、荔枝等单种或套种薯类、大豆、花生的果园 每 hm2用 1 200g 兑水 40 L50 L,种子萌发前或萌发后 3 叶期前喷雾土表。抑制薇甘菊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长;有机质含量低的沙质土不宜施用。阔草清 柚子、芒果、荔枝、枇杷等单种或套种苜蓿、三叶草等绿肥或牧草的果园 每 hm2用 48g 兑水 40 L50 L,种子萌发前或萌发后 3 叶期前喷雾土表。抑制薇甘菊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长;十字花科植物敏感,套种的油菜、甜菜等忌用。DB53/T 114920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规范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