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说明文《孔府》阅读答案.docx

上传人:0****3 文档编号:8968036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说明文《孔府》阅读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说明文《孔府》阅读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说明文《孔府》阅读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说明文《孔府》阅读答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说明文孔府阅读答案 说明文孔府阅读答案 现代文阅读(共6分,每小题2分) 孔府又称衍圣公府,位于孔庙的东侧。孔府是孔子嫡系子孙居住的地方。汉元帝封孔子.代孙孔霸为“关内侯,食邑八百户,赐金二百斤,宅一区”。这是封建帝王赐孔子后裔府第的最早记载。宋至和二年(1055年)封孔子四十六代孙孔宗愿为“衍圣公”,宋徽宗时封为世袭“衍圣公”,孔府也就称“衍圣公府”。现在的孔府基本上是明、清两代的建筑,包括厅、堂、楼、轩等463间,共九进院落,是一座典型的中国贵族门户之家,有号称“天下第一人家”的说法。这是孔子嫡系长期居住的府第,也是中国封建.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孔子死后,子孙后代世

2、代居庙旁守庙看管孔子遗物,到北宋末期,孔氏后裔住宅已扩大到数十间,到金代,孔子后裔始终是在孔庙东边。随着孔子后世官位的升迁和爵封的提高,孔府建筑不断扩大,至宋、明、清达到现在规模。现在孔府占地约7.4公顷,有古建筑480间,分前后九进院落,中、东、西三路布局。 孔府有前厅、中居和后园之分。前厅为官衙,分大堂、二堂和三堂,是衍圣公处理公务的场所。衍圣公为正一品官阶,列为文臣之首,享有较大的特权。前厅另设知印、掌书、典籍、司乐、管勾和百户厅等六厅办事机构,为孔府服务。 中居即内宅和后花园,是衍圣公及其眷属活动的地方。内宅的前后楼是府上老爷、太太、少爷和小姐的住房,现陈设着当年的生活用品,如古老的红

3、木家具和新式的沙发。孔子第七十七代孙、末代衍圣公孔德成的房间内就摆设着当时结婚时用的中西结合的家具。 最终一进是后园,又名铁山园。园内假山、鱼池、花坞、竹林以及各种花卉盆景等一应俱全。尤犯难得的是一“五柏抱槐”奇树,一棵古老的柏树派生出5个分支,内中包含一株槐树,为世所罕见。孔府现在还保存着不少历代宝贵文物,如商周铜器、元明衣冠、古代书画、名人墨迹以及竹雕玉琢、瓷器珐琅等艺术珍品。此外还有大批明清以来的文书档案。整个孔府犹如一座珍藏很多的博物馆。 孔府保藏大批历史文物,最闻名的是“商周十器”,亦称“十供”,形制古雅,纹饰精致,原为宫廷所藏青铜礼器,清于乾隆三十六年赏赐孔府。孔府还保藏金石、陶瓷

4、、竹木、牙雕、玉雕、珍宝、玛瑙、珊瑚以及元、明、清各代各式衣冠剑履、袍笏器皿,另有历代名人字画,其中元代七梁冠为国内仅有。孔府并存有明嘉靖.年(公元1534年)至1948年的档案,内容丰富,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一个侧面,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现已整理出9000多卷。孔府档案是世界上持续年月最久,范围最广,保存最完整的私家档案。 (节选自新华网) 1下列各项对孔府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孔府又称衍圣公府,是孔子嫡系子孙居住的地方。 B衍圣公府的名称最早源于汉元帝对孔子第.代孙孔霸的封号。 C孔府是一座典型的中国贵族门户之家,被称为“天下第一人家”。 D孔府由前厅

5、、中居和后园三部分组成。其中前厅为官衙,中居即内宅和后花园,是衍圣公及其眷属活动的地方。 2下列各项的表述和原文不符的一项是(2分) A孔府是孔子嫡系子孙长期居住的府第,也是中国封建.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 B当今的孔府基本上是明、清两代的建筑,包括厅、堂、楼、轩等480间,共九进院落。 C孔府的九进院落建筑中,最终一进是后园,园内有假山、鱼池、花坞、竹林以及各种花卉盆景。 D孔府保藏的历史文物中,最闻名的是“商周十器”,它原为宫廷所藏青铜礼器,是清朝乾隆三十六年赏赐孔府的。 3下列各项对原文所做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孔府存有明嘉靖.年至1948年的档案。这是世界上持续年月最久,范围最广,保存最完整的私家档案。 B孔府的前厅分为大堂、二堂和三堂,这是衍圣公处理公务的场所。这里另设知印、掌书、典籍、司乐、管勾和百户厅等六厅办事机构,为孔府服务。 C孔府内有一奇观“五柏抱槐”,一棵古老的柏树派生出5个分支,内中包含一株槐树,为世所罕见。 D父辈去世后,后世的子孙要为其守孝,这是效仿孔子的子孙在孔庙旁守孝看管孔子遗物开头的。 参考答案: 1B(应当是宋朝皇帝对孔子第四十六代孙的封号) 2B(明清两代的建筑共463间) 3D(子孙为父辈守孝的礼节是否从孔子的子孙守孝开头,文中并没有交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其他杂项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