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2023年高考终极押题猜想含答案.pdf

上传人:学****享 文档编号:89760600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PDF 页数:170 大小:6.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2023年高考终极押题猜想含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0页
物理-2023年高考终极押题猜想含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2023年高考终极押题猜想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2023年高考终极押题猜想含答案.pdf(17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0232023 年高考物理终极押题猜想年高考物理终极押题猜想 题型一 选择题 押题猜想一押题猜想一 牛顿运动定律综合性应用牛顿运动定律综合性应用.1 押题猜想二押题猜想二 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综合性应用综合性应用.4 押题猜想三押题猜想三 静电场的综合应用静电场的综合应用.7 押题猜想四押题猜想四 电磁感应的综合应用电磁感应的综合应用.10 押题猜想五押题猜想五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机械振动和机械波.15 押题猜想六押题猜想六 热学规律的综合应用热学规律的综合应用.18 押题猜想七押题猜想七 近代近代物理物

2、理.21 题型二 实验题 押题猜想押题猜想八八 力学力学实验实验.24 押题猜想押题猜想九九 电学电学实验实验.30 题型三 解答题 押题猜想十押题猜想十 光学综合题光学综合题.36 押题猜想十押题猜想十一一 力学综合计算题力学综合计算题.39 押题猜想十押题猜想十二二 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42 押题猜想一 牛顿运动定律综合性应用 (多选)如图所示,一足够长且倾角为的光滑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底端有一挡板,一根劲度系数为k 的轻质弹簧两端分别拴接在固定挡板和小物体 B 上,小物体 A 与小物体 B 紧靠在一起处于静止状态,且两者质量相同。现对小物体 A 施一沿斜面

3、向上的拉力,使小物体 A 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施加力直到两物体分离的过程中,拉力的最小值为1F,最大值为2F,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每个物体的质量为21sinFFg B物体的加速度为121sin2FgFF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C开始时弹簧的压缩量为212FFk D从开始运动到物体与弹簧分离经过的时间为()21122sinFFkFg【押题解读】【押题解读】斜面和弹簧是力学常见物理模型,在运动过程中弹簧弹力为变力,物体运动过程中受力分析较为复杂,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创设匀加速直线运动情境,考查临界条件或运动学中的加速度、位移、时间等问题

4、是高考常用的考查形式。【考前秘笈】【考前秘笈】将运动过程分成两个或多个过程,在每个过程中,对物体受力分析,列牛顿第二定律方程,抓住两物体分离的条件,即弹力为零。通常是多个物体或多过程综合列式求解。1(多选)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 2m、m 的物块 A、B 静止在一轻弹簧上,A 与 B 不粘连,此时弹簧的压缩量为0 x。现对物块 A 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 F,使 A、B 一起竖直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0.5g(g 为重力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 A、B 分离时,弹簧的压缩量为00.5x B物块 A、B 分离时,弹簧弹力的大小为3mg C物块 A、B 分离时,物块 A 的速度大小

5、为02gx D从开始运动到物块 A、B 分离的过程中,拉力 F 做的功为098mgx 2(多选)如图所示,2023 个完全相同的小球通过完全相同的轻质弹簧(在弹性限度内)相连,在水平拉力 F 的作用下,一起沿水平面向右运动,设 1 和 2 之间弹簧的弹力为1 2F,2 和 3 之间弹簧的弹力为2 3F,2022 和 2023 之间弹簧的弹力为2022 2023F,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水平面光滑,从左到右每根弹簧长度之比为 12320212022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B若水平面粗糙,撤去 F 的瞬间,第 2000 号小球的加速度不变 C若水平面光滑,1 22 32022 2023:

6、1:2:3:2021:2022FFF=D若水平面粗糙,1 22 32022 2023:1:2:3:2021:2022FFF=3(多选)如图(a)所示,质量为 M=3kg 的木板放置在水平地板上,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 m=2kg 的物块静止在木板右端。t=0 时刻对木板施加水平向右的外力 F,t=2s 时刻撤去外力,木板的 vt 图像如图(b)所示。已知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物块始终没有滑离木板,重力加速度 g 取210m/s。则()A木板与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3 B水平外力大小 F 为 18N C物块运动的时间为 2.4s D木板长度至少为 2.40 m 4(多选)如图甲所示

7、,水平地面上有一长平板车 M,平板车右端放一物块 m,开始时 M、m 均静止。t0 时,平板车在外力作用下开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其 vt 图像如图乙所示,整个过程中物块 m 恰好没有从平板车上滑下。已知物块与平板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1,取210m/s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4s 内,物块 m 的加速度一直保持不变 B整个过程中,物块 m 相对平板车 M 滑动的时间为 4s C平板车 M 的长度为 12m D物块 m 相对平板车 M 的位移为 16m 5(多选)如图甲所示,光滑斜面的倾角为 30,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斜面底端,另一端与滑块 A 相连,滑块 B 与 A 靠在一起(不粘连

8、),两滑块的质量均为 m,系统处于静止状态。从零时刻起对滑块 B 施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加一个平行斜面的变力 F,两滑块的 v-t 图象如图乙所示,t0时刻 F 的大小是零时刻 F 大小的32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0时刻两滑块的速度大小均为16gt0 Bt0时刻前两滑块的加速度大小均为4g C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2mt D0 到 t0时间内弹簧弹性势能的减少量为572mg2t02 押题猜想二 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综合性应用 如图所示,长度为R的轻杆上等距离固定质量均为m的n个小球,轻杆一端连接转动点 O,将轻杆

9、拨动到与转动点 O等高的水平位置后自由释放,忽略一切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从释放到轻杆摆至竖直位置的过程中是()A1n=时,轻杆对小球不做功 B2n=时,轻杆对第 1 个小球做功为15mgR C10n=时,轻杆对第 7 个小球不做功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D当轻杆对第 k 个小球做正功时,应满足213nk+【押题解读】【押题解读】能量观点处理物理问题是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复杂过程的问题会应用动能定理分析初状态、末状态的动能、求解变力的功。对单个物体或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满足机械能守恒的条件的情况下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问题。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量转化的问题常利用能量守恒的观点解决问

10、题。直线运动、圆周运动、抛体运动常与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相结合的考查形式是高考常用的考查形式。【考前秘笈】【考前秘笈】将运动过程分成两个或多个过程,在每个过程中,对物体受力分析,列动能定理方程或机械能守恒的方程。机械能不守恒的只能利用动能定理求解、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问题时利用转化思想可以不选择参考平面,通常是多个物体或多过程综合列式求解。1(多选)如图所示,一遥控电动赛车(可视为质点)从 A 点由静止以恒定功率 P 沿水平地面向右加速运动,当到达固定在竖直面内的光滑半圆轨道最低点 B 时关闭发动机,赛车恰好能通过最高点 C(BC为半圆轨道的竖直直径)。已知赛车的质量为 m,半圆轨道的半径为

11、 R,A、B 两点间的距离为2R,赛车在地面上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大小恒为14mg(g 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赛车通过 C 点后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2Rg B赛车通过 C 点后恰好落回 A 点 C赛车通过 B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2 gR D赛车从 A 点运动到 B 点的时间为3mgRP 2(多选)如图所示,一轻绳绕过无摩擦的两个轻质小定滑轮1O、2O,一端和质量为m的小球连接,另一端与套在光滑固定直杆上质量也为m的小物块连接,直杆与两定滑轮在同一竖直面内,与水平面的夹角60=,直杆上O点与两定滑轮均在同一高度,O点到定滑轮1O的距离为L,直杆上D点到O点的距离也为L,

12、重力加速度为g,直杆足够长,小球运动过程中不会与其他物体相碰。现将小物块从O点由静止释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小物块刚释放时,轻绳中的张力大小为mg B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小物块加速度的大小为32g C小物块下滑至D点时,小物块与小球的速度大小之比为2:1 D小物块下滑至D点时,小物块的速度大小为20 35gL 3(多选)如图,高为 h 倾角为的粗糙传送带以速率0v顺时针运行,将质量为 m 的小物块轻放到皮带底端,同时施以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使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不考虑轮的大小,物块运动到斜面顶端时速率为02v,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为 g,则下

13、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力对物块所做的功为tanmgh B整个过程皮带与物块间产生的热量为2tanmgh C拉力所做的功为2022tanmghmvmgh+D皮带因传送物块多消耗的电能为2022tanmghmvmgh+4(多选)某同学将一带传感器的木箱从倾角为30的斜坡顶端由静止释放,木箱滑到斜面底端时速度刚好为 0,木箱与斜坡上下两部分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1、2,通过分析处理传感器的数据得到木箱的动能和机械能与木箱下滑位移的关系图像分别如图中 a、b 所示,已知木箱动能最大时,机械能与动能大小之比为3:1,已知木箱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为 g,以斜坡底端为重力势能零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学科

14、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136=B232=C动能最大时,木箱的机械能为03mgL D木箱在上、下两段斜坡上滑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之比为1:3 5(多选)如图 1 所示,一轻弹簧竖直固定于水平桌面上,另一相同的弹簧下端与光滑固定斜面底端的挡板相连,物体 P、Q 分别从两弹簧上端由静止释放,加速度 a 与弹簧压缩量 x 的关系分别如图 2 中实线、虚线所示。则()A光滑斜面的倾角为 37 BP、Q 向下运动达到最大速度时两弹簧的压缩量之比为12 CP、Q 的质量之比为16 DP、Q 向下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之比为63 押题猜想三 静电场的综合应用 (多选)如图所示,水平面内的等边三角形 BCD的边

15、长为 L,顶点 C 恰好位于光滑绝缘直轨道 AC 的最低点,A 点到 B、D两点的距离均为 L,A点在 BD边上的竖直投影点为 O。y轴上 B、D 两点固定两个等量的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正点电荷,在 z轴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必定有两个场强最强的点,这两个点关于原点 O 对称。在 A点将质量为 m、电荷量为q的小球套在轨道 AC上(忽略它对原电场的影响)将小球由静止释放,已知静电力常量为 k,重力加速度为 g,且233QqkmgL=,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的 A点是 z 轴上场强最强的点 B轨道上 A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mgq C小球刚到达 C点时的加速度为 0 D小球

16、刚到达 C点时的动能为32mgL【押题解读】【押题解读】立体空间多个点电荷的场强叠加,即考查电场叠加原理又考查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空间多个电荷电势的叠加,判断空间电势高低和电势差。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电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考前秘笈】【考前秘笈】孤立的正点电荷和负电荷的电场强度的叠加是电场强度叠加的基础模型,熟练掌握矢量的叠加原理,判断每个点电荷在空间某点激发的电场强度大小。利用电场力做功和电势能变化的关系判断电势能的变化,利用动能定理判断动能的变化。1(多选)一半径为 R 的半球面均匀带有正电荷 Q,电荷 Q 在球心 O处产生的场强大小02kQER=,方向如图所示。把半球面分为表面积相

17、等的上、下两部分,如图甲所示,上、下两部分电荷在球心 O 处产生电场的场强大小分别为 E1、E2;把半球面分为表面积相等的左、右两部分,如图乙所示,左、右两部分电荷在球心 O处产生电场的场强大小分别为 E3、E4,则()A122kQER B222kQER C322kQER 2(多选)如图所示,在空间内存在一个匀强电场,立方体1111ABCDABC D中各点的电势为,1VA=,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VB=,3C=V,10A=,立方体的棱长1m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2V/m B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3V/m C将电子由 C 点沿立方体棱边移动到1D,电势能增加 2

18、eV D将质子由 A 点沿立方体棱边移动到1B,电势能减少 1eV 3(多选)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边长为 L的正方形,在正方形的三个顶点上分别固定一点电荷,点电荷所带电荷量的值均为 q,所带电性如图所示,置于光滑绝缘水平桌面上的光滑绝缘圆轨道恰好与正方形内切,PH、为正方形一条对角线与圆轨道的交点,G是圆轨道和正方形的一个切点,位置如图所示。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小球(可视为点电荷)恰能沿光滑圆轨道做圆周运动,不计小球所带电荷对空间中电场分布的影响。取无穷远电势为零,带电荷量为 Q的点电荷在距其 R处产生的电势为QkR=,k 为静电力常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带电小球在PH、两点

19、所受电场力之比约为 29:1 B带电小球经过PG、两点时的动能之比约为 9:10 C带电小球在PH、两点的电势能大小之比约为 11:15 D带电小球在PH、两点的电势能大小之比约为 5:3 4(多选)如图所示,半径为 2r的均匀带电球体电荷量为 Q,过球心 O 的 x轴上有一点 P,已知 P 到 O点的距离为 3r,现若挖去图中半径均为 r的两个小球,且剩余部分的电荷分布不变,静电力常量为 k,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挖去两小球前,两个小球在 P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相同 B挖去两小球前,整个大球在 P点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29Qkr C挖去两小球后,P点电场强度方向与

20、挖去前相同 D挖去两小球后,剩余部分在 P点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240027 103600Qkr 5(多选)在真空中有两个等量异种电荷PQ、,以其连线的中点 O为球心画一个球面,其中abcd所在平面与连线垂直,ebfd与连线处在同一水平面上,gh、是弧ae和弧cf的中点,M 点和 f点到电荷 Q的距离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从 a沿着abcd运动一周过程中所受电场力、电势能均保持不变 B在 e点静止释放一质子将会在ef之间往返运动 C将一质子从 e 点移动到 f点和从 e点移动到 M 点电场力做功相同 Dgh、两点电场强度相同,g点电势高于 h点电势 押题猜想四 电磁感应的综合应用 (

21、多选)小红在查阅资料时看到了嫦娥五号的月球着落装置设计,她也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了一个地球着落回收的电磁缓冲装置,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阻尼作用减缓返回舱和地面间的冲击力。如图甲所示,在返回舱的底盘安装有均匀对称的 4 台电磁缓冲装置,电磁缓冲结构示意图如图乙所示。在缓冲装置的底板上,沿竖直方向固定着两个光滑绝缘导轨PQ、MN。导轨内侧,安装电磁铁(图中未画出),能产生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 B。导轨内的缓冲滑块 K 由高强度绝缘材料制成,滑块 K 上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绕有闭合矩形线圈abcd,线圈的总电阻为 R,匝数为 n,ab边长为 L。假设整个返回舱以速度0v

22、与地面碰撞后,滑块 K 立即停下,此后在线圈与轨道的磁场作用下使舱体减速,从而实现缓冲。返回舱质量为 m,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一切摩擦阻力不计,缓冲装置质量忽略不计。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滑块 K 的线圈中最大感应电流的大小0maxnBLvIR=B若缓冲装置向下移动距离 H 后速度减为 v,则此过程中每个缓冲线圈abcd中通过的电量BLHqR=C若缓冲装置向下移动距离 H 后速度减为 v,则此过程中每个缓冲线圈abcd中产生的焦耳热是220111822QmgHmvmv=+D若要使缓冲滑块 K 和返回舱不相碰,且缓冲时间为 t,则缓冲装置中的光滑导轨PQ和MN长度至少()02224mg

23、tmvRdn B L+=【押题解读】【押题解读】电磁感应和电路的综合问题,考查的知识点包括:牛顿第二定律、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动能定理、动量定理、能量守恒定律。该类问题综合了力学、电磁感应等分析问题的方法,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考前秘笈】【考前秘笈】将运动过程分成两个或多个过程,在每个过程中,根据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大小、对物体受力分析,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物体的运动性质、根据动能定理、动量定理或能量守恒定律列式求解。1(多选)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形光滑平行导轨 MP、NQ 固定在水平面上,宽轨间距为2l,窄轨

24、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间距为 l,OO左侧为金属导轨,右侧为绝缘轨道。一质量为 m、阻值为 r、三边长度均为 l 的“U”形金属框,左端紧靠OO平放在绝缘轨道上(与金属导轨不接触)。OO左侧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B、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OO右侧以 O 为原点,沿 OP 方向建立 x 轴,沿 Ox 方向存在分布规律为0(0)BBkx k=+的竖直向上的磁场。两匀质金属棒 a、b 垂直于轨道放置在宽轨段,质量均为 m、长度均为2l、阻值均为2r。初始时,将 b 锁定,a 在水平向右、大小为 F 的恒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离开宽轨前已匀速,a 滑上窄轨瞬间,撤去力 F,同时释放 b。当

25、 a 运动至OO时,棒 a 中已无电流(b 始终在宽轨),此时撤去 b。金属导轨电阻不计,a 棒、b 棒、金属框与导轨始终接触良好,则()Aa 棒在宽轨上匀速运动时的速度02 202FrvB l=Ba 棒刚滑上窄轨时 a 两端电势差053FrUB l=C从撤去外力 F 到金属棒 a 运动至OO的过程中,a 棒产生的焦耳热224 4030amF rQB l=D若 a 棒与金属框碰撞后连接在一起构成回路,a 棒静止时与OO点的距离222 6045mFrxk B l=2(多选)如图甲所示,粗糙绝缘的水平桌面上,虚线左、右两侧空间均存在与桌面垂直的匀强磁场,右侧匀强磁场的方向垂直桌面向下,磁感应强度大

26、小恒为02B;左侧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 随时间 t 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规定垂直桌面向上为磁场的正方向。由硬质细导线绕成的边长为 L 的正方形线框放在桌面上,对角线 MN 正好与虚线重合,导线材料的电阻率为、横截面积为0S,左侧磁场变化时线框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在 003T的时间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在 002T线框受到的摩擦力一直向右 B在0T时刻,线框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2200024B L SFT=C在32T0时刻,线框受到的摩擦力为 0 D在 003T内,通过线框的电荷量0034B LSq=3(多选)如图,电阻不计的光滑金属导轨由直窄轨 AB、CD,直

27、宽轨 EF、GH 和连接直轨 BE、GD 构成,整个导轨处于同一水平面内,ABEFGH,BE 和 GD 共线且与 AB 垂直,窄轨间距为2L,宽轨间距为L。空间有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宽轨所在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窄轨所在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2B。棒长均为 L、质量均为 m、电阻均为 R 的金属直棒 a、b 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初始时刻,b 棒静止在宽轨上,a 棒从窄轨上某位置以平行于 AB 的初速度0v向右运动。a 棒距窄轨右端足够远,宽轨 EF、GH 足够长。则()Aa 棒刚开始运动时,b 棒的加速度大小为22023B L vmR B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a 棒的速度大小为

28、23v0 C整个过程中,通过回路的电荷量为02mvBL D整个过程中,b 棒产生的焦耳热为20112mv 4(多选)如图 1 所示,两个半径为3mr=的光滑半圆弧平行金属导轨 AB、CD 固定在水平地面上,AB、CD 间距离为 L=0.5m,电阻不计,AC 间接有一个电阻112R=,轨道所处空间内存在着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 B1=1T。一个质量为1kg3m=,长度为 L=0.5m,电阻14R=的金属棒在外力作用下由半圆弧轨道最低点以速率 v0=2m/s 匀速运动到最高点,此时撤去外力,金属棒在半圆弧轨道最高点水平飞出,下落一段时间后恰好沿平行轨道方向滑上光滑平行金属导轨 EF、GH,导轨间距为

29、L=0.5m,然后沿导轨下滑,下滑s=0.8125m 时到达虚线边界 ab,虚线 abcd 区域内存在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磁场,方向垂直轨道平面向上,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大小变化如图 3 所示(金属棒刚滑上导轨 EF、GH 开始计时),FH 间接有一个定值电阻214R=,EF、GH所在平面与水平面夹角为 37,ac 长也为 L=0.5m,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棒在半圆弧轨道运动的过程中导体棒上产生的焦耳热为1J3 B金属棒从落到 EF、GH 轨道上到运动到虚线边界 ab 的过程中,导体棒上产生的焦耳热为 0.5J C金属棒在通过虚线 abcd 区域的过程中通过导体棒横

30、截面的电量为 0.1C D金属棒穿过虚线磁场区域的时间为 0.125s 5(多选)如图,光滑平行轨道abcd的曲面部分是半径为 R 的四分之一圆弧,水平部分位于竖直向上、大小为 B 的匀强磁场中,导轨部分两导轨间距为 L,导轨部分两导轨间距为2L,将质量均为 m 的金属棒 P 和 Q 分别置于轨道上的ab段和cd段,且与轨道垂直。P、Q 棒电阻均为 r,导轨电阻不计。Q 棒静止,让 P 棒从圆弧最高点静止释放,当 P 棒在导轨部分运动时,Q 棒已达到稳定运动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 棒到达轨道最低点瞬间对轨道压力的大小为2mg BQ 棒第一次稳定运动时速度大小为22gR CQ 棒从开始运

31、动到第一次速度达到稳定,该过程通过 P 棒的电荷量为425mgRBL D从 P 棒进入导轨运动到再次稳定过程中,P、Q 棒中产生的总热量为150mgR 押题猜想五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多选)一列简谐横波在0.8st=时的波形图如图甲所示,P 是介质中的质点,图乙是质点 的振动图像。已知该波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 10m/s,则()A该波沿 x轴负方向传播 B再经过 0.9s,质点 P通过的路程为 30cm C0=t时刻质点 P 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5 3cm D质点 P 的平衡位置坐标为7mx=【押题解读】【押题解读】“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以两条主线展开:以简谐运动和波

32、的形成、传播为背景,理解简谐运动质点的基本特征,会分析质点运动振幅周期、速度、回复力、加速度、位移、路程等问题。理解波在介质中的传播规律,传递的是振动形式和能量,会分析波速、波长、周期及其关系,会处理波的传播方向和各质点的振动方向等问题。以振动图像和波的图像为背景,理解两个图像各自的意义,从图像获取信息,交叉运用两个图像,解决振动和波动关联等问题。加强对振动和波的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不断提高对波动问题的空间想象和逻辑推理等能力。【考前秘笈】【考前秘笈】掌握机械振动基本概念和规律,考查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根据介质中质点振动的特点,确定质点振动的周期是解题的重点;明确质点的振动周期和波的周期相等是解

33、题的关键;根据试题情境建立物理模型是解题的难点。考查机械波传递的是振动形式,考查学生运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解决机械波问题重要的一点是规范作图,画波形图的过程,就是学生梳理题中条件的过程此外,寻找题中的隐含信息,如机械波传递的是能量和振动形式,是解题的突破口。1(多选)如图所示,一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左端连接一轻弹簧,弹簧的左端固定。0=t时刻一个小物块从左端滑上木板,tt=0 0时刻木板的速度第 1 次变为 0,此时小物块从木板右端滑离。已知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04tt=时刻木板的加速度最大 Btt=0 0时刻木板的

34、加速度最大 C04tt=时刻木板的速度最大 D02tt=时刻木板的速度最大 2(多选)“战绳”是一种时尚的健身器材,有较好的健身效果。如图甲所示,健身者把两根相同绳子的一端固定在 P 点,用双手分别握住绳子的另一端,然后根据锻炼的需要以不同的频率、不同的幅度上下抖动绳子,使绳子振动起来。某次锻炼中,健身者以 2Hz 的频率开始抖动绳端,t=0 时,绳子上形成的简谐波的波形如图乙所示,a、b 为右手所握绳子上的两个质点,二者平衡位置间距离为波长的23,此时质点 a 的位移为8 2cm。已知绳子长度为 20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 两质点振动的相位差为43 Bt=18s 时,质点 a 的位

35、移仍为8 2cm,且速度方向向下 C健身者抖动绳子端点,经过 5s 振动恰好传到 P 点 D健身者增大抖动频率,将减少振动从绳子端点传播到 P 点的时间 3(多选)一列沿 x 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P、Q 两质点的平衡位置分别为3m4mPQxx=,。接下来的传播过程中,质点 Q 比质点 P 提前 0.2s 出现在波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该波的周期为 8s B该波沿 x 轴负方向传播 C该波的波速大小为 5m/s D从图示时刻开始计时,在1.2st=时质点 P 第一次出现在波峰 E从图示时刻到质点 Q 第一次出现在波谷,质点 P 运动的路程为2

36、 2cm 4(多选)图示为一列沿 x 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实线为0=t时刻的波形图,虚线为0.6st=时的波形图,P、Q 两点的平衡位置分别为4mPx=,5mQx=,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波速可能为 10m/s B在0.5st=时,Q 点可能到达波峰位置 C若 Q 点振动方向沿 y 轴负方向,则波的周期一定为 0.8s D若 P 点振动周期大于 0.6s,在1.8st=时,P 点一定处于波谷 5(多选)一列简谐横波沿 x 轴传播,在0.125st=时的波形如图甲所示,M、N、P、Q 是介质中的四个质点,已知 N 点的平衡位置在0 x=处,N、Q 两质点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为 16m。如图乙所示为质

37、点 P 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波的波长为 24m B该波的波速为 120m/s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C质点 P 的平衡位置位于3mx=处 D从0.125st=开始,质点 Q 比质点 N 早130s 回到平衡位置 押题猜想六 热学规律的综合应用 (多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 a经过程再次回到状态 a,气体压强和摄氏温度 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状态 b 的体积为状态 a的 2 倍 B过程中气体放热 C状态 b 时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对器壁的碰撞次数为状态 a的2倍 D过程中气体对外做功【押题解读】【押题解读】热学题的研究对象通常是一个热学系统,考察的最多的

38、是理想气体。我们学习理想气体的等温、等压、等容变化以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前提条件都是一定质量的气体。解题的时候要找到这个一定质量的气体。【考前秘笈】【考前秘笈】理想气体的变化方程等式前后对应的是两个稳定的状态(1 状态到 2 状态),所以解题的时候一定要找准这两个状态,这就要求我们通过读题分析清楚整个的变化过程,同时要确定是等温、等容还是等压过程,还是三个都变化了。解题步骤:(1)选择对象:即某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2)找出参量:气体在始末状态的参量 111pVT、与222pVT、(3)认识过程:认清变化过程是正确选用物理规律的前提(4)列出方程:选用某一实验定律或气态方程,代入具体数值求解,

39、并讨论结果的合理性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多选)如图所示,容积相同的可导热容器 a、b内充满同种理想气体,之间用带阀门的细导管相连,置于温度恒定的环境中。开始阀门 K关闭,a内气体的压强为0p,打开阀门经足够长时间后,原容器 b中的气体有14进入容器 a、不计导管内气体的体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容器 b 中原来气体的压强为02p B容器 b 中原来气体的压强为053p C最终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为032p D最终容器内气体的压强043p 2(多选)在斯特林循环中,一定质量理想气体从状态 a 依次经过状态 b、c、d后再回到最初状态 a 完成一次循环,如图所示,实现由高温热源吸热,部分

40、转化为机械功后向低温热源放热的效果。整个过程由两个等温和两个等容过程组成。在 ab、bc、cd、da的过程中,气体与外界的热量交换分别为 9J、20J、12J、20J。定义该循环的热效率为经历一个循环所转化的机械功与从外界吸收热量的比值,已知斯特林循环的等容变化过程的热量交换不计入热效率计算,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状态 a 比状态 c 的温度高 Bbc 的过程中,单位时间内单位器壁面积上分子碰撞次数减少 C气体完成一次循环,对外界做功 3J D气体的热效率为 25%3(多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发生状态变化,其体积 V随热力学温度 T 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气体经历了 ABCDA的循环过程,下列

41、分析正确的是()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AB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 BBC过程气体压强不变 CC 状态的单位体积气体分子数一定比 D状态的小 DDA过程气体放出热量 EA 状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撞击容器壁上单位面积的平均次数一定比 C状态的小 4(多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 A经状态 B变化到状态 C,压强 p和热力学温度 T的图像如图所示,已知 C状态气体的体积为32m,则该过程中气体()AB 到 C的过程外界对气体做正功 BA 状态气体的体积为31.5m CA 到 B的过程气体对外做功51 10 J DA 到 B到 C 的过程气体吸收的热量为51 10 J EA、B、C 三个

42、状态中,A 状态气体分子对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器壁碰撞次数最多 5(多选)高压锅是一种常见的锅具,是通过增大气压来提升液体沸点,达到快速烹煮食物。如图为某燃气压力锅及其结构简图,厨师将食材放进锅内后盖上密封锅盖,并将压力阀套在出气孔上开始加热烹煮。当加热至锅内压强为 1.27atm 时,压力阀刚要被顶起而发出嘶响声;继续加热,当锅内温度为 117C 时达到沸点,停止加热。已知加热前锅内温度为 27C,压强为 1atm,压力阀套在出气孔上的横截面积为28mm,g取 102m/s。忽略加热过程水蒸气和食材(包括水)导致的气体体积变化,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则()A压力阀的质量约为 0.1kg B压力

43、阀刚要被顶起时锅内温度为 108C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C停止加热时放出气体的质量为加热前锅内气体质量的9381 D停止加热时锅内气体的质量为加热前锅内气体质量的381390 押题猜想七 近代物理 地铁靠站时列车车体和屏蔽门之间安装有光电传感器。如图甲所示,若光线被乘客阻挡,电流发生变化,工作电路立即报警。如图乙所示,光线发射器内大量处于3n=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中只有 a、b 两种可以使该光电管阴极逸出光电子,图丙所示为 a、b光单独照射光电管时产生的光电流I 与光电管两端电压 U的关系图线。已知光电管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2 55eV,可见光光子的能量范围是1 62

44、eV3 11e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线发射器中发出的光有两种为可见光 B题述条件下,光电管中光电子飞出阴极时的最大初动能为9 54eV C题述 a 光为氢原子从3n=能级跃迁到1n=能级时发出的光 D若部分光线被遮挡,光电子飞出阴极时的最大初动能变小,光电流减小【押题解读押题解读】本部分知识点:波粒二象性,结合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和光电效应方程。物质的波粒二象性、康普顿效应、能量量子化。波尔的氢原子模型,能级图。原子核的组成,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核力与结合能、核能、质能方程、半衰期。【考前秘笈考前秘笈】熟练掌握氢原子能级图、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光电效应。氢原子放射出的光与光电

45、效应的结合问题。12022 年 6 月 23 日,东北首座核电站辽宁红沿河核电站正式具备商业运行条件,成为国内在运的最大核电站。现代核电站主要是通过可控链式核裂变反应来实现核能的和平利用。已知一个23592U原子核在中子的轰击下发生裂变反应,其裂变方程为235114489192056360UnBaKr3 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裂变方程式左右两边都有中子10n,可以改写成2351448919256360UBaKr2 n+B23592U在中子轰击下发生裂变反应过程中,质量守恒 C裂变释放能量,14456Ba原子核的比结合能比23592U原子核的大 D23592U在

46、自然界中可发生衰变,60 个铀核经过一个半衰期后,一定有 30 个铀核发生衰变 2如图所示的火灾自动报警器具有稳定性好、安全性高的特点,应用非常广泛,其工作原理为:放射源处的镅24195Am放出的粒子,使壳内气室空气电离而导电,当烟雾进入壳内气室时,粒子被烟雾颗粒阻挡,导致工作电路的电流减小,于是锋鸣器报警。则()A发生火灾时温度升高,24195Am的半衰期变短 B这种报警装置应用了射线贯穿本领强的特点 C24195Am发生衰变的核反应方程是241241094951PuAme+D24195Am发生衰变的核反应方程是241237495932AmNpHe+3如图所示为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装置,用频率

47、为的光照射电极 K,从电极 K 逸出的光电子可向各个方向运动。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1)用频率为1的光照射光电管,此时微安表中有电流。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微安表示数恰好变为 0,记下此时电压表的示数1U。(2)用频率为2的光照射光电管,重复(1)中的步骤,记下电压表的示数2U。已知电子的电荷量为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为了使微安表的示数为零,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应该向b端移动 B根据题中数据可以得到普朗克常量为()1212e UUh=C若仅降低(1)中的光照强度,则微安表最初读数减小,遏止电压会变小 D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于b端时,流过微安表的电流方向是从上

48、往下 4如图甲所示为氢原子光谱的巴耳末系(其光谱线是由3n 的能级向2n=的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四条可见光谱线的波长已在图甲中标出。氢原子能级图如图乙所示,121nEEn=,其中113.6eVE=。几种金属的逸出功如表所示。已知可见光的能量范围是1.62eV 3.11eV,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金属 钨 钙 钾 铷/eVW 4.54 3.20 2.25 2.13 A用H光照射时可让表中的两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BH谱线对应光子的能量大于H谱线对应光子的能量 CH谱线对应的光子是氢原子从4n=能级向2n=能级跃迁发出的 D氢原子从2n=能级向1n=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属于红外线 52021 年 5

49、 月 17 日,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牵头的中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 拉索)国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际合作组在北京宣布,在银河系内发现大量超高能宇宙加速器,并记录到 1.4 拍电子伏的伽马光子(1 拍1510=),这是人类观测到的最高能量光子,则该光子动量约为()A137 10kg m s B127 10kg m s C107 10kg m s D97 10kg m s 押题猜想八 力学实验 如图为某同学利用气垫导轨、滑块、光电门(可记录遮光时间)、已知宽度的遮光片来探究两滑块碰撞前后的动量变化规律。(1)要测量滑块的动量,除了以上器材外,还必需的实验器材是_。(2)由

50、于气垫导轨配套的光电门损坏,该同学利用手机的连拍功能记录两滑块碰撞前后的照片,并从照片中读取滑块的位置 x和时间 t,取滑块 A 碰前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做出x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滑块 B的质量为180.0g,由图中数据可得滑块 B 碰前的动量为_-1kg m s(保留 3 位有效数字),滑块 A 碰后的图线为_(选填“”“”、“”或“”)。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押题解读】【押题解读】验证式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探究式实验:探究加速度和质量、力的关系;探究向心力与质量、角速度、半径的关系;探究动摩擦因数的大小;探究抛体运动的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