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802-2020 果树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docx

上传人:馒头 文档编号:89726966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6.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1∕T 1802-2020 果树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DB11∕T 1802-2020 果树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B11∕T 1802-2020 果树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1∕T 1802-2020 果树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65.020.40CCSB05DB11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18022020果树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Technicalregulationsonthefertigationoffruittree2020-12-24发布2021-04-01实施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11/T18022020目次前言.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总则.15水源选择.26设备组成与安装.27肥料选择与施用.38水肥一体化管理.4附录A(资料性)灌溉系统水质临界指标.6附录B(资料性)肥料的选择.7附录C(资料性)不同种类成龄果树灌水量与主要肥料推荐.8IDB11/T18022020果

2、树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果树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总则、水源选择、设备组成与安装、肥料选择与施用以及水肥一体化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地区果树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50485微灌工程技术规范NY1107大量元素水溶肥料NY1428微量元素水溶肥料NY2266中量元素水溶肥料NY/T2624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总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水肥一体化

3、fertigation又称灌溉施肥,借助高效灌溉系统将灌溉和施肥过程结合,以灌溉水为载体,将肥料溶解于水中,在灌溉的同时进行施肥,适时适量地满足果树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实现水肥高效利用。4总则4.1施肥与高效节水灌溉方式相结合,如滴灌、微喷灌、小管出流等。4.2因树制宜,根据果树种类、果树生长期、树势、栽培模式等特点采用不同的优化方案。4.3因地制宜,根据水源、水质条件、地形、地貌、土壤类型选择灌溉设备类型及参数,确定管道布局。4.4因肥制宜,根据不同的肥料种类,选择合适配方和成本的水溶性肥料,保证水肥兼容、节水节肥。16.2.3.2种植面积小于0.33hm(5亩),宜使用文丘里施肥器和水动比

4、例施肥泵,安装时应采用并联方式;种植面积大于0.33hm(5亩)时,宜使用自动施肥机或电动施肥泵。DB11/T180220205水源选择5.1库塘水、井水和雨水等均可作为灌溉水源。5.2水源选择应考虑水质,并根据灌溉系统要求进行相应处理。水源水质应符合GB5084的规定。影响灌溉系统堵塞程度的水质临界指标见附录A。5.3水源供水流量小于灌溉系统总流量,且供水总量大于灌溉系统用水总量时,应修建调蓄设施。6设备组成与安装6.1设备组成水肥一体化设备包括水泵、过滤系统、施肥装置、输配水管网、灌水系统、控制系统、保护设备等。6.2设备选用与安装6.2.1水泵根据果园灌溉面积、需水流量、工作压力选择合适

5、类型及规格的水泵。6.2.2过滤系统6.2.2.1根据水源水质和灌水器特点合理配置过滤系统,必要时采用不同类型的过滤器组合进行多级过滤。过滤器的选用应符合GB/T50485的规定。6.2.2.2地下水作为水源时,首级宜选用离心式过滤器,次级可选用叠片式或网式过滤器。6.2.2.3地表水作为水源时,首级宜选用砂石过滤器,次级可选用叠片式或网式过滤器。6.2.2.4滴灌系统过滤精度应不低于120目,微喷灌系统过滤精度应为80120目。6.2.2.5对于含沙量较大的水源,应修建沉沙池。6.2.2.6每次灌溉结束后,应检查清洗过滤器,当过滤器进出口压差值超过0.07MPa时,应及时清洗。6.2.3施肥

6、装置6.2.3.1根据灌溉施肥面积、施肥量和施肥流量,合理选择施肥装置。226.2.3.3使用离心泵灌溉营养液时,可采用泵前吸肥法。6.2.3.4规模化经营的果园,施肥装置宜安装在灌溉工程水源首部;小农户经营的果园,施肥装置宜安装在田间首部。6.2.4控制和保护设备6.2.4.1控制和保护设备包括阀门、流量计或水表、压力表、压力调节器、逆止阀、进排气阀等。6.2.4.2在水泵出口、过滤系统及施肥装置前后应安装压力表,实时监控管道压力变化。6.2.4.3在水泵出口应安装逆止阀,防止管道内水倒流,引起水锤或肥料污染水源。26.2.7.1灌溉系统可采用自动化控制或手动控制两种方式,6.67hm(10

7、0亩)以上的果园宜DB11/T180220206.2.4.4在水泵出口、过滤器最高点、管网最高处应安装排气阀,及时排空管道中空气,防止压力过大破坏管网;在田间首部轮灌控制阀后、支管进口处应安装进气阀,防止毛管负压引起灌水器吸泥导致堵塞。6.2.5输配水管网6.2.5.1输配水管网由干管、支管和毛管等组成。6.2.5.2干管和支管管径应按照水力设计确定,应能承受0.6MPa以上压力。支管和毛管应采用PE管。6.2.5.3地埋管道应位于冻土层以下;铺设于地表的管道冬季应及时排空管道内存水。6.2.6灌水系统6.2.6.1常用灌水器应选用管上式滴头、内镶式滴灌管(带)、贴条滴灌带、微喷头、微喷带、小

8、管出流等。6.2.6.2灌水器流量选择应考虑果树根系分布、种植方式、土壤质地等因素,避免影响果树根区土壤的透气性。6.2.6.3毛管的铺设方式应考虑果树种类、种植方式、土壤质地和果园管理等因素,应平行于果树种植方向,采用铺设于地表、架空倒挂、地埋等方式。微喷带宜铺设于两行树中间位置,微喷头宜地插或架空倒挂在树干中间,小管出流宜沿树干环形铺设,滴灌管、滴灌带宜靠近树干铺设或采用地埋方式。6.2.6.4轮灌区流量和灌水器流量的实测平均值与设计值的偏差不宜大于15%,灌水均匀系数不宜小于0.8。6.2.7灌溉控制系统2采用自动化控制方式。6.2.7.2全自动水肥一体化需安装变频控制系统,包括水压传感

9、器、变频器等,将灌溉水源首部和输配水管网组成恒压供水系统,确保灌水器流量均匀稳定。6.2.8系统运行与维护6.2.8.1首次运行水肥一体化系统试时,排查系统应无跑冒滴漏等现象,施肥装置应能正常运转,施肥流量应达到预期目标。灌溉系统的灌水器工作压力应满足额定工作压力。6.2.8.2铺设于地表的滴灌系统,应确保灌水器滴孔向上。6.2.8.3每条毛管末端应定期打开进行冲洗。6.2.8.4在水质硬度较高地区,应定期冲洗各级管道。7肥料选择与施用7.1肥料选择7.1.1水溶肥料的要求水肥一体化系统所用肥料,在田间温度条件下应能完全、迅速溶于灌溉水,不溶物含量低于肥料总质量的0.5%。不应引起灌溉水pH剧

10、烈变化,对灌溉系统腐蚀性小。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应符合NY1428的要求;中量元素水溶肥料应符合NY2266的要求;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应符合NY1107的要求。3节灌水应以补肥为主,每次灌溉定额3m/667m5m/667m。不同种类成龄果树灌水量与灌DB11/T180220207.1.2水溶肥料分类水溶肥料从形态上可分为固体水溶肥、液体水溶肥;从养分的含量上可分为大量元素水溶肥、中量元素水溶肥、微量元素水溶肥、含氨基酸水溶肥、含腐植酸水溶肥、有机水溶肥、生物菌肥、调控菌肥等。7.1.3水溶肥料使用浓度水溶肥料使用浓度为2%,需用6001000倍水进行稀释。在施用时需先进行二次稀释法进行溶解和稀释,以

11、免浓度过高而造成叶片肥害。7.1.4养分配比7.1.4.1应根据施用的肥料种类、土壤养分累积特征、果树种类、生育期等因素考虑养分配比。配方类型见附录B。7.1.4.2幼年果树生长季前期宜采用高氮、低磷、低钾配方肥料,生长季后期宜采用低氮、高磷、低钾配方肥料。7.1.4.3成年果树生长季前期宜采用高氮、中磷、中钾配方肥料。7.1.4.4果实发育期宜采用中氮、低磷、高钾(幼果期中钾)配方肥料。7.1.2.5果实着色期宜采用低氮、低磷、高钾配方肥料。7.1.2.6果实采收后宜采用氮、磷、钾平衡型配方肥料。7.1.4.7应根据土壤特性、果树种类、果树树龄、目标产量等,选择适当施肥量。7.1.4.8矿化

12、度较高的灌溉水,宜选用酸性肥料,或者添加螯合增效剂的功能性水溶肥料。7.2肥料施用7.2.1充分溶解肥料应与水混合充分溶解后施用,无絮凝、结晶等现象发生。7.2.2施肥灌溉施肥时,宜采取灌清水、水肥液、清水三个步骤进行。每次施肥后用清水继续灌溉不低于30min,冲洗施肥装置和管道等。7.2.3减低堵塞应减少含硫肥料在水肥一体化系统中的使用。8水肥一体化管理8.1灌溉管理8.1.1根据水肥一体化系统设备特点、果树根系分布、生育期、计划湿润层、土壤质地、土壤墒情等确定灌水次数、灌水量和灌水时间。8.1.2每次灌水定额取决于土壤质地和计划湿润层。果树适宜的计划湿润层为0.2m0.5m。每次灌水量应小

13、于最大灌水定额;灌水次数应根据土壤墒情、果树生育期进行调整;降雨季22水次数推荐值见附录C。8.2施肥管理4DB11/T180220208.2.1根据土壤条件、有机基肥施用种类和数量、树种和品种、果树生长发育需求,推荐追肥的养分总量,追肥类型及营养元素配比。肥料的选择见附录B。8.2.2氮肥应根据果树不同生育期地上部氮素需要量进行供应,以果树花芽分化期(第一次停止生长)之前为主,磷素供应主要集中于开花前后,钾素供应主要在果树花后和果实的着色期。8.2.3宜采用“因缺补缺”原则,加强钙、镁、硼、锌、铁等中微量元素供应,可通过灌溉施肥或者叶面喷施适当补充。钙素宜于果实套袋前、果实膨大期、果实脱袋后

14、施用,铁素、锌素、镁素宜于萌芽前、生长季前期施用,硼素可在果树花期施用。8.2.4果树重点生长发育期需要补充营养,施用的肥料见附录C。8.3水肥一体化实施方案8.3.1实施方案按照NY/T2624执行。8.3.2按照肥随水走、少量多次、分阶段拟合的原则,设置果树不同生育期的灌溉施肥次数、灌溉时间、灌水定额等。宜使用张力计、时域反射式(TDR)、频域反射式(FDR)等土壤水分监测设备,采集土壤墒情,科学确定灌水时间和灌水定额。8.3.3果树灌水关键时期包含以下内容。a)萌芽前:土壤解冻后至芽体萌动灌水,一般在3月中上旬为宜。b)花期前后:花期如遇干旱适当补水,一般4月中下旬为宜。花后两周配合追肥

15、补水。c)果实膨大期:果树的第二个需水临界期。北京地区多数进入雨季,一般不用灌水,如遇干旱增加一次灌水。d)采果后至落叶前期:结合秋季施基肥,灌水一次。e)休眠期前:灌冻水,应在入冬封冻前灌水一次。8.3.4将肥料按灌水时间和次数进行分配,充分利用灌溉系统进行施肥,适当增加追肥次数。8.3.5根据天气变化、土壤墒情、果树长势等实际状况,及时调整灌溉施肥制度。当果树仅需要施肥时,可增加灌水次数,减少灌水定额。5因素项目指标范围轻中重物理因素可过滤的悬浮物/%5.05.07.07.5化学因素pH值7.07.07.57.5不溶固体(mg/L)50050020002000镁离子(mg/L)0.10.1

16、1.51.5铁离子(mg/L)0.10.11.51.5硫化氢(mg/L)0.50.52.02.0硬度CaCO3(mg/kg)150150300300生物因素细菌总数(个/L)10000100005000050000DB11/T18022020附录A(资料性)灌溉系统水质临界指标影响灌溉系统堵塞程度的水质临界指标见表A.1。表A.1灌溉系统水质临界指标6类型种类含氮水溶性肥料尿素、尿素硝铵溶液(UAN)、硝酸铵、硝酸钾、硝酸铵钙、硫酸铵等含磷水溶性肥料磷酸、磷酸二铵、磷酸一铵、磷酸二氢钾等含钾水溶性肥料硝酸钾、磷酸二氢钾、硫酸钾等含钙水溶性肥料硝酸铵钙、糖醇钙、EDTA-Ca、硝酸钙等含镁水溶性

17、肥料EDTA-Mg、硫酸镁、螯合态镁剂等含锌水溶性肥料硫酸锌、EDTA-Zn、螯合态锌剂等含铁水溶性肥料EDTA-Fe、DTPA-Fe、硫酸亚铁等含硼水溶性肥料硼砂、硼酸等含铜水溶性肥料EDTA-Cu、螯合态铜剂等含锰水溶性肥料EDTA-Mn、硫酸锰等含钼水溶性肥料钼酸铵类型配方(N-P-K)高氮型水溶性肥料26-12-12、30-10-10高磷型水溶性肥料15-30-15、10-52-10高钾型水溶性肥料19-8-27、16-8-34、12-5-40、9-10-38、14-10-34、15-15-30平衡型水溶性肥料20-20-20、19-19-19、18-18-18、22-11-22、20

18、-10-20注:配方指单位重量或体积中N-P2O5-K2O的配比。DB11/T18022020附录B(资料性)肥料的选择B.1单质肥料的选择见表B.1。表B.1单质肥料的选择B.2配方肥料推荐见表B.2。表B.2配方肥料推荐7灌水时期2每次灌水量(m/667m)主要肥料苹果、梨樱桃、桃、李子、杏葡萄次数萌芽期15201520152012高氮、中磷,中钾复合型营养为主,生物菌肥,同时注意补充硼、钙、铁、锌等中微量元素。花期前视墒情而定。无。花期后8155105101中氮、低磷、中钾复合型营养为主,生物菌肥,通过叶面喷施的方式补充硼、钙、锌、铁等中微量元素。新梢旺长及幼果膨大期1015101512151中氮、低磷、中钾复合型营养为主果实膨大及花芽分化期5105108101以中氮、低磷、高钾、高钙复合型营养为主。采果后至落叶前期5105105101氮磷钾平衡型配方肥料,生物菌肥,硼、钙、锌等多种中微量元素。封冻休眠期1015101510151无。DB11/T18022020附录C(资料性)不同种类成龄果树灌水量与主要肥料推荐不同种类成龄果树灌水量与主要肥料推荐见表C.1。表C.1不同种类成龄果树灌水量与主要肥料推荐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地方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